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10477U - 螺母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母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10477U
CN202910477U CN 201220534887 CN201220534887U CN202910477U CN 202910477 U CN202910477 U CN 202910477U CN 201220534887 CN201220534887 CN 201220534887 CN 201220534887 U CN201220534887 U CN 201220534887U CN 202910477 U CN202910477 U CN 202910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supply
bar
magnetic
top e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348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岛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JIMA GIKEN KK
Original Assignee
YAJIMA GIKE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JIMA GIKEN KK filed Critical YAJIMA GIKEN KK
Priority to CN 2012205348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10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10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104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即使改变从等待位置到保持解除位置的距离也能容易地应对的螺母供给装置。该螺母供给装置包括供给头部和螺母排列输送部,该供给头部以保持螺母的方式将该螺母供给到工件的焊接位置附近,该螺母排列输送部排列多个螺母并朝向供给头部输送。供给头部包括:供给杆,该供给杆连结于气缸的活塞杆而能进退,且由磁性体构成;筒状保持部,该筒状保持部支承供给杆;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能对供给杆进行励磁,且能通过使磁极反向来对供给杆励磁;供给滑槽,该供给滑槽使来自螺母排列输送部的螺母排列,并使最先的螺母配置在等待位置,并且,该供给滑槽具有能够穿过保持在前进时的供给杆的顶端部的螺母;以及闸门,该闸门被螺母推压而能打开。

Description

螺母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供给装置(螺母给料机),该螺母供给装置单独保持所储存的多个螺母并供给到工件的焊接位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这种螺母供给装置构成为设有供给头部和螺母排列输送部,该供给头部保持用于焊接到工件上的螺母,并以保持螺母的状态将该螺母供给到工件的焊接位置附近,该螺母排列输送部对储存在料罐内的多个螺母进行排列后朝向供给头部输送。并且,供给头部构成为,使用磁力将螺母从等待位置保持到保持解除位置,且在焊接位置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解除对螺母的保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供给头部设有供给杆,供给杆设有外筒部和内侧轴部,该外筒部在顶端配置有通过磁力来吸附螺母的永磁铁,该内侧轴部配置在外筒部的内侧。此外,供给杆连结于气缸的活塞杆而能够进退,并且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筒状保持部。
在该供给头部中,在供给杆借助气缸的工作而前进的时候,外筒部的永磁铁磁以吸附着螺母的状态到达焊接位置附近。然而,在焊接位置附近,外筒部的移动由于设于筒状保持部的止挡件而停止,只有内侧轴部前进。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被止挡件限位之前,螺母一直借助外筒部的永磁铁的磁力而保持在供给杆的顶端。并且,若螺母配置在焊接位置附近,则外筒部的移动会由于止挡件而停止。因此,只有内侧轴部前进,并且,因为永磁铁与内侧轴部的顶端分离,所以内侧轴部失去对螺母的吸附力,螺母从内侧轴部的顶端落下,进而螺母被配置于焊接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44324号公报(参照图1~图3)
然而,在以往的螺母供给装置中,如果自等待位置到保持解除位置的距离改变,则除了需要改变气缸的活塞杆、引导筒部的长度之外,还需要改变供给杆的外筒部和内侧轴部这两个零件的长度,无法容易地应对变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改变自等待位置到保持解除位置的距离也能容易地应对的螺母供给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供给装置构成为包括:供给头部,该供给头部保持用于焊接在工件上的螺母,并以保持螺母的方式将该螺母供给到工件的焊接位置附近;以及
螺母排列输送部,该螺母排列输送部使储存在筒罐或者料斗内的多个螺母进行排列并朝向供给头部输送;
供给头部使用磁力将螺母从等待位置保持到保持解除位置,且在保持解除位置解除对螺母的保持;
供给头部包括:
供给杆,该供给杆连结于气缸的活塞杆而能进退,并由磁性体制成;
筒状保持部,该筒状保持部支承进退时的供给杆,并使该供给杆进行滑动;
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被配设在该筒状保持部内的供给杆周围,并能够对供给杆进行励磁,以使得该供给杆能磁吸附螺母,并且能通过使磁极反向来对供给杆进行励磁;
供给滑槽,该供给滑槽使来自螺母排列输送部的螺母进行排列,并使最先的螺母配置在后退时的供给杆的顶端部的前方的等待位置,并且,该供给滑槽具有供给口部,被保持在前进时的供给杆的顶端部的螺母能够穿过该供给口部;以及
