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70128U -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70128U
CN202770128U CN201220425358.5U CN201220425358U CN202770128U CN 202770128 U CN202770128 U CN 202770128U CN 201220425358 U CN201220425358 U CN 201220425358U CN 202770128 U CN202770128 U CN 202770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y section
hothouse
controller module
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253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宗刚
路关生
肖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ALL MATERI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ALL MATERI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ALL MATERI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WALL MATERIAL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2204253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70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70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701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包括干燥室主体、干燥室送风系统和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干燥室主体包括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内设有横向隔墙和旋转送风器,两端设有进车端门和出车端门;干燥室送风系统包括多条通过热风输送总管道连为一体的热风输送分管道,靠近进车端门的热风输送总管道上设有排潮管道和热风循环管道,靠近出车端门的热风输送总管道上接有送热风机;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和触摸屏,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多个变频器、送风电动调节阀和抽风电动调节阀。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便捷,实现了均匀、平稳的干燥,干燥效率高、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背景技术
烧结类墙体材料生产工艺过程中,坯体的干燥是一个重要环节,坯体干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烧成质量和产量,如果干燥室内热风供应不足,坯体就不能获得充分干燥,使用时就容易产生开裂;而如果干燥室的结构不合理,干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合理,不能满足坯体干燥时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就容易产生周边裂和心裂等类型的干燥裂。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人工干燥室大多是隧道式干燥室,投资较大且设计和施工不合理,干燥效率低,节能效果差,冬季还易出现坯体回潮、塌坯的现象;而且,传统的干燥室在干燥处理上采用直接和持续的送风方式,坯体表面始终存在空气流动,如果空气相对干燥、湿度较低,带走表面水分较快,很容易使坯体产生开裂,不能很好地保证坯体的生产质量。另外,当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干燥室的高度较高时,干燥室中的热介质极易出现分层现象,出现分层则会影响到干燥车上下部的坯体,产生上下干燥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使用便捷,实现了均匀、平稳的干燥,干燥效率高、质量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主体、干燥室送风系统和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干燥室主体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围护结构和设置在围护结构顶端的干燥室顶板,所述围护结构内横向设置有多道用于将围护结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干燥区段的横向隔墙,所述围护结构内纵向设置有多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相邻两列旋转送风器之间的通道构成了一条供装有待干燥坯体的干燥车通过的干燥车道,对准所述干燥车道的围护结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车端门和出车端门;所述干燥室送风系统包括布设在干燥室顶板顶端且分别对应向多个干燥区段内输送热风的多条热风输送分管道,多条热风输送分管道通过一条热风输送总管道连接为一体,靠近所述进车端门的热风输送总管道上设置有排潮管道和热风循环管道,靠近所述出车端门的热风输送总管道上通过风机连接管道连接有送热风机,所述排潮管道上连接有排潮风机,所述热风循环管道上连接有热风循环风机,所述排潮管道、热风循环管道和风机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燃烧器,每条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上均设置有多个穿过所述干燥室顶板的送风口,所述排潮管道上和热风循环管道上均设置有多个穿过所述干燥室顶板的抽风口;所述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和与主控制器模块相接并用于人机交互的触摸屏,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和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湿度进行检测的湿度传感器,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送热风机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一变频器、用于对排潮风机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二变频器、用于对热风循环风机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三变频器、多个布设在各送风口处且用于对送风量进行调节的送风电动调节阀和多个布设在各抽风口处且用于对抽风量进行调节的抽风电动调节阀,所述送热风机与所述第一变频器相接,所述排潮风机与所述第二变频器相接,所述热风循环风机与所述第三变频器相接,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相接。