CN203464545U -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4545U
CN203464545U CN201320376801.9U CN201320376801U CN203464545U CN 203464545 U CN203464545 U CN 203464545U CN 201320376801 U CN201320376801 U CN 201320376801U CN 203464545 U CN203464545 U CN 203464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evaporimeter
split
type evaporator
drai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768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士超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768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4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4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45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蒸发器护板,所述护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所述护板罩在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上且设有用于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中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其横截面为C形且设有多种排水结构,可有效防止产品变形,结构稳定,安装拆卸方便,排水效果好,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会污染车内环境。

Description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平行流蒸发器及排水由蒸发器1、海绵4和HVAC壳体2等部分组成,在制冷工况下,鼓风机吹进来的新风,由蒸发器1的一侧吹进,另一侧吹出,并在通过蒸发器1的过程中,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制冷效果,制冷过程中蒸发器1表面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沿蒸发器扁管和翅片向下流出,经过密封海绵4后,流入HVAC壳体2的壳体引水槽7中,并通过壳体排水管5排出车内。
海绵4包裹在蒸发器1的上下两侧的积流管3上,起保护作用,海绵4的材料通常为PU、PE和XPE,在装配时,一般会将粘贴完海绵4的蒸发器1装入HVAC壳体2中,有时,也会在蒸发器1下端积流管3的海绵4的迎风面侧增加开口,来方便排水。
但是,由于采用海绵设置在蒸发器和HVAC壳体之间,存在着如下一些缺陷:海绵本身有一定刺激性气味和易挥发性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苯和甲苯等,使用海绵后,刺激性气味和有毒有害物质会随气流进入驾驶室内,影响空气质量,损害乘员健康;蒸发器在进行热交换时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会沿扁管和翅片自上而下流动,它需要经过海绵从海绵外侧流进HVAC壳体的排水槽中,海绵与壳体紧密接触且有压缩量,这就导致水流缓慢,冷凝水不易排出蒸发器,造成冷凝水在蒸发器表面的堆积,蒸发器易出现结冰现象,而水流过慢,导致冷凝水大面积的结冰,最终造成蒸发器出现冰堵现象,结冰后蒸发器无法再进行热交换,压缩机将不再吸合,空调失去制冷能力,只有当冰全部融化成水,排出蒸发器和HVAC壳体后方可实现制冷,而鼓风机吹出的新风遇到阻碍,无法通过蒸发器吹进驾驶室内,因而车内空气无法冷却和循环;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当冷凝水流经海绵时,海绵吸收部分冷凝水,直至达到饱和状态停止吸水,HVAC壳体位于汽车仪表板之下,鼓风机不工作时,没有气流通过,且不与外界接触,导致海绵吸收的冷凝水极难排出HVAC壳体,会长期滞留在蒸发器的海绵中,长时间的储存极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开启空调后,病菌和异味随新风气流经过风道进入驾驶室内,使车内空气质量恶化,严重影响乘员的身体健康;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较多时,由于海绵排水效果不理想,部分水分会残留在蒸发器的翅片内,部分水分会随鼓风机吹出的新风经风道进入驾驶室,严重时会有水珠从风口吹出,影响车内的舒适性和湿度;目前,也有将在蒸发器下部积流管的海绵的迎风侧增加开口,另一侧无开口,但依然影响冷凝水的排放,且仍会吸收冷凝水,改善效果较差,且在海绵上增加开口后,降低了对蒸发器的保护作用和密封效果。
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新型的蒸发器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蒸发器护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海绵所造成的污染车内环境、海绵自身易生细菌、影响空调正常制冷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蒸发器护板,所述护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所述护板罩在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上且设有用于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中的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横截面为C形,其结构与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的结构相匹配且其底部与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的底部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上端设有多个用于与蒸发器的扁管进行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底部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底部还设有多个与底部排水孔相连用于将护板和蒸发器之间的冷凝水引入底部排水孔的底部引水槽。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侧壁设有多个内侧排水孔,所述护板的侧壁内侧还设有多个自上而下用于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引入内侧排水孔的内侧排水槽,所述内侧排水槽的下端与内侧排水孔相连。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侧壁外侧设有多个沿卡接槽自上而下用于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引下的外侧排水槽。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各结构的边缘或棱边均进行圆角或倒角处理。
