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4249U -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4249U
CN203344249U CN 201320310000 CN201320310000U CN203344249U CN 203344249 U CN203344249 U CN 203344249U CN 201320310000 CN201320310000 CN 201320310000 CN 201320310000 U CN201320310000 U CN 201320310000U CN 203344249 U CN203344249 U CN 203344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gr
equiped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100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焕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3100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4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4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42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过滤器、循环风机、第一除湿装置以及余热采集储热器,过滤器的外壳体配装接入风管和接出风管,接出风管设置两个出风口,循环风机的入风口与接出风管的出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配装加速循环装置,过滤器的外壳体配装降温装置,循环风机的壳体配装有风量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对应的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两条输送管道之间连设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还能够有效地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且可通过加速循环装置、降温装置、风量调节装置以及电磁阀的来调节温度和流量,可调节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源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金属制品已逐渐被塑料制品所取代。现有的塑料制品一般采用注塑成型、压缩成型、挤出成型等成型方式制备而成,其中,注塑成型应用最为广泛。在实际塑料加工过程中,贮藏和加工前的塑脂状塑料所吸收的水分会严重影响塑料制品最终的成型质量,例如尼龙、ABS、聚碳酸脂等吸水性较强的塑料;另外,对于吸水性较弱或者非吸水性的塑料而言,塑料表面的湿气污染(水分积聚在塑料颗粒的表面)对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塑料在注塑加工前应进行适当地除湿干燥处理,以保证得到较好的成型效果。现有的注塑机成型系统一般配置有用于除湿干燥塑料的干燥机,现有的干燥机一般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提供热源,经加热后的热风从入风口进入保温干燥桶并对保温干燥桶内的塑料进行除湿干燥处理;对完成除湿干燥处理并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还携带有一定的热量,若这部分热量直接地排入车间,一方面会增加车间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并影响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增加能耗并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此外,在利用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加工的过程中,注塑机熔胶筒上所配置的加热器对熔胶筒内的待成型塑料进行加热处理,在此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热量通过加热器散发至外界(例如车间);对于进行工业生产加工的车间来说,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一方面会造成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并使得操作条件恶化,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该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节能环保并能够有效地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可调节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包括有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有过滤器、循环风机以及套装于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外侧且用于收集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采集储热器,过滤器包括有外壳体以及成型于外壳体内的滤尘室,滤尘室内装设有过滤芯,外壳体配装有与滤尘室连通的接入风管和接出风管,接出风管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接入风管连接,接出风管的其中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循环风机的入风口连接,接出风管的另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入风口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循环风机的入风口连接,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侧装设有第一除湿装置,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除湿装置的入风口之间以及第一除湿装置的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的入风口之间分别通过输送管道连接;循环风机的入风口与接出风管的出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配装有加速循环装置,过滤器的外壳体配装有降温装置,循环风机的壳体配装有风量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对应的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两条输送管道之间连设有电磁阀。 
其中,所述加速循环装置、所述降温装置以及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分别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分别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一风门通孔,上面板的第一风门通孔与下面板的第一风门通孔上下对齐布置,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装设有中间隔圈,中间隔圈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完全贯通的活动孔,活动孔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风门芯板,风门芯板对应第一风门通孔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二风门通孔。 
