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4527U - 整车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整车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54527U CN201854527U CN2010206188717U CN201020618871U CN201854527U CN 201854527 U CN201854527 U CN 201854527U CN 2010206188717 U CN2010206188717 U CN 2010206188717U CN 201020618871 U CN201020618871 U CN 201020618871U CN 201854527 U CN201854527 U CN 2018545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ircuit board
- upper shell
- car controller
- entire c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车控制器,其包括电路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壳体,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设置于电路板上,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本体设置于电路板上,而壳体包括上、下壳体,电路板、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且上壳体包括第一容置部及第二容置部分别对应容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本体及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本体,以简化整车控制器的配置并使其可便于维修,同时提升整车控制器的连接器接脚的使用率、缩小整车控制器的体积,强化整体结构并降低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车控制器,尤指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或动力汽车且可灵活配置、便于维修的整车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辆皆配有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以通过整车控制器来控制车辆各部件的协调运行。
而以现行混合动力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的整车控制器为例,其如图1A至图1C所示,现有整车控制器1包括电路板10、连接器11及壳体12,其中壳体12包括上壳体121及下壳体122,其中上壳体121设有开口1211(如图1C所示),用以对应配置连接器11。而连接器11则包括本体111、颈部112及多个接脚113,颈部112由本体111垂直延伸而出,而多个接脚113,例如:100只接脚113,则由颈部112延伸而出。由于连接器11的本体111体积较大,为了加强固定连接器11,现有技术必须将连接器11的颈部112先穿过上壳体121的开口1211,并通过黏着剂将颈部112固设于开口1211中(如图1C所示),使连接器11与上壳体121先稳固地结合后,方可将连接器11的接脚113插置于电路板10对应的导电穿孔101并加以焊接,尔后再将下壳体122与上壳体121连接,使电路板10可容收于上壳体121与下壳体122所共同组成的空间中,至于连接器11的本体111则相对于壳体12向外凸伸,以供车辆的插座(未图标)对接。
然而,正由于现有技术必须将连接器11的颈部112先穿过上壳体121的开口1211并加以黏着固定后,方可通过上壳体121的辅助而达成稳固固定连接器11的目的,因此现有整车控制器1的组装过程繁杂冗长;此外,单一连接器11的接脚113数目众多,故其相对于电路板10的装配不易,且由于连接器11已固定于上壳体121,故当连接器11的接脚113与电路板10焊接完成后,设置于电路板10的第一侧面10A上的电子元件(未图标)被密封于上壳体121和电路板10之间,换言之,若现有整车控制器1需要维修保养时,即便可将下壳体122相对于上壳体121拆解,但仅电路板10的第二侧面10B,亦即面向下壳体122的电子元件可相对于外界暴露,设置于电路板10的第一侧面10A上的电子元件却有维修困难之顾虑,若要将上壳体121与电路板10强行拆开,则可能损坏电路板10上的电子元件及连接器11的接脚113。再者,现有技术的连接器11体积大,不但占用空间多,连接器11亦有空余接脚113未使用而有浪费资源的缺点。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整车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缺陷,实为相关技术领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整车控制器,其将现有单一的连接器改设为多个连接器,并将所述多个连接器直接固定于电路板上,再以上、下壳体将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容置于两者之间,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必需将连接器与上壳体先行固定再与电路板连接的组装复杂、维修不便等种种缺陷,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使整车控制器的配置更为灵活、以提升整车控制器的连接器接脚的使用率、缩小整车控制器的体积,强化整体结构并降低制作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广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整车控制器,其包括电路板、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壳体,第一连接器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第一本体,第二连接器亦包括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第二本体,而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电路板、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且上壳体包括第一容置部及第二容置部分别对应容收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本体及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本体。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整车控制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组合示意图。
图1C为沿图1B的a-a’线的剖面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车控制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组合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整车控制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组合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现有整车控制器1