闸门,该闸门被前进时保持在供给杆的顶端部的螺母推靠而能够打开,并堵塞供给口部的供给杆的前进方向的开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供给装置中,若利用励磁线圈对供给杆进行励磁,则能使螺母磁吸附在供给杆的顶端部。并且,若使气缸工作而使供给杆与活塞杆一起前进,则能将螺母从等待位置供给到焊接位置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并且,若在被配置在焊接位置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的时候使励磁线圈的磁极反向,例如,若在反向之前使供给杆的顶端部附近为S极、且使吸附在该部位的螺母为N极,则在磁极反向之后,供给杆的顶端部附近立刻变为N极,此时,由于螺母维持在N极的状态下,所以螺母与供给杆的顶端部相排斥,迅速离开供给杆的顶端部而配置到焊接位置。
并且,即使改变螺母的等待位置到保持解除位置的距离,由于供给杆是由以磁性体制成的一个零件构成的,所以除了改变气缸的活塞杆、筒状保持部的长度之外,只要改变供给杆单个零件的长度就能容易地应对。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供给装置中,即使改变等待位置到保持解除位置的距离也能容易地应对。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供给装置中,能够利用磁极的排斥使螺母顺利且迅速地从供给杆的顶端部向焊接位置移动。
(技术方案2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供给杆的顶端部构成为能够插入螺母的螺纹孔,并且该供给杆的顶端部以在前进时中靠近工件时的、远离工件一侧的外表面向靠近工件一侧的外表面接近的方式形成为向工件侧弯曲的曲面。
根据这样的构成,螺母能够利用供给杆的顶端部的弯曲,一边在顶端部的表面上滑动一边以稳定的姿势向焊接位置移动。所以,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螺母以稳定的姿势焊接在工件上。
(技术方案3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供给杆在顶端设有限制板,该限制板抵靠在被配置于焊接位置的螺母的侧表面,从而使螺母的姿势固定。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能够利用限制板使焊接位置的螺母的姿势固定,所以适合于需要以规定的姿势对螺母进行焊接的焊接作业。
(技术方案4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供给装置中,优选的是,螺母排列输送部包括:
料斗;
回转器,该回转器用于对该料斗内的螺母进行磁吸附;
门,该门使磁吸附在该回转器上的螺母进行排列并朝向供给滑槽侧供给;
回转器包括:多个磁铁容纳室,该多个磁铁容纳室被以规定间隔设置在圆周方向上;以及球状永磁铁,该球状永磁铁以能够在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各磁铁容纳室内,并用于对料斗内的螺母进行磁吸附。
根据这样的构成,将球状永磁铁以能够在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磁铁容纳室内。所以,能在该移动范围内对螺母进行吸附,此外,因为球状永磁铁能以各种各样的吸附模式(NS模式)、也就是姿势对螺母进行吸附,所以增大了吸附机会。也就是说,即使最初在螺母积存部吸附螺母失败,也能在球状永磁铁的移动范围内对吸附失败的该螺母、其它螺母进行吸附,从而能够保持良好的螺母排列输送部工作时的螺母的供给效率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中的供给头部的简要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供给头部的闸门(shutter)附近的图。
图4是按顺序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供给头部将螺母供给到焊接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供给头部的供给杆配设有限制板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供给的螺母的例子的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中的螺母排列输送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9是沿图8的A-A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9的箭头C观察时的向视图。
图11是沿图9的B-B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1的D-D剖开后的剖视图(但对应于球状永磁铁位于D-D线上的状态。)。
图13是沿图11的E-E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1的F-F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11的箭头G观察时的向视图。
图16是门(gate)附近的立体图。
图17是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排列输送部的其它应用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用于将螺母400供给到工件W的焊接位置WP附近。在焊接位置WP,焊接机1的固定电极3的导销3a突出,以供螺母400以嵌入的方式安装于该导销3a。而且,焊接机1通过使可动电极4下降,并将工件W和螺母400夹在电极3、4之间后通电,由此将螺母400焊接在工件W上。
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构成为包括供给头部10和螺母排列输送部60,该供给头部10保持焊接于工件W的螺母400,并以保持着螺母400的状态将其供给到工件W的焊接位置WP附近,该螺母排列输送部60对储存在筒罐62内的多个螺母400进行排列后朝向供给头部10侧输送。
供给头部10被保持于焊接机1的主体2的壁面2a。具体而言,利用支承件8将供给头部10的筒状保持部20固定于支承金属件7,该支承金属件7被支承于固定在壁面2a上的支承块6。
如图2~图4所示,供给头部10构成为包括气缸11、供给杆16、筒状保持部20、励磁线圈24、供给滑槽28及闸门38。
供给杆16由钢等磁性体制成,且连结于气缸11的活塞杆12的顶端,设为能够进退。筒状保持部20将供给杆16支承为在进退时能够滑动。筒状保持部20和气缸11相互串联连结。
并且,供给杆16包括连结于活塞杆12顶端的主体17和配置于主体17顶端的顶端部18。主体17具备外周面沿轴向被切掉的切槽面17a,设于筒状保持部20的防转销22在切槽面17a滑动。
