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09307U - 钻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钻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09307U
CN203109307U CN2013201139741U CN201320113974U CN203109307U CN 203109307 U CN203109307 U CN 203109307U CN 2013201139741 U CN2013201139741 U CN 2013201139741U CN 201320113974 U CN201320113974 U CN 201320113974U CN 203109307 U CN203109307 U CN 20310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smear metal
metal discharge
discharge gutter
drill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139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世峰
简松豪
赵铭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T GLOB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T GLOB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T GLOBAL Ltd filed Critical TCT GLOBAL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0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093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1/00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51/06Drills with lubricating or cool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1/00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51/02Twist dr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钻头结构,包含一钻柄部以及一钻刃部,钻刃部连接钻柄部,钻刃部表面螺旋设置两切屑排出沟,两切屑排出沟由一钻尖端朝向钻柄部交错延伸,且钻刃部包含至少一变距段,其中两切屑排出沟于变距段的沟距渐变。通过调变两切屑排出沟于钻刃部的沟距,增加钻头结构的切屑排出沟的变化性,提高钻头整体刚性强度,且增加容屑空间及排屑力,进而获得较佳的钻孔表现。

Description

钻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钻头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部分沟距渐变的两切屑排出沟的钻头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的电子线路高密度与高精度的线细化发展,其钻孔加工已大量使用超小直径的钻头,且市场对印刷电路板的高品质、高需求量和快速供应的竞争下,要求钻头达到高精度、高进给速率、良好的孔壁品质及作业中不折断的加工条件,已是普遍的期望和需求;其中为了提升作业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对于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贯穿孔钻凿加工,乃是采多片重叠印刷电路板进行贯穿孔钻凿加工,因此需使用越长的钻头,且钻头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快速的排屑功能。
传统钻头的两刀刃大多是沿着钻头轴向环设有呈螺旋状的切屑排出沟,以将刀刃切削的废屑沿着切屑排出沟向外排出,如图1所示为传统一种钻头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钻头结构100包含钻柄部110以及钻刃部120。形成于钻刃部120表面的第一切屑排出沟G1、第二切屑排出沟G2为交错式螺旋环绕并且对称设置,且第一切屑排出沟G1及第二切屑排出沟G2的沟距均为等距,无法依据排出废屑量的多寡而调整切屑排出沟的沟距,如此则可能影响排屑的顺畅度,进而于钻凿加工过程中导致切屑阻塞于钻刃部120与孔壁之间相互刮擦,影响孔壁品质。
另一方面,若钻刃部120上所环设的两螺旋状的第一切屑排出沟G1、第二切屑排出沟G2的沟距皆成等距而无法调整,会导致钻头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受到影响,例如切屑排出沟密度过高会导致强度不足,使得钻刃部120在高速旋转时加速磨耗及损伤,产生断针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头结构,通过调变两切屑排出沟的沟距,增加钻头结构的切屑排出沟的变化性,提高钻头整体刚性强度,且增加容屑空间及排屑力,进而提升钻孔的精准度以具有较佳的钻孔表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钻头结构,包含一钻柄部以及一钻刃部。钻刃部连接钻柄部,钻刃部表面螺旋设置一第一切屑排出沟及一第二切屑排出沟,第一切屑排出沟及第二切屑排出沟由一钻尖端朝向钻柄部交错延伸,且钻刃部包含至少一变距段,其中第一切屑排出沟及第二切屑排出沟于变距段的沟距渐变。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钻刃部包含至少一等距段,其中该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于该等距段上的沟距不变。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钻刃部的该变距段与该等距段的顺序可以自由排列。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等距段邻近该钻尖端,该变距段邻近该钻柄部。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钻刃部包含多个等距段及多个该变距段,且所述等距段及所述变距段为交错排列。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第一切屑排出沟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分别具有一第一螺旋倾角及一第二螺旋倾角,其中该第一螺旋倾角及该第二螺旋倾角中至少其中之一于该变距段为渐变。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第一螺旋倾角或该第二螺旋倾角的角度为固定值。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第一螺旋倾角以及该第二螺旋倾角的角度变化率为相同或相异。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皆为深度渐变的结构。
如上所述的钻头结构,其中,该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的深度相同或相异。
