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36431U -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36431U
CN203936431U CN201420345015.7U CN201420345015U CN203936431U CN 203936431 U CN203936431 U CN 203936431U CN 201420345015 U CN201420345015 U CN 201420345015U CN 203936431 U CN203936431 U CN 203936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broken line
connecting portion
point structure
dril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450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黄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MEI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MEI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MEI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MEI PRECISION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450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36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36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36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包括钻柄部、钻刃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钻刃部的端部设有钻芯,钻刃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条切屑排出沟,切屑排出沟由钻刃部的端部向第二连接部螺旋延伸,切屑排出沟的深度随着朝向第二连接部方向逐渐变小;钻芯包括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第一折线斜率大于第二折线斜率,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均为先陡后缓。本实用新型的双斜率钻针结构采用双斜率钻芯,大大增加了钻针芯部的刚性;钻芯包括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第一折线斜率大于第二折线斜率,保证钻芯具有足够的刚性,从而达到刚性强,孔位精度准的目的;切屑排出沟在钻刃部的外表面的深度不是固定地,增加了钻针结构的切屑排出沟的变化性,增加了容屑空间及排屑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印刷线路板刀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线路板的电子线路高密度与高精度的细化发展,其钻孔加工已大量使用小直径的钻针,并且市场对印刷电路板的高质量、高需求量和快速供应的竞争下,要求钻针达到高精度、高进给率、良好的孔壁质量和孔位精度及作业中不折断的加工条件,其中为了提升作业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贯穿孔钻加工,需要使用较长的钻针,且钻针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快速的排屑功能。
传统钻针的钻芯结构均是单斜率,既钻芯从钻头开始按照一个斜度逐渐变大,中间没有变化,一直延伸到钻针的尾部,钻芯部是一个圆椎体。这样设计出的钻芯部刚性不够,容易拆断。传统的钻针是一段斜率,一段斜率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同时满足刚性和排屑。若斜率偏大满足了刚性,但排屑空间不足,屑阻塞,导致断针。若斜率偏小满足了排屑,但钻针的刚性不够,孔位精度不准或者断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提高钻针结构的整体刚性和便于排屑,满足PCB印刷线路板高产能加工的需求和提供良好的孔位精度。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包括钻柄部、钻刃部、与所述钻柄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钻刃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钻刃部的端部设有钻芯,所述钻刃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条切屑排出沟,所述切屑排出沟由钻刃部的端部向第二连接部螺旋延伸,且切屑排出沟的深度随着朝向第二连接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钻芯包括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其中所述第一折线斜率大于第二折线斜率,所述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均为先陡后缓。本实用新型的双斜率钻针结构采用双斜率钻芯,大大增加了钻针的芯部的刚性。另外搭配边刀深浅、边刀宽等综合强度设计,提供一种耐磨,孔位精度高,高进给量的钻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钻针结构的双斜度钻芯包括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其中所述第一折线斜率大于第二折线斜率,这样才能保证钻芯具有足够的刚性,从而达到刚性强,孔位精度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切屑排出沟在钻刃部的外表面的深度不是固定地,增加了钻针结构的切屑排出沟的变化性,增加了容屑空间及排屑力,将屑丝顺着切屑排出沟直接排出,提升了钻孔的精度,孔位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屑排出沟的长度为4mm到4.3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钻芯的心厚为0.09mm到0.11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钻芯的边刀宽为0.039mm到0.041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钻芯的边刀深为0.014mm到0.016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钻刃部的直径为0.25mm到0.26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钻柄部的直径为3.169mm到3.174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圆锥形,且其圆锥角为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钻柄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钻刃部的总长度为38mm到38.3mm。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斜率钻针结构采用双斜率钻芯,大大增加了钻针的芯部的刚性。另外搭配边刀深浅、边刀宽等综合强度设计,提供一种耐磨,孔位精度高,高进给量的钻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钻针结构的双斜度钻芯包括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其中所述第一折线斜率大于第二折线斜率,这样才能保证钻芯具有足够的刚性,从而达到刚性强,孔位精度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切屑排出沟在钻刃部的外表面的深度不是固定地,增加了钻针结构的切屑排出沟的变化性,增加了容屑空间及排屑力,将屑丝顺着切屑排出沟直接排出,提升了钻孔的精度,孔位精度高。本实用新型的钻芯的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均先陡后缓,第一条斜率折线在4.0%左右,这样就保证了钻芯初始段的横截面积会迅速上升,增加了钻针的刚性,第二条的斜率折线在2.0%左右,这样钻芯尾部横截面积就不大,切屑排出沟不会太浅,有利于钻针的排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斜率钻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钻芯折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钻针刀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斜率钻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包括钻柄部1、钻刃部2、与所述钻柄部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和与所述钻刃部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所述第一连接部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固定连接,所述钻柄部1、钻刃部2、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相邻之间均固定连接在一起,组成钻针结构;所述钻刃部2的端部设有钻芯21,所述钻刃部2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条切屑排出沟22,所述切屑排出沟22由钻刃部2的端部向第二连接部4螺旋延伸,且切屑排出沟22的深度随着朝向第二连接部4方向逐渐变小;如图3所示,所述钻芯21包括第一折线212和第二折线211,其中所述第一折线212的斜率大于第二折线211的斜率,能保证钻芯21足够的刚性,从而达到刚性强,孔位精度准的目的;所述第一折线212和第二折线211均为先陡后缓,第一条斜率折线212在4.0%左右,这样就保证了钻芯21初始段的横截面积会迅速上升,增加了钻针21的刚性,第二条的斜率折线211在2.0%左右,这样钻芯21尾部横截面积就不大,切屑排出沟不会太浅,有利于钻针的排屑。其中,切屑排出沟22主要起着排屑的作用,切屑排出沟22在钻刃部2的外表面的深度不是固定地,增加了钻针结构的切屑排出沟22的变化性,增加了容屑空间及排屑力,将屑丝顺着切屑排出沟22直接排出,提升了钻孔的精度,孔位精度高。优选地,切屑排出沟22在钻刃部2的外表面的长度为4mm到4.3mm。
