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8012U -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28012U
CN203428012U CN201320477028.5U CN201320477028U CN203428012U CN 203428012 U CN203428012 U CN 203428012U CN 201320477028 U CN201320477028 U CN 201320477028U CN 203428012 U CN203428012 U CN 20342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board engine
screw rod
nut
gear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770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永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4770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2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2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280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包括箱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舷外机相连接的撑杆、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机构和撑杆传动连接从而使撑杆上下移动的螺杆传动组件,螺杆传动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螺杆,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螺杆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驱动机构带动螺杆传动组件从而带动撑杆上下移动,使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并且,通过设置电磁制动器,使得撑杆可以停止在任意所需高度;另外,通过设置单向扭矩限制装置,使得当舷外机受到水底障碍物猛烈撞击时,舷外机可以适当上升,以避开障碍物,从而避免舷外机被撞坏。

Description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舷外机的附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快艇、冲锋舟、橡皮艇等各类小型船只广泛采用舷外机作为驱动装置,停机以后,一般要求将舷外机倾斜抬起,使其水下部分离开水面,以免长期浸泡水里,造成油漆脱落、机件腐蚀、密封破坏;另一方面,舷外机工作时,有时候也需要将水下部分稍微抬起一些,以便减少吃水深度,顺利通过浅水区。中小功率舷外机一般用手动升降装置,通过杠杆人力将舷外机抬起,费力费时,调节不便,或者使用气液辅助升降装置,通过高压氮气储存的能量和液压作用,减少一部分工作强度,但是只能在舷外机附近操作,对于前操纵舷外机来说,尤为不便;大功率舷外机普遍使用电液升降装置,通过电机和液压泵,驱动液压缸,达到升降舷外机的目的,相对来说,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包括箱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舷外机相连接的撑杆、安装在所述的箱体内的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撑杆传动连接从而使所述撑杆上下移动的螺杆传动组件,所述螺杆传动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螺杆,所述的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的螺杆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
具体地,所述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随着螺杆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的撑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螺母转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螺母和所述的箱体两个中的任一个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设置在所述的螺母和所述的箱体两个中的另一个上且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螺母的移动方向平行。
更具体地,所述的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撑杆过度上升或下降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能够控制所述电机和所述电磁制动器电源断开的下限位开关和上限位开关、下端部与所述的上限位开关相连接且穿过所述螺母的拉杆,当所述的螺母移动至最高点时,所述的螺母与所述的拉杆的上端部相抵触,所述的拉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上限位开关碰触断电;当所述的螺母移动至最低点时,所述的螺母与所述的下限位开关碰触断电。
具体地,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箱体上的电磁铁、能够被所述的电磁铁吸住的制动片、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制动片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的制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当所述的电磁制动器通电时,所述的制动片被所述的电磁铁拉动,所述的制动片与所述的制动盘相脱离;当所述的电磁制动器断电时,所述的电磁铁与所述的制动片相脱离,所述的制动片与所述的制动盘相抵紧。
更具体地,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电机和所述的螺杆传动连接的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的传动装置上的在所述的舷外机受到水底障碍物撞击时能够抬起所述的舷外机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