本实用新型的钻头结构,通过调变两切屑排出沟的沟距,增加钻头结构的切屑排出沟的变化性,提高钻头整体刚性强度,且增加容屑空间及排屑力,进而提升钻孔的精准度以具有较佳的钻孔表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传统一种钻头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钻头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钻头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200、300     钻头结构
110、210、310     钻柄部
120、220、320     钻刃部
221、321          钻尖
222、322、324     等距段
223、323          变距段
A1                第一螺旋倾角
A2                第二螺旋倾角
Dv、Dv’          沟距
H                 深度
G1、V1、V1’      第一切屑排出沟
G2、V2、V2’      第二切屑排出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钻头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钻头结构200包含一钻柄部210以及一钻刃部220。钻刃部220连接钻柄部210,并且螺旋设置一第一切屑排出沟V1及一第二切屑排出沟V2,第一切屑排出沟V1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由一钻尖端221朝向钻柄部210交错延伸,且钻刃部220包含至少一变距段223,其中第一切屑排出沟V1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于变距段223的沟距Dv渐变。另外,除了变距段223以外,钻刃部220更可包含一等距段222,其中第一切屑排出沟V1以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于等距段上的沟距Dv保持不变。换句话说,在钻刃部220具备至少一变距段的前提下,变距段跟等距段的数目并未受到限制,并且可以自由排列。
承接上述,沟距Dv渐变的情形可以有好几种。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切屑排出沟V1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于变距段223的沟距Dv会往钻柄部210的方向逐渐变宽。或者,第一切屑排出沟V1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于变距段223的沟距Dv会往钻柄部210的方向逐渐变窄。又或者,第一切屑排出沟V1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于变距段223的沟距Dv会往钻柄部210的方向同时具有渐宽及渐窄的组合。沟距Dv渐变的方式,会影响到钻头结构200的刚性强度及排屑能力。若沟距Dv较窄,会加强排屑能力,但是会减少刚性强度;而沟距Dv较宽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沟距Dv的调整方式视使用者的需求而定,目的在于获得最适当的刚性强度以及排屑能力。以下所举出的实施例仅为方便说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再参照图2,于一实施例中,钻头结构200的钻刃部220具有一等距段222以及一变距段223,其中第一切屑排出沟V1以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于等距段222上的沟距Dv保持不变。当第一切屑排出沟V1与第二切屑排出沟V2延伸至变距段223,沟距Dv开始往钻柄部210的方向逐渐变宽。于此实施例中,等距段222具有较窄且固定的沟距Dv,是因为等距段222为钻头结构200的前段,亦即邻近钻尖端221,会直接切削工件并产生大量切削屑,因此需要较密集的沟槽以排出切削屑,使钻孔过程流畅。而变距段223位于钻头结构200后段,亦即邻近钻柄部210,对于切屑排出的影响较小,因此使沟距Dv逐渐变宽,沟槽的密度减小,加强钻头结构200的结构强度,避免折损。如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沟距可调变式的设计,可根据使用者考量,同时兼顾到切屑排出的功效以及钻头结构的物理强度。
请参考图3,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钻头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此处钻头结构300的钻刃部320具有一等距段322、一变距段323、以及另一等距段324,亦即等距段322、324与变距段323为交错排列。其中第一切屑排出沟V1’以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于等距段322上的沟距Dv’保持不变。当第一切屑排出沟V1’与第二切屑排出沟V2’延伸至变距段323,沟距Dv’开始往钻柄部210的方向逐渐变宽。接着,当第一切屑排出沟V1’以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延伸至等距段324,沟距Dv’再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Dv’于等距段322较窄较密集,于变距段323渐宽,于等距段324较宽疏。本实用新型的沟距可调变式的设计,亦同时兼顾到切屑排出的功效以及钻头结构的物理强度。其原理已经详列于前,于此不赘述。
另外,有数种方式可于钻刃部形成变距段,其中一种是通过改变螺旋倾角。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切屑排出沟V1以及第二切屑排出沟V2分别具有一第一螺旋倾角A1以及一第二螺旋倾角A2。第一螺旋倾角A1于等距段222维持相同角度,因此沟距Dv为等距。但是当第一切屑排出沟V1继续延伸至变距段223,第一螺旋倾角A1逐渐减小,沟距Dv则会因此逐渐增加。另外,第一螺旋倾角A1及第二螺旋倾角A2改变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两者皆改变,或是一者固定,一者改变,且两者角度变化率可以相同或相异。其中螺旋倾角在变化时,可采用无段渐进式设计,亦即螺旋倾角的改变为渐变式,而非单纯由螺旋倾角的一角度直接转折为另一种角度。
除了改变沟距,也可以额外的调整切屑排出沟的深度H(如图2所示的H)。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第二切屑排出沟皆为深度渐变的结构(图中未示)。又于另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第二切屑排出沟的深度相同或相异(图中未示)。
