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1464U -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1464U
CN203181464U CN 201320035744 CN201320035744U CN203181464U CN 203181464 U CN203181464 U CN 203181464U CN 201320035744 CN201320035744 CN 201320035744 CN 201320035744 U CN201320035744 U CN 201320035744U CN 203181464 U CN203181464 U CN 203181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box body
controller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controll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357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丽萍
苏永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ECOV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ECOV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ECOV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ECOV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357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1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1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14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控制器壳体100、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00内部的电路板200,其中: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在控制器壳体100安装配合连接的同时在控制器壳体100的内侧面灌胶,使得控制器壳体100的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尤其适合应用于电动车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控制器组件普遍存在装配繁琐、安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散热效果差、防水性能较差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已有关于电机控制器组件的相关技术公开,但效果均不太理想。
在以上基础上,本申请人已公开多项专利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随着本申请人不断进行研发、试产的过程中,发现本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专利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如安装体积大、有效空间利用率低、结构不紧凑以及防水性能较差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防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在本申请人在先中国专利:ZL201220055238.0、ZL201220055565.6、ZL201220055239.5、ZL201220324036.1以及在先中国专利申请201210400664.8所公开技术内容基础上的改进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如下:
一种控制器组件,包括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控制器壳体、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固接在控制器壳体或电路板上的散热器,所述的电路板上具有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与散热器耦合,其中:
所述的散热器具有位于外部的散热面;
所述的发热元件平面与所述的电路板平面之间具有角度,所述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角度范围在45度-135度,最为优选地,所述的角度为90度或接近90度。
优选地,所述的发热元件的固定结构包括弹性部件,所述的弹性部件位于发热元件一侧,发热元件另一侧与散热器以直接或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耦合,对弹性部件施加压力使得在弹性部件和散热器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的夹紧力,从而实现对发热元件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用于将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因此发热元件与散热器之间的热阻越小越好,散热路径越短越好,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具有位于外部的散热面可以确保将位于控制器壳体内部空间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及时向外散热,有效确保散热效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制备而成,具体优选地,采用铝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的具体形状可以为高度相等或不相等散热叶片和/或散热筋,以增加散热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部件是橡胶条;当然地,所述的弹性部件还可以是弹簧或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弹性部件。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热元件另一侧与散热器以直接或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耦合中所述的间接接触,是指发热元件另一侧与散热器通过导热介质接触连接;所述的导热介质可以为导热绝缘片、导热硅脂或其他导热介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路板作为核心功能部件,其板面上分布有各类功能的电子器件,具体板面结构分布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因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热元件主要是指功率管等发热器件,由于控制器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力而产生窜动,如当应用于电动车领域时,因此,为了防止功率管等发热元件受到损坏,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均会将电路板上的功率管等发热元件进行固定,传统的固定方法为:采用将功率管与电路板平齐地设置在电路板的侧面,通过若干螺钉将其紧固在散热器上或散热器附近,这使得发热元件不仅增加了电路板在宽度方向上的占用,导致控制器壳体尺寸大,不利于结构紧凑,而且通过采用螺钉紧固方式的固定过程不仅耗费时间、螺钉的耗用导致成本的增加,又由于螺钉的多点式固定可能导致发热元件的受力不够均匀,会存在发热元件端部翘起的情况,散热路径不均匀,影响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的平面之间设置一定角度,取代本申请人在先专利采用的相同或平行平面,即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的平面之间的角度为0的方案,减少或避免了发热元件在板面宽度方向的占用,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有效空间利用率,使安装结构更加紧凑,因而显然优选地,所述的角度范围的的选择使得发热元件与电路板的平面之间越接近于垂直,本技术效果越好,因此所述的角度为90度或接近90度为最优选方案;同时采用弹性部件将发热元件固定在散热器上,且发热元件与散热器以直接或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耦合,固定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同时弹性部件的面式夹紧固定结构使得发热元件受力均匀,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过程始终处于散热路径最短、热阻值最小、导热效果最好的状态,且弹性部件的使用又同时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性能。