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1433U - 加湿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加湿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31433U CN203231433U CN 201320188709 CN201320188709U CN203231433U CN 203231433 U CN203231433 U CN 203231433U CN 201320188709 CN201320188709 CN 201320188709 CN 201320188709 U CN201320188709 U CN 201320188709U CN 203231433 U CN203231433 U CN 2032314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itioner
- premises station
- adsorption runner
- humidif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空调室外机,其具有进风侧,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蒸发器、室外风机及设置于进风侧的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且靠近进风侧的吸附转轮、驱动吸附转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吸附转轮的远离进风侧的一侧的加热器、加湿风机及与加湿风机相连通的加湿风道,吸附转轮分为第一区及第二区,壳体开设有让外界的气流进入外壳内的开口,吸附转轮的第一区覆盖所述开口,加热器与吸附转轮的第二区重叠,加热器、吸附转轮的第二区及壳体共同形成加湿风道。本实用新型仅用加湿风机,而省略了吸湿风机,利用室外风机吸风侧的风量对转轮进行吸附过程,使得加湿装置与室外机结构紧凑化,整个装置体积小型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现在具有无供水加湿装置的空调产品,由普通空调室外机及安装于室外机上的无水加湿装置组成。由于目前加湿装置使用单独的吸湿风机和加湿风机,各自独立工作,因而会造成成本增加、加湿装置结构尺寸庞大,无法实现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空调室外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湿装置需要使用单独的吸湿风机和加湿风机而造成成本增加及结构尺寸庞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湿空调室外机,其具有进风侧,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蒸发器、室外风机及设置于所述进风侧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进风侧的吸附转轮、驱动所述吸附转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的加热器、加湿风机及与所述加湿风机相连通的加湿风道,所述吸附转轮分为第一区及第二区,所述壳体开设有让外界的气流进入所述外壳内的开口,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一区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重叠,所述加热器、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及所述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加湿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相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为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的加湿空气进风口,所述第四空间与所述加湿风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板体及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围壁,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覆盖于所述围壁的上方,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所述板体及所述围壁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围壁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加湿风机具有入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加湿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风机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将湿润的气流送至室内的送风管路,所述加湿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加湿风道相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重叠的区域面积占整个吸附转轮的面积的1/3至2/3。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呈半圆形,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重叠的区域面积占整个吸附转轮的面积的1/2。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框架,所述隔热框架的框架轮廓与所述加热器的外部轮廓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吸附转轮的外围设置有若干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在15r/h~20r/h的转速范围内匀速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的进风侧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顶部与所述室外风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压缩机及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室外风机之间的挡风板,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的进风侧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挡风板上,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挡风板上。
当气流在室外风机的带动下通过吸附转轮的第一区时,吸附转轮吸收气流中的水分,驱动机构让吸附转轮转动起来,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区转动至原来第二区的位置时,水分经过加热器蒸发,并随着加湿风道内的气流进入加湿风机中,进而对空气加湿,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空气湿度舒适性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仅用加湿风机,而省略了吸湿风机,利用室外风机吸风侧的风量对转轮进行吸附过程,使得加湿装置与室外机结构紧凑化,整个装置体积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加湿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5是图4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加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4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加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未示出隔热框架。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100具有进风侧。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壳1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蒸发器20、室外风机30及设置于所述进风侧的加湿装置40。这里所说的进风侧泛指气流能进入加湿空调室外机100内的部位,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0的截面呈L形的结构,所述进风侧为外壳10上对应蒸发器20的侧部。
请参阅图4至图5,所述加湿装置40包括壳体41、安装于所述壳体41内且靠近所述进风侧的吸附转轮42、驱动所述吸附转轮42转动的驱动机构43、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42的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的加热器44、加湿风机45及与所述加湿风机45相连通的加湿风道46。所述吸附转轮42分为第一区47及第二区48,所述壳体41开设有让外界的气流进入所述外壳10内的开口49,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一区47覆盖所述开口49。所述加热器44与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重叠,在这里所说的重叠是指由加热器44朝向吸附转轮42的方向的投影重叠。所述加热器44、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及所述壳体41共同形成所述加湿风道46。