承接上述,深度H渐变的情形可以有好几种。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切屑排出沟及第二切屑排出沟的深度H会从钻尖部往钻柄部的方向逐渐变深。或者,第一切屑排出沟及第二切屑排出沟的深度H会从钻尖部往钻柄部的方向逐渐变浅。又或者,第一切屑排出沟及第二切屑排出沟的深度H会从钻尖部往钻柄部的方向同时具有渐深及渐浅的组合。深度H渐变的方式,会影响到钻头结构的刚性强度及排屑能力。若深度H较深,会加强排屑能力,但是会减少刚性强度;而深度H较浅则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深度H的调整方式视使用者的需求而定,目的在于获得最适当的刚性强度以及排屑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钻头结构的钻刃部具有至少一变距段的前提之下,变距段与等距段的数目并不受到限制,并且可以自由排列。例如图2所示为一变距段223及一等距段222;图3所示为一等距段322、两变距段323、324。除此之外,亦可以为两变距段及两等距段,排列方式可以是等距段与变距段的交错设置,或是先两变距段,后两等距段的重叠交错设置。前述实施例的变距段与等距段的数目及排列方式仅为方便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产生变距段的方式可有许多种,其中一种是改变螺旋倾角。改变的方式亦未特别限定,亦即第一螺旋倾角与第二螺旋倾角可同时改变,或一者固定,一者改变。换句话说,第一螺旋倾角及第二螺旋倾角中至少其中之一于变距段为渐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变两切屑排出沟于钻刃部的沟距,增加钻头结构的切屑排出沟的变化性,提高钻头整体刚性强度,且增加容屑空间及排屑力,进而获得较佳的钻孔表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钻头结构包含:
一钻柄部;以及
一钻刃部,连接该钻柄部,该钻柄部的表面螺旋设置一第一切屑排出沟及一第二切屑排出沟,该第一切屑排出沟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由一钻尖端朝向该钻柄部交错延伸,且该钻刃部包含至少一变距段,其中该第一切屑排出沟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于该变距段的沟距渐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钻刃部包含至少一等距段,其中该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于该等距段上的沟距不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钻刃部的该变距段与该等距段的顺序可以自由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距段邻近该钻尖端,该变距段邻近该钻柄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钻刃部包含多个等距段及多个该变距段,且所述等距段及所述变距段为交错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屑排出沟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分别具有一第一螺旋倾角及一第二螺旋倾角,其中该第一螺旋倾角及该第二螺旋倾角中至少其中之一于该变距段为渐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倾角或该第二螺旋倾角的角度为固定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倾角以及该第二螺旋倾角的角度变化率为相同或相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皆为深度渐变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屑排出沟以及该第二切屑排出沟的深度相同或相异。
CN2013201139741U 2012-11-06 2013-03-13 钻头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0930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1438U TWM449048U (zh) 2012-11-06 2012-11-06 鑽頭結構
TW101221438 2012-1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09307U true CN203109307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47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1397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09307U (zh) 2012-11-06 2013-03-13 钻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182506U (zh)
KR (1) KR200477256Y1 (zh)
CN (1) CN203109307U (zh)
TW (1) TWM44904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5049A (zh) * 2019-05-24 2020-11-24 江苏叁陆零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断裂高速钢直柄麻花钻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5007B2 (ja) * 2007-11-08 2010-07-14 ユニオンツール株式会社 穴明け工具
JP5140142B2 (ja) * 2010-11-22 2013-02-06 ユニオンツール株式会社 穴明け工具
JP2012148384A (ja) * 2011-01-21 2012-08-09 Carbide Internatl Co Ltd ドリルビット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9048U (zh) 2013-03-21
KR20140002866U (ko) 2014-05-14
KR200477256Y1 (ko) 2015-05-21
JP3182506U (ja)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1635A (zh) 钻头
CN102198533B (zh) 开孔工具
CN107824855A (zh) 一种具有槽宽渐变式断屑槽的铣刀
CN203109307U (zh) 钻头结构
JP2012148384A (ja) ドリルビット構造
CN201997768U (zh) 一种用于pcb电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咀
CN203030977U (zh) 钻头结构
CN207547723U (zh) 一种具有槽宽渐变式断屑槽的铣刀
CN202591685U (zh) 钻针新型结构
CN115319158A (zh) 钻孔工具及盲孔加工方法
CN210702762U (zh) 一种改良型铣刀
CN102794485A (zh) 一种扁头钻及其加工方法
CN101176930B (zh) 一种用于pcb板钻孔的微型钻头
CN203936431U (zh)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CN202356675U (zh) 单刃钻针结构
CN207205353U (zh) 一种高强度钻针
CN218656966U (zh) 钻孔工具
CN201271751Y (zh) 钻头螺旋角结构
CN210509047U (zh) 一种自排粉偏心岩芯钻
CN207223009U (zh) 一种新型钻头
CN211614434U (zh) 一种便于定位和排屑的高强度钻针
CN214769179U (zh) 喷熔板用钻针
CN102554321A (zh) 钻针结构
TWI402121B (zh) 鑽針結構
CN102653011B (zh) 单刃钻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