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为砖混砌体,所述围护结构的高度为4.5m~6.5m;所述横向隔墙的数量为五道,相应所述干燥区段的数量为六个且沿着所述进车端门到出车端门的方向分别为第一干燥区段、第二干燥区段、第三干燥区段、第四干燥区段、第五干燥区段和第六干燥区段,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的数量为六条;所述围护结构内纵向设置有六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相应所述干燥车道的数量为五条,所述进车端门和出车端门的数量均为五个。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道的数量为一条且设置在所述排潮管道上的多个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干燥区段内,所述热风循环管道的数量为一条且设置在所述热风循环管道上的多个抽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干燥区段内。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连接管道的数量为两条,相应所述送热风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变频器的数量为两个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空气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和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计。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相接的上位监控计算机和与所述上位监控计算机相接的打印机。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上均设置有三个送风口,所述排潮管道上和热风循环管道上均设置有三个抽风口,每个所述送风口处和每个所述抽风口处均布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湿度传感器、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流量计。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送风器包括锥形风筒和设置在锥形风筒上方且用于驱动锥形风筒旋转的风筒电机,所述锥形风筒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给锥形风筒中吸入热风的栅栏式进风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伸入到锥形风筒中且连接有用于下压热风的送风叶片,所述锥形风筒的侧壁上自上而下沿一条直线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活动连接有多块用于调节送风量的调节板;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风筒电机进行变频控制的第四变频器,所述风筒电机与所述第四变频器相接。
上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数量为5~20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立方体结构的围护结构内设置有多个干燥车道,并通过横向隔墙分隔成了多个干燥区段,构成了框排架结构的干燥室主体,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每个干燥区段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介质、温度、湿度和流速,能够适应待干燥坯体不同阶段水分蒸发的相应要求。
2、本实用新型在干燥室进车端开始的第一干燥区段内设置了排潮管道,在干燥室进车端开始的第二干燥区段内设置了热风循环管道,利用第一干燥区段和第二干燥区段内的高湿空气反送于后端各干燥段,有助于调节后端各干燥段内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待干燥坯体内部水分移动速度小于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而产生裂纹。
3、本实用新型将送热风机通过风机连接管道连接在靠近所述出车端门的热风输送总管道上,将大量的热风送入干燥室出车端的几个干燥区段内,能够迅速将待干燥坯体水分降低至设计指标,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的热风经过旋转送风器间接送入干燥室,实现了给待干燥坯体的间歇送风,可以在吹风间隔给待干燥坯体内部水分向外迁移留有足够的时间,促使水分蒸发达到平衡。
5、本实用新型围护结构内纵向设置有多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能够使干燥室内气体产生垂直循环流动,防止干燥室出现空气分层而影响干燥坯体的质量。
6、本实用新型中的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使干燥室一直在合理的温、湿度环境中运行,既可以避免由于温、湿度不合理造成的砖坯裂纹或砖坯未干透现象的出现,又可以通过改变送热风机、排潮风机和热风循环风机的输出功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既可以现场通过触摸屏操作并观察运行状态,也可以远程通过上位监控计算机操作并观察运行状态,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打印机打印其需要的报表,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使用便捷。
8、本实用新型进热风、排湿均匀,干燥室内温差小,不存在热冲击,实现了均匀、平稳的干燥,能够很好地保证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的生产质量。
9、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使用便捷,实现了均匀、平稳的干燥,干燥效率高、质量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主体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主体的纵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送风口和抽风口在各干燥区段内的布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送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围护结构;        1-1—第一干燥区段;    1-2—第二干燥区段;
1-3—第三干燥区段;  1-4—第四干燥区段;    1-5—第五干燥区段;
1-6—第六干燥区段;  2—干燥室顶板;        3—横向隔墙;
4—旋转送风器;      4-1—锥形风筒;        4-2—风筒电机;
4-3—栅栏式进风口;  4-4—送风叶片;        4-5—出风口;
4-6—调节板;        5—干燥车;            6—进车端门;
7—出车端门;        8—待干燥坯体;        9—热风输送分管道;
10—热风输送总管道; 11—排潮管道;         12—热风循环管道;
13—风机连接管道;   14—送热风机;         15—排潮风机;
16—热风循环风机;   17—燃烧器;           18—送风口;
19—抽风口;         20—主控制器模块;     21—触摸屏;
22—温度传感器;     23—湿度传感器;       24—第一变频器;
25—第二变频器;     26—第三变频器;       27—送风电动调节阀;
