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3004U -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3004U
CN202853004U CN 201220222539 CN201220222539U CN202853004U CN 202853004 U CN202853004 U CN 202853004U CN 201220222539 CN201220222539 CN 201220222539 CN 201220222539 U CN201220222539 U CN 201220222539U CN 202853004 U CN202853004 U CN 202853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inspection
casing
top board
out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225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竿尾忠
贺川幹夫
小池史朗
中川裕介
神谷成毅
竹内知久
樱井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3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30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在室外机组(10)的机壳(20)中,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插在顶板(24)的周缘部(81)的内侧。一个侧面面板(23a)成为能够装卸的检查用门(70)。在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形成有朝着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突出的板状突部(72)。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由顶板(24)的周缘部(81)支撑,该板状突部(72)由缝隙孔(21a)支撑。当检查用门(70)让上端部(74)绕轴转动时,板状突部(72)便从缝隙孔(21a)中脱出。因此,不卸下顶板,也能够安装和拆卸设置在机壳的上端附近的检查用门。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机壳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该机壳内部安装有压缩机等构成设备。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包括设置在室内、库内的室内单元和设置在屋外的室外机组的制冷装置已为众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包括将空气朝上喷出的风扇的上喷型室外机组。 
在室外机组的机壳内部安装有热交换器、风扇、压缩机等构成设备。而且,在该机壳内部还安装有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该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构成对制冷装置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和向压缩机等供电的电源等。 
机壳包括顶板和侧面面板。一般情况下,顶板呈其周缘部朝下弯之形状。该顶板盖住侧面面板的上端部,以免雨水等侵入机壳内部。也就是说,成为一种侧面面板的上端部插入顶板周缘部内侧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2185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127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对安装在机壳内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维修,经常采用的做法是让一部分侧面面板成为能够打开、关闭的检查用门。但所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将该检查用门布置在机壳的上端附近,则为了安装和拆卸检查用门就需要将顶板卸下来,对室外机组的定期检查作业将变得较复杂。 
也就是说,如果将该检查用门布置在机壳的上端附近,则会成为一种 检查用门的上端部插入顶板的朝下弯而成的周缘部内侧的状态。因此,如果采用只单纯地让检查用门前后移动的装卸结构,检查用门的上端部则会与顶板的周缘部发生干涉,而无法装卸检查用门。因此,在该情况下,需要在已卸下顶板的状态下安装或者拆卸检查用门。当然,如果使检查用门的上端和顶板的周缘部间的间隔足够宽,便能够在安装着顶板的状态下安装或者拆卸检查用门。但是,如果检查用门和顶板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则无法充分防止雨水等进入机壳内,而且还会有损于机壳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中,做到不卸下顶板即能够装卸布置在机壳的上端附近的检查用门。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以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为对象。其包括内装有热交换器30、风扇40、压缩机5a、5b以及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的机壳20。所述机壳20包括周缘部81向下方折弯的顶板24、上端部74插入所述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的多个侧面面板23a。所述多个侧面面板23a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面板23a成为能够装卸的检查用门70。在所述检查用门70上,形成有从该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突出的板状突部72。所述机壳20上具有用以插入所述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的缝隙孔21a,该缝隙孔21a的缘部紧顶在所述板状突部72的下端以支撑所述检查用门70。通过所述检查用门70以上端部74为轴转动,该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进入所述缝隙孔21a或者从该缝隙孔21a脱出。 
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室外机组10包括机壳20。在机壳20中,由顶板24盖住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至少一个侧面面板23a成为能够装卸的检查用门70。在检查用门70已被安装在机壳20上的状态下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插入机壳20的缝隙孔21a内。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由顶板24的周缘部81支撑,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由缝隙孔21a的缘部支撑。因此,检查用门70不会掉下来,而是被机壳20支撑住。 此外,检查用门70还可以利用螺钉等紧固部件固定在机壳20上。 
