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5460U -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5460U
CN202835460U CN2012202735776U CN201220273577U CN202835460U CN 202835460 U CN202835460 U CN 202835460U CN 2012202735776 U CN2012202735776 U CN 2012202735776U CN 201220273577 U CN201220273577 U CN 201220273577U CN 202835460 U CN202835460 U CN 202835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chimney
kitchen range
circl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2735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祖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2735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5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5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54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炉灶体本身又是一个水箱,在烟囱管道外面也包绕着一个水箱,这些部位都能接触到很高的热能,炉灶在应用同时两个水箱也烧开大量的热水,实现了一灶两用;炉灶体可随意拆、合,方便流通及维修;设立集灰盒使热能不流失,而且能控制灶膛进风量来降低燃料燃烧速度来实现节能之目的;集热圈的应用有效的控制火苗不出烟仓;设立拦火墙板,使燃料在燃烧室内实行封闭式燃烧,火就燃得好、烧料少、火力猛。另外,本实用新型可用的燃料适应性广泛,只要能装进炉灶一切可燃物都可以燃烧,与传统的炉灶相比,节约燃料5倍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用途的炉灶,具体涉及到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的农村家庭在生活上做饭、烧水等炊事所用的炉器最普遍的主要普通灶炉,另外有少部分群体使用沼气炉、液化气炉、电器炉等。普通灶炉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等特点,但由于普通灶炉的结构不合理,所以应用过程中消耗燃料十分惊人。根据相关报道显示,使用普通灶炉炊事时使用的是以木材作为燃料,平均每人每年耗柴量至少要在500公斤以上,曾经有一篇名为“小小炉灶烧掉了大森林!”的报道就因此对普通炉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要保护森林资源,必须节柴节能,然而要实现这一目的,通过改变当前的普通炉灶应用是最为有效的措施。 
应用液化气炉、电器炉,确实方便、省事,但现今能源危机,燃气费及电费价价大幅上涨,使用成本极高,根本不适合收入低的大部分农民群体。应用沼气炉,可明显的降低使用成本,但沼气池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大,使用过程中存在产生的气量少、火力燃烧不足等缺陷。 
在广大的农村,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而目前这种资源一直以来都没有合理的利用。立足于广大的农村市场,开发出一种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为主的节能型炉灶,不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有效的帮助农民降低其生活成本及提高其生活质量,这样的炉灶不但市场前景好,而且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市场的需求,很多厂家纷纷推出功能各异、形形色色的节能炉灶。申请号为:02223304.0的“多功能热水节能炉灶”,该炉灶是在炉座的中部开有进风口,在其上部设有灶体,在灶体的前部设有主炉门、进柴门,在灶体内设有炉胆及主炉芯,在灶体的左下部设有回火排气口及回火排气管,回火排气管和主排气管相连,在主炉芯和灶体的主灶台之间设有直接用余火加热的环形热水管,环形热水管和进水管、循环水管、保温水箱相连接,在主灶台的中部设有盖住灶口的大、中、小盖,在主灶台的一侧设有一个用烟火作热源的副炉口。既可做灶又可做热水器用,实现了一灶多用。 
