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67519U -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67519U
CN203067519U CN 201220657794 CN201220657794U CN203067519U CN 203067519 U CN203067519 U CN 203067519U CN 201220657794 CN201220657794 CN 201220657794 CN 201220657794 U CN201220657794 U CN 201220657794U CN 203067519 U CN203067519 U CN 203067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automobile
articulated section
going
lower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577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霞
董华周
王永静
郭海刚
郭富强
张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577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67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67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675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合页及运输车,该运输车具有该车用合页,车用合页包括上合页、下合页及将所述上合页、下合页枢转连接在一起的铰接轴,所述上合页包括上铰接部和上合页本体,所述上合页本体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水平的,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方,所述上铰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其具有上铰接孔,所述下合页包括下铰接部和下合页本体,所述下铰接部从所述下合页本体的两侧边分别同方向弯折延伸成型,所述下铰接部上开设有下铰接孔,所述上合页夹设于所述下铰接部之间,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上铰接孔和下铰接孔。

Description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车的配件,特别涉及车用合页及具有该车用合页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现代化运输的快速发展,对各种挂车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各地车管所对车辆上户越来越严格,车辆外形尺寸及轴距必须符合公告。现有的车用合页通常为如图1、2所示,其为申请号为201020547422.8专利文献中记载的车用合页,该车用合页包括上合页1、下合页2和铰接轴3,上合页1和下合页2可枢转地连接于铰接轴3。上述现有的车用合页与运输车的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上合页1焊接于厢板4的后侧41,下合页2焊接于车架边梁5的后侧51,铰接轴3位于厢板4与车架边梁5的衔接处。然而,这样的合页使得厢板后侧必须与车架边梁平齐,限制了整个车辆的外形尺寸。用户为了多拉货或拉对车厢内部尺寸要求较为严格的特殊货物时,要求车辆内控尺寸尽量做大,同时车辆外形必须满足公告参数,。在合页不改变的情况下,要想将车厢容积增大,就只能减小厢板厚度,但是厢板厚度减薄势必影响车厢的强度。
因此,需要对车用合页进行改良,在满足车辆外形符合公告的基础上,增加车辆内控,达到多装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合页及具有该车用合页的运输车,在车辆外形符合公告参数的基础上,增加车辆容积,达到多装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合页,其包括上合页、下合页及将所述上合页、下合页枢转连接在一起的铰接轴,所述上合页包括上铰接部和上合页本体,所述上合页本体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水平的,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方,所述上铰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其具有上铰接孔,所述下合页包括下铰接部和下合页本体,所述下铰接部从所述下合页本体的两侧边分别同方向弯折延伸成型,所述下铰接部上开设有下铰接孔,所述上合页夹设于所述下铰接部之间,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上铰接孔和下铰接孔。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呈直角。
其中,所述上铰接部焊接于第二本体的下端。
其中,所述上铰接部和上合页本体为一体成型,所述上铰接部是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弯曲形成为圆环形,圆环形的中空部分为所述上铰接孔。
其中,所述上合页还包括辅助本体,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铰接部,其上端突出所述第一本体顶端面,所述辅助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且所述辅助本体与第一本体垂直。
其中,所述上合页为一体成型,所述上铰接部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弯曲形成为圆环形,所述辅助本体从所述上铰接部向上竖直延伸。
其中,所述辅助本体与第二本体接触,并与所述第二本体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从下端到上端向远离所述辅助本体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辅助本体连接。
其中,所述上、下合页均采用钢板模具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运输车,其包括厢板和车架边梁,所述厢板通过车用合页车架边梁连接于所述车架边梁上,所述车用合页上述的车用合页,所述车用合页中的上合页的第一本体焊接于所述厢板的下侧,所述车用合页中的下合页本体固定于所述车架边梁,所述厢体的一部分从所述车架边梁的外侧露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的上合页具有第一本体,因此合页可焊接在厢板下方,使合页不占或尽量少占外形,与现有的完全焊接于厢体后侧的合页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的运输车厢体厢体的尺寸和容积增大,从而达到增加车辆内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用合页的上合页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车用合页的下合页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车用合页安装于运输车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上合页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下合页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下合页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下合页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安装于运输车上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上合页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上合页的第二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安装于运输车上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安装于运输车上的左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上合页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4-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包括上合页10、下合页20及将上合页10、下合页20枢转连接在一起的铰接轴30。如图4所示,上合页10包括上铰接部11和上合页本体12,上合页本体12具有第一本体121和第二本体122,第一本体121为水平的,第二本体122是从第一本体121的一端(图中为后端)向下延伸形成,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22与第一本体121呈直角,但二者夹角不限于此。上铰接部11固定连接于第二本体122的下端,其具有上铰接孔111。上铰接部11可焊接于第二本体122的下端,或者,上铰接部11和上合页本体12可为一体成型,即,上铰接部11是从第二本体122的下端弯曲形成为类似圆环形,中空部分为上铰接孔111。如图5-7所示,下合页20包括下铰接部21和下合页本体22,下合页本体22为平板状,其上具有两个固定孔221,以与车架边梁固定。下合页本体22的两侧边分别同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对相对的下铰接部21,下铰接部21上开设下铰接孔211。优选的,下铰接部21为一对翼形板,以提高下合页的强度。上合页10夹设于该对下铰接部21之间,铰接轴30穿过上铰接孔111和下铰接孔211,并通过销(未标示)固定,使得上合页10和下合页20铰接于铰接轴30。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安装于运输车上的示意图。具体为,第一本体121焊接于厢板4的下侧边缘42,下合页本体22焊接于车架边梁5的后侧51,铰接轴30位于厢板4的下方,与厢板4的后侧边缘大致对齐。
由于上合页10焊接于厢板4的下方,而并非如现有的上合页那样完全焊接在厢板的后侧,因此运输车的厢体的一部分露出车架边梁之外,而非与车架边梁齐平,由此增大了厢体的尺寸和容积,达到了多装货的目的。
