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0104U -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50104U
CN203450104U CN201320491958.6U CN201320491958U CN203450104U CN 203450104 U CN203450104 U CN 203450104U CN 201320491958 U CN201320491958 U CN 201320491958U CN 203450104 U CN203450104 U CN 203450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base
clump weight
block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919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小刚
胡雄伟
谭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919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50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50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501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本实用新型的支腿包括支撑腿,并且还包括底座和配重块,其中: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支撑腿的底端,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可以为组合式结构,并可在其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底座下部的沉孔。本实用新型借助于配重块重力的压紧作用,可限制支撑腿脱离地面,并具有作业稳定性好、接地比压小、通用性强、定位准确、安装快捷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腿,以及设置有该支腿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中,一般都设置有支腿,该支腿主要包括支腿臂和支撑腿。在工程机械到达作业现场时,通过摆动或伸缩方式展开支腿臂,并使得支撑腿伸出至接触地面即可支撑车体。
该支腿直接承受整车的倾翻力矩和重量,可以在作业过程中起到稳定整车重心的作用,避免工程机械的倾翻。但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工程机械的重心随作业装置的作业状态而移动。例如,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系统处于不同的俯仰角及不同的伸展程度时,对各支腿的作用力不同,有可能造成部分支腿脱离地面,甚至导致整机倾翻。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腿,使用该支腿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作业稳定性,避免倾翻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支腿,包括支撑腿,并且还包括底座和配重块,其中: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支撑腿的底端,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用于容纳所述底座下部,安装状态时,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不高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柱和固定于所述立柱下方的底板,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连接,所述配重块为组合式结构,整体套装于所述立柱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包括多个第一块体,安装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块体围绕于所述立柱外侧,并定位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块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用于容纳所述底板,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块体的下表面不高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沉孔的端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配合的第一限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还包括多个第二块体,安装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二块体围绕于所述立柱外侧,并定位于所述第一块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块体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块体下表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配合的第二限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块体有序地在所述第一块体上方堆叠为多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前述任一项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可拆卸地安装配重块,在支撑腿支撑于地面后,该配重块安装于底座上,配重块的自身重力作用于底座上;而在运输等状态时,可将配重块从底座上拆除。
在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借助于该配重块重力的压紧作用,可限制支撑腿脱离地面,极大地减少了工程机械倾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作业稳定性。配重块也可从底座上拆除,不影响支腿的展开和收回。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配重块上开设有容纳底座的沉孔,配重块的下表面直接接地,具有单独的接地面积,因此不会增加整车的接地比压,可靠性好。
此外,配重块优选为组合式结构,因此可根据车型和工况选择不同的配重重量,适用多种可能的工程机械及应用工况,具有通用性强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定位准确、安装快捷、配重块易于叠放和运输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块体在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配重块及底座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撑腿-1支腿臂-10底座-2立柱-21底板-22沉孔-30第一块体-31第二块体-32第一限位孔-1a第一限位销-1b第二限位孔-2a第二限位销-2b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腿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支腿至少包括支撑腿1、底座2和配重块。其中,该支撑腿1可在上下方向伸缩移动,其移动方向可以是竖直上下,也可以是倾斜上下,该支撑腿1也可以为其它可能的结构。此外,参考图1,该支撑腿1还可以连接横向设置的支腿臂10,该支腿臂10可相对于车体伸缩或摆动,从而形成摆动式支腿或伸缩式支腿结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机械。
底座2连接于支撑腿1的底端,该底座2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和图5。该底座2与支撑腿1之间可以有多种可能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与支撑腿1之间一体形成,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球窝,相应地则在支撑腿1的底端设置有球头,该球头可以容纳于球窝内,并可通过端盖对球头进行限位。
该底座2可以具有多种可能的结构,优选地,底座包括图2所示的立柱21和底板22,其中该立柱21竖向设置,底板22固定于立柱21下方,立柱21的顶端与支撑腿1的底端连接。底板22和立柱21之间可一体形成,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前述球窝可设置于立柱21的顶端。此外,优选该立柱21为圆柱形结构,该底板22为圆盘状结构。
配重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2上,配重块安装后,其自身重力作用于底座上。在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当支撑腿1支撑于地面后,该配重块安装于底座2上,避免支撑腿1在作业过程中脱离地面,极大地减少了工程机械倾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作业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因配重块的重力过大导致接地比压增加、支腿下沉的现象,优选地在配重块的下表面开设有沉孔30,沉孔30用于容纳底座2下部,安装状态时,配重块的下表面不高于底座2的下表面。配重块的下表面可与底座2的下表面平齐,也可低于底座2的下表面。由于配重块可直接接地,具有单独的接地面积,因此不会增加整车的接地比压,可靠性好。
该配重块可具有多种结构,只要能够便捷的安装和拆卸,即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优选地,该配重块为组合式结构,整体套装于立柱21外侧。作为一种实施例的组合式结构,优选该配重块包括多个第一块体31。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块体31在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安装状态时,多个第一块体31围绕于立柱21外侧,并定位于底座2上。优选地,第一块体31的数量为2个。
