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08518U -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08518U
CN202808518U CN201220298805.5U CN201220298805U CN202808518U CN 202808518 U CN202808518 U CN 202808518U CN 201220298805 U CN201220298805 U CN 201220298805U CN 202808518 U CN202808518 U CN 202808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wastewater
micro
fenton
electrolysis
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2988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德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DI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Yang Demin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2988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08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08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085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主要由加药系统、进水调节系统、反应系统、曝气系统、排渣系统、反冲洗系统和固液离心分离系统组成;所述反应系统由不锈钢网分割成多个分室,分室中装填有混合均匀的废铁屑、废铜屑和粒状或柱状活性炭,系统底部安装有曝气器,在曝气器上方安装有不锈钢网支撑层,用于承托微电解填料;所述反应系统设置有底部排渣系统和反冲洗系统;所述曝气系统的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加压溶气器、释放器和曝气器进入反应系统;所述反应系统的反应pH值由pH在线监测仪和加药系统控制。本装置采用废铁屑和废铜屑为微电解原材料,不仅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还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含有大量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和经过一定处理仍达不到排放标准的难处理废水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所谓“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指被微生物分解时速度很慢、分解又不彻底的有机物,一般包括多环芳烃、卤代烃、杂环类化合物、有机氰化物、有机磷农药、表面活性剂、有机染料等有机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化工、印染、制药、造纸等行业废水中,这类物质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等特性。生物处理法因具有经济、高效、无害的特点,应该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首选处理方法,但常规的生物处理手段很难将其处理到排放标准,尤其是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废水的色度去除效果很不理想。 
微电解法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废水处理技术。微电解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工艺,涉及到氧化还原、电富集、物理吸附和絮凝沉降等多种作用。微电解法处理废水的主要机理有以下两点:① 在中性或偏酸性的环境中,电极本身及其所产生的H+、Fe2+等离子能与废水中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成相应的氨基化合物,提高废水的生化性;还可以还原重金属离子,降低毒性等。② 絮凝作用。微电解反应生成的Fe2+及进一步氧化生成的Fe3+,在pH值较高的条件下 生成大量的Fe(OH)2和Fe(OH)3,产生混凝作用,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目前,工业化的微电解填料都是成型的规整填料,但是这些微电解填料在应用中存在投资大、填料易结块、易钝化、填料流失率高和更换费用高等诸多缺陷。 
芬顿试剂氧化法是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Fe2+或紫外光、氧气等与H2O2之间发生链式反应,催化生成具有很高氧化能力的·OH,·OH不仅能氧化打破有机共轭体系结构,破坏发色基团,还可以使有机分子进一步矿化成CO2和H2O等小分子。另外,生成的Fe(OH) 3胶体具有絮凝和吸附功能,可去除水中部分悬浮物和杂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它克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主要由加药系统、进水调节系统、反应系统、曝气系统、集泥系统、反冲洗系统和固液离心分离系统组成;所述进水调节系统、反应系统和固液离心分离系统通过管道依次相连。 
所述的加药系统由浓硫酸加药装置(1)、硫酸亚铁加药装置(2)和双氧水加药装置(3)及其加药连接管组成。 
所述的进水调节系统的调节池(5)与反应系统(6)为一体化装置,调节池(5)安装有搅拌器(18),调节池出水由池底排水管(19)经反应系统(6)的池底进入到反应系统(6)中。 
所述的反应系统(6)由不锈钢网(7)分割成多个分室,分室中装填有微电解填料,系统底部安装有曝气器(11),在曝气器上方安装有不锈钢网支撑层(8),用于 承托微电解填料。 
所述的反应系统(6)设置有底部集泥系统(14)、排泥管(16)和反冲洗系统(15)。 
所述的曝气系统的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9)、加压溶气器(10)、释放器(17)和均衡布气器(11)进入反应系统(6)。 
所述的反应系统的反应pH值由pH在线监测仪(12)和加药系统控制。 
