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2245U -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2245U
CN203462245U CN201320532900.1U CN201320532900U CN203462245U CN 203462245 U CN203462245 U CN 203462245U CN 201320532900 U CN201320532900 U CN 201320532900U CN 203462245 U CN203462245 U CN 203462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drive wheel
wheel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29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永良
孙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29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2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2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22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左、右传动轮支架,在左传动轮支架上设左传动轮,在右传动轮支架上设右传动轮,在左传动轮上置有传动带的一端,在右传动轮上置有传动带的另一端,特点:左传动轮支架包括底板和轮架板,底板与机架横梁的左端固定,轮架板由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折弯构成,且与底板垂直,在轮架板上设调整槽及配设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左传动轮设在左传动轮轴的一端,左传动轮轴的另一端与传动带调整机构连接;右传动轮支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制造方便,节约材料,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使传动带获得工艺所需的涨紧力要求,确保对机头的传动效果。

Description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由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机架横梁1左端的一左传动轮支架2和设置在机架横梁1右端的一右传动轮支架3,在左传动轮支架2上转动地设置有左传动轮4,而在右传动轮支架3上转动地设置有右传动轮5,并且在左、右传动轮4、5之间套置有传动带6。在使用状态下由传动带6带动与其固定的机头左、右往复运动。
上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虽然能够满足对作为编织机构的传动要求,即满足机头左、右往复运动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制造与使用过程中均存在欠缺,就制造过程中的欠缺而言,由于左、右传动带支架2、3均由铸件制作,因而不仅制造效率低而难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而且耗用材料大而不利于节约资源;就使用过程中的欠缺而言,由于左传动轮支架2和右传动轮支架3使用的是铸造件,因此,难以在左传动轮支架2上设置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从而导致传动带6对机头的传动效果难以满足工艺要求,目前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当传动带6出现松弛情形时将传动带6撤换;二是在机架横梁1的左端以间隔状态开设一组左传动轮支架调节孔,用调节螺钉将左传动轮支架2在左传动轮支架调节孔上进行调节,以使传动带6满足所需的涨紧力要求,但是对左传动轮支架2的调节较为麻烦,并且无法体现无级调节,或者称无法进行微调。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方便制作左、右传动轮支架而藉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并节约材料和有利于对传动带方便调节而藉以体现对机头的传动效果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横梁左端的一左传动轮支架和设置在机架横梁右端的一右传动轮支架,在左传动轮支架上转动地设置有左传动轮,而在右传动轮支架上转动地设置有右传动轮,在左传动轮上套置有传动带的一端,而在右传动轮上套置有传动带的另一端,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轮支架包括一底板和一轮架板,底板与所述机架横梁的所述左端固定,轮架板由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折弯构成,并且与底板垂直,在该轮架板上以水平状态开设有一调整槽以及配设有一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所述的左传动轮通过左传动轮轴承转动地设置在左传动轮轴的一端,而左传动轮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调整槽并且与所述传动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的右传动轮支架包括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底壁固定在所述机架横梁的所述右端,第一侧壁的底壁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向上折弯构成,并且在该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轴孔,第二侧壁在底壁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向上折弯构成,并且在该第二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二轴孔,第一、第二侧壁彼此对应,并且第一、第二轴孔彼此对应,其中:第一、第二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传动轮腔,所述的右传动轮通过右传动轮轴承转动地设置在右传动轮轴的中部,并且位于传动轮腔内,而右传动轮轴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轴孔上,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轴孔上,并且由右传动轮轴限定螺母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轮架板朝向所述右传动轮支架的一端构成有一弯脚,所述的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包括一调整板和一调整螺钉,在调整板的一端开设有一左传动轮连接轴孔,而调整板的另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弯脚的位置折弯构成有一拐板,在该拐板上开设有一调整螺钉连接孔,调整螺钉 