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6401U -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6401U
CN203186401U CN 201320158521 CN201320158521U CN203186401U CN 203186401 U CN203186401 U CN 203186401U CN 201320158521 CN201320158521 CN 201320158521 CN 201320158521 U CN201320158521 U CN 201320158521U CN 203186401 U CN203186401 U CN 203186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support
hole
mounting structure
adapt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585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润
肖宏
刘知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585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6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6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64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转向管柱支架和转向管柱,其中,连接轴件穿过支架移动孔,以将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支架可调节地固定在一起,转向管柱支架上还设置有支架缓冲孔,支架移动孔和支架缓冲孔之间设置有止挡部,当转向管柱受到冲击而向前运动时连接轴件沿支架移动孔向前运动,止挡部能够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变形以允许连接轴件进入支架缓冲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可调节地连接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支架的连接轴件进入支架缓冲孔内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提供良好的缓冲效果,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在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以及一种包括该转向管柱安装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向操作,转向管柱的作用就是连接转向器与方向盘,使驾驶员通过转动方向盘来实现整车的转向操作。但是现代汽车对于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转向管柱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作为连接方向盘与转向器的传动件。
在汽车发生剧烈撞击时,驾驶者往往会因为强烈的停止作用而向前倾,人体的胸部会和方向盘发生碰撞,为了使遭到转向管住冲击的驾驶者的胸部所承受的冲击力减小,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安全法规,要求转向管住也必须具备有缓和冲击的吸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该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转向管柱的缓冲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该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转向管柱支架和安装在该转向管柱支架上的转向管柱,其中,
所述转向管柱支架上设置有支架移动孔,所述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轴件,该连接轴件穿过所述支架移动孔并能沿所述支架移动孔运动,以将所述转向管柱和所述转向管柱支架可调节地固定在一起,
所述转向管柱支架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架移动孔前方的支架缓冲孔,所述支架移动孔和所述支架缓冲孔之间设置有止挡部,当所述转向管柱受到冲击而向前运动时所述连接轴件沿所述支架移动孔向前运动,所述止挡部能够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变形以允许所述连接轴件进入所述支架缓冲孔内并沿所述支架缓冲孔移动。
优选地,所述转向管柱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转向管柱支架上,所述转向管柱上设置有转向管柱移动孔,所述连接轴件穿过所述转向管柱移动孔和所述支架移动孔,所述转向管柱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支架旋转时所述连接轴件能够沿所述转向管柱移动孔和所述支架移动孔移动,当所述止挡部受到的冲击力超过冲击力阈值时发生变形。
优选地,所述止挡部为限位齿,在所述限位齿与所述转向管柱支架连接的连接部周围的位于所述支架缓冲孔一侧的转向管柱支架上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齿的末端朝向所述支架缓冲孔一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限位齿的末端以45°-50°角度朝向所述支架缓冲孔一侧倾斜。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轴件为调节螺栓,所述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调节螺栓相连并能够调节所述调节螺栓的锁紧与放松的调节手柄。
优选地,所述支架缓冲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架移动孔的延伸方向不同。
优选地,所述支架缓冲孔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其中,该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向管柱支架上设置有支架移动孔和支架缓冲孔,当转向管柱支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力作用时,对止挡部产生相应的冲击并使止挡部变形,从而使可调节地连接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支架的连接轴件进入支架缓冲孔内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提供良好的缓冲效果,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在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向管柱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向管柱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向管柱                        11转向管柱移动孔
2转向管柱支架                    21支架移动孔
22支架缓冲孔                     3连接轴件
4止挡部                          5凹槽
6调节手柄                        7连接架
8枢转移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是以汽车上的各个方向的常用含义为准,例如,以汽车的行驶方向为“前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该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转向管柱支架2和安装在该转向管柱支架2上的转向管柱1,其中,
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上设置有支架移动孔21,所述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还包括穿过所述支架移动孔21以将所述转向管柱1和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的的连接轴件3,该连接轴件3能沿所述支架移动孔21运动,