优选地,所述护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板设有多个定位装配槽,所述定位装配槽中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排水板设有多个与第一排水板的定位装配槽对应的定位装配筋,所述定位装配筋上设有定位倒刺,所述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通过定位装配筋插入定位装配槽而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定位倒刺与定位孔配合进行紧固定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其横截面为C形,结构稳定,可防止产品变形,安装拆卸方便;护板的侧壁外侧、侧壁内侧和底部设有引水槽、排水槽、或排水孔,排水效果优秀,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可以沿外侧排水槽排出,渗入护板和积流管之间的冷凝水可以沿内侧排水槽和内侧排水孔排出,底部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底部引水槽,再由底部排水孔排出,排水效率高;护板不具有吸水特性,不会造成冷凝水的残留,避免了冷凝水长期残留造成的滋生细菌产生异味的缺点,有效的提高了车内空气质量,护板不含粘接用的胶水,无气味,无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法律要求,避免车内空气的污染;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可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蒸发器与HVAC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HVAC壳体的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蒸发器两端的积流管包裹海绵后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与蒸发器及HVAC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罩在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的卡接槽与蒸发器扁管卡接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的第一排水管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的第二排水板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的第一排水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的第二排水板的外侧排水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的第二排水板的定位装配筋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的第二排水板的横向视图。
图中,1:蒸发器;2:HVAC壳体;3:积流管;4:海绵;5:壳体排水管;6:壳体排水孔;7:壳体引水槽;8:分体式蒸发器护板;9:卡接槽;10:扁管;11:底部排水孔;12:底部引水槽;13:内侧排水孔;14:内侧排水槽;15:外侧排水槽;16:定位装配槽;17:定位孔;18:定位装配筋;19:定位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4-13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所述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的外形基本相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底部用于连接的结构不同,第一排水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定位装配槽16,定位装配槽16中设有定位孔17,第二排水板的底部设有多个与第一排水板的定位装配槽16对应的定位装配筋18,定位装配筋18上设有定位倒刺19,所述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通过定位装配筋18插入定位装配槽16而固定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定位倒刺19与定位孔17的卡固配合进行紧固定位;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的横截面为C形,其内侧的结构与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的结构相匹配,以便于分体式蒸发器护板8可以合适的罩在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上,同时,护板的底部与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的底部应接触在一起,护板的长度可以与积流管3的长度相同,也可以略小于积流管3的长度,其具体尺寸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种分体式结构的护板安装拆卸方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其结构稳定,可以有效的防止产品变形,其采用C形结构,此结构与蒸发器1的积流管3的结构相匹配,加快排水的同时,又保证了蒸发器1与HVAC壳体2间的密封性能,又由于护板不具有吸水特性,其不会造成冷凝水的残留,避免了冷凝水长期残留造成的滋生细菌产生异味的缺点,有效的提高了车内空气质量,其采用低V0C塑料制成,不含粘接用的胶水,无气味,无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法律要求,避免车内空气的污染,其采用的材料还耐磨损,应用时间长,且更换蒸发器后可以重复使用,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护板的上端(即C形的两个端部)设有多个与蒸发器1的扁管10对应的卡接槽9,通过将蒸发器1的扁管10插入卡接槽9就可实现护板与蒸发器1的连接,卡接槽9与扁管10的厚度尺寸相同或略小,以保证护板与蒸发器1有良好和稳固的连接效果,卡接槽9的棱边或边缘需要进行圆角或倒角处理,以避免尖锐棱边对蒸发器1的扁管10和翅片造成损伤,而且圆角或倒角相比尖锐棱角更有利于排水。
由于,护板的底部与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的底部相接触,部分冷凝水会流入到护板和积流管3之间的缝隙中,因此,护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底部排水孔11,以及多个并排布置且与底部排水孔11相连的的底部引水槽12,通过底部引水槽12可以将流进护板和积流管3之间的冷凝水引至底部排水孔11中,由底部排水孔11将冷凝水排出到HVAC壳体2中,再通过HVAC壳体2的壳体引水槽7将冷凝水引入壳体排水孔6中,最后由壳体排水管5排出到车外,所述底部排水孔1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等;护板的侧壁内侧与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也互相接触,为了方便排水,护板的侧壁内侧设有多个内侧排水槽14,内侧排水槽14自上而下,与冷凝水的流向保持一致,内侧排水槽14的棱边或边缘需进行圆角或倒角处理,其中圆角半径可以大于0.5mm,以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内侧排水槽14的下方设有与其相连的内侧排水孔13,内侧排水槽14将冷凝水引入与其相连的内侧排水孔13,经过内侧排水孔13排放到HVAC壳体2中,再排放到车外,其中,内侧排水孔13的数量和宽度与内侧排水槽14的数量和宽度应该相对应;护板的外侧也开有外侧排水槽15,外侧排水槽15自上而下,与冷凝水的流向相同,用于排放蒸发器1表面的冷凝水,外侧排水槽16是由护板的卡接槽9和蒸发器1的扁管10卡接配合后,沿卡接槽9开设的,护板外侧有多个外侧排水槽15,其数量与护板的卡接槽9的数量相同,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外侧排水槽15之间再增加外侧排水槽,外侧排水槽15的棱边或边缘需进行圆角或倒角处理,以避免棱边的毛刺阻挡水流,影响冷凝水的排放。护板的上述排水结构可以使冷凝水快速排放,且排水效果优秀,避免了冷凝水在蒸发器上的残留所造成翅片的堵塞或冰堵,进而丧失制冷能力,或空调出风太小和无出风的现象。
