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6791U -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6791U
CN203046791U CN 201320071885 CN201320071885U CN203046791U CN 203046791 U CN203046791 U CN 203046791U CN 201320071885 CN201320071885 CN 201320071885 CN 201320071885 U CN201320071885 U CN 201320071885U CN 203046791 U CN203046791 U CN 203046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spring
shaft suppor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rear axle
electrom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718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
冯川
刘健
邓恒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EWAY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EWAY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EWAY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EWAY ELECTR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718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6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6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67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应用于电动车领域,包括两根用于安装车轮的后轴,所述两根后轴并列设置;还包括板簧和减震器,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轴连接,板簧的中间与电动车的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后轴和电动车的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双后轴支撑结构,通过两条后轴的并列分布,可以给整车设计者提供更大的载重,两条后轴分别承担一部分载重;当电动车行驶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两条后轴会因为载重重力的影响而绕着板簧固定座销钉旋转,以适应不平的路面,也使两者的载荷分布更为合理,即通过板簧绕板簧固定座销钉旋转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能源不断紧张,全球范围内空气污染加重,人们越来越重视再生资源、绿色资源的开发应用,以期解决传统用油汽车带来的各种问题。电能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的资源,现有技术中,人们已经研发出方便实用的电动车,如游览观光车等;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景区、保护区、校园等,对空气环境、噪声有较高的要求,往往不允许传统油耗车的使用,为满足游客方便欣赏风景的需求,电动观光车成了首选。
对于现有的电动车,其存在一些不足。如图1所示,为现有电动车的单后轴支撑结构,目前市场上还未有双后轴结构的电动车。图1中,板簧30的弧形向下设置,通过其前后两端的卷耳与车架10连接,其中板簧30的后卷耳通过吊耳片20与车架10间接连接,以适应板簧30受力变形时的伸长和收缩变化;后轴40通过板簧夹紧块50固定在板簧30上。这种传统的电动车后轴支撑结构,其载重能力普遍在1顿左右,1顿的承载能力普遍来说过小,普遍的运载情况都很容易超出其额载范围;而且,其全部的受力支撑都在唯一的一根后轴上,当该轴座出现断裂等不可预知的状况时,极容易造成失控,特别是对于在山地运输的观光电车来说,极其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包括两根用于安装车轮的后轴,所述两根后轴并列设置;还包括板簧和减震器,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轴连接,板簧的中间与电动车的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后轴和电动车的车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簧为弧形板簧,弧形的凸起方向向上
优选的,所述板簧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后轴的两端。
优选的,包括板簧固定座和座耳,所述板簧固定座固定于板簧的中间,所述座耳设于电动车的车架上,板簧固定座和座耳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簧的两端通过夹紧片与后轴夹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至少为四个,分别设于每根后轴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电动车的车架上设有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的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为三面包围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与后轴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孔,所述后轴上设有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的带耳的连接座,所述轴孔和带耳的连接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的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现有技术方案为一条后轴,而本技术方案为两条后轴,通过两条后轴的并列分布,可以给整车设计者提供更大的载重;
2)、现有技术方案的后板簧弧面是朝下安装(背向车架方向),而本技术方案的后板簧的弧面是朝上安装(朝向车架方向),更符合受力学原理;
3)、原有技术方案的板簧是不能转动的,本技术方案的后板簧可以沿着板簧固定座销钉旋转,用以适应凹凸不同的地面带来的两条后轴载荷分布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后轴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后轴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后轴支撑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后轴支撑结构在山地路面上行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后轴支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该双后轴的支撑结构应用于电动车领域。
