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4697U - 搬运机具 - Google Patents

搬运机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84697U
CN202784697U CN 201220496190 CN201220496190U CN202784697U CN 202784697 U CN202784697 U CN 202784697U CN 201220496190 CN201220496190 CN 201220496190 CN 201220496190 U CN201220496190 U CN 201220496190U CN 202784697 U CN202784697 U CN 202784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track
lifting
tool
jack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961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衍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84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846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搬运机具,其包含沿一方向延伸的轨道,以及包含滑移车、升降台、及调整台的搬运台车。滑移车具备第一板台,连接于第一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滑移车沿第一轨道移动的第一滚轮,以及位于第一板台上的升降装置。升降台具备承载于升降装置上,依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的第二板台,以及位于第二板台上面的短轨,其短轨的延伸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调整台具备第三板台,连接于第三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调整台沿短轨移动的第一微动滚轮,以及位于该第三板台上面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的转盘可相对于第三板台转动。

Description

搬运机具
技术领域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搬运机具,特别是关于利用预铸层板施工的建筑现场中所用的搬运机具。
背景技术
速度是现代产业竞争的关键之一,因此,如何以合理的成本快速建构精密的厂房进行高品质的量产,成了市场决胜的重要关键。
因结构品质优异,施工安全迅速,营建成本经济合理,等优点,预铸层板施工法已应用于各种产业厂房的营造工程中。
所谓的“预铸层板施工法”是于预铸厂或工地周边,以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及模块化的模具,快速大量生产精密的层板构件。并于工地现场通过精确的搬运管理,将生产完成的层板连结于工地现场建立的柱体,进行预铸层板的装设。为能更进一步加速进行预铸层板的装设,以及充分利用以预铸层板施工法建设的厂房,可先完成厂房最顶层的层板(屋顶)的建设,再于复数个柱体之间进行预铸层板的装设,并且同步进行室内装潢、水电管线、生产设备的设立等的施工,以有效缩短建厂工时,尽快进入量产。然而,因厂房的柱体及屋顶已完成,大型地面自走吊装机具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希望能有可快速且精确地于柱体间移动并搬运预铸层板等物资的机具。
对此,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搬运机具,可快速且精确地于柱体间移动并搬运预铸层板等物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是提供一种搬运机具,其包含沿一方向延伸的轨道,以及包含滑移车、升降台、及调整台的搬运台车。滑移车具备第一板台,连接于第一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滑移车沿轨道移动的第一滚轮,以及位于第一板台上的升降装置。升降台具备承载于升降装置上,依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的第二板台,以及位于第二板台上面的短轨,其短轨的延伸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调整台具备第三板台,连接于第三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调整台沿短轨移动的第一微动滚轮,以及位于该第三板台上面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的转盘可相对于第三板台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搬运机具,其包含:一轨道,沿一方向延伸;以及一搬运台车,依该轨道的引导而移动,该搬运台车包含:一滑移车,具备:一第一板台;一第一滚轮,连接于该第一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该滑移车沿该轨道移动;以及一升降装置,设于该第一板台;一升降台,具备:一第二板台,装载于该升降装置上,依该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以及一短轨,位于该第二板台上面,该短轨的延伸方向与该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及一调整台,具备:一第三板台;一第一微动滚轮,连接于该第三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该调整台沿该短轨移动;以及一转向装置,位于该第