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让检查用门70以被顶板24盖住的上端部74为轴转动,即能够将检查用门70安装到机壳20上或从机壳20上卸下来。首先,对拆卸检查用门70的步骤做说明。如果工作人员让检查用门70转动,板状突部72则会从缝隙孔21a中脱出。在该状态下,检查用门70成为一种能够朝下方移动的状态。当工作人员让检查用门70朝下方移动时,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便会从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脱出。接下来,对安装检查用门70的步骤做说明。工作人员将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插入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之后再让检查用门70转动,则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进入缝隙孔21a内。之后,工作人员从检查用门70上将手松开,即成为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支撑、板状突部72被缝隙孔21a的缘部支撑的状态。 
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板状突部72设置在所述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 
这里,在板状突部72的突出方向上的长度一样的情况下,从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到板状突部72的距离越长,使板状突部72从缝隙孔21a脱出所需要的检查用门70的转动角度就越小。另一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板状突部72设置在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因此,从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到板状突部72的距离变长,即使不让检查用门70做多么大的转动,板状突部72也会从缝隙孔21a中脱出。 
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折弯。所述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位于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被切掉。 
在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折弯。如果检查用门70以其上端部74为轴转动,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位于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就会与机壳20发生干涉,而有可能妨碍检查用门70移动。另一方面,就该实用新型的检查用门70而言,其侧部71的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被切掉。因此,能够避免该侧部71的 的角部和机壳20发生干涉。 
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折弯,所述侧部71的上端部分的宽度,伴随着靠近该侧部71的上端逐渐变窄。 
在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折弯。如果检查用门70以其上端部74为轴转动,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上端部分就会与机壳21发生干涉,就有可能阻碍检查用门70移动。另一方面,该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检查用门70,其侧部71的上端部分的宽度伴随着靠近侧部71的上端部分而逐渐变窄。因此,能够避免该侧部71的上端部分和机壳21发生干涉。 
所述板状突部72设置在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 
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板状突部72设置在所述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 
在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板状突部72设置在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因此,与上述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一样,从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到板状突部72的距离变长,即使不让检查用门70做多么大的转动,板状突部72也会从缝隙孔21a中脱出。 
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位于所述机壳20前面的侧面面板23a是所述检查用门70。 
在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检查用门70位于机壳20的前面。 
第七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热交换器30包围着所述压缩机5a、5b而设。所述风扇40布置在所述机壳20的上部,将已通过所述热交换器30的空气朝着上方吹出。所述机壳20内安装有包围所述风扇40的喇叭状部件43。所述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布置在所述喇叭状部件43旁边且被所述检查用门70盖住。 
在第七方面的实用新型中,风扇40和喇叭状部件43布置在机壳20的上部。在机壳20内,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布置在喇叭状部件43旁边。也就是说,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布置在机壳20的靠近上端之位置处。 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被检查用门70盖住。卸下检查用门70时,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即会露出。 
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顶板24的周缘部81形成有朝外侧倾斜的倾斜部82。所述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沿着所述顶板24的倾斜部82朝着该侧面面板23a的背面一侧折弯。所述顶板24和所述侧面面板23a用贯穿该顶板24的倾斜部82和该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的螺钉85紧固在一起。 
在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朝着顶板24的外侧倾斜的倾斜部82与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重叠。螺钉85穿过相互重叠的顶板24上的倾斜部82和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顶板24和侧面面板23a用该螺钉85相互紧固在一起。顶板24上的倾斜部82的上表面是一个朝向顶板24外侧和上侧的倾斜面。将顶板24上的倾斜部82和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相互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从斜上方插入顶板24。 