电路板10、20
第一侧面10A、20A
第二侧面10B、20B
导电穿孔101、201
连接器11
本体111
颈部112
接脚113、213、223
壳体12、23
上壳体121、231
开口1211
下壳体122、232
整车控制器2、2’
电子元件200
第一锁固孔202
第一连接器21
第一本体211
第一插槽212
防呆凸块2121、2221
第一端部213A、223A
第二端部213B、223B
第一固定件214
第二连接器22
第二本体221
第二插槽222
第二固定件224
第一开口2301
第二开口2302
第一容置部2311
第二容置部2312
第一缺口2313
第二缺口2314
第二锁固孔2315
耳件2316
沟槽2317
第一延伸部2321
第二延伸部2322
第三锁固孔2323
锁固元件24
防水元件25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形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用于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A,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车控制器的拆解示意图。如图2A所示,整车控制器2至少包括电路板20、第一连接器21、第二连接器22以及壳体23,第一连接器21包括直接设置于电路板20上的第一本体211,第二连接器22包括直接设置于电路板20上的第二本体221,而壳体23包括上壳体231及下壳体232,其将电路板20、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组合结构夹设于两者之间,且上壳体231包括第一容置部2311和第二容置部2312,其分别对应容收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以下将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整车控制器的细部结构。
请再参阅图2A,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可为一矩形电路板,且包括相互对应的第一侧面20A及第二侧面20B,其中第一侧面20A及第二侧面20B上皆设有电子元件200;此外,电路板20上亦包括多个导电穿孔201及多个第一锁固孔202,导电穿孔201及第一锁固孔202皆贯穿电路板20的第一、第二侧面20A、20B,其中导电穿孔201可邻近于电路板20不同的两侧边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导电穿孔201可邻近于平行电路板20X方向及Y方向的两相临侧边设置,以供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的接脚213、223插置,而第一锁固孔202则可设置于电路板20的四个角落,换言之,电路板20以包括四个第一锁固孔202为佳,但第一锁固孔202的位置及数目并不以此为限。
请再参阅图2A,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的外部轮廓大致呈矩形,而第一连接器21除了第一本体211外,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插槽212、多个接脚213及第一固定件214,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21包括两个第一插槽212,其可为相对于第一本体211凹陷的矩形凹槽,但第一插槽212的形状及数目并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插槽212中可包括至少一防呆凸块2121,其以设置于第一插槽212的边缘为佳。而第一连接器21的每一接脚213实质上可呈L形,其由导电材质所制成,且包括第一端部213A及第二端部213B,其中第一端部213A延伸设置于第一插槽212中,而第二端部213B则由第一本体211向外延伸而出,以对应插置于电路板20的导电穿孔201,并通过焊接而将接脚213的第二端部213B稳固地设置于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20A上,以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与结构连接。至于第一固定件214则可由第一本体211延伸而出,并通过螺丝或铆钉等元件(未图标)穿过第一固定件214,从而辅助将第一本体211稳固地锁合于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20A上。
相同地,第二连接器22除第二本体221外,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插槽222、多个接脚223和第二固定件224,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22亦可包括两个相对于第二本体221凹陷的第二插槽222,然而第二插槽222的数目并不以此为限,其可视需求调整,当然,第二插槽222中亦可设有防呆凸块2221。至于第二连接器22的接脚223同样呈L形且包括第一端部223A及第二端部223B,其中第一端部223A延伸设置于第二插槽222中,而第二端部223B则由第二本体221向外延伸,以对应插置于电路板20的导电穿孔201中,并通过焊接而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和结构连接,使第二本体221可设置于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20A上。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固定件224亦由第二本体221延伸而出,以配合螺丝或铆钉等元件(未图标)穿过第二固定件224并锁合于电路板20,以此辅助将第二本体221稳固地固设于电路板20上。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可选自体积较现有连接器11为小的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21的接脚213数目以与第二连接器22的接脚223数目互异为佳,例如:第一连接器21的接脚213数目可为36只而第二连接器22接脚223数目可为48只,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使用者可依整车控制器2的需求来选择第一连接器21及第二连接器22,以确保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可提供足够的接脚213、223供车辆使用且不至于有过多空余未使用的接脚213、223,以提升接脚213、223的整体利用率。
