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5024U - 灶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5024U
CN203385024U CN201320422795.6U CN201320422795U CN203385024U CN 203385024 U CN203385024 U CN 203385024U CN 201320422795 U CN201320422795 U CN 201320422795U CN 203385024 U CN203385024 U CN 203385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or
annular
kitchen range
annular groove
hybrid combu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227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宝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4227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5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5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50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灶,包括炉膛、与炉膛相连接的炉头、设置于炉膛以及炉头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合燃烧室以及燃气进气管;混合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燃气通入孔燃气进气管的一端插入该燃气通入孔中;在混合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与炉头相通,混合燃烧室远离燃气通入孔的一端还设置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处还设置有环形耐火砖;环形耐火砖远离集火圈的侧面还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环形耐火砖均与圆形开口共轴;环形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使得火焰进入环形凹槽,并沿着环形凹槽延伸的火焰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中,环形耐火砖所存储的热量能够持续为锅具供热,从而节省燃气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灶。
背景技术
目前,灶广泛应用于家庭、酒店等需要使用灶具的地方。
现有的灶一般包括:炉膛、与所述炉膛相连接的炉头、设置于所述炉膛以及所述炉头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合燃烧室、燃气进气管以及风机;混合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燃气通入孔,燃气进气管的一端插入该燃气通入孔中,将燃气输送至混合燃烧室内;在混合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与炉头相通;在炉头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通入孔,风机的送风端插入该风机通入孔中。这样,外界的空气由风机送入炉头内,再通过设置在混合燃烧室侧壁上的通风孔送入混合燃烧室内,与燃烧室内的燃气混合。
但是在这种灶在使用的过程中,燃气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一部分被锅具吸走,而另外很大的一部分则散失在空气中,从而用户在使用这种灶做饭的时候,会浪费很多的热量在空气中,从而增加了做饭所使用的燃气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能够使得燃气在被点燃之前,与空气充分的混合,进而能够充分燃烧,释放更多的热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灶,包括炉膛、与所述炉膛相连接的炉头、设置于所述炉膛以及所述炉头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合燃烧室以及燃气进气管;混合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燃气通入孔,燃气进气管的一端插入该燃气通入孔中;在混合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与炉头相通;在炉头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通入孔,所述混合燃烧室远离所述燃气通入孔的一端还设置有圆形开口;
所述圆形开口处还设置有环形耐火砖;
所述环形耐火砖远离所述混合燃烧室的侧面还设置有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耐火砖均与所述圆形开口共轴;
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使得火焰进入环形凹槽,并沿着所述环形凹槽延伸的火焰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灶中,由于在混合燃烧室的圆形开口处设置了环形耐火砖,环形耐火砖具有传递以及存储热量的功能,当灶上放置有锅具的时候,由于锅具的底部贴近环形耐火砖的环形凹槽,因此火苗由环形凹槽的侧壁上所设置的火焰通道进入环形凹槽内,并沿着环形凹槽延伸,使得环形耐火砖能够存储更多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在现有技术中的灶中是被排放入空气中的。环形耐火砖所存储的热量能够持续为锅具供热,从而节省燃气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中环形耐火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灶中混合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合燃烧室;2-燃气进气管;3-导流板;4-通风孔;5-导流孔;6-集火圈;7-环形耐火砖;8-环形凹槽;9-火焰通道;10-锅具;11-凸起;12-炉膛;13-炉头;31-第一导流板;32-第二导流板;33-第三导流板;51-第一导流孔;52-第二导流孔;53-第三导流孔;41-第一通风孔;42-第二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灶,包括炉膛12、与所述炉膛12相连接的炉头13、设置于所述炉膛12以及所述炉头13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合燃烧室1以及燃气进气管2;混合燃烧室1的底部设置有燃气通入孔,燃气进气管2的一端插入该燃气通入孔中;在混合燃烧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4;该通风孔4与炉头13相通;在炉头13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通入孔,所述混合燃烧室远离所述燃气通入孔的一端还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处还设置有环形耐火砖7;所述环形耐火砖7远离所述混合燃烧室1的侧面还设置有环形凹槽8;所述环形凹槽8、所述环形耐火砖7均与所述圆形开口共轴;所述环形凹槽8的槽壁上设置有使得火焰进入环形凹槽,并沿着所述环形凹槽延伸的火焰通道9。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灶中,由于在混合燃烧室1的圆形开口处设置了环形耐火砖7,环形耐火砖7具有传递以及存储热量的功能,当灶上放置有锅具10的时候,由于锅具10的底部贴近环形耐火砖7的环形凹槽8,因此火苗由环形凹槽8的侧壁上所设置的火焰通道9进入环形凹槽8内,并沿着环形凹槽8延伸,使得环形耐火砖7能够存储更多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在现有技术中的灶中是被排放入空气中的。环形耐火砖7所存储的热量能够持续为锅具10供热,从而节省燃气的使用。
