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4103U -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4103U
CN203014103U CN 201220696725 CN201220696725U CN203014103U CN 203014103 U CN203014103 U CN 203014103U CN 201220696725 CN201220696725 CN 201220696725 CN 201220696725 U CN201220696725 U CN 201220696725U CN 203014103 U CN203014103 U CN 203014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plug
insulator
electronic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967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一宗
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yi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967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4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4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41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该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体,该绝缘体中形成有一容槽;一外壳,该外壳固定包覆于绝缘体外表面,并配合绝缘体的容槽形成一插卡空间;一塑胶隔板,其设置于绝缘体的容槽中,令插卡空间分隔为呈上下层分布并分别供两种不同规格的第一、二电子卡插嵌的第一插卡空间和第二插卡空间,且该第一插卡空间及第二插卡空间的插入口同向;多个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一体固定于绝缘体中,且其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中;多个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一体固定于绝缘体中,且其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二插卡空间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供SIM卡和TF卡使用,且其插卡方向相同,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用设备用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够同时供SIM卡和TF卡使用,且其插卡方向相同,使用方便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科技的进步,移动电话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沟通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早期的移动电话只不过是为了达到随处通讯的目的,因此无论外形、体积、甚至加值动能等,使用者均不会有过多的要求。近来,移动电话除了具有轻、薄、短、小等小型化需求外,提供如记忆卡等存储媒体的插卡接口,以利于使用者使用存储相片、阅读文件、游戏等移动电话的加值功能,也成为无可避免的基本要求。
移动电话必须装上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方能使用。而SIM卡在一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目前,移动电话一般都会安装有TF卡,TF卡又称microSD,是一种极细小的快闪存储器卡。这种卡主要于手机使用,但因它拥有体积极小的优点,随着不断提升的容量,它慢慢开始于GPS设备、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一些快闪存储器盘中使用。
但是,一般的移动电话通过安装独立的SIM卡连接器和TF卡连接器,以实现对SIM卡和TF卡进行数据交换,而这种方式增加了占用空间,难以满足小型化需求。
有鉴于此,有人提出了专利号为200620002289.1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供SIM卡及TF卡插置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该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能够有效降低了其占用空间,能够满足现代电子产品小型化的需求。但是,该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还存在一些不足:
上述的二合一卡连接器,SIM卡与TF卡两种不同规格的导电端子必须交错设于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中的空间内,若在同一方向设于绝缘本体空间内,容易造成两种导电端子间短路,因此,SIM卡与TF卡需在二种不同方向插入绝缘本体内。