三板台上面,该转向装置包含一转盘,该转盘可相对于该第三板台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搬运机具,其包含:一轨道组,至少包含:一第一轨道,沿一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轨道,与该第一轨道垂直交叉且于同一面延伸;以及一搬运台车,依该轨道组的引导而移动,该搬运台车包含:一滑移车,具备:一第一板台,具备:一第一收纳槽,与该第一轨道平行设置于该第一板台底面;以及一ㄧ第二收纳槽,与该第二轨道平行设置于该第一板台底面;一第一升降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一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滑移车沿该第一轨道移动;一第二升降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二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滑移车沿该第二轨道移动,该第一升降轮组与该第二升降轮组不同时外露于该第一板台底面;以及一升降装置,位于该滑移车上;一升降台,具备:一第二板台,承载于该升降装置上,依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一第一短轨,位于该第二板台上面,该第一短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及一第二短轨,与该第一短轨垂直交叉位于该第二板台上面;以及一调整台,具备:一第三板台,具备:一第三收纳槽,与该第一短轨平行设置于该第三板台底面;以及ㄧ一第四纳槽,与该第二短轨平行设置于该第三板台底面;一第一升降微动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三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调整台沿该第一短轨移动;一第二升降微动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四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调整台沿该第二短轨移动,该第一升降微动轮组与该第二升降微动轮组不同时外露于该第三板台底面;以及一转向装置,位于该第三板台上面,该转向装置包含一转盘,该转盘可相对于该第三板台转动。其中该第一轨道与该第二轨道上,分别于交叉处形成可供第一升降轮组与第二升降轮组通过的第一缝隙;该第一短轨与该第二短轨上,分别于交叉处形成可供第一升降微动轮组与第二升降微动轮组通过的第二缝隙;该第一升降轮组伸出该第一板台底面时,该第二升降微动轮组伸出该第三板台底面。
优选地,该轨道是架高于地面而设于相对的二列柱体之间。
优选地,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二轨道是架高于地面而设于相对的二列柱体之间。
优选地,该升降装置包含一剪刀架升降装置。
优选地,该升降装置包含由一压力缸与一活塞组成的压力缸机构,该压力缸一部份埋入该第一板台上面,该活塞于该压力缸中相对于该第一板台上面升降移动。
优选地,该升降装置包含位于该滑移车角落的复数多数个小型升降装置。
优选地,该小型升降装置包含由一压力缸与一活塞组成的小型压力缸机构。
优选地,该小型升降装置包含由一套筒、一螺杆以及一承盘组成的小型螺杆机构。
优选地,该调整台包含一驱动机构,位于该第三板台与该转盘之间,驱动该转盘转动。
优选地,该驱动机构包含一伸缩机构。
优选地,该转盘周缘形成齿部,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马达及受该马达驱动的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该齿部啮合,驱动该转盘转动。
优选地,该转盘与该第三板台之间设有一定位盘;以及以等角度均匀分布于该定位盘的复数多数个承载子。
优选地,该转盘与该第三板台于相对向的面分别形成一锥台状隆起,该定位盘上等角度放射状地配置复数多数个锥状滚筒,该些锥状滚筒与该二锥台状隆起的倾斜匹配。
优选地,该轨道是铺设于地面。
优选地,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二轨道是铺设于地面。
优选地,该滑移车更包含一钢骨箱,位于该第一板台上,该升降装置位于该钢骨箱上。
优选地,该滑移车更包含一挑高架,位于该第一板台与该第一滚轮之间,该挑高架下方形成无横梁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搬运机具的立体图。
图2是搬运台车的立体图。
图3A是滑移车的立体图。
图3B是升降台的立体图。
图3C是调整台的立体图。
图4A是升降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B是升降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C是升降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A是调整台的机构示意图。
图5B是转向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C是转向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A是图1的搬运机具中,搬运台车的升降装置于升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搬运台车的升降装置于未升起(降下)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可朝二方向移动的的搬运机具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搬运台车的滑移车的仰视立体图。
图9A是图1的搬运机具其他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图9B是图9A的搬运机具变化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搬运台车             110:滑移车