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架移动孔21前方的支架缓冲孔22,所述支架移动孔21和所述支架缓冲孔22之间设置有止挡部4,当所述转向管柱1受到冲击而向前运动时所述连接轴件3沿所述支架移动孔21向前运动,所述止挡部4能够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变形以允许所述连接轴件3进入所述支架缓冲孔22内并沿所述支架缓冲孔22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该转向管柱1安装在转向管柱支架2上,并且转向管柱支架2上设置有支架移动孔21,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至少通过连接轴件3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轴件3穿过该支架移动孔21并能沿支架移动孔21运动,从而以可调节地连接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即可以通过调节连接轴件3在支架移动孔2中固定的位置,从而调节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固定的相对位置。
转向管柱支架2上还设置有支架缓冲孔22,该支架缓冲孔22设置在支架移动孔21的前方,并且支架移动孔21和支架缓冲孔22之间设置有止挡部4,即通过止挡部4来将支架移动孔21和支架缓冲孔22隔开,以使连接轴件3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会进入到支架缓冲孔22中。当转向管柱1受到冲击而向前运动时,连接轴件3沿支架移动孔21向前运动,转向管柱1受到的冲击力会通过连接轴件3传递到止挡部4上。该止挡部4能够发生变形,因此在止挡部4受到冲击时能够发生变形,此时连接轴件3能够从支架移动孔21进入到支架缓冲孔22中,并沿支架缓冲孔22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上述结构关系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之间的安装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适用的方式和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当汽车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等特殊情况下,驾驶员向前冲击方向盘,方向盘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有向前旋转的趋势,连接轴件3沿支架移动孔21向前运动,此时连接轴件3就会将转向管柱1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止挡部4上,以对止挡部4造成冲击。而该止挡部4设置成能够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变形,这样连接轴件3就能够进入支架缓冲孔22内,并沿支架缓冲孔22移动,从而增加了连接轴件3的移动距离,从而提高了上述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对冲击力的缓冲功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向管柱支架上设置有支架移动孔和支架缓冲孔,当转向管柱支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力作用时,对止挡部产生相应的冲击并使止挡部变形,从而使可调节地连接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支架的连接轴件进入支架缓冲孔内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能够提供良好的缓冲效果,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在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转向管柱1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上,所述转向管柱1上设置有转向管柱移动孔11,所述连接轴件3穿过所述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支架移动孔21,所述转向管柱1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旋转时所述连接轴件能够沿所述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所述支架移动孔21移动,当所述止挡部4受到的冲击力超过冲击力阈值时发生变形。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转向管柱1可旋转地安装在转向管柱支架2上,上述可旋转地连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适用的方式和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优选地,转向管柱1的一端通过枢转轴连接在转向管柱支架2上。并且转向管柱1上设置有管柱移动孔11,连接轴件3穿过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支架移动孔21,当转向管柱1(优选地,绕枢转轴)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旋转时,连接轴件3能够沿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支架移动孔21移动。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一方面,转向管柱1可旋转地连接在转向管柱支架2上,如图所示,转向管柱1上设置有连接架,该连接架的一端(也是该转向管柱1整体的一端)通过枢转轴与转向管柱支架2可旋转地连接;另一方面,转向管柱1与转向管柱支架2还通过连接轴件3可调节地连接在一起,该连接轴件3穿过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支架移动孔21。当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旋转时,连接轴件3可以沿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支架移动孔21中移动,以使转向管柱1能够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旋转到任意允许的位置,并且可以通过连接轴件3的紧固来将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固定在该位置,同理,当需要改变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的相对位置时,可以放松连接轴件3,从而使得转向管柱1能够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旋转到新的位置再固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能够实现上述运动的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转向管柱移动孔11与支架移动孔21延伸的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成角度,从而能够实现上述运动,例如,当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向前旋转时,连接轴件3在支架移动孔21中沿孔向前运动,而该连接轴件3在转向管柱移动孔11中沿孔向下运动,反之同理。