另外,该二合一卡连接器用于移动电话时,由于SIM卡与TF卡需在二种不同方向插入绝缘本体内,这样使连接器中用于供SIM卡插入的开口必须安装于移动电话内,连接器中用于供TF卡插入的开口安装于移动电话外,因此,插进或取出TF卡较为方便,但是在插进或取出SIM卡时,需打开移动电话的外盖方能插进或取出SIM卡,随后还需将外盖扣合于移动电话上,这样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供SIM卡和TF卡使用,且其插卡方向相同,使用方便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体,该绝缘体中形成有一容槽;一外壳,该外壳固定包覆于绝缘体外表面,并配合绝缘体的容槽形成一插卡空间;一塑胶隔板,其设置于绝缘体的容槽中,令插卡空间分隔为呈上下层分布并分别供两种不同规格的第一、二电子卡插嵌的第一插卡空间和第二插卡空间,且该第一插卡空间及第二插卡空间的插入口同向;多个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一体固定于绝缘体中,且其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中;多个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一体固定于绝缘体中,且其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二插卡空间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绝缘体中容槽的后壁设置有一定位孔,而所述的塑胶隔板末端成型有与该定位孔配合的凸柱,令塑胶隔板插嵌于绝缘体中的容槽后,其末端的凸柱卡嵌于绝缘体的定位孔内,以稳固装配于绝缘体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塑胶隔板中成型有供所述第一端子装配的端子槽,令塑胶隔板卡嵌固定于所述的绝缘体后,第一端子卡嵌于该端子槽中,且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凸出于塑胶隔板上并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体中安装有用于触发第一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一插卡空间的第一推插触发结构,该第一推插触发结构为弹性自动触发结构,该第一推插触发结构包括:一可沿插卡方向前后滑动的滑块及与其配合的弹簧、导杆,其中,滑块形成有用于控制插卡或退卡的轨迹曲线滑槽,导杆一端落入该轨迹曲线滑槽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滑块侧边形成有一弹性件及位于该弹性件旁侧的阻挡部,其中该弹性件旁侧的阻挡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体中安装有用于触发第二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卡空间的第二推插触发结构,该第二推插触发结构位于绝缘体相对于第一推插触发结构的另一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推插触发结构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插卡空间中的旋转杆及与旋转杆配合的推杆,其中,该推杆一端显露于所述的绝缘体外。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体于其容槽底部设有一供所述旋转杆装配的凸轴,所述的旋转杆中形成有与该凸轴配合的轴孔,并通过该轴孔套接于凸轴上,以枢接于绝缘体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绝缘体中还安装有一用于承载第二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卡空间的卡座,该卡座两侧设置有凹陷,所述的塑胶隔板底部对应于该凹陷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卡凸,令卡座插嵌于第二插卡空间后与塑胶隔板形成稳定装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电子卡为TF卡,第二电子卡为SIM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供SIM卡及TF卡使用,且其插卡方向相同,如安装在移动电话中,本实用新型中供SIM卡及TF卡插入的插入口均显露于移动电话外,这样使SIM卡及TF卡在插入或退出时,不需要打开移动电话的外盖就可直接插卡或退卡,操作起来快捷、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与SIM卡及TF卡导通的两组端子呈上下层分布,且其直接通过塑胶隔板分隔,该塑胶隔板能够有效防止端子下压时形成短路的现象,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卸卡座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塑胶隔板的立体图;
图5是图2拆卸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拆卸塑胶隔板及第一、二推插触发结构后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杆的立体图;
图9是卡座与SIM卡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插入第一电子卡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体       101第一插卡空间  102第二插卡空间
104第一电子卡 103第二电子卡    11容槽
111定位孔     112卡位          113凸轴
12卡槽        13第一安装槽     14第二安装槽
15第三安装槽  16滑槽           2外壳
21限位孔      3第一端子        31本体
32第一引脚部  33第一接触部     4第二端子
41本体        42第二引脚部     43第二接触部
5塑胶隔板     51凸柱           52端子槽
53卡凸        6卡座            61承载槽
62开口        63凹陷           7第一推插触发结构
71滑块        711轨迹曲线滑槽  712弹性件
713阻挡部  714滑动部          72弹簧
73导杆     8第二推插触发结构  81旋转杆
811本体    812第一挡部        813第二挡部
814轴孔    82推杆             821本体
822第三挡部823第四挡部        824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所示,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体1、包覆于绝缘体1外表面的金属材质的外壳2、一体固定于绝缘体1上的第一端子3及第二端子4、安装于绝缘体1中的塑胶隔板5和卡座6。