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度,以及节省安装工序,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的部分壳面同时作为散热器与发热元件耦合。更为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的壳体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制备而成,具体优选地,采用铝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同时作为散热器的部分壳面外部设有高度相等或不相等散热叶片和/或散热筋,以增加散热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当然地,虽然散热路径相对较大、热阻值相对较高,位于其它位置的壳体也具备散热功能,间接起到了散热效果,优选地,也可在其它位置的壳体上设置高度相等或不相等散热叶片和/或散热筋,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为了节省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序,优选地,所述的对弹性部件施加的压力来自控制器壳体自身结构的安装配合力,避免单独设置工序对弹性部件施加压力。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包括向其内部空间延伸的定位边,所述的弹性部件固定设置在定位边上,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安装配合时,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定位边上的弹性部件受到安装配合力与发热元件接触,并与散热器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的夹紧力,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完成安装配合的同时实现对发热元件的固定。优选地,为了简化安装工序,所述的弹性部件通过粘胶方式固定设置在定位边上,具体选择可为双面胶。
为了节省安装工序,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包括盒体、盖板、端盖板,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盒体内部,通过盒体、盖板、端盖板互相安装配合连接形成所述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的盒体的部分壳面同时作为散热器与发热元件耦合。更为优选地,所述的盒体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制备而成,具体优选地,采用铝材料制备而成,具备制备方法可采用一体铸铝成型或铝挤型材等。
优选地,所述的同时作为散热器的盒体的部分壳面外部设有高度相等或不相等散热叶片和/或散热筋,以增加散热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当然地,虽然散热路径相对较大、热阻值相对较高,盒体上其它位置的壳体也具备散热功能,间接起到了散热效果,优选地,也可在盒体上其它位置的壳体上设置高度相等或不相等散热叶片和/或散热筋,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同样可以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制备而成,如铝材料,
具备制备方法可采用一体铸铝成型,同样可用于进行辅助散热,且可在外面设置散热叶片和/或散热筋。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叶片和/或散热筋在壳体上一体延伸形成,当然地,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通过分体式固接在壳体上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采用导电材料制备而成,如铝,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器与发热元件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绝缘可以通过采用绝缘封装的发热元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在散热器与发热元件之间设置绝缘胶或绝缘片等绝缘件来实现,相信这些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也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不再具体赘述。
优选地,所述的端盖板外侧设有安装外延边,所述的各安装外延边上设有数个安装孔,具体可为2个,安装孔用于将本实用新型与其它部件进行安装连接;所述的端盖板的材料可以采用钣金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包括向控制器壳体内部空间延伸的定位边,所述的弹性部件固定设置在定位边上,所述的盒体与盖板安装配合时,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定位边上的弹性部件受到安装配合力与发热元件接触,并与散热器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的夹紧力,所述的盒体与盖板完成安装配合的同时实现对发热元件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边与盖板为一体成型。
具体优选地,所述的盖板通过两侧卡槽结构实现与盒体的安装配合,在完成一侧的卡槽配合后,以此侧配合结构为轴心将盖板向另一侧旋转直至完成另一侧的卡槽配合,通过此过程产生安装配合力同时实现对发热元件的固定。
为了确保盒体与盖板之间安装配合的稳固性,优选地,所述的卡槽结构是指所述的盒体两侧分别设有盒体支脚,各盒体支脚具有盒体支脚槽部和盒体支脚榫部,所述的盖板两侧分别设有盖板支脚,各盖板支脚分别具有与盒体支脚槽部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榫部和与盒体支脚榫部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槽部。
优选地,所述的电路板通过两侧卡槽配合方式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内部。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热元件的平面与电路板的平面存在一定角度,因此电路板的任何一侧均不需要为了预留发热元件在电路板上的宽度方向空间,因此使得电路板得以实现其两侧均通过卡槽配合方式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内部,完全避免了采用紧固件,如螺钉的固定安装方式;具体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内部两侧设有凹槽,电路板与凹槽进行卡槽配合:当控制器壳体的壁厚较薄时,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形成凹槽的技术方案,具体参见本申请人在先专利ZL201220055239.5公开的相关技术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当控制器壳体壁厚较厚时,可以直接在较厚的控制器壳体内部两侧直接设置凹槽,具体形状和分布相信这些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
