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2725U - 磁吸地规 - Google Patents

磁吸地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52725U
CN202752725U CN 201220433026 CN201220433026U CN202752725U CN 202752725 U CN202752725 U CN 202752725U CN 201220433026 CN201220433026 CN 201220433026 CN 201220433026 U CN201220433026 U CN 201220433026U CN 202752725 U CN202752725 U CN 202752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tumbler
magnetic suction
base
suction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330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Guohua Cangdo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Guohua Cangdo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Guohua Cangdo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330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52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52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527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地规,该磁吸地规包括割咀套(1)、滑杆(2)、底座(3)、转动件(4)、磁块(5)和紧固件(7),其中,所述割咀套(1)设置在所述滑杆(2)的一端,所述滑杆(2)上设置有长孔(9),所述紧固件(7)穿过所述长孔(9)与所述底座(3)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件(4)和所述磁块(5)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底部,所述底座(3)通过所述转动件(4)相对于所述磁块(5)旋转。该磁吸地规能够稳定牢固地固定地规易偏移的圆心点,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减少操作人员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该磁吸地规能够切割加工处于斜面或立面的工件。

Description

磁吸地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钢铁件切割加工的磁吸地规。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力、石化以及机械加工行业的生产和维修现场中,常常涉及到零件的初级机械加工,例如,在钢铁件的圆形、弧形以及环形的切割加工生产中,常常采用的加工手法是采用手动划线,然后使用氧乙炔火焰切割器等割矩按照预订的划线进行切割。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是,由于是采用手动进行切割,很难保证切割的精度,同时,在加工工件的直径较大,特别是在切割大直径工件时,圆心点未完全固定,导致加工出的工件容易出现椭圆,因此,需要专人进行圆心固定,加工效率低。另外,现有的切割加工方法无法对斜面或立面的工件进行切割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吸地规,该磁吸地规能够稳定牢固地固定地规易偏移的圆心点,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减少操作人员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该磁吸地规能够切割加工处于斜面或立面的工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吸地规,该磁吸地规包括割咀套、滑杆、底座、转动件、磁块和紧固件,其中,所述割咀套设置在所述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上设置有长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孔与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磁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磁块旋转。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形成有圆形凹槽,所述转动件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磁块安装在所述转动件内并向外凸出。
优选地,所述磁吸地规还包括套筒,该套筒安装在所述转动件的内部,所述磁块安装在所述套筒内并向外凸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磁吸地规底部设置的磁块能够牢固地吸附在加工工件的表面上,同时,所述滑杆上设置有所述长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孔与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磁块旋转。因此,需要切割加工工件时,将所述磁块吸附在需要加工工件的中心位置处,拧紧所述紧固件使得所述滑杆和所述底座相对固定,氧乙炔火焰切割器等割矩置于设置在所述滑杆的一端的所述割咀套中,从而以所述磁块为圆心进行圆周运动,氧乙炔火焰切割器等割矩喷出的高温火焰融化工件,加工出所需的工件。
该磁吸地规能够稳定牢固地固定地规易偏移的圆心点,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减少操作人员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该磁吸地规能够切割加工处于斜面或立面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磁吸地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磁吸地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割咀套;        2滑杆;
3底座;          4转动件;
5磁块;          6套筒;
7紧固件;        8垫片;
9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磁吸地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磁吸地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磁吸地规包括割咀套1、滑杆2、底座3、转动件4、磁块5和紧固件7,其中,割咀套1设置在滑杆2的一端,滑杆2上设置有长孔9,紧固件7穿过长孔9与底座3的顶部连接,转动件4和磁块5设置在底座3的底部,底座3通过转动件4能够相对于磁块5旋转。
该磁吸地规能够稳定牢固地固定地规易偏移的圆心点,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减少操作人员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该磁吸地规能够切割加工处于斜面或立面的工件。
以下结合图1和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磁吸地规的结构。如图所示,割咀套1可以固定设置例如焊接在滑杆2的任何一端,割咀套1可以为任何结构,只要能实现安装氧乙炔火焰切割器等割矩(图中未示出)的功能即可,例如割咀套1可以为圆筒结构,所述氧乙炔火焰切割器等割矩可以置于割咀套1内并相对于割咀套1旋转。
滑杆2可以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孔9,紧固件7穿过长孔9与底座3的顶部连接,从而使得底座3可以相对于滑杆2移动,当移动到预定的位置后,拧紧紧固件7进行锁定,从而使底座3和滑杆2可以相对固定。另外,紧固件7和底座3的连接可以采用现有常见的螺纹连接,即底座3的顶部可以形成有螺纹孔,紧固件7上形成有螺纹。
转动件4和磁块5可以设置在底座3的底部的中心区域,底座3可以通过转动件4相对于磁块5旋转。如上所述,由于底座3通过紧固件7和滑杆2相对固定,因此,滑杆2和底座3可以一起相对于磁块5旋转,从而实现上述的对工件的切割加工。
转动件4和磁块5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设置在底座3的底部的中心区域。以下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两种设置方式。
第一种设置方式:底座3的底部中心区域可以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圆形凹槽,转动件4可以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中,转动件4的高度可以和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一致,磁块5的高度大于转动件4的高度,磁块5安装在转动件4的内部并向外凸出。这样,磁块5可以固定不动,底座3可以通过转动件4相对于磁块5旋转。
另外,转动件4可以采用轴承的形式,此时,该轴承的内圈和磁块5一起固定,外圈和底座3固定,为了防止内圈对底座3的转动产生影响,可以在轴承的外圈端面和形成在底座3底部的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垫圈,从而使轴承的内圈和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隔。
此外,该磁吸地规还可以包括套筒6,该套筒6可以安装在转动件4的内部,即轴承的内圈中,同时,磁块5安装在套筒6的内部并向外凸出,同时不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面相接触,从而该套筒6可以起到保护磁块5的作用。另外,该套筒6茬安装时,应当和磁块5一起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隔。
第二种设置方式:在此种设置方式中,该磁吸地规优选地包括套筒6。底座3的底部可以形成有一圆形凸柱(图中未示出),转动件4安装在该圆形凸柱上,转动件4的外部安装有套筒6,磁块5安装在套筒6的内部并向外凸出。这样,磁块5和套筒6可以固定不动,底座3可以通过转动件4相对于磁块5和套筒6旋转。
转动件4可以采用轴承的形式,此时,轴承的内圈和所述圆形凸柱固定,轴承的外圈与套筒6固定,磁块5安装在套筒6的内部并向外凸出,同时该磁块5不与所述圆形凸柱的端面接触。另外,为了防止外圈对底座3的转动产生影响,可以在轴承的内圈端面和底座3端面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垫圈,从而使轴承的外圈和底座3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隔。
此外,为了能够准确的切割加工预定的工件,优选地,滑杆2的两侧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刻度,从而能够预定切割工件的尺寸。
转动件4如上所述,可以采用现有的轴承。
另外,在拧紧紧固件7时,为了防止紧固件7对滑杆2上的刻度产生损坏,优选地,紧固件7和滑杆2之间可以设置有垫片8,从而起到保护滑杆2上刻度的作用。
如上所述,底座3的顶部可以形成有螺纹孔,紧固件7上形成有螺,因此,紧固件7优选地可以为紧固螺栓。
另外,在实际的切割工作环境中,为了保护磁块5的端面免受损坏,优选地,磁块5的底部可以设置有不锈钢的密封垫。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该磁吸地规包括割咀套(1)、滑杆(2)、底座(3)、转动件(4)、磁块(5)和紧固件(7),其中,所述割咀套(1)设置在所述滑杆(2)的一端,所述滑杆(2)上设置有长孔(9),所述紧固件(7)穿过所述长孔(9)与所述底座(3)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件(4)和所述磁块(5)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底部,所述底座(3)通过所述转动件(4)相对于所述磁块(5)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部形成有圆形凹槽,所述转动件(4)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磁块(5)安装在所述转动件(4)内并向外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地规还包括套筒(6),该套筒(6)安装在所述转动件(4)的内部,所述磁块(5)安装在所述套筒(6)内并向外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地规还包括套筒(6),所述底座(3)的底部形成有圆形凸柱,所述转动件(4)安装在所述圆形凸柱上,所述转动件(4)的外部安装有所述套筒(6),所述磁块(5)安装在所述套筒(6)内并向外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为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7)和所述滑杆(2)之间设置有垫片(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7)为紧固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地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块(5)的底部设置有不锈钢密封垫。
CN 201220433026 2012-08-28 2012-08-28 磁吸地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52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33026 CN202752725U (zh) 2012-08-28 2012-08-28 磁吸地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33026 CN202752725U (zh) 2012-08-28 2012-08-28 磁吸地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52725U true CN202752725U (zh) 2013-02-27