图9、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上合页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第二实施例的上合页还包括辅助本体123,其下端固定连接于上铰接部11,其上端突出第一本体121顶端面,辅助本体123与第一本体121分别位于第二本体122的两侧,辅助本体123与第一本体121垂直。本实施例中,上合页为一体成型,上铰接部11从第二本体122的下端弯曲形成为类似圆环形后,继续向上竖直延伸与第二本体122的后侧接触,并突出于第一本体121顶端面,与第二本体122接触的部分通过焊接固定。如图11、12所示,辅助本体123的突出的部分焊接于厢体的后侧,增大了与厢体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防止焊合页处涨厢时厢板的撕裂,提高合页与厢体的结合强度。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车用合页的上合页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21与第二本体122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124,加强板124从其下端到上端向远离辅助本体123方向倾斜,与第一本体121连接,辅助本体123与第一本体121分别大致位于第二本体12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上合页为一体成型,第一本体121的另一端与辅助本体123焊接固定。倾斜的加强板124使得上合页的强度提高。
另外,上下合页可采用钢板模具成型,其解决了现有的铸钢合页存在的铸造缺陷,避免出现在寒冷地区铸钢合页脆性大、易断裂等问题。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的上合页具有第一本体,能够与厢板下侧焊接,使得厢体的一部分露出车架边梁之外,与现有的厢体与车架边梁齐平的运输车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合页的运输车厢体厢体的尺寸和容积增大,达到了多装货的目的。
虽然已参照上述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车用合页,其包括上合页、下合页及将所述上合页、下合页枢转连接在一起的铰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页包括上铰接部和上合页本体,所述上合页本体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为水平的,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下方,所述上铰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其具有上铰接孔,所述下合页包括下铰接部和下合页本体,所述下铰接部从所述下合页本体的两侧边分别同方向弯折延伸成型,所述下铰接部上开设有下铰接孔,所述上合页夹设于所述下铰接部之间,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上铰接孔和下铰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呈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部焊接于第二本体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部和上合页本体为一体成型,所述上铰接部是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弯曲形成为圆环形,圆环形的中空部分为所述上铰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页还包括辅助本体,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铰接部,其上端突出所述第一本体顶端面,所述辅助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且所述辅助本体与第一本体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页为一体成型,所述上铰接部从所述第二本体的下端弯曲形成为圆环形,所述辅助本体从所述上铰接部向上竖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本体与第二本体接触,并与所述第二本体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从下端到上端向远离所述辅助本体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辅助本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合页均采用钢板模具成型。
10.一种运输车,其包括厢板和车架边梁,所述厢板通过车用合页车架边梁连接于所述车架边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合页是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合页,所述车用合页中的上合页的第一本体焊接于所述厢板的下侧,所述车用合页中的下合页本体固定于所述车架边梁,所述厢体的一部分从所述车架边梁的外侧露出。
CN 201220657794 2012-12-04 2012-12-04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67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7794 CN203067519U (zh) 2012-12-04 2012-12-04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7794 CN203067519U (zh) 2012-12-04 2012-12-04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67519U true CN203067519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66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577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67519U (zh) 2012-12-04 2012-12-04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67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3812A (zh) * 2014-09-26 2015-02-11 驻马店大力天骏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车厢合页以及制作该合页的模具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3812A (zh) * 2014-09-26 2015-02-11 驻马店大力天骏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车厢合页以及制作该合页的模具和方法
CN104343812B (zh) * 2014-09-26 2017-05-31 驻马店大力天骏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车厢合页以及制作该合页的模具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8247A (zh) 保护框构造体
CN203067519U (zh) 车用合页及运输车
CN207029027U (zh) 一种上车踏板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634375U (zh) 一种集成型安装加强板结构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1468317U (zh) 一种汽车踏板支架
CN201038221Y (zh) 车用电池和电池盖板固定支架
CN102416917A (zh) 一种前保险杠与雾灯支架和下格栅连接结构
CN204037692U (zh) 一种定位固定可靠的后地板连接板
CN210436982U (zh) 车辆背门及车辆
CN101695902A (zh) 汽车发动机右安装支架
CN202071885U (zh) 汽车纵梁结构
CN203753237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后纵梁
CN217100205U (zh) 一种汽车后角柱右侧支架
CN220483426U (zh) 一种焊接式挡泥板支架总成
CN205220777U (zh) 一种汽车转向机的安装支架
CN205256258U (zh) 一种设有弧形底面的电动汽车底板支撑
CN201472485U (zh) 一种断开式后地板中横梁连接结构
CN202727992U (zh) 仪表板横梁端部支架
CN203268159U (zh) 工程货车尾灯架
CN210592101U (zh) 一种兼做板簧支架的转向机安装支座
CN201268335Y (zh) 一种汽车用前吊耳总成
CN205220778U (zh) 一种汽车转向机安装支架
CN217170795U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03685441U (zh) 一种汽车油滤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63000 No. 736 Cedar Road Middle Section,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63000 No. 736 Cedar Road Middle Section,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vehicle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463000 middle section of Xingye Avenue,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63000 No. 736 Cedar Road Middle Section,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