更具体地,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由所述的电机驱动转动的第一转轴、由所述的第一转轴带动转动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主动齿轮配合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的螺杆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所述的制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电机的转轴上。
更具体地,所述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转轴上的横销、形成在所述的主动齿轮顶部的与所述的横销相配合的开口槽、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主动齿轮底部的第二弹簧,所述的开口槽的一侧壁为竖直面、另一侧壁为斜面,所述的主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的第一转轴上且能够沿着所述的第一转轴上下滑动,所述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的螺杆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的螺杆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的从动盘、形成在所述的从动盘底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槽、形成在所述的从动齿轮顶部的凹坑、部分位于所述的凹坑内的钢珠、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从动齿轮的底部的第四弹簧,所述的钢珠与所述的开口槽相配合,所述的开口槽的一侧壁为竖直面、另一侧壁为斜面,所述的从动齿轮空套在所述的螺杆的下端部且能够沿着所述的螺杆上下滑动,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第一转轴相固定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的电机的转轴相配合转动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齿轮相配合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的第一转轴相固定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由所述的电机驱动转动的蜗杆、与所述的蜗杆相配合转动的蜗轮,所述的蜗轮能够带动所述的螺杆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所述的制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蜗杆上。
更具体地,所述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的蜗轮相固定连接的第一牙盘、与所述的第一牙盘相配合连接的第二牙盘、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第二牙盘底部的第三弹簧,所述的第一牙盘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上端面齿,所述的第二牙盘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上端面齿相配合的下端面齿,所述的蜗轮和所述的第一牙盘空套在所述的螺杆上,所述的第二牙盘能够带动所述的螺杆转动且能够沿着所述的螺杆上下滑动。
更具体地,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的电机的转轴相配合转动的小锥齿轮、与所述的小锥齿轮相配合转动的大锥齿轮,所述的大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蜗杆上,所述的大锥齿轮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小锥齿轮的轴心线相互垂直。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本通过采用驱动机构带动螺杆传动组件从而带动撑杆上下移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制动器,使得撑杆可以停止在任意所需高度;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向扭矩限制装置,使得当舷外机受到水底障碍物猛烈撞击时,舷外机可以适当上升,以避开障碍物,从而避免舷外机被撞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3为A-A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其中,1、撑杆;2、端盖;3、拉杆;4、螺母;5、螺杆;6、筒体;7、上限位开关;8、下限位开关;9、机匣;10、从动齿轮;11、机盖;12、第一弹簧;13、电磁铁;14、制动片;15、制动盘;16、电机;17、开口槽;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连接套;21、第一转轴;22、横销;23、主动齿轮;24、第二弹簧;25、小锥齿轮;26、大锥齿轮;27、蜗杆;28、蜗轮;29、第一牙盘;30、第二牙盘;31、第三弹簧;32、从动盘;33、凹坑;34、钢珠;35、第四弹簧;41、凸起;4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包括箱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舷外机相连接的撑杆1、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机构和撑杆1传动连接从而使撑杆1上下移动的螺杆传动组件,螺杆传动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螺杆5,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螺杆5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6,具体传动方式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链传动、同步带轮传动等可实现传动功能的传动结构。
