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5052U - 空气杀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杀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5052U
CN203235052U CN 201320193468 CN201320193468U CN203235052U CN 203235052 U CN203235052 U CN 203235052U CN 201320193468 CN201320193468 CN 201320193468 CN 201320193468 U CN201320193468 U CN 201320193468U CN 203235052 U CN203235052 U CN 203235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assage
chlorine dioxide
sterilization device
air ster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934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俊
谢华
文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934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5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5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50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其包括开有第一通气孔的盒体、具有透气性能且设置于所述盒体中的袋子、能够挥发二氧化氯且设置于所述袋子中的颗粒状物质、设置于所述盒体上且用于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通气孔的盖子。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盖子,二氧化氯从第一通气孔中挥发出来进入汽车车内;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关闭盖子密封盒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空气杀菌装置可重复利用,以避免一次性使用型的浪费。

Description

空气杀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相对密封的空间内例如汽车车箱内有空气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相对密封的空间内例如汽车车箱内,由于较为封闭,容易产生细菌和异味,因此需要在车内放置抑菌杀毒或除臭去味的产品,以使车内环境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现有的抑菌杀毒或除臭去味的产品,大多都是采用一个透气性好的包装袋将抑菌杀毒物质或除臭去味物质包裹,抑菌杀毒物质或除臭去味物质通过透气性好的包装袋作用于周围的环境,对车内环境起到抑菌杀毒或除臭去味的作用。
但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透气性好的包装袋直接放置于车内使用时,容易使抑菌杀毒或除臭去味的产品一次性用完,导致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空气杀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其包括开有第一通气孔的盒体、具有透气性能且设置于所述盒体中的袋子、能够挥发二氧化氯且设置于所述袋子中的颗粒状物质、设置于所述盒体上且用于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通气孔的盖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空气杀菌装置具有开有第一通气孔的盒体和用于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通气孔的盖子,所述盒体中放置有装有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袋子,使用时,打开盖子,二氧化氯从第一通气孔中挥发出来进入汽车车内,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关闭盖子密封盒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空气杀菌装置可重复利用,以避免一次性使用型的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盖子顶部对应该第一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盖子可旋转地安装在该盒体上。
所述盒体的顶部可以设置成可以揭开的,这样有利于更换盒体中的袋子和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盒体成圆柱形状,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该盒体的侧身部,所述盖子可绕盒体盒身旋转地安装于盒体上,该盖子的侧部对应该第一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或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通气孔为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形状对应所述小孔分布的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袋子为无纺布袋子或棉布袋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其还包括用于固定于车内上的底座,所述盒体安装于该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包括固态二氧化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包括多孔载体、附着于该多孔载体上的亚氯酸盐、附着于该多孔载体上的碱性物质。
上述“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是指一种人工制品,其可以基本上按人们预期的需求而可以控制二氧化氯的释放。由于二氧化氯可通过亚氯酸盐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而形成,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亚氯酸盐附着于多孔载体上,由此获得的产品,称之为“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其在与环境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接触过程中起化学反应而释放出二氧化氯这种可以用于消毒等用途的气体,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亦可以称为一种可以使二氧化氯基本上以预期目的稳定释放的人工制成品。
