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4769U - 液晶模组 - Google Patents

液晶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4769U
CN202794769U CN201220452843.1U CN201220452843U CN202794769U CN 202794769 U CN202794769 U CN 202794769U CN 201220452843 U CN201220452843 U CN 201220452843U CN 202794769 U CN202794769 U CN 202794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diameter
liquid crystal
hole
cryst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528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锋
朱莹
白晓鸽
文贵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528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4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4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47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固定件、PCB板、导电板及背板,固定件包括帽体、接电段及接地段,帽体相对于PCB板悬空设置,接电段的直径大于接地段的直径;PCB板上设有供接电段及接地段穿过的第一通孔,导电板上设有供接地段穿设的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接电段的直径,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接电段的直径且大于接地段的直径;PCB板与导电板电连接,接电段与导电板电连接,接地段固定于背板上且与背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晶模组通过将帽体悬空设置,并利用接电段与导电板的电连接及接地段与背板的电连接形成接地通路,在保证良好接地效果的情况下避免了帽体压紧PCB板而使PCB板所连接的FPC折伤。

Description

液晶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备轻薄、节能、无辐射等诸多优点,因此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目前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高清晰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
在薄型化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模组的接地大都采用将螺钉直接穿过并接触液晶模组的PCB板的漏铜区,并将螺钉锁附在液晶模组的背板(铁件)上的方式。然而,液晶模组通过此种方式接地后,在液晶模组做弯曲(bending)实验时,由于在固定时,螺钉将PCB板挤压的比较紧,因此螺钉帽体会压坏PCB板导致PCB板所连接的FPC折伤,从而导致液晶模组的画面显示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液晶模组封装时可以避免折伤PCB板所连接的FPC的液晶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固定件、PCB板、导电板及背板,所述固定件包括帽体、接电段及接地段,所述帽体相对于所述PCB板悬空设置,所述接电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接地段的直径;所述PCB板上设有供所述接电段及所述接地段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电板上设有供所述接地段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接电段的直径,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接电段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接地段的直径;所述PCB板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所述接电段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所述接地段固定于所述背板上且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电段的长度大于所述PCB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模组还包括导电双面胶,所述导电双面胶上设有供所述接电段及所述接地段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导电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导电板及所述PCB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接电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帽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帽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帽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地段配合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段为螺纹杆,所述固定孔为螺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晶模组通过将用于固定液晶模组组件的固定件的帽体悬空设置,并利用接电段与导电板以及PCB板的电连接及接地段与背板的电连接形成接地通路,在保证良好接地效果的情况下避免了固定件的帽体压紧PCB板而使PCB板所连接的FPC折伤。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液晶模组的组装示意图,其中,液晶模组的一部分被剖切掉。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液晶模组包括固定件10、PCB板20、导电双面胶30、导电板40及背板50。
固定件10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其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帽体12、接电段14及接地段16。其中,接电段14的直径大于接地段16的直径并小于帽体12的直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10可为螺钉,接地段16为螺纹杆。
PCB板20设有供固定件10的接电段14及接地段16穿过的第一通孔22。第一通孔22的直径略大于接电段14的直径,而小于帽体12的直径。接电段14的长度大于PCB板20的厚度。
导电双面胶30设有供接地段16穿设的第二通孔32。第二通孔32的直径大于接电段14的直径。可以理解,第二通孔32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通孔22的直径,也可以等于或者小于第一通孔22的直径。
导电板40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板40上设有供接地段16穿设的第三通孔4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导电板40为铝箔或其他导电材料。第三通孔42的直径略大于接地段16的直径并小于接电段14的直径。
背板50为金属件,其上设有与接地段16配合的固定孔52。本实施方式中,背板50为铁件。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孔52为螺孔。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液晶模组的组装示意图,其中,液晶模组的一部分被剖切掉。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液晶模组组装时,将PCB板20及导电板40通过导电双面胶30粘固在一起,并置于背板50上。粘结及组装时,保持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42及固定孔52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将固定件10的接地段16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2及第三通孔42后,锁入背板50的固定孔52,将PCB板20、导电双面胶30及导电板40固定于背板50。可以理解,由于接电段14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32的直径并大于第三通孔42的直径,接电段14在接地段16穿过第一通孔22及第二通孔32后,抵接导电板40的上表面,与导电板40电连接。