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70031U -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 Google Patents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70031U
CN202970031U CN 201220483117 CN201220483117U CN202970031U CN 202970031 U CN202970031 U CN 202970031U CN 201220483117 CN201220483117 CN 201220483117 CN 201220483117 U CN201220483117 U CN 201220483117U CN 202970031 U CN202970031 U CN 202970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ortal frame
hydraulic cylinder
fork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831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富强
郑吉�
张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 2012204831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70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70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700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折叠式停车库,包括第一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第三门式框架、折叠机构、翻转机构和回转机构,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梁组成;所述第二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梁组成;所述第三门式框架均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三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三横梁组成;所述折叠机构设在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之间,所述第一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上对称设置有所述翻转机构,所述第二门式框架与墙体之间设有所述回转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是停放车辆免受日晒雨淋以及人为损伤等,无车辆停放时场地可另作他用。

Description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位和个人拥有的汽车数量日益增多。但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修建常规的停车库,所以这些车辆大都停放在露天场所,经受风吹、日晒、雨淋,且可能人为地造成损坏。此外,当下大部分停车库在无车辆停放时占用了大量的固定面积,造成了对有限地面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停车库存在的车辆停放时经受风吹、日晒、雨淋,且无车辆停放时占用了空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停放车辆免受风吹、日晒、雨淋以及人为损坏等、且在无车辆停放时占用较少的固定面积,使场地能够另作他用、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的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第三门式框架、折叠机构、翻转机构和回转机构,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梁组成;所述第二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梁组成;所述第三门式框架均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三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三横梁组成;所述折叠机构设在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第 二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之间,所述第一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上对称设置有所述翻转机构,所述第二门式框架与墙体之间设有所述回转机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第四折叠杆以及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中间铰接形成第一单元,所述第三折叠杆和第四折叠杆中间铰接形成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一端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且可沿所述第一立柱上下滑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元的一端相互铰接后设在所述第二立柱上且可沿所述第二立柱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单元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立柱上且可沿所述第三立柱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液压缸设在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铰接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连杆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摆杆上均设有滑槽,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铰接,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二摆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设在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处;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可在第一液压缸的作用下同时下摆和提升;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液压缸,关节轴承,回转铰链座和销,所述回转液压缸末端通过铰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墙体上且可沿所述铰接支架转动,所述回转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关节轴承,所述第二横梁上固定有与所述关节轴承配合联接的所述销。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设有滑槽。 
进一步,所述回转铰接座通过一固定铰接座安装在所述墙体上。 
进一步,对称设在两侧所述第一立柱上的两根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停车库外部覆盖有可随所述停车库折叠而折叠的篷布。 
本实用新型停车库处于折叠状态时,回转液压缸动作,使停车库相对于回转铰链座做90°范围内的回转,且在不停放车辆时,停车库与墙体紧靠,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停车库的停车原理为:(默认停车库最初处于与墙体紧靠的折叠状态) 
1、停车时,来车给出信号,停车库在回转液压缸的作用下绕固定铰链座转过90°,至横梁与墙体垂直位置。汽车驶至门式框架下方的规定车位处后,第二液压缸开始动作,使第一、第二、第三门式框架间的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此时三组门式框架间的距离最大。最后,第一液压缸开始动作,使第二摆杆和第一摆杆同时下摆至合适位置。此时,停车毕。 
2、出车时,首先第一液压缸开始动作,使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时上摆至竖直位置。汽车驶出后,第二液压缸开始动作,使各门式框架间的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此时三组门式框架间的距离最小。最后,停车库在回转液压缸的作用下绕固定铰链座转过90°,至横梁与墙体平行位置。此时,出车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回转机构实现停车库在折叠状态时绕固定铰链座作90°范围内的回转,且使车库在不停车时与墙体紧 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此外,停车库外部覆盖有篷布,篷布可随车库折叠而折叠,保护内部车辆免受风吹、日晒、雨淋以及刮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回转机构、折叠机构和翻转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Ⅰ放大图。 
图4是图2中Ⅱ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回转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回转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回转折叠式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第三门式框架、折叠机构、翻转机构和回转机构,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19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梁20组成;所述第二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13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梁6组成;所述第三门式框架均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三立柱3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三横梁7组成;所述折叠机构设在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之间,所述第一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上对称设置有所述翻转机构,所述第二门式框架与墙体1之间设有所述回转机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杆141、第二折叠杆142、第三折叠杆143、第四折叠杆144以及第二液压缸12,所述第一折叠杆141和第二折叠杆142中间铰接形成第一单元,所述第三折叠杆143和第四 