申请号为:200620110715.3的“水箱式节能炉灶”,是一种利用外泄热能的水箱式节能炉灶。它是在炉灶体内设一圆筒式水箱,水箱外表与隔热层,炉灶壳结合,内层与隔热层、炉灶心结合,炉灶心中为炉堂,圆筒式水箱穿过炉灶壳接一出水管,一进水管。当燃烧物燃烧时产生热量,部分热量穿过炉灶心,隔热层,被圆筒式水箱中的水吸收,水热后,人们加以利用。 
申请号为:200720063826.8的“多功能高效节能炉灶”,该炉灶包括有炉体、炉排、炉门、贮水箱、汽水分离器和烟窗;其中炉体包括有炉外壁、炉内壁、炉盖板、炉底板、回火管和燃烧管,夹层水箱底部设有排污管,炉内壁内为燃烧炉膛;回火管斜向惯通燃烧炉膛上方的高温烟气腔和炉体下部外侧的烟道;燃烧管横向惯通夹层水箱的左右。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效率高,适用性广等优点,可以蒸饭、炒菜同时进行,可烧煤、木草屑、谷壳等燃料,使用能源广,适合农村、学校,工厂等多种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各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脚架、底板、 灰盒架、灰盒、炉桥、水箱灶桶、集热圈、灶盖、大小炊具圈、烟囱水箱、烟囱管道组成的水箱生态节能灶。本实用新型对于炉灶结构中各配件的材料选用及装置在结构中的制造、外观形态,以及使用时的实用性等都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于:炉灶体本身又是一个水箱,在烟囱管道外面也包绕着一个水箱,这些部位都能接触到很高的热能,炉灶在应用同时两个水箱也烧开大量的热水,实现了一灶两用;炉灶体可随意拆、合,方便流通及维修;设立集灰盒使热能不流失,而且能控制灶膛进风量来降低燃料燃烧速度来实现节能之目的;集热圈的应用有效的控制火苗不出烟仓;设立拦火墙板,使燃料在燃烧室内实行封闭式燃烧,火就燃得好、烧料少、火力猛。另外,本实用新型可用的燃料适应性广泛,只要能装进炉灶一切可燃物都可以燃烧,与传统的炉灶相比,节约燃料5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本实用新型是由脚架(1)、底板(2)、灰盒架(3)、灰盒(4)、炉桥(5)、水箱灶桶(6)、集热圈(7)、灶盖(8)、大小炊具圈(9)、烟囱水箱(10)、烟囱管道(11)组成。其中,底板(2)是固定于脚架(1)上,而灰盒架(3)是固定于底板(2)下面,灰盒(4)是安置在灰盒架(3)里,炉桥(5)则是安置在于底板(2)中间所开的一个圆形孔上面,水箱灶桶(6)安装在底板(2)上面,集热圈(7)是安置在炉桥(5)上面,灶盖(8)是安置于水箱灶桶(6)上面,大小炊具圈(9)是安置于灶盖(8)的炊具放置孔上,烟囱水箱(10)安装在水箱灶桶(6)的烟囱出口上,烟囱管道(11)是安装在烟囱水箱(10)的烟囱道里。 
2、脚架(1)的结构是分别由四根角铁来做的脚柱(12)和四根扁铁来做 的横条(13)连接构成,连接时前后的横条(13)与左右横条(13)是平行的,并与脚柱(12)由扣钉(14)固定起来,横条(13)固定于脚柱(12)的位置是在从脚柱(12)顶端往下移至五分之四处;在四条脚柱(12)的顶端边各钻一个螺丝孔(15)。 
3、底板(2)是用来支撑水箱灶桶(6);在底板(2)的底面根据布局焊接四个用角铁来做固定扣(16),固定扣(16)又分别各钻一个螺丝孔(17);在底板(2)中间开一个用来放置炉桥(5)的圆形孔(18);在底板(2)通过布局分别钻十二个用来固定水箱灶桶(6)和灰盒架(3)的螺丝孔(19);当底板(2)与脚架(1)组合起来时,底板(2)底面固定扣(16)的螺丝孔(17)刚好和脚柱(12)的螺丝孔(15)相吻合,再穿过螺杆并用螺帽将其固定起来。 
4、灰盒架(3)是用来安置灰盒(4);灰盒架(3)的结构是由两根角铁和两根扁铁焊接而成的一个方型框架,其中左右两根是角铁,前后两根是扁铁;框架四角都分别焊接高度一致的支撑架,其中支撑架的前面两根是用扁铁(20)来做,后面是用两根角铁(21)来做,前后四个支撑架又分别焊接四个螺杆(22);组合时,灰盒架(3)的四个螺杆(22)是穿过底板(2)其中的四个螺丝孔(19),并用螺帽固定起来。 
5、灰盒(4)是用来放置余灰的;灰盒(4)的结构是呈四边墙式的盒子,并在外墙的前边固定有手提拉耳(23);灰盒(4)是放置于灰盒架(3)里。 
