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0801U -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0801U
CN203130801U CN 201320116806 CN201320116806U CN203130801U CN 203130801 U CN203130801 U CN 203130801U CN 201320116806 CN201320116806 CN 201320116806 CN 201320116806 U CN201320116806 U CN 201320116806U CN 203130801 U CN203130801 U CN 203130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structure
pawl
colludes
ball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168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孟宜
郑惟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MI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PMI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MI GROUP filed Critical PMI GROUP
Priority to CN 2013201168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0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0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08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包括多数个前、后面对而间隔设置的间隔体,以及两分别结合于各间隔体左、右两端的连接带,各间隔体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拘束部,在该两第一拘束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拘束部,该第一拘束部在其前后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凹弧状的第一勾爪面,该第一勾爪面上形成有一第一凸形结构,该第二拘束部在其前后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凹弧状的第二勾爪面,该第二勾爪面上形成有一第二凸形结构,两连接带平行设置,并分别于连接两相邻间隔体的内面形成有一凹弧面,而与两相邻的间隔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供滚珠容置,以此可减少间隔体与滚珠间的碰撞,并利用凹弧面上的凸形结构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摩擦力。

Description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于线性滑轨装置,尤指一种可将多数个滚动元件保持于其间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背景技术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是一种用来保持线性滑轨内各滚动元件的装置,可使各滚动元件之间维持一定的距离,并且避免滚动元件之间产生碰撞,以此使滚珠达到良好的滚动状态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现有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请参看日本实用新型第2607993号专利案“滚珠链及直线运动引导装置”(以下称参考文献1),其中,如图2所示,参考文献1在两侧设有平行的两链带,在两链带之间间隔地容设有多个滚珠,在各滚珠之间设置一间隔体,各间隔体两侧分别朝滚珠方向形成弧状凹面,通过该凹面接触滚珠,用以保持滚珠定位。
然而,参考文献1所述的间隔体虽然可利用凹面与滚珠接触来保持定位,但间隔体的凹面与滚珠的接触属于面接触,因此,不仅接触面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同时接触面上也不容易储存润滑油,甚至会刮除滚珠上的润滑油,而容易造成滚珠滚动不顺畅,以及产生噪音等问题。
另请参看美国实用新型第6364086号专利案所揭露的保持器(以下称参考文献2),其中,如图1所示,该保持器的左右两侧设有平行的两链带,在两链带之间间隔地容设有多个滚珠,在多个滚珠之间则分别设有一间隔体,各间隔体为两组背向设置的止挡组件,该止挡组件包含有两左右间隔设置的勾爪部,各勾爪部朝滚珠方向呈弧状并分别朝上下延伸,各勾爪部形成有一凹面供滚珠接触抵靠,而可将滚珠保持定位。
又,如参考文献2的图3至图5所示,保持器的间隔体分别背向设置有两止挡组件,各止挡组件分别呈圆盘状,并且在两侧分别朝滚珠方向形成凹面,通过凹面接触滚珠,而可将滚珠保持定位。如图6所示的间隔体则是呈一体成型的块体,并在块体朝滚珠方向分别形成凹面,以凹面与滚珠接触抵靠,而使滚珠保持定位。
由于参考文献2的各实施例均以间隔体的凹面与滚珠接触,因此,同样属于面接触的形态,而有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增加,以及接触面上不容易储存润滑油的缺点。即便是如图1所示的采用勾爪部的设计,虽然可缩小间隔体与滚珠的接触面积,但仍然属于面接触的范畴,而无法摆脱接触面上无法储存润滑油的问题,对于增进滚珠滚动的顺畅度上,仍无法有效地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会有摩擦力大以及润滑油效果不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可使间隔体以三点接触包覆方式来保持滚珠定位,可大幅缩小间隔体与滚珠的接触面积,同时提供储存润滑油的空间,有效提升滚珠滚动的顺畅度。
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包括有多数个前、后面对而间隔设置的间隔体,以及两分别结合于各间隔体左、右两端的连接带,其中:
