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4728U - 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44728U CN203344728U CN2013203340379U CN201320334037U CN203344728U CN 203344728 U CN203344728 U CN 203344728U CN 2013203340379 U CN2013203340379 U CN 2013203340379U CN 201320334037 U CN201320334037 U CN 201320334037U CN 203344728 U CN203344728 U CN 2033447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combustion engine
- power
- shaft
- internal combus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技术领域,是一种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其包括车体、太阳能板、蓄电池、电动机、内燃机和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车体的前部设置有驾驶室,车体下部通过轮轴安装有车轮,车体的后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车体的后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电动机和内燃机,太阳能板的电能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蓄电池的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太阳能板充电,通过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切换动力,具有续航能力强、使用简便、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技术领域,是一种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两轮摩托、电动车与轿车相比,具有轻便灵巧、经济实惠的优势,但其安全性、舒适性较差,骑行时要忍受风吹雨淋、炎炎烈日或刺骨寒风。另一方面,虽然轿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较好,但是其购置、使用及保养费用较高,体型较大,座位使用率低,占用道路及停车场的面积大,能源及钢铁的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节能减排,由于电能为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所以目前电驱动车辆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现有电驱动车辆的车速较低、续航里程较短,并且电驱动车辆的充电时间较长,在电能耗光时又无法充电的情况下使用非常不方便。
此外,晚上车辆行驶时,尤其是在山路上行驶时,转弯的路较多,由于车灯无法转动,车灯仅仅照亮了路的一部分,不便于观察整个弯道路面的路况,当遇到行人和动物时,极易造成车祸。
另外,现有车辆内燃机产生的热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驱动车辆存在的车速较低、续航里程较短、充电时间较长、无法充电时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解决了现有车辆晚上在弯道上行驶时,车灯无法转向照亮整个弯道路面,易发生车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车辆内燃机热量未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包括车体、太阳能板、蓄电池、电动机、内燃机和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车体的前部设置有驾驶室,车体下部通过轮轴安装有车轮,车体的后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车体的后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电动机和内燃机,太阳能板的电能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蓄电池的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及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与轮轴相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可包括传力轴、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轮、离合轮和输出轮;车体下部固定有机架,传力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传力轴包括左轴段、花键中轴段和右轴段,左轴段、花键中轴段和右轴段由左至右连为一体,第一动力轮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二动力轮通过传动装置与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一动力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段右部,离合轮中部有与花键中轴段相配合的花键孔,离合轮通过花键孔安装在花键中轴段上并能够左右移动,第二动力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段左部,输出轮固定安装在右轴段中部,第一动力轮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轮驱动凸块,第二动力轮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轮驱动凸块,离合轮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轮驱动凸块相配合的左传动凸块,离合轮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二轮驱动凸块相配合的右传动凸块;驾驶室内安装有转换手柄,靠近离合轮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带动离合轮左右移动的拨叉装置,转换手柄下端与拨叉装置上部连接在一起。
上述车体前部可安装有可转向照明的左车灯和右车灯;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车体下部固定安装有前梁,前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左转向节臂和右转向节臂,左转向节臂后端和右转向节臂后端连接有转向横拉杆,转向横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转向节臂后端和右转向节臂后端铰接连接在一起,左前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左转向节臂上,右前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右转向节臂上;左车灯通过左灯架固定安装在左转向节臂上,右车灯通过右灯架固定安装在右转向节臂上。
上述驾驶室内可安装有水加热装置,水加热装置的下部套装在内燃机的冷却水套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太阳能板充电,通过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切换动力,具有续航能力强、使用简便、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可转向照明车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车体,2为太阳能板,3为第一动力轮,4为第二动力轮,5为离合轮,6为输出轮,7为机架,8为左轴段,9为花键中轴段,10为右轴段,11为第一轮驱动凸块,12为第二轮驱动凸块,13为左传动凸块,14为右传动凸块,15为转换手柄,16为拨叉装置,17为左前轮,18为右前轮,19为前梁,20为左转向节臂,21为右转向节臂,22为转向横拉杆,23为左车灯,24为左灯架,25为右车灯,26为右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包括车体1、太阳能板2、蓄电池、电动机、内燃机和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车体1的前部设置有驾驶室,车体1下部通过轮轴安装有车轮,车体1的后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2,车体1的后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电动机和内燃机,太阳能板2的电能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蓄电池的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及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与轮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充电,电动机和内燃机双动力驱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电驱动车辆存在的车速较低、续航里程较短、充电时间较长、无法充电时使用不便的问题,油电动力互补,在爬坡或长途行驶电力不足时,可以直接转换为内燃机驱动行驶;在白天行驶时,能够通过太阳能板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当蓄电池充电完成就可以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此外,在市中心行驶时可以靠电力驱动,以减轻对城市空气的污染,而走高速路时,由于是在郊区空旷地带,最好通过内燃机驱动行驶,动力更加强劲,车速更快。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2所示,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传力轴、第一动力轮3、第二动力轮4、离合轮5和输出轮6;车体1下部固定有机架7,传力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7上,传力轴包括左轴段8、花键中轴段9和右轴段10,左轴段8、花键中轴段9和右轴段10由左至右连为一体,第一动力轮3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二动力轮4通过传动装置与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一动力轮3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段8右部,离合轮5中部有与花键中轴段9相配合的花键孔,离合轮5通过花键孔安装在花键中轴段9上并能够左右移动,第二动力轮4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段10左部,输出轮6固定安装在右轴段10中部,第一动力轮3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轮驱动凸块11,第二动力轮4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轮驱动凸块12,离合轮5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轮驱动凸块11相配合的左传动凸块13,离合轮5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二轮驱动凸块12相配合的右传动凸块14;驾驶室内安装有转换手柄15,靠近离合轮5的机架7上安装有能够带动离合轮5左右移动的拨叉装置16,转换手柄15下端与拨叉装置16上部连接在一起。向右拉动转换手柄15时,就会连接到电力,向前拉动转换手柄15时会连接到内燃机,转换方便快捷,不管是高速行驶还是低速行驶时都可以自由地相互转换。