Family

ID=4773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33026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52725U (zh) 2012-08-28 2012-08-28 磁吸地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52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4536A (zh) * 2012-08-28 2012-11-28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磁吸地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4536A (zh) * 2012-08-28 2012-11-28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磁吸地规
CN102794536B (zh) * 2012-08-28 2015-11-18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磁吸地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8574A (zh) 精确定位钻孔辅助装具
CN203791688U (zh) 斜孔钻具
CN202377803U (zh) 一种用于箱体加工的多孔位车床夹具
CN102267061B (zh) 钻齿轮点火孔的夹具
CN109366215A (zh) 一种多工位钻孔设备
CN202752725U (zh) 磁吸地规
CN205968179U (zh) 一种多轴钻孔攻牙机床
CN207184288U (zh) 一种电机转子导入机构
CN102794536B (zh) 磁吸地规
CN206966676U (zh) 加长镗杆专用镗床
CN204269060U (zh) 多功能电机机座止口同轴度检测装置
CN203665118U (zh) 转臂式轴箱体加工定位装置
CN202964040U (zh) 柱体工件圆孔加工用工装
CN209773990U (zh) 一种v型滚轮座
CN213002707U (zh) 一种新型涨胎夹具
CN203712341U (zh) 链轨节多轴钻夹具
CN209614997U (zh) 一种气缸盖上的多角度斜孔加工工装
CN208772481U (zh) 大型车床回转件偏摆找正辅助工具
CN207267052U (zh) 一种防护罩上钻孔工装
CN104807582A (zh) 一种扭力检测用工装
CN204799998U (zh) 飞轮减重孔钻孔装置
CN203316757U (zh) 一种车床卡盘用卡件位置方向调整装置
CN103639477B (zh) 一种可测轴向力的钻动力头
CN219336869U (zh) 细长杆零件的偏心内孔加工装夹装置
CN204584359U (zh) 钻孔用自动定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