6、炉桥(5)的形状呈圆形,其结构是由若干条生铁片(24)焊接而成,焊接时两条生铁片(24)之间间隔是1~2cm,其作用是通风透气及防止燃料下漏;炉桥(5)是安置在于底板(2)中间所开的一个圆形孔(18)上面。 
7、水箱灶桶(6)的结构是由水箱体(25)、进水口(26)、进水口盖(27)、 排水口(28)、进料口(29)、烟囱出口(30)、拦火墙板(31)组成;水箱体(25)是密封性的,其高度是宽的两倍、左右两边为长、前后两边是宽,形成了具有三面水箱又可作为燃烧室的灶体;水箱的两个进水口(26)分别安置在水箱体(25)后箱面的边角;排水口(28)安置在水箱体(25)前面右下角;在水箱体(25)的正前面开一个进料口(29);烟囱出口(30)安置在水箱体(25)的尾端;拦火墙板(31)是用烟囱出口(30)的支架体其内板来做;水箱灶桶(6)的背面通过布局在前后两处各焊接有一条由扁铁做成横条(32),并分别在横条(32)各钻四个螺丝孔(33);组合时,水箱灶桶(6)的背面两根横条(32)的八个螺丝孔(33)分别和底板(2)其中的八个螺丝孔(19)相吻合,再穿过螺杆并用螺帽将其固定起来。 
8、集热圈(7)是通过铸造成一个整体,其形状呈圆形喇叭状,结构是内空的,而且是上大下小、上下相通,上顶部的圈面(34)是沿着圈体向外凸出;在下底部开一个过料口(35),过料口(35)的规格是从下底部至上顶部的五分之四为高度、根据圈体的四分之一为宽度;集热圈(7)是安装在炉桥(5)上面,安装时,其上顶部的圈面(34)要高出拦火墙板(31)往下延伸的挡板,而且集热圈(7)上顶部的圈边要贴住拦火墙板(31)。 
9、灶盖(8)的形状呈四方型;在灶盖(8)正中开一个圆形的炊具放置孔(36);灶盖(8)是安置于水箱灶桶(6)上面。 
10、大小炊具圈(9)是由4个规格不一样的圆圈(37)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增减圆圈(37)来调整炊具圈的大小并安排使用大小炊具;大小炊具圈(9)是安置于灶盖(8)的炊具放置孔(36)上。 
11、烟囱水箱(10)的结构是由水箱体(38)、进水口(39)、出水口(40)、 烟囱道(41)组成;其中水箱体(38)是环绕密封式的,中间设置有烟囱道(41),其高是宽的2.5倍,水箱体(38)的进水口(39)安置在水箱体(38)的右上角,出水口(40)安置在水箱体(38)的右下角;烟囱水箱(10)安置在水箱灶桶(6)的烟囱出口(30)上。 
12、烟囱管道(11)的结构是由管道体(42)、刮灰板(43)、手提拉条(44)、烟囱弯管(45)组成;其中刮灰板(43)是安置在管道体(42)内,手提拉条(44)是安置在管道体(42)外,刮灰板(43)和手提拉条(44)是相连接着的一个整体,其作用是,当烟囱管道(11)里布满烟灰时,将手提拉条(44)来回拉刮,即可带动管道体(42)内的刮灰板(43)将里面的烟灰刮干净;组合时,烟囱管道(11)是安置在烟囱水箱(10)的烟囱道(41)里,而烟囱弯管(45)则安置在烟囱管道(11)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炉灶体本身又是一个水箱,在烟囱管道外面也包绕着一个水箱,这些部位都能接触到很高的热能,炉灶在应用同时两个水箱也烧开大量的热水,实现了一灶两用; 
2、本实用新型在炉灶的底板下面设置灰盒架来安置一个可活动的灰盒,炉灶燃烧室中燃料燃烧时产生还有大量热量的余灰都落到灰盒当中,有效的保护这些热能不流失,继续发挥其效能;另外,所增设灰盒还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是通过放置灰盒后,可有效的控制风量进入燃烧室,降低了燃料的燃烧速度,由此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通过设置灰盒与灶炉体的距离,却又保证有一定的风量进入燃烧室,使燃料燃烧正常。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设立拦火墙板,有效的利用灶底的控风能力和燃 烧室拦火圈与拦火墙板的落差,使灶体内的双抽风孔产生反转倒立的抽风作用,使燃料在燃烧室内实行封闭式燃烧,火就燃得好、烧料少、火力猛、煮食快。 
4、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圈在应用时,通过设计安装使其上顶部的圈面要高出拦火墙板往下延伸的挡板1~3cm,可有效的控制火苗不出烟仓而其中在燃烧室,这样提温速度快。 
5、本实用新型在烟囱管道增设刮灰板,而与刮灰板连成一体的手提拉条却安置在管道体外,当烟囱管道内布满烟灰时,只需将手提拉条来回拉刮,即可带动管道体内的刮灰板将里面的烟灰刮干净,方便快捷。 
6、本实用新型是由各个组件组合而成一个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某个部件损坏时可以随意拆出来维修或更换,组合后又是一个功能完整的炉灶。 