所述“多孔载体”可以是一种吸附载体,其因孔隙率高而可以高效吸附可分解二氧化氯的亚氯酸盐。多孔载体的表观形状是不受特别限制的,例如其可以是颗粒状、粉末状、块状等。
所述“附着于该多孔载体上的亚氯酸盐”可以是指由于多孔载体内部存在诸多孔隙,亚氯酸盐可以附着于这些孔隙表面,多孔载体内部的孔隙表面积越大则可供亚氯酸盐吸附的面积就越大。同样类似地,术语“附着于该多孔载体上的碱性物质”亦有类似含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的多孔载体选自海泡石、坡缕石、蒙脱石、硅胶、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活性炭;所述的亚氯酸盐可以是亚氯酸的碱金属盐或者亚氯酸的碱土金属盐,例如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锂;所述的碱性物质可以是有机碱或者是无机碱,优选的是无机碱,例如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三角形孔、五角形孔,圆孔形、椭圆形孔、长条形缝状孔等。
尽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装置可以特别地适用于汽车内,例如家用小汽车内,因此在本实施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是用于汽车车箱内的空气杀菌装置。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杀菌装置还可以用于其它场所,例如卫生间、教室、幼儿园(例如可以在幼儿园教室内夜间通过方便地打开本实用新型所述通气孔而实现夜间杀菌消毒)等。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盖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盖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盖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盖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盖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空气杀菌装置中所述盒子中的盒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说明,但应该理解,以下实例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包括盒子、具有透气性能且设置于所述盒子中的袋子、能够挥发二氧化氯且设置于所述袋子中的颗粒状物质,所述盒子包括开有第一通气孔且用于放置袋子的盒体、设置于所述盒体上且用于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通气孔的盖子。
实施例2:
参考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盒子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盒子10包括盒体12和盖子11,盒子10采用为略扁的圆柱体形,这样有利于放置于车内。所述盒体12中空用以放置袋子(未图示),所述盒体1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可以为均匀开设于盒体顶部上的若干通气孔,当然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三角形孔、五角形孔,圆孔形、椭圆形孔、长条形缝状孔等。例如参见图3,在盒体12a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孔121;也可以如图4,在盒体12b的顶部均匀开设于有若干通气缝122。所述盒体12的顶部可以设置成可以揭开的,这样有利于更换盒体中的袋子和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
所述盖子11可以是与盒体12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卡套连接,该盖子能够盖住所述盒体上的第一通气孔。这样,当打开盖子,颗粒状物质挥发的二氧化氯透过袋子从盒体的第一通气孔挥发出来。
实施例3:
参考图5-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盒子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盒子20成扁状的圆柱体形,所述盒子包括盒体22和盖子21。所述盖子21固定于盒体22上,但可以相对盒体22旋转活动。例如可以在盒体22的盒身外侧面设置有环形槽,盖子21的内侧面对应该环形槽设置有环形棱,该环形棱卡接于该环形槽中,这样就将盖子21固定连接于盒体22上,且该盖子21可以相对所述盒体22旋转活动。当然,所述盒体22的外侧面可以设置环形棱,盖子21的内侧面对应该环形棱设置有环形槽。
参考图5,所述盒体22顶部开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盖子21上开有对应第一通气孔的第二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的形状和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形状。
参考图7所示,所述盒体22a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为对称分布于盒体顶部的两端,每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气孔221,多个圆形通气孔221分布成椭圆形状。参考图6,所述盖子21上开有对应圆形通气孔221分布的形状、位置开有第二通气孔,该第二通气孔为椭圆形通气孔211。这样,通过相对于盒体22a旋转盖子21可以控制椭圆形通气孔211与圆形通气孔221导通的数量。当盖子21上的椭圆形通气孔211与盒体22上的圆形通气孔221完全错开时,则关闭盒子20。
当然,还可如图8所示,所述盒体22b顶部开有椭圆形通气孔222。所述盖子21的顶部对应椭圆形通气孔222的形状和位置开设有椭圆形通气孔211(如图6),旋转盖子21可以控制椭圆形通气孔211与椭圆形通气孔221导通程度,当椭圆形通气孔211与椭圆形通气孔221完全错位,则封闭该盒子。
实施例4:
参考图9-1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盒子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盒子30为圆柱体形,其包括中空用以放置袋子60的圆柱体形盒体32(如图11)和与该盒体形状配套的盖子31(如图10)。所述盒体32的盒身略比底部小,所述盖子31成套筒状,该盖子31从上往下可套住盒体32的盒身.