第九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螺钉85的头部87整体位于所述机壳20的最上表面2c的下侧且所述机壳20的最外表面2d的内侧。 
在第九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将顶板24和侧面面板23a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其头部87不会突出到机壳20的最上表面2c和最外表面2d的外侧。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查用门70以已被顶板24盖住的上端部74为轴转动,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伴随于此进、出机壳20的缝隙孔21a。在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已从缝隙孔21a里脱出的状态下,即使不卸下顶板24,也能够从下方将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插入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或者从下方将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从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抽出。此时,只要确保顶板24的周缘部81和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之间具有一个合适的间隔即可。在该合适的间隔下,在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已转动到会从缝隙孔21a内脱出那样的状态之下,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与顶板24不发生干涉。因此,即使不使顶板24的周缘部81 和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之间的间隔那么宽,也能够进行检查用门70的装卸作业。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既能够保持着顶板24和检查用门70的间隙较窄,又能够在不卸下顶板24的情况下对布置在顶板24的正下方的检查用门70进行安装或将它卸下。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能够实现的室外机组10的优点如下:能够防止雨水等侵入机壳20内,并且还能够确保机壳20美观,又能够在不卸下顶板24的情况下进行检查用门70的装卸。 
在上述第二到第五方面各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板状突部72设置在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从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到板状突部72的距离较长。因此,使板状突部72从缝隙孔21a脱出所需要的检查用门70的转动角度变小,在作业人员将检查用门70安装到机壳20上或者将检查用门70从机壳20上卸下之际,能够减轻作业量。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被切掉。而且,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上端部分的宽度,伴随着靠近该侧部71的上端逐渐变窄。因此,在第三和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检查用门70朝着板状突部72自缝隙孔21脱出之方向转动的状态下,也能够避免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和机壳20发生干涉。因此,根据第三和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既能够保持着顶板24的周缘部81和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之间的间隙较窄,又能够使侧部71朝着背面一侧折弯过去的检查用门70平稳地转动。 
这里,在进行室外机组10的保养维修作业时,作业人员一般都是从机壳20的前面一侧进行机壳20内的部件更换作业等。另一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检查用门70位于机壳20的前面。因此,根据该实用新型,能够使进行保养维修作业的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提高。 
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中,顶板24的倾斜部82和上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相互重叠,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通过贯穿二者的螺钉85相互紧固在一起。将顶板24的倾斜部82和上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相互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从斜上方插入顶板24。因此,就是在多台室外机组 10相互靠近而设的情况下,也能够装上或者卸下将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 
也就是说,在从正侧方插入将顶板24和侧面面板紧固在一起的螺钉的情况下,如果相邻室外机组之间的间隔较窄,则用以转动螺钉的工具就有可能与相邻的室外机组发生干涉,而无法进行螺钉的装卸。相对于此,在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是从斜上方插入将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因此,即使相邻室外机组10之间的间隔较窄,用以转动螺钉85的工具也不会与相邻的室外机组10发生干涉。因此,根据该实用新型,就是在多台室外机组10相互靠近而设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装上或者卸下将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室外机组10的维修保养工作。 
这里,会出现要将室外机组10并排着设置在其他室外机组旁边的情况。因此,如果安装在机壳20上的螺钉85的头部87露出,则在设置室外机组10之际,螺钉85的头部87会碰到相邻的室外机组10,也就有可能损伤相邻的室外机组。 
相对于此,在上述第九方面的实用新型中,螺钉85的头部87不会露到机壳20的最上表面2c和最外表面2d的外侧。因此,根据该实用新型,在将室外机组10与其他室外机组并排着进行安装作业之际,能够降低相邻的室外机组被安装在机壳20上的螺钉85的头部87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外机组的立体图。 
图2是室外机组的一部分被省略后的该室外机组的立体图。 
图3是室外机组的一部分被省略后的该室外机组的立体图。 