顶端部18设为可插入螺母400的螺纹孔400e的尖顶的圆锥形状。说得更详细一点,顶端部18构成为,设置成能插入螺母400的螺纹孔400e中,且以前进而靠近工件W时的、远离工件W一侧的外表面(外侧表面)18a向靠近工件W一侧的外表面(内侧表面)18b接近的方式设为向工件W侧弯曲的曲面。
另外,将前进时的顶端部18插入到螺纹孔400e中,并且使表面400b与主体17的端面17b接触,由此将螺母400以被保持于供给杆16的方式从配置在供给滑槽28的供给口部30的等待位置SP移动到焊接位置WP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RP。
此外,在向配置在筒状保持部20的顶端附近的励磁线圈24通电时,供给杆16被磁化而成为电磁铁,使螺母400磁吸附于顶端部18,从而使螺母400移动到焊接位置WP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RP。
另外,励磁线圈24构成为在控制装置80的控制下切换向导线部25、26通电的电流的正、负。切换的时间点是气缸11的活塞杆12移动到前进端、且保持有螺母400的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到达保持解除位置RP的时间点。换言之,控制装置80在利用确认传感器14检测到活塞12配置于前进端位置的时候切换电流。此时,例如,从等待位置SP到焊接位置WP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RP,设被励磁线圈24励磁的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为S极,螺母400的顶端部18侧被磁化为N极。进而在此之后,若利用励磁线圈24的电流的切换将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磁化成N极,则此前一直成为N极的螺母400排斥顶端部18。其结果是,螺母400一边在顶端部18的曲面状的外侧表面18a滑行,一边迅速且顺利地嵌入固定电极3的导销3a而被配置到焊接位置WP。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螺母400易于从顶端部18脱离而使磁极的反向后的电压比反向前的电压高,从而使反向后的磁力比反向前的磁力高。
供给滑槽28通过使供给口部30配置在筒状保持部20的顶端侧而将来自螺母排列输送部60的螺母400排成多列,并且在后退时将最先的螺母400配置在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的前方的等待位置SP。供给口部30在下表面侧配设用于收纳螺母400的挡板32,并且使能够在前进时贯通插入保持于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上的螺母400的连通部30b朝筒状保持部20侧开口,此外,在连通部30b的相反侧设有供保持于顶端部18的螺母400通过的开口部30a。
供给滑槽28固定在筒状保持部20的顶端。
闸门38配设为封堵供给口部30的开口部30a,且设为能够被在前进时保持于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的螺母400推压而打开。具体而言,闸门38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35,该支承轴35轴支承于固定在挡板32上的支承架34、34,并且,为了不使位于等待位置SP的螺母400从开口部30a飞出去而利用弹簧36封堵开口部30a。并且,当被吸附在顶端部18的螺母400随着供给杆16的前进而从等待位置SP被放出时,闸门38被推压而打开。
另外,通过使突起400d侧的背面400c配置在闸门38侧,并使相反侧的表面400b配置在后退时的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侧,由此,停止在挡板32上并配置于等待位置SP的螺母400以能够将前进时的顶端部18插入螺纹孔400e的状态等待。
此外,在供给滑槽28的远离供给口部30的端部29连接有用于输送从螺母排列输送部60供给的螺母400的供给软管40,并且配设有用于检测储存在供给滑槽28中的螺母400的非接触式开关42(参照图1)。
在非接触式开关42没有检测到螺母400的情况下,因为在供给滑槽28内没有充足的螺母400,所以输入有非接触式开关42的切断信号的控制装置80使螺母排列输送部60工作,并且使未图示的空气源工作,以便向空气流入部70供给空气。于是,螺母400从螺母排列输送部60侧输送,若螺母400排列至非接触式开关42的部位,则非接触式开关42接通,输入有接通信号的控制装置80使螺母排列输送部60的工作停止,并且停止向空气流入部70供给空气。
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排列输送部60是公知的,且安装在支承台50上,该螺母排列输送部60包括:筒罐62,该筒罐62用于储存多个的螺母400;加振器64,该加振器64用于使筒罐62振动;以及排列机构部66,该排列机构部66能将螺母400以规定的姿势从排出滑槽68排出,并配设在筒罐62内;在排出滑槽68的顶端连接有供给软管40的根部侧,在供给软管40的根部侧配设有空气流入部70,该空气流入部70通过使空气流入而将螺母400输送到供给滑槽28。
另外,在支承台50中还配设有控制装置80。
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中,当在供给滑槽28侧没有充足的螺母400时,控制装置80基于非接触式开关42的切断信号而使螺母排列输送部60工作,并且使未图示的空气源工作,以便向空气流入部70供给空气,而且,若螺母400一直排列到非接触式开关42的部位,则控制装置就80根据非接触式开关42的接通信号而使螺母排列输送部60的工作停止,并且停止向空气流入部70供给空气。
此外,在供给头部10中,若基于焊接机1进行的焊接作业的开始信号输入控制装置80,则控制装置80向励磁线圈24通电并且使气缸11的活塞杆12前进。于是,供给杆16以成为了电磁铁的状态前进,如图4的A、B所示,一边使顶端部18插入位于等待位置SP的螺母400的螺纹孔400e来磁吸附着螺母400,一边利用螺母400推压进而打开闸门38,然后,将螺母400保持到保持解除位置RP。因为若螺母400移动到焊接位置WP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RP,则确认传感器14接通,所以控制装置80切换励磁线圈24中的电流的±。此时,例如,从等待位置SP到焊接位置WP附近的保持解除位置RP,被励磁线圈24励磁的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设为S极,螺母400的顶端部18侧被磁化为N极。而在此之后,若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因励磁线圈24的电流的切换而被磁化为N极,则此前一直为N极的螺母400排斥顶端部18。其结果是,如图4的B、C所示,螺母400一边在顶端部18的曲面状的外侧表面18a上滑行,一边迅速且顺利地嵌套在固定电极3的导销3a上,从而被配置到焊接位置WP。
