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77351U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77351U
CN202977351U CN 201220610391 CN201220610391U CN202977351U CN 202977351 U CN202977351 U CN 202977351U CN 201220610391 CN201220610391 CN 201220610391 CN 201220610391 U CN201220610391 U CN 201220610391U CN 202977351 U CN202977351 U CN 202977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ble
generation system
solar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103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西米洛·辛答那·劳得利盖斯
巴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LOCABL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SHITEGE ASIA PACIFIC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LOCABL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SHITEGE ASIA PACIFIC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LOCABL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SHITEGE ASIA PACIFIC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LOCABL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103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77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77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773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包括第一和第二外壳、第一和第二接电端子、保险丝管及线缆压紧结构。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密封对接并具有对插接头,第一接电端子内置于第一外壳内,第二接电端子内置于第二外壳内,保险丝管电性抵触于第一接电端子及第二接电端子之间,线缆伸入第一外壳并与第一接电端子电连接,线缆压紧结构套于线缆上并与第一外壳螺纹连接;沿旋入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线缆压紧结构压紧且密封伸入第一外壳的线缆;沿旋出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线缆压紧结构松开对伸入第一外壳的线缆的压紧及密封。本实用新型减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外接头的使用数量以降低成本及使线缆的连接更可靠。

Description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保险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能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供应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在这一新形势下,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况且我国新能源分布广泛,根据初步的资源评价,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巨大,尤其在太阳能资源方面。因此,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以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它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中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适合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运而生。
目前,如图1所示,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810、逆变器830、接于太阳能电池板810上的接线盒820、连接于接线盒820和逆变器830之间的线缆840。其中,为了便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内部线路的串连和/或并连,以及便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装拆关系,因此,接线盒820及逆变器830在制造出来后已带有各种标准类型的对接接头860(如公插或母插等),相应地,线缆840上也对应地设置有的外接接头850(如公插或母插等)。其中,为保证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正常工作,相应地,需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设置有保险丝管座100`。为了使保险丝管座100`能接入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线缆840与逆变器830之间以实现线路的保险作用,故现有的保险丝管座100`的一端设置有与逆变器830的对接接头860相对插的第一外接头110`,第一外接头110`可以对应地为公插或母插等,保险丝管座10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线缆840中的外接接头850相对插的第二外接头120`,第二外接头120`可以对应地为公插或母插等,通过保险丝管座100`的第一外接头110`及第二外接头120`,实现保险丝管座100`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接入及拆卸的便利性。且众所周知,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组件越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投入成本就相应地增加,因此,在维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功能下尽量简化其结构是降低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投入成本的重要因素。