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混合燃烧室1内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3;每个所述导流板3上均设置有导流孔5;所述导流板3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导流板3上的导流孔5有多个,且围绕所述导流板3的中心设置在所述导流板3的边缘;第二组所述导流板3上的导流孔5有一个,设置在所述导流板3的中部;两组所述导流板3交错设置在所述混合燃烧室1内,且与所述混合燃烧室1的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灶,由于在混合燃烧室1内设置了多个导流板3。每个导流板3上均设置有导流孔5。所述导流板3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5有多个,且围绕所述导流板3的中心设置在所述导流板3的边缘;第二组所述导流板3上的导流孔5有一个,设置在所述导流板3的中部;进而这样,当燃气由燃气进气管2进入混合燃烧室1的时候,经过设置在多个导流板3上的导流孔5的分流,均匀的分散在混合燃烧室1内,并且在燃气分散的过程中,空气由设置在混合燃烧室1侧壁上的通风孔4进入混合燃烧室1,导流板3的设置,也同样使得空气均匀的分散在混合燃烧室1内,进而使得空气能够与燃气充分的混合。在这个过程中,导流板3还降低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增加了空气以及燃气在混合燃烧室1内的滞留时间,使得燃气与空气混合的时间增加。进而通过导流板3以及导流板3上设置的导流孔5,使得燃气与空气能够充分的混合,进而燃气在燃烧的时候,能够释放出最多的热量。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圆形开口与所述环形耐火砖7之间还设置有具有中心通孔的集火圈6。圆形开口、环形耐火砖7以及集火圈6共轴,且集火圈6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
在混合燃烧室1远离燃气进气管2的一端设置了圆形开口,当燃气由燃气进气管2进入到混合燃烧室1内部,在混合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并在圆形开口的位置形成火焰。而在圆形开口处设置的集火圈6,由于集火圈6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圆形开口的直径,因而能够将火焰集中在集火圈6上的中心通孔的位置,使得火焰能够更集中的为锅具提供热量。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所示,所述混合燃烧室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导流板3的凸起11;多个所述导流板3均通过所述凸起11与所述混合燃烧室1可拆卸的连接。
由于不同的用户对于灶所燃烧的火的温度需求不同,例如饭店,则需要更高更猛的火焰,在家用的时候,则不需要那么大的火焰,而火焰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燃气的和空气进入混合燃烧室1的量来控制,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导流板3上的导流孔5的大小来控制火焰的大小。将导流板3与混合燃烧室1的侧壁可拆卸的连接,不同的导流板3上的导流孔5的大小不同。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将满足其要求的导流板3安装到混合燃烧室1内,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要将导流板3与混合燃烧室1可拆卸的连接,可以直接在混合燃烧室1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凸起11,该凸起11用于将导流板3支承起来,这样,当需要更换导流板3的时候,只需要将导流板3从混合燃烧室1内取出进行更换便可,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所示,支承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凸起均有多个。多个凸起11能够将导流板3支承的更加的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所示,支承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凸起11只有一个;所述凸起11为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的轴线与所述导流板3的轴线重合。
将凸起11设置为环形,该环形凸起的轴线与导流板3的轴线重合,这样可以通过该环形凸起将导流板3支承得更加的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所示,所述混合燃烧室的内径,沿其轴线方向,由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均匀增加。
想要顺利的将导流板3支承在凸起11上,则位于混合燃烧室内较下一层的导流板3的直径要小于支承该下一层的导流板3上层的凸起11的直径,因而混合燃烧室1的内径,沿其轴线方向,由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2的一端到远离燃气进气管2的一端均匀增加,这样,可以保证在凸起11所凸出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位于下层的导流板3能够顺利通过支承上层导流板的凸起11,安装在混合燃烧室1内。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3所示,第一组所述导流板3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流板31以及第三导流板33;第二组所述导流板3有一个,为第二导流板32;
所述第一导流板31、所述第二导流板32以及所述第三导流板33在所述混合燃烧室1内由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2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燃气进气管2的一端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上的导流孔5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1的边缘;所述第二导流板32上的导流孔5有一个,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2的中间;所述第三导流板33上的导流孔5有多个,且设置于所述第三导流板33的边缘;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与所述第二导流板32、所述第二导流板32与所述第三导流板33之间均设置有通风孔4。
在该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燃气由燃气进气管2通入到混合燃烧室1内的时候,先进入第一导流板31和混合燃烧室1的底部所形成的空间内,并由第一导流板31上的第一导流孔51流入第一导流板31和第二导流板3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同时空气由第一导流板31和第二导流板32之间的第一通风孔41流入第一导流板31和第二导流板3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并与燃气混合。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经由第二导流板32上所设置的第二导流孔52流入第二导流板32和第三导流板33所形成的空间。另外,在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流入第二导流板32和第三导流板33所形成的空间内后,另外有空气由第二导流板32和第三导流板33之间的第二通风孔42流入,并混合到原混合气体中,形成燃气与空气新的混合气体,经由第三导流板33上所设置的第三导流孔53进入第三导流孔53的上方。在这个过程中,燃气以及空气被充分的混合。混合气体在第三导流板33的上方被点燃后,由于有充足的氧气供应,燃气燃烧能够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3,所述第一导流板31上的第一导流孔51的数量为8-12个,且该第一导流孔51的直径均为2mm-3mm;
所述第二导流板32上的第二导流孔52的直径为30mm-50mm,且只有一个;
所述第三导流板33上的所述第三导流孔53的数量为8-12个,且该第三导流孔53的直径均为10mm-15mm。
这样,能够满足用户使用燃气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环形凹槽8上靠近所述环形耐火砖7中心的槽壁的高度小于环形凹槽8上远离所述环形耐火砖7的中心的槽壁的高度。
这样,锅具10安放在炉膛上方,并位于环形耐火砖7的上方的时候,锅具10的底面能够与环形耐火砖7的上表面更加的贴合,进一步提高了环形耐火砖7存储热量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灶,包括炉膛、与所述炉膛相连接的炉头、设置于所述炉膛以及所述炉头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合燃烧室以及燃气进气管;混合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燃气通入孔,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插入该燃气通入孔中;在混合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该通风孔与所述炉头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燃烧室远离所述燃气通入孔的一端还设置有圆形开口;