然后,在切换励磁线圈24的电流后,控制装置80使气缸的活塞杆12后退而重新回到工作前的位置。此外,焊接机1通过使可动电极4下降,将工件W和螺母400夹在电极3、4之间来进行通电,由此将螺母400焊接在工件W上,然后,使可动电极4上升并复位。控制装置80根据焊接机1的可动电极4的复位而停止向励磁线圈24通电,判断下一个开始信号的有无,若输入有开始信号,则重复进行已经说明过的作业。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中,即使改变螺母400的从等待位置SP到保持解除位置RP的距离,由于供给杆16由利用磁性体制成的一个零件构成的,所以除了改变气缸11的活塞杆12、筒状保持部20的长度之外,仅改变供给杆16单个零件的长度就能容易地应对。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中,即使改变从等待位置SP到保持解除位置RP的距离也能容易地应对。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中,能够利用磁极的排斥顺利且迅速地进行螺母400从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向焊接位置WP的移动。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中,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构成为能插入螺母400的螺纹孔400e中,并以前进而靠近工件W时的、远离工件W一侧的外表面(外侧表面)18a向靠近工件W一侧的外表面(内侧表面)18b接近的方式设为向工件W侧弯曲的曲面。
所以,在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1中,螺母400能够一边利用供给杆16的顶端部18的弯曲在顶端部18的表面滑行,一边以稳定的姿势移动到焊接位置WP。所以,在这样的构成中能够将螺母400以稳定的姿势焊接在工件W上。
另外,如果不考虑上述观点,顶端部18也可以设为能够插入螺纹孔400e中、且从供给杆16的主体17的端面17b延伸的直线状的圆棒。
此外,如图5所示,在供给杆16上,可以在顶端安装限制板45,该限制板45抵接于配置在焊接位置WP的螺母400的侧表面400a,从而使螺母400的姿势固定。因为在这样的构成中能够利用限制板45使焊接位置WP的螺母400的姿势固定,所以适合于需要以规定的姿势对螺母400进行焊接的焊接作业。
如图6、图8~图16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2的螺母排列输送部700采用了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螺母排列输送部60的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2设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供给头部10而构成。
如图6、图8、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2设有支承金属件304,该支承金属件304由固定在焊接机1的壁面2a上的支承块303支承。支承金属件304对用于将螺母400安装在固定电极301上的供给头部10、及用于向供给头部10供给螺母400的螺母排列输送部700进行固定。支承板305固定安装在支承块303上,在支承板305上载置有螺母排列输送部700。支承臂306固定在支承金属件304上,料罐固定板307固定安装在支承臂306上。料罐固定板307配置在支承板305的下方。即使支承块303发生松动而支承板305欲倾斜,料罐固定板307也会通过从下方对支承板305进行来保持支承板305的姿势,防止螺母排列输送部700的倾倒。
当螺母供给装置M2在将规定量的螺母400投进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中的状态下基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80的控制而工作时,螺母排列输送部700进行螺母400的拣选、排列。该被拣选、排列的螺母400通过供给软管40的内部而被供给到供给头部10。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同样,供给头部10将工件放置在固定电极301上,之后将螺母400放置在固定电极301上。在此之后,可动电极302下降,利用可动电极302和固定电极301对螺母400和工件进行加压,并在该加压状态下进行通电,通过电阻焊接将螺母400焊接在工件上。这里,当在供给头部10中储存有规定个数的螺母400的情况下,输入有非接触式开关42的接通信号的控制装置使螺母排列输送部700的工作停止。并且,若输入非接触式开关42的切断信号,则控制装置80使螺母排列输送部700再度开始工作。
如图6、图8、图9所示,螺母排列输送部700设有料斗201。料斗201包括彼此相向的前板202及后板203、侧板204(以下称为左侧板)、以及兼作底板的侧板205(以下称为右侧板),从右侧板205的侧部和底部相交的部位向上方配设有中板206。中板206与前板202、右侧板205的侧部和后板203一起形成料斗主体207,在料斗主体207中投进并储存规定量的螺母400,形成零件积存部207a。料斗主体207形成为截面面积随着朝向底部而减少的空间,使螺母400易于朝向底部移动。此外,中板206与前板202、左侧板204和后板203一起形成料斗前室208,在对料斗前室208进行磁屏蔽等之后,可以配置电控制器。
在后板203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对回转器250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209。电动机209不受种类和形式限制,可以是齿轮传动电机、伺服电机、气动马达,DC电机或AC电机等任意一种电动机。
电动机209的输出轴209a向后板203的内表面侧突出,轴衬210嵌套并固定于该输出轴209a。轴衬210固定安装在回转器250的旋转板211的中央部。旋转板211能够向逆时针方向a旋转。
外环212在旋转板211的外周端朝向后板203延伸。外环212作为对料斗主体207内的螺母400进行磁吸附的螺母吸附面而发挥作用。内环213在外环212的内侧以与该外环212同心状朝向后板203延伸。在外环212的后板侧端部和内环213的后板侧端部之间固定有罩214,由外环212、内环213和罩214形成筒环215。
