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4055U -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4055U
CN203324055U CN2013204574947U CN201320457494U CN203324055U CN 203324055 U CN203324055 U CN 203324055U CN 2013204574947 U CN2013204574947 U CN 2013204574947U CN 201320457494 U CN201320457494 U CN 201320457494U CN 203324055 U CN203324055 U CN 203324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absorption tube
absorption
porous glass
bub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574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3204574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4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4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40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上吸收管、下吸收管,进气口和进气管相连,进气口和进气管设置于上吸收管和下吸收管的外部,进气管的下端与下吸收管的下端相连通,下吸收管的下端设有多孔玻板,出气口和上吸收管相连通,下吸收管内还交错设置有若干带缺口的圆形挡板,挡板的圆形边缘紧贴于下吸收管内壁,圆形挡板带缺口的一端与下吸收管内壁相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改含气态污染物气泡上升过程的吸收方式为气泡折线式迂回上升过程的吸收方式。有效延长了气泡的吸收时间,增加了气泡的吸收机会,使含气态污染物气泡被吸收的时间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吸收效率、增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特别涉及一种能使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属于环境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大气及废气污染物(包括气态污染物、气溶胶等)监测均需通过现场采样后送实验室分析后得出监测分析结果;而分析结果是否能准确的反映出大气环境质量真实水平和大气污染物的真实污染程度与现场采样时气态污染物的采集效率有很大关系,目前大气及废气污染物(如SO2、NOX、O3、H2S等数十种污染物)分析过程主要是现场用吸收液采集后,再送实验室通过与用含系列不同量该物质的标准溶液分析后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定量的;而此定量的前提是现场采样时废气污染物的采集效率为100%才能准确,即现场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越高越能准确反映出大气污染水平。
目前现场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达不到100%,几乎所有的标准分析方法对此项内容均无鉴定,均无具体大气及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数据,有的分析方法考虑到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可能偏低而同时采取二级吸收来加以提高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而大多数分析方法仍然是一级吸收。因此,目前现场大气及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是偏低的。大多数国标分析方法的标准曲线是取要进行定量分析项目的标准物质经准确定量后配置系列含量的标准溶液,再用系列含量的标准溶液经实验室分析绘制出标准曲线,比较采集大气及废气污染物后的吸收液来确定监测结果;标准曲线则是直接用准确定量后含不同量的标准溶液分析而来的,如果按采集效率来衡量标准曲线上任一浓度的采集效率肯定是100%,现场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未达到100%理论上就应是错误的。因此,提高现场废气污染物采集效率对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尤其重要。
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等规定的现场采样方法采用规定的吸收管(目前基本上也是相关行业通用的吸收管);大部分加吸收液10毫升至50毫升,整个气态污染物吸收或阻滞过程即为气泡由吸收管底端上升至吸收液面约5至10厘米左右的气泡上升过程。这样的吸收过程很难达到100%的吸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存在的上述问题,即由于气泡直接由吸收管底端上升至吸收液面而导致的吸收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使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包括进气口、出气口、进气管、上吸收管、下吸收管,所述进气口和进气管相连,进气口和进气管设置于上吸收管和下吸收管的外部,进气管的下端与下吸收管的下端相连通,下吸收管的下端设有多孔玻板,出气口和上吸收管相连通,所述下吸收管内还交错设置有若干带缺口的圆形挡板,挡板的圆形边缘紧贴于下吸收管内壁,圆形挡板带缺口的一端与下吸收管内壁相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挡板所在平面与纵向平面垂直或相对纵向平面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挡板的间隔相同,且倾斜角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为边缘光滑的曲线形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最下端的挡板与多孔玻板相距3cm-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的间隔距离为5cm-8cm,所述挡板的倾斜角度为与水平面呈30°夹角,带缺口的一端向上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改含气态污染物气泡上升过程的吸收方式为气泡折线式迂回上升过程的吸收方式。有效延长了气泡的吸收时间,增加了气泡的吸收机会,使含气态污染物气泡被吸收的时间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吸收效率、增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出气口;3、进气管;4、上吸收管;5、下吸收管;6、多孔玻板;7、挡板;8、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进气管3、上吸收管4、下吸收管5,进气口1和进气管3相连,进气口1和进气管3设置于上吸收管4和下吸收管5的外部,进气管3的下端与下吸收管5的下端相连通,下吸收管5的下端设有多孔玻板6,出气口2和上吸收管4相连通,下吸收管5内还交错设置有若干带缺口8的圆形挡板7,挡板7的圆形边缘紧贴于下吸收管5内壁,圆形挡板7带缺口8的一端与下吸收管5内壁相间隔设置。