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螺杆5上且随着螺杆5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的螺母4,螺母4与撑杆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螺母4转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形成在螺母4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41、设置在箱体上且与一个或多个凸起41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滑槽42,如附图3所示,凸起41和滑槽42均有三个,滑槽42的延伸方向与螺母4的移动方向平行。
箱体包括机匣9、盖住机匣9的机盖11、与机匣9固定连接的筒体6、用于盖住筒体6的端盖2,滑槽42形成在筒体6上,撑杆1穿过端盖2,其余部件都位于机匣9内。
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撑杆1过度上升或下降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能够控制电机16和电磁制动器电源断开的下限位开关8和上限位开关7、下端部与上限位开关7相连接且穿过螺母4的拉杆3,当螺母4移动至最高点时,螺母4与拉杆3的上端部相抵触,拉杆3的下端部与上限位开关7碰触断电;当螺母4移动至最低点时,螺母4与下限位开关8碰触断电。本实施例中将上限位开关7同下限位开关8一起设置在机匣9内,通过拉杆3来触发上限位开关,是为了装置的密封性更好。
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的电磁铁13、能够被电磁铁13吸住的制动片14、两端部分别抵设在箱体和制动片14上的第一弹簧12,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当电磁制动器通电时,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住,制动片14与制动盘15相脱离;当电磁制动器断电时,电磁铁13与制动片14相脱离,制动片14与制动盘15相抵紧。
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电机16和螺杆5传动连接的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装置上的在舷外机受到水底障碍物撞击时能够抬起舷外机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
传动装置包括由电机16驱动转动的第一转轴21、由第一转轴21带动转动的主动齿轮23、与主动齿轮23配合转动的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10能够带动所述的螺杆5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电机16的转轴上。
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21上的横销22、形成在主动齿轮23顶部的与横销22相配合的开口槽17、两端部分别抵设在箱体和主动齿轮23底部的第二弹簧24,开口槽17的一侧壁为竖直面、另一侧壁为斜面,主动齿轮23空套在第一转轴21上且能够沿着第一转轴21上下滑动,从动齿轮10与螺杆5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电机16的转轴相配合转动的第一齿轮18、与第一齿轮18相配合转动的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与第一转轴21通过连接套20相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主要是为了降低电机16传递给传动装置的速度的,所以具体采用何种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工作原理:当操作员想将舷外机抬起时,按下上升按钮,电磁铁13和电机16同时正向通电,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引往上运动,离开制动盘15,电机16通过减速箱里的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和连接套20,带动第一转轴21向右旋转,于是横销22抵靠主动齿轮23上的竖直面,从而驱使主动齿轮23向右旋转(图1中主动齿轮23上的黑色箭头方向),主动齿轮23带动从动齿轮10向左旋转(图1中从动齿轮10上的黑色箭头方向),因此螺杆5向左旋转,推动螺母4上升(假设使用右旋螺杆)。当螺母4上升到接近端盖2时,将会推动拉杆3向上运动,触发上限位开关7,给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于是撑杆1停留在最高点,舷外机被抬起。
在上升过程中,如果操作员觉得已经运行到合适位置,这时关闭按钮,电机16和电磁铁同时被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撑杆1就会停留在当时位置,达到任意调节舷外机高度的目的。
当操作员想将舷外机放下时,按下下降按钮,电磁铁13和电机16同时反向通电,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引往上运动,离开制动盘15,电机16通过减速箱里的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和连接套20,带动第一转轴21向左旋转,于是横销22抵靠主动齿轮23上的斜面,因为下降的驱动力较小,在第二弹簧24的作用下,横销22还是能驱使主动齿轮23向左旋转(图中主动齿轮23上的白色箭头方向),主动齿轮23带动从动齿轮10向右旋转(图中从动齿轮10上的白色箭头方向),因此螺杆5向右旋转,推动螺母4下降(假设使用右旋螺杆)。当螺母4下降到接近筒体6的底部时,将会触发下限位开关8,给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于是撑杆1停留在最低点,舷外机被放下。
在下降过程中,如果操作员觉得已经运行到合适位置,这时关闭按钮,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被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撑杆1就会停留在当时位置。
当船舶行进过程中,舷外机遭到水底障碍物的大力撞击时,撑杆1连同螺母4会受到很大的向上的力量,从而力图驱动从动齿轮10往左旋转(图1中从动齿轮10上的黑色箭头方向),通过齿轮啮合作用,驱使主动齿轮23试图向右旋转(图1中主动齿轮23上的黑色箭头方向),这个时候尽管第一转轴21以及横销22固定不动(电磁铁13未通电处于制动状态),但只要撞击力足够大,主动齿轮23的斜面会与横销22发生滑移,第二弹簧24受到压缩,因此主动齿轮23会发生滑动空转,带动从动齿轮10转动,从而使撑杆1在撞击力作用下往上抬起,避免造成舷外机的损伤。改变第二弹簧24的弹力大小,可以改变撞击力的门限值。
实施例2
