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2543U -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52543U
CN203452543U CN201320521897.3U CN201320521897U CN203452543U CN 203452543 U CN203452543 U CN 203452543U CN 201320521897 U CN201320521897 U CN 201320521897U CN 203452543 U CN203452543 U CN 203452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age plate
surface course
dowel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218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礼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5218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52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52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525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所述门窗套板包括表面层、底层和若干第一连接筋,所述表面层与底层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相连,以连续在表面层与底层之间形成若干显性或隐性插槽,所述表面层内设有间断贯穿整个表面层的显性插槽或隐性插槽,所述表面层的内表面与所述底层的内表面平行,所述门窗套板为重复单元结构。所述门窗套板为重复单元结构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尤其适合各种厚度墙壁尺寸的退位式门窗套和台阶门窗套的快速生产组合,便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并且解决了需要使用开槽机专门针对门窗套板开槽设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背景技术
目前门窗套快速化及现货化生产和销售已成为发展趋势,而门窗套行业生产都是以现场墙壁实际规格尺寸,根据墙壁的不同尺寸要求来生产量身定作,不能规模化、标准化、大批量现货库存销售。现有技术的门窗套的门窗套板,尤其是退位式门窗套已成为门窗套行业的主流产品,但不管是组合成型退位式门套板边缘开槽、一次成型退位式门套板边缘设槽等门套结构,不具备切割功能,因为套板边缘只有一个与线条匹配卡合的插槽,切割后边缘所开设的插槽会被切割掉破坏套板边缘插合结构无法与线条再次卡合,因此门窗套现货不具有可切割卡合和切割掉多余料重复卡合利用的功能,所以门窗套生产厂家根据所安装墙壁的厚度,往往需要生产不同尺寸套板每次开槽来生产适合不同墙壁厚度的门窗套。在门窗套的实际生产中,尤其是组合成型法门窗套的生产另外还需要使用专门的开槽机针对门窗套板开槽,工序多成本高浪费电且灰尘噪音大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尤其适合套装门厂根据各种墙壁厚度尺寸免开槽且快速大规模生产各种尺寸的非标退位式门窗套板,在安装现场墙壁尺寸即使有所偏差,安装工人还可自行切割调整卡合成套而不需重新返厂订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所述门窗套板包括表面层、底层和若干第一连接筋,所述表面层与底层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相连,以连续在表面层与底层之间形成若干显性或隐性插槽,所述表面层内设有间断贯穿整个表面层的显性插槽或隐性插槽,所述表面层的内表面与所述底层的内表面平行,所述门窗套板为重复单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包括上层、下层和若干第二连接筋,所述上层与下层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筋相连,以连续在表面层内形成若干显性插槽或隐性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筋和第二所述连接筋宽度相等,且每一第一连接筋对应一与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连接筋。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的上层的内表面与下层的内表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插槽沿套板的横向延伸,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插槽沿套板的竖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套板的表面层的厚度;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底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套板的表面层的厚度之间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套板的底层的厚度之间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3至2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或第一连接筋为实心结构、空心结构、筋腔结构或型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包括上层、下层和若干第三连接筋,所述上层与下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第三连接筋相连,以在底层上形成若干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上设置有至少一孔,所述第一连接筋及第二连接筋的高度为3至20毫米。
进一步的,每两个第一连接筋之间的间距为14至30毫米,所述第一连接筋的宽度5毫米或1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均为发泡胶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均为蜂窝腔筋或瓦楞腔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为重复单元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切割,且切割掉多余余料可以不经过再开槽或再加工直接不断连续卡合使用,避免材料浪费。生产工厂可以批量化生产,又由于所述门窗套板自身具有线条插槽和收口条插槽,因此不需要专门开槽或开几十种不同墙壁厚度尺寸的模具来在套板边缘设槽,节约生产成本。所述第一连接筋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与底层的厚度,因此切割下来的门窗套板等够互相错位卡合,起到生产台阶门窗套时,不再专门针对套板制作台阶和开胶条槽的作用,解决了套装门行业的制作线条插槽、套板台阶和开胶条槽的三大技术难题。省略了生产台阶和胶条槽的流程,节约开槽机机器成本、省开槽、省时节电且不产生灰尘更环保,节约了生产成本。