所述的固液离心分离系统由碱化剂加药装置(21)、自吸泵(22)、离心分离器(23)、出水管(24)和排泥管(25)及相关连接管线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是将经过前端预处理后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由提升泵(4)送入调节池(5),在此提升过程中,通过加药系统的浓硫酸加药装置(1)中的浓硫酸来调节废水的酸度,并通过硫酸亚铁加药装置(2)和双氧水加药装置(3)分别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现场生成芬顿试剂;含有芬顿试剂的废水在调节池(5)中搅拌器(18)的充分搅拌作用下混合均匀后由池底排水管(19)经反应系统(6)的池底进入到反应系统(6)中;反应系统(6)由不锈钢网(7)分割成多个分室,分室中装填有微电解填料,系统底部安装有曝气器(11),在曝气器上方安装有不锈钢网支撑层(8),用于承托微电解填料;反应系统(6)的反应pH值由pH在线监测仪(12)和加药系统控制;曝气系统的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9)、加压溶气器(10)、释放器(17)和均衡布气器(11)进入反应系统(6);反冲洗水由反冲洗系统(15)进入反应系统(6),反应系统(6)中产生的泥渣和反冲洗水由排泥管(16)排出;经过微电解和芬顿试剂充分氧化处理后的废水从出水管(20)由自吸泵(22)送入离心分离器(23)进行固液分离,在废水从出水管(20)泵入离心分离器(23)的过程中用碱化剂加药装置(21)提供的碱化剂调节废水碱度,经离心分离处理后的废水由离心分离器(23)的排水管(24)排出,污泥由离心分离器(23)底部的排泥管(25)排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碳钢等金属材料和塑料等材质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主要在于:⑴ 将微电解与芬顿试剂相耦合,兼具有微电解和芬顿试剂的优点,处理效果较好,且减少了浓硫酸、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的用量。⑵ 微电解填料由混合均匀的废铁屑与粒状或柱状活性炭组成,或者由混合均匀的废铁屑、废铜屑与粒状或柱状活性炭组成,不仅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还节省了投资成本、降低了设备运行费用,设备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适用于制药废水、印染废水、钻井废水、压裂返排废水、采油废水和焦化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二级或三级处理。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1.浓硫酸加压器,2.硫酸亚铁加压器,3.双氧水加药器,4.提升泵,5.调节池,6.反应系统,7.不锈钢网,8.不锈钢网支撑层,9.空气压缩机,10.加压溶气器,11.均衡布气器,12.pH在线监测仪,13.浓硫酸加药管,14.排渣系统,15.反冲洗系统,16.排泥管,17.释放器,18.搅拌器,19.排渣管和排水管,20.出水管,21.碱化剂加药装置,22.自吸泵,23.离心分离器,24.排水管,25.排泥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由加药系统、进水调节系统、反应系统、曝气系统、集泥系统、反冲洗系统和固液离心分离系统组成;所述进水调节系统、反应系统和固液离心分离系统通过管道依次相连。 
所述的加药系统由浓硫酸加药装置(1)、硫酸亚铁加药装置(2)和双氧水加药装置(3)及其加药连接管组成。 
所述的进水调节系统的调节池(5)与反应系统(6)为一体化装置,调节池(5)安装有搅拌器(18),调节池出水由池底排水管(19)经反应系统(6)的池底进入到反应系统(6)中。 
所述的反应系统(6)由不锈钢网(7)分割成多个分室,分室中装填有微电解填料,系统底部安装有曝气器(11),在曝气器上方安装有不锈钢网支撑层(8),用于承托微电解填料。 
所述的反应系统(6)设置有底部集泥系统(14)、排泥管(16)和反冲洗系统(15)。 
所述的曝气系统的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9)、加压溶气器(10)、释放器(17)和均衡布气器(11)进入反应系统(6)。 
所述的反应系统的反应pH值由pH在线监测仪(12)和加药系统控制。 
所述的固液离心分离系统由碱化剂加药装置(21)、自吸泵(22)、离心分离器(23)、出水管(24)和排泥管(25)及相关连接管线组成。 
采用上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将经过前端预处理后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由提升泵(4)送入调节池(5),在此提升过程中,通过加药系统的浓硫酸加药装置(1)中的浓硫酸来调节废水的酸度,并通过硫酸亚铁加药装置(2)和双氧水加药装置(3)分别投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现场生成芬顿试剂;含有芬顿试剂的废水在调节池(5)中搅拌器(18)的充分搅拌作用下混合均匀后由池底排水管(19)经反应系统(6)的池底进入到反应系统(6)中;反应系统(6)由不锈钢网(7)分割成多个分室,分室中装填有微电解填料,系统底部安装有曝气器(11),在曝气器上方安装有不锈钢网支撑层(8),用于承托微电解填料;反应系统(6)的反应pH值由pH在线监测仪(12)和加药系统控制;曝气系统的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9)、加压溶气器(10)、释放器(17)和均衡布气器(11)进入反应系统(6);反冲洗水由反冲洗系统(15)进入反应系统(6),反应系统(6)中产生的泥渣和反冲 洗水由排泥管(16)排出;经过微电解和芬顿试剂充分氧化处理后的废水从出水管(20)由自吸泵(22)送入离心分离器(23)进行固液分离,在废水从出水管(20)泵入离心分离器(23)的过程中用碱化剂加药装置(21)提供的碱化剂调节废水碱度,经离心分离处理后的废水由离心分离器(23)的排水管(24)排出,污泥由离心分离器(23)底部的排泥管(25)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废水中CODCr、TOC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83%和90%以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碳钢等金属材料和塑料等材质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适用于制药废水、印染废水、钻井废水、压裂返排废水、采油废水和焦化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二级或三级处理。 

