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3495U -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3495U
CN202833495U CN 201220482604 CN201220482604U CN202833495U CN 202833495 U CN202833495 U CN 202833495U CN 201220482604 CN201220482604 CN 201220482604 CN 201220482604 U CN201220482604 U CN 201220482604U CN 202833495 U CN202833495 U CN 202833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taper
fast
diameter
sleeve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826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忱鑫
杨育奎
邓泽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826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3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3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34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由快插钉和快插套组成,快插钉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倒锥和第二倒锥,第二倒锥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环向凸台;快插套的上端带有端头,快插套的下部被分割成瓣状,每一瓣的下端朝快插套的轴线弯曲形成卡爪,所述快插钉插入快插套中。按压快插钉的上端,使快插套的各卡爪落入快插钉的第二倒锥上的第一环向凸台与第二环向凸台之间,快插套被扩张,即可完成紧固连接,继续按压快插钉,使各卡爪迈过第二倒锥落入第一倒锥的下部,快插套收拢,便可方便的取下紧固连接组件,该组件安装方便快捷、连接牢固可靠、二次装卸不受影响的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并降低塑料件的模具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及汽车的外表面有大量的覆盖件,这些覆盖件均为塑料件,为保证外观质量,各覆盖件间的间隙应尽量小,且连接可靠。目前我国大量车用覆盖件间的连接采用自攻螺钉与卡槽卡紧相结合的方式,如图1——3所示。
采用自攻螺钉的连接方式,需要在塑料件I上设置有螺钉过孔,在塑料件II上对应设置有螺钉连接柱,自攻螺钉连接方式对塑料件I的模具要求较高,当自攻螺钉3直径确定时,螺钉连接柱上的安装孔过大会出现安装不牢固现象,安装孔过大过小则会在自攻螺钉3的安装过程中出现螺钉连接柱涨破,同样导致连接不牢固现象;并且,由于塑料件本身强度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螺钉连接柱出现断裂的可能性大,安装装配也较为不便;尤其麻烦的是,用自攻螺钉3安装后如出现二次拆卸维修情况,连接可靠度将会大大降低,甚至根本达不达安装的目的。
采用卡槽卡紧的连接方式,需要在塑料件II上设置长条孔,在塑料件I上对应设置挂钩4,将塑料件I的挂钩卡入塑料件II的长条孔后,沿长条孔的延伸方向移动到位使其卡紧。与自攻螺钉的连接方式相比,该连接方式装配更加简单,生产一致性更强,但由于挂钩4长期受力,塑料件易出现疲劳断裂,可靠性未得到保证,且倒钩形式增加了塑料件模具的难度;卡槽卡紧的连接方式在安装上是沿一个方向装配,故不能同时对各个方位起限位作用,所以目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一般是卡槽卡紧与自攻螺钉混用,达到了一次装配对配合间隙的要求,但其在安装方便性、可靠性、二次拆卸功能性上都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快捷、连接牢固可靠、二次装卸不受影响的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并降低塑料件的模具复杂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由快插钉(1)和快插套(2)组成,两者均为塑料件,所述快插钉(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倒锥(11)和第二倒锥(12),所述第一倒锥(11)位于第二倒锥(12)的上方,并与第二倒锥(12)连为一体,所述第二倒锥(12)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环向凸台(13、14);所述快插套(2)的上端带有端头(21),快插套(2)的下部被分割成瓣状,每一瓣的下端朝快插套(2)的轴线弯曲形成卡爪(22);
所述快插钉(1)插入快插套(2)中,所述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第一环向凸台(13)的直径以及第二环向凸台(14)的直径均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第二倒锥(12)上位于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的那部分倒锥的直径大于各卡爪(22)围成的内孔直径,第一倒锥(11)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
装配方式:将快插套放入到两塑料件上对应设置的圆孔内,将快插钉插入快插套内,按压快插钉的上端,使快插套的各卡爪落入快插钉的第二倒锥上的第一环向凸台与第二环向凸台之间即可完成紧固连接,此时紧固连接组件处于工作位置,由于第二倒锥上位于第一环向凸台与第二环向凸台之间的这部分倒锥直径大于各卡爪围成的内孔直径,快插套被扩张,紧固连接组件被卡紧在两塑料件上对应设置的圆孔内,保证了两塑料件的紧密连接;当需要维修拆卸时,继续按压快插钉的上端,使各卡爪迈过第二倒锥落入第一倒锥的下部,快插套收拢,失去了膨胀连接作用,由于第二倒锥的上端直径、第一环向凸台的直径以及第二环向凸台的直径均小于快插套的内孔直径,此时可方便的取下紧固连接组件,实现快速拆卸。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倒锥(12)的下方同轴设置有第三倒锥(15),且第三倒锥(15)与第一、第二倒锥(11、12)一体设置,所述第三倒锥(15)的上端直径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第二倒锥(12)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三倒锥(15)的上端直径。增加一个倒锥,在装配到位前,使快插套的各卡爪落入第二倒锥与第三倒锥连接位置处的卡槽内,避免快插钉从快插套内脱出。
所述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之间、第二倒锥(12)与第三倒锥(15)之间设置有“十”字形的连接筋(16),所述连接筋(16)沿着快插套(2)的轴线延伸,设置连接筋,可避免两倒锥在连接位置处断裂,增加三个倒锥之间的串联强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倒锥(11)的上端直径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当快插钉(1)的上端与快插套(2)的上端齐平时,各卡爪(22)刚好落在第二倒锥(12)上的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使紧固连接组件在工作位置时,快插钉的上端不会露在快插套的端头外,紧固连接后的两塑料件更为美观。