在实际安装现场如果需要调整门窗套板尺寸,安装工人也可自行切割调整,而不需要重新订货、发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口条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受力条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使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使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收口条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连接筋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连接筋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连接筋的第四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线条、收口条第一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线条、收口条第二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第五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门窗套板,所述门窗套板包括表面层1、底层3、若干连接筋4。
所述表面层1与底层3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4相连,以在表面层1与底层3之间形成了显性或隐性插槽6,所述表面层1的厚度与底层3的厚度约小于或等于所述表面层1与底层3的间距,所述表面层1上设有与收口条5的形状相匹配且间断有贯穿表面层1的显性插槽或隐性插槽,所述表面层1的内表面与所述底层3的内表面平行,所述门窗套板为重复单元结构。
所述门窗套套板由于是重复单元结构,并且有不断连续的插槽,因此套板本身可根据墙壁的厚度,进行切割后不破坏套板本身的结构,能够满足不同厚度尺寸的墙壁。现有台阶式门套墙壁最大尺寸在70mm至280mm,窗套墙壁最大尺寸在70mm至800mm。因此只需要制作大于实际所有墙壁厚度的标准大板或批量标准大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切割就能够制造成适合各种墙壁的门窗套板。
请参考图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结构,所述表面层1还包括上层与下层,上层与下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筋9连接,从而形成了显性或隐性的插槽。所述整个表面层1的高度为3至20毫米,即所述上层以及下层的厚度与连接筋9的高度的和为3-20毫米。采用此优选结构,在表面层生成了用于收口的插槽,解决了切割后不能收口的技术问题。
所述底层3为长方体实心结构或型腔结构,所述型腔结构是指内部为空心且包括若干起支撑作用的连接筋的结构。所述底层3形状与结构可以根据所述套板材料的自身材质的力学性能或出于美观考虑任意设计,不用对所述底层3做多余限定。其厚度大于0.5毫米小于或等于所述套板的表面层与底层的间距即可。
所述连接筋4为长方体实心结构,或者从节约材料的考虑,可以是内部包括两根竖筋及若干横筋,每一横筋分别与两竖筋固定连接的型腔结构,其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每两个相邻的连接筋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筋4的宽度,每两个连接筋4之间的间距取14mm至30mm为佳。所述连接筋4为木质或植物纤维板时,其宽度为10毫米为佳,所述每两个连接筋4之间的间距为20毫米为佳;所述连接筋4为塑料或金属板时,其宽度为5毫米为佳,所述每两个连接筋4之间的间距为20毫米为佳。
所述连接筋9为长方体实心结构或型腔结构。从方便生产的角度,连接筋9与连接筋4宽度与结构均可以相同,这样生产时只需要一套模具即可,从美观的角度,连接筋9和连接筋4宽度相等,并可以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门窗套套板在安装时,可以和收口条、线条相匹配,解决退位式门窗套可以快速生产卡合成套的问题。
所述收口条5优选“丁”字形结构的收口条,所述收口条5刚好能插入所述表面层1的凹槽中。
当需要安装重量比较重的门窗,需要增加所述门窗套板的承重能力时,所述套板可以与受力条7匹配。所述受力条7优选长方体结构,所述受力条7与插槽6相匹配,插入所述插槽6中,并通过粘合剂将受力条与门窗套板粘合,以增加门窗套板的承重能力。
所述线条优选L线条,与所述套板侧面相连,插入所述套板表面层与底层所形成的插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结构,所述表面层1与底层3平行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筋4相连,从而在表面层1与底层3之间形成了若干个插槽6,所述每两个相邻的连接筋4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筋4的宽度,所述连接筋4的高度与表面层1的厚度相等并大于或等于底层3的厚度。采用此优选结构,所述门窗套板可以自身切割卡合形成台阶,能够适用于套装门扇的安装。
请继续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自身切割后卡合的使用方式。安装时,根据实际墙壁厚度切割合适尺寸,如图4所示,将两块门窗套板错位卡合拼接在一起形成台阶。收口条5则卡入表面层1的插槽内。
需要安装重量比较大的门窗时或门窗套安装时需要受力的地方,可以将所述受力条7插入所述插槽6之中,增加门窗套板的承重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为重复单元结构,所述重复单元结构是指每隔一段距离,相同单元结构重复出现的结构。生产厂家只需要生产图1所述门窗套板、图2所述丁字条以及收口条,就可生产出满足各种墙壁厚度的门窗套板。在实际安装现场,即使遭遇墙壁上下厚度不一,或测量误差等意外情况,安装工人也可将门窗套板自行切割以满足需要,避免重新联系生产厂家定做所浪费的时间等一系列成本。
实施例2
请继续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表面层、底层、连接筋和收口条。
所述表面层结构与实施例1中表面层1结构相同,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底层结构与该实施例中表面层的结构相同。
所述连接筋21为长方体实心结构,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连接筋为长方体实心结构。
所述收口条为“丁”字形结构,所述收口条刚好能插入所述表面层和底层的凹槽中。
所述受力条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受力条与插槽相匹配,刚好能够插入所述插槽中。
所述表面层与底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筋相连,从而在表面层与底层之间形成了若干个插槽,所述每两个连接筋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筋的宽度,所述连接筋高度与表面层厚度相等并大于或等于底层的厚度。
具体使用方式请参考图6,其与实施例1相似。
实施例3
请参考图7、图8。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及收口条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表面层、底层、连接筋、收口条5和收口条8。