如图2所示,所述钻芯21的边刀宽213为0.039mm到0.041mm。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钻芯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钻芯21的心厚C为0.09mm到0.115mm;所述钻芯21的边刀深B为0.014mm到0.016mm。
其中,所述钻刃部2的直径为0.25mm到0.26mm,所述钻柄部1的直径为3.169mm到3.174mm,所述钻刃部2、第二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3和钻柄部1总和的长度为38mm到38.3mm。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呈圆锥形,且第一连接部3圆锥角为30°,其中第一连接部3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钻柄部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4呈圆柱形,第一连接部3较小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4固定连接。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双斜率钻针结构采用双斜率钻芯21,大大增加了钻针的芯部的刚性。另外搭配边刀深B、边刀宽213等综合强度设计,提供一种耐磨,孔位精度高,高进给量的钻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钻针结构的双斜度钻芯21包括第一折线212和第二折线211,其中所述第一折线斜率大于第二折线斜率,这样才能保证钻芯21具有足够的刚性,从而达到刚性强,孔位精度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钻芯21的第一折线212和第二折线211均先陡后缓,第一条斜率折线在4.0%左右,这样就保证了钻芯初始段的横截面积会迅速上升,增加了钻针的刚性,第二条的斜率折线在2.0%左右,这样钻芯尾部横截面积就不大,切屑排出沟不会太浅,有利于钻针的排屑。切屑排出沟22在钻刃部2的外表面的深度不是固定地,增加了钻针结构的切屑排出沟22的变化性,增加了容屑空间及排屑力,将屑丝顺着切屑排出沟22直接排出,提升了钻孔的精度,孔位精度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柄部、钻刃部、与所述钻柄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钻刃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钻刃部的端部设有钻芯,所述钻刃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条切屑排出沟,所述切屑排出沟由钻刃部的端部向第二连接部螺旋延伸,且切屑排出沟的深度随着朝向第二连接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钻芯包括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其中所述第一折线斜率大于第二折线斜率,所述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均为先陡后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屑排出沟的长度为4mm到4.3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芯的心厚为0.09mm到0.11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芯的边刀宽为0.039mm到0.041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芯的边刀深为0.014mm到0.016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刃部的直径为0.25mm到0.2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柄部的直径为3.169mm到3.174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圆锥形,且其圆锥角为3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圆柱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率钻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柄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钻刃部的总长度为38mm到38.3mm。
CN201420345015.7U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Active CN203936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5015.7U CN203936431U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5015.7U CN203936431U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36431U true CN203936431U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5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5015.7U Active CN203936431U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36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3791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太仓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加工不锈钢用麻花钻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3791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太仓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加工不锈钢用麻花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17274U (zh) 用于断续阶梯深孔加工的金刚石复合铰刀
CN203936431U (zh) 一种双斜率钻针结构
CN201579852U (zh) 一种倒锥形木工螺旋钻
CN201997768U (zh) 一种用于pcb电路板钻孔的微型钻咀
CN207952725U (zh) 一种分段式打孔钻头
CN202726134U (zh) 一种四刃带麻花钻
CN203936427U (zh) 一种开槽刀具
CN204053023U (zh) 钻头结构
CN203936428U (zh) 一种排屑型钻针结构
CN212385729U (zh) 一种单面打通孔不崩边的金刚石尖钻头
CN202356675U (zh) 单刃钻针结构
CN203936426U (zh) 一种钻针结构
CN213827177U (zh) 一种便于pcb板用钻针
CN202447723U (zh) 具有重复切沟的钻针结构
CN203030977U (zh) 钻头结构
CN207205353U (zh) 一种高强度钻针
CN210702762U (zh) 一种改良型铣刀
CN203171031U (zh) 用于低硬度材料锥度沉孔加工的刀具
CN204123460U (zh) 一种单刃钻针结构
CN207205354U (zh) 一种高效切削的钻针
CN103252520B (zh) 一种直槽平底涂层盲孔单槽钻头
CN204053050U (zh) 一种断屑型铣刀
CN216782166U (zh) 一种便于出屑的三槽支罗钻
CN203463451U (zh) 螺丝头的钻孔除屑结构
CN204504305U (zh) 用于含胶软板的钻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