优选地,所述的同时作为散热器的部分壳面的壁厚大于其它位置的壳体壁厚,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节省材料用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电路板在控制器壳体内部的安装,因此本领域的控制器壳体一般采用分体式安装配合连接形成,因此防水问题必然存在。
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功能,可在端盖板与盒体、盖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防水垫片,同时在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外侧,对其各安装配合连接处灌胶;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优化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灌胶为防水胶,一般为硅胶材料。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一般通过加装防水垫,同时在控制器壳体组装完毕后,在外侧对控制器壳体的各安装配合连接处进行灌胶。为了确保防水性能,不仅使得电路板的线束需要防水垫上设置与线束的各电连接线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出线小孔,线束的电连接线逐根穿过各出线小孔,最终通过端盖板上的大出线窗口自由地穿出,最终延伸到外部,工序非常繁琐,同时在控制器壳体外侧灌胶,灌胶工序的直接操作面积非常小,难以确保防水胶完全进入控制器壳体的各安装配合连接处,实现完全密封有难度,同时由于现有端盖板通常采用容易发生变形的钣金件制备而成,防水失效的风险也始终存在。
在上述技术背景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的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控制器壳体、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其中: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在控制器壳体安装配合连接的同时在控制器壳体的内侧面灌胶,使得控制器壳体的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控制器壳体安装配合的同时在控制器的内侧面灌胶,灌胶工序的操作面积大,使得防水胶得以完全进入并填充到控制器的各安装配合连接处,实现完全密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待控制器壳体安装完成后,在外部进行补充灌胶的防水结构必然存在灌胶不均匀、胶化密封程度不统一的情况发生。
为了节省安装工序,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包括盒体、盖板、端盖板,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盒体内部,盒体与盖板安装配合连接形成盒体盖板安装件,盒体盖板安装件和端盖板安装配合连接形成所述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分别在端盖板的内侧面灌胶密封,使得盒体盖板安装件与端盖板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优选地,所述的盒体和盖板采用铝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的端盖板采用塑料制备而成,不仅降低材料耗费成本,还消除了由于钣金件容易变形导致防水失效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的端盖板的板面积大于盒体盖板安装件端部面积,使得控制器壳体安装配合连接完成后,端盖板完全将盒体盖板安装件端部包覆或覆盖,确保盒体盖板安装件与端盖板的安装配合连接处的灌胶完全填充,进一步确保防水效果。
优选地,在端盖板的内侧面灌胶后,再将端盖板与盒体盖板安装件安装配合连接得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
优选地,所述的端盖板包括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所述的前端盖板上设有出线窗口,电路板上的线束从所述的出线窗口中自由地穿出,并根据所述线束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锁紧,确保防水性能的同时大大简化了控制器线束的安装工序。
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板包括前端盖板本部和滑动锁紧件,所述的前端盖板本部设有出线窗口,所述滑动锁紧件可相对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出线窗口上,且可根据所述线束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锁紧。
优选地,所述滑动锁紧件通过卡槽式啮合结构实现其在所述出线窗口上可相对滑动。当然地,也可以通过其他啮合结构实现所述滑动锁紧件在所述出线窗口上的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滑动锁紧件和所述出线窗口之间的安装连接处分别设置有1个或多个可相互啮合的单向滑动齿,实现所述滑动锁紧件对出线窗口的锁紧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向滑动齿可以确保滑动锁紧件的锁紧功能;为了适应当线束的外径大小发生变化的情况,所述滑动锁紧件需要将所述出线窗口锁紧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多个单向滑动齿的设置可灵活适应将所述出线窗口锁紧在不同的位置。当然地,还可以选用其他锁紧结构,如在所述滑动锁紧件和所述出线窗口之间卡扣式的锁紧结构等。
优选地,为了便于所述滑动锁紧件的加工和安装,同时又确保所述前端盖板的整体性,所述前端盖板还包括安装盖,所述安装盖将滑动锁紧件与前端盖板本部安装成一个整体。
为了使滑动锁紧件更易受力而使其顺利滑动,优选地,所述滑动锁紧件设有外凸起。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通过两侧卡槽结构实现与盒体的安装配合连接,所述的端盖板通过紧固件实现与盒体盖板安装件的安装配合连接,紧固件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盒体及盖板上的紧固连接用部件,具体一般为螺钉孔,为半缺口形状,所述的半缺口位于背离电路板的方向,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在进行紧固连接时产生的材料屑掉落到电路板上损坏电路板以及位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同时,还避免了紧固用部件内发生积水进而损坏电路板的情况发生,提高防水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端盖板上用于紧固连接用部件,一般为螺钉孔,为了防止在对端盖板内侧面灌胶的过程中,防水胶从螺钉孔处外流,因此可将螺钉孔设置为盲孔,既满足紧固功能,又防止防水胶外流。
由于前端盖板需要将线束引出,为了便于前端盖的安装,优选地,在前端盖板与盒体盖板安装件完成安装配合连接后,从盒体盖板安装件的另一侧端口向前端盖板内侧面灌胶;向后端盖板的内侧面灌胶,再将后端盖板与盒体盖板安装件安装配合连接,得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
优选地,所述的端盖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外围灌胶区域限位边,仅在端盖板内侧外围进行灌胶,满足防水密封的同时,节省灌胶量。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只是为了表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申请文件请求保护的范围。