7、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用的燃料适应性广泛,只要能装进炉灶一切可燃物都可以燃烧,与传统的节能灶相比,节约燃料5倍以上,还可明显减少碳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不但达到节约能源,还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外形布局美观,各部件的布局结构紧凑、合理,产品消费成本低、使用时实用方便及应用范围广,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多功能生态节能炉灶,产品推广上市时利民利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示意图。 
在图1中,1是脚架,2是底板,3是灰盒架,4是灰盒,5是炉桥,6是水箱灶桶,7是集热圈,8是灶盖,10是烟囱水箱,11是烟囱管道,22是水箱灶桶的排水口,26是水箱灶桶的进水口,27是水箱灶桶的进水口盖,29是进料口,31是拦火墙板,38是烟囱水箱的水箱体,39是烟囱水箱的进水口,40是烟囱水箱的排水口,42是烟囱管道的管道体,44是手提拉条,45是烟囱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由脚架(1)、底板(2)、灰盒架(3)、灰盒(4)、炉桥(5)、水箱灶桶(6)、集热圈(7)、灶盖(8)、大小炊具圈(9)、烟囱水箱(10)、烟 囱管道(11)组成。 
图1所示,1是脚架(1),2是底板(2),3是灰盒架(3),4是灰盒(4),5是炉桥(5),6是水箱灶桶(6),7是集热圈(7),8是灶盖(8),10是烟囱水箱(10),11是烟囱管道(11),22是水箱灶桶的排水口(22),26是水箱灶桶的进水口(26),27是水箱灶桶的进水口盖(27),29是进料口(29),31是拦火墙板(31),38是烟囱水箱的水箱体(38),39是烟囱水箱的进水口(39),40是烟囱水箱的排水口(40),42是烟囱管道的管道体(42),44是手提拉条(44),45是烟囱弯管(45)。 
图2所示的是脚架(1),脚架(1)的结构是分别由四根角铁来做的脚柱(12)和四根扁铁来做的横条(13)连接构成,连接时前后的横条(13)与左右横条(13)是平行的,并与脚柱(12)由扣钉(14)固定起来,横条(13)固定于脚柱(12)的位置是在从脚柱(12)顶端往下移至五分之四处;在四条脚柱(12)的顶端边各钻一个螺丝孔(15)。 
图3和图4所示,图3是底板(2)的底面,而图4是底板(2)的上一面。底板(2)是用来支撑水箱灶桶(6);在底板(2)的底面根据布局焊接四个用角铁来做固定扣(16),固定扣(16)又分别各钻一个螺丝孔(17);在底板(2)中间开一个用来放置炉桥(5)的圆形孔(18),同时在底板(2)通过布局分别钻十二个用来固定水箱灶桶(6)和灰盒架(3)的螺丝孔(19)。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把底板(2)安置于脚架(1)上,使底板(2)底面固定扣(16)的螺丝孔(17)刚好和脚柱(12)的螺丝孔(15)相吻合,再穿过螺杆并用螺帽将其固定起来。 
图5所示的是灰盒架(3),灰盒架(3)是用来安置灰盒(4);灰盒架(3) 的结构是由两根角铁和两根扁铁焊接而成的一个方型框架,其中左右两根是角铁,前后两根是扁铁;框架四角都分别焊接高度一致的支撑架,其中支撑架的前面两根是用扁铁(20)来做,后面是用两根角铁(21)来做,前后四个支撑架又分别焊接四个螺杆(22);组合时,灰盒架(3)的四个螺杆(22)是穿过底板(2)其中的四个螺丝孔(19),并用螺帽固定起来;在制作过程中,将灰盒(4)放置于灰盒架(3)时,通过设置,使灰盒(4)与底板(2)的距离是1~3cm。 
图6所示的是灰盒(4),灰盒(4)是用来放置余灰的;灰盒(4)的结构是呈四边墙式的盒子,并在外墙的前边固定有手提拉耳(23)。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灰盒(4)是放置于灰盒架(3)里。 
图7所示的是炉桥(5),炉桥(5)的形状呈圆形,其结构是由若干条生铁片(24)焊接而成,焊接时两条生铁片(24)之间间隔是1~2cm,其作用是通风透气及防止燃料下漏。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炉桥(5)是安置在于底板(2)中间所开的一个圆形孔(18)上面。 