各间隔体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拘束部,在该两第一拘束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拘束部,该第一拘束部在其前后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凹弧状的第一勾爪面,该第一勾爪面上形成有一可与滚珠形成点接触的第一凸形结构,该第二拘束部在其前后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凹弧状的第二勾爪面,该第二勾爪面上形成有一可与滚珠形成点接触的第二凸形结构;
两连接带平行设置,并分别在连接两相邻间隔体的内面形成有一凹弧面,而与两相邻的间隔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供滚珠容置。
所述的第一拘束部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向上延伸的第一勾爪,该第二拘束部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向下延伸的第二勾爪,以及该第一勾爪外侧端突出于内侧端形成包覆状,该第二勾爪下侧端突出于上侧端形成包覆状。
所述的第一拘束部也可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分别向上下两侧延伸的第一勾爪,该第二拘束部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分别向下上两侧延伸的第二勾爪,该第一勾爪与左右相邻的第二勾爪呈上下交错设置,以及该第一勾爪外侧端突出于内侧端形成包覆状,向下延伸的该第二勾爪下侧端突出于上侧端形成包覆状,向上延伸的该第二勾爪上侧端突出于下侧端形成包覆状。
所述的第一勾爪面与该第一凸形结构之间的段差形成有一储油空间,该第二勾爪面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之间的段差形成有一储油空间。
所述的第一凸形结构与第二凸形结构为凸肋形态,该第一凸形结构与第二凸形结构的凸肋以环状方式排列为优选的设置方式,也不限制呈纵向排列方式设置。此外,所述的第一凸形结构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也可为凸点形态。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具有下列的功效:
1.点接触减少摩擦力:由于间隔体是以凸形结构与滚珠形成点接触,因此,间隔体与滚珠间的接触面积可大幅缩小,有效达到减少摩擦力的目的。
2.包覆式保持不易掉珠:由于间隔体的勾爪均呈包覆状,且左右相邻的勾爪采用上下交错设置,因此,各间隔体分别以三勾爪环绕包覆滚珠,可有效防止滚珠掉出。
3.含油结构充分润滑:由于凸形结构形成于凹弧状的勾爪面上,因此,当凸形结构接触滚珠时,勾爪面与滚珠表面之间会产生间隙,进而形成可含油的储油空间。此外,各储油空间之间相互连通,润滑油可在各储油空间中自由流动,而达到充分且均匀地润滑效果,使滚珠更为顺畅的滚动并减少噪音。
4.减少滚珠偏移:由于前后相邻的间隔体在勾爪面上所形成的凸形结构可为凸肋呈环状排列,因此,当滚珠开始滚动时,即便滚珠滚动方向产生偏移,间隔体上呈环状排列的凸形结构仍可将滚珠保持在中心位置,以减少滚珠的滑动偏移,以及增加滚珠的滚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局部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间隔体与连接带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横向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润滑油进入储油空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间隔体与连接带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局部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局部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横向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优选实施例间隔体与连接带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间隔体                     11第一拘束部
110第一勾爪                  111第一勾爪面
112、112A、112B第一凸形结构
12第二拘束部                 120第二勾爪
121第二勾爪面                122、122A、122B第二凸形结构
20连接带                     30滚珠
40储油空间                   T1、T2、T3、T4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设有多数个以前、后面对而间隔设置的间隔体10,以及在各间隔体10左右两端分别结合有一连接带20,在左右两连接带20与相邻两间隔体10之间容设有一滚珠30,其中,各间隔体10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拘束部11,在该两第一拘束部11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拘束部12。
请再参看图3至图6,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各间隔体10的第一拘束部11包含有两背向设置且向上延伸的第一勾爪110,该第一勾爪110的周壁厚度由外侧向内侧渐缩,如图4所示,外侧的厚度T1大于内侧的厚度T2,而使外侧端突出于内侧端形成包覆状,在该各第一勾爪110上形成有一第一勾爪面111,该第一勾爪面111对应滚珠30形状呈凹弧状,在该第一勾爪面111上形成有一弧曲状的第一凸形结构112,本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凸形结构112为弧曲状设置的凸肋。
上述第二拘束部12的两侧分别连结于该两第一拘束部11,该第二拘束部12包含有两背向设置且向下延伸的第二勾爪120,该第二勾爪120的周壁厚度由下侧向上侧渐缩,如图4所示,下侧厚度T3大于上侧厚度T4,而使下侧端突出于上侧端形成包覆状,在该第二勾爪120上形成有一第二勾爪面121,该第二勾爪面121对应滚珠30呈凹弧状,在该第二勾爪面121上形成有一弧曲状的第二凸形结构122,本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凸形结构122为弧曲状设置的凸肋。如图3所示,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呈弧曲状的两第一凸形结构112与第二凸形结构122以环状方式排列设置,即该两第一凸形结构112与第二凸形结构122分别为一圆环状的其中一段。