所述盒体3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可以为均匀开设于盒体顶部上的若干通气孔,当然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三角形孔、五角形孔,圆孔形、椭圆形孔、长条形缝状孔等。例如参见图11,在盒体32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孔321;所述盒体32的顶部可以设置成可以揭开的,这样有利于更换盒体中的袋子和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
所述盖子31可以是与盒体32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卡套连接,该盖子能够盖住所述盒体上的第一通气孔。这样,当打开盖子,颗粒状物质挥发的二氧化氯透过袋子从盒体的第一通气孔挥发出来。
实施例5:
参考图12-14,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盒子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盒子40为圆柱体形,其包括圆柱体形盒体42(如图14)和与该盒体形状配套的盖子41(如图13)。所述盒体42的盒身略比底部小,所述盖子41成套筒状,该盖子41从上往下可套住盒体42的盒身,并可以相对于盒体42盒身旋转。所述盒体盒身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为均匀分布于盒体42盒身侧面的若干通气孔421。当然,这些第一通气孔也可以设置成条形状或其他形状。所述盖子41的侧身对应第一通气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气孔411,该第二通气孔411的形状对应与所述通气孔421分布的形状,即若干通气孔421分布成椭圆形,则第二通气孔411成椭圆形状。旋转盖子41时,可以控制第二通气孔411与通气孔421连通的数量,若第二通气孔411与通气孔421完全错开,则关闭了盒子。
实施例6:
参考图15-18,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盒子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盒子50为圆柱体形,其包括圆柱体形盒体52和与该盒体形状配套的盖子51。所述盒体52中空用以放置袋子60,该盒体52的盒身顶端略比合身小,所述盖子从上往下可罩住盒体32的盒身顶部并可绕该盒身顶部旋转。
参考图15,所述盒体52顶部开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盖子51上开有对应第一通气孔的第二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的形状和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形状。
参考图17所示,所述盒体52a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为对称分布于盒体顶部的两端,每端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气孔521,多个圆形通气孔521分布成椭圆形状。参考图16,所述盖子51上开有对应圆形通气孔521分布的形状、位置开有第二通气孔,该第二通气孔为椭圆形通气孔511。这样,通过相对于盒体52a旋转盖子51可以控制椭圆形通气孔511与圆形通气孔521导通的数量。当盖子51上的椭圆形通气孔511与盒体52上的圆形通气孔521完全错开时,则关闭盒子50。
当然,还可如图18所示,所述盒体52b顶部开有椭圆形通气孔522。所述盖子51的顶部对应椭圆形通气孔522的形状和位置开设有椭圆形通气孔511(如图16),旋转盖子51可以控制椭圆形通气孔511与椭圆形通气孔521导通程度,当椭圆形通气孔511与椭圆形通气孔521完全错位,则封闭该盒子。
实施例7:
参考图19,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盒子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盒子包括的盒体72可以制作成上下两层结合的,上层开数量较少但尺寸较大的透气孔721,下层作为盒子底部并用于装载袋子及颗粒物质。这种盒子由于透气孔较大,可使二氧化氯挥发的速度较快。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7中任一空气杀菌装置的基础上,对盒子作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盒子盒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该底座用于固定于汽车内,当使用时,将圆柱体形盒子插装于该底座上,去掉所述盖子,二氧化氯通过盒体的通气孔散发出来。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8中任一空气杀菌装置的基础上,对袋子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袋子采用无纺布材料的袋子或棉布材料的袋子,该袋子具有透气性能好。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9中任一空气杀菌装置的基础上,对能够挥发二氧化氯且设置于所述袋子中的颗粒状物质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可以为固态二氧化氯构成的颗粒,也可以是包括由固态二氧化氯、可挥发的香料等物质构成的颗粒,但其中主要包括有二氧化氯。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9中任一空气杀菌装置的基础上,对能够挥发二氧化氯且设置于所述袋子中的颗粒状物质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包括多孔载体、附着于该多孔载体上的亚氯酸盐、附着于该多孔载体上的碱性物质。
其中所述的多孔载体选自海泡石、坡缕石、蒙脱石、硅胶、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活性炭。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中所使用的多孔载体,虽然可以使用海泡石、坡缕石、蒙脱石、硅胶、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活性炭等,但是为了使亚氯酸盐不分解,在水中悬浊时呈碱性的载体比较好,坡缕石和海泡石就相对较好,其中海泡石为最佳。海泡石是硅酸镁盐的天然矿物质,化学构造式如下所示。
(OH2)4(OH)4Mg8Si12O30·8H2O