所述表面层包括上层、中层与下层,所述上层、中层、下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筋连接,所述表面层的整体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底层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表面层结构相同。
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连接筋为长方体实心结构,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收口条8为“∏”字形结构,并且刚好能够插入所述表面层所形成的两个插槽中。
所述收口条5为“丁”字形结构,所述收口条5刚好能插入所述底层的插槽中。
所述受力条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受力条与插槽相匹配,刚好能够插入所述插槽中。
所述表面层与底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筋连接形成了若干个插槽,所述插槽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筋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筋的宽度,所述连接筋的高度与表面层厚度相等并大于或等于底层的厚度。
实施例4
请参考图9,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的第四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表面层、底层、连接筋41、连接筋42和收口条。
所述表面层包括上层与下层,上层与下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筋9连接,所述表面层的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底层为长方体空心结构,其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连接筋41为圆柱体实心结构,其高度为3至20毫米。
所述连接筋42为圆柱体实心结构。
所述收口条为“丁”字形结构,所述收口条刚好能插入所述表面层的插槽中。
所述表面层与底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连接筋相连,从而在表面层与底层之间形成了若干个插槽,所述每两个相邻的连接筋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筋4的宽度,所述上层与下层之间的间距等于表面层1的厚度并大于或等于底层3的厚度。
具体使用方式同实施例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得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筋可以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实施例5
请参考图10,图10是所述套板的连接筋另一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筋为发泡材料,比如聚氨酯发泡材料,虽然所述发泡筋160填充在整个表面层的插槽空间与表面层与底层形成的插槽空间,从而在表面上看没有形成与线条和收口条相匹配的插槽,但由于所述柔性发泡筋160为发泡材料,在实际生产与安装过程中,所述发泡筋160很容易用手指或小刀刨开或直接将所述线条和收口条的插脚用力插入插槽中,这种插槽称为隐形插槽。
请继续参考图11、图12,图11、图12是所述套板连接筋的又一优选结构,所述连接筋161为蜂窝结构,所述连接筋162为瓦楞结构,所述瓦楞腔筋与蜂窝腔筋的侧向强度较低,容易人为使其断裂,其纵向强度极高,可满足门窗套板的力学要求。所述发泡筋160、蜂窝腔筋161与瓦楞腔筋162单独填充或混合填充在所述门窗套板表面层的插槽和表面层与底层所形成的插槽,从表面上看也没有形成与线条和收口条相匹配的插槽,但由于所述瓦楞筋与蜂窝筋侧向强度较低,容易人为使其断裂的特点,因此可直接将所述线条与收口条的插脚用力插入隐形插槽中。
实际上以上三种套板暗藏着若干隐性的可重复与线条的插脚相卡合的隐性插槽。
本实施例套板的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相同。本实施例所述门窗套套板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述门窗套套板区别仅在于所述门窗套套板的收口条插槽与线条插槽是否显性可见,其实用新型原理是相同的。可通过改变连接筋的材料或连接筋的结构,达到相同的实用新型目的。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主要涉及本实用新型门窗套板、线条与收口条组合光门套或光窗套的结构。
请参考图13,本实施例包括门窗套板与线条91,所述门窗套板紧贴墙壁,所述线条为平行线条91,线条91为长方体结构,优选实心、空心或型腔结构。安装时所述平行线条91覆盖在所述门窗套板表面,用于遮挡所述门窗套板的门套板的侧面和与墙壁的间隙。
请继续参考图14,本实施例包括门窗套板、收口条与线条71,所述线条71为“L”形,优选实心、空心或型腔结构。所述“L”线条71安装后略高于收口条插入门窗套板后的高度。安装后线条71与收口条形成台阶。所述收口条镶嵌入所述门窗套板表面层凹槽内,所述“L”线条71与所述门窗套板的底层以及表面层的下层相连。“L”线条71与收口条相配合,遮挡住所述门窗套板的插槽。
根据不同的安装方式,线条的结构还有很多,如“丁”字形结构,“凹”字形结构等等,但线条的作用一致,主要与收口条、门窗套板配合完成门窗套的组装,同时遮挡门窗套板的侧面和与墙壁的间隙,达到美观、装饰的效果,出于节约篇幅的考虑,对于其余线条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就不再一一表述。
实施例7
请参考图15,所述门窗套板包括表面层115、底层111和第一连接筋116,所述表面层115与底层111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接筋116相连,从而在表面层115与底层111之间形成了若干个线条插槽,所述表面层115包括上层110、下层114和若干第二连接筋113,所述上层110与下层114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筋113相连,从而在表面层115上形成沿与套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即横向延伸)的胶条插槽112;所述套板1表面层115内表面与底层111内表面平行。
本实施所述套板的胶条插槽112沿着与套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即横向延伸)。所述胶条插槽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在此就不在一一举例说明。上述套板既可用于生产组合退位式光门窗套,也可以用于快速卡合大批量制造退位式台阶门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门窗套板,有连续重复生成的线条插槽与收口条插槽,因此不用专门使用开槽机开槽,并且所述门套板为重复单元结构,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墙壁满足任意切割的要求,所述门窗套板的表面层与底层的间距分别大于等于底层与表面层的厚度,这样门窗套板可以自行拼接形成台阶和胶条槽,节约生产工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施例所述套板底层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结构、实心或型腔结构,连接筋可以为实心或空心或型腔结构等,表面层可以为一层或两层,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套板包括表面层、底层和若干第一连接筋,所述表面层与底层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筋相连,以连续在表面层与底层之间形成若干显性或隐性插槽,所述表面层内设有间断贯穿整个表面层的显性插槽或隐性插槽,所述表面层的内表面与所述底层的内表面平行,所述门窗套板为重复单元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包括上层、下层和若干第二连接筋,所述上层与下层通过若干第二连接筋相连,以连续在表面层内形成若干显性插槽或隐性插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和所述第二连接筋宽度相等,且每一第一连接筋对应一与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连接筋。