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27794U - 一种车辆门槛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门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27794U
CN202827794U CN201220461885.1U CN201220461885U CN202827794U CN 202827794 U CN202827794 U CN 202827794U CN 201220461885 U CN201220461885 U CN 201220461885U CN 202827794 U CN202827794 U CN 202827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strengthen box
brace panel
flang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618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洁
凌君玉
邓宙
周维明
矫青春
杨万庆
陈东
袁焕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618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27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27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277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门槛,包括槽形加强板、门槛内板、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所述门槛内板封闭加强板的槽口后与加强板连接形成一腔室;所述第一加强盒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的后门洞位置处,所述第二加强盒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B柱下方;所述车辆门槛保证各个位置处的支撑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门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门槛。
背景技术
车辆门槛加强件用于支撑车辆的整个侧围底部,连接车辆A柱、B柱和C柱的底端,使车辆侧围的加强件与车辆侧围下部整合成一体。
现有车辆门槛加强件在车辆的门槛后门洞处、B柱处的加强强度和刚度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加强件在车辆的门槛后门洞处、B柱处的加强强度和刚度较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门槛,包括槽形加强板、门槛内板、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所述门槛内板封闭加强板的槽口后与加强板连接形成一腔室,所述第一加强盒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的后门洞位置处,所述第二加强盒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B柱下方。
所述第一加强盒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的后门洞位置处,弥补了车辆后门洞位置处加强板支撑强度较弱的缺陷;所述第二加强盒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B柱下方,与加强板一起承担了B柱的重力,减轻了B柱下方的加强板承担的力,保证加强板各个位置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还包括第一加强支架,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于车辆的前门洞位置处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门槛内板和加强板形成的腔室中。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支撑门槛内板,进而提高内板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还包括第二加强支架,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位于第二加强盒的背面、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门槛内板和加强板形成的腔室中,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与第二加强盒相对的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在B柱下方支撑门槛内板,进而提高B柱位置处门槛内板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中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于车辆后门洞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加强盒分别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盒分别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连接,刚好弥补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连接处支撑强度薄弱的缺陷。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都包括底板、与底板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与底板第一端的相反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盒的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都设有翻边保证加强盒与加强板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中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翻边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自由端的宽度,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边的宽度小于第二侧板自由端的宽度。
所述翻边的的宽度小于加强盒侧板自由端的宽度既利于减轻重量又达到与加强板稳固连接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中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底板上都设有向内凹陷呈台阶状的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都设有向内凹陷的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增大了加强盒底板和侧板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中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包括底板、与底板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与底板第一端相反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以及与底板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三侧板;
所述底板的长度小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长度,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有翻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与门槛内板连接;
所述第三侧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二连接部分与门槛内板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筋。
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侧板上设有与门槛内板连接的翻边,保证第一加强支架与门槛内板连接更稳固且提高门槛内板的抗压强度;所述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凸筋增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中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包括底板、与底板第一端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与底板第一端相反端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
所述底板位于第二加强盒背面且与第二加强盒具有间隙,所述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翻边,所述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的翻边与门槛内板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筋。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设有与门槛内板连接的翻边,保证第二加强支架与门槛内板连接更稳固且提高门槛内板的抗压强度;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凸筋增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门槛中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宽度。
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自由端的宽度,又达到减轻其重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 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门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b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门槛加强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加强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加强盒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加强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加强盒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门槛加强件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a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门槛中第一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门槛中第一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门槛中第二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强板;2、第一加强盒;3、第二加强盒;4、第一加强支架;5、第二加强支架;6、第一加强板7、第二加强板;8、第一加强盒的底板; 