此结晶构造表面为纤维状,表面多沟的同时内部有很多圆柱形隧道构造的空隙,是表面积非常大的物质。在本实用新型中,不管是海泡石原矿石粉碎精制之后的物质,还是造型之后的海泡石,又或者是在100-800°C中煅烧得到的粒状、粉状、纤维状、成型体的任何形状的物质,都能根据用途来使用。另外,海泡石的吸收保水能力极大,即使是吸收同自身相同重量的水分都能呈现出干燥的状态。
其中所述的亚氯酸盐可以是亚氯酸的碱金属盐或者亚氯酸的碱土金属盐。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亚氯酸盐,具体来说的话,可以例举出的碱金属盐有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锂等,从经济以及实用性来看亚氯酸钠为最佳。在制备本实用新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时,使用的亚氯酸盐的浓度,通常而言1重量%以上有效,但超过25重量%以后不适合生产操控,所以在使亚氯酸盐附着于多孔载体中时,其浓度通常为1重量%~25重量%,更通常是5%~20%。尽管人们期待相对于固定量的多孔载体而言,亚氯酸盐吸附量越大越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制品的使用,然而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使亚氯酸盐更稳定地附着于多孔载体上,因而亚氯酸盐吸附量的大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人关注的,本实用新型人期待1000g多孔载体上吸附亚氯酸盐的量可以在1g~500g,例如10g~250g,例如25g~250g,例如50g~250g。
其中所述的碱性物质可以是有机碱或者是无机碱,优选的是无机碱。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碱性物质,例如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等。从经济的方面考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以,从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保存稳定性来看,氢氧化钠更好。
其中所述的碱性物质摩尔量与亚氯酸盐摩尔量之比(R1)是0.1~1:1,例如0.1~0.7:1,例如0.1~0.6:1。在不足0.1倍量的时候,吸附的亚氯酸盐容易在常温下分解,超过0.7的时候虽然提高了稳定性,但是难以产生二氧化氯,不太理想。
所述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是向多孔载体中浸渍亚氯酸盐以及碱并使其干燥而得的物质,干燥的程度(含水率)对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含水率高会促进亚氯酸盐生成氯酸盐的分解反应。另外,虽然还没有明确是不是生成的二氧化氯被水分所阻断,但是含水量高的话产生的二氧化氯就变少。总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中,含水量在10重量%以下是优选的,并且也能适合于本实施例的大多数使用情形,含水量在7.5重量%以下是更优选的,含水量在5重量%以下更为优选。由于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载体物质是具有多孔性的,其在吸附了亚氯酸盐以及碱性物质以后,可以通过常规升温干燥过程容易地去除其中的水分,并且达到5重量%以下的水分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容易的。因此,就本实用新型目的而言,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无需要特别限定其中的水分含量,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该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中的含水量在10重量%以下、在7.5重量%以下、或者在5重量%以下。
另外,出人意料地发现,在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碱性盐特别是无机酸的碱性盐可以使吸附在载体上的亚氯酸盐更稳定。上述的碱性盐例如但不限于磷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例如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硫酸钠、碳酸钠。优选地碱性盐是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更优选的碱性盐是磷酸钠。特别地,在加入碱性盐时,碱性盐摩尔量与亚氯酸盐摩尔量之比(R2)是0.01~0.5:1,例如0.01~0.25:1,例如0.01~0.1:1。上述碱性盐可以随碱性物质例如氢氧化钠一同加入,亦可以在碱性物质加入之前或者在碱性物质加入之后投料。总体而之,在能够均匀加入的条件下加入均可,例如在有足够水量而未完全干燥之前加入碱性盐即可,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碱性盐的加入方式可以不受特别的限定。
所述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包含亚氯酸盐和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b)配制包含碱性盐的水溶液,该碱性盐水溶液可以单独配制,或者与亚氯酸盐和碱性物质一起配制在步骤(a)的溶液中;
(c)向多孔载体中加入步骤(a)和步骤(b)(如果存在的话)所得的溶液,混合均匀,以使多孔载体吸附溶液中的亚氯酸盐、碱性物质和碱性盐;
(d)使步骤(c)所得混合物干燥,使含水量低于10%,密封包装,即得。
其中所述的多孔载体选自海泡石、坡缕石、蒙脱石、硅胶、硅藻土、沸石、珍珠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载体是海泡石。所述海泡石可以是海泡石矿石直接粉碎后的粉末或颗粒或其成型物(即原粉或颗粒经加工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物料,例如颗粒状、块状),还可以是海泡石矿石经100-800°C煅烧得到的粒状、粉状、纤维状或其成型物。
其中所述的亚氯酸盐可以是亚氯酸的碱金属盐或者亚氯酸的碱土金属盐,例如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锂。
其中步骤(a)中亚氯酸盐的浓度为1重量%~25重量%,例如5重量%~25重量%,优选5%~20%。