以上描述了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的运动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在支架移动孔21和支架缓冲孔22之间设置有止挡部4,当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旋转的过程中,结合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解释,连接轴件3沿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支架移动孔21运动,当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向前方旋转到旋转范围的极限位置时,连接轴件3沿支架移动孔21运动到支架移动孔21的前端,也就是止挡部4。当汽车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等特殊情况下,驾驶员向前冲击方向盘,方向盘受到向前的冲击力,也就是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有先前旋转的趋势,此时连接轴件3就会将转向管柱1受到的冲击力传递到止挡部4上,以对止挡部4造成冲击。如上文所述,止挡部4能够在受到冲击的时候发生变形,但是除了上述的在方向盘受到冲击的情况之外,如果驾驶员为了调整方向盘而将转向管柱1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的位置向前调整到该极限位置时,连接轴件3也会对止挡部4产生冲击力,为了避免在正常调整的过程中连接轴件3压迫止挡部4变形而进入支架缓冲孔22中,该止挡部4设置为只有当受到的冲击力超过一定阈值时才能发生变形,该冲击力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从而相应地设计止挡部4,例如通过止挡部4的材料或结构等对止挡部4的冲击力阈值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止挡部4的变形可以是塑性变形或非塑性变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加以限制。
优选地,所述止挡部4为限位齿,在所述限位齿与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连接的连接部周围的位于所述支架缓冲孔22一侧的转向管柱支架2上设置有凹槽5。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止挡部4优选为限位齿,该限位齿的一端与转向管柱支架2形成为一体或者连接在转向管柱支架2上,另一端延伸到支架移动孔21和支架缓冲孔22之间并悬空。为了便于止挡部4发生变形,在转向管柱支架2上形成有凹槽5,该凹槽5设置在该限位齿与转向管柱支架2连接的连接部的位于支架缓冲孔22的一侧,当连接轴件3从支架移动孔21向支架缓冲孔22压迫限位齿时,该限位齿需要向支架缓冲孔22一侧发生变形,该凹槽5能够为限位齿的变形提供空间,并且还可以通过对凹槽5的设计来调整限位齿发生变形的冲击力阈值。
优选地,所述限位齿的末端朝向所述支架缓冲孔22一侧倾斜。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齿的末端(即延伸到支架移动孔21和支架缓冲孔22之间的悬空的一端)朝向支架缓冲孔22一侧倾斜。这样的结构主要是便于限位齿受力发生变形,更优选地,所述限位齿的末端以45°-50°角度朝向所述支架缓冲孔22一侧倾斜。当然,该限位齿也可以朝向支架移动孔21一侧倾斜,或者以其他的倾斜角度倾斜,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任何适于使限位齿发生变形的结构和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件3为调节螺栓,所述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调节螺栓3相连并能够调节所述调节螺栓3的锁紧与放松的调节手柄6。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连接轴件3优选为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与调节手柄6相连,可以通过该调节手柄6来调节调节螺栓的锁紧与放松,从而使得转向管柱1能够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相对运动(相对旋转)或者固定在所需要的相对位置。
调节手柄6通过两块垫块及螺母与调整螺栓相连接,当转向管柱锁紧时,两个齿轮状粉末冶金垫块啮合锁紧,当驾驶员向上松开调节手柄6,两块垫块相分离,转向管柱本体可以进行调整。该垫块优选为粉末冶金垫块。
优选地,所述支架缓冲孔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架移动孔21的延伸方向不同。优选地,所述支架缓冲孔22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方向延伸。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延长连接轴件3的运动行程,从而使汽车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缓冲,能够实现上述性能的结构都可以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支架缓冲孔2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支架移动孔21的延伸方向相同,即使连接轴件3在越过止挡部4进入到支架缓冲孔22中进行缓冲时,沿与在支架移动孔21中相同的运动方向继续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支架缓冲空2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支架移动孔21的延伸方向不同,即在连接轴件3进入到支架缓冲孔22中时不再沿之前的运动方向运动,优选地,该支架缓冲孔22的前端向下延伸,也就是说,连接轴件3进入支架缓冲孔22中时能够沿支架缓冲孔22向下运动,。更优选地,所述支架缓冲孔22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方向延伸,因此连接轴件3进入支架缓冲孔22中时能够沿转向管柱的轴向方向运动,该转向管柱1的轴向方向通常基本沿垂直方向或沿与垂直方向具有很小夹角的方向。
相应地,为了使得连接轴件3在进入支架缓冲孔22中时能够向下运动或者沿转向管柱1的轴向方向向下运动,在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的枢转连接处,在转向管柱1一侧和/或者转向管柱支架2一侧形成拉长的孔,以使得连接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的枢转轴在受到一定(超过一定阈值)的冲击力作用时能够移动以改变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的相对位置,该孔优选沿竖直方向或者沿转向管柱1的轴向方向延伸,如图所示。
根据如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可见,转向管柱1上连接有连接架7,该连接架7上形成有转向管柱移动孔11,并且在该连接架7的一端上还形成有枢转移动孔8,该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枢转移动孔8都沿着转向管柱的轴向方向延伸,该转向管柱支架2上形成有相应的枢转连接孔,枢转轴能够穿过该枢转连接孔和枢转移动孔8以将转向管柱1和转向管柱支架2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
转向管柱支架2上还形成有支架移动孔21和支架缓冲孔22,该支架移动孔21和支架缓冲孔22之间设置有限位齿,在支架缓冲孔22一侧的转向管柱支架2上形成有凹槽5,该凹槽5与限位齿相邻地设置。并且优选地,该支架移动孔21和/或支架缓冲孔22都设置为弧形,并且支架移动孔21基本沿着垂直于转向管柱1的轴向方向的方向延伸,该支架缓冲孔22的前端相对于支架移动孔21向下延伸。
连接轴件3穿过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支架移动孔21,当转向管柱1绕枢转轴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向前旋转时,连接轴件3沿支架移动孔21向前运动且沿转向管柱移动孔11向下运动,当连接轴件3运动到支架移动孔21的最前端与止挡部4(限位齿)相接触时,如果连接轴件3对止挡部4作用的冲击力超过冲击力阈值(例如在汽车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等特殊情况下),那么止挡部4就会发生变形,连接轴件3进入到支架缓冲孔22中。根据上文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缓冲孔22的延伸方向,连接轴件3进入支架缓冲孔22中具有沿转向管柱1的轴向方向运动的分量,因此枢转轴就会转向管柱1的连接架7上的枢转移动孔8运动,以使得转向管柱1能够沿其轴向方向相对于转向管柱支架2运动。