28—抽风电动调节阀; 29—压力传感器;       30—流量计;
31—上位监控计算机; 32—打印机;           33—第四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干燥室主体、干燥室送风系统和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干燥室主体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围护结构1和设置在围护结构1顶端的干燥室顶板2,所述围护结构1内横向设置有多道用于将围护结构1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干燥区段的横向隔墙3,所述围护结构1内纵向设置有多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8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4,相邻两列旋转送风器4之间的通道构成了一条供装有待干燥坯体8的干燥车5通过的干燥车道,对准所述干燥车道的围护结构1两端对称设置有进车端门6和出车端门7;所述干燥室送风系统包括布设在干燥室顶板2顶端且分别对应向多个干燥区段内输送热风的多条热风输送分管道9,多条热风输送分管道9通过一条热风输送总管道10连接为一体,靠近所述进车端门6的热风输送总管道10上设置有排潮管道11和热风循环管道12,靠近所述出车端门7的热风输送总管道10上通过风机连接管道13连接有送热风机14,所述排潮管道11上连接有排潮风机15,所述热风循环管道12上连接有热风循环风机16,所述排潮管道11、热风循环管道12和风机连接管道13上均设置有燃烧器17,每条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9上均设置有多个穿过所述干燥室顶板2的送风口18,所述排潮管道11上和热风循环管道12上均设置有多个穿过所述干燥室顶板2的抽风口19;所述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20和与主控制器模块20相接并用于人机交互的触摸屏21,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入端接有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22和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湿度进行检测的湿度传感器23,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送热风机14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一变频器24、用于对排潮风机15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二变频器25、用于对热风循环风机16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三变频器26、多个布设在各送风口18处且用于对送风量进行调节的送风电动调节阀27和多个布设在各抽风口19处且用于对抽风量进行调节的抽风电动调节阀28,所述送热风机14与所述第一变频器24相接,所述排潮风机15与所述第二变频器25相接,所述热风循环风机16与所述第三变频器26相接,所述燃烧器17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出端相接。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护结构1为砖混砌体,所述围护结构1的高度为4.5m~6.5m;所述横向隔墙3的数量为五道,相应所述干燥区段的数量为六个且沿着所述进车端门6到出车端门7的方向分别为第一干燥区段1-1、第二干燥区段1-2、第三干燥区段1-3、第四干燥区段1-4、第五干燥区段1-5和第六干燥区段1-6,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9的数量为六条;所述围护结构1内纵向设置有六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8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4,相应所述干燥车道的数量为五条,所述进车端门6和出车端门7的数量均为五个。本实用新型围护结构1的高度较高,在保证生产规模较大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少干燥室的占地面积。
具体实施时,为了使待干燥坯体8干燥均匀,每条干燥车道间相距固定的间距。通过横向隔墙3分隔开的六个干燥区段,每段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介质、温度、湿度和流速,能够适应待干燥坯体8不同阶段水分蒸发的相应要求。在第一干燥区段1-1和第二干燥区段1-2,待干燥坯体8干燥脱水快,干燥收缩大;在第三干燥区段1-3和第四干燥区段1-4,热风主要用于进行待干燥坯体8内部水分的扩散和蒸发;在第五干燥区段1-5和第六干燥区段1-6,随着待干燥坯体8中水分逐渐减少,干燥室内空气温度不断升高,此阶段主要通过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该区段内温度值的变化。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潮管道11的数量为一条且设置在所述排潮管道11上的多个抽风口19位于所述第一干燥区段1-1内,所述热风循环管道12的数量为一条且设置在所述热风循环管道12上的多个抽风口19位于所述第二干燥区段1-2内。所述风机连接管道13的数量为两条,相应所述送热风机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变频器24的数量为两个。待干燥坯体8进入干燥室初期,对于温湿度极为敏感,因此,在干燥室进车端开始的第一干燥区段1-1内设置了排潮管道11,在在干燥室进车端开始的第二干燥区段1-2内设置了热风循环管道12,利用第一干燥区段1-1和第二干燥区段1-2内的高湿空气反送于后端各干燥段,有助于调节后端各干燥段内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待干燥坯体8内部水分移动速度小于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而产生裂纹。在干燥室出车端的几个干燥区段,由于该区段已过临界点,水分蒸发不再会引起待干燥坯体8收缩,所以将送热风机14通过风机连接管道13连接在靠近所述出车端门7的热风输送总管道10上,将大量的热风送入干燥室出车端的几个干燥区段内,能够迅速将待干燥坯体8水分降低至设计指标,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入端接有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空气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29和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计30。所述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相接的上位监控计算机31和与所述上位监控计算机31相接的打印机32。具体地,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每条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9上均设置有三个送风口18,所述排潮管道11上和热风循环管道12上均设置有三个抽风口19,每个所述送风口18处和每个所述抽风口19处均布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2、一个湿度传感器23、一个压力传感器29和一个流量计30。如此布设温度、湿度、压力及流量检测点,能够很好地保证干燥室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均衡。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送风器4包括锥形风筒4-1和设置在锥形风筒4-1上方且用于驱动锥形风筒4-1旋转的风筒电机4-2,所述锥形风筒4-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给锥形风筒4-1中吸入热风的栅栏式进风口4-3,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伸入到锥形风筒4-1中且连接有用于下压热风的送风叶片4-4,所述锥形风筒4-1的侧壁上自上而下沿一条直线设置有出风口4-5,所述出风口4-5处活动连接有多块用于调节送风量的调节板4-6;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风筒电机4-2进行变频控制的第四变频器33,所述风筒电机4-2与所述第四变频器33相接。具体地,所述调节板4-6的数量为5~20块。