请再参阅图2A,整车控制器2的壳体23包括上壳体231及下壳体232,上壳体231大致呈矩形,其用以罩覆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20A上的电子元件200及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于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31至少包括第一容置部2311及第二容置部2312,其可分设于上壳体231的两个侧边,例如平行于X方向和平行于Y方向的侧边,其中第一容置部2311的大小实质上略大于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且第一容置部2311包括第一缺口2313;至于第二容置部2312的大小实质亦以大于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为佳,且第二容置部2312亦包括第二缺口2314,是以当上壳体231覆盖于电路板20与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时,便可利用第一容置部2311对应容置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并使第一本体211部分卡合于第一缺口2313中,至于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则可对应容置于第二容置部2312并部分卡合于第二缺口2314中。此外,上壳体231亦设有多个第二锁固孔2315及多个耳件2316,其中第二锁固孔2315的数目可为四个,其邻近于上壳体231的边缘设置且大致位于上壳体231的四个角落,以对应于电路板20的第一锁固孔202,而耳件2316亦可由上壳体231的边缘延伸而出,其作为一连接接口,使整车控制器2可通过耳件2316而相对固定至车辆。
请再参阅图2A,壳体23的下壳体232可为一矩形浅盘状结构,且下壳体232包括第一延伸部2321及第二延伸部2322,其分别对应于上壳体231的第一容置部2311的第一缺口2313和第二容置部2312的第二缺口2314,以于下壳体232与上壳体231组配时,以第一缺口2313和第一延伸部2321共同定一出壳体23的第一开口2301,并以第二缺口2314和第二延伸部2322共同定义出壳体23的第二开口2302(如图2B所示),此外,下壳体232亦包括多个第三锁固孔2323,其大致位于下壳体232的四个角落并对应于电路板20的第一锁固孔202和上壳体231的第二锁固孔2315。于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31及下壳体232以金属材质所冲压而成的一体成型结构为佳,但上、下壳体231、232的材质选用并无所设限。
请再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其中图2B为图2A的组合示意图。欲组配整车控制器2时,第一连接器21及第二连接器22各自以其接脚213、223的第二端部213B、223B插置于电路板20对应的导电穿孔201中,并通过焊料使接脚213、223与电路板20链接,同时通过第一固定件214及第二固定件224辅助将第一本体211及第二本体221稳固地设置在电路板20上,以得到如图2A所示的电路板20、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组合结构,其中,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实质上分别位于平行电路板20的X方向及Y方向的两相邻侧边。接着将电路板20、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组合结构容收于上壳体231和下壳体232之间,其中上壳体231覆盖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20A及设置于第一侧面20A上的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并以第一容置部2311及第二容置部2312分别容收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下壳体232则覆盖于电路板20的第二侧面20B,此外,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实质上可由第一缺口2313和第一延伸部2321所共同定义的第一开口2031部分凸出,使其第一插槽212得以相对于外界暴露,而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则可由第二缺口2314和第二延伸部2322所共同定义的第二开口2032部分凸出,使其第二插槽222可相对于外界暴露(如图2B所示),以便于后续与车辆的插座对接。最后再以锁固元件24依序穿过相互对应的第三锁固孔2323、第一锁固孔202及第二锁固孔2315,便可将下壳体232、电路板20和上壳体231加以固定锁合,从而使电路板20与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的组合结构能稳固地容置于上、下壳体231、232之间,以完成整车控制器2的装配。
而装配完成的整车控制器2可进一步通过上壳体231的耳件2316固定至车辆,然其固定方式无所设限,可通过螺丝锁固或通过凹凸结构的相互卡合而相对于车辆固定,因此车辆的一部分插头(未图标)可对应地插置于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插槽212中,并通过防呆凸块2121预防使用者误插,同时通过接脚213与整车控制器2的电路板20电性连接,以传送电流或信号;至于另一部分的插头(未图标)则可对应地插置于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插槽222,且同样可通过防呆凸块2221避免误插,并通过第二连接器22的接脚223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因此整车控制器2便可驱动车辆的各部件动作。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请参阅图3A,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整车控制器2’的拆解示意图,如图3A、3B所示,整车控制器2’包括电路板20、第一连接器21、第二连接器22及壳体23,其中电路板20、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结构,及其彼此间的配置关系皆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此外,壳体23亦包括上壳体231及下壳体232,于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31与下壳体232的结构,以及其与电路板20和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之间的关系亦与前述实施例相仿,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31的底部边缘及第一、第二缺口2313、2314边缘增设有沟槽2317,且整车控制器2’亦增设有防水元件25,其可为由具有弹性的防水材质,例如:橡胶,所制成的环状垫圈,但不以此为限,防水元件25可对应容置于上壳体231的沟槽2317中,因此,当上壳体231与下壳体232彼此结合而将电路板20和第一连接器21及第二连接器22的组合结构容收于壳体23中时,防水元件25可填补于上壳体231与下壳体232之间、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与壳体23的第一开口2301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与壳体23的第二开口2302之间(如图3B所示),以利用防水元件25阻绝外界水气进入整车控制器2’内部,进而达成防水效果。而于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通过灌胶填补缝隙的方式来达成防水的效果,而不限于防水环状垫圈的使用。