对于本实用新型未进行文字说明的控制器组件相关功能或部件优化结构,如散热功能以及安装功能以及电路板的固定结构、防水功能等优化方案等均可参见本申请人的在先几项中国专利:ZL201220055238.0、ZL201220055565.6、ZL201220055239.5、ZL201220324036.1以及在先中国专利申请201210400664.8,本申请人在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对于控制器组件,本技术领域主要关注四大问题,即为散热、安装工序、防水以及制造成本等问题,本申请人历时2年,经过不断开发改进,将此四大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简单技术方案进行了集中解决,非常适合在生产中进行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剖视图;
附图3是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1的立体爆炸图;
附图5是附图4所述盖板120与盒体110安装配合连接过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4所述盖板120与盒体110安装配合连接过程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附图7是附图4所述盖板120与盒体110安装配合连接过程的结束状态示意图;
附图8是附图4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内侧灌胶状态示意图;
附图9是附图4所述的后端盖板130b灌胶并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进行插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10是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附图8所示的前端盖板13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控制器壳体100、部分壳面100a、其它位置的壳体100b、定位边100-1、盒体110、盒体支脚111、112、盒体支脚槽部111a、112a、盒体支脚榫部111b、112b、凹槽113、盖板120、盖板支脚121、122、盖板支脚槽部121a、122a、盖板支脚榫部121b、122b、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前端盖板本部130a-0、滑动锁紧件130a-1、安装盖130a-2、单向滑动齿500a、单向滑动齿500b、外凸起132、安装外延边190、安装孔191、外围灌胶区域限位边131、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出线窗口150、螺钉紧固件160、螺钉孔170、端盖板螺钉孔180、凸台180-1、电路板200、发热元件210、绝缘片211、线束220、散热器300、散热叶片310、散热筋320、弹性部件4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控制器组件,包括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控制器壳体100、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00内部的电路板200、固接在控制器壳体100或电路板200上的散热器300,所述的电路板200上具有发热元件210,发热元件210与散热器300耦合,其中:
 所述的散热器300具有位于外部的散热面;
所述的发热元件210平面与所述的电路板200平面之间具有角度,所述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所述的发热元件210的固定结构包括弹性部件400,所述的弹性部件400位于发热元件210一侧,发热元件210另一侧与散热器300以直接或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耦合,对弹性部件400施加压力使得在弹性部件400和散热器300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210的夹紧力,从而实现对发热元件210的固定。
实施例2、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的部分壳面100a同时作为散热器300与发热元件210耦合,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对弹性部件400施加的压力来自控制器壳体100自身结构的安装配合力,其余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
实施例4、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包括向其内部空间延伸的定位边100-1,所述的弹性部件400固定设置在定位边100-1上,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安装配合时,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定位边100-1上的弹性部件400受到安装配合力与发热元件210接触,并与散热器300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210的夹紧力,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完成安装配合的同时实现对发热元件210的固定,其余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
实施例5、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包括盒体110、盖板120、端盖板130a、130b,电路板200固定安装在盒体110内部,通过盒体110、盖板120、端盖板130a、130b互相安装配合连接形成所述的内部空间,其余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
实施例6、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盖板120包括向控制器壳体100内部空间延伸的定位边100-1,所述的弹性部件400固定设置在定位边100-1上,所述的盒体110与盖板120安装配合时,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定位边100-1上的弹性部件400受到安装配合力与发热元件210接触,并与散热器300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210的夹紧力,所述的盒体110与盖板120完成安装配合的同时实现对发热元件210的固定,其余同实施例5。
实施例7、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盒体110通过两侧卡槽结构实现与盖板120的安装配合,在完成一侧的卡槽配合后,以此侧配合结构为轴心将盖板120向另一侧旋转直至完成另一侧的卡槽配合,通过此过程产生安装配合力同时实现对发热元件210的固定,其余同实施例5或实施例6。
实施例8、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卡槽结构是指所述的盒体110两侧分别设有盒体支脚111、112,各盒体支脚111、112具有盒体支脚槽部111a、112a和盒体支脚榫部111b、112b,所述的盖板120两侧分别设有盖板支脚121、122,各盖板支脚121、122分别具有与盒体支脚槽部111a、112a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榫部121b、122b和盒体支脚榫部111b、112b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槽部121a、122a,其余同实施例7。