本实用新型中的热风经过旋转送风器4间接送入干燥室,具体地,旋转送风器4通过栅栏式进风口4-3吸入热风,送风叶片4-4将热风下压,再通过下部锥形风筒4-1侧壁上的出风口4-5将热风成上下一条线均匀送出;锥形风筒4-1由风筒电机4-2驱动旋转,出风口4-5随着锥形风筒4-1将热风间歇吹向待干燥坯体8表面,实现了给待干燥坯体8的间歇送风;调节锥形风筒4-1的不同转速,可以实现不同时间间隔的送风;出风口4-5处活动连接有多块调节板4-6,旋转调节板4-6,可以均衡调节上下各处的风量。在待干燥坯体8表面实现间歇送风,可以在吹风间隔给待干燥坯体8内部水分向外迁移留有足够的时间,促使水分蒸发达到平衡。本实用新型中,围护结构1内纵向设置有多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8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4,能够使干燥室内气体产生垂直循环流动,防止干燥室出现空气分层而影响干燥坯体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的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变化为出发点,各个温度传感器22、湿度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9和流量计30现场采集的信号,经主控制器模块20进行分析处理后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对送风电动调节阀27和抽风电动调节阀28进行控制,对燃烧器17的功率大小进行控制,并通过第一变频器24对送热风机14进行变频控制,通过第二变频器25对排潮风机15进行变频控制,通过第三变频器26对热风循环风机16进行变频控制,通过第四变频器33对风筒电机4-2进行变频控制;通过控制送风电动调节阀27和送热风机14实现了对各干燥区段内送风量的控制,通过控制燃烧器17的功率大小,对流经排潮管道11、热风循环管道12和风机连接管道13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控制抽风电动调节阀28和排潮风机15实现了对第一干燥区段1-1内排潮量的控制,通过控制抽风电动调节阀28和热风循环风机16实现了对第二干燥区段1-2内热风循环量的控制,通过控制风筒电机4-2的转速,实现了旋转送风器4不同时间间隔的送风;另外,主控制器模块20还将其接收的采集信号实时输出给触摸屏21和上位监控计算机31,在触摸屏21上显示各参数,并在上位监控计算机31上生成温度动态响应曲线和湿度动态响应曲线,操作人员可以将生成的曲线与干燥理论温度曲线和湿度曲线进行比较,供操作人员及时监视和控制干燥室的运行。操作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打印机32打印其需要的报表。
本实用新型中的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使干燥室一直在合理的温、湿度环境中运行,既可以避免由于温、湿度不合理造成的砖坯裂纹或砖坯未干透现象的出现,又可以通过改变送热风机14、排潮风机15和热风循环风机16的输出功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系统中还存储有各种产品的干燥制度和相应参数,供随时调用。为了满足不同的生产规模要求,还可以在系统中根据不同生产规模通过触摸屏21或上位监控计算机31设定相应的控制参数,为控制提供操作的依据和参数参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主体、干燥室送风系统和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干燥室主体包括立方体结构的围护结构(1)和设置在围护结构(1)顶端的干燥室顶板(2),所述围护结构(1)内横向设置有多道用于将围护结构(1)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干燥区段的横向隔墙(3),所述围护结构(1)内纵向设置有多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8)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4),相邻两列旋转送风器(4)之间的通道构成了一条供装有待干燥坯体(8)的干燥车(5)通过的干燥车道,对准所述干燥车道的围护结构(1)两端对称设置有进车端门(6)和出车端门(7);所述干燥室送风系统包括布设在干燥室顶板(2)顶端且分别对应向多个干燥区段内输送热风的多条热风输送分管道(9),多条热风输送分管道(9)通过一条热风输送总管道(10)连接为一体,靠近所述进车端门(6)的热风输送总管道(10)上设置有排潮管道(11)和热风循环管道(12),靠近所述出车端门(7)的热风输送总管道(10)上通过风机连接管道(13)连接有送热风机(14),所述排潮管道(11)上连接有排潮风机(15),所述热风循环管道(12)上连接有热风循环风机(16),所述排潮管道(11)、热风循环管道(12)和风机连接管道(13)上均设置有燃烧器(17),每条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9)上均设置有多个穿过所述干燥室顶板(2)的送风口(18),所述排潮管道(11)上和热风循环管道(12)上均设置有多个穿过所述干燥室顶板(2)的抽风口(19);所述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20)和与主控制器模块(20)相接并用于人机交互的触摸屏(21),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入端接有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22)和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湿度进行检测的湿度传感器(23),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送热风机(14)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一变频器(24)、用于对排潮风机(15)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二变频器(25)、用于对热风循环风机(16)进行变频控制的第三变频器(26)、多个布设在各送风口(18)处且用于对送风量进行调节的送风电动调节阀(27)和多个布设在各抽风口(19)处且用于对抽风量进行调节的抽风电动调节阀(28),所述送热风机(14)与所述第一变频器(24)相接,所述排潮风机(15)与所述第二变频器(25)相接,所述热风循环风机(16)与所述第三变频器(26)相接,所述燃烧器(17)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出端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1)为砖混砌体,所述围护结构(1)的高度为4.5m~6.5m;所述横向隔墙(3)的数量为五道,相应所述干燥区段的数量为六个且沿着所述进车端门(6)到出车端门(7)的方向分别为第一干燥区段(1-1)、第二干燥区段(1-2)、第三干燥区段(1-3)、第四干燥区段(1-4)、第五干燥区段(1-5)和第六干燥区段(1-6),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9)的数量为六条;所述围护结构(1)内纵向设置有六列用于向待干燥坯体(8)间歇吹风的旋转送风器(4),相应所述干燥车道的数量为五条,所述进车端门(6)和出车端门(7)的数量均为五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道(11)的数量为一条且设置在所述排潮管道(11)上的多个抽风口(19)位于所述第一干燥区段(1-1)内,所述热风循环管道(12)的数量为一条且设置在所述热风循环管道(12)上的多个抽风口(19)位于所述第二干燥区段(1-2)内。