所述绝缘体1中形成有一容槽11,于容槽11两侧壁分别形成有一卡槽12。于所述绝缘体1中容槽11的后壁设置有一定位孔111,其中,该定位孔111与所述的卡槽12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绝缘体1外侧形成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卡位112。
所述的外壳2外侧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绝缘体1外侧的卡位112配合的限位孔21,令外壳2包覆于绝缘体1外表面后与绝缘体1形成稳定装配,并配合绝缘体1的容槽11形成一插卡空间。
所述的塑胶隔板5插嵌于绝缘体1的容槽11中,且其两侧卡嵌于的容槽11两侧的卡槽12中,将所述的插卡空间分隔为分别供两种不同规格的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插嵌的第一插卡空间101和第二插卡空间102,该第一插卡空间101和第二插卡空间102呈上下层分布,且该第一插卡空间101及第二插卡空间102的插入口同向,这样的结构便于第一电子卡和第二电子卡插入或退出。
所述的塑胶隔板5末端成型有与所述定位孔111配合的凸柱51,令塑胶隔板5插嵌于绝缘体1中的卡槽12后,其末端的凸柱51卡嵌于绝缘体1中的定位孔111内,使塑胶隔板5稳固装配于绝缘体1中。
所述的第一端子3一体固定于绝缘体1中,该第一端子3包括:一本体31、成型于本体31末端的第一引脚部32及成型于本体31前端并向上隆起的第一接触部33,该第一接触部33用于与第一电子卡接触,且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101中。
所述的第二端子4一体固定于绝缘体1中,该第二端子4包括:一本体41、成型于本体41末端的第二引脚部42及成型于本体41前端并向上隆起的第二接触部43,该第二接触部43用于与第二电子卡接触,且显露于所述的第二插卡空间102中。
所述的第一端子3及第二端子4呈上下层分布,并通过所述的塑胶隔板5分隔,该塑胶隔板5能够有效防止第一端子3及第二端子4形成短路的现象,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塑胶隔板5中成型有多个供所述第一端子3装配的端子槽52,令塑胶隔板5卡嵌固定于所述的绝缘体1后,第一端子3卡嵌于该端子槽52中,且该第一端子3的第一接触部33凸出于塑胶隔板5上,并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101中。
所述的第一电子卡为TF卡,第二电子卡为SIM卡。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绝缘体1中还安装有一用于承载第二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卡空间102的卡座6,该卡座6中形成有一供第二电子卡放置的承载槽61及位于承载槽61中用于显露第二电子卡的开口62,该卡座6两侧设置有凹陷63,所述的塑胶隔板5底部对应于该凹陷63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卡凸53,令卡座6插嵌于第二插卡空间102后与塑胶隔板5形成稳定装配。
再结合图5-8所示,所述的绝缘体1中安装有用于触发第一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一插卡空间101的第一推插触发结构7,该第一推插触发结构7为弹性自动触发结构。
所述的第一推插触发结构7包括:一可沿插卡方向前后滑动的滑块71及与其配合的弹簧72、导杆73。
所述的绝缘体1上设置有供所述滑块71及弹簧72装配的第一安装槽13、供所述导杆73装配的第二安装槽14。
所述的滑块71形成有用于控制插卡或退卡的轨迹曲线滑槽711,该滑块71侧边形成有一弹性件712及位于该弹性件712旁侧的阻挡部713,该滑块71前端的底部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3配合的滑动部714。
所述的弹簧72落入所述的第一安装槽13中,滑块71通过其滑动部714镶嵌于第一安装槽13中,以安装于绝缘体1上,其中,该滑块71的弹性件712及阻挡部713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101中,且该滑块71的滑动部714与弹簧72一端相抵触。
所述的导杆73一端安装于绝缘体1上的第二安装槽14中,另一端落入所述滑块71的轨迹曲线滑槽711中。
所述第一推插触发结构7通过驱动滑块71滑动,令导杆73的一端于滑块71的轨迹曲线滑槽711移动,以触发第一电子卡插入或退出。
所述的绝缘体1中安装有用于触发第二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卡空间102的第二推插触发结构8,该第二推插触发结构8位于绝缘体1相对于第一推插触发结构7的另一侧。
所述的第二推插触发结构8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插卡空间102中的旋转杆81及与旋转杆81配合的推杆82,其中,该推杆82一端显露于所述的绝缘体1外。
所述的旋转杆81包括:一呈弧形的本体811及成型于本体811两端的第一挡部812及第二挡部813,其中,第一挡部812显露于所述第二插卡空间102的末端。
所述的绝缘体1于其容槽11底部设有一供所述旋转杆81装配的凸轴113,所述的旋转杆81的本体811中形成有与该凸轴113配合的轴孔814,并通过该轴孔814套接于凸轴113上,以枢接于绝缘体1中。
所述的推杆82包括:一本体821及成型于本体821两端的第三挡部822及第四挡部823、沿本体821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的卡片824,其中,该第四挡部823显露于绝缘体1外,该第三挡部822用于与所述旋转杆81的第二挡部813抵触,以驱动旋转杆81转动。
所述的绝缘体1上设置有供所述推杆82装配的第三安装槽15以及位于第三安装槽15旁侧的滑槽16。所述的推杆82落入该第三安装槽15中,其卡片824落入位于第三安装槽15旁侧的滑槽16中,其第四挡部823显露于绝缘体1外。
