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0279U - 动磁式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动磁式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0279U
CN203340279U CN2013203578495U CN201320357849U CN203340279U CN 203340279 U CN203340279 U CN 203340279U CN 2013203578495 U CN2013203578495 U CN 2013203578495U CN 201320357849 U CN201320357849 U CN 201320357849U CN 203340279 U CN203340279 U CN 203340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coil
framework
magnetic type
type trans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578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拓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YINTE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IEYINTE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YINTE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JIEYINTE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3578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0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0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02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磁式换能器,包括框体、线圈、阻尼件、永久磁铁及振膜。线圈容设于框体中,且呈圆环状并沿轴向穿设有一中央穿孔。阻尼件固设于框体内,并位于线圈上方。永久磁铁呈柱状,且永久磁铁的一端固设于阻尼件,另一端延伸入中央穿孔,并与线圈不接触。振膜固设于框体内,并包含中央振膜部,中央振膜部固接至永久磁铁。上述结构大部份构件皆呈圆柱或圆环状,在组设时较易定位,可大幅节省组装时间及工序。再者,经由不同大小圆径设计,使各构件由外向中心轴层层设置,亦可使动磁式换能器更加微型化。

Description

动磁式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磁式换能器,尤其是一种使用于耳机内的微型动磁式换能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动圈式耳机A在耳机壳体A10内部设有信号线A1、振膜A2、永久磁石A3、音圈A4、导磁件A5及轭铁A6,其中,音圈A4组设于振膜A2上并对应环绕于永久磁石A3的周缘外,但与导磁件A5保持一径向间隙,永久磁石A3夹设于导磁件A5与轭铁A6之间。
信号线A1与音圈A4电性连接,当音频信号通过信号线A1输入于音圈A4时,音圈A4由电磁效应会产生一磁场,该磁场再与导磁件A5发生磁力的交互作用,而使振膜A2振动,进而将音频信号转换为音频声波输出。
由于音频信号转换为音频声波,是由电路板(图未示)将音讯由音频信号转为电流信号输入音圈A4,因此音圈A4需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接着,音圈A4经由与导磁件A5的交互作用,而带动与音圈A4相连接的振膜A2振动,进而输出音频声波。因此,音圈A4亦需组设于振膜A2上。而上述结构要将组设于振膜A2的音圈A4再电性连接至设于耳机壳体A10内部的电路板,会增加组装的难度。再者,音圈A4长时间振动后,亦有可能会使得音圈A4与电路板间的电路断掉或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磁式换能器,包括:一框体、一线圈、一阻尼件、一永久磁铁及一振膜。线圈容设于框体中,且该线圈呈圆环状并沿轴向穿设有一中央穿孔。阻尼件固设于框体内,并位于线圈上方。永久磁铁呈柱状,且永久磁铁的一端固设于阻尼件,另一端延伸入中央穿孔,并与线圈不接触。振膜固设于框体内,并包含一中央振膜部,中央振膜部固接至永久磁铁。
其中,该阻尼件包括一轴管,该永久磁铁的一端固设于该轴管中。
其中,该阻尼件更包括一外环及多个径向连接件,该径向连接件分别连接该外环及该轴管。
其中,该轴管、该外环及该径向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其中,更包括一电路板,该框体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该线圈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其中,该电路板上穿设有二通孔,该线圈的二电线分别穿过该通孔,焊接至该电路板。
其中,该框体凸设多个定位件,该电路板上对应每一定位件处穿设一定位孔。
其中,更包括一外壳包覆该框体及该电路板,且该外壳上具有至少一出音孔。
其中,该外壳内部具有一压环对应设置于该振膜的外环面上。
其中,更包括一固定环固设于该振膜的外环面上,并组设于该框体上。
其中,该框体、该线圈及该永久磁铁为同轴组设。
根据上述结构,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变化时,位于线圈中的永久磁铁对应线圈的磁场产生位移,并带动振膜振动,以将音源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由于是利用永久磁铁来产生振动位移,线圈则是固设于框体中,因此线圈与电路板等结构的电性连接较不易断掉或脱落。再者,整体结构由圆周向轴心层层设置,且所有构件沿中心轴堆栈,使组装加工更为容易以减少生产制造的时间,并可使动磁式换能器更加微型化。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动圈式耳机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动磁式换能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动磁式换能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耳机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阻尼件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动磁式换能器
11 框体
111 加强肋
112 定位件