但是,现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保险丝管座100`因第一外接头110`及第二外接头120`的设置,相应地使线缆840上多设置有一个与第二外接头120`相配插的外接接头850,从而增加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结构复杂程度及投入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简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以降低投入成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以降低投入成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接电端子、第二接电端子、保险丝管及线缆压紧结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呈密封的对接配合连接,第一接电端子内置于第一外壳内,第二接电端子内置于第二外壳内,保险丝管电性抵触于第一接电端子及第二接电端子之间。其中,第二外壳具有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外接头对插的对插接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线缆伸入第一外壳并与第一接电端子电性连接;线缆压紧结构套于线缆上并与第一外壳螺纹连接;沿旋入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线缆压紧结构压紧且密封伸入第一外壳的线缆;沿旋出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线缆压紧结构松开对伸入第一外壳的线缆的压紧及密封。
较佳地,线缆压紧结构包含螺帽及呈筒状的压线环,螺帽套于线缆上并与第一外壳螺纹连接而形成出一收容腔,螺帽的收容腔的末端呈逐渐变小的设置形成一顶推腔,压线环套于线缆上并收容于收容腔内,且压线环的一端与第一外壳咬合连接,压线环的另一端朝顶推腔处延伸出若干悬空的弹性的压线块,压线块环绕线缆,且相邻两压线块之间形成一容置槽,螺帽具有伸入顶推腔内并与容置槽相对应的顶推部;沿旋入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螺帽,旋转的螺帽因压线环与第一外壳的咬合连接而带动顶推部顶推并越过压线块进而旋入容置槽内,则压线块抵压于顶推腔的内壁与线缆之间而实现线缆的压紧及密封;沿旋出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螺帽,旋转的螺帽因压线环与第一外壳的咬合连接而带动顶推部顶推并越过压线块进而旋出容置槽内,则压线块松开对线缆的压紧及密封。
较佳地,线缆压紧结构还包括套于线缆上并位于压线环内的密封圈,密封圈的一端与第一外壳接触,密封圈的另一端与压线块相对应,压线块通过密封圈密封线缆。
较佳地,顶推部具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在螺帽旋入第一外壳时顶推压线块,第二侧壁在螺帽旋出第一外壳时顶推压线块,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夹角为一锐角。
较佳地,压线块的末端朝线缆的中心线处弯折出一抵触定位部,抵触定位部呈偏离线缆的中心线处设置。
较佳地,第一外壳沿线缆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第一齿牙,压线环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齿牙。
较佳地,第一接电端子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对接配合方向延伸出第一夹紧片,第一夹紧片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一夹紧区,且第一夹紧片还朝第一夹紧区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部,保险丝管的一端插入第一夹紧区内,则第一夹紧片抱紧保险丝管的插入第一夹紧区内的一端;第二接电端子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对接配合方向延伸出第二夹紧片,第二夹紧片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二夹紧区,且第二夹紧片还朝第二夹紧区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部,保险丝管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夹紧区内,则第二夹紧片抱紧保险丝管的插入第二夹紧区内的一端。
较佳地,第一夹紧片的四周沿该第一夹紧片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分隔通槽,相邻两第一分隔通槽使第一夹紧片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条,所有第一抵触夹紧条形成第一抵触夹紧部;第二夹紧片的四周沿该第二夹紧片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分隔通槽,相邻两第二分隔通槽使第二夹紧片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条,所有第二抵触夹紧条形成第二抵触夹紧部。
较佳地,第一外壳朝第二外壳处延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套接部,套接部与第二外壳呈密封的卡合套接,且套接部开设有卡合槽,第二外壳对应地设置有与卡合槽相卡合的卡合块。
较佳地,套接部的中空结构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卡合套接腔,卡合套接腔靠近开口的内壁沿扩大开口的方向呈倾斜的设置,卡合槽贯穿的开设于套接部位于卡合套接腔之倾斜内壁的部位处,卡合块沿远离套接部的方向呈扩大该卡合块伸出距离的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线缆伸入第一外壳并与第一接电端子电性连接,且线缆压紧结构套于线缆上并与第一外壳螺纹连接,故沿旋入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线缆压紧结构压紧且密封伸入第一外壳的线缆;沿旋出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线缆压紧结构松开对伸入第一外壳的线缆的压紧及密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线缆直接地接入并压紧密封于第一外壳处,相应地,克服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因保险丝管座的接入而要在线缆上多设置一个外接接头的缺陷,从而简化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并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投入成本;且又由于线缆压紧结构与第一外壳的螺纹连接,故使得线缆于第一外壳处的连接更可靠且便装拆。