折叠杆144中间铰接形成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一端设在所述第一立柱19上且可沿所述第一立柱19上下滑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元的一端相互铰接后设在所述第二立柱13上且可沿所述第二立柱13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单元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立柱3上且可沿所述第三立柱3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液压缸12设在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铰接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摆杆10、第二摆杆8、连杆16和第一液压缸15,所述第一摆杆10和第一立柱19上均设有滑槽,所述连杆16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10铰接,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二摆杆8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9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15设在所述连杆16与所述第一立柱19铰接处;所述第一摆杆10和第二摆杆8可在第一液压缸15的作用下同时下摆和提升;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液压缸2,关节轴承4,铰接支架21和销5,所述回转液压缸2末端通过一铰接支架21固定在所述墙体1上且可沿所述铰接支架21转动,所述回转液压缸2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关节轴承4,所述第二横梁6上固定有与所述关节轴承4配合联接的所述销5。 
进一步,所述第一立柱19、第二立柱13和第三立柱3上设有滑槽。 
进一步,所述回转铰链座18通过一固定铰链座17安装在所述墙体1上。 
进一步,对称设在两侧所述第一立柱19上的两根第一摆杆10和 第二摆杆8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杆9。 
进一步,所述停车库外部覆盖有可随所述停车库折叠而折叠的篷布11。 
本实用新型停车库处于折叠状态时,回转液压缸2动作,使停车库相对于回转铰链座18做90°范围内的回转,且在不停放车辆时,停车库与墙体紧靠,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停车库的停车原理为:(默认停车库最初处于与墙体紧靠的折叠状态) 
1、停车时,来车给出信号,停车库在回转液压缸2的作用下绕固定铰链座17转过90°,至横梁与墙体1垂直位置。汽车驶至门式框架下方的规定车位处后,第二液压缸12开始动作,使第一、第二、第三门式框架间的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此时三组门式框架间的距离最大。最后,第一液压缸15开始动作,使第二摆杆8和第一摆杆10同时下摆至合适位置。此时,停车毕。 
2、出车时,首先第一液压缸15开始动作,使第一摆杆10和第二摆杆8同时上摆至竖直位置。汽车驶出后,第二液压缸12开始动作,使各门式框架间的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此时三组门式框架间的距离最小。最后,停车库在回转液压缸2的作用下绕固定铰链座17转过90°,至横梁与墙体1平行位置。此时,出车毕。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 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4)

1.回转折叠式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第三门式框架、折叠机构、翻转机构和回转机构,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梁组成;所述第二门式框架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二横梁组成;所述第三门式框架均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三立柱和一根水平设置的第三横梁组成;所述折叠机构设在所述第一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之间,所述第一门式框架和第三门式框架上对称设置有所述翻转机构,所述第二门式框架与墙体之间设有所述回转机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第四折叠杆以及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中间铰接形成第一单元,所述第三折叠杆和第四折叠杆中间铰接形成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一端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且可沿所述第一立柱上下滑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元的一端相互铰接后设在所述第二立柱上且可沿所述第二立柱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单元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立柱上且可沿所述第三立柱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液压缸设在所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铰接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连杆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摆杆上均设有滑槽,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铰接,中间部分与所述第二摆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设在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处;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可在第一液压缸的作用下同时下摆和提升; 
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液压缸,关节轴承,铰接支架和销,所述回转液压缸末端通过铰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墙体上且可沿所述铰接支架转动,所述回转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关节轴承,所述第二横梁上固定有与所述关节轴承配合联接的所述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折叠式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设有滑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折叠式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对称设在两侧所述第一立柱上的两根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杆。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回转折叠式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外部覆盖有可随所述停车库折叠而折叠的篷布。 
CN 201220483117 2012-09-20 2012-09-20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70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83117 CN202970031U (zh) 2012-09-20 2012-09-20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83117 CN202970031U (zh) 2012-09-20 2012-09-20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70031U true CN202970031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51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83117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70031U (zh) 2012-09-20 2012-09-20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700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2354A (zh) * 2012-09-20 2013-01-02 浙江工业大学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2354A (zh) * 2012-09-20 2013-01-02 浙江工业大学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1434U (zh) 一种汽车用遮阳篷
CN102852354B (zh)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CN202970031U (zh) 回转折叠式停车库
CN103147599B (zh) 一种载车板可折叠并具有广告展示功能的停车装置
CN201214371Y (zh) 连体式汽车伞
CN201162366Y (zh) 隐形扣盖式升降伸缩地上车位车库
CN203230205U (zh) 上摆下移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05954424U (zh) 一种道路两侧绿化带上方的停车装置
CN202788082U (zh) 墙式隐形车库
CN202882477U (zh) 开式折叠式停车库
CN108134570A (zh) 折叠式电动汽车车载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01546476U (zh) 复式停车架
CN203684751U (zh) 升降旋转式双层立体车库
CN102852355B (zh) 开式折叠式停车库
CN201808434U (zh) 防晒、防盗、防雨车罩
CN201326286Y (zh) 自动防摆的旋转式立体车库
CN201546475U (zh) 折叠式移动车库
CN203819007U (zh) 一种全自动轿车遮阳伞
CN208056754U (zh) 一种可伸缩式载车板
CN202686563U (zh) 可直立家用小轿车
CN201400866Y (zh) 折叠挡水板
CN201915667U (zh) 便携式伸缩折叠车库
CN201201502Y (zh) 便携式移动车库
CN204492282U (zh) 对顶角式立体车库
CN202806519U (zh) 一种道路清障车的托举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61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