111:滑移板台(第一板台) 112:滚轮
113:轮轴                 114:轴承
115:镂空                 116:轴承
117:滑移槽               118:升降装置
1181:板件                1182:转动轴
1183:滑移轴              1184:伸缩机构
120:升降台                121:升降板台(第二板台)
122:短轨                  123:制动部
125:镂空                  126:轴承
127:滑移槽                130:调整台
131:调整板台(第三板台)  132:滚轮
135:转向装置              1351:定位盘
1352:承载子               1353:锥状滚筒
1354:转盘                 1355:伸缩机构
1356:齿部                 1357:马达
1358:小齿轮               140:压力缸
141:活塞                  150:压力缸
151:活塞                  160:螺筒
161:螺杆                  162:承盘
200:轨道                  201:轨道
202:轨道                  210:钢架
220:行走部                230:支持架
240:制动部                250:缝隙
500:双向搬运台车          510:滑移车
511:滑移板台(第一板台)  512:升降轮组
513:滚轮                  514:收纳槽
515:收纳槽                520:升降台
522:短轨                  530:调整台
600:钢骨箱                700:挑高架
900:柱体                  901:板架
902:钢筋                  910: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说明书附图说明本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工地现场建立复数个柱体900,柱体900的柱面周缘设有板架901。向上延伸建设用的钢筋902突出于柱体900的上端面。呈四边形的层板910以四个角落装设于板架901。为了于复数个柱体900之间搬运层板910并精确调整层板910装设于板架901上的位置,本新型的搬运机具是于复数个柱体900之间设置轨道200,并于轨道200配置搬运台车100,依轨道200的引导而移动。
具体地,设置轨道200时,于复数个柱体900的同向的柱面设置复数个支持架230,于复数个支持架230上架设钢架210,再于钢架210的上设置行走部220,供搬运台车100于行走部220上行走。另外,为避免搬运台车100从轨道200端边掉落,可于轨道200的端边设置制动部240,制动部240的实施方式可为如图1所示的档片,阻挡搬运台车100向轨道200端边移动,或者为可阻断搬运台车100动力源的制动装置,例如搬运台车100以电力行进时,制动部240可为切断供电的微动开关。
如图2所示,搬运台车100包含滑移车110、升降台120、以及调整台130。滑移车110是于滑移板台111底部连接有滑移车滚轮112,滑移车滚轮112的宽幅与轨道200的宽幅匹配。于滑移板台111上设有升降装置118。
升降台120是以升降板台121装载于升降装置118上,依升降装置118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升降板台121的投影面积及形态以不超过滑移板台111为佳。于升降板台121上面设有短轨122,其短轨122的延伸方向与轨道200的延伸方向垂直。
调整台130是于调整板台131底部连接有一组调整台滚轮132,并于调整板台131上面设有转向装置135。调整板台131的投影面积及形态以不超过升降板台121为佳。转向装置135的转盘1354可相对于调整板台131旋转,改变承载于转盘1354上的物品相对于调整板台131的角度。
详细地,如图6A所示,滑移车110是于滑移板台111底部设有轴承114,轮轴113贯通轴承114并于轮轴113两端设置滑移车滚轮112。滑移车滚轮112通过未示出的动力源,例如电动马达、流体压力机构、内燃机等驱动,依轨道200引导而移动滑移车110。
如图3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剪刀架升降装置118。首先,滑移板台111上设有镂空115,于镂空115中,滑移板台111的板厚上相对向的位置设置轴承116以及滑移槽117。滑移槽117与轴承116的距离是与剪刀架升降装置118的动作行程匹配为较佳。复数个板件1181交叉配置成为复数个X形态所构成的剪刀架升降装置118以其一开放端的二转轴之一作为转动轴1182与轴承116耦合,以另一转轴作为滑移轴1183滑动地嵌入滑移槽117中。转动轴1182与滑移轴1183之间配置伸缩机构1184,伸缩机构1184可举例如压力缸、螺杆、齿条机构等可改变长度的机构。通过伸缩机构1184牵引滑移轴1183于滑移槽117中滑动,缩短转动轴1182与滑移轴1183之间的距离时,由复数个板件1181配置成的X形态成为横宽压缩,纵高增加的修长X形态,使升降装置118的另一开放端的高度上升。相反地,通过伸缩机构1184牵引滑移轴1183于滑移槽117中滑动,增长转动轴1182与滑移轴1183之间的距离时,由复数个板件1181配置成的X形态成为横宽增大,纵高压缩的扁平X形态,使升降装置118的另一开放端的高度下降。
对应于剪刀架升降装置118,如图3B所示,升降台120中,升降板台121上设有镂空125对应镂空115,于镂空125中,升降板台121的板厚上相对向的位置设置轴承126以及滑移槽127。对应于轴承116与滑移槽117,滑移槽127与轴承126的距离是与剪刀架升降装置118的动作行程匹配为较佳,并且,对应地将轴承126配置于轴承116的上方,将滑移槽127配置于滑移槽117的上方为较佳。剪刀架升降装置118以另一开放端的二转轴中位于之一作为转动轴1182与轴承126耦合,以另一转轴作为滑移轴1183滑动地嵌入滑移槽127中。由此,将升降台120以升降板台121装载于升降装置118上,当剪刀架升降装置118的另一开放端的高度变化时,升降台120即依升降装置118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