其中,所述中间隔圈开设有豁口,所述风门芯板的边缘部朝外延设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中间隔圈的豁口内。 
或者,所述加速循环装置、所述降温装置以及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分别包括有固定圆片,固定圆片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完全贯穿的通孔,固定圆片的上方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圆片,固定圆片对应活动圆片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配装有风门开闭电磁阀,活动圆片装设于风门开闭电磁阀。 
其中,所述保温干燥桶与所述接入风管之间的输送管道配装有第二除湿装置。 
其中,所述电磁阀包括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磁阀体、正对布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前侧板的前端侧以及后侧板的后端侧分别装设有用于与输送管道连接的管接头,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一通气孔,各管接头分别与相应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第一通气孔连通,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中间活动板,中间活动板装设于电磁阀体的阀芯;当电磁阀体通电时,中间活动板不阻断前侧板的第一通气孔与后侧板的第一通气孔连通;当电磁阀体不通电时,中间活动板阻断前侧板的第一通气孔与后侧板的第一通气孔连通。 
其中,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装设有呈“U”形状的中间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通槽,所述中间活动板可相对上下活动地嵌装于中间固定板的通槽内,中间活动板的上端部延伸于中间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电磁阀体装设于中间固定板的上方。 
其中,所述中间活动板的上方装设有上顶板,上顶板装设于所述前侧板或者所述后侧板的上端部,所述电磁阀体装设于上顶板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中间活动板的上端部设置有卡套凸块,所述上顶板对应卡套凸块螺装有朝下延伸的卡套螺栓,卡套凸块与卡套螺栓之间装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部套装于卡套螺栓,弹簧的下端部套装于卡套凸块,弹簧的下端部与中间活动板抵接。 
其中,所述前侧板的下端部朝前延设有前底板,所述后侧板的下端部朝后延设有后底板,前底板与后底板水平平齐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包括有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有过滤器、循环风机以及套装于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外侧且用于收集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采集储热器,过滤器包括有外壳体以及成型于外壳体内的滤尘室,滤尘室内装设有过滤芯,外壳体配装有与滤尘室连通的接入风管和接出风管,接出风管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接入风管连接,接出风管的其中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循环风机的入风口连接,接出风管的另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入风口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循环风机的入风口连接,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侧装设有第一除湿装置,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除湿装置的入风口之间以及第一除湿装置的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的入风口之间分别通过输送管道连接;循环风机的入风口与接出风管的出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配装有加速循环装置,过滤器的外壳体配装有降温装置,循环风机的壳体配装有风量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对应的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两条输送管道之间连设有电磁阀。通过上述结构形式的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从保温干燥桶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节能环保并能够达到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的效果,且可通过加速循环装置、降温装置、风量调节装置以及电磁阀的来调节温度和流量,可调节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采集储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循环装置、降温装置或者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循环装置、降温装置或者风量调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循环装置、降温装置或者风量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循环装置、降温装置或者风量调节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不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12中包括有: 
1——过滤器      11——外壳体         12——滤尘室
13——过滤芯     14——接入风管       15——接出风管
2——循环风机    3——余热采集储热器  
31——上罩       311——集热层     311a——储热层 
311b——集热管道  312——上保温层
313——上金属保护层  314——锥形端部   315——平直本体
32——下罩       321——下保温层   322——下金属保护层  
33——入风接头     34——出风接头    4——保温干燥桶
5——输送管道    6——第一除湿装置   71——加速循环装置
72——降温装置   73——风量调节装置    740——上面板 
741——下面板    742——第一风门通孔  743——中间隔圈
744——活动孔    745——风门芯板    746——第二风门通孔
747——豁口      748——控制手柄    750——固定圆片
751——通孔      752——活动圆片    753——支撑架
754——风门开闭电磁阀   755——弹簧   8——电磁阀
81——前侧板     811——前底板        82——后侧板           
821——后底板    83——第一通气孔     84——管接头
85——电磁阀体   851——阀芯          86——中间活动板       
861——卡套凸块   862——第二通气孔   87——中间固定板
871——通槽       88——上顶板        89——卡套螺栓         
810——弹簧       9——第二除湿装置   