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的上层的内表面与下层的内表面平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的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插槽沿套板的横向延伸,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插槽沿套板的竖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套板的表面层的厚度;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底层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套板的表面层的厚度之间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所述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套板的底层的厚度之间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毫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3至20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或第一连接筋为实心结构、空心结构、筋腔结构或型腔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括上层、下 层和若干第三连接筋,所述上层与下层平行并通过若干个第三连接筋相连,以在底层上形成若干插槽。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上设置有至少一孔,所述第一连接筋及第二连接筋的高度为3至20毫米。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第一连接筋之间的间距为14至30毫米,所述第一连接筋的宽度5毫米或10毫米。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均为发泡胶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筋与第二连接筋均为蜂窝腔筋或瓦楞腔筋。 
CN201320521897.3U 2013-08-24 2013-08-24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2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1897.3U CN203452543U (zh) 2013-08-24 2013-08-24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1897.3U CN203452543U (zh) 2013-08-24 2013-08-24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2543U true CN203452543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3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2189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2543U (zh) 2013-08-24 2013-08-24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525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804A1 (zh) * 2013-08-24 2015-03-05 Cheng Lizhong 可切割可收口的门窗套
CN107816747A (zh) * 2017-11-29 2018-03-20 合肥恒暖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门窗套采暖散热器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804A1 (zh) * 2013-08-24 2015-03-05 Cheng Lizhong 可切割可收口的门窗套
CN107816747A (zh) * 2017-11-29 2018-03-20 合肥恒暖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门窗套采暖散热器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4913B (zh) 矩形真空绝热结构板组装的保温箱
CN202559673U (zh) 装饰条
JP2011502221A (ja) 組み合わせパルプ部材
CN101988311A (zh) 具有隔音保温功能的分隔墙板
CN203452543U (zh) 一种可切割免开槽的门窗套板
DE3307634A1 (de) Waermedaemmelement fuer innen- und aussenverkleidungen
CN214117081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隔墙系统
CN203452540U (zh) 可切割免开上下槽的台阶门套
CN203452539U (zh) 可切割可收口的门窗套
CN103410406B (zh) 可切割可收口的门窗套
CN201425810Y (zh) 拼组式房屋模型
CN205276543U (zh) 带有l形连接件的组装式墙体
CN203201087U (zh) 一种连接件
CN103410409B (zh) 可切割免开上下槽的台阶门套
CN210508180U (zh) 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装置
CN208733861U (zh) 组合式预制木框架墙体、组合式预制木墙及木屋结构
CN103410407B (zh) 多功能的可切割卡合且可外调的退位式门窗套
CN111502148A (zh) 背景墙及其安装方法
CN201835675U (zh) 一种组合式门框
PH12014000222B1 (en) Frp sandwich panel build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CN203654599U (zh) 集成房屋墙板结构
CN201276930Y (zh) 可调式木门套
CN201567739U (zh) 外墙主板连接结构
CN203925132U (zh) 带弧形的门窗套
CN219101128U (zh) 一种玻璃纤维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