在筒环215中以规定的间隔、例如以90°间隔形成有用于容纳球状永磁铁216的磁铁容纳室217。如图8、图11所示,磁铁容纳室217通过利用一对分隔板217a、217a将筒环215隔开而形成。磁铁容纳室217以球状永磁铁216能够在旋转板211的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形成。如图14所示,形成磁铁容纳室217的外环212的壁厚t2形成为比旋转板211的壁厚t1薄,球状永磁铁216的磁力设定为强有力地向外环212方向作用。
罩214和后板203之间的间隔形成得较为狭窄,目的是为了不让螺母400绕到旋转板211的后侧。如图9、图12~图14所示,外环212形成有随着从后板203侧朝向旋转板211侧而直径逐渐缩小的、倾斜角度α(图13)的倾斜面,在旋转到上端位置来时,形成了朝向旋转板211、换言之朝向前板202的向下的斜坡。被吸附于外环(螺母吸附面)12而被搬送到上端位置来的螺母400借助该向下的斜坡而变得易于向前板202的方向滑落。
如图8、图10、图11、图16所示,在外环212的上方,分离器218及保持板219沿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固定在后板203上。
如图11所示,从分离器218的下端到旋转板211的径向上的外环212的距离设定为比相当于一个螺母的壁厚H(图7)的距离大,且比相当于两个螺母2的壁厚2H的距离小。如图11所示,在两个以上的螺母400以重叠在外环(螺母吸附面)12上的方式被搬送来的情况下,分离器218只允许直接吸附在螺母吸附面212上的螺母400A通过,而使重叠在该螺母400A上的另一个螺母400B落下,并且使以侧表面400a(图7)吸附于螺母吸附面212的方式被搬送过来的螺母400落下。
保持板219以如图16所示那样覆盖外环212的上端部的方式形成,如图9、图11~图14所示,该保持板219与外环212的外周面平行地配置。如图9~图14、图16所示,在位于保持板219的下表面的靠近后板203的部位,沿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逆时针方向)a形成有垂直于保持板219的限宽部220。如图10所示,限宽部220起到以下作用:对以表面400b或者背面400c(图7)吸附于螺母吸附面212的方式被搬送过来的螺母400进行排列,使其相对于搬送方向(旋转方向)a呈正确的姿势。
如图8、图10、图12、图16所示,在保持板219的前板侧端部、且是分离器218侧的端部,延伸设置有从保持板219向下方铅垂弯曲的板状的第1保护部221。第1保护部221配置在旋转板211的前表面附近。如图12所示,第1保护部221起到使以吸附于旋转板211的前表面的方式被搬送过来的螺母400落下的作用。
如图8、图10、图16所示,在第1保护部221的后端部、也就是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a侧的端部,延伸设置有向前板202方向弯折的排出板部222。如图10所示,排出板部222作为导向板而发挥作用,用于使由下文将要描述的拣选棒223拂去的螺母400、也就是以背面400c侧吸附于螺母吸附面212的方式而被搬送过来的螺母400向前板202侧排出、落下。
如图8~图11、图13、图16所示,在保持板219上,在排出板部222的前方、也就是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a侧的部位、同时也是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垂直地设有拣选棒223。从拣选棒223的下端到螺母吸附面212的距离调整成比相当于螺母400的壁厚H的距离小,且比相当于去除螺母400的突起400d后的部分的壁厚h的距离大。因此,相对于搬送方向(旋转方向)a以正确姿势排列并被搬送过来的螺母400中的、背面400c吸附于螺母吸附面212的螺母400碰到拣选棒223的下端部而被拂去,另一方面,表面400b吸附于螺母吸附面212的螺母400能够在不碰到拣选棒223的下端部的前提下通过。
如图8、图10、图13、图16所示,在保持板219的前板202侧端部中的比拣选棒223靠后端侧的部位,延伸设置有从保持板219铅垂向下弯曲的板状的第2保护部224。第2保护部224作为防止通过拣选棒223的下方而到达的螺母400落下,并向前方的刮板225引导该螺母400的作用。此外,通过将第2保护部224的顶端部224a制成为圆筒形状(图10),防止了向前板202侧排出落下的螺母400在排出板部222发生钩挂,使排出变得容易。
如图8、图10、图14~图16所示,在保持板219的前板202侧端部,且是在第2保护部224的后端形成有滑槽分离部226。滑槽分离部226与外环212的前板202侧端面相隔微小的缝隙,且设有底板部226a,如图14所示,该底板部226a相对于外环(螺母吸附面)212进一步向前板202侧大幅度倾斜角度β。底板部226a以宽度朝向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在底板部226a的前板202侧端部延伸设置有垂直壁部226b。滑槽分离部226起到使碰到刮板225、且移动方向朝向前板202侧改变的螺母400在前板202侧被挡住而滑落到排出滑槽227的内部的作用。此外,滑槽分离部226形成比排出滑槽227的宽度大的宽度,也起到储存多个螺母400的作用。
如图8、图10、图11、图14~图16所示,在保持板219的后方、也就是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前方,刮板225固定在后板203上。刮板225的保持板219侧的端部位于与外环(螺母吸附面)12相距相当于螺母400的壁厚H的距离小的距离的位置。此外,刮板225的保持板219侧的端部后板203侧的端部在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上比前板202侧的端部靠后侧的方式呈斜向地形成。刮板225起到挡住以表面400b吸附于螺母吸附面212的方式被搬送过来的螺母400并将其引导至滑槽分离部226的作用。
如图8、图10、图15、图16所示,在滑槽分离部226的顶端部连续设有排出滑槽227。排出滑槽227具有螺母400能够自行移动的倾斜面227a,并固定在左侧板204上。如图6所示,在排出滑槽227的顶端部连续设有供给软管40,该供给软管40连接于供给头部10的供给滑槽28。
另外,分离器218、保持板219、限宽部220、第1保护部221、排出板部222、拣选棒223及第2保护部224构成门260,分离器218及第1保护部221构成剩余零件落下部件。此外,料斗201、回转器250及门260是由非磁性体制成的。
接下来说明螺母排列输送部700的动作。
在向料斗主体207投进规定量的螺母400,螺母排列供给部700根据非接触式开关42的信号而工作的情况下,电动机209旋转,旋转板21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板211旋转时,通常,从料斗主体207内的螺母400自料斗前室208进入到料斗主体207内时起,四个球状永磁铁216分别进行磁吸附。螺母400虽然被吸附于磁铁容纳室217周边的外环212和旋转板211,不过如上所述,由于外环212的壁厚t2比旋转板211的壁厚t1薄,所以主要被外环212吸附。