113 定位环
114 环状支撑部
12 线圈
121 中央穿孔
122 电线
13,33 阻尼件
131,331 轴管
132,332 外环
133,333 径向连接件
14 永久磁铁
15 振膜
151 中央振膜部
16 电路板
161 定位孔
162 通孔
163 焊接点
164 穿孔
17 外壳
171 出音孔
172 压环
18 固定环
20 耳机
21 壳体
22 信号线
A 动圈式耳机
A1 信号线
A2 振膜
A3 永久磁石
A4 音圈
A5 导磁件
A6 轭铁
A10 耳机壳体
C 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及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2为动磁式换能器的分解图,图3为剖视图。本实施例的动磁式换能器10包括:框体11、线圈12、阻尼件13、永久磁铁14、振膜15、电路板16、外壳17、固定环18。
线圈12呈圆环状且沿轴向穿设有一中央穿孔121,且设置于电路板16上并与电路板16电性连接。如图2及图3所示,电路板16上穿设有二通孔162,线圈12上所缠绕的电线122二端分别穿过通孔162后,焊接至电路板16相对于线圈12所在的另一侧表面上,形成二焊接点163。在其它态样下,亦可将线圈12所要连接的电路布设在线圈12所在的电路板16表面。如此,电路板16不需另外穿设通孔162,而是直接将线圈12的二电线122焊接至电路板16上。
框体11套设线圈12并设置于电路板16上。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1为中空圆柱状,且与线圈12同轴组设,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而为加强框体11结构强度,在框体11的内侧表面,沿径向设置有多个加强肋111。框体11套设线圈12,使得线圈12可容设于框体11中,但不与框体11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1是通过卡固的方式设置于电路板16上。其是利用在框体11上凸设多个定位件112,而在电路板16上对应每一定位件112处穿设一定位孔16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框体11上凸设二定位件112,而在电路板16上则对应穿设二定位孔161。框体11的定位件112分别对应卡固至电路板16的定位孔161中,以将框体11固设至电路板16上。在其它态样中,亦可直接将框体11通过黏固的方式设置于电路板16上。
阻尼件13固设于框体11内,并位于线圈12上方。永久磁铁14呈柱状,且一端固设于阻尼件13,另一端延伸入中央穿孔121,并与线圈12不接触,如图3所示。接着请参阅图2,阻尼件13包括一轴管131、一外环132及多个径向连接件133。在本实施例中为四径向连接件133。该径向连接件133分别连接外环132及轴管131,并使轴管131的轴心位于外环132的轴心处。且本实施例中,轴管131、外环132与四径向连接件133为一体式结构,如利用金属冲压成型,形成所需阻尼件的样式。另外,四径向连接件133排列成十字形。
在框体11内、加强肋111的上方设置有一环状支撑部114,阻尼件13的外环132固设于环状支撑部114上。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UV胶将阻尼件13黏固于环状支撑部114上,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永久磁铁14的一端是利用UV胶固设于阻尼件13的轴管131中,并使得永久磁铁14的轴心与轴管131的轴心对应同轴组设。如此配置使得框体11、线圈12及永久磁铁14形成由外向一中心轴C层层设置,且所有构件沿中心轴C叠,使组装加工更为容易以减少生产制造的时间。另外,将阻尼件13设置为圆环状,可更容易将阻尼件13组设于所需位置,并使永久磁铁14的轴心位于中心轴C上。且如图3所示,在电路板16对应于永久磁铁14处穿设有一穿孔164,使永久磁铁14来回振动时不会碰触到电路板16。
振膜15是固设于框体11内,并包含一中央振膜部151,中央振膜部151则固接至永久磁铁14。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固定环18固设于振膜15的外环面上,并组设于框体11上。其中,固定环18可使用UV胶固设于振膜15的外环面上,亦可使用其它黏固方式将固定环18固设于振膜15的外环面上,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同样地,中央振膜部151亦可使用UV胶固定至永久磁铁14上。如图2所示,框体11上部凸设有一定位环113,而由图3可见,固定环18的内径与定位环113的外径大小相同。如此,将固定环18组设于框体11上时,可较容易设置于所需位置。
如图2及图3所示,外壳17会包覆框体11及电路板16,且外壳17上具有至少一出音孔171。振膜15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会经由出音孔171传至外壳17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7上有六出音孔171,并呈梅花状排列,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当所有构件皆依序组设于框体11中之后,外壳17再套设在整个框体11及电路板16外,并利用辊压(curving)的方式收边,使框体11及电路板16包覆于外壳17中,如图3所示。另外,在外壳17内部具有一压环172,当外壳17套设框体11时,压环172会对应设置压覆于振膜15的外环面上。通过压环172及固定环18上下夹设振膜15,使振膜15固定于所需位置,可避免长久振动脱落。
请参阅图4,图4绘示本实施例的动磁式换能器10应用于耳机20的剖视图。动磁式换能器10设置于耳机20的壳体21内部,而信号线22再与电路板16电性连接。当音频信号通过信号线22输入电路板16时,电路板16将电信号传送至线圈12。线圈12由电磁效应会产生一磁场,位于线圈12的中央穿孔121中的永久磁铁14则会与磁场发生磁力的交互作用。在阻尼件13的定位下,使永久磁铁14沿中心轴C上来回振动,并带动振膜15振动,进而将音频信号转换为音频声波输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动磁式换能器10大部份构件皆呈圆柱或圆环状,因此在组设时较易定位。再者,经由不同大小圆径设计,使各构件由外向中心轴层层设置,可使动磁式换能器10更加微型化。而线圈12固定于电路板16上,而是由永久磁铁14振动,带动振膜15振动发声,亦可避免线圈12与电路板16间的电性连接断落。
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阻尼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阻尼件33的样式。如图5所示,阻尼件33包括一轴管331、一外环332及多个径向连接件333。在本实施例中亦为四径向连接件333。四径向连接件333分别连接外环332及轴管331,并使轴管331的轴心位于外环332的轴心处。