图4是检查用门的立体图。 
图5是机壳上的检查用门的上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6(A)、图6(B)以及图6(C)是显示检查用门已安装在机壳上之状态的图,图6(A)是室外机组的立体图,图6(B)是从侧向看到的机壳上的检查 用门周围的剖视图,图6(C)是图6(B)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A)、图7(B)以及图7(C)是显示检查用门处于被安装到机壳上或者被从机壳上卸下之中途状态的图,图7(A)是室外机组的立体图,图7(B)是从侧向看到的机壳上的检查用门周围的剖视图,图7(C)是图7(B)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A)、图8(B)是显示检查用门已被从机壳卸下后之状态,图8(A)是室外机组的立体图,图8(B)是从侧向看到的机壳上的检查用门周围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5a、5b-压缩机;10-室外机组;20-机壳;21a-缝隙孔;23a-侧面面板;24-顶板;30-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40-室外风扇(风扇);43-喇叭状部件;60-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70-检查用门;72-板状突部;73-缺口部;74-上端部;81-周缘部;82-倾斜部;8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室外机组10用在是制冷装置的空调装置上,虽未图示,与室内机组相连构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所述室外机组10设置在例如大楼的屋顶上等,包括机壳20、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风扇40以及压缩机构50。 
如图1所示,所述机壳20在俯视图中呈矩形,包括四根柱子21、底面框架22、侧面面板23以及顶板24。 
柱子21设置在机壳的四个角部,每个角部设置有一根柱子21。底框架22固定在每根柱子21的下部。 
侧面面板23包括形成机壳20的上半部分四个面的上侧面面板23a、形成机壳20的下半部分的前面左半部分的前侧面面板23b、形成机壳20的下半部分的左侧面前半部分的左侧面面板23c。在机壳20的侧面,也就是说,在下半部分的前面右半部分、下半部分的右侧面、下半部分的背面 以及下半部分的左侧面后半部分形成有吸气口25。 
顶板24在俯视图中呈矩形且被固定在柱子21的上端。顶板24上形成有出风口26。出风口26上安装有格栅24a。顶板24的周缘部81绕一周朝下折弯。顶板24的周缘部81中位于每根柱子21之间的部分成为朝着顶板24外侧倾斜的倾斜部82。 
如图2所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30是管片型热交换器,其构成为使室外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且,室外热交换器30以上、下竖立的状态设置好,构成为跨越所述机壳20的所有侧面的折弯型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两侧端部之间夹着机壳20的前左角部形成有规定的开口3a。也就是说,与室外热交换器30的开口3a相对应,机壳20上设置有所述前侧面面板23b和左侧面面板23c。 
底框架22上安装有所述压缩机构50、油气分离器51以及气液分离器52,压缩机构50由两台压缩机5a、5b构成。 
图3中也示出,机壳20位于用于安装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下部空间2a和用于安装室外风扇40的上部空间2b之间,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撑条(stay)20a、20b、20c、20d安装在四个面上。此外,图3中,省略了从机壳20的正面看去位于左前方的柱子21。 
机壳20中设置有两条室外风扇40,各台室外风扇40包括风扇主体41和未图示的风扇马达且各台室外风扇40分别安装在撑条20a、20c上。机壳20上设置有两个喇叭状部件43。喇叭状部件43设置在撑条20a-20d上,包围了风扇主体41。 
机壳20内安装有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包括盒状的机壳部件61。机壳部件61内安装有构成对空调装置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印刷基板和构成向压缩机构50等供电的电源的印刷基板等。 
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布置在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上方且贴着机壳20的前表面设置。也就是说,该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布置在上侧面面板23a和喇叭状部件43之前的空间(亦即喇叭状部件43一侧)内,该上侧面面板23a设置在机壳20的前面。 
机壳20中设置在其前表面的一块上侧面面板23a成为检查用门70(参照图1。如上所述,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沿着机壳20的前表面而设。因此,检查用门70盖住了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 
如图4所示,检查用门70的左右侧部71朝着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折弯过去。在检查用门70上形成有从左右各侧部71朝着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突出的板状突部72。该板状突部72形成在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如图1所示,在布置在机壳20的前表面一侧的两根柱子21中的每根柱子上形成有缝隙孔21a,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将插入该缝隙孔21a中。 
如图4和图5所示,检查用门70的各侧部71的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被切掉。也就是说,在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上端附近形成有缺口部73。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上端附近的宽度,伴随着靠近上端逐渐变窄。 
如图4所示,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朝着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斜着折弯过去。如图5所示,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沿着顶板24的倾斜部82倾斜,其前表面与顶板24的倾斜部82的背面正相对。这样,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即被插入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而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盖住。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和顶板24的倾斜部82相互重叠。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和顶板24的倾斜部82通过贯穿二者的螺钉85相互紧固在一起。 