9、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10、第一加强盒的第二侧板;11、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翻边;12、第一加强盒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边;13、第二加强盒的底板;14、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15、第二加强盒的第二侧板;16、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翻边;17、第二加强盒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边;18、第一加强盒底板上的加强筋;19、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加强筋;20、第二加强盒底板上的加强筋;21、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加强筋;22、第一加强支架的底板;23、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24、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二侧板;25、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26、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部的凸筋;27、第二加强支架的底板;28、第二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29、第二加强支架的第二侧板;30、第二加强支架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31、第二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部的凸筋;32、减重孔;33、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三侧板;34、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三侧板的第一连接部分;35、第一加强支架的第三侧板的第二连接部分;36、门槛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长度”、“宽度”、“上”、 “下”、 “底”“内”、“外”、“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固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可拆卸固定连接,或一体地固定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通过图1a和1b来阐述车辆门槛,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车辆门槛包括加强板1、门槛内板36、第一加强盒2和第二加强盒3,所述门槛内板36封闭加强板1的槽口后与加强板1连接形成一腔室;所述第一加强盒2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1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的后门洞位置处,所述第二加强盒3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1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B柱下方。
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槽、U形槽,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从加强板的槽形开口伸入加强板内与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盒用于提高车辆后门洞处的支撑强度,所述第二加强盒用于和加强板一起分担B柱的重力,使得加强板在各个位置处承受的力达到相应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槛内板36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槽、U形槽,这样门槛内板封闭加强板的槽口后形成一腔室。
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板1包括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7,所述第一加强板6和第二加强板7于车辆后门洞处固定连接,具体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盒2分别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盒跨接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弥补了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连接处支撑强度较弱的缺陷。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第一加强盒2包括底板8、与底板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9以及与底板第一端的相反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10;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一翻边11,所述第一侧板上的3个第一翻边11刚好与第一加强板6的3个面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焊接,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二侧板10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二翻边12,所述第二侧板上的3个第二翻边12刚好与第二加强板7的3个面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一侧板9的三个自由端是指第一侧板除与底板8连接的一端外的三端,同样第二侧板的自由端的定义与第一侧板的自由端定义相同,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翻边11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自由端的宽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翻边11从第一侧板自由端的中部向自由端两端延伸,同样,第一加强盒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边12宽度小于第二侧板10自由端的宽度,第一加强盒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边12也从第二侧板自由端的中部向两端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盒第一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置第一翻边保证第一加强盒与第一加强板连接更稳固,同样,第一加强盒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置第二翻边保证第一加强盒与第二加强板连接更稳固。
为了提高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刚度,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都设有向内凹陷的加强筋19,所述的加强筋19为椭圆状且沿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19在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宽度方向可以间隔设置多个,本实施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各设置有两个加强筋;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加强盒的底板的刚度,所述第一加强盒的底板上都设有向内凹陷呈台阶状的加强筋18,所述加强筋18的形状为四角平滑过渡的正方形。
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的第二加强盒包括底板13、与底板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14以及与底板第一端的相反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15;所述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14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一翻边16,所述3个第一翻边与第二加强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盒的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二翻边17,所述3个第二翻边17也与第二加强板7固定连接;另外为了提高第二加强盒的底板的刚度,所述第二加强盒底板上设有加强筋20,加强筋20向底板内部凹陷,加强筋20横截面的形状为类三角形,所述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上设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在侧板上可以间隔设置多个,本实施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各设置有两个加强筋。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相对于实施例1增加了第一加强支架4和第二加强支架5,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于车辆的前门洞位置处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门槛内板和加强板形成的腔室中,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位于第二加强盒的背面、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门槛内板和加强板形成的腔室中,第二加强盒的背面是指第二加强盒与加强板连接面的相反面,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与第二加强盒相对的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约为3mm到5mm,所述第一加强支架提高了车辆前门洞处的门槛内板的支撑强度,同样所述第二加强支架提高了车辆B柱下面的门槛内板的支撑强度。