旋入于该调整螺钉连接孔内并且与弯脚接触,所述左传动轮轴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所述左传动轮连接轴孔并且由左传动轮轴限定螺母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右传动轮轴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传动轮腔的位置设置有一大传动带轮,该大传动带轮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轮缘探出传动轮腔,并且对应所述机架横梁的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传动轮和右传动轮为同步带动轮,所述的传动带为同步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大传动带轮为同步带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弯脚上设置有一左缓冲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弯脚上设置有一左缓冲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侧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轮架板的位置折弯构成有一缓冲块座,在该缓冲块座上固定有一右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左传动轮支架由可冲压成形的底板和轮架板构成并且将右传动轮支架由可冲压成型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构成,因而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铸件,不仅制造方便,而且可以显著节约材料,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由于在轮架板上配设了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因而可以方便而快捷地对左传动轮轴进行调整,使传动带获得工艺所需的涨紧力要求,确保对机头的传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给出了一机架横梁1,该机架横梁1在使用状态下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架8的一侧固定,以目前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在机架横梁1的左端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左传动轮支架2,而在右端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右传动轮支架3,在左传动轮支架2上转动地设置有一左传动轮4,而在右传动轮支架3上转动地设置有一右传动轮5,在左传动轮4上套置有一传动带6的一端,而在右传动轮5上套置有传动带6的另一端,也就是说传动带6套置在左、右传动轮4、5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左传动轮支架2包括一底板21和一轮架板22,底板21通过底板固定螺钉211固定在机架横梁1的前述左端的上表面,轮架板22由底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折弯构成,并且与底板21构成垂直关系。可见底板21与轮架板22由模具一次冲压成型,相对于已有技术中采用铸件而言具有理想的加工效率。由图所示,在轮架板22上以水平状态开设有一调整槽221,并且在轮架板22上还配设有一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7,也就是说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7伴随于轮架板22 。又,在轮架板22朝向前述右传动轮支架3的一端即图1所示状态的右端折弯构成有一弯脚222,并且在弯脚222朝向右传动轮支架3的一侧用螺钉固定左缓冲块2221,藉由该左缓冲块2221起到对机头左行至极限时的缓冲作用。
上面提及的右传动轮支架3包括底壁31、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底壁31用底壁固定螺钉311与机架横梁1的右端的上表面固定,第一侧壁32的底壁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向上折弯构成,并且在该第一侧壁32上开设有一第一轴孔321,第二侧壁33在底壁3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向上折弯构成,并且在该第二侧壁33上开设有一第二轴孔331。第一、第二侧壁32、33彼此对应,并且第一、第二轴孔321、331相互对应。第一、第二侧壁32、3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传动轮腔34。由该右传动轮支架3的结构可知,可以通过金属板一次冲压成型,因而具有较高的制作效率。
在前述的第一侧壁3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弯脚222的位置折弯构成有一缓冲块座322,在该缓冲块座32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缓冲块2221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一右缓冲块3221,藉由该右缓冲块3221起到对机头右行至极限时的缓冲作用。
上面提及的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7包括一调整板71和一调整螺钉72,在调整板71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开设有一左传动轮连接轴孔711,而调整板71的另一端(图1所示状态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弯脚222朝向右传动轮支架3的一侧的位置折弯构成有一拐板712(也可称弯板),在该拐板712上开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调整螺钉连接孔7121,调整螺钉72旋入于调整螺钉连接孔7121内并且与弯脚222的表面接触。
上面提及的左传动轮4通过左传动轮轴承41转动地设置在左传动轮轴411的一端,而左传动轮轴411的另一端在穿过调整槽221后继而穿过前述的左传动轮连接轴孔711,并且在探出左传动轮连接轴孔711的末端设置左传动轮轴限位螺母4111。
当要对松弛状态的传动带6调节时,那么对调整螺钉72进行调节,使拐板712朝着弯脚222的方向位移(向左位移),由调整板71向左位移时带动左传动轮轴411循着调整槽221向左位移,从而使左、右传动轮4、5之间的距离增大,传动带6处于所需的涨紧状态,反之同例。
上面提及的右传动轮5通过右传动轮轴承51转动地设置在右传动轮轴511的中部,并且位于传动轮腔34内,而右传动轮轴511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轴孔321上,另一端在穿过第二轴孔331后由右传动轮轴限定螺母5112限定。
右传动轮轴511实质上为主动轴,因此在右传动轮轴511上并且在对应于传动轮腔34的位置设置有一大传动带轮5111,该大传动带轮5111的一侧即左侧和另一侧即右端的轮缘探出传动轮腔34的左腔口和右腔口,并且与底壁31上的让位缺口312相对应。
优选地,前述的左、右传动轮4、5和大传动带轮5111均为同步带轮。
请参见图2,该图相对于图1变换了180°的位置,也就是说图1状态的左端即为图2状态的右端,而图1状态的右端即为图2状态的左端。工作时,由动力机构9的电机91的电机轴911带动固定在电机轴911上的主动轮92(同步带轮),由连接在主动轮92与前述大传动带轮5111之间的主动传动带93(同步带)带动大传动带轮5111,由于传动带6连结于左、右传动轮4、5,又由于右传动轮5与大传动带轮5111同轴设置,因而在大传动带轮5111的运动下由传动带6带动左传动轮4。随着电机91的正反转交替运动,传动带6左、右往复运动,从而由传动带6带动与其固定的机头左、右往复运动。