其中所述的碱性物质可以是有机碱或者是无机碱,优选的是无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等。
其中步骤(a)中碱性物质摩尔量与亚氯酸盐摩尔量的用量比(R1)是0.1~1:1,例如0.1~0.7:1,例如0.1~0.3:1。
其中所述的碱性盐例如但不限于磷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例如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硫酸钠、碳酸钠。优选地碱性盐是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更优选的碱性盐是磷酸钠。
其中步骤(a)或步骤(b)中碱性盐使用的量是相对于亚氯酸盐而计的,具体而言碱性盐的摩尔量与亚氯酸盐的摩尔量的用量比(R2)是0.01~0.5:1,例如0.01~0.25:1,例如0.05~0.2:1。
其中步骤(d)的干燥是使得本实施例获得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中含水量在10重量%以下,含水量在7.5重量%以下是更优选的,含水量在5重量%以下更为优选。
其中通过控制打开所述容器开口大小的方式,以控制水分和空气与该制品接触的量,来控制二氧化氯产生和/或释放的速度。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无另外说明,%是重量/重量的百分数。
在本实施例中,术语“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是指一种人工制品,其可以基本上按人们预期的需求而可以控制二氧化氯的释放。由于二氧化氯可通过亚氯酸盐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而形成,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亚氯酸盐附着于多孔载体上,由此获得的产品,称之为“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其在与环境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接触过程中起化学反应而释放出二氧化氯这种可以用于消毒等用途的气体,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亦可以称为一种可以使二氧化氯基本上以预期目的稳定释放的人工制成品。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含水量”是指本实施例制成品中所包含的水分量,这些水分通常是制成品在干燥过程中难以完全除去的,例如水分量降低到5%以下时,要再继续降低水分量其成本就会大大增加。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产品领域,为了控制亚氯酸盐分解,水分量低于7.5重量%的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通常是可以接受的。
在本实施例中,对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进行包装时,通常采用可以隔绝水分和空气流通的包装材料,其可以称为隔绝材料,例如复合铝塑膜、复合纸塑膜等形成的包装容器例如袋子或者例如塑料瓶或者玻璃瓶,此类包装容器可以为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提供良好的贮藏、运输环境而不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和空气持续反应、分解。当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需要使用时,可以打开上述可以隔绝水分和空气流通的包装容器料。当然,在本实施例上述可以隔绝水分和空气流通的包装容器内部,还可以包括一个内包装容器例如内包装袋,其是可以容许呈气体状态的水分和空气以及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氯进出该内包装容器例如内包装袋,但是呈颗粒、粉末或其它状态的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却不能自由穿越该内包装容器例如内包装袋。这样,在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使用时,打开由隔绝材料层构成的内包装容器例如内包装袋,呈气体状态的水分和空气可以穿越内包装材料而进入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孔隙内部,并与其中附着的亚氯酸盐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氯并从内包装材料中逸出到外部环境中,以用于消毒等用途。
在制备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过程中,碱性盐可以单独配制,亦可以与亚氯酸盐和碱性物质配制在同一溶液中。
在制备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过程中,将水分干燥而离开多孔载体的过程,该干燥过程可以是自然风干、减压干燥、加热干燥等或者是这些干燥方法的组合。由于本实施例多孔载体吸水能力相当强,其吸收大量的溶解亚氯酸盐和碱性物质以及碱性盐的水溶液后,外观仍然可以呈干燥或者半干燥状态,因此后续干燥过程是容易通过自然风干、减压干燥而实现的。当然,从生产效率而言,加热干燥是通常会采纳的。通常而言,在制备本实施例产品时,加热干燥所用的温度通常低于100°C,更通常地低于80°C,例如约50°C、约60°C、约70°C、约80°C。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干燥工艺通常是在50°C至80°C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的。