实施例9、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电路板200通过两侧卡槽配合方式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00内部,其余同实施例1-8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10、一种控制器组件,其中:所述的同时作为散热器300的部分壳面100a的壁厚大于其它位置的壳体100b壁厚,其余同实施例1-9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11、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控制器壳体100、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00内部的电路板200,其中: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在控制器壳体100安装配合连接的同时在控制器壳体100的内侧面灌胶,使得控制器壳体100的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其余同实施例1-10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12、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包括盒体110、盖板120、端盖板130a、130b,电路板200固定安装在盒体110内部,盒体110与盖板120安装配合连接形成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和端盖板130a、130b安装配合连接形成所述的内部空间,其余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3、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在端盖板130a、130b的内侧面灌胶,使得盒体盖板安装件140与端盖板130a、130b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其余同实施例12。
实施例14、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的板面积大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端部面积,使得控制器壳体100安装配合连接完成后,端盖板130a、130b完全将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端部包覆或覆盖,其余同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
实施例15、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在端盖板130a、130b的内侧面灌胶后,再将端盖板130a、130b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安装配合连接得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其余同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或实施例14。
实施例16、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包括前端盖板130a和后端盖板130b,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上设有出线窗口150,电路板200上的线束220从所述的出线窗口150中自由地穿出,并根据所述线束220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150锁紧,其余同实施例12-15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17、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包括前端盖板本部130a-0和滑动锁紧件130a-1,所述的前端盖板本部130a-0设有出线窗口150,所述滑动锁紧件130a-1可相对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出线窗口150上,且可根据所述线束220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150锁紧,其余同实施例16。
实施例18、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盖板120通过两侧卡槽结构实现与盒体110的安装配合连接,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通过紧固件实现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的安装配合连接,其余同实施例12-17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19、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在前端盖板130a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完成安装配合连接后,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的另一侧端口向前端盖板130a内侧面灌胶;向后端盖板130b的内侧面灌胶,再将后端盖板130b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安装配合连接,得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其余同实施例16-18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20、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的内侧面上设有外围灌胶区域限位边131,其余同实施例12-19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实施例21、如图1-图11所示的控制器组件,包括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控制器壳体100、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00内部的电路板200、固接在控制器壳体100或电路板200上的散热器300,所述的电路板200上具有发热元件210,发热元件210与散热器300耦合,其中:
 所述的散热器300具有位于外部的散热面;
所述的发热元件210平面与所述的电路板200平面之间具有角度,所述的角度为90度;
所述的发热元件210的固定结构包括弹性部件400,具体为橡胶条,所述的弹性部件400位于发热元件210一侧,发热元件210另一侧与散热器300以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耦合,对弹性部件400施加压力使得在弹性部件400和散热器300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210的夹紧力,从而实现对发热元件210的固定;所述的对弹性部件400施加的压力来自控制器壳体100自身结构的安装配合力;
具体结构说明如下:
如图1-图4所示并结合其它附图,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包括盒体110、盖板120、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所述的盒体110的部分壳面100a同时作为散热器300与发热元件210以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耦合,部分壳面100a与发热元件210之间设有绝缘片211,所述的部分壳面100a的壁厚大于其它位置的壳体100b壁厚,所述的部分壳面100a外部设有高度相等的数个散热叶片310,散热叶片310表面上还一体延伸形成若干散热筋320,盒体110上其它位置的壳体100b和盖板120也设置了若干散热叶片310和散热筋320,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的盒体110和盖板120采用铝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的散热叶片310和散热筋320均在盒体110、盖板120上一体延伸形成;
所述的盒体110在其内部两侧分别设置凹槽113,凹槽113位于部分壳面100a附近,电路板200与凹槽113进行卡槽配合,所述的电路板200通过两侧卡槽配合方式固定安装在盒体110内部,盒体110与盖板120安装配合连接形成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和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安装配合连接形成所述的内部空间,具体安装配合连接方式为:
所述的盖板120通过两侧卡槽结构实现与盒体110的安装配合连接,所述的卡槽结构是指所述的盒体110两侧分别设有盒体支脚111、112,盒体支脚111具有盒体支脚槽部111a和盒体支脚榫部111b,盒体支脚112具有盒体支脚槽部112a和盒体支脚榫部112b,所述的盖板120两侧分别设有盖板支脚121、122,盖板支脚121具有与盒体支脚槽部111a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榫部121b和与盒体支脚榫部111b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槽部121a,盖板支脚122具有与盒体支脚槽部112a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榫部122b和与盒体支脚榫部112b进行卡槽配合的盖板支脚槽部122a;