布置在机壳20的左右和背面的上侧面面板23a,也和检查用门70一样,各自的上端部74朝着背面一侧斜着折弯过去。在检查用门70以外的这些上侧面面板23a中,各自的上端部74也沿着顶板24的倾斜部82倾斜,与顶板24的倾斜部82重叠。这样,各上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便被插入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而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盖住。这些上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和顶板24的倾斜部82通过贯穿二者的螺钉85相互紧固在一起。 
如图5所示,对包括检查用门70的各上侧面面板23a和顶板24进行紧固的螺钉85包括形成有阳螺纹的轴部86和形成在轴部86之一端的头部 87。螺钉85的头部87整体位于机壳20最上表面2c的下侧且其最外表面2d的内侧。 
-检查用门的装卸步骤- 
参考图6(A)、图6(B)以及图6(C)到图8(A)、图8(B),对拆卸检查用门70的步骤做说明。 
图6(A)、图6(B)以及图6(C)示出已将检查用门70安装在机壳20上之状态。如该图6(B)所示,在该状态下,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插入柱子21的缝隙孔21a内,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和顶板24的周缘部81利用螺钉85相互紧固在一起。 
当工作人员将螺钉85卸下时会成为以下状态,即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支撑,其板状突部72被被缝隙孔21a的周缘部支撑。因此,工作人员卸下螺钉85以后,检查用门70也不会脱离而掉下来。 
之后,工作人员将拿住检查用门70的下部,一边稍微稍往上提检查用门70一边将检查用门70往自己跟前靠。如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检查用门70以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盖住的上端部74为轴转动。如果工作人员让检查用门70转动,则如图7(B)所示,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将从缝隙孔21a脱出。如图7(B)和图7(C)所示,当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缺口部73碰到柱子21上时,检查用门70就不会再继续转动了。 
之后,如果工作人员让检查用门70朝下方移动,则如图8(A)、图8(B)所示,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会从顶板24的周缘部81脱出。其结果是,成为用门70已被从机壳20上卸下的状态。 
接下来,对安装检查用门70的步骤进行说明。 
当工作人员从下方将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插入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时,则成为图7所示的状态。之后,如果工作人员让检查用门70的下部朝着里头一侧移动,检查用门70便会以已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盖住的上端部74为轴转动,如图6所示,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进入 柱子21的缝隙孔21a内。 
当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突端碰到柱子21上时,检查用门70就不会再继续转动了。如果在该状态下工作人员从检查用门70上将手松开,则会成为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支撑、其板状突部72被缝隙孔21a的周缘部81支撑的状态。因此,即使工作人员从检查用门70上将手松开,检查用门70也不会脱离而掉下来。最后,工作人员拧紧螺钉85,将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和顶板24的周缘部81相互紧固在一起。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组10中,检查用门70以已被顶板24盖住的上端部74为轴转动,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伴随于此进、出机壳20的缝隙孔21a。在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已从缝隙孔21a里脱出的状态下,即使不卸下顶板24,也能够从下方将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插入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或者从下方将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从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抽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用卸下顶板24,即能够对其上端部74已插入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的检查用门70进行装卸。 
为了使检查用门70能够转动,需要将图5所示顶板24的周缘部81和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之间的间隔a设定为以下的距离,该距离将保证在检查用门70已转动到其板状突部72会从缝隙孔21a内脱出那样的状态之下,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与顶板24不发生干涉。另一方面,在工作人员对检查用门70进行装卸的情况下,检查用门70以已被顶板24的周缘部81盖住的上端部74为轴转动。因此,在检查用门70转动之际,其上端部74附近不会发生太大的位置变化。因此,即使不增大顶板24的周缘部81和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之间的间隔a的尺寸,也能够进行检查用门70的装卸。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既能够保持着顶板24和检查用门70的间隙较窄,又能够在不卸下顶板24的情况下对布置在顶板24的正下方的检查用门70进行安装或将它卸下。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所实现的室外机组10的优点如下:能够防止雨水等侵入机壳20内,并且还能够确保机壳 20美观,又能够在不卸下顶板24的情况下进行检查用门70的装卸。 
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门70中,侧部71的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被切掉。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门70,其侧部71的上端部分的宽度伴随着靠近侧部71的上端部分而逐渐变窄。而且,与侧部71的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未被切掉的情形相比,检查用门70转动之际其上端部74朝向前方的位置变化量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既能够保持着顶板24的周缘部81和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之间的间隙a较窄,又能够使侧部71朝着背面一侧折弯过去的检查用门70平稳地转动。 