图8和图9所示,图8是水箱灶桶(6)的上一面,图9是水箱灶桶(6)的背面。水箱灶桶(6)的结构是由水箱体(25)、进水口(26)、进水口盖(27)、排水口(28)、进料口(29)、烟囱出口(30)、拦火墙板(31)组成;水箱体(25)是密封性的,其高度是宽的两倍、左右两边为长、前后两边是宽,形成了具有三面水箱又可作为燃烧室的灶体;水箱的两个进水口(26)分别安置在水箱体(25)后箱面的边角;排水口(28)安置在水箱体(25)前面右下角;在水箱体(25)的正前面开一个进料口(29);烟囱出口(30)安置在水箱体(25)的 尾端;拦火墙板(31)是用烟囱出口(30)的支架体其内板来做;水箱灶桶(6)的背面通过布局在前后两处各焊接有一条由扁铁做成横条(32),并分别在横条(32)各钻四个螺丝孔(33)。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将水箱灶桶(6)安置在底板(2)上面,并使水箱灶桶(6)的背面两根横条(32)的八个螺丝孔(33)分别和底板(2)其中的八个螺丝孔(19)相吻合,再穿过螺杆并用螺帽将其固定起来。 
图10所示的是集热圈(7),集热圈(7)是通过铸造成一个整体,其形状呈圆形喇叭状,结构是内空的,而且是上大下小、上下相通,上顶部的圈面(34)是沿着圈体向外凸出1~5cm;在下底部开一个过料口(35),过料口(35)的规格是从下底部至上顶部的五分之四为高度、根据圈体的四分之一为宽度。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集热圈(7)是安装在炉桥(5)上面,安装时,通过设置,使其上顶部的圈面(34)要高出拦火墙板(31)往下延伸的挡板1~3cm,而且集热圈(7)上顶部的圈边要贴住拦火墙板(31)。 
图11所示的是灶盖(8)的形状及结构,灶盖(8)是通过铸造而成,铸造时在灶盖(8)正中开一个圆形的炊具放置孔(36)。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灶盖(8)是安置于水箱灶桶(6)上面。 
图12所示的是大小炊具圈(9),大小炊具圈(9)是由4个规格不一样的圆圈(37)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增减圆圈(37)来调整炊具圈的大小并安排使用大小炊具。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大小炊具圈(9)是安置于灶盖(8)的炊具放置孔(36)上。 
图13所示的是烟囱水箱(10),烟囱水箱(10)的结构是由水箱体(38)、 进水口(39)、出水口(40)、烟囱道(41)组成;其中水箱体(38)是环绕密封式的,中间设置有烟囱道(41),其高是宽的2.5倍,水箱体(38)的进水口(39)安置在水箱体(38)的右上角,出水口(40)安置在水箱体(38)的右下角。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烟囱水箱(10)是安置在水箱灶桶(6)的烟囱出口(30)上。 
图14所示的是烟囱管道(11),烟囱管道(11)的结构是由管道体(42)、刮灰板(43)、手提拉条(44)组成;其中刮灰板(43)是安置在管道体(42)内,手提拉条(44)是安置在管道体(42)外,刮灰板(43)和手提拉条(44)是连接着的一个整体,其作用是,当烟囱管道(11)里布满烟灰时,将手提拉条(44)来回拉刮,即可带动管道体(42)内的刮灰板(43)将里面的烟灰刮干净。 
炉灶整体组合起来时,烟囱管道(11)是安置在烟囱水箱(10)的烟囱道(41)里,而烟囱弯管(45)则安置在烟囱管道(11)的顶部。 

Claims (12)

1.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它是由脚架(1)、底板(2)、灰盒架(3)、灰盒(4)、炉桥(5)、水箱灶桶(6)、集热圈(7)、灶盖(8)、大小炊具圈(9)、烟囱水箱(10)、烟囱管道(11)组成;其中,底板(2)是固定于脚架(1)上,而灰盒架(3)是固定于底板(2)下面,灰盒(4)是安置在灰盒架(3)里,炉桥(5)则是安置在于底板(2)中间所开的一个圆形孔上面,水箱灶桶(6)安装在底板(2)上面,集热圈(7)是安置在炉桥(5)上面,灶盖(8)是安置于水箱灶桶(6)上面,大小炊具圈(9)是安置于灶盖(8)的炊具放置孔上,烟囱水箱(10)安装在水箱灶桶(6)的烟囱出口上,烟囱管道(11)是安装在烟囱水箱(10)的烟囱道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脚架(1)的结构是分别由四根角铁来做的脚柱(12)和四根扁铁来做的横条(13)连接构成,连接时前后的横条(13)与左右横条(13)是平行的,并与脚柱(12)由扣钉(14)固定起来,横条(13)固定于脚柱(12)的位置是在从脚柱(12