当气流在室外风机30的带动下通过吸附转轮42的第一区47时,吸附转轮42吸收气流中的水分,驱动机构43让吸附转轮42转动起来,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区47转动至原来第二区48的位置时,水分经过加热器44蒸发,并随着加湿风道46内的气流进入加湿风机45中,进而对空气加湿,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空气湿度舒适性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仅用加湿风机45,而省略了吸湿风机,利用室外风机30吸风侧的风量对转轮进行吸附过程,使得加湿装置40与室外机结构紧凑化,整个装置体积小型化。
所述蒸发器20包括第一部分21及由第一部分21弯曲的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的长度大于第二部分22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加湿装置40设置于室外机100正面的进风侧的紧靠蒸发器20的位置,这里所说的室外机100正面的进风侧是指蒸发器20的第一部分21所对应的进风侧。加湿装置40置于室外机100紧靠蒸发器20的进风侧。在室外风机30的作用下,进风侧的空气经过加湿装置40后,再经过蒸发器20由排风侧排出。所述加湿装置40把由加湿风机45吸进的空气加湿,形成加湿空气,送往室内。
吸附转轮42呈蜂窝状,能够在低温下吸附空气中水分,在高温下在有效吸收水分的同时对空气的阻力很小,在本实施例中,在吸附转轮42处的压力损失在20Pa以下,故通过吸附转轮42的风量可以很大。
请同时参阅图6,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与所述壳体41之间形成第一空间50,所述加热器44与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形成第二空间51,所述第一空间50与所述第二空间51通过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相连通,所述第一空间50内设置有隔板52。所述隔板52将所述第一空间50分隔为第三空间53和第四空间54。所述壳体4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空间53相连通的加湿空气进风口55。所述第四空间54与所述加湿风机45相连通。
第一部分21气流先经过吸附转轮42吸附后,再与蒸发器20进行换热。该第一部分21气流的水分吸附于吸附转轮42上。此时,吸附转轮42一直处于转动状态。第二部分22气流经过加湿空气进风口55进入第三空间53,然后向上流动至第二空间51内,气流被所述加热器44加热,被加热的空气再次穿过吸附转轮42并带走吸附转轮42中的水分,然后气流进入第四空间54,在加湿风机45的作用下,将加湿后的空气被送往室内。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吸湿风机,利用室外风机30的风量完成转轮42的吸附过程,且避免了将加湿装置40设置于室外机100的排风侧时,造成吸附空气含湿量过低的问题,使得加湿装置40与室外机100结构紧凑化、加湿效果提高,实现加湿技术与空调技术的更好的结合。
具体地,所述壳体41包括板体56及设置于所述板体56上的围壁57。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覆盖于所述围壁57的上方。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所述板体56及所述围壁57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空间50。所述围壁57上开设有排风口58。所述加湿风机45具有入风口(未标示)及出风口(未标示)。所述排风口58与所述加湿风机45的入风口相连通。
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将湿润的气流送至室内的送风管路61,所述加湿风机45的入风口与所述加湿风道46相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管路61相连通。
所述加热器44与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重叠的区域面积占整个吸附转轮42的面积的1/3至2/3。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44呈半圆形,所述加热器44与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重叠的区域面积占整个吸附转轮42的面积的1/2。在室外风机30的作用下,进入室外机100之前的部分空气先经过吸附转轮42的上半部分,吸附转轮42匀速转动并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当吸附转轮42转至下半部分时,在加热器44的作用下,部分水分从吸附转轮42脱离,脱离的水分与空气在加湿风机45的作用下混合形成加湿空气,并经过送风管路61送入室内。
所述加热器44与所述吸附转轮42的第二区48之间设置有隔热框架68,所述隔热框架68的框架轮廓与所述加热器44的外部轮廓相一致,使得加热器44不接触的贴近吸附转轮4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44固定在吸附转轮42的远离蒸发器20的一侧。所述加热器44为电加热器。
所述驱动机构43包括电机62及连接于所述电机62的输出轴上的齿轮63,所述吸附转轮42的外围设置有若干齿(图未示),所述齿轮63与所述齿相啮合。所述齿轮63在15r/h~20r/h(转/小时)的转速范围内匀速旋转,加热器44的功率为150W(瓦),加湿风机45的转速为600rpm(转/分钟)。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200与第一实施例的加湿空调室外机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湿装置40a设置于室外机侧面的进风侧的紧靠蒸发器20a的位置,这里所说的室外机侧面的进风侧是指蒸发器20a的第二部分22a所对应的进风侧。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300与第二实施例的加湿空调室外机2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蒸发器20b去除了第二部分,仅保留第一部分21b。加湿装置40b的位置是相同的。
请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400与第一实施例的加湿空调室外机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400的进风侧设置在所述外壳10c的顶部,具体地,所述加湿装置40c设置于所述外壳10c内的顶部与所述室外风机30c之间。
请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加湿空调室外机500与第一实施例的加湿空调室外机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5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0d内的压缩机64d及设置于所述压缩机64d与所述室外风机30d之间的挡风板65d,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100的进风侧设置在所述外壳10d的挡风板65d上,所述加湿装置40d设置于所述挡风板65d上。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阐述,所述加湿装置40(40a、40b、40c、40d)可设置于所述室外机100(200、300、400、500)的任何进风的部位,通过吸附转轮42第一区47的风量由室外风机30(30c、30d)提供,进入加湿风道46内的风量由加湿风机45提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加湿空调室外机,其具有进风侧,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蒸发器、室外风机及设置于所述进风侧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所述进风侧的吸附转轮、驱动所述吸附转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的加热器、加湿风机及与所述加湿风机相连通的加湿风道,所述吸附转轮分为第一区及第二区,所述壳体开设有让外界的气流进入所述外壳内的开口,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一区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重叠,所述加热器、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及所述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加湿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相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为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的加湿空气进风口,所述第四空间与所述加湿风机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板体及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围壁,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覆盖于所述围壁的上方,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所述板体及所述围壁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围壁上开设有排风口,所述加湿风机具有入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加湿风机的入风口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机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将湿润的气流送至室内的送风管路,所述加湿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加湿风道相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管路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重叠的区域面积占整个吸附转轮的面积的1/3至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呈半圆形,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重叠的区域面积占整个吸附转轮的面积的1/2。