这里,在板状突部72的突出方向上的长度一样的情况下,从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到板状突部72的距离越长,使板状突部72从缝隙孔21a脱出所需要的检查用门70的转动角度就越小。另一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板状突部72设置在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因此,从检查用门70的上端部74到板状突部72的距离较长,即使不让检查用门70做多么大的转动,板状突部72也会从缝隙孔21a中脱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让板状突部72从缝隙孔21a脱出所需要的检查用门70的转动角度减小,从而能够减轻作业人员在将检查用门70安装到机壳20上或从机壳20上卸下检查用门70之际的作业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组10中,顶板24的倾斜部82和上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相互重叠,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通过贯穿二者的螺钉85相互紧固在一起。将顶板24的倾斜部82和上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相互固定一起的螺钉85从斜上方插入顶板24。因此,就是多台室外机组10相互靠近而设,也能够装上或者卸下将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 
也就是说,在从正侧方插入将顶板24和侧面面板紧固在一起的螺钉的情况下,如果相邻室外机组之间的间隔较窄,则用以转动螺钉的工具就有可能与相邻的室外机组发生干涉,而无法进行螺钉的装卸。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从斜上方插入将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因此,即使相邻室外机组10之间的间隔较窄,用以转动螺钉85 的工具也不会与相邻的室外机组10发生干涉。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就是在多台室外机组10相互靠近而设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装上或者卸下将顶板24和上侧面面板23a紧固在一起的螺钉85,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室外机组10的维修保养工作。 
会出现要将室外机组10并排着设置在其他室外机组旁边的情况。因此,如果安装在机壳20上的螺钉85的头部87露出,则在设置室外机组10之际,螺钉85的头部87会碰到相邻的室外机组10,也就有可能损伤相邻的室外机组。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组10中,螺钉85的头部87不会露到机壳20的最上表面2c和最外表面2d的外侧。因此,根据该实用新型,在将室外机组10与其他室外机组并排着进行安装作业之际,能够降低相邻的室外机组被安装在机壳20上的螺钉85的头部87损伤的可能性。 
此外,以上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是本质上优选之例,并没有限制本实用新型、其应用物以及其用途范围的意图。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有用。 

Claims (9)

1.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包括内装有热交换器(30)、风扇(40)、压缩机(5a、5b)以及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的机壳(20),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20)包括周缘部(81)向下方折弯的顶板(24)、上端部(74)插入所述顶板(24)的周缘部(81)内侧的多个侧面面板(23a),
所述多个侧面面板(23a)中的至少一个侧面面板(23a)是能够装卸的检查用门(70),
在所述检查用门(70)上,形成有从该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突出的板状突部(72),
所述机壳(20)上具有用以插入所述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的缝隙孔(21a),该缝隙孔(21a)的缘部紧顶在所述板状突部(72)的下端以对所述检查用门(70)进行支撑,
通过所述检查用门(70)以上端部(74)为轴转动,该检查用门(70)上的板状突部(72)进入所述缝隙孔(21a)或者从该缝隙孔(21a)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突部(72)设置在所述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折弯,
所述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的位于上端侧且突端侧的角部被切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用门(70)的侧部(71)朝着该检查用门(70)的背面一侧折弯,
所述侧部(71)的上端部分的宽度,伴随着靠近该侧部(71)的上端逐渐变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突部(72)设置在所述检查用门(70)的上下方向中央位置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机壳(20)前面的侧面面板(23a)是所述检查用门(70)。
7.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30)包围着所述压缩机(5a、5b)而设,
所述风扇(40)布置在所述机壳(20)的上部,将已通过所述热交换器(30)的空气朝着上方吹出,
在所述机壳(20)内安装有包围所述风扇(40)的喇叭状部件(43),所述
电气电子元器件单元(60)布置在所述喇叭状部件(43)旁边且被所述检查用门(70)盖住。
8.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板(24)的周缘部(81)形成有朝外侧倾斜的倾斜部(82),
所述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沿着所述顶板(24)的倾斜部(82)朝着该侧面面板(23a)的背面一侧折弯,
所述顶板(24)和所述侧面面板(23a)用贯穿该顶板(24)的倾斜部(82)和该侧面面板(23a)的上端部(74)的螺钉(85)紧固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钉(85)的头部(87)整体位于所述机壳(20)的最上表面(2c)的下侧且所述机壳(20)的最外表面(2d)的内侧。