由前述说明应可理解,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与电路板20组合之后,再将电路板20、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组合结构容收于上壳体231和下壳体232之间,因此若整车控制器2/2’的电路板20上的电子元件200故障时,仅需相应将下壳体232或上壳体231相对于电路板20拆解,便可进行维修,故本实用新型的整车控制器2/2’可克服现有整车控制器1维修不便的缺点;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体积比现有连接器11小,且可通过接脚213、223焊接于电路板20而直接固设于电路板20上,或进一步通过第一固定件214和第二固定件224的辅助而稳固地相对于电路板20固定,因此无须如现有技术般,必须将连接器11的颈部112固设于上壳体121的开口1211而通过上壳体121辅助固定连接器11,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整车控制器2/2’的装配工艺;再者,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单一连接器11分为第一连接器21和第二连接器22,并视需求选用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不仅可避免现有连接器11体积大、占用空间多的问题,亦可避免现有连接器11因无法调整而有空余接脚113未使用所造成的浪费,同时使整车控制器2/2’的配置更为灵活。又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21的第一本体211和第二连接器22的第二本体221实质上分别容收于上壳体231的第一容置部2311和第二容置部2312中,且第一、第二本体211、221直接设置于电路板20上,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除可适当地减低整车控制器2/2’的高度而缩小整体体积外,亦可通过上壳体231对第一、第二连接器21、22提供较佳的保护,以增加整车控制器2/2’的整体结构强度,而当壳体23选用金属材质时,更能以此提升屏蔽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形式,举例而言:前述实施例以整车控制器包括一个第一连接器与一个第二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然而在某些实施例中,整车控制器亦可于电路板上配置两个第一连接器或两个第二连接器,甚或配置多个连接器,换言之,连接器的选用可视车辆的需求调整。此外,整车控制器的第一、第二连接器相对于电路板的配置位置亦不以彼此相邻为限,其亦可根据车辆的设计而有不同的配置方式,以方便与车辆的插座对接。又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固定件并不限于前述配合螺丝或铆钉而固定于电路板的形式,于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固定件亦可为卡扣件,以通过卡扣于电路板的边缘而分别辅助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本体及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本体稳固设置于电路板上;当然,如第一、第二连接器可直接通过接脚焊接于电路板而稳固设置于电路板时,更可选择性地省略第一、第二固定件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将现有整车控制器的单一连接器改设为多个连接器,以于确保整车控制器的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接脚利用率而避免接脚的空余浪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使整车控制器的配置更为灵活;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可直接与电路板电性/结构连接,或通过固定件辅助将连接器稳固地相对于电路板固定,故无需如现有技术般,必须先将连接器与上壳体固定后再组装至电路板上,因此亦可简化装配工艺,此皆有助于降低整车控制器的整体成本。
再者,正因本实用新型直接将连接器固设于电路板后,再以上、下壳体将电路板及多个连接器容装于两者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整车控制器不但可避免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相对于电路板过于凸出所造成的占用体积等问题,亦具有便于拆解维修的优点,从而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维修电路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电子元件的缺陷;又本实用新型将多个连接器包覆于壳体之中,此亦有助于提供较佳的保护及屏蔽效果。由于上述优点皆为现有技术所不及,故本实用新型的整车控制器结构设计极具产业价值。
本实用新型可由熟习此技术的人员进行任意修改,然而皆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整车控制器,其包括:
一电路板;
一第一连接器,其包括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一第一本体;
一第二连接器,其包括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一第二本体;以及
一壳体,其包括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该电路板、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设置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且该上壳体包括一第一容置部及一第二容置部,其分别对应容收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第二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包括至少一第一插槽,而该第二连接器包括至少一第二插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各自包括多个接脚,所述多个接脚的多个第一端部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一插槽中及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第二插槽中,而所述多个接脚的多个第二端部分别由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第二本体延伸而出,以对应插置于该电路板的多个导电穿孔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一插槽及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第二插槽中各自包括至少一防呆凸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壳体的该上壳体的该第一容置部包括一第一缺口,该第二容置部包括一第二缺口,而该下壳体包括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以与该第一缺口及该第二缺口共同定义出该壳体的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