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吸附转轮的第二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框架,所述隔热框架的框架轮廓与所述加热器的外部轮廓相一致。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吸附转轮的外围设置有若干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相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在15r/h~20r/h的转速范围内匀速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的进风侧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顶部与所述室外风机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湿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压缩机及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室外风机之间的挡风板,所述加湿空调室外机的进风侧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挡风板上,所述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挡风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88709 CN203231433U (zh) | 2013-04-15 | 2013-04-15 | 加湿空调室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88709 CN203231433U (zh) | 2013-04-15 | 2013-04-15 | 加湿空调室外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31433U true CN203231433U (zh) | 2013-10-09 |
Family
ID=4928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88709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1433U (zh) | 2013-04-15 | 2013-04-15 | 加湿空调室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31433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6577A (zh) * | 2014-03-07 | 2015-09-09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及其加湿控制方法 |
CN105745499A (zh) * | 2013-11-20 | 2016-07-06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外单元 |
CN106765570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实现加湿的方法 |
CN114623511A (zh) * | 2020-12-10 | 2022-06-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4623576A (zh) * | 2020-12-10 | 2022-06-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CN115264846A (zh) * | 2022-06-30 | 2022-11-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湿度调节装置、空调 |
WO2023273662A1 (zh) * | 2021-06-30 | 2023-01-0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外机、空调 |
-
2013
- 2013-04-15 CN CN 201320188709 patent/CN2032314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5499A (zh) * | 2013-11-20 | 2016-07-06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外单元 |
CN105745499B (zh) * | 2013-11-20 | 2017-05-17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室外单元 |
CN104896577A (zh) * | 2014-03-07 | 2015-09-09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及其加湿控制方法 |
CN104896577B (zh) * | 2014-03-07 | 2018-03-3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及其加湿控制方法 |
CN106765570A (zh) * | 2016-12-16 | 2017-05-31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实现加湿的方法 |
CN114623511A (zh) * | 2020-12-10 | 2022-06-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4623576A (zh) * | 2020-12-10 | 2022-06-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CN114623576B (zh) * | 2020-12-10 | 2024-02-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WO2023273662A1 (zh) * | 2021-06-30 | 2023-01-0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外机、空调 |
CN115264846A (zh) * | 2022-06-30 | 2022-11-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湿度调节装置、空调 |
WO2024001232A1 (zh) * | 2022-06-30 | 2024-01-0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湿度调节装置、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31433U (zh) | 加湿空调室外机 | |
CN2926890Y (zh) |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102287885B (zh) | 带自动吸尘的双转轮式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 | |
CN102425819A (zh) | 一种出风框可任意旋转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CN2531298Y (zh) | 带无水加湿装置的空调器 | |
CN201368544Y (zh) |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除湿加热段 | |
CN107531133A (zh) | 加湿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 | |
CN114623512A (zh) | 加湿装置、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器 | |
CN206478737U (zh) |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 |
CN106870416A (zh)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新型电风扇 | |
CN202002253U (zh) | 一种换新风装置及带换新风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 |
CN20283558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1348312Y (zh) | 一种小型全新风换气机 | |
TW201411073A (zh) | 可變風門之多功能熱泵式空調機 | |
CN2522775Y (zh) | 具有加湿换气功能的空调器 | |
CN214198932U (zh) | 加湿装置、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器 | |
CN102003747A (zh) | 移动式空调器 | |
CN20283558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0257633U (zh) | 一种增强除湿装置 | |
CN106705230A (zh) |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 |
CN101586846A (zh) | 一种新型分体式空调装置 | |
WO2019218829A1 (zh) | 一种空净一体式结构以及空调器 | |
CN206478809U (zh) |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 |
CN115899864A (zh) |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 |
CN115560409A (zh) |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