所述的盖板120包括向控制器壳体100内部空间一体延伸的定位边100-1,所述的弹性部件400通过双面胶固定设置在定位边100-1上,如图5-图7所示的盖板120与盒体110的安装配合连接过程所示,在完成一侧,即盒体支脚槽部111a与盖板支脚榫部121b以及盒体支脚榫部111b与盖板支脚槽部121a之间的卡槽配合后,以此侧配合结构为轴心将盖板120向另一侧旋转直至完成另一侧,即盒体支脚槽部112a与盖板支脚榫部122b以及盒体支脚榫部112b与盖板支脚槽部122a的卡槽配合,在此过程中,所述的固定设置在定位边100-1上的弹性部件400受到安装配合力与发热元件210接触,并与部分壳面100a之间产生对发热元件210的夹紧力,所述的盒体110与盖板120完成安装配合的同时实现对发热元件210的固定;
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分别通过4个螺钉紧固件160实现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的安装配合连接,盒体110及盖板120上的螺钉孔170为半缺口形状,所述的半缺口位于背离电路板200的方向,为了便于后续改进的互换性和可靠性,所述的盖板120上预留数个半缺口形状螺钉孔170,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也分别预留数个端盖板螺钉孔180,一般为2个;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上的端盖板螺钉孔180为盲孔,为了增加前端盖板130a的灌胶量,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上的端盖板螺钉孔180内侧设有凸台180-1;
如图8-图11所示并结合其它附图,为了确保防水性能,本实施例提出该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在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的内侧面灌胶,具体如下:
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的板面积大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端部面积,使得控制器壳体100安装配合连接完成后,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完全将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端部包覆或覆盖;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采用塑料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上设有出线窗口150,电路板200上的线束220(附图为简化示意画法)从所述的出线窗口150中自由地穿出,并根据所述线束220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150锁紧;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包括前端盖板本部130a-0、滑动锁紧件130a-1、安装盖130a-2,所述安装盖130a-2将滑动锁紧件130a-1与前端盖板本部130a-0安装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前端盖板本部130a-0设有出线窗口150,所述滑动锁紧件130a-1可相对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出线窗口150上,且可根据所述线束220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150锁紧;所述滑动锁紧件130a-1通过卡槽式啮合结构实现其在所述出线窗口150上可相对滑动,具体为:
所述滑动锁紧件130a-1和所述出线窗口150之间的安装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多个可相互啮合的单向滑动齿500a、500b,为了使滑动锁紧件130a-1更易受力而使其顺利滑动,所述滑动锁紧件130a-1设有外凸起132;
在前端盖板130a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按上述步骤将线束220穿出并锁紧并通过螺钉紧固件160完成安装配合连接后,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的另一侧端口向前端盖板130a内侧面灌胶,为了便于前端盖板130a的安装,可对前端盖板130a内侧面整体灌胶,当然地,为了方便后续改进工艺的互换性,在前端盖板130a的内侧面可预留外围灌胶区域限位边,待胶固化后,向后端盖板130b的内侧面灌胶,所述的后端盖板130b的内侧面上设有外围灌胶区域限位边131,防水胶被限位在后端盖板130b的外围,将盒体盖板安装件140插装入后端盖板130b中,待胶固化后,将后端盖板130b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通过螺钉紧固件160进行安装配合连接,使得盒体盖板安装件140与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的安装配合连接处均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得到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的控制器壳体100;
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后端盖板130b外侧设有安装外延边190,所述的各安装外延边190上分别设有2个安装孔191,安装孔191用于将本实用新型与其它部件进行安装连接;
其余同实施例1-20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对相关部件的形状、材料、数量以及位置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包括一具有内部空间的控制器壳体(100)、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壳体(100)内部的电路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在控制器壳体(100)安装配合连接的同时在控制器壳体(100)的内侧面灌胶,使得控制器壳体(100)的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包括盒体(110)、盖板(120)、端盖板(130a,130b),电路板(200)固定安装在盒体(110)内部,盒体(110)与盖板(120)安装配合连接形成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和端盖板(130a,130b)安装配合连接形成所述的内部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结构采用在端盖板(130a,130b)的内侧面灌胶,使得盒体盖板安装件(140)与端盖板(130a,130b)的安装配合连接处处于完全胶化密封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的板面积大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端部面积,使得控制器壳体(100)安装配合连接完成后,端盖板(130a,130b)完全将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端部包覆或覆盖。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端盖板(130a,130b)的内侧面灌胶后,再将端盖板(130a,130b)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安装配合连接得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包括前端盖板(130a)和后端盖板(130b),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上设有出线窗口(150),电路板(200)上的线束(220)从所述的出线窗口(150)中自由地穿出,并根据所述线束(220)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150)锁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板(130a)包括前端盖板本部(130a-0)和滑动锁紧件(130a-1),所述的前端盖板本部(130a-0)设有出线窗口(150),所述滑动锁紧件(130a-1)可相对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出线窗口(150)上,且可根据所述线束(220)的外径大小将所述出线窗口(150)锁紧。