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的个数及螺母400的姿势因球状永磁铁216的磁力的强度等而呈多种,例如,在两个以上的螺母400重叠地吸附在外环212上的情况下,当这些螺母400被搬送到分离器218的位置时,直接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A以外的螺母400B因为碰到分离器218而落下。此外,侧表面400a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也因碰到分离器218而落下。此外,被吸附于旋转板211的螺母400在被搬送到第1保护部221的位置时因碰到第1保护部221而落下。由于旋转板211面的磁力作用力比外环212面的磁力作用力弱,所以在利用第1保护部221将吸附在旋转板211侧的螺母400扫落时,能够防止甚至是吸附在外环212侧的螺母400也被拖拽,导致错位等而同时落下的不佳状况。
因此,虽然只有表面400b或背面400c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能够通过保持板219的入口,不过此时的螺母400的姿势在由限宽部220矫正为正确的姿势后被送走。
进入到保持板219的下方的正确姿势的螺母400中的、背面400c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会碰到拣选棒223,当磁吸附有该螺母400的球状永磁铁216离开拣选棒223的位置时,该背面400c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从外环212的倾斜面滑落,被引导到排出板部222而落下。
另一方面,表面400b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由于不会碰到拣选棒223而以被球状永磁铁216磁吸附的状态从拣选棒223的下方通过。
然后,若该表面400b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在被导入第2保护部224后碰到刮板225的顶端部,从而朝向旋转方向a的移动被阻止,则在磁吸附有该螺母400的球状永磁铁216离开刮板225的顶端部的位置而磁力无法影响时,该螺母400从外环212的倾斜面上滑落而移动到滑槽分离部226。这里,由于滑槽分离部226具有与外环212的倾斜角度α的倾斜面相比以更大的角度β倾斜的底板部226a,所以螺母400从滑槽分离部226的底板部226a顺利地滑落而被导入排出滑槽227的内部。被导入排出滑槽227内部的螺母400从排出滑槽227的倾斜面227a滑落,在此之后,经供给软管40而被供给到供给头部10。
如此,螺母排列输送部700能够只将表面400b吸附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供给到供给头部10。并且,利用分离器218、第1保护部221及拣选棒223使吸附在外环212及旋转板211上的多余的螺母400落下。在料斗主体207内,由于外环212所通过的位置处的磁力较强,所以仅外环212周边的螺母400吸附在外环212上,其附近的螺母400不被吸附而留下,从而在外环212的周围形成具有沟槽那样的空间的螺母集聚形状,只要该螺母集聚形状不走形就难以吸附并搬运螺母400。然而,如上所述,由于使多余的螺母400落下,因此能够利用该落下的螺母400打乱螺母集聚形状,能够一直吸附并搬运螺母400。这里,通过调整外环212的壁厚,能够任意地控制所落下的螺母量。
此外,由于球状永磁铁216以能在旋转板211的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磁铁容纳室217内,所以能够在该移动范围内吸附螺母400,螺母吸附机会增大。也就是说,即使最初吸附螺母400失败,也能在球状永磁铁216的移动范围内对吸附失败的同一螺母400、其它螺母400进行吸附。
此外,如果使球状永磁铁216的磁力相对较强,则会形成比较牢固地连在外环212上的螺母400的块,该螺母块一边将其它螺母400拨开一边被搬送,打乱螺母400的集聚形状,从而能够在料斗主体207内形成螺母400的对流。
此外,由于滑槽分离部226的底板部226a以宽度朝向旋转板211的旋转方向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所以能够储存多个从外环212朝向排出滑槽227的螺母400,即使被搬送过来的螺母400变少的情况下,也能向供给头部10供给所积存的螺母400,从而能够吸收搬送的波动。此外,因为能够将多个螺母400积存在滑槽分离部226中,所以不易在排出滑槽227的入口产生螺母400的堵塞。此外,由于滑槽分离部226的底板部226a的上方开放,所以万一在排出滑槽227的入口发生螺母400的堵塞,也能容易地应对从滑槽分离部226的上方取出堵塞的螺母400的作业等堵塞。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了四个球状永磁铁216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为了提高螺母400的搬送量而使用多个球状永磁铁216的情况下,虽然取决于球状永磁铁216的磁力大小,但是在相邻的球状永磁铁216的磁铁容纳室217间连成一串螺母群,形成牢固的螺母400的块,存在用分离器218不能将多余的螺母400去除之虞。另一方面,在球状永磁铁216的个数较少的情况下,虽然不会形成上述那样的一串螺母群,但是在旋转板211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螺母400的搬送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螺母400的搬送量会使旋转板211的旋转速度增大,但是如果增大旋转板211的旋转速度,则球状永磁铁216吸附螺母400的机会会变少。所以,可以在球状永磁铁216间配置与球状永磁铁216相比磁力较小的另外的球状永磁铁216A,并利用该球状永磁铁216A对螺母400进行吸附搬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避免生成一串螺母群并且能够提高螺母400的搬送量。