100——智能控制系统   101——辅助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包括有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有过滤器1、循环风机2以及套装于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外侧且用于收集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采集储热器3,过滤器1包括有外壳体11以及成型于外壳体11内的滤尘室12,滤尘室12内装设有过滤芯13,外壳体11配装有与滤尘室12连通的接入风管14和接出风管15,接出风管15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接入风管14连接,接出风管15的其中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连接,接出风管15的另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余热采集储热器3的入风口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3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连接,循环风机2的出风口侧装设有第一除湿装置6,循环风机2的出风口与第一除湿装置6的入风口之间以及第一除湿装置6的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之间分别通过输送管道5连接;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与接出风管15的出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5配装有加速循环装置71,过滤器1的外壳体11配装有降温装置72,循环风机2的壳体配装有风量调节装置73;分别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3对应的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两条输送管道5之间连设有电磁阀8。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携带有一定量的水分以及粉尘的热风从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排出并通过接入风管14进入至过滤器1的滤尘室12内,滤尘室12内的过滤芯13对上述热风进行滤尘处理;在循环风机2的驱动作用下,经过接出风管15的空气一部分经过其中一个出风口流入至余热采集储热器3内,另一部分经过另一个出风口流入至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内,进入至余热采集储热器3内的空气吸收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并流入至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内,上述两股气流在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汇合并通过第一除湿装置6流入至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内,其中,第一除湿装置6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湿气并保证干燥的空气流入至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内;本实用新型按照上述方式循环地对保温干燥桶4内的塑料进行干燥处理,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从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节能环保并能够达到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的效果。 
需进一步解释,加速循环装置71能够调节流经接出风管15的出风口与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之间输送管道5的空气流量,由于接出风管15的其中一个出风口直接通过输送管道5与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连接,当加速循环装置71的空气流通口径调大时,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循环流动速度加快;当加速循环装置71的空气流通口径调小时,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中的空气循环流动速度变慢;当加速循环装置71完全关闭时,流入至过滤器1内的空气全部流入至余热采集储热器3内。另外,降温装置72连通过滤器1的滤尘室12与过滤器1的外界,当降温装置72开启时,外界的冷空气经由降温装置72进入至滤尘室12内并引入至整个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中,当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过高时,降温装置72打开并通过引入冷空气而将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降低,其中,降温装置72的空气流通口径的大小决定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降低速度,降温装置72的空气流通口径大时,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降低速度快;降温装置72的空气流通口径小时,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降低速度慢。需进一步指出,风量调节装置73将外界的空气引入至整个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中并加大整个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的空气量;其中,风量调节装置73可根据需要调节空气流通口径的大小,进而调节进入至整个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中内的空气量;当风量调节装置73关闭时,外界的空气不进入至整个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8仅具有开启、关闭两种状态,当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较高且需要降低进入其内部的空气温度时,电磁阀8处于开启状态,流入至余热采集储热器3的入风口与接出风管15的其中一个出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5的一部分空气未经余热采集储热器3加热就进入至保温干燥桶4内;当保温干燥桶4内的温度较低且需要提高进入其内部的空气温度时,电磁阀8处于关闭状态,流入至余热采集储热器3的入风口与接出风管15的其中一个出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5的空气全部经余热采集储热器3加热就进入至保温干燥桶4内。 
需进一步指出,如图3所示,余热采集储热器3包括有上罩31以及装设于上罩31下方的下罩32,上罩31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热层311、上保温层312以及上金属保护层313,其中,上罩31设置有套装于熔胶筒的锥形段的锥形端部314以及套装于熔胶筒的平直段的平直本体315,锥形端部314与平直本体315从前至后依次连接;下罩32包括有从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下保温层321以及下金属保护层322,上罩31的平直本体315的后端部配装有分别接入集热层311的入风接头33和出风接头34。 