升降台120上所设的短轨122是用以使调整台130于升降台120上移动。为避免调整台130从短轨122端边掉落,可于短轨122的端边设置制动部123,制动部123的实施方式可为如图3B所示的档片,阻挡调整台130向短轨122端边移动,或者为可阻断调整台130于短轨122上行进的动力源的制动装置,例如调整台130以电力行进时,制动部123可为切断供电的微动开关。
与滑移车110相同地,如图6A、图3C所示,调整台130于调整板台131底部设有轴承,轮轴贯通轴承并于轮轴两端设置调整台滚轮132。调整台滚轮132的宽幅与短轨122的宽幅匹配。调整台滚轮132通过未示出的动力源,例如电动马达、流体压力机构、内燃机等驱动,依短轨122引导而移动调整台130。
如图5A所示,调整板台131上的转向装置135的可相对于调整板台131旋转,改变承载于该转向装置135上的物品相对于调整板台131的角度。具体地,调整板台131的中央呈锥台状隆起(未示出),于其锥台状隆起处配置圆形的定位盘1351。定位盘1351上,以等角度放射状地配设复数个承载子1352,并且,以等角度放射状地配置与锥台隆起的倾斜匹配的复数个锥状滚筒1353,然后于复数个锥状滚筒1353的上配置转盘1354。转盘1354的旋转中心底面亦设有锥台隆起(未示出),其倾斜与锥状滚筒1353匹配,依此,即使转盘1354未以旋转中心可转动地固定于调整板台131,因锥状滚筒1353与二锥台隆起的倾斜匹配,转盘1354即可通过本身重量,自动调心地位于调整板台131上。
转盘1354与调整板台131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是伸缩机构1355,通过伸缩机构1355的伸缩,使转盘1354相对于调整板台131旋转,伸缩机构1355可举例如压力缸、螺杆、齿条机构等可改变长度的机构。依此,即可转动承载于转盘1354上的物品,改变相对于调整板台131的角度。
以下参阅图式说明本新型的搬运机具的动作。
如图1所示,搬运台车100依轨道200的引导移动来到轨道200的端边时,可利用大型地面自走吊装机具将欲搬运至厂房内部的物资例如层板910吊装至搬运台车100上,的后,搬运台车100是沿轨道200将物资搬运至预定位置。
此时,如图6A所示,将升降装置118升起。升降装置118于升起的状态下,转向装置135的转盘1354上面是高于钢筋902的上端,此状态下,以转盘承载层板910时,层板910不会与钢筋902干涉,以此状态即可沿轨道200于柱体900之间搬运层板910。
当搬运台车100到达装设层板910的预定位置附近时,搬运台车100减速行进,移动滑移车110调整层板910于X方向上的位置,移动调整台130调整层板910于Y方向上的位置,并且旋转转盘调整层板910于Z轴上的角度(参阅图1的方向座标),由此,将层板910调整至载置于板架901的适当状态,接着,如图6B所示,将升降装置118降下。升降装置118降下的状态下,转向装置135的转盘1354上面是低于板架901,亦即,原本载置于转盘1354上面的层板910依搬运台车100调整的状态接抵于板架901,的后,以此状态将层板910装设于板架901。
如上所述,只要被搬运物资的长度可通过相邻的柱体之间,即使是大型地面自走吊装机具的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若依据本新型的搬运机具,亦可快速地于柱体间移动搬运,更进一步地,通过滑移车110、调整台130调整被搬运物资于X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以及Z轴上的角度,即可将被搬运物资例如预铸层板精确地装设于预定位置。
上述搬运机具是搬运台车100仅于一方向往返移动搬运物资的实施方式,然而如图7所示,本新型可发展为朝二方向移动的搬运机具。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示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轨道200是包含沿一方向延伸第一轨道201,以及与第一轨道201垂直交叉且于同一面延伸的第二轨道202。二轨道于交叉处形成缝隙250。此缝隙250是用以使双向搬运台车500的滚轮513(参阅图8)通过。然而,顾及双向搬运台车500行进时的平稳性,缝隙250之间距以仅滚轮513可通过的宽度为较佳,顾及轨道201、202的强度,缝隙250的深度以仅容许滚轮513可通过的深度为较佳。
本实施方式中,双向搬运台车500的滑移车510可依轨道201及202的引导而移动,如图8所示,滑移车510的滑移板台511底面设有与第一轨道201平行且略等宽幅的一对第一收纳槽514,以及与第二轨道202平行且略等宽幅的一对第二收纳槽515。二收纳槽514、515中分别设有升降轮组512,可伸缩于所设置的收纳槽514、515中,分别依所对应的轨道201、202引导而移动滑移车510。升降轮组512的滚轮513通过未示出的动力源,例如电动马达、流体压力机构、内燃机等驱动而移动滑移车510。二收纳槽514、515中的升降轮组512是不同时外露于滑移板台511底面,例如,第一收纳槽514中的升降轮组512伸出滑移板台511底面,依轨道201引导而移动滑移车510时,第二收纳槽515中的升降轮组512不伸出滑移板台511底面。相同地,第二收纳槽515中的升降轮组512伸出滑移板台511底面,依轨道202引导而移动滑移车510时,第一收纳槽514中的升降轮组512不伸出滑移板台511底面。由此,防止滑移车510行进至轨道201与202交叉处时,未行走于轨道上的滚轮513造成行进的阻碍。
对应滑移车510可朝二方向行进,调整台530亦可朝二方向行进。此时,升降台520上的短轨522亦如轨道201、202以及缝隙250一般地设置。调整台530的调整板台底面亦如滑移板台511底面的升降轮组512一般地设置二组升降微动轮组。当滑移车510于X方向行进时,调整台530于Y方向移动调整,滑移车510于Y方向行进时,调整台530于X方向移动调整。
图7所示的搬运机具,搬运台车可沿垂直交叉设置的二轨道移动,由此可更灵活地应用搬运机具于柱体之间移动,搬运物资。