同时,由于接电段14的长度大于PCB板20的厚度,使得帽体12从第一通孔22内突出而相对于PCB板20悬空设置,避免帽体12接触PCB板20的板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液晶模组的固定件10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帽体12、接电段14及接地段16,并且接电段14的长度大于PCB板20的厚度,使得固定件10的接地段16穿过PCB板20的第一通孔22并锁入背板50的固定孔52后,帽体12突伸出第一通孔22,避免帽体12与PCB板20接触,从而避免在封装液晶模组时,帽体12压紧PCB板20使PCB板20所连接的FPC折伤,引起液晶模组的画面显示异常。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导电双面胶30连接PCB板20与导电板40,使PCB板20与导电板40之间存在良好的电性连接,此后,通过将固定件10穿过PCB板20、导电双面胶30及导电板40后锁入背板50,使固定件10的接电段14与导电板40电连接,并通过固定件10的接地段16与背板50接触,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接地通路,在保证液晶模组良好接地性能的前提下又不会在液晶模组做弯曲(bending)实验时因为弯曲而对PCB板20所连接的FPC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第一通孔22的直径略大于接电段14的直径,而小于帽体12的直径,且使PCB板20的厚度小于接电段14的长度,而使得帽体12相对于PCB板20悬空设置,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取其它的方式使帽体12相对于PCB板20悬空设置,例如,直接使第一通孔22的直径大于接电段14及帽体12的直径,此时,由于PCB板20通过导电双面胶30与导电板40粘结,因而无需限定PCB板20的厚度与接电段14长度的关系即能够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固定件、PCB板、导电板及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帽体、接电段及接地段,所述帽体相对于所述PCB板悬空设置,所述接电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接地段的直径;所述PCB板上设有供所述接电段及所述接地段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电板上设有供所述接地段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接电段的直径,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接电段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接地段的直径;所述PCB板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所述接电段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所述接地段固定于所述背板上且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段的长度大于所述PCB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模组还包括导电双面胶,所述导电双面胶上设有供所述接电段及所述接地段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导电双面胶粘接于所述导电板及所述PCB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帽体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帽体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帽体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接地段配合的固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段为螺纹杆,所述固定孔为螺孔。
CN201220452843.1U 2012-09-06 2012-09-06 液晶模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4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52843.1U CN202794769U (zh) 2012-09-06 2012-09-06 液晶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52843.1U CN202794769U (zh) 2012-09-06 2012-09-06 液晶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4769U true CN202794769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5284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4769U (zh) 2012-09-06 2012-09-06 液晶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47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778A (zh) * 2014-09-29 2015-02-18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容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07464A (zh) * 2016-05-23 2016-07-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570969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778A (zh) * 2014-09-29 2015-02-18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容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07464A (zh) * 2016-05-23 2016-07-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7201779A1 (zh) * 2016-05-23 2017-1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807464B (zh) * 2016-05-23 2018-05-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0326222B2 (en) 2016-05-23 2019-06-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s
CN113570969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94769U (zh) 液晶模组
CN103336597A (zh) 触控显示模组
WO2017152458A1 (zh) Pcb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68382A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终端
US20180240816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2189198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62265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310906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257514A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4462585U (zh) 导电固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8877545B (zh) 显示装置
CN207946625U (zh) 显示装置
TWI415537B (zh) 平面顯示器
CN204945977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
CN205844710U (zh) 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N203502703U (zh) 在平板显示器上绑定ic和fpc的构造
CN103917063A (zh) 电子设备
CN207353469U (zh) 一种天线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00941453Y (zh) 连接装置
CN201937946U (zh) 印制电路板
CN101930130A (zh) 液晶面板制造方法
CN204992007U (zh) 一种导通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3554787U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液晶显示器
CN204131827U (zh) 防射频干扰的fpc线路板
CN203055376U (zh) 一种lcd显示屏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