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连接管道(13)的数量为两条,相应所述送热风机(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变频器(24)的数量为两个。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入端接有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空气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29)和多个布设在各干燥区段内且用于对各干燥区段内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计(3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相接的上位监控计算机(31)和与所述上位监控计算机(31)相接的打印机(32)。
7.按照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热风输送分管道(9)上均设置有三个送风口(18),所述排潮管道(11)上和热风循环管道(12)上均设置有三个抽风口(19),每个所述送风口(18)处和每个所述抽风口(19)处均布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2)、一个湿度传感器(23)、一个压力传感器(29)和一个流量计(3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送风器(4)包括锥形风筒(4-1)和设置在锥形风筒(4-1)上方且用于驱动锥形风筒(4-1)旋转的风筒电机(4-2),所述锥形风筒(4-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给锥形风筒(4-1)中吸入热风的栅栏式进风口(4-3),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伸入到锥形风筒(4-1)中且连接有用于下压热风的送风叶片(4-4),所述锥形风筒(4-1)的侧壁上自上而下沿一条直线设置有出风口(4-5),所述出风口(4-5)处活动连接有多块用于调节送风量的调节板(4-6);所述主控制器模块(2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风筒电机(4-2)进行变频控制的第四变频器(33),所述风筒电机(4-2)与所述第四变频器(33)相接。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6)的数量为5~20块。
CN201220425358.5U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70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25358.5U CN202770128U (zh)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25358.5U CN202770128U (zh)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0128U true CN202770128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76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2535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70128U (zh) 2012-08-26 2012-08-26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70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115A (zh) * 2012-08-26 2012-11-14 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115A (zh) * 2012-08-26 2012-11-14 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CN102778115B (zh) * 2012-08-26 2015-09-09 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8115B (zh)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CN103292589B (zh) 一种大型热风干燥烘房的气流引导布风装置
CN202770147U (zh) 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智能控制系统
CN101906673B (zh) 一种纤维制品的干燥窑
CN204757611U (zh) 新型粮食烘干塔
CN201688669U (zh) 生物质物料烘干系统
CN109959246A (zh) 一种模块化烘箱结构
CN102878782B (zh) 一种块状湿坯料干燥室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78792B (zh) 块状湿坯室式干燥室热工状态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3646489U (zh) 一种风向与风速自调节式烘丝机送风监控系统
CN101957132A (zh) 一种生物质物料的烘干控制方法
CN203672073U (zh) 一种智能化高效节能药品干燥装置
CN206352950U (zh) 一种环保型药材烘干机
CN104654753A (zh) 一种中药干燥机
CN202770128U (zh) 一种框排架结构的烧结类墙体材料坯体干燥室
CN202792872U (zh) 室式干燥室干燥能量自动控制装置
CN102875000A (zh) 一种污泥干燥室
CN103743212B (zh) 余热节能自动加湿烘干线
CN102853645A (zh) 一种室式干燥室均匀布风及温湿度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CN202254694U (zh) 烘干机
CN202339067U (zh) 一种中药生产用流化床干燥装置
CN201881468U (zh) 一种纵向布置的石膏墙板养护干燥系统
CN202692643U (zh) 一种室式干燥室均匀布风及温湿度调节的装置
CN201926274U (zh) 一种可回收再利用余热的螺旋式干燥装置
CN202057152U (zh) 一种新型的内热式振动流化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