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外,本新型的搬运机具亦可如下地变化实施。
图3A与图3B中所示的滑移车110与升降台120中,为降低升降装置118未升起的状态下突出于滑移板台111上面的距离,而于滑移板台111与升降板台121中分别形成镂空115、125。然而,升降装置118未升起时,转盘1354上面的高度是于容许高度(例如低于板架901的高度)范围内的情况下,亦可不于滑移板台111与升降板台121中分别形成镂空115、125,而将轴承116、滑移槽117设于滑移板台111上面,以及将轴承126、滑移槽127设于升降板台121下面。
图4A是表示升降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图4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以体积及功率较大的单一压力缸140及活塞141组成的压力缸机构作为升降装置。压力缸140设置于滑移板台111的中央部位,位于滑移车滚轮112之间,活塞141位于压力缸140中,通过未示出的压力源控制,相对于滑移板台111的上面升降移动,此时,为降低压力缸140突出于滑移板台111上面的距离,可将压力缸140埋设于滑移板台111并延设于滑移板台111的下面。另外,为增加升降装置升降的行程,可设置多阶段增高的活塞(未示出)于压力缸140中。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板台121装载于活塞141上面,依活塞141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因此,如图4A所示,升降板台121中央未形成镂空。另外,若将此压力缸140与活塞141组成的压力缸机构应用于双向搬运台车500时,必需顾虑到将压力缸140埋设于滑移板台511并延设于滑移板台511的下面时,突出于滑移板台511下面的压力缸140不会阻碍滑移车510于轨道201、202交叉的处的行进。
图4B是表示升降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以体积及功率较小的复数个压力缸150及活塞151组成的压力缸机构取代图4A所示的单一压力缸140及活塞141组成的压力缸机构,作为升降装置。图4B的实施方式中,四个压力缸150分别设置于滑移板台111的四个角落,各压力缸150中设有活塞151,通过未示出的压力源控制,各活塞151相对于滑移板台111的上面同步地升降移动。升降板台121装载于复数个活塞151上面,依复数个活塞151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因此,如图4B所示,升降板台121中央未形成镂空。与图4A的实施方式相同地,为降低压力缸150突出于滑移板台111上面的距离,可将压力缸150埋设于滑移板台111并延设于滑移板台111的下面。然而,若应用于双向搬运台车500时,亦相同地必需顾虑不会阻碍滑移车510于轨道201、202交叉的处的行进。另外,为增加升降装置升降的行程,可设置多阶段增高的活塞于压力缸150中。
图4C是表示升降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图4C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以复数个螺筒160、螺杆161及承盘162组成的螺杆机构,取代图4B所示的复数个压力缸150及活塞151组成的压力缸机构,作为升降装置。图4C的实施方式中,四个螺筒160分别设置于滑移板台111的四个角落,各螺筒160中设有螺杆161,螺杆161的上端设置承盘162,通过未示出的动力源控制,各螺杆161于螺筒160中旋转,使承盘162相对于滑移板台111的上面同步地升降移动。升降板台121装载于复数个承盘162上面,依复数个承盘162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因此,如图4C所示,升降板台121中央未形成镂空。与图4B的实施方式相同地,为降低螺筒160突出于滑移板台111上面的距离,可将螺筒160埋设于滑移板台111并延设于滑移板台111的下面,此时,为增加升降装置升降的行程,可采用长度较螺筒160长的螺杆161,于上升行程时突出于螺筒160上面,于下降行程时向下伸出螺筒160下面。然而,若应用于双向搬运台车500时,亦相同地必需顾虑不会阻碍滑移车510于轨道201、202交叉的处的行进。
图5B是转向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转盘1354的周缘设有齿部1356,齿部1356是朝向转盘1354的下方设置,于调整板台131设有马达1357,马达1357的输出轴设有小齿轮1358与齿部1356啮合。通过对于马达1357的转动控制,以小齿轮1358驱动齿部1356,使转盘1354相对于调整板台131旋转。依此,即可转动承载于转盘1354上的物品,改变相对于调整板台131的角度。
图5C是转向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5C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齿部1356设于转盘1354下方内周缘,形成内齿轮以取代图5B中所示的向下设置的齿部。于调整板台131设有马达1357,马达1357的输出轴设有小齿轮1358与齿部1356啮合。通过对于马达1357的转动控制,以小齿轮1358驱动齿部1356,使转盘1354相对于调整板台131旋转。依此,即可转动承载于转盘1354上的物品,改变相对于调整板台131的角度。
图5A所示的伸缩机构1355具有预订距离的伸缩行程,因此转盘1354相对于调整板台131转动的角度受到限制。然而,若采用图5B、图5C所示的以马达的动力驱动转盘的转向装置135,则转盘1354可依马达的控制360度的旋转,相对于采用伸缩机构1355的转向装置135旋转的角度自由而不受限制。图5B、图5C所示的以马达的动力驱动转盘的转向装置135不限于利用齿轮来驱动,例如亦可应用链条、传动带、摩擦滚轮等机构作为驱动手段。