8.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120)通过两侧卡槽结构实现与盒体(110)的安装配合连接,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通过紧固件实现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的安装配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端盖板(130a)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完成安装配合连接后,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的另一侧端口向前端盖板(130a)内侧面灌胶;向后端盖板(130b)的内侧面灌胶,再将后端盖板(130b)与盒体盖板安装件(140)安装配合连接,得到所述的控制器壳体(100)。
10.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板(130a,130b)的内侧面上设有外围灌胶区域限位边(131)。
CN 201320035744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1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5744 CN203181464U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5744 CN203181464U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1464U true CN203181464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8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3574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1464U (zh) 2013-01-23 2013-01-23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146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621A (zh) * 2016-07-04 2018-01-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组合结构
CN107645874A (zh) * 2016-07-20 2018-01-30 珠海市声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电路结构及其灌封方法
CN110996572A (zh) * 2019-12-06 2020-04-10 南京杰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摩车控制器结构
CN111770255A (zh) * 2020-07-20 2020-10-13 福州鑫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科学级cmos相机的防尘防潮结构
CN109890165B (zh) * 2019-03-27 2020-10-16 江苏金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共享电单车的基于灌胶密封的控制器
CN111776187A (zh) * 2020-07-20 2020-10-16 龙海特尔福汽车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动力总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621A (zh) * 2016-07-04 2018-01-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组合结构
CN107579621B (zh) * 2016-07-04 2020-10-2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组合结构
CN107645874A (zh) * 2016-07-20 2018-01-30 珠海市声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电路结构及其灌封方法
CN109890165B (zh) * 2019-03-27 2020-10-16 江苏金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共享电单车的基于灌胶密封的控制器
CN110996572A (zh) * 2019-12-06 2020-04-10 南京杰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摩车控制器结构
CN111770255A (zh) * 2020-07-20 2020-10-13 福州鑫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科学级cmos相机的防尘防潮结构
CN111776187A (zh) * 2020-07-20 2020-10-16 龙海特尔福汽车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动力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81464U (zh) 一种控制器组件的防水结构
CN203181481U (zh) 一种控制器组件
CN103104074A (zh) 一种建筑光伏构件模块
CN202496159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组件的安装结构
CN108990251A (zh) 印刷电路板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06039121U (zh) 一种摄像机及其内安装支架
CN201854527U (zh) 整车控制器
EP4408004A1 (en) Camera, and shell assembly of camera
CN215816419U (zh) 一种解决天线罩热膨胀变形的结构
CN109980590A (zh) 一种集成式可调结构的母线槽
CN108839549A (zh) 一种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保护结构
CN209766651U (zh) 一种基站天线反射板
CN208947030U (zh) 一种防水型电动汽车用ptc风暖加热器
CN210470087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热管散热结构
CN206922927U (zh) 无边框液晶电视
CN215764946U (zh) 方便安装和防眩光led灯外壳
CN206759294U (zh) 一种散热电源
CN207354799U (zh) 电调装置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CN2066237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
CN218048755U (zh) 电池涂胶模具
CN21897032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结构
CN218277595U (zh) 一种新型电压暂降保护装置
CN215934953U (zh) 一种密封装置及摄像机
CN203205477U (zh) 软包装电池加固连接装置
CN205425403U (zh) 一种缠绕型分体式储水式电磁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