如附图3所示,车体1前部安装有可转向照明的左车灯23和右车灯25;车轮包括左前轮17、右前轮18、左后轮和右后轮,车体1下部固定安装有前梁19,前梁19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左转向节臂20和右转向节臂21,左转向节臂20后端和右转向节臂21后端连接有转向横拉杆22,转向横拉杆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转向节臂20后端和右转向节臂21后端铰接连接在一起,左前轮17通过转轴安装在左转向节臂20上,右前轮18通过转轴安装在右转向节臂21上;左车灯23通过左灯架24固定安装在左转向节臂20上,右车灯25通过右灯架26固定安装在右转向节臂21上。转向时,旋转方向盘能够通过转向横拉杆22移动带动左转向节臂20和右转向节臂21转动,从而带动左灯架24和右灯架26一起转动,最终使左车灯23和右车灯25可转向照明。
可根据实际需要,驾驶室内安装有水加热装置,水加热装置的下部套装在内燃机的冷却水套内。通过水加热装置能够自动烧开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使用开水更加方便。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5)
1.一种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太阳能板、蓄电池、电动机、内燃机和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车体的前部设置有驾驶室,车体下部通过轮轴安装有车轮,车体的后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车体的后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电动机和内燃机,太阳能板的电能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蓄电池的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子电连接在一起,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及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与轮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其特征在于离合式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传力轴、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轮、离合轮和输出轮;车体下部固定有机架,传力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传力轴包括左轴段、花键中轴段和右轴段,左轴段、花键中轴段和右轴段由左至右连为一体,第一动力轮通过传动装置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二动力轮通过传动装置与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一动力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段右部,离合轮中部有与花键中轴段相配合的花键孔,离合轮通过花键孔安装在花键中轴段上并能够左右移动,第二动力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段左部,输出轮固定安装在右轴段中部,第一动力轮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轮驱动凸块,第二动力轮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轮驱动凸块,离合轮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轮驱动凸块相配合的左传动凸块,离合轮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二轮驱动凸块相配合的右传动凸块;驾驶室内安装有转换手柄,靠近离合轮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带动离合轮左右移动的拨叉装置,转换手柄下端与拨叉装置上部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其特征在于车体前部安装有可转向照明的左车灯和右车灯;车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车体下部固定安装有前梁,前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左转向节臂和右转向节臂,左转向节臂后端和右转向节臂后端连接有转向横拉杆,转向横拉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转向节臂后端和右转向节臂后端铰接连接在一起,左前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左转向节臂上,右前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右转向节臂上;左车灯通过左灯架固定安装在左转向节臂上,右车灯通过右灯架固定安装在右转向节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内安装有水加热装置,水加热装置的下部套装在内燃机的冷却水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内安装有水加热装置,水加热装置的下部套装在内燃机的冷却水套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40379U CN203344728U (zh) | 2013-06-09 | 2013-06-09 | 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340379U CN203344728U (zh) | 2013-06-09 | 2013-06-09 | 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44728U true CN203344728U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974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3403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4728U (zh) | 2013-06-09 | 2013-06-09 | 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447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91522A (zh) * | 2015-10-21 | 2015-12-30 | 重庆光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动力旋耕机 |
-
2013
- 2013-06-09 CN CN2013203340379U patent/CN2033447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91522A (zh) * | 2015-10-21 | 2015-12-30 | 重庆光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动力旋耕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20139B (zh) | 机动车辆、特别是出租车 | |
CN101898516A (zh) | 一种风能电动汽车 | |
CN203344728U (zh) | 太阳能内燃机双动力车 | |
CN201070977Y (zh) | 电动汽车 | |
CN203267759U (zh) | 油、电双驱动模式的四轮车 | |
CN201808462U (zh) | 一种新型的动力前驱动和太阳能后驱动的电动小车 | |
CN201516898U (zh) | 单人太阳能电动车 | |
CN102166949A (zh) | 电辅助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 |
CN201154750Y (zh) | 混合动力电动摩托车 | |
CN201457023U (zh) | 一种混合动力车 | |
CN102069850B (zh) |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 | |
CN201646988U (zh) | 脚踏电动四轮自行车 | |
CN204547776U (zh) | 无需变速箱四驱或者两驱轮换行驶的电动汽车 | |
RU2549749C1 (ru) | Самоходное шасси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201009729Y (zh) | 双动力驱动四轮旅游观光车 | |
CN201245082Y (zh) | 一种自充电、双动力驱动三轮车 | |
CN202294230U (zh) | 日照角度可调的太阳能电力后驱动和动力前驱动的小车 | |
CN201009724Y (zh) | 电动自行两用轿车 | |
CN201371734Y (zh) | 一种混合动力三轮车 | |
CN201362318Y (zh) | 厢式电动客车 | |
CN102267521A (zh) | 一种厢式自行车 | |
CN203497032U (zh) | 一种纯电动四轮电单车 | |
CN201009732Y (zh) | 双动力驱动三轮全棚小客车 | |
CN103318264B (zh) | 简化微型电动车开发平台 | |
CN2213670Y (zh) | 复合式电动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