有益效果:
(1)只需要在两塑料件上开大小相同的圆孔,使塑料件的模具更为简单,相应地降低了两塑料件的制造成本;
(2)紧固连接和拆卸时时,都只需要按压快插钉,通过快插套的扩张和收拢实现紧固连接和装拆,装拆方便、轻松、快速,安全可靠;
(3)在装配、拆卸及使用过程中都未对各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造成损坏,在二次装配时其连接、可靠性不受任何影响,达到了确保外观质量、保护内部结构、提高安全性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车用覆盖件的连接结构。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4的D向视图。
图7是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的装拆示意图。
图8是第二种结构形式的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二种结构形式的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的装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的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由快插钉1和快插套2组成,两者均为塑料件。结合图5可知,快插钉1由同轴设置的第一倒锥11和第二倒锥12构成,第一倒锥11位于第二倒锥12的上方,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连成一体。在第二倒锥12上设置有第一环向凸台13和第二环向凸台14,第一环向凸台13和第二环向凸台14上下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结合图6所示,快插套2的上端带有端头21,快插套2的下部被分割成瓣状,每一瓣的下端朝快插套2的轴线弯曲形成卡爪22。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第一环向凸台13的直径以及第二环向凸台14的直径均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第二倒锥12上位于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的那部分倒锥的直径大于各卡爪22围成的内孔直径,第一倒锥11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在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的连接位置处形成卡槽。
结合图1、图2可知,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之间最好设置有“十”字形的连接筋16,连接筋16沿着快插套2的轴线延伸。连接筋16的形状不限于“十”字形,可以是呈发射状分布的若干条筋条构成。
图7所示为该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的装拆示意图,分为装配前、装配到位和拆卸时三个状态:
第一步:在塑料件I和塑料件II上分别开有位置对应、大小相同的圆孔,圆孔的直径由快插套2的外径确定,将快插套2放入塑料件I及塑料件II上对应设置的圆孔内,再将快插钉1插入快插套2内,此为装配前的状态,此时快插钉1的下端包在快插套2的各卡爪22内,快插套2的各卡爪22处于收拢状态。
第二步:向下按压快插钉1的上端,快插钉1向下移动,快插钉1的下端伸出快插套2的各卡爪22,最终使快插套2的各卡爪22落入快插钉1的第二倒锥12上的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即可完成紧固连接;由于第二倒锥12上位于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的这部分倒锥直径大于各卡爪22围成的内孔直径,快插套2被扩张,紧固连接组件将塑料件I和塑料件II紧固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继续向下按压快插钉1的上端,使快插套2的各卡爪22迈过第二倒锥12后,落入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连接位置处的卡槽内,由于第一倒锥11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快插套2快速收拢,失去了膨胀连接作用,由于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第一环向凸台13的直径以及第二环向凸台13的直径均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此时可方便的取下紧固连接组件,实现快速拆卸。
实施例2:
如图8、图9所示的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由快插钉1和快插套2组成,两者均为塑料件。其快插套2的结构形式与实施例1中的快插套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快插钉1由同轴设置的第一倒锥11、第二倒锥12和第三倒锥15构成,第二倒锥12连接在第一倒锥11的下方,第三倒锥15连接在第二倒锥12的下方,且第三倒锥15与第一、第二倒锥11、12一体设置。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第三倒锥15的上端直径、第一环向凸台13的直径以及第二环向凸台14的直径均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第二倒锥12上位于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的那部分倒锥的直径大于各卡爪22围成的内孔直径。第一倒锥11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在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的连接位置处形成卡槽。第二倒锥12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三倒锥15的上端直径,在第二倒锥12与第三倒锥15的连接位置处也形成卡槽。
在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之间、第二倒锥12与第三倒锥15之间最好设置有“十”字形的连接筋16,连接筋16沿着快插套2的轴线延伸。
图9所示为该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的装拆示意图,分为装配前、装配到位和拆卸时三个状态:
第一步:将快插套2放入塑料件I及塑料件II上对应设置的圆孔内,再将快插钉1插入快插套2内,并向下按压快插钉1,快插钉1的第三倒锥15迈过快插套2的各卡爪22,最终使快插套2的各卡爪22落入第二倒锥12与第三倒锥15连接位置处的卡槽内,此为装配前的状态,此时快插套2的各卡爪22处于收拢状态。