)顶端往下移至五分之四处;在四条脚柱(12)的顶端边各钻一个螺丝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底板(2)是用来支撑水箱灶桶(6);在底板(2)的底面根据布局焊接四个用角铁来做固定扣(16),固定扣(16)又分别各钻一个螺丝孔(17);在底板(2)中间开一个用来放置炉桥(5)的圆形孔(18);在底板(2)通过布局分别钻十二个用来固定水箱灶桶(6)和灰盒架(3)的螺丝孔(19);当底板(2)与脚架(1)组合起来时,底板(2)底面固定扣(16)的螺丝孔(17)刚好和脚柱(12)的螺丝孔(15)相吻合,再穿过螺杆并用螺帽将其固定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灰盒架(3) 是用来安置灰盒(4);灰盒架(3)的结构是由两根角铁和两根扁铁焊接而成的一个方型框架,其中左右两根是角铁,前后两根是扁铁;框架四角都分别焊接高度一致的支撑架,其中支撑架的前面两根是用扁铁(20)来做,后面是用两根角铁(21)来做,前后四个支撑架又分别焊接四个螺杆(22);组合时,灰盒架(3)的四个螺杆(22)是穿过底板(2)其中的四个螺丝孔(19),并用螺帽固定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灰盒(4)是用来放置余灰的;灰盒(4)的结构是呈四边墙式的盒子,并在外墙的前边固定有手提拉耳(23);灰盒(4)是放置于灰盒架(3)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炉桥(5)的形状呈圆形,其结构是由若干条生铁片(24)焊接而成,焊接时两条生铁片(24)之间间隔是1~2cm,其作用是通风透气及防止燃料下漏;炉桥(5)是安置在于底板(2)中间所开的一个圆形孔(18)上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水箱灶桶(6)的结构是由水箱体(25)、进水口(26)、进水口盖(27)、排水口(28)、进料口(29)、烟囱出口(30)、拦火墙板(31)组成;水箱体(25)是密封性的,其高度是宽的两倍、左右两边为长、前后两边是宽,形成了具有三面水箱又可作为燃烧室的灶体;水箱的两个进水口(26)分别安置在水箱体(25)后箱面的边角;排水口(28)安置在水箱体(25)前面右下角;在水箱体(25)的正前面开一个进料口(29);烟囱出口(30)安置在水箱体(25)的尾端;拦火墙板(31)是用烟囱出口(30)的支架体其内板来做;水箱灶桶(6)的背面通过布局在前后两处各焊接有一条由扁铁做成横条(32),并分别在横条(32)各钻 四个螺丝孔(33);组合时,水箱灶桶(6)的背面两根横条(32)的八个螺丝孔(33)分别和底板(2)其中的八个螺丝孔(19)相吻合,再穿过螺杆并用螺帽将其固定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集热圈(7)是通过铸造成一个整体,其形状呈圆形喇叭状,结构是内空的,而且是上大下小、上下相通,上顶部的圈面(34)是沿着圈体向外凸出;在下底部开一个过料口(35),过料口(35)的规格是从下底部至上顶部的五分之四为高度、根据圈体的四分之一为宽度;集热圈(7)是安装在炉桥(5)上面,安装时,其上顶部的圈面(34)要高出拦火墙板(31)往下延伸的挡板,而且集热圈(7)上顶部的圈边要贴住拦火墙板(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在于:灶盖(8)的形状呈四方型;在灶盖(8)正中开一个圆形的炊具放置孔(36);灶盖(8)是安置于水箱灶桶(6)上面。
10.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大小炊具圈(9)是由4个规格不一样的圆圈(37)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增减圆圈(37)来调整炊具圈的大小并安排使用大小炊具;大小炊具圈(9)是安置于灶盖(8)的炊具放置孔(36)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烟囱水箱(10)的结构是由水箱体(38)、进水口(39)、出水口(40)、烟囱道(41)组成;其中水箱体(38)是环绕密封式的,中间设置有烟囱道(41),其高是宽的2.5倍,水箱体(38)的进水口(39)安置在水箱体(38)的右上角,出水口(40)安置在水箱体(38)的右下角;烟囱水箱(10)安置在水箱灶桶(6)的烟囱出口 (3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其特征是:烟囱管道(11)的结构是由管道体(42)、刮灰板(43)、手提拉条(44)、烟囱弯管(45)组成;其中刮灰板(43)是安置在管道体(42)内,手提拉条(44)是安置在管道体(42)外,刮灰板(43)和手提拉条(44)是相连接着的一个整体,其作用是,当烟囱管道(11)里布满烟灰时,将手提拉条(44)来回拉刮,即可带动管道体(42)内的刮灰板(43)将里面的烟灰刮干净;组合时,烟囱管道(11)是安置在烟囱水箱(10)的烟囱道(41)里,而烟囱弯管(45)则安置在烟囱管道(11)的顶部。 