上述连接带20为平行的片体而分别结合于各间隔体10的第一拘束部11上,各连接带20与各对相邻间隔体10接邻的内面分别形成有一凹弧面,各连接带20相对的凹弧面与各对相邻的间隔体10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各容置空间呈非真圆的圆球形,可供滚珠30嵌设容置。
请参照图4与图5,当滚珠30嵌设于容置空间时,相邻的两间隔体10分别以朝向滚珠30的第一勾爪110与第二勾爪120将滚珠30保持定位,各间隔体10以两第一勾爪110上的第一凸形结构112与第二勾爪120上的第二凸形结构122与滚珠30形成三点接触,以此来达到保持滚珠30的效果,同时大幅缩小间隔体10与滚珠30间的接触面积,可有效减少间隔体10与滚珠30之间的摩擦力。
由于第一勾爪110的第一凸形结构112与第二勾爪120的第二凸形结构122是以环状方式排列设置,因此,当滚珠30开始滚动时,即便滚珠滚动方向30产生偏移,间隔体10上呈环状排列的凸形结构112、122仍可接触滚珠30,并且将滚珠30保持在容置空间的中心位置,达到减少滚珠30的滑动偏移,增加滚珠30滚动时的顺畅度。
此外,当滚珠30嵌设于容置空间时,两间隔体10分别以朝向滚珠30的第一勾爪110与第二勾爪120环绕包覆滚珠30,由于该第一勾爪110的外侧端突出于内侧端形成包覆状,以及该第二勾爪120的下侧端突出于上侧端形成包覆状,因此,各间隔体10形成三爪环绕包覆滚珠30的形态,以此可有效定位滚珠30,具有防止滚珠30掉出的功效。
进一步,当第一凸形结构112与第二凸形结构122接触保持滚珠30时,由于第一勾爪面111与第二勾爪面121分别对应滚珠30呈凹弧状,因此该第一勾爪面111与该第二勾爪面121是以环绕包覆但不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滚珠30的周围。再者,利用突起的第一凸形结构112与第二凸形结构122接触滚珠30形成段差,而使得第一勾爪面111与该第二勾爪面121分别与滚珠30表面之间产生间隙,而可供作储存润滑油的储油空间40,使间隔体10具备含油效果,可有效增进滚珠30滑动时的顺畅度。
如图3与图6所示,当在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注入润滑油时,润滑油会从各勾爪111、121的上下两侧进入滚珠30与间隔体10之间,而储存于各勾爪111、121的储油空间40中,当滚珠30开始滚动时,由于滚珠30周围六个勾爪的储油空间40都相互连通,因此可供润滑油自由流动,达到充分且均匀的润滑效果,可使滚珠30更顺畅地滚动。
请参照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结构大致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但各间隔体10上的第一凸形结构112A与第二凸形结构122A为呈纵向设置的凸肋。
请参照图8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但各间隔体10的第一拘束部11、第二拘束部12的形态略有不同。该第一拘束部11所包含的两第一勾爪110背向设置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延伸,该第二拘束部12所包含的两第二勾爪120背向设置并分别向下上两侧延伸,其中,左右相邻的第一勾爪110与第二勾爪120呈上下交错设置,该第二拘束部12向下延伸的第二勾爪120在下侧端突出于上侧端形成包覆状,向上延伸的第二勾爪120在上侧端突出于下侧端形成包覆状。第二优选实施例其余结构均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并且能达到如上述的相同功效,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但各间隔体10上的第一凸形结构112B与第二凸形结构122B分别为凸点形态,其余结构均与前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主要是简化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凸肋形态,改以凸点形态的第一凸形结构112B与第二凸形结构122B与滚珠30形成三点接触,以此来达到如上所述的大幅缩小间隔体与滚珠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以及增加滚珠滚动顺畅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在设计时,同时考量制程上的方便性,将在上侧的勾爪均设计成朝下侧渐缩呈平直状,位于下侧的勾爪均设计成朝上侧渐缩成平直状,以此使第一拘束部11与第二拘束部12形成容易脱模的形态,在制造过程中达到脱模容易以及模具不易相互干涉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包括有多数个前、后面对而间隔设置的间隔体,以及两分别结合于各间隔体左、右两端的连接带,其特征在于:
各间隔体在其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拘束部,在该两第一拘束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拘束部,该第一拘束部在其前后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凹弧状的第一勾爪面,该第一勾爪面上形成有一可与滚珠形成点接触的第一凸形结构,该第二拘束部在其前后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凹弧状的第二勾爪面,该第二勾爪面上形成有一可与滚珠形成点接触的第二凸形结构;
两连接带平行设置,并分别在连接两相邻间隔体的内面形成有一凹弧面,而与两相邻的间隔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供滚珠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拘束部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向上延伸的第一勾爪,该第二拘束部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向下延伸的第二勾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勾爪外侧端突出于内侧端形成包覆状,该第二勾爪下侧端突出于上侧端形成包覆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拘束部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分别向上下两侧延伸的