第二步:继续向下按压快插钉1的上端,快插钉1向下移动,最终使快插套2的各卡爪22落入快插钉1的第二倒锥12上的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即可完成紧固连接,将塑料件I和塑料件II紧固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继续向下按压快插钉1的上端,使快插套2的各卡爪22迈过第二倒锥12后,落入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连接位置处的卡槽内,快插套2快速收拢,此时可方便的取下紧固连接组件,实现快速拆卸。
如图7、图9,优选为,第一倒锥11的上端直径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当快插钉1的上端与快插套2的上端齐平时,装配到位各卡爪22刚好落在第二倒锥12上的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此时刚好处于装配到位状态,便于装配者确定何时装配到位,并且装配到位时,快插钉1的上端不会露在快插套2的端头21外,紧固连接后的两塑料件更为美观。

Claims (4)

1.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由快插钉(1)和快插套(2)组成,两者均为塑料件,所述快插钉(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倒锥(11)和第二倒锥(12),所述第一倒锥(11)位于第二倒锥(12)的上方,并与第二倒锥(12)连为一体,所述第二倒锥(12)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环向凸台(13、14);所述快插套(2)的上端带有端头(21),快插套(2)的下部被分割成瓣状,每一瓣的下端朝快插套(2)的轴线弯曲形成卡爪(22);
所述快插钉(1)插入快插套(2)中,所述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第一环向凸台(13)的直径以及第二环向凸台(14)的直径均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第二倒锥(12)上位于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的那部分倒锥的直径大于各卡爪(22)围成的内孔直径,第一倒锥(11)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二倒锥(12)的上端直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锥(12)的下方同轴设置有第三倒锥(15),且第三倒锥(15)与第一、第二倒锥(11、12)一体设置,所述第三倒锥(15)的上端直径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第二倒锥(12)的下端直径小于第三倒锥(15)的上端直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锥(11)与第二倒锥(12)之间、第二倒锥(12)与第三倒锥(15)之间设置有“十”字形的连接筋(16),所述连接筋(16)沿着快插套(2)的轴线延伸。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件紧固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锥(11)的上端直径小于快插套(2)的内孔直径,当快插钉(1)的上端与快插套(2)的上端齐平时,各卡爪(22)刚好落在第二倒锥(12)上的第一环向凸台(13)与第二环向凸台(14)之间。
CN 201220482604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33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82604 CN202833495U (zh)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82604 CN202833495U (zh)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3495U true CN202833495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82604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33495U (zh)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34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9052A (zh) * 2012-09-20 2012-12-19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CN111005921A (zh) * 2019-12-23 2020-04-14 冷光君 自锁钢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9052A (zh) * 2012-09-20 2012-12-19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CN102829052B (zh) * 2012-09-20 2014-09-1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CN111005921A (zh) * 2019-12-23 2020-04-14 冷光君 自锁钢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9052B (zh) 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CN202833495U (zh) 一种车用塑料件的紧固连接组件
CN204267469U (zh) 一种按压式卡扣结构
CN201547427U (zh) 离合软油管安装接头
CN201433999Y (zh) 带锁紧性能翻铆螺母
CN204756658U (zh) 一种吸顶灯
CN105422574A (zh) 一种铆接方法
CN206749413U (zh) 一种轻便型牵车装置
CN201944484U (zh) 一种空调连接管堵头
CN103697390A (zh) 一种汽车用前照明组合灯具
CN210371519U (zh) 一种家具二合一连体快装连杆
CN201956527U (zh) 电器开关插座
CN205254895U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拆卸套头
CN2876406Y (zh) 塑料膨胀销钉
CN105538502A (zh) 将钢绞线安装于端板上的安装套件及安装方法
CN214578715U (zh) 一种汽车增压器的动力环
CN203718594U (zh) 一种汽车用前照明组合灯具
CN204512143U (zh) 一种车辆装饰用螺旋式子母扣
CN220163796U (zh) 全封闭安装孔用安装卡扣
CN219318317U (zh) 一种可实现装饰框安装的汽车组合灯
CN201428716Y (zh) 橡胶圆螺母
CN204415242U (zh) 拉铆螺杆连接的新型喇叭
CN2748682Y (zh) 一种金属家具的连接装置
CN204673871U (zh) 一种塑胶模具
CN214196892U (zh) 新型膨胀螺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91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