参考图3a,优选前述的沉孔30设置于第一块体31的下表面。进一步地,为了在第一块体31和底座2之间进行定位,优选在底板22的上表面和沉孔30的端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a,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孔1a配合的第一限位销1b。更优选地,参考图2,前述第一限位孔1a设置于底盘的上表面,其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参考图3a,前述第一限位销1b设置于沉孔30的端面,各第一块体31上第一限位销1b的数量优选为2个。
进一步地,为了提供不同的配重重量,优选前述实施例的配重块还包括多个第二块体32,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块体32的结构示意图。安装状态时,多个第二块体32围绕于立柱21外侧,并定位于第一块体31上。优选地,2个第二块体32拼接成的结构围绕立柱21外侧一圈。
为了在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之间进行定位,优选在第一块体31上表面和第二块体32下表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2a,另一个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孔2a配合的第二限位销2b。更优选地,参考图3b,前述第二限位孔2a设置于第一块体31的上表面,其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参考图4,前述第二限位销2b设置于第二块体32的下表面。各第二块体32上第二限位销2b的数量优选为3个,形成稳固的三角关系。
前述第二块体32可以重复堆叠,实现更多可能的配重重量。参考图1和图5,第二块体32有序地在第一块体31上方堆叠为二层。应当清楚,该第二块体32还可以堆叠为更多层数。各层的第二块体32具有重复的结构,在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定位部件。
除了前述实施例的支腿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前述实施例的支腿的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的其它结构可以参考现有及改进的技术,本文在此不再赘述。该工程机械可以为混凝土泵车、起重机或其它设置有支腿的设备。该工程机械一般包括多个支腿,优选各支腿均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支撑腿、底座及可拆卸的配重块。
综上所述,前述实施例在底座2上可拆卸地安装配重块,在支撑腿1支撑于地面后,该配重块安装于底座2上并可以向下压紧支撑腿1;而在运输等状态时,可将配重块从底座2上拆除。与现有技术相比,前述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作业稳定性好
在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通过安装于底座2上的配重块压紧支撑腿1,借助于该配重块重力的压紧作用,可限制支撑腿1脱离地面,极大地减少了工程机械倾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作业稳定性。
2)接地比压小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配重块上开设有容纳底座2的沉孔30,配重块可直接接地,具有单独的接地面积,因此不会增加整车的接地比压,可靠性好。
3)通用性强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配重块为组合式结构,因此可根据车型和工况选择不同的配重重量,适用多种可能的工程机械及应用工况,具有通用性强的优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还具有定位准确、安装快捷、配重块易于叠放和运输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腿,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和配重块,其中:所述底座(2)连接于所述支撑腿(1)的底端,所述配重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开设有沉孔(30),所述沉孔(30)用于容纳所述底座(2)下部,安装状态时,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不高于所述底座(2)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柱(21)和固定于所述立柱(21)下方的底板(22),所述立柱(21)的顶端与所述支撑腿(1)的底端连接,所述配重块为组合式结构,整体套装于所述立柱(2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包括多个第一块体(31),安装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一块体(31)围绕于所述立柱(21)外侧,并定位于所述底座(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31)的下表面开设有沉孔(30),所述沉孔(30)用于容纳所述底板(22),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块体(31)的下表面不高于所述底座(2)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的上表面和所述沉孔(30)的端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a),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a)配合的第一限位销(1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还包括多个第二块体(32),安装状态时,多个所述第二块体(32)围绕于所述立柱(21)外侧,并定位于所述第一块体(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31)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块体(32)下表面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2a),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孔(2a)配合的第二限位销(2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块体(32)有序地在所述第一块体(31)上方堆叠为多层。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腿。
CN201320491958.6U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0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91958.6U CN203450104U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91958.6U CN203450104U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0104U true CN203450104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3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9195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0104U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50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9761A (zh) * 2013-08-13 2013-12-0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9761A (zh) * 2013-08-13 2013-12-0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WO2015021906A1 (zh) * 2013-08-13 2015-02-19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CN103419761B (zh) * 2013-08-13 2015-11-11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9761B (zh)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CN104110020B (zh)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液压插销升降系统
CN204008303U (zh) 压弯剪复合受力构件加载试验装置
CN203096936U (zh) 一种钢丝绳抗拉隔震支座
CN105222978A (zh) 一种冲击试验加载平台
CN103292047A (zh) 一种多功能管道支架结构
CN203450104U (zh) 一种支腿及工程机械
CN202202817U (zh) 一种旋挖钻机
CN203514366U (zh) 一种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坞内升桩试验的砂箱
CN211370448U (zh) 一种新型液压支架柱帽防脱销稳定装置
CN209538250U (zh) 一种组合式载荷试验配重装置
JP2013237566A (ja) 横方向の力を低減する支持装置
CN102889995B (zh) 一种驾驶室测试平台
CN102535507B (zh) 组合式塔基
CN202429882U (zh) 移动式吊装架
CN104444860B (zh) 一种挂接装置、平衡重装置和挂接方法
CN205348441U (zh) 黏滞阻尼箱和具有所述黏滞阻尼箱的消能减震装置
KR101451793B1 (ko) 소형 크레인 고정장치
CN207142753U (zh) 一种汽车修理用升降台
CN204282203U (zh) 一种短钢臂耗能支座
CN203273033U (zh) 一种多功能管道支架结构
CN202054532U (zh) 一种工程机械的支腿结构及工程机械
CN210825194U (zh) 一种起重机混凝土承重构件
CN204400490U (zh) 一种挂接装置和平衡重装置
CN108393625A (zh) 一种回转式多车型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固定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