前面提及的电机91固定在电机固定板912上,而电机固定板912固定在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机架横梁1的右端,即固定在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机架横梁1的左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弊端,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8)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横梁(1)左端的一左传动轮支架(2)和设置在机架横梁(1)右端的一右传动轮支架(3),在左传动轮支架(2)上转动地设置有左传动轮(4),而在右传动轮支架(3)上转动地设置有右传动轮(5),在左传动轮(4)上套置有传动带(6)的一端,而在右传动轮(5)上套置有传动带(6)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轮支架(2)包括一底板(21)和一轮架板(22),底板(21)与所述机架横梁(1)的所述左端固定,轮架板(22)由底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折弯构成,并且与底板(21)垂直,在该轮架板(22)上以水平状态开设有一调整槽(221)以及配设有一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7),所述的左传动轮(4)通过左传动轮轴承(41)转动地设置在左传动轮轴(411)的一端,而左传动轮轴(41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调整槽(221)并且与所述传动带调整机构(7)连接;所述的右传动轮支架(3)包括底壁(31)、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底壁(31)固定在所述机架横梁(1)的所述右端,第一侧壁(32)的底壁(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向上折弯构成,并且在该第一侧壁(32)上开设有一第一轴孔(321),第二侧壁(33)在底壁(3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向上折弯构成,并且在该第二侧壁(33)上开设有一第二轴孔(331),第一、第二侧壁(32、33)彼此对应,并且第一、第二轴孔(321、331)彼此对应,其中:第一、第二侧壁(32、3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传动轮腔(34),所述的右传动轮(5)通过右传动轮轴承(51)转动地设置在右传动轮轴(511)的中部,并且位于传动轮腔(34)内,而右传动轮轴(511)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轴孔(321)上,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轴孔(331)上,并且由右传动轮轴限定螺母(5112)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架板(22)朝向所述右传动轮支架(3)的一端构成有一弯脚(222),所述的传动带涨紧调整机构(7)包括一调整板(71)和一调整螺钉(72),在调整板(71)的一端开设有一左传动轮连接轴孔(711),而调整板(71)的另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弯脚(222)的位置折弯构成有一拐板(712),在该拐板(712)上开设有一调整螺钉连接孔(7121),调整螺钉(72 )旋入于该调整螺钉连接孔(7121)内并且与弯脚(222)接触,所述左传动轮轴(411)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所述左传动轮连接轴孔(711)并且由左传动轮轴限定螺母(4111)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右传动轮轴(5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传动轮腔(34)的位置设置有一大传动带轮(5111),该大传动带轮(5111)的一侧和另一侧的轮缘探出传动轮腔(34),并且对应所述机架横梁(1)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传动轮(4)和右传动轮(5)为同步带动轮,所述的传动带(6)为同步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传动带轮(5111)为同步带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弯脚(222)上设置有一左缓冲块(22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弯脚(222)上设置有一左缓冲块(22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侧壁(3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轮架板(22)的位置折弯构成有一缓冲块座(322),在该缓冲块座(322)上固定有一右缓冲块(3221)
CN201320532900.1U 2013-08-29 2013-08-29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2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2900.1U CN203462245U (zh) 2013-08-29 2013-08-29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2900.1U CN203462245U (zh) 2013-08-29 2013-08-29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2245U true CN203462245U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74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290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2245U (zh) 2013-08-29 2013-08-29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22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0346A (zh) * 2015-10-14 2016-01-06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0346A (zh) * 2015-10-14 2016-01-06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84404U (zh) 一种数控冲床单电机驱动双丝杠装置
CN202062006U (zh) 一种管片螺栓成型模具
CN105522378A (zh) 一种用于对位的自回中旋转纠偏机构和旋转压入装置
CN203462245U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装置的支架结构
CN201427372Y (zh) 模具的斜顶结构
CN202037109U (zh) 一种辊筒间隙调节装置
CN204295748U (zh) 一种棒料切割机的棒料压紧装置
CN205043432U (zh) 汽车后制动钳浮动压装工装
CN201851612U (zh) 传动带张紧机构
CN203293286U (zh) 一种模切机
CN204604456U (zh) 一种带有浮动定位结构的冲切模具
CN203667577U (zh) 一种单驱偏心设置高速定位机构
CN202071501U (zh) 一种上下版同步微调装置
CN201791923U (zh) 无杠杆型全板簧机械振动装置
CN204934364U (zh) 一种组合模具
CN103433343A (zh) 一种适用于薄型模板冲压的线性冲压装置
CN203911205U (zh) 弹片折弯机
CN202986199U (zh) 一种纵切压痕机压痕深度调节装置
CN202414249U (zh) 自动装盒机的打批号装置
CN202290964U (zh) 侧向冲孔结构
CN105220346A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传动机构
JP6134016B2 (ja) プレス機構
CN203864042U (zh) 新型压力机
CN202528262U (zh) 一种用于裁断机的微动装置
CN202186068U (zh) 数控转塔冲床的横梁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