如附图4所示,一种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包括箱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舷外机相连接的撑杆1、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机构和撑杆1传动连接从而使撑杆1上下移动的螺杆传动组件,螺杆传动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螺杆5,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螺杆5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6,具体传动方式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链传动、同步带轮传动等可实现传动功能的传动结构。
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螺杆5上且随着螺杆5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的螺母4,螺母4与撑杆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螺母4转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形成在螺母4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41、设置在箱体上且与一个或多个凸起41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滑槽42,如附图3所示,凸起41和滑槽42均有三个,滑槽42的延伸方向与螺母4的移动方向平行。
箱体包括机匣9、盖住机匣9的机盖11、与机匣9固定连接的筒体6、用于盖住筒体6的端盖2,滑槽42形成在筒体6上,撑杆1穿过端盖2,其余部件都位于机匣9内。
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撑杆1过度上升或下降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能够控制电机16和电磁制动器电源断开的下限位开关8和上限位开关7、下端部与上限位开关7相连接且穿过螺母4的拉杆3,当螺母4移动至最高点时,螺母4与拉杆3的上端部相抵触,拉杆3的下端部与上限位开关7碰触断电;当螺母4移动至最低点时,螺母4与下限位开关8碰触断电。本实施例中将上限位开关7同下限位开关8一起设置在机匣9内,通过拉杆3来触发上限位开关,是为了装置的密封性更好。
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的电磁铁13、能够被电磁铁13吸住的制动片14、两端部分别抵设在箱体和制动片14上的第一弹簧12,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当电磁制动器通电时,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住,制动片14与制动盘15相脱离;当电磁制动器断电时,电磁铁13与制动片14相脱离,制动片14与制动盘15相抵紧。
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电机16和螺杆5传动连接的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装置上的在舷外机受到水底障碍物撞击时能够抬起舷外机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
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与螺杆5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的从动盘32、形成在从动盘32底部圆周分布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槽17、形成在从动齿轮10顶部圆周分布的一个或多个凹坑33、部分位于凹坑33内的钢珠34、两端部分别抵设在箱体和从动齿轮10的底部的第四弹簧35,钢珠34与开口槽17相配合,开口槽17的一侧壁为竖直面、另一侧壁为斜面,从动齿轮10空套在螺杆5的下端部且能够沿着螺杆5上下滑动,主动齿轮23与第一转轴21相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电机16的转轴相配合转动的第一齿轮18、与第一齿轮18相配合转动的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与第一转轴21通过连接套20相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主要是为了降低电机传递给传动装置的速度的,所以具体采用何种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工作原理:当操作员想将舷外机抬起时,按下上升按钮,电磁铁13和电机16同时正向通电,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引往上运动,离开制动盘15,电机16通过减速箱里的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和连接套20,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23向右旋转(图4中主动齿轮23上的黑色箭头方向)。主动齿轮23带动从动齿轮10向左旋转(图4中从动齿轮10上的黑色箭头方向),从动齿轮10上端面上的凹坑33将运动传递给钢球34,钢球34再将运动传递给从动盘32的开口槽17的竖直面,从而驱动螺杆5向左旋转,推动螺母4上升(假设使用右旋螺杆)。当螺母4上升到接近端盖2时,将会推动拉杆3,触发上限位开关7,给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于是撑杆1停留在最高点,舷外机被抬起。
在上升过程中,如果操作员觉得已经运行到合适位置,这时关闭按钮,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被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撑杆1就会停留在当时位置。达到任意调节舷外机高度的目的。
当操作员想将舷外机放下时,按下下降按钮,电磁铁13和电机16同时反向通电,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引往上运动,离开制动盘15,电机16通过减速箱里的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和连接套20,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23向左旋转(图4中主动齿轮23上的白色箭头方向)。主动齿轮23带动从动齿轮10向右旋转(图4中从动齿轮10上的白色箭头方向),从动齿轮10上的凹坑33运动传递给钢球34,因为下降时驱动力较小,因而钢球34也能将运动传递给从动盘32的斜面,所以螺杆5向右旋转,推动螺母4下降(假设使用右旋螺杆)。当螺母4下降到接近筒体6的底部时,将会触发下限位开关8,给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于是撑杆1停留在最低点,舷外机被放下。