在本实施例中,向多孔载体中浸渍亚氯酸盐以及碱,并使其干燥是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特点。所使用的多孔载体在水中悬浊的时候呈碱性。使用碱的浓度对于每mol亚氯酸盐,高于0.1倍量低于0.7倍量。此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中的水分量10重量%以下。另外,此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保存的时候要隔绝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用的时候让其与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气接触是使其稳定产生二氧化氯体方法的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以利用二氧化氯净化环境或者在食品运输时的消臭,杀菌,去除病毒,防霉,防腐为目的,提供能适量(不多不少)的稳定产生二氧化氯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特别是以提供保存时不产生二氧化氯,使用时产生二氧化氯的方法为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向多孔载体浸渍亚氯酸盐以及碱性物质并干燥而得到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中,使用碱的量对于每mol亚氯酸盐,高于0.1倍量低于0.7倍量。干燥后的水分含有量为10重量%以下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
在本实施例中,在保存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时候,使其隔绝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用的时候通过使其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产生二氧化氯体为稳定产生二氧化氯体的方法。
本实施例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能够适量稳定的产生二氧化氯,另外,通过本实施例的产生二氧化氯体的方法,能够做到保存时不产生二氧化氯,使用的时候才产生二氧化氯。还有,利用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的二氧化氯产生方法,在保存的时候不产生二氧化氯,适合长期保存与搬运,使用的时候能稳定产生二氧化氯体,爆炸的危险性很低,这是相当令人满意。
另外,本实施例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其基本上呈本实施例所用多孔载体的外观形态,即粉末、颗粒或块状物的形态。这些形态对于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等处置过程是相当有利的。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就是指能稳定释放二氧化氯的物质,其是向多孔载体内部浸渍亚氯酸盐以及碱性物质并干燥后的物质。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是向亚氯酸盐水溶液和碱以及任选的碱性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充分干燥过的多孔载体后混合,干燥;或者是向多孔载体添加混合碱后,再添加混合亚氯酸盐水溶液后干燥而得。另外,通过反复上述操作能得到高含量亚氯酸盐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干燥方法和设备没有特别限定,真空干燥机,流动干燥机,货架式干燥机,回旋式干燥机等都可以。
在本实施例中由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产生二氧化氯的方法,举出了让稳定的二氧化氯制品同酸性物质或者是氧化性物质混合的方法以及让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同空气接触的方法,在使二氧化氯稳定产生并在一定的时间内释放这一点上,让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同空气接触的方法为佳。
因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能够挥发二氧化氯的颗粒状物质能够在一定期间内产生稳定量的二氧化氯,所以非常适合作为杀菌剂,消臭剂,防腐剂以及防霉剂等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稳定产生二氧化氯的方法所使用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的透过率如以下所例。二氧化碳的透过率最好控制在2.5×10-11cc(STP)/cm2·sec·cmHg以下,如果厚度为5Oμm的包装膜,控制在5×10-11cc(STP)/cm2·sec·cmHg以下为佳。另外,水蒸气的透过率最好控制在5×10-8cc(STP)/cm2·sec·cmHg以下,如果厚度为5Oμm的包装膜,控制在1000×10-10cc(STP)/cm2·sec·cmHg以下为佳。使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难以透过的材料考虑过金属,玻璃等,特别是作为包装材料以及容器盖使用时塑料制的膜被广为使用,在那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真空镀铝聚乙烯薄膜、偏二氯乙烯、聚三氟氯乙烯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开有第一通气孔的盒体、具有透气性能且设置于所述盒体中的袋子、能够挥发二氧化氯且设置于所述袋子中的颗粒状物质、设置于所述盒体上且用于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通气孔的盖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盖子顶部对应该第一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盖子可旋转地安装在该盒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成圆柱形状,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该盒体的侧身部,所述盖子可绕盒体盒身旋转地安装于盒体上,该盖子的侧部对应该第一通气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或侧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为若干均匀分布的小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形状对应所述小孔分布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子为无纺布袋子或棉布袋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固定于车内上的底座,所述盒体安装于该底座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杀菌装置,其是用于汽车车箱内的空气杀菌装置。