CN2012202735776U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5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735776U CN202835460U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735776U CN202835460U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5460U true CN202835460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7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7357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5460U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54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097A (zh) * 2014-10-20 2016-04-20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生态节能灶
CN112212362A (zh) * 2020-10-29 2021-01-12 钟魁沛 一种热水器连体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097A (zh) * 2014-10-20 2016-04-20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生态节能灶
CN112212362A (zh) * 2020-10-29 2021-01-12 钟魁沛 一种热水器连体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69804U (zh) 多功能暖气热水灶
CN202032618U (zh) 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多用供暖炉
CN202835460U (zh)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CN202813450U (zh) 水箱式生态节能灶
CN103486621A (zh)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CN103486622B (zh) 水箱式生态节能灶
CN202835458U (zh) 一种生态节能灶
CN202835449U (zh) 生态节能灶
CN207279704U (zh) 一种通炕炊事采暖清洁燃烧炉
CN102954497B (zh) 便携式生物质炊事炉
CN102434894B (zh) 增氧节能多燃料回风炉
CN207279697U (zh) 一种颗粒型煤民用清洁燃烧炉
CN202927887U (zh) 保温节能暖气炉
CN201715557U (zh) 生物质燃料炊用热水炉
CN201772493U (zh) 一种生物质采暖炉
CN202955737U (zh) 秸秆、柴草供暖炉
CN202675363U (zh) 一种户用秸秆生物质炉
CN219934083U (zh) 一种能烤明火的柴火气化地暖炉
CN203116094U (zh) 一种多功能热风节能火炉
CN107355822A (zh)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CN2594662Y (zh) 双室燃煤高效节能多用环保热水采暖炉
CN201335411Y (zh) 环保节能柴煤取暖多用炉
CN206958990U (zh) 一种家用一体式炊事炉
CN201764544U (zh) 热水式地暖炉
CN102235683B (zh) 多种燃料节能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