该双后轴支撑结构包括两根后轴1,两根后轴1并列、平行设置,两根后轴1的两端各安装有车轮9,每根后轴1各与不同的电机2驱动连接,电机2驱动后轴1转动,进而带动车轮9转动前进。此外,该两根后轴还可以与同一个电机驱动连接,由同一个电机驱动。
还包括至少两个板簧4,沿垂直于后轴1的方向布置,分别设于后轴1的两端,每端至少设有一个板簧4,板簧4位于车轮9的内侧。板簧4的弧形方向向上设置,板簧4设于后轴1的上方,从而板簧4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轴1固定连接,板簧4的中部与车架11转动连接。
图2中,板簧4的两端通过板簧夹紧片5与后轴1夹紧固定住,后轴1上有特定的固定孔供夹紧片5固定;板簧4的中部通过板簧固定座6、销钉7和设于车架11上的座耳8实现与车架11的转动连接。板簧固定座6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板簧4中部,板簧固定座6与座耳8通过销钉7连接,从而板簧4可以销钉7为轴,绕销钉7旋转。这样在车架11上加载的重量就可以通过板簧固定座6、销钉7传到板簧4,再由板簧4分摊到并列的两条后轴1上。
如图2所示,还包括至少四个减震器3,分别设于两根后轴1的两端,每根后轴1的一端至少设有一个减震器3。
如图3所示,车架11上设有对应每个减震器3的减震座13,减震座13为三面包围的结构,且向上凸出车架11的骨梁。减震器3的一端与减震座13连接,另一端与后轴1连接;减震器3与后轴1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孔,后轴1与减震器3的连接处设有带耳的连接座,减震器3的轴孔与该带耳连接座通过销钉实现转动连接。
如图4所述带有本实施例双后轴支撑结构的电车行驶与山地路面的示意图,相对与传统的单后轴支撑结构,本实施例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两条后轴1的并列分布,可以给整车设计者提供更大的载重,两条后轴1分别承担一部分载重;当电动车行驶到凹凸不平的路面12时,两条后轴1会因为载重重力的影响而绕着板簧固定座销钉7旋转,以适应不平的路面12,也使两者的载荷分布更为合理,即通过板簧4绕板簧固定座销钉7旋转实现。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用于安装车轮的后轴,所述两根后轴并列设置;还包括板簧和减震器,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后轴连接,板簧的中间与电动车的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后轴和电动车的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为弧形板簧,弧形的凸起方向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至少为两个,分别设于后轴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簧固定座和座耳,所述板簧固定座固定于板簧的中间,所述座耳设于电动车的车架上,板簧固定座和座耳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的两端通过夹紧片与后轴夹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至少为四个,分别设于每根后轴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的车架上设有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的减震座,所述减震座为三面包围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后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与后轴连接的一端设有轴孔,所述后轴上设有用于与减震器连接的带耳的连接座,所述轴孔和带耳的连接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
CN 201320071885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6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1885 CN203046791U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1885 CN203046791U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6791U true CN203046791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29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7188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6791U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67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013A (zh) * 2019-11-12 2020-02-07 徐州永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电动车后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013A (zh) * 2019-11-12 2020-02-07 徐州永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电动车后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1789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减震方法及杠杆式非独立悬挂桥装置
CN201745646U (zh) 采用全承载式铝合金车架的电动汽车
CN104149913B (zh) 一种自平衡电动两轮车的悬挂减震装置
CN203046791U (zh) 一种电动车的双后轴支撑结构
CN203438921U (zh) 拖挂式房车
CN204173118U (zh) 后轮连接避震机构
CN203666874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03157643U (zh) 电动高尔夫球车的前车桥及其车架提升系统
CN205186356U (zh) 一种双驱磁导航移动机器人用轮系组件
CN205602010U (zh) 一种电动平衡扭扭车
CN205769244U (zh) 一种悬浮式电动汽车手刹安装结构
CN208469486U (zh) 一种用于电动平板车的双避震结构
CN203752815U (zh) 客车用后空气悬架系统
CN203172383U (zh) 一种电动高尔夫球车的车前桥及其车架提升系统
CN205044473U (zh) 一种小型四轮动力车底盘
CN205661273U (zh) 一种三角臂总成
CN20707225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斜撑式减震装置
CN202124074U (zh) 自行车
CN205524684U (zh) 三轮滑板车后轮自平衡机构
CN105620445A (zh) 一种悬浮式电动汽车手刹安装结构
CN201769885U (zh) 一种双桥车三防装置
CN203460643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
CN205686508U (zh) 一种便携式车辆脱困支撑结构
CN202180854U (zh) 巡逻车车架
CN202156492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