如图5a和5b所示,所述第一加强支架4包括底板22、与底板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23、与底板第一端相反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24以及与底板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三侧板33,所述第三侧板33包括第一连接部分34和第二连接部分35,所述第一连接部分34与第二连接部分35之间呈一定角度连接,例如120度、130度;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一连接部分35与门槛内板36连接;所述底板22的长度小于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的长度,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有翻边25,所述翻边25与门槛内板36连接,具体可为焊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筋26;其中第一加强支架的翻边25提高门槛内板的支撑强度,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设置的凸筋26用于提高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刚度。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加强支架5包括底板27、与底板第一端连接的第一侧板28以及与底板第一端相反端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29,所述第二加强支架5的底板27与第二加强盒具有间隙;所述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设有翻边30,翻边30与门槛内板连接,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一个翻边、下端设有两个间隔翻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筋31;所述的底板27上设置有减重孔32,所述的第一侧板上的凸筋31和第二侧板上的凸筋31相对设置,提高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刚度,凸筋31呈半圆形向外凸起;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30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28和第二侧板29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的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形加强板、门槛内板、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所述门槛内板封闭加强板的槽口后与加强板连接形成一腔室;
所述第一加强盒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的后门洞位置处,所述第二加强盒伸入加强板的槽中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且位于车辆B柱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支架,所述第一加强支架于车辆的前门洞位置处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门槛内板和加强板形成的腔室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强支架,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位于第二加强盒的背面、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门槛内板和加强板形成的腔室中,所述第二加强支架与第二加强盒相对面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于车辆后门洞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加强盒分别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都包括底板、与底板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与底板第一端的相反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一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盒的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盒的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上的第一翻边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自由端的宽度,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边的宽度小于第二侧板自由端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底板上都设有向内凹陷呈台阶状的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盒和第二加强盒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都设有向内凹陷的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支架包括底板、与底板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侧板、与底板第一端相反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以及与底板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三侧板;
所述底板的长度小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长度,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有翻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与门槛内板连接;
所述第三侧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二连接部分与门槛内板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包括底板、与底板第一端连接的第一侧板以及与底板第一端相反端连接且与第一侧板沿相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
所述底板位于第二加强盒背面且与第二加强盒具有间隙,所述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都设有翻边,所述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三个自由端上的翻边与门槛内板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外凸起的凸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门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翻边的宽度小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宽度。
CN201220461885.1U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车辆门槛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27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61885.1U CN202827794U (zh)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车辆门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61885.1U CN202827794U (zh)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车辆门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27794U true CN202827794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3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6188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27794U (zh)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车辆门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2779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494A (zh) * 2018-04-27 2018-10-1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门槛加强结构
CN111891228A (zh) * 2020-08-04 2020-11-0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门槛总成及具有该门槛总成的车辆
CN113086022A (zh) * 2021-03-10 2021-07-09 佛山彰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门槛零件
CN114715285A (zh) * 2022-04-19 2022-07-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门槛加强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494A (zh) * 2018-04-27 2018-10-19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门槛加强结构
CN111891228A (zh) * 2020-08-04 2020-11-0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门槛总成及具有该门槛总成的车辆
CN113086022A (zh) * 2021-03-10 2021-07-09 佛山彰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门槛零件
CN113086022B (zh) * 2021-03-10 2022-10-11 佛山彰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门槛零件
CN114715285A (zh) * 2022-04-19 2022-07-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门槛加强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27794U (zh) 一种车辆门槛
CN104058011B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BR102015020412A2 (pt) tanque de combustível com rebordos de enrijecimento em uma cavidade para o filtro de combustível
CN203978197U (zh) 车门加强结构和车门、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CN104494622B (zh) 一种铁路货车变截面侧墙
CN202245822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内爬钢梁的铰接固定结构
CN203626239U (zh) 一种立柱模板
CN204803776U (zh) 一种桥梁声屏障结构
CN204096312U (zh) 空调包装件
CN204749951U (zh) 加强车厢
CN204282643U (zh) 一种抗弯、抗扭与抗畸变能力强的钢板箱形梁
CN104608727B (zh) 一种汽车前上格栅总成
CN202450856U (zh) 用于连接立柱和横梁的连接组件
CN204802834U (zh) 一种门机安装支架
CN204368155U (zh) 铁路货车变截面侧墙
CN204781336U (zh) 钢梁柱铰接节点的加固结构
CN203475315U (zh) 剪力销式牛腿支架
CN203034646U (zh) 一种开放式石材幕墙封闭层的连接螺栓的固定部件
CN203920907U (zh) 一种车架总成以及车辆
CN102912903B (zh) 一种开放式石材幕墙封闭层的连接螺栓的固定部件
CN205348696U (zh) 一种防水底盒围边
CN203254936U (zh) 一种汽车前门限位器加强板及汽车
CN204569102U (zh) 一种观光电梯分段式轿门护脚板
CN204161154U (zh) 汽车
CN204957451U (zh) 罐式集装箱及其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