Claims (8)

1.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主要由加药系统、进水调节系统、反应系统、曝气系统、集泥系统、反冲洗系统和固液离心分离系统组成;所述进水调节系统、反应系统和固液离心分离系统通过管道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系统由浓硫酸加药装置(1)、硫酸亚铁加药装置(2)和双氧水加药装置(3)及其加药连接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调节系统的调节池(5)与反应系统(6)为一体化装置,调节池(5)安装有搅拌器(18),调节池出水由池底排水管(19)经反应系统(6)的池底进入到反应系统(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系统(6)由不锈钢网(7)分割成多个分室,分室中装填有微电解填料,系统底部安装有曝气器(11),在曝气器上方安装有不锈钢网支撑层(8),用于承托微电解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系统(6)设置有底部集泥系统(14)、排泥管(16)和反冲洗系统(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系统的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9)、加压溶气器(10)、释放器(17)和均衡布气器(11)进入反应系统(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系统的反应pH值由pH在线监测仪(12)和加药系统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液离心分离系统由碱化剂加药装置(21)、自吸泵(22)、离心分离器(23)、出水管(24)和排泥管(25)及相关连接管线组成。
CN201220298805.5U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08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98805.5U CN202808518U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98805.5U CN202808518U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08518U true CN202808518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6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9880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08518U (zh) 2012-06-25 2012-06-25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085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1135A (zh) * 2015-12-01 2016-04-06 湖南永清环保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石化废水预处理工艺
CN108083609A (zh) * 2017-12-20 2018-05-29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通过药剂复配调理城市污泥的方法
CN110054363A (zh) * 2019-05-22 2019-07-26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准地表ⅳ类水标准深度处理催化剂系统、处理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1135A (zh) * 2015-12-01 2016-04-06 湖南永清环保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石化废水预处理工艺
CN108083609A (zh) * 2017-12-20 2018-05-29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通过药剂复配调理城市污泥的方法
CN110054363A (zh) * 2019-05-22 2019-07-26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准地表ⅳ类水标准深度处理催化剂系统、处理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ukherjee et al. Performance and energetic analysis of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and potential integration with existing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 case study for real life greywater treatment
CN104628185B (zh) 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工艺
CN207933226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103787530B (zh) 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
CN103508637B (zh) 中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中药废水的方法
WO2015081658A1 (zh) 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8995266U (zh) 一种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装置
CN104370418A (zh) 一种化工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1250006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好氧厌氧循环处理流化床反应器
CN202390287U (zh) 处理印染废水的内置铁炭uasb-sbr联用系统
CN101348314B (zh) 催化铁还原与厌氧水解酸化协同预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CN201400630Y (zh) 化纤废水处理系统
CN201240961Y (zh) 催化氧化处理pvc废水装置
CN102642995B (zh) 一种油气田钻井废水物化生物组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2808518U (zh) 一种微电解和芬顿联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装置
CN104773908B (zh) 一种含内分泌干扰物酸洗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工艺方法
CN213623721U (zh) 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201136823Y (zh) 一种垃圾废水好氧厌氧循环处理装置
CN203229442U (zh) 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CN101003414A (zh) 糖蜜酒精废水处理工艺
CN212151913U (zh) 一种芬顿氧化塔污水处理装置
CN206328290U (zh) 混凝‑厌氧水解‑好氧协同处理切削液废水装置
CN209242868U (zh) 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组合系统
CN204779239U (zh) 一种焦化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
CN202610077U (zh) 催化铁内微电解强化生物处理与膜耦合工艺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DEMIN

Effective date: 20130513

Owner name: CHONGQING HUADI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DESIGNIN

Effective date: 201305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13

Address after: 400042 Changjiang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No. two 177-9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UADI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Yang Demin

Address before: 177-9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o. two Changjiang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400042, China

Patentee before: Yang Demi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