这种结构设置,改含气态污染物气泡上升过程的吸收方式为气泡折线式迂回上升过程的吸收方式,有效延长了气泡的吸收时间,增加了气泡的吸收机会,使含气态污染物气泡被吸收的时间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吸收效率、增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圆形挡板7所在平面可以与纵向平面垂直或相对纵向平面倾斜设置。挡板7的间隔以及挡板7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缺口8的形状优选为边缘光滑的曲线形缺口。最下端的挡板7与多孔玻板6最好相距3cm-5cm;挡板7的间隔距离最好为5cm-8cm,挡板7的倾斜角度优选为与水平面呈30°夹角,其带缺口8的一端向上倾斜。这种结构设置,即保证了气泡在交错的挡板7中顺畅地迂回上升,又保证了气泡运行路径的最大化,吸收效率非常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进气管(3)、上吸收管(4)、下吸收管(5),所述进气口(1)和进气管(3)相连,进气口(1)和进气管(3)设置于上吸收管(4)和下吸收管(5)的外部,进气管(3)的下端与下吸收管(5)的下端相连通,下吸收管(5)的下端设有多孔玻板(6),出气口(2)和上吸收管(4)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收管(5)内还交错设置有若干带缺口(8)的圆形挡板(7),挡板(7)的圆形边缘紧贴于下吸收管(5)内壁,圆形挡板(7)带缺口(8)的一端与下吸收管(5)内壁相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挡板(7)所在平面与纵向平面垂直或相对纵向平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挡板(7)的间隔相同,且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8)为边缘光滑的曲线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最下端的挡板(7)与多孔玻板(6)相距3cm-5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间隔距离为5cm-8cm,所述挡板(7)的倾斜角度为与水平面呈30°夹角,带缺口(8)的一端向上倾斜。
CN2013204574947U 2013-07-29 2013-07-29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4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74947U CN203324055U (zh) 2013-07-29 2013-07-29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74947U CN203324055U (zh) 2013-07-29 2013-07-29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4055U true CN203324055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6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5749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4055U (zh) 2013-07-29 2013-07-29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405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6825A (zh) * 2014-12-04 2015-03-1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二氧化碳集气卡
CN104749002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水体和沉积物中挥发性物质的提取装置
CN104807763A (zh) * 2015-04-17 2015-07-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测定avs及sem的扩散-吸收装置及方法
CN108423804A (zh) * 2018-03-20 2018-08-21 鲁东大学 一种隔板式曝气生物滤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9002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水体和沉积物中挥发性物质的提取装置
CN104406825A (zh) * 2014-12-04 2015-03-1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二氧化碳集气卡
CN104807763A (zh) * 2015-04-17 2015-07-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测定avs及sem的扩散-吸收装置及方法
CN104807763B (zh) * 2015-04-17 2018-01-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测定avs及sem的扩散‑吸收装置及方法
CN108423804A (zh) * 2018-03-20 2018-08-21 鲁东大学 一种隔板式曝气生物滤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4055U (zh) 一种气泡迂回上升的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CN202837049U (zh) 一种多探头取样烟气监测系统
CN202382972U (zh) 多层露水收集装置
CN104515822B (zh) 一种基于滤膜采样的空气中含硫污染物so2和/或h2s的监测分析方法
CN102393401A (zh) 一种空气污染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5259166B (zh) 甲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362530A (zh) 一种高湿气体液固相物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CN104849185A (zh) 一种基于气敏传感器的空气污染指数检测显示系统
CN203350090U (zh) 一种带喷嘴的直筒型气泡吸收管
CN205333366U (zh) 一种四气路大气采样器
CN203337431U (zh) 一种可提高气泡吸收效率的普通型气泡吸收管
CN103901139B (zh) 一种用于生物尿液中四溴双酚a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CN203259381U (zh) 一种高效普通型气泡吸收管
CN101308088A (zh) 一种测量化肥挥发性气体的系统和方法
CN203337433U (zh) 一种短进气管普通型气泡吸收管
CN203337432U (zh) 一种带有挡片的直筒型气泡吸收管
CN203275148U (zh) 一种高效大型冲击式吸收管
CN206074605U (zh) 一种石油成分检测装置
CN203259382U (zh) 一种高效大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CN203275144U (zh) 一种高效直筒型气泡吸收管
CN203275147U (zh) 一种高效大型多孔玻管吸收瓶
CN203310678U (zh) 一种高效小型冲击式吸收管
CN203275146U (zh) 一种高效普通型多孔玻管吸收管
CN214667876U (zh) 一种废气中总颗粒物的高精度的采样结构
CN205861623U (zh) 烟气组分的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