另外,分离器218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根据螺母400的形状及供给量使用高度不同的亮个以上的分离器218。此外,螺母400的落下声、球状永磁铁216的旋转声等声响,能通过在料斗主体207的壁面粘贴防振件、用软质树脂等包覆磁铁216而降低。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供给装置M2中,螺母排列输送部700设有料斗201、对料斗201内的螺母400进行磁吸附的回转器250、一级使磁吸附在回转器250上的螺母400排列后向供给滑槽28侧进行供给的门260。并且,回转器250构成为,设有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磁铁容纳室217、一级以能在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各磁铁容纳室217内、且对料斗201内的螺母400进行磁吸附的球状永磁铁216。
在这样的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中,将球状永磁铁216以能在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了磁铁容纳室217内。所以,能够在该移动范围内吸附螺母,此外,因为球状永磁铁216能以各种各样的吸附模式(NS模式)也就是姿势吸附螺母400,所以增大了吸附机会。也就是说,即使最初在螺母积存部207a中吸附螺母400失败,也能在球状永磁铁216的移动范围内对吸附失败的同一螺母400、其它螺母400进行吸附,从而能够保持良好的螺母排列输送部700工作时的螺母400的供给效率。
另外,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也可以不设在焊接机1的壁面2a上,取而代之设在焊接机1的上表面、背面。此外,也可以在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上设置腿部,制成利用空气压送的固置式(日语:据え置き式)的螺母排列输送装置
此外,除了上述构成之外,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也可以如图17的A所示那样将回转器250配置在料斗主体207的中央,从而使料斗主体207的螺母储存量增大。此外,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也可以如图17的B所示那样在料斗主体207内相向配置量个回转器250,进行两列供给,使两台供给头部10同时工作。此外,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也可以如图17的C所示那样将回转器250配置在料斗主体207的中央,进行两列吸附、拣选后进行双重供给。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分别在左右对螺母400的表面和背面进行拣选。此外,螺母排列输送部700也可以如图17的D所示那样将料斗主体207内分成两部分,对不同种类的螺母400进行拣选、供给。
附图标记说明
10…供给头部,11…气缸,12…活塞杆,16…供给杆,18…顶端部,18a…(外侧表面)外表面,18b…(内侧表面)外表面,20…筒状保持部,24…励磁线圈,28…供给滑槽,30…供给口部,30a…开口部,32…挡板,38…闸门,60、700…螺母排列输送部,62…筒罐、201…料斗,216…球状永磁铁,217…磁铁容纳室,260…回转器,260…门,SP…等待位置,RP…保持解除位置,WP…焊接位置,400…螺母,W…工件,M1、M2…螺母供给装置。

Claims (5)

1.一种螺母供给装置,包括:
供给头部,该供给头部保持用于焊接在工件上的螺母,并以保持所述螺母的方式将该螺母供给到工件的焊接位置附近;以及
螺母排列输送部,该螺母排列输送部对储存在筒罐或者料斗内的多个螺母进行排列后输送向所述供给头部;
所述供给头部使用磁力将所述螺母从等待位置保持到保持解除位置,且在保持解除位置解除对所述螺母的保持;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头部包括:
供给杆,该供给杆连结于气缸的活塞杆而能进退,并由磁性体制成;
筒状保持部,该筒状保持部支承进退时的所述供给杆并使其滑动;
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被配设在该筒状保持部内的所述供给杆周围,能够对所述供给杆进行励磁,以使该供给杆能磁吸附所述螺母,且该励磁线圈能通过使磁极反向来对所述供给杆进行励磁;
供给滑槽,该供给滑槽使来自所述螺母排列输送部的所述螺母进行排列,并使最先的所述螺母配置在后退时的所述供给杆的顶端部的前方的等待位置,并且,该供给滑槽具有供给口部,前进时被保持在所述供给杆的顶端部的所述螺母能够穿过该供给口部;以及
闸门,该闸门被前进时保持在所述供给杆的顶端部的所述螺母推压而能够打开,并封堵所述供给口部的所述供给杆的前进方向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杆的顶端部构成为能够插入所述螺母的螺纹孔,
并且该供给杆的顶端部以在前进过程中靠近所述工件时的、远离所述工件一侧的外表面向靠近所述工件一侧的外表面靠近的方式,形成为向所述工件侧弯曲的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杆在顶端设有限制板,该限制板抵靠在被配置于焊接位置的所述螺母的侧表面上,从而使所述螺母的姿势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排列输送部包括:
所述料斗;
回转器,该回转器用于对该料斗内的螺母进行磁吸附;以及
门,该门使磁吸附在该回转器上的螺母进行排列并朝向所述供给滑槽侧供给;
所述回转器包括:多个磁铁容纳室,该多个磁铁容纳室以规定间隔设置在圆周方向上;以及球状永磁铁,该球状永磁铁以能够在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各磁铁容纳室内,并对所述料斗内的螺母进行磁吸附。
5.如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排列输送部包括:
所述料斗;
回转器,该回转器用于对该料斗内的螺母进行磁吸附;以及
门,该门使磁吸附在该回转器上的螺母进行排列并朝向所述供给滑槽侧供给;
所述回转器包括:多个磁铁容纳室,该多个磁铁容纳室以规定间隔设置在圆周方向上;以及球状永磁铁,该球状永磁铁以能够在圆周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各磁铁容纳室内,并对所述料斗内的螺母进行磁吸附。