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3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中的第一外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的线缆压紧结构中的螺帽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的线缆压紧结构中的压线环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2,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与图1所示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点仅在于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100与现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保险丝管座100`存在结构区别,即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100是将线缆840直接接入其内部,而现有的保险丝管座100`是通过其上的第二外接头120`与线缆840上的外接接头850的配合使现有保险丝管座100`与线缆840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相对于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能减少外接接头850的使用数量,相应地简化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结构,并降低投入成本。
请参阅图3,图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并结合图4至图11,本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100设置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其包括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第一接电端子30、第二接电端子40、保险丝管50及线缆压紧结构60。
其中,第一外壳10与第二外壳20呈密封的对接配合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朝第二外壳20处延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套接部13,套接部13与第二外壳20呈密封的卡合套接,详细是,套接部13开设有卡合槽131,第二外壳20对应地设置有与卡合槽131相卡合的卡合块22,以使得第一外壳10与第二外壳20的对接配合连接更便捷可靠;较优是,套接部13的中空结构形成一端具有开口132a的卡合套接腔132,卡合套接腔132靠近开口132a的内壁132b沿扩大开口132a的方向呈倾斜的设置,卡合槽131贯穿的开设于套接部13位于卡合套接腔132之倾斜内壁132b的部位处,卡合块22沿远离套接部13的方向呈扩大该卡合块22伸出距离的倾斜设置,更便于卡合槽131与卡合块22之间的卡合及释卡作动;且第二外壳20的与套接部13配合的部位处还设置有一密封环70,该密封环70套于第二外壳20上且抵压于套接部13与第二外壳20之间,以实现第二外壳20与套接部13的配合处的密封目的。
同时,第一接电端子30内置于第一外壳10内,第二接电端子40内置于第二外壳20内,保险丝管50电性抵触于第一接电端子30及第二接电端子40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电端子30沿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的对接配合方向(即图4中保险丝管50附近箭头所指的方向和/或反方向)延伸出第一夹紧片31,第一夹紧片31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一夹紧区311,且第一夹紧片31还朝第一夹紧区311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部312,保险丝管50的一端插入第一夹紧区311内,此时的第一抵触夹紧部312在弹力的作用下对插入第一夹紧区311内的保险丝管50的四周进行紧紧的抱住,则使第一夹紧片31抱紧保险丝管50的插入第一夹紧区311内的一端;可选择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电端子40沿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的对接配合方向延伸出第二夹紧片41,第二夹紧片41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二夹紧区411,且第二夹紧片41还朝第二夹紧区411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部412,保险丝管50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夹紧区411内,此时的第二抵触夹紧部412在弹力的作用下对插入第二夹紧区411内的保险丝管50的四周进行紧紧的抱住,则使第二夹紧片41抱紧保险丝管50的插入第二夹紧区411内的一端,因此,第一接电端子30借助第一夹紧片31,以及第二接电端子41借助第二夹紧片41,一方面使得保险丝管50的抗震性更好,另一方面使得保险丝管50接触的更牢固。更具体地,第一夹紧片31的四周沿该第一夹紧片31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分隔通槽313,相邻两第一分隔通槽313使第一夹紧片31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条312a,所有第一抵触夹紧条312a形成上述提到的第一抵触夹紧部312,以使得第一抵触夹紧部312的形成简单且使得第一抵触夹紧部312对保险丝管50的抱紧更可靠、更稳固;可选择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紧片41的四周沿该第二夹紧片41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分隔通槽413,相邻两第二分隔通槽413使第二夹紧片41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条412a,所有第二抵触夹紧条412a形成上述提到的第二抵触夹紧部412,以使得第二抵触夹紧部412的形成简单且使得第二抵触夹紧部412对保险丝管50的抱紧更可靠、更稳固。
再者,第二外壳20具有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外接头(如图2中逆变器830的对接接头860)对插的对插接头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对插接头21可选择为一公插,该公插具有与对接接头860插接的插接部211、公插密封环213及与对接接头860卡合的卡合片212,卡合片212位于插接部211的外侧,公插密封环213套于插接部211上;较优是,卡合片212呈对称的位于插接部211的两侧,而第二接电端子40的一端伸入插接部211内,以使得对插接头21与对接接头860的对插配合更可靠。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对插接头21为一母插,如图12所示,当对插接头21为母插时,此时的母插具有一插接腔211`及一卡合腔212`,卡合腔212`位于插接腔211`的外侧;较优是,卡合腔212`呈对称的位于插接腔211`的两侧,而此时的第二接电端子40的一端伸入插接腔211`内,以使得对插接头21与对接接头860的对插配合更可靠。
最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线缆840伸入第一外壳10并与第一接电端子10电性连接;线缆压紧结构60套于线缆840上并与第一外壳10螺纹连接。当沿旋入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60,线缆压紧结构60压紧且密封伸入第一外壳10的线缆840;当沿旋出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60,线缆压紧结构60松开对伸入第一外壳10的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更具体地,如下:
较优者,线缆压紧结构60包含螺帽61及呈筒状的压线环62,螺帽61套于线缆840上,套于线缆840上的螺帽61与第一外壳10螺纹连接而形成出一收容腔6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上设置有与螺帽61螺纹连接的外螺纹12,而螺帽61对应的具有内螺纹613,通过外螺纹12与内螺纹613的配合实现第一外壳10与螺帽61的螺纹连接;且螺帽61的收容腔613的末端呈逐渐变小的设置形成一顶推腔611,该顶推腔611可以为圆锥形或球形的腔体。压线环62套于线缆840上并收容于收容腔63内,且压线环62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0咬合连接;具体地,第一外壳10沿线缆840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第一齿牙11,压线环62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齿牙623,而此时的第一齿牙11沿线缆840的中心线方向位于外螺纹12的外侧,且通过第一齿牙11和第二齿牙623的配合,实现压线环62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0的咬合连接,并简化压线环62与第一外壳10的咬合连接的结构;同时,压线环62的另一端朝顶推腔611处延伸出若干悬空的弹性的压线块621,压线块621环绕线缆840,且相邻两压线块621之间形成一容置槽622,螺帽61具有伸入顶推腔611内并与容置槽622相对应的顶推部612。
当沿旋入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螺帽61,由于压线环62与第一外壳10的咬合连接而阻碍压线环62绕线缆840中心线相对第一外壳10的旋转,故使旋转的螺帽61带动顶推部612顶推并越过压线块621进而旋入容置槽622内,使压线块621在顶推部612的顶推作用下朝线缆840中心线处靠拢,而不是靠螺帽61的顶推腔611的内壁611a直接驱使压线块621往线缆840中心线处靠拢,从而使得压线块621能更可靠地抵压于顶推腔611的内壁611a与线缆840之间而实现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并能有效地防止压线块621顶破螺帽61的顶部;当沿旋出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螺帽61,又由于压线环62与第一外壳10的咬合连接而阻碍压线环62绕线缆840中心线相对第一外壳10的旋转,故旋转的螺帽61带动顶推部612顶推并越过压线块621进而旋出容置槽622内,才使压线块621松开对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因而克服了拧紧螺帽61因反向滑动而使该螺帽61松开的缺陷,从而使得线缆压紧结构60对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更可靠。
其中,为了使得线缆压紧结构60的密封更简单可靠,故线缆压紧结构60还包括套于线缆840上并位于压线环62内的密封圈64,密封圈64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0接触,密封圈64的另一端与压线块621相对应,例如可以为密封圈40的另一端置于压线块621内,或者密封圈40的另一端伸出压线块621外,压线块621通过密封圈64密封线缆840。
同时,顶推部612具有第一侧壁612a及第二侧壁612b,第一侧壁612a在螺帽61旋入第一外壳10时顶推压线块621,第二侧壁612b在螺帽61旋出第一外壳10时顶推压线块621,且第一侧壁612a与第二侧壁612b的夹角为一锐角,以使得螺帽61在旋入第一外壳10时,使顶推部612借助第一侧壁612a对压线块621的顶推而受到压线块621的阻力更小,从而便于顶推部612顶推压线块621并极易越过压线块621进而置于容置槽622内;同时,在螺帽61在旋出第一外壳10时,使得顶推部612借助第二侧壁612b对压线块621的顶推而受到压线块621的阻力更大,从而有效地防止拧紧的螺帽61在拧紧力消失后沿反方向滑动而使压线块621松开对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作用。
最后,压线块621的末端朝线缆840的中心线处弯折出一抵触定位部621a,抵触定位部621a呈偏离线缆840的中心线处设置,以便于螺帽61的顶推部612顶推并越过压线块621。
结合图3至图11,对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的装拆原理进行说明:组装时,先将第一接电端子30沿着图4中保险丝管50附近的箭头所指方向插入第一外壳10内,将第二接电端子40沿着图4中第二接电端子40附近的箭头所指方向插入第二外壳20内;接着,沿着图4中保险丝管50附近的箭头所指方向使保险丝管50的左端插入于第一夹紧区311内;然后,沿着图4中保险丝管50附近的箭头所指方向使装有第二接电端子40的第二外壳20套于第一外壳10的套接部13上,并使卡合块22与套接部13的卡合槽131相卡合固定,而此时的密封环70抵压于套接部13与第二外壳20之间,保险丝管座50的右端插入第二夹紧区411内;最后,将线缆压紧结构60旋入第一外壳10上,从而实现对接入第一外壳10内的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因而实现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100的组装。当对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100进行拆卸时,此时一只手握住第一外壳10,另一只手握住第二外壳20,并使第二外壳20相对于第一外壳10的套接部13旋转一角度,从而使得卡合块22失去对卡合槽131的卡合,此时便能沿图4中保险丝管50附近的箭头所指的相反方向取出第二外壳20;最后,再沿旋出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60,使线缆压紧结构60松开对接入第一外壳10内的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100的拆卸过程。其中,关于线缆压紧结构60对线缆840的压紧及松开原理,具体地,如下:
请结合图7至图11,压紧固定时,沿旋入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螺帽61,使螺帽61旋入第一外壳10的一段距离,并使螺帽61的顶推腔611与压线环62的压线块621相接触;此时再沿原方向旋转螺帽61,由于压线环62是与第一外壳10咬合连接的,故咬合连接的第一外壳10阻碍压线环62绕线缆840的中心线相对第一外壳10转动,故使得旋转的螺帽61驱使顶推部612去顶推压线块621沿靠近线缆840的中心线处收缩,从而为顶推部612的旋转越过压线块621避让出空间,使得顶推压线块621的顶推部612越过压线块621而置于容置槽622,从而使得压线块621慢慢地压紧及密封线缆840;随着螺帽61继续沿原方向旋转,最终使得在压线块621压紧及密封线缆840,实现接入第一外壳10内的线缆840被线缆压紧结构60所压紧及密封之目的。