进一步的,集热层311包括有储热层311a以及嵌装于储热层311a内的集热管道311b,集热管道311b的芯部成型有用于导流空气的通孔,集热管道311b的入风端部与入风接头33连接,集热管道311b的出风端部与出风接头34连接。该余热采集储热器3安装于注塑机熔胶筒的外侧过程中,集热层311和下保温层321分别直接与注塑机熔胶筒的外周壁接触,其中,上罩31与下罩32可以通过可方便拆卸的扣接方式连接于一起,便于维护和检修。上保温层312以及下保温层321主要用于将注塑机熔胶筒所散发的热量包围在该余热采集储热器3内并避免热量从该余热采集储热器4的内部散发出去,进而增加该余热采集储热器3的余热采集效率;须进一步解释,上保温层312和下保温层321可采用防辐射耐火纤维材料制备而成;集热层311主要用于吸收热量并对进入至余热采集储热器3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上金属保护层313以及下金属保护层322分别作为相对应的上罩31以及下罩32的外壳并起到外层保护作用,上金属保护层313和下金属保护层322分别为网状金属层;储热层311a主要用于暂时储存注塑机熔胶筒所散发的热量并不断地加热集热管道311b。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循环利用从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所散发的热量,节能环保并能够达到改善车间等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的效果,且可通过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风量调节装置73以及电磁阀8的来调节温度和流量,可调节性好。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可以于第一除湿装置6的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5套装辅助加热器101,辅助加热器10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余热采集储热器3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时,可通过启动辅助加热器101来对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的空气进行辅助加热以满足干燥塑料的需要;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配装智能控制系统100,智能控制系统协调并控制整个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动作。需进一步指出,对于整个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而言,当不安装电磁阀8的情况时(如图2所示),该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依然可以工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分别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面板740和下面板741,上面板740和下面板741分别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一风门通孔742,上面板740的第一风门通孔742与下面板741的第一风门通孔742上下对齐布置,上面板740与下面板741之间装设有中间隔圈743,中间隔圈74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完全贯通的活动孔,活动孔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风门芯板745,风门芯板745对应第一风门通孔742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二风门通孔746。 
在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进行调节的过程中,使用者只需转动调节风门芯板745即可完成调节作业,具体为:当风门芯板745完全阻挡上面板740的第一风门通孔742与下面板741的第一风门通孔742连通时,相应的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处于关闭状态;当风门芯板745的第二风门通孔746与第一风门通孔742连通时,相应的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处于开启状态,其中,转动风门芯板745可以调节通入第一风门通孔742和第二风门通孔746的空气流量。 
进一步的,为便于控制风门芯板745转动调节,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为:中间隔圈743开设有豁口747,风门芯板745的边缘部朝外延设控制手柄748,控制手柄748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中间隔圈743的豁口747内。在调节相应的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的过程中,使用者只需掰动控制手柄748即可,简单方便。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还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形式,如图7所示,具体的: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分别包括有固定圆片750,固定圆片75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完全贯穿的通孔751,固定圆片750的上方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圆片752,固定圆片750对应活动圆片752装设有支撑架753,支撑架753配装有风门开闭电磁阀754,活动圆片752装设于风门开闭电磁阀754。在上述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工作过程中,风门开闭电磁阀754驱动活动圆片752移动,当活动圆片752与固定圆片750叠合时,相应的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关闭;当活动圆片752与固定圆片750脱开时,相应的加速循环装置71、降温装置72以及风量调节装置73开启。另外,为保证在风门开闭电磁阀754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活动圆片752能够稳定地抵顶通孔751的边缘部,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圆片752可配装相应的弹簧755,通过弹簧755的弹性抵顶作用而使得活动圆片752在风门开闭电磁阀754不通电时与通孔751的边缘部接触,进而实现密封不通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干燥桶4与接入风管14之间的输送管道5配装有第二除湿装置9;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第二除湿装置9对从保温干燥桶4出来的空气进行第一步除湿处理,避免水汽在输送管道5内流动并吸收多余的热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至图12所示,电磁阀8包括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磁阀体85、正对布置的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前侧板81的前端侧以及后侧板82的后端侧分别装设有用于与输送管道5连接的管接头84,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分别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一通气孔83,各管接头84分别与相应的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前侧板81与后侧板82之间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中间活动板86,中间活动板86装设于电磁阀体85的阀芯851;当电磁阀体85通电时,中间活动板86不阻断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当电磁阀体85不通电时,中间活动板86阻断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开合动作的电磁阀体85来控制中间活动板86上下动作,当电磁阀体85通电时,电磁阀体85的阀芯851向上闭合并带动中间活动板86向上移动,此时,中间活动板86不阻断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如图12所示);当电磁阀体85不通电时,电磁阀体85的阀芯851向下打开,中间活动板86向下移动,此时,中间活动板86阻断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如图11所示)。