在下降过程中,如果操作员觉得已经运行到合适位置,这时关闭按钮,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被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撑杆1就会停留在当时位置。
当船舶行进过程中,舷外机遭到水底障碍物的大力撞击时,撑杆1连同螺母4会受到很大的向上的力量,从而力图驱动从动盘32往左旋转(图4中从动齿轮10上的黑色箭头方向),这时,从动盘32的开口槽17的斜面边向下挤压钢球34,而钢球34又向下挤压从动齿轮10,将从动齿轮10沿螺杆5的轴头方向往下推,这个时候尽管从动齿轮10无法旋转(电磁铁13未通电处于制动状态),但只要撞击力足够大,从动盘32会将从动齿轮10压下去,第四弹簧35受到压缩,因此从动盘32和螺杆5会发生滑动空转,从而使撑杆1在撞击力作用下往上抬起,避免造成舷外机的损伤。改变第四弹簧35的弹力大小,可以改变撞击力的门限值。
实施例3
如附图2所示,一种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包括箱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舷外机相连接的撑杆1、安装在箱体内的驱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机构和撑杆1传动连接从而使撑杆1上下移动的螺杆传动组件,螺杆传动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螺杆5,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螺杆5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6,具体传动方式可采用蜗轮蜗杆传动、链传动、同步带轮传动等可实现传动功能的传动结构。
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螺杆5上且随着螺杆5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的螺母4,螺母4与撑杆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螺母4转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形成在螺母4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41、设置在箱体上且与一个或多个凸起41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滑槽42,如附图3所示,凸起41和滑槽42均有三个,滑槽42的延伸方向与螺母4的移动方向平行。
箱体包括机匣9、盖住机匣9的机盖11、与机匣9固定连接的筒体6、用于盖住筒体6的端盖2,滑槽42形成在筒体6上,撑杆1穿过端盖2,其余部件都位于机匣9内。
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撑杆1过度上升或下降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能够控制电机16和电磁制动器电源断开的下限位开关8和上限位开关7、下端部与上限位开关7相连接且穿过螺母4的拉杆3,当螺母4移动至最高点时,螺母4与拉杆3的上端部相抵触,拉杆3的下端部与上限位开关7碰触断电;当螺母4移动至最低点时,螺母4与下限位开关8碰触断电。本实施例中将上限位开关7同下限位开关8一起设置在机匣9内,通过拉杆3来触发上限位开关,是为了装置的密封性更好。
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的电磁铁13、能够被电磁铁13吸住的制动片14、两端部分别抵设在箱体和制动片14上的第一弹簧12,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当电磁制动器通电时,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住,制动片14与制动盘15相脱离;当电磁制动器断电时,电磁铁13与制动片14相脱离,制动片14与制动盘15相抵紧。
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电机16和螺杆5传动连接的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装置上的在舷外机受到水底障碍物撞击时能够抬起舷外机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
传动装置包括由电机16驱动转动的蜗杆27、与蜗杆27相配合转动的蜗轮28,蜗轮28能够带动螺杆5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蜗杆27上。
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与蜗轮28相固定连接的第一牙盘29、与第一牙盘29相配合连接的第二牙盘30、两端部分别抵设在箱体和第二牙盘30底部的第三弹簧31,第一牙盘29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上端面齿,第二牙盘3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上端面齿相配合的下端面齿,蜗轮28和第一牙盘29空套在螺杆5上,第二牙盘30能够带动螺杆5转动且能够沿着螺杆5上下滑动。
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电机16的转轴相配合转动的小锥齿轮25、与小锥齿轮25相配合转动的大锥齿轮26,大锥齿轮26固定设置在蜗杆27上,大锥齿轮26的轴心线与小锥齿轮25的轴心线相互垂直。
工作原理:当操作员想将舷外机抬起时,按下上升按钮,电磁铁13和电机16同时正向通电,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引往左运动,离开制动盘15,电机16通过小锥齿轮25带动大锥齿轮26和蜗杆27旋转,从而驱使蜗轮28和第一牙盘29向左旋转(图2中黑色箭头方向),第一牙盘29与第二牙盘30的端面齿通过直面接触,推动第二牙盘30同样向左旋转(图2中黑色箭头方向),因此螺杆5向左旋转,推动螺母4上升(假设使用右旋螺杆)。当螺母4上升到接近端盖2时,将会推动拉杆3上升,触发上限位开关7,给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于是撑杆1停留在最高点,舷外机被抬起。
在上升过程中,如果操作员觉得已经运行到合适位置,这时关闭按钮,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被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撑杆1就会停留在当时位置,达到任意调节舷外机高度的目的。