第一勾爪,该第二拘束部包含有两背向设置及分别向下上两侧延伸的第二勾爪,该第一勾爪与左右相邻的第二勾爪呈上下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勾爪外侧端突出于内侧端形成包覆状,向下延伸的该第二勾爪下侧端突出于上侧端形成包覆状,向上延伸的该第二勾爪上侧端突出于下侧端形成包覆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勾爪面与该第一凸形结构之间的段差形成有一储油空间,该第二勾爪面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之间的段差形成有一储油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形结构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为凸肋形态,该第一凸形结构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以环状方式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形结构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为凸肋形态,该第一凸形结构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以环状方式排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形结构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为凸肋形态,该第一凸形结构与第二凸形结构系呈纵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形结构与该第二凸形结构为凸点形态。
CN 201320116806 2013-03-14 2013-03-14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0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16806 CN203130801U (zh) 2013-03-14 2013-03-14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16806 CN203130801U (zh) 2013-03-14 2013-03-14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0801U true CN203130801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1680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0801U (zh) 2013-03-14 2013-03-14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08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3028A (zh) * 2021-04-19 2021-06-29 四川兴事发门窗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承重导向装置
CN113404685A (zh) * 2021-07-19 2021-09-17 吕远 一种耐磨高效短柱塞有杆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3028A (zh) * 2021-04-19 2021-06-29 四川兴事发门窗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承重导向装置
CN113404685A (zh) * 2021-07-19 2021-09-17 吕远 一种耐磨高效短柱塞有杆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9196B2 (ja) クロスローラーベアリング
CN203130801U (zh) 线性滑轨滚珠保持器
EP2711571A3 (en) Rolling bearing with lubricant pockets in the raceway
CN108350937A (zh) 运动引导装置
CN104411604A (zh) 传送器链节、传送器链、用于传送器链的驱动轮以及包括这种驱动轮的系统
CN103782047A (zh) 运动引导装置
CN100484705C (zh) 线性滑轨保持器
CN103339394A (zh) 具有间隔体的径向滚动轴承和组装滚动轴承的方法
CN105317842A (zh) 滚子轴承
CN210026129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上用斜销防拉断结构
CN216045007U (zh) 一种滚动组件保持器
CN216045008U (zh) 一种保持器
TWM457009U (zh) 線性滑軌滾珠裝置
JP2014029174A (ja) 分割型保持器
CN206202381U (zh) 周转车
CN202138833U (zh) 轴承座防尘防水结构
TWI558927B (zh) Linear Slide Ball Holders
CN202089563U (zh) 切削式双排滚珠流利条滚轮
CN202402494U (zh) 一种轴承外圈的防脱结构
CN103388624B (zh) 滚柱保持链、滚柱保持链制作方法及线性运动机构
CN102454758B (zh) 具有链条的传动组件
CN101749325B (zh) 滚珠同步联结器及运用该联结器的直线传动装置
CN105673684B (zh) 具间隔子的交叉滚柱轴承
CN215095136U (zh) 一种可拓展式海绵发泡通道底板
CN202360581U (zh) 一种无锁扣不分离角接触球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PMI PRECISION MOTION INDUSTRIES, Inc.

Assignor: PRECISION MOTION INDUSTRIES, INC.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13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all retainer for linear sliding rai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314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