一本体由该第一开口部份凸出以暴露至少一该第一插槽,而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第二本体由该第二开口部分凸出以暴露至少一该第二插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壳体的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第一本体之间以及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第二本体之间各自包括一防水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壳体的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包括一防水元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固定件,而该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固定件,以通过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辅助将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固设于该电路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锁固孔,该壳体的该上壳体包括多个第二锁固孔,而该下壳体包括多个第三锁固孔,该第一锁固孔、该第二锁固孔及该第三锁固孔彼此对应,以通过一锁固元件将该上壳体、该电路板及该下壳体固定锁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其中该壳体的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实质上以金属材质制成,且该上壳体还包括多个耳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188717U CN201854527U (zh) | 2010-11-23 | 2010-11-23 | 整车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188717U CN201854527U (zh) | 2010-11-23 | 2010-11-23 | 整车控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54527U true CN201854527U (zh) | 2011-06-01 |
Family
ID=4409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1887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4527U (zh) | 2010-11-23 | 2010-11-23 | 整车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5452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0973A (zh) * | 2011-06-24 | 2012-02-15 | 张家港市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纯电动汽车用集成控制器 |
CN105501147A (zh) * | 2014-09-30 | 2016-04-20 | 奥特润株式会社 | 利用固定部件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682391A (zh) * | 2016-03-02 | 2016-06-15 | 张斐斐 | 一种电路板边框料分离机网路控制器 |
CN105751990A (zh) * | 2014-09-30 | 2016-07-13 | 奥特润株式会社 | 利用固定部件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2010
- 2010-11-23 CN CN2010206188717U patent/CN20185452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0973A (zh) * | 2011-06-24 | 2012-02-15 | 张家港市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纯电动汽车用集成控制器 |
CN105501147A (zh) * | 2014-09-30 | 2016-04-20 | 奥特润株式会社 | 利用固定部件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751990A (zh) * | 2014-09-30 | 2016-07-13 | 奥特润株式会社 | 利用固定部件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682391A (zh) * | 2016-03-02 | 2016-06-15 | 张斐斐 | 一种电路板边框料分离机网路控制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54527U (zh) | 整车控制器 | |
JP2006310866A (ja) | 電気エネルギー発生用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 | |
CN201797688U (zh) | 电动车辆控制器的组合式散热装置 | |
CN105938956B (zh) | Usb电源插座 | |
CN105790703A (zh) | 一种接线盒 | |
CN108832425A (zh) | 集成模块化插座 | |
CN208272251U (zh) | 插头及连接器 | |
CN210771819U (zh) | 拼装型灯具 | |
KR101910096B1 (ko) | 전기 상용차의 외부 장착형 배터리팩 구조 | |
CN217997597U (zh) | 一种显示模组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 |
CN207022059U (zh) | 移动终端及其扩展模块安装结构 | |
KR200486264Y1 (ko) | 조립식 단자대 | |
CN202859063U (zh) | 洗碗机 | |
CN201838820U (zh) | 具有修正移动偏差功能的电气连接装置与太阳能窗户结构 | |
CN208489473U (zh) | 集成模块化插座 | |
CN205452566U (zh) | 一种led用接线端子连接器 | |
CN209994283U (zh) |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电源适配器 | |
CN202601683U (zh) | 智能接线盒 | |
CN207475466U (zh) | 光伏组件 | |
CN210136777U (zh) | 一种交流升降变压器 | |
CN201986310U (zh) |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 |
CN208889892U (zh) | 一种智能插座 | |
CN207474855U (zh) | 新能源汽车用防水型接头 | |
CN214254875U (zh) | 一种防水型漏电保护插头 | |
CN215934014U (zh) | 迷你型带保护门美规一拖三转换器墙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