在本实施例中四径向连接件333是呈放射状排列,相邻二径向连接件333彼此互相垂直。且每一径向连接件333连接至轴管331的一端,大致上对应设置于另一径向连接件333的中心处。阻尼件上径向连接件的配置方式,可提供永久磁铁14不同的阻尼,进而影响所发出声音的频率。使用者可依所需选用不同的阻尼件。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体;
一线圈,容设于该框体中,该线圈呈圆环状且沿轴向穿设有一中央穿孔;
一阻尼件,固设于该框体内,并位于该线圈上方;
一永久磁铁,呈柱状,该永久磁铁的一端固设于该阻尼件,另一端延伸入该中央穿孔,并与该线圈不接触;以及
一振膜,固设于该框体内,并包含一中央振膜部,该中央振膜部固接至该永久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件包括一轴管,该永久磁铁的一端固设于该轴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阻尼件更包括一外环及多个径向连接件,该径向连接件分别连接该外环及该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轴管、该外环及该径向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路板,该框体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该线圈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上穿设有二通孔,该线圈的二电线分别穿过该通孔,焊接至该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凸设多个定位件,该电路板上对应每一定位件处穿设一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外壳包覆该框体及该电路板,且该外壳上具有至少一出音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内部具有一压环对应设置于该振膜的外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固定环固设于该振膜的外环面上,并组设于该框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磁式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框体、该线圈及该永久磁铁为同轴组设。
CN2013203578495U 2013-06-21 2013-06-21 动磁式换能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0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578495U CN203340279U (zh) 2013-06-21 2013-06-21 动磁式换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578495U CN203340279U (zh) 2013-06-21 2013-06-21 动磁式换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0279U true CN203340279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5784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0279U (zh) 2013-06-21 2013-06-21 动磁式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02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9887A (zh) * 2017-10-23 2019-02-05 杭州赛泫科技有限公司 振膜式扬声器及可产生三维立体声效果的耳机
CN111479202A (zh) * 2019-01-23 2020-07-31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磁式扬声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9887A (zh) * 2017-10-23 2019-02-05 杭州赛泫科技有限公司 振膜式扬声器及可产生三维立体声效果的耳机
CN111479202A (zh) * 2019-01-23 2020-07-31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磁式扬声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4974B (zh) 扬声器
CN203378015U (zh) 双频同轴耳机
CN114554369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EP2472905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10820113B2 (en) Speaker
CN205051866U (zh) 发声装置
WO2022068081A1 (zh)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US7787650B2 (en) Electromagnetic exciter
CN113099362B (zh) 发声装置
JP3186398U (ja) 可動磁石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TW201505454A (zh) 揚聲器結構
CN111083612A (zh) 一种弹片、骨传导扬声器及骨传导耳戴式设备
CN104168527A (zh) 微型扬声器
CN101998211A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CN203340279U (zh) 动磁式换能器
WO2021258653A1 (zh) 扬声器和耳机
CN211860530U (zh) 一种弹片、骨传导扬声器及骨传导耳戴式设备
KR200410779Y1 (ko) 코일 일체형 직접구동 진동체를 갖는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04929248U (zh) 动圈式喇叭
CN202514066U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102273231B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114866921A (zh) 发声器件和音频设备
CN111836175B (zh) 微型扬声器
CN211531307U (zh) 一种扬声器
CN208821077U (zh) 一种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