CN 201320193468 2013-04-17 2013-04-17 空气杀菌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5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3468 CN203235052U (zh) 2013-04-17 2013-04-17 空气杀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3468 CN203235052U (zh) 2013-04-17 2013-04-17 空气杀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5052U true CN203235052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9346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5052U (zh) 2013-04-17 2013-04-17 空气杀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505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572A (zh) * 2014-06-19 2014-09-03 南京麦思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保护贴
CN105480523A (zh) * 2015-12-29 2016-04-13 昆山威胜干燥剂有限公司 无尘吸附/挥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57894A (zh) * 2016-06-17 2016-08-17 苍南县宝丰印业有限公司 环保便捷纸杯
CN106902375A (zh) * 2015-12-22 2017-06-30 深圳市罗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CN112357887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深圳市加德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41987A (zh) * 2019-10-12 2021-04-13 苏州淳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空间的杀菌设备及杀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572A (zh) * 2014-06-19 2014-09-03 南京麦思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保护贴
CN106902375A (zh) * 2015-12-22 2017-06-30 深圳市罗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CN105480523A (zh) * 2015-12-29 2016-04-13 昆山威胜干燥剂有限公司 无尘吸附/挥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57894A (zh) * 2016-06-17 2016-08-17 苍南县宝丰印业有限公司 环保便捷纸杯
CN112641987A (zh) * 2019-10-12 2021-04-13 苏州淳雨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空间的杀菌设备及杀菌系统
CN112357887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深圳市加德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57887B (zh) * 2020-11-10 2022-06-10 深圳凯士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5052U (zh) 空气杀菌装置
CN102835421B (zh) 包含二氧化氯的稳定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7181B (zh) 延缓二氧化氯产生和释放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US20060039840A1 (e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vapor
KR0130460B1 (ko) 산소 흡수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6185911B2 (ja) 酸素発生・炭酸ガス吸収剤包装体、及び活魚介類の輸送方法
WO2022004740A1 (ja) 脱酸素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241378A1 (ja) 脱酸素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26979A (zh) 反应型二氧化氯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JP3648323B2 (ja) 鉄系酸素吸収剤の製造方法
CN108927115A (zh) 一种军用防霉抗氧化的高吸湿型干燥剂及其制备方法
JP3252866B2 (ja) 酸素吸収剤
WO2021187130A1 (ja) 脱酸素剤組成物
CN113767899B (zh) 一种可控缓释反应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JPS6131162A (ja) 冷蔵庫用兼冷凍庫用脱臭剤
JPS626848B2 (zh)
JPS61111138A (ja) 冷蔵庫用兼冷凍庫用脱臭剤
JPS58128145A (ja) 酸素吸収剤
CN209009255U (zh) 一种新型保鲜剂盒
JP7286947B2 (ja) 脱酸素剤の製造方法、脱酸素剤、脱酸素剤包装体、及び食品包装体
JP2017104846A (ja) 脱酸素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43216A (ja) 脱酸素剤、脱酸素剤の製造方法、脱酸素剤包装体および食品包装体
JP2600901B2 (ja) 酸素吸収剤の製法
JPH09299788A (ja) 鉄系脱酸素剤の製造方法
JPH03202150A (ja) 酸素吸収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