结合图9、10所示,进行插第二电子卡104时,将第二电子卡104放置于卡座6的承载槽61中,并将卡座6插进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插卡空间102。当卡座6推进至第二插卡空间102末端时,与显露于第二插卡空间102末端的旋转杆81中的第一挡部812抵触,以驱动旋转杆81逆时针旋转。旋转杆81通过其第二挡部813驱动推杆82往与插卡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推杆82移动至其卡片824与绝缘体1中的滑槽16抵触,同时也令旋转杆81不再旋转,防止旋转杆81过度旋转以损坏零部件。此时,卡座6两侧的凹陷63与塑胶隔板5底部的卡凸53卡嵌,以实现稳定装配,且卡座6中的第二电子卡104与显露于第二插卡空间102中的第二端子4的第二接触部43接触并导通。
第二电子卡104退卡时,推动推杆82,以驱动旋转杆81顺时针旋转,旋转杆81通过其第一挡部812将承载第二电子卡104的卡座6退出。由于推杆82的卡片824只能在绝缘体1中的滑槽16滑动,这样能够防止推杆82过推以损坏连接器的零部件。
另外,进行插第一电子卡103时,直接将第一电子卡103插进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101。第一电子卡103旁侧形成的凹槽与显露于第一插卡空间101的滑块71的弹性件712卡位,且第一电子卡103通过与滑块71的阻挡部713抵触以驱动滑块71向后移动,弹簧72被压缩,而所述的导杆73一端落于滑块71的轨迹曲线滑槽711中滑动,直至与轨迹曲线滑槽711相卡位固定。此时,第一电子卡103与显露于第一插卡空间101中的第一端子3的第一接触部33接触并导通。
第一电子卡103退卡时,只需再向前推动第一电子卡103,即可驱动第一推插触发结构7触发,滑块71、弹簧72及导杆73自动复位,可快速退出第一电子卡103。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体,该绝缘体中形成有一容槽;
一外壳,该外壳固定包覆于绝缘体外表面,并配合绝缘体的容槽形成一插卡空间;
一塑胶隔板,其设置于绝缘体的容槽中,令插卡空间分隔为呈上下层分布并分别供两种不同规格的第一、二电子卡插嵌的第一插卡空间和第二插卡空间,且该第一插卡空间及第二插卡空间的插入口同向;
多个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一体固定于绝缘体中,且其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中;
多个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一体固定于绝缘体中,且其第二接触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二插卡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绝缘体中容槽的后壁设置有一定位孔,而所述的塑胶隔板末端成型有与该定位孔配合的凸柱,令塑胶隔板插嵌于绝缘体中的容槽后,其末端的凸柱卡嵌于绝缘体的定位孔内,以稳固装配于绝缘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隔板中成型有供所述第一端子装配的端子槽,令塑胶隔板卡嵌固定于所述的绝缘体后,第一端子卡嵌于该端子槽中,且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凸出于塑胶隔板上并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中安装有用于触发第一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一插卡空间的第一推插触发结构,该第一推插触发结构为弹性自动触发结构,该第一推插触发结构包括:一可沿插卡方向前后滑动的滑块及与其配合的弹簧、导杆,其中,滑块形成有用于控制插卡或退卡的轨迹曲线滑槽,导杆一端落入该轨迹曲线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侧边形成有一弹性件及位于该弹性件旁侧的阻挡部,其中该弹性件旁侧的阻挡部显露于所述的第一插卡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中安装有用于触发第二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卡空间的第二推插触发结构,该第二推插触发结构位于绝缘体相对于第一推插触发结构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推插触发结构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插卡空间中的旋转杆及与旋转杆配合的推杆,其中,该推杆一端显露于所述的绝缘体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于其容槽底部设有一供所述旋转杆装配的凸轴,所述的旋转杆中形成有与该凸轴配合的轴孔,并通过该轴孔套接于凸轴上,以枢接于绝缘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中还安装有一用于承载第二电子卡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二插卡空间的卡座,该卡座两侧设置有凹陷,所述的塑胶隔板底部对应于该凹陷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卡凸,令卡座插嵌于第二插卡空间后与塑胶隔板形成稳定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子卡为TF卡,第二电子卡为SIM卡。
CN 201220696725 2012-12-14 2012-12-14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4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6725 CN203014103U (zh) 2012-12-14 2012-12-14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6725 CN203014103U (zh) 2012-12-14 2012-12-14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4103U true CN203014103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967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4103U (zh) 2012-12-14 2012-12-14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410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194A (zh) * 2015-08-17 2015-1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结构及其移动终端