所述圆形开口处还设置有环形耐火砖;
所述环形耐火砖远离所述混合燃烧室侧面还设置有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耐火砖均与所述圆形开口共轴;
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使得火焰进入环形凹槽,并沿着所述环形凹槽延伸的火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混合燃烧室内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每个所述导流板上均设置有导流孔;
所述导流板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有多个,且围绕所述导流板的中心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边缘;第二组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孔有一个,设置在所述导流板的中部;
两组所述导流板交错设置在所述混合燃烧室内,且与所述混合燃烧室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开口与所述环形耐火砖之间还设置有具有中心通孔的集火圈;
所述圆形开口、所述环形耐火砖以及所述集火圈共轴,且集火圈上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燃烧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导流板的凸起;多个所述导流板均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混合燃烧室可拆卸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支承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凸起均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支承每个所述导流板的所述凸起只有一个;
所述凸起为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的轴线与所述导流板的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4、5、6任意一项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燃烧室的内径沿其轴线方向,由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均匀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2、4、5、6任意一项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所述导流板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三导流板;第二组所述导流板有一个,为第二导流板;
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以及所述第三导流板在所述混合燃烧室内由靠近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燃气进气管的一端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以及所述第三导流板之间均设置有通风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数量为8-12个,且该导流孔的直径均为2mm-3mm;
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的直径为30mm-50mm;
所述第三导流板上的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8-12个,且该导流孔的直径均为10mm-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上靠近所述环形耐火砖的中心的槽壁的高度小于环形凹槽上远离所述环形耐火砖的中心的槽壁的高度。
CN201320422795.6U 2013-07-16 2013-07-1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5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2795.6U CN203385024U (zh) 2013-07-16 2013-07-16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2795.6U CN203385024U (zh) 2013-07-16 2013-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5024U true CN203385024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2279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5024U (zh) 2013-07-16 2013-07-16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50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8897A (zh) * 2015-12-03 2017-06-13 江苏博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高效燃气混合燃烧器
CN111207392A (zh) * 2020-03-12 2020-05-29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件、压铸炉头及燃气灶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8897A (zh) * 2015-12-03 2017-06-13 江苏博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高效燃气混合燃烧器
CN111207392A (zh) * 2020-03-12 2020-05-29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件、压铸炉头及燃气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95132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4406204B (zh) 一种大气式灶具
CN205174370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5333432B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6500099B (zh) 完全上进风可分区调节火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
CN202109479U (zh) 一种鼓风式家用燃气灶具燃烧器
CN109959000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964054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内环火盖及应用有该内环火盖的燃烧器
CN203385024U (zh)
CN205669808U (zh) 一种高效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886771U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
CN102980190B (zh) 一种双腔燃烧器
CN203718842U (zh) 一种不辣眼睛的炒灶预混炉头
CN207162536U (zh) 高效燃烧器
CN205279085U (zh) 一种改进二次空气流动的灶具燃烧器
CN104949161A (zh) 一种配置二次空气整流环的燃气灶具
CN206222320U (zh) 完全上进风可分区调节火焰的燃气灶用燃烧器
CN109959005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7635410U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的灶头
CN103267287A (zh) 一种鼓风式燃气灶具的高效燃烧器
CN106122961A (zh) 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灶
CN202852900U (zh)
CN208566686U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
CN20794567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9114555B (zh) 一种燃烧器炉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