图9A是图1的搬运机具其他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图9A的实施方式中,轨道200未架设于支架而铺设于地面,为使调整台130及于作业高度,于滑移车110上设置预定高度的钢骨箱600,再将升降装置118设于钢骨箱上,由此,可简化将轨道200架设于支架的作业。
图9B是图9A的搬运机具变化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图9B的实施方式中,滑移车110的滑移板台111与滑移车滚轮112之间,设置预定高度的挑高架700,由此,挑高架700下方形成无横梁的空间,使车辆等中小型机具、物资及人员可于此空间中通行移动。

Claims (18)

1.一种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轨道,沿一方向延伸;以及
一搬运台车,依该轨道的引导而移动,该搬运台车包含:
一滑移车,具备:
一第一板台;
一第一滚轮,连接于该第一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该滑移车沿该轨道移动;以及
一升降装置,设于该第一板台;
一升降台,具备:
一第二板台,装载于该升降装置上,依该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以及
一短轨,位于该第二板台上面,该短轨的延伸方向与该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及
一调整台,具备:
一第三板台;
一第一微动滚轮,连接于该第三板台底部,驱动并引导该调整台沿该短轨移动;以及
一转向装置,位于该第三板台上面,该转向装置包含一转盘,该转盘可相对于该第三板台转动。
2.一种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轨道组,至少包含:
一第一轨道,沿一方向延伸;以及
一第二轨道,与该第一轨道垂直交叉且于同一面延伸;以及 
一搬运台车,依该轨道组的引导而移动,该搬运台车包含:
一滑移车,具备:
一第一板台,具备:
一第一收纳槽,与该第一轨道平行设置于该第一板台底面;以及
一第二收纳槽,与该第二轨道平行设置于该第一板台底面;
一第一升降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一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滑移车沿该第一轨道移动;
一第二升降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二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滑移车沿该第二轨道移动,该第一升降轮组与该第二升降轮组不同时外露于该第一板台底面;以及
一升降装置,位于该滑移车上;
一升降台,具备:
一第二板台,承载于该升降装置上,依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而升降移动;
一第一短轨,位于该第二板台上面,该第一短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及
一第二短轨,与该第一短轨垂直交叉位于该第二板台上面;以及
一调整台,具备:
一第三板台,具备:
一第三收纳槽,与该第一短轨平行设置于该第三板台底面;以及
一第四收纳槽,与该第二短轨平行设置于该第三板台底面; 
一第一升降微动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三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调整台沿该第一短轨移动;
一第二升降微动轮组,可伸缩地设于该第四收纳槽,驱动并引导该调整台沿该第二短轨移动,该第一升降微动轮组与该第二升降微动轮组不同时外露于该第三板台底面;以及
一转向装置,位于该第三板台上面,该转向装置包含一转盘,该转盘可相对于该第三板台转动,
其中该第一轨道与该第二轨道上,分别于交叉处形成可供第一升降轮组与第二升降轮组通过的第一缝隙;
该第一短轨与该第二短轨上,分别于交叉处形成可供第一升降微动轮组与第二升降微动轮组通过的第二缝隙;
该第一升降轮组伸出该第一板台底面时,该第二升降微动轮组伸出该第三板台底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轨道是架高于地面而设于相对的二列柱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二轨道是架高于地面而设于相对的二列柱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包含一剪刀架升降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包含由一压力缸与一活塞组成的压力缸机构,该压力缸一部分埋入该第一板台上面,该活塞于该压力缸中相对于该第一板台上面 升降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包含位于该滑移车角落的复数个小型升降装置。
8.如权利要求7项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小型升降装置包含由一压力缸与一活塞组成的小型压力缸机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小型升降装置包含由一套筒、一螺杆以及一承盘组成的小型螺杆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台包含一驱动机构,位于该第三板台与该转盘之间,驱动该转盘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含一伸缩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转盘周缘形成齿部,该驱动机构包含一马达及受该马达驱动的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该齿部啮合,驱动该转盘转动。