需进一步解释,以上描述主要针对常闭式电磁阀体85结构,当然,对于常开式电磁阀体85结构而言,上述结构形式依然适用,在此不作赘述。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活动板86可以设计成不开设通气孔的板状结构;当然,在考虑阀芯851的行程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活动板86可以设计成开设通气孔的板状结构,具体为:中间活动板86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二通气孔862,当电磁阀体85通电时,第二通气孔862与第一通气孔83连通;当电磁阀体85不通电时,第二通气孔862与第一通气孔83不连通。 
故而,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体85与中间活动板86配合的形式来控制电磁阀8的开启闭合状态,中间活动板86相对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上下移动并控制电磁阀8开启闭合动作,结构设计新颖且简单,结构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如图9和图10所示,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之间装设有呈“U”形状的中间固定板87,中间固定板87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通槽871,中间活动板86可相对上下活动地嵌装于中间固定板87的通槽871内,中间活动板86的上端部延伸于中间固定板87的上方,电磁阀体85装设于中间固定板87的上方;其中,中间固定板87主要用于将前侧板81与后侧板82间隔开,并通过桶槽结构为中间活动板86提供活动空间。 
为便于电磁阀体85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于中间活动板86的上方装设有上顶板88,上顶板88装设于前侧板81或者后侧板82的上端部,电磁阀体85装设于上面板740的下表面。 
更进一步的,前侧板81的下端部朝前延设有前底板811,后侧板82的下端部朝后延设有后底板821,前底板811与后底板821水平平齐布置;前底板811和后底板821水平平齐布置,进而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8安装固定。 
其中,前侧板81、中间固定板87以及后侧板82依次螺接,管接头84分别螺装于相应的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当然,上述装配形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至图10所示,中间活动板86的上端部设置有卡套凸块861,上顶板88对应卡套凸块861螺装有朝下延伸的卡套螺栓89,卡套凸块861与卡套螺栓89之间装设有弹簧810,弹簧810的上端部套装于卡套螺栓89,弹簧810的下端部套装于卡套凸块861,弹簧810的下端部与中间活动板86抵接。在电磁阀体85不通电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810的弹性力作用使得中间活动板86下移并使得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不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保证电磁阀体85不通电时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不连通,稳定可靠。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包括有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收集储热循环系统包括有过滤器(1)、循环风机(2)以及套装于注塑机熔胶筒的加热器外侧且用于收集加热器工作时所散发的热量的余热采集储热器(3),过滤器(1)包括有外壳体(11)以及成型于外壳体(11)内的滤尘室(12),滤尘室(12)内装设有过滤芯(13),外壳体(11)配装有与滤尘室(12)连通的接入风管(14)和接出风管(15),接出风管(15)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保温干燥桶(4)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接入风管(14)连接,接出风管(15)的其中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连接,接出风管(15)的另一个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余热采集储热器(3)的入风口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3)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5)与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连接,循环风机(2)的出风口侧装设有第一除湿装置(6),循环风机(2)的出风口与第一除湿装置(6)的入风口之间以及第一除湿装置(6)的出风口与保温干燥桶(4)的入风口之间分别通过输送管道(5)连接;循环风机(2)的入风口与接出风管(15)的出风口之间的输送管道(5)配装有加速循环装置(71),过滤器(1)的外壳体(11)配装有降温装置(72),循环风机(2)的壳体配装有风量调节装置(73);分别连接余热采集储热器(3)对应的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的两条输送管道(5)之间连设有电磁阀(8)。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循环装置(71)、所述降温装置(72)以及所述风量调节装置(73)分别包括有正对布置的上面板(740)和下面板(741),上面板(740)和下面板(741)分别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一风门通孔(742),上面板(740)的第一风门通孔(742)与下面板(741)的第一风门通孔(742)上下对齐布置,上面板(740)与下面板(741)之间装设有中间隔圈(743),中间隔圈(74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完全贯通的活动孔,活动孔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风门芯板(745),风门芯板(745)对应第一风门通孔(742)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二风门通孔(746)。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圈(743)开设有豁口(747),所述风门芯板(745)的边缘部朝外延设控制手柄(748),控制手柄(748)可相对活动地嵌装于中间隔圈(743)的豁口(747)内。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循环装置(71)、所述降温装置(72)以及所述风量调节装置(73)分别包括有固定圆片(750),固定圆片(75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完全贯穿的通孔(751),固定圆片(750)的上方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圆片(752),固定圆片(750)对应活动圆片(752)装设有支撑架(753),支撑架(753)配装有风门开闭电磁阀(754),活动圆片(752)装设于风门开闭电磁阀(754)。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干燥桶(4)与所述接入风管(14)之间的输送管道(5)配装有第二除湿装置(9)。