松开时,沿旋出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螺帽61,由于压线环62是与第一外壳10咬合连接的,故咬合连接的第一外壳10阻碍压线环62绕线缆840的中心线相对第一外壳10转动,故使得旋转的螺帽61驱使顶推部612去顶推压线块621沿靠近线缆840的中心线处收缩,从而为顶推部612的旋转越过压线块621避让出空间,使得顶推压线块621的顶推部612越过压线块621而置于容置槽622,从而使得压线块621慢慢地松开对线缆840的压紧固定;随着螺帽61继续沿原方向旋转,最终使得在压线块621松开对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实现接入第一外壳10内的线缆840的松开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线缆840伸入第一外壳10并与第一接电端子30电性连接,且线缆压紧结构60套于线缆840上并与第一外壳10螺纹连接,故沿旋入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60,线缆压紧结构60压紧且密封伸入第一外壳10的线缆840;沿旋出第一外壳10的方向旋转线缆压紧结构60,线缆压紧结构60松开对伸入第一外壳10的线缆840的压紧及密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100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的线缆840直接地接入并压紧密封于第一外壳10处,相应地,克服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中因保险丝管座100`的接入而要在线缆840上多设置一个外接接头850的缺陷,从而简化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结构,并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800的投入成本;且又由于线缆压紧结构60与第一外壳10的螺纹连接,故使得线缆840于第一外壳10处的连接更可靠且便装拆。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设置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接电端子、第二接电端子及保险丝管,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呈密封的对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内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二接电端子内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保险丝管电性抵触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及第二接电端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还包括线缆压紧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具有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外接头对插的对插接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线缆伸入所述第一外壳并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线缆压紧结构套于所述线缆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壳螺纹连接;沿旋入所述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所述线缆压紧结构,所述线缆压紧结构压紧且密封伸入所述第一外壳的线缆;沿旋出所述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所述线缆压紧结构,所述线缆压紧结构松开对伸入所述第一外壳的线缆的压紧及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压紧结构包含螺帽及呈筒状的压线环,所述螺帽套于所述线缆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壳螺纹连接而形成出一收容腔,所述螺帽的收容腔的末端呈逐渐变小的设置形成一顶推腔,所述压线环套于所述线缆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压线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咬合连接,所述压线环的另一端朝所述顶推腔处延伸出若干悬空的弹性的压线块,所述压线块环绕所述线缆,且相邻两所述压线块之间形成一容置槽,所述螺帽具有伸入所述顶推腔内并与所述容置槽相对应的顶推部;沿旋入所述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所述螺帽,旋转的所述螺帽因所述压线环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咬合连接而带动所述顶推部顶推并越过所述压线块进而旋入所述容置槽内,则所述压线块抵压于所述顶推腔的内壁与所述线缆之间而实现所述线缆的压紧及密封;沿旋出所述第一外壳的方向旋转所述螺帽,旋转的所述螺帽因所述压线环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咬合连接而带动所述顶推部顶推并越过所述压线块进而旋出所述容置槽内,则所述压线块松开对所述线缆的压紧及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压紧结构还包括套于所述线缆上并位于所述压线环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接触,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线块相对应,所述压线块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部具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螺帽旋入所述第一外壳时顶推所述压线块,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螺帽旋出所述第一外壳时顶推所述压线块,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夹角为一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块的末端朝所述线缆的中心线处弯折出一抵触定位部,所述抵触定位部呈偏离所述线缆的中心线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沿所述线缆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压线环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齿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沿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对接配合方向延伸出第一夹紧片,所述第一夹紧片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一夹紧区,且所述第一夹紧片还朝所述第一夹紧区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部,所述保险丝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夹紧区内,则所述第一夹紧片抱紧所述保