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转盘与该第三板台之间设有一定位盘;以及以等角度均匀分布于该定位盘的复数个承载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转盘与该第三板台于相对向的面分别形成一锥台状隆起,该定位盘上等角度放射状地配置复数个锥状滚筒,该些锥状滚筒与该二锥台状隆起的倾斜匹配。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轨道是铺设于地面。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二轨道是铺设于地面。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滑移车更包含一钢骨箱,位于该第一板台上,该升降装置位于该钢骨箱上。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机具,其特征在于,该滑移车更包含一挑高架,位于该第一板台与该第一滚轮之间,该挑高架下方形成无横梁的空间。 
CN 201220496190 2012-06-26 2012-09-26 搬运机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46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2262 2012-06-26
TW101212262U TWM444365U (zh) 2012-06-26 2012-06-26 搬運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84697U true CN202784697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1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9619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4697U (zh) 2012-06-26 2012-09-26 搬运机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84697U (zh)
TW (1) TWM4443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7912A (zh) * 2013-11-12 2014-02-19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升降主线台板装置
CN105083900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林华 物料传送装置
CN107337142A (zh) * 2017-06-12 2017-11-10 合肥航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吊装四柱举升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7912A (zh) * 2013-11-12 2014-02-19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升降主线台板装置
CN103587912B (zh) * 2013-11-12 2016-01-06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多功能升降主线台板装置
CN105083900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林华 物料传送装置
CN107337142A (zh) * 2017-06-12 2017-11-10 合肥航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吊装四柱举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4365U (zh)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5653U (zh) 搬运机具
CN206521079U (zh) 一种码垛机
CN105946548B (zh) 自动导引式搬运装置
CN102535895B (zh) 一种复合升降舞台
CN203754357U (zh) 一种高精度自行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行走机构
JP3180015U (ja) 運搬器具
CN105731295A (zh) 一种具有独立顶升结构的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导引车
CN105129664A (zh) 周向均布剪叉式升降机构
CN202784697U (zh) 搬运机具
CN106115569A (zh) 三维移载装置
CN104692063A (zh) 柔性制造系统的叉车式搬运小车
JP7026247B2 (ja) 4方向シャトル型運搬ロボット
CN106241654A (zh) 一种电动齿轮齿条推动剪叉式升降机
CN206494690U (zh) 三维移载装置
EP2875923B1 (en) Machine for machining walls, particularly for walls made of wood or multilayer walls and the like
CN105730955A (zh) 一种立体仓库
CN204642994U (zh) 一种柔性制造系统的叉车式搬运小车
JP3178413U (ja) 運搬器具
CN204531527U (zh) 一种载车板及使用该载车板的智能停车设备
CN203922605U (zh) 一种大型蜂窝生产转运车
CN202346260U (zh) 一种用于不规则物品的自动存取机
CN107416447A (zh) 底盘组件、运动底盘与码放设备
CN203319185U (zh) 用于柔性制造系统的搬运小车
CN205555969U (zh) 一种具有独立顶升结构的可旋转潜入式自动导引车
CN209778214U (zh) 一种货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