CN 201220222539 2011-05-20 2012-05-15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30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4078A JP5402986B2 (ja) 2011-05-20 2011-05-20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1-114078 2011-05-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3004U true CN202853004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463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2253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3004U (zh) 2011-05-20 2012-05-15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02986B2 (zh)
CN (1) CN20285300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2469B2 (ja) * 2014-02-14 2018-03-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6461244B (zh) * 2014-05-27 2017-11-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及室外机的组装方法
MY185822A (en) * 2016-08-12 2021-06-11 Daikin Res & Development Malaysia Sdn Bhd Service panel of an air conditioner
JP2019090584A (ja) * 2017-11-16 2019-06-1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式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の外装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22782Y1 (zh) * 1970-12-28 1972-07-24
JPS6241144Y2 (zh) * 1980-04-01 1987-10-21
JPS6082166U (ja) * 1983-11-14 1985-06-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H0334577Y2 (zh) * 1986-02-20 1991-07-23
JP3382699B2 (ja) * 1993-09-21 2003-03-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H10220816A (ja) * 1997-02-04 1998-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3433085B2 (ja) * 1998-01-19 2003-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4373755B2 (ja) * 2003-10-08 2009-11-25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5180793A (ja) * 2003-12-19 2005-07-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7205624A (ja) * 2006-02-01 2007-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402851B2 (ja) * 2010-06-23 2014-01-2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02986B2 (ja) 2014-01-29
JP2012242022A (ja) 2012-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53004U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AU2012309048B2 (en) Integrated building based air handler for server farm cooling system
EP2711639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2983461B1 (en) Cabinet structure and container data centre thereof
US201601200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1292120B (zh) 截止阀支撑部件及具有该部件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US20100136895A1 (en) Data center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thereof
US20130040547A1 (en) Data center cooling
US20120195000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20140211411A1 (en) Data Center Canopy Including Turning Vanes
US10365007B2 (en) Ceiling-embedded air conditioner
US20120192585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WO2017037999A1 (ja) 蓄電池用ラックおよび蓄電装置
US10001285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2787291B1 (en) Out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5264432B2 (ja) ラック間通路遮蔽構造
WO2014169526A1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和一种集装箱
CN202551591U (zh) 一种集装箱式数据系统
US20210092875A1 (en) Mobile data cent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50267931A1 (en) Split air-conditioner module
US20140091692A1 (en)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2853003U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CN204063286U (zh) 室内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JP2015087058A (ja) 全熱交換器式換気扇
CN103687384B (zh) 一种带制冷空调的通信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