以上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任何适用的结构都可以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中,该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该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包括转向管柱支架(2)和安装在该转向管柱支架(2)上的转向管柱(1),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上设置有支架移动孔(21),所述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轴件(3),该连接轴件(3)穿过所述支架移动孔(21)并能沿所述支架移动孔(21)运动,以将所述转向管柱(1)和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可调节地固定在一起,
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支架移动孔(21)前方的支架缓冲孔(22),所述支架移动孔(21)和所述支架缓冲孔(22)之间设置有止挡部(4),当所述转向管柱(1)受到冲击而向前运动时所述连接轴件(3)沿所述支架移动孔(21)向前运动,所述止挡部(4)能够在受到冲击时发生变形以允许所述连接轴件(3)进入所述支架缓冲孔(22)内并沿所述支架缓冲孔(2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1)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上,所述转向管柱(1)上设置有转向管柱移动孔(11),所述连接轴件(3)穿过所述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所述支架移动孔(21),所述转向管柱(1)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旋转时所述连接轴件能够沿所述转向管柱移动孔(11)和所述支架移动孔(21)移动,当所述止挡部(4)受到的冲击力超过冲击力阈值时发生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4)为限位齿,在所述限位齿与所述转向管柱支架(2)连接的连接部周围的位于所述支架缓冲孔(22)一侧的转向管柱支架(2)上设置有凹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的末端朝向所述支架缓冲孔(22)一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齿的末端以45°-50°角度朝向所述支架缓冲孔(22)一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件(3)为调节螺栓,所述转向管柱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调节螺栓(3)相连并能够调节所述调节螺栓(3)的锁紧与放松的调节手柄(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缓冲孔(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架移动孔(21)的延伸方向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缓冲孔(22)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方向延伸。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安装结构。
CN 201320158521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6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8521 CN203186401U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8521 CN203186401U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6401U true CN203186401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10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5852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6401U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64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8188A (zh) * 2015-08-11 2017-02-22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US10507862B2 (en) 2016-08-31 2019-12-17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device
CN114179899A (zh) * 2021-11-02 2022-03-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移压溃一体式转向管柱及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8188A (zh) * 2015-08-11 2017-02-22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CN106428188B (zh) * 2015-08-11 2019-12-10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US10507862B2 (en) 2016-08-31 2019-12-17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device
CN114179899A (zh) * 2021-11-02 2022-03-1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移压溃一体式转向管柱及汽车
CN114179899B (zh) * 2021-11-02 2023-05-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移压溃一体式转向管柱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4541B1 (ko) 차량용 조향칼럼의 텔레스코픽장치 및 틸트장치
CN10753126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CN105209317A (zh) 用于转向管柱的能量吸收装置
CN203186401U (zh)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5392637A (zh) 提高车辆安全性的装置
CN104139717A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调节组件
US8899364B1 (en) Articulated off-road vehicle
CN202716925U (zh) 转向管柱溃缩导向吸能机构
JP540722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0657364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管柱
CN106184339A (zh) 一种可溃缩防脱落吸能式汽车转向管柱
CN202481129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汽车管柱的吸能机构
CN206569977U (zh) 一种前移式叉车驱动桥
CN203186400U (zh)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3438963U (zh) 汽车防撞梁
CN202038352U (zh) 机动车、转向操纵机构及转向管柱
CN216074898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缓冲护栏
CN202911794U (zh) 汽车转向管柱碰撞吸能机构
US7322890B2 (en) Steering coupler
CN202863527U (zh) 一种转向管柱的压溃吸能机构
CN202449053U (zh) 汽车轴向、角度双向可调转向管柱总成
CN103359166B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节组件
CN202624344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溃缩保持力的调节机构
CN202529024U (zh) 吸能转向管柱总成
CN201030883Y (zh) 一种轿车用可调转向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