CN 201220534887 2012-10-18 2012-10-18 螺母供给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10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4887 CN202910477U (zh) 2012-10-18 2012-10-18 螺母供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4887 CN202910477U (zh) 2012-10-18 2012-10-18 螺母供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10477U true CN202910477U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5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34887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10477U (zh) 2012-10-18 2012-10-18 螺母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1047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1254A (zh) * 2016-09-05 2017-01-04 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螺母送料枪及螺母送料机
CN106862816A (zh) * 2017-04-01 2017-06-20 成都润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螺母自动焊接装置
CN108466824A (zh) * 2018-04-03 2018-08-31 上海兰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凸焊方形螺母自动输送结构
CN110216466A (zh) * 2019-07-24 2019-09-10 张明 一种便携式螺丝与螺母组装设备
CN112247909A (zh) * 2020-10-12 2021-01-22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螺母供给工具
CN113678276A (zh) * 2019-03-29 2021-11-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供给装置
CN115140551A (zh) * 2022-07-22 2022-10-04 马鞍山市海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坯件热处理用下料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1254A (zh) * 2016-09-05 2017-01-04 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螺母送料枪及螺母送料机
CN106862816A (zh) * 2017-04-01 2017-06-20 成都润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螺母自动焊接装置
CN106862816B (zh) * 2017-04-01 2019-06-07 成都润信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螺母自动焊接装置
CN108466824A (zh) * 2018-04-03 2018-08-31 上海兰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凸焊方形螺母自动输送结构
CN113678276A (zh) * 2019-03-29 2021-11-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供给装置
CN110216466A (zh) * 2019-07-24 2019-09-10 张明 一种便携式螺丝与螺母组装设备
CN112247909A (zh) * 2020-10-12 2021-01-22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螺母供给工具
CN112247909B (zh) * 2020-10-12 2022-04-01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螺母供给工具
CN115140551A (zh) * 2022-07-22 2022-10-04 马鞍山市海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坯件热处理用下料设备
CN115140551B (zh) * 2022-07-22 2023-09-26 马鞍山市海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坯件热处理用下料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10477U (zh) 螺母供给装置
CN101941148B (zh) 一种发动机气门锁块装配设备及方法
CN212314699U (zh) 一种可用于指甲钳自动排序的振动盘
CN208289401U (zh) 一种全自动转子多工位加工专机
CN202245138U (zh) 微型轴杆同向排料送料装置
CN107471097A (zh) 一次成形气门磨床
JPH01164525A (ja) 放電加工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CN107160050A (zh) 一种焊线机
CN203045404U (zh) 一种机床的自动送料装置
KR101875312B1 (ko) 원형톱 및 밴드톱용 용접장치의 팁 공급장치
CN107032094A (zh) 螺母定向排序装置
CN206969624U (zh) 螺母定向排序装置
JP3811856B2 (ja) 部品整列供給装置
AU601265B2 (en) Arrangement in welding machines
CN210059658U (zh) 镍钛合金弹簧绕制设备
CN105855666B (zh) 一种空调接插件接头自动化焊接系统及方法
CN114226858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钻头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09532694U (zh) 钢筋网生产线
CN210387598U (zh) 一种五金件内侧壁倒边机
CN214518688U (zh) 一种枕簧上料分簧一体装置
CN209815050U (zh) 一种轴承上料装置
CN217534680U (zh) 一种杯叉及落杯装置
CN214602536U (zh) 眼镜脚丝与铰链激光自动焊接机
CN220097625U (zh) 鱼钩自动绑线机
CN2705249Y (zh) 一种车床自动送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