US9436646B2 (en) 2014-02-28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ed sockets for selectively removable cards in computing devices
CN107370001A (zh) * 2016-05-13 201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座及终端
CN104253343B (zh) * 2013-06-28 2018-03-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装取结构
CN109309299A (zh) * 2017-07-31 2019-02-05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合一卡托
CN112868140A (zh) * 2018-10-15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卡座及终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3343B (zh) * 2013-06-28 2018-03-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装取结构
US9436646B2 (en) 2014-02-28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ed sockets for selectively removable cards in computing devices
CN105024194A (zh) * 2015-08-17 2015-1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座结构及其移动终端
CN107370001A (zh) * 2016-05-13 201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座及终端
CN107370001B (zh) * 2016-05-13 2020-1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座及终端
CN109309299A (zh) * 2017-07-31 2019-02-05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合一卡托
CN112868140A (zh) * 2018-10-15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卡座及终端
CN112868140B (zh) * 2018-10-15 2022-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卡座及终端
US11605926B2 (en) 2018-10-15 2023-03-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rd connector, card holder,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978989B2 (en) 2018-10-15 2024-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rd connector, card holder, and terminal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4103U (zh) 二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US20120083145A1 (en) Mini-sim connector
CN20211134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895687U (zh) 一种智能手机及其带卡托的双sim卡座
CN2917008Y (zh) 推压循环锁卡和自弹出卡的机构
CN202678574U (zh) 卡连接器
CN201594678U (zh) 多卡连接器
CN203014062U (zh) 纳米型电子卡连接器
CN203014040U (zh)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CN105449437B (zh) 插卡装置及终端
CN202454774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20050106910A1 (en) Thumbnail size flash memory card connector
CN204633038U (zh) 掀盖式卡座连接器
CN207149745U (zh) 一种新型手机抽屉式卡座结构
CN203351907U (zh) 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
CN101437059A (zh) 一种客户身份识别卡的拔插结构及其手机装置
CN203398388U (zh) 卡连接器
CN204597099U (zh) 一种卡座和电子设备
CN203951508U (zh) 一种新型手机卡座
WO2021056817A1 (zh)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JP3145849U (ja) 電子カードコネクター
CN202652298U (zh) 抽屉式手机sim卡插机构
CN201523095U (zh) 卡连接器
CN203896386U (zh) 一种手机及其手机卡槽
CN202454795U (zh) 一种多卡连接器及其卡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