6.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8)包括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磁阀体(85)、正对布置的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前侧板(81)的前端侧以及后侧板(82)的后端侧分别装设有用于与输送管道(5)连接的管接头(84),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分别开设有完全贯通的第一通气孔(83),各管接头(84)分别与相应的前侧板(81)和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前侧板(81)与后侧板(82)之间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中间活动板(86),中间活动板(86)装设于电磁阀体(85)的阀芯(851);当电磁阀体(85)通电时,中间活动板(86)不阻断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当电磁阀体(85)不通电时,中间活动板(86)阻断前侧板(81)的第一通气孔(83)与后侧板(82)的第一通气孔(8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81)和所述后侧板(82)之间装设有呈“U”形状的中间固定板(87),中间固定板(87)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通槽(871),所述中间活动板(86)可相对上下活动地嵌装于中间固定板(87)的通槽(871)内,中间活动板(86)的上端部延伸于中间固定板(87)的上方,所述电磁阀体(85)装设于中间固定板(87)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活动板(86)的上方装设有上顶板(88),上顶板(88)装设于所述前侧板(81)或者所述后侧板(82)的上端部,所述电磁阀体(85)装设于上顶板(88)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活动板(86)的上端部设置有卡套凸块(861),所述上顶板(88)对应卡套凸块(861)螺装有朝下延伸的卡套螺栓(89),卡套凸块(861)与卡套螺栓(89)之间装设有弹簧(810),弹簧(810)的上端部套装于卡套螺栓(89),弹簧(810)的下端部套装于卡套凸块(861),弹簧(810)的下端部与中间活动板(86)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81)的下端部朝前延设有前底板(811),所述后侧板(82)的下端部朝后延设有后底板(821),前底板(811)与后底板(821)水平平齐布置。
CN 201320310000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4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10000 CN203344249U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10000 CN203344249U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4249U true CN203344249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10000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4249U (zh) 2013-05-31 2013-05-31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42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8402A (zh) * 2018-05-25 2018-11-20 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射成型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CN110774552A (zh) * 2019-12-03 2020-02-11 苏州富翔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注塑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8402A (zh) * 2018-05-25 2018-11-20 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注射成型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CN110774552A (zh) * 2019-12-03 2020-02-11 苏州富翔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系统的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12641U (zh) 一种改良的注塑机余热收集装置
CN202846842U (zh) 一种改良的注塑机余热收集装置
CN108513499A (zh) 一种防潮电器柜
CN105648718A (zh) 具有衣物护理功能的烘干洗衣机及烘干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CN203344249U (zh) 一种可调式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CN206207959U (zh) 一种节能生物质颗粒烘干设备
CN202114890U (zh) 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CN104476720A (zh) 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CN202048753U (zh) 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CN103950150B (zh) 一种注塑机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CN2159001Y (zh) 全开放式谷物干燥机
CN205755702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水循环式节能降温大棚
CN203132306U (zh) 自动粉碎干燥机
CN107906847B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式振动沸腾干燥机
CN202412639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CN207753100U (zh) 一种蓄电池极板固化室
CN205963318U (zh) 一种纺机清洁器
CN206959476U (zh) 钢铁磷化膜干燥箱
CN202853300U (zh) 一种带式烘干机
CN202011132U (zh) 一种注塑机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
CN203816397U (zh) 一种新式过滤器
CN204319956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过滤器
CN203580062U (zh) 一种可调节式过滤器
CN210283014U (zh) 一种粒子除湿除臭一体化装置
CN203685685U (zh)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余热收集循环系统的风机进风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