使用本实施例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时,第一排水板、第二排水板、蒸发器1和HVAC壳体2的安装过程为:首先将第一排水板(或第二排水板)与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装配,将其卡接槽9与蒸发器1的扁管10卡接配合,第一排水板的侧壁内侧面与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的侧面接触,第一排水板的底部内侧面与蒸发器1下端的积流管3的底部接触,然后安装第二排水板,将其定位装配筋18插入第一排水板的定位装配槽16中,定位倒刺19与定位孔17卡固,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共同组成了护板,最后,将装配好的蒸发器安装进HVAC壳体2中即可完成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所述护板罩在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上且设有用于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中的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横截面为C形,其结构与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的结构相匹配且其底部与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的底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上端设有多个用于与蒸发器的扁管进行卡接配合的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底部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底部还设有多个与底部排水孔相连用于将护板和蒸发器之间的冷凝水引入底部排水孔的底部引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侧壁设有多个内侧排水孔,所述护板的侧壁内侧还设有多个自上而下用于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引入内侧排水孔的内侧排水槽,所述内侧排水槽的下端与内侧排水孔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侧壁外侧设有多个沿卡接槽自上而下用于将蒸发器上的冷凝水引下的外侧排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各结构的边缘或棱边均进行圆角或倒角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蒸发器下端的积流管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蒸发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板设有多个定位装配槽,所述定位装配槽中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排水板设有多个与第一排水板的定位装配槽对应的定位装配筋,所述定位装配筋上设有定位倒刺,所述第一排水板和第二排水板通过定位装配筋插入定位装配槽而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定位倒刺与定位孔配合进行紧固定位。
CN201320376801.9U 2013-06-27 2013-06-27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4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6801.9U CN203464545U (zh) 2013-06-27 2013-06-27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6801.9U CN203464545U (zh) 2013-06-27 2013-06-27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4545U true CN203464545U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7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7680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4545U (zh) 2013-06-27 2013-06-27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45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6769A1 (zh) * 2019-07-26 2021-02-04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13154928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的外部空气热交换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6769A1 (zh) * 2019-07-26 2021-02-04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US11906253B2 (en) 2019-07-26 2024-02-20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Heat exchange device
CN113154928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用于交通工具的外部空气热交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293A (zh) 分体式空调室内机
CN203464545U (zh) 分体式蒸发器护板
CN203454480U (zh) 蒸发器组件及立式空调器
CN102980329B (zh) 一种蒸发器及采用该蒸发器的空调器
CN205227734U (zh) 空调室内机底盘及空调室内机
CN202169861U (zh) 车辆空调用雨水分离器
CN107696826B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04461176U (zh) 一种用于平行流蒸发器的扁管
CN202216466U (zh) 电冰箱
CN103033014B (zh) 制冷设备
CN103453586B (zh) 除湿机及除湿机冷凝器的冷却方法
CN202403461U (zh) 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
CN202304121U (zh) 翅片式蒸发器和设置该蒸发器的冰箱
CN206201901U (zh) 一种汽车空调排水管
CN202835742U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蒸发器
CN204478321U (zh) 空调室外机支撑装置及空调器
CN201894044U (zh) 带挡水板的电柜空调
CN105674762B (zh) 一种埋地式横流冷却塔
CN202993686U (zh) 一种蒸发器及采用该蒸发器的空调器
CN203298460U (zh) 空调器及其蒸发器排水结构
CN203533987U (zh) 平行流冷凝器总成
CN203148122U (zh) 一种汽车空调蒸发器芯体固定架
CN203349410U (zh) 直热式空调机组
CN203443057U (zh) 汽车空调器排水装置
CN202109618U (zh) 柜式空调器的密封结构及设有该密封结构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