险丝管的插入所述第一夹紧区内的一端;所述第二接电端子沿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对接配合方向延伸出第二夹紧片,所述第二夹紧片呈桶状的设置形成第二夹紧区,且所述第二夹紧片还朝所述第二夹紧区内凸伸出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部,所述保险丝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夹紧区内,则所述第二夹紧片抱紧所述保险丝管的插入所述第二夹紧区内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片的四周沿该第一夹紧片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分隔通槽,相邻两所述第一分隔通槽使所述第一夹紧片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一抵触夹紧条,所有所述第一抵触夹紧条形成所述第一抵触夹紧部;所述第二夹紧片的四周沿该第二夹紧片延伸的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分隔通槽,相邻两所述第二分隔通槽使所述第二夹紧片分隔出一弹性的第二抵触夹紧条,所有所述第二抵触夹紧条形成所述第二抵触夹紧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朝所述第二外壳处延伸出呈中空结构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与所述第二外壳呈密封的卡合套接,且所述套接部开设有卡合槽,所述第二外壳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卡合槽相卡合的卡合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的中空结构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卡合套接腔,所述卡合套接腔靠近所述开口的内壁沿扩大所述开口的方向呈倾斜的设置,所述卡合槽贯穿的开设于所述套接部位于所述卡合套接腔之倾斜内壁的部位处,所述卡合块沿远离所述套接部的方向呈扩大该卡合块伸出距离的倾斜设置。
CN 201220610391 2012-11-16 2012-11-1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7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10391 CN202977351U (zh) 2012-11-16 2012-11-1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10391 CN202977351U (zh) 2012-11-16 2012-11-1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77351U true CN202977351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51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103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7351U (zh) 2012-11-16 2012-11-1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773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0468A (zh) * 2012-11-16 2013-03-27 施特格亚太投资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CN105304429A (zh) * 2015-11-14 2016-02-03 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一种卡口分段式保险座
CN107424886B (zh) * 2017-09-15 2019-11-22 秉岳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熔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0468A (zh) * 2012-11-16 2013-03-27 施特格亚太投资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CN103000468B (zh) * 2012-11-16 2015-06-10 施特格亚太投资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CN105304429A (zh) * 2015-11-14 2016-02-03 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一种卡口分段式保险座
CN107424886B (zh) * 2017-09-15 2019-11-22 秉岳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熔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5497B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插头、插座及连接器
CN102544894B (zh) 三防连接器
CN202977351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CN208142448U (zh) 一种电缆接驳装置
CN102064424A (zh) 新型屏蔽密封的尾部附件
CN104682030A (zh) 一种配电线路的线夹
CN103000468B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保险丝管座
CN104410034B (zh) 一种适用多型电缆的中间接头
CN102563587A (zh) 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
CN104917018A (zh) 一种方向可选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CN204732580U (zh) 一种转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
CN201528081U (zh) 具紧结效能的连接器结构
CN202977875U (zh) 线缆压紧结构
CN201897193U (zh) 一种用于灯管的防水连接器
CN102214872B (zh) 连接器组件
CN201904503U (zh) 一种新型防水电接头
CN212305911U (zh) 一种电动车滑板车控制器出线端防水结构
CN201234012Y (zh) 潜水电缆密封装置
CN201095398Y (zh) 电动自行车用集线盒
CN206236880U (zh) 一种rj45型防水连接组件
CN202601870U (zh) 电动车快装电池连接头
CN207994177U (zh) 卡扣结构的充电连接器
CN206480803U (zh) 组装式4p弯头电连接器
CN219760082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电子连接器
CN201204342Y (zh) 通信同轴接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