当操作员想将舷外机放下时,按下下降按钮,电磁铁13和电机16同时反向通电,制动片14被电磁铁13吸引往左运动,离开制动盘15,电机16通过小锥齿轮齿轮25驱动大锥齿轮26,带动蜗杆27旋转,于是驱动蜗轮28和第一牙盘29向右旋转(图2中白色箭头方向),第二牙盘30的端面齿与第一牙盘29的端面齿通过斜面接触,因为下降的驱动力较小,在第三弹簧31的作用下,第一牙盘29还是能将第二牙盘30驱动向右旋转(图2中白色箭头方向),从而带动螺杆5向右旋转,推动螺母4下降(假设使用右旋螺杆)。当螺母4下降到接近筒体6的底部时,将会触发下限位开关8,给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于是撑杆1停留在最低点,舷外机被放下。
在下降过程中,如果操作员觉得已经运行到合适位置,这时关闭按钮,电机16和电磁铁13同时被断电,制动片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压紧制动盘15,撑杆1就会停留在当时位置。
当船舶行进过程中,舷外机遭到水底障碍物的大力撞击时,撑杆1连同螺母4会受到很大的向上的力量,从而力图驱动第二牙盘30往左旋转(图2中黑色箭头方向),这时尽管第一牙盘29和蜗轮28固定不动(电磁铁13未通电处于制动状态),但只要撞击力足够大,第二牙盘30与第一牙盘29的端面齿会沿斜面发生滑移,第三弹簧31受到压缩,因此第二牙盘30会向下移动脱开和第一牙盘29的啮合,与螺杆5一起向左旋转(图中黑色箭头方向),从而使撑杆1在撞击力作用下往上抬起,避免造成舷外机的损伤。改变第三弹簧31的弹力大小,可以改变撞击力的门限值。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端部与舷外机相连接的撑杆(1)、安装在所述的箱体内的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撑杆(1)传动连接从而使所述撑杆(1)上下移动的螺杆传动组件,所述螺杆传动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螺杆(5),所述的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的螺杆(5)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5)上且随着螺杆(5)的转动而上下移动的螺母(4),所述螺母(4)与所述的撑杆(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杆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螺母(4)转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螺母(4)和所述的箱体两个中的任一个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41)、设置在所述的螺母(4)和所述的箱体两个中的另一个上且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41)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滑槽(42),所述滑槽(4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螺母(4)的移动方向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撑杆(1)过度上升或下降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能够控制所述电机(16)和所述电磁制动器电源断开的下限位开关(8)和上限位开关(7)、下端部与所述的上限位开关(7)相连接且穿过所述螺母(4)的拉杆(3),当所述的螺母(4)移动至最高点时,所述的螺母(4)与所述的拉杆(3)的上端部相抵触,所述的拉杆(3)的下端部与所述的上限位开关(7)碰触断电;当所述的螺母(4)移动至最低点时,所述的螺母(4)与所述的下限位开关(8)碰触断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箱体上的电磁铁(13)、能够被所述的电磁铁(13)吸住的制动片(14)、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制动片(14)上的第一弹簧(12),所述的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驱动机构上,当所述的电磁制动器通电时,所述的制动片(14)被所述的电磁铁(13)拉动,所述的制动片(14)与所述的制动盘(15)相脱离;当所述的电磁制动器断电时,所述的制动片(14)与所述的制动盘(15)相抵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电机(16)和所述的螺杆(5)传动连接的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的传动装置上的在所述的舷外机受到水底障碍物撞击时能够抬起所述的舷外机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由所述的电机(16)驱动转动的第一转轴(21)、由所述的第一转轴(21)带动转动的主动齿轮(23)、与所述的主动齿轮(23)配合转动的从动齿轮(10),所述的从动齿轮(10)能够带动所述的螺杆(5)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所述的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电机(16)的转轴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转轴(21)上的横销(22)、形成在所述的主动齿轮(23)顶部的与所述的横销(22)相配合的开口槽(17)、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主动齿轮(23)底部的第二弹簧(24),所述的开口槽(17)的一侧壁为竖直面、另一侧壁为斜面,所述的主动齿轮(23)空套在所述的第一转轴(21)上且能够沿着所述的第一转轴(21)上下滑动,所述的从动齿轮(10)与所述的螺杆(5)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的螺杆(5)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的从动盘(32)、形成在所述的从动盘(32)底部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槽(17)、形成在所述的从动齿轮(10)顶部的凹坑(33)、部分位于所述的凹坑(33)内的钢珠(34)、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从动齿轮(10)的底部的第四弹簧(35),所述的钢珠(34)与所述的开口槽(17)相配合,所述的开口槽(17)的一侧壁为竖直面、另一侧壁为斜面,所述的从动齿轮(10)空套在所述的螺杆(5)的下端部且能够沿着所述的螺杆(5)上下滑动,所述的主动齿轮(23)与所述的第一转轴(21)相固定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由所述的电机(16)驱动转动的蜗杆(27)、与所述的蜗杆(27)相配合转动的蜗轮(28),所述的蜗轮(28)能够带动所述的螺杆(5)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所述的制动盘(15)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蜗杆(27)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扭矩限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的蜗轮(28)相固定连接的第一牙盘(29)、与所述的第一牙盘(29)相配合连接的第二牙盘(30)、两端部分别抵设在所述的箱体和所述的第二牙盘(30)底部的第三弹簧(31),所述的第一牙盘(29)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上端面齿,所述的第二牙盘(3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的上端面齿相配合的下端面齿,所述的蜗轮(28)和所述的第一牙盘(29)空套在所述的螺杆(5)上,所述的第二牙盘(30)能够带动所述的螺杆(5)转动且能够沿着所述的螺杆(5)上下滑动。
CN201320477028.5U 2013-08-06 2013-08-06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7028.5U CN203428012U (zh) 2013-08-06 2013-08-06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7028.5U CN203428012U (zh) 2013-08-06 2013-08-06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28012U true CN203428012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5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7702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8012U (zh) 2013-08-06 2013-08-06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280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275A (zh) * 2013-08-06 2013-10-23 郭永青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CN106429949A (zh) * 2016-08-31 2017-02-22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推杆
CN108030399A (zh) * 2018-01-11 2018-05-15 范启鑫 可拆卸升降锅炉的限位结构
WO2023230807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烟台聪铭经贸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电动推进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275A (zh) * 2013-08-06 2013-10-23 郭永青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CN103359275B (zh) * 2013-08-06 2016-01-13 郭永青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CN106429949A (zh) * 2016-08-31 2017-02-22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推杆
CN108030399A (zh) * 2018-01-11 2018-05-15 范启鑫 可拆卸升降锅炉的限位结构
WO2023230807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烟台聪铭经贸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电动推进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8012U (zh)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CN103359275B (zh)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CN106080350B (zh) 一种具有升降平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CN104444946A (zh) 一种电转向式前移堆垛车
CN205220637U (zh) 一种适用于agv机器人的新型旋转顶升机构
CN204848132U (zh) 电子助动式全电动托盘堆垛车
CN201605042U (zh) 一种气动倾倒机
CN101927947B (zh) 全电动移动双箱吊具
CN203359434U (zh) 无人搬运车的升降机构
CN202717543U (zh) 一种带有棘轮防滑机构的取样绞车
CN203807076U (zh) 一种叉车
CN205524906U (zh) 一种新型舷外机用电液起翘装置
CN213921440U (zh) 舷外机电动升降装置
CN205415248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建筑钢筋打磨装置
CN205289528U (zh) 一种冲压工件连续输送装置
CN204324239U (zh) 进瓶机构
CN203820414U (zh) 电力设备平移装置
CN203938121U (zh) 一种自动限位小车
CN103612737B (zh) 一种喷水推进装置的斗勺控制装置和方法
CN208200230U (zh) 一种防倒转起吊电动葫芦
CN102297331A (zh) 船用舵机舵承手自一体注油装置
CN201940601U (zh) 一种更换钢包滑板及水口的机械装置
CN204417526U (zh) 一种全液压多工位移盖机
CN201538665U (zh) 一种多层缠绕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下限位装置
CN205203324U (zh) 动态响应船用直驱式电动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