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87693U -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87693U
CN202687693U CN 201220355983 CN201220355983U CN202687693U CN 202687693 U CN202687693 U CN 202687693U CN 201220355983 CN201220355983 CN 201220355983 CN 201220355983 U CN201220355983 U CN 201220355983U CN 202687693 U CN202687693 U CN 202687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hannel
track
shaped wheel
wheel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559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金龙
刘广天
王庆伍
周政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guo Anmin Emergen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广天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广天 filed Critical 刘广天
Priority to CN 2012203559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87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87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876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适用于高层救援,且为无源,所要解决的问题是:CN202078661U公开的内容仅是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中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它还包括轿厢舱移出机构、防止钢绳轨道及轿厢漂移的装置、减速阻尼装置、两对动滑轮呈十字形分布、预先放下一个轿厢的装置、限速刹车装置和选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它提供了完整的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且设置了多层防护措施,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救援设备,具体说是将被困人员从发生灾难的高层建筑物上解救下来的、一种不使用电力驱动的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将被困人员从发生灾难的高层建筑物上解救下来的、不使用电力驱动的升降设备,多为缠绕式,即牵引A轿厢(或A救生舱)的牵引绳正向缠绕在滚筒上,牵引B轿厢(或B救生舱)的牵引绳反向缠绕在滚筒上,其中一个轿厢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行,与此同时另一个轿厢向上运行。在实际使用中缠绕在滚筒的牵引绳(一般为钢丝绳,下同)其下降速度开始时快落地时慢,整体下降速度是变量的平均值。常常发生干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国家标准中,这种缠绕式升降设备只能用于载货,禁止用于载人。
CN202078661U公开了一种高空缓降装置,属于非缠绕式高层救援设备,它公开了两条运行方向相反的工作绳分别牵引两个轿厢升降的系统,但CN202078661U公开的内容仅是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中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鉴于CN202078661U不完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CN202078661U的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在本实用新型中将CN202078661U公开的内容称为轿厢牵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轿厢牵引系统包括A减速阻尼装置的驱动轮、每个轿厢顶上固定两对动滑轮及储线轮,其特征是:它还包括
轿厢舱移出机构,具体是:基座的上面是轿厢舱框架,轿厢舱框架间壁左右两个轿厢舱,每个轿厢舱里设置一个轿厢,轿厢舱下面设舱口,成为轿厢的出入口;轿厢舱底部至少设置两个纵向导轨(与左右方向垂直),所有的纵向导轨之间刚性连接,在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与导轨对应的纵向滑轮组,即一个纵向导轨放在一列纵向滑轮组上;手柄的转轴键连接手柄减速机的输入轴,手柄减速机的输出轴键连接第一链轮的轴,手柄、手柄减速机和第一链轮均安装在手柄架上,手柄架前端左右处各安装一个左链轮和右链轮,手柄架安装在基座上,左右链轮相同,且小于第一链轮;行走链条的前端和后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导轨上,行走链条的中间段依次与左链轮、第一链轮和右链轮啮合;基座固定在建筑物顶层平台的边缘。平时移动式轿厢舱放在基座上。需要救援时,手摇手柄,第一链轮驱动行走链条向外行走,导轨在滑轮组随之向外行走,移动式轿厢舱向外移出至两个舱口完全探出建筑物边缘,为放下轿厢做准备。救援结束,反向摇手柄,移动式轿厢舱向里移至基座上。
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轿厢上下运行时需要设置轨道。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应急救援设备,不属于常用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可能为轿厢设置固定式刚性轨道,只能设置可卷起的软轨道,为防止该软轨道及轿厢在运行中产生漂移,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防止软轨道即钢绳轨道及轿厢漂移的装置,具体是:在每个轿厢舱的两侧各固定一个槽钢,每个槽钢的下端呈燕尾形,两个槽钢的槽相对作为槽形轨道,在每个轿厢的两侧每侧按上下固定若干个工字轮形滑轮,所有的工字轮形滑轮在槽钢的槽里行走,在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与槽钢底形成封闭的空间;在每个槽钢的两个槽壁的外侧各固定一个凸形轨道,为副轨道;在每个槽钢的槽底的外侧各固定一个工字轮形手轮,钢绳轨道的始端固定并缠绕在工字轮形手轮上;在每根钢绳轨道上还设置了一个将工字轮形滑轮引入轨道的引入器,引入器包括,在凸字形的底板的凸出部设置一个钢绳轨道穿孔,在凸字形的底板的两端各有一个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上安装一个工字轮,该工字轮的轴向与凸出部同向,引入器位于最上面的工字轮形滑轮的上面,槽钢上的两个凸形轨道分别进入两个工字轮的凹形里,即引入器骑在副轨道上;钢绳轨道从工字轮形手轮出来后先经过槽形轨道上端的定滑轮后,再依次穿过引入器上的钢绳轨道穿孔、自上而下的若干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槽里,钢绳轨道的末端系吊钩,吊钩与地面固定钩配合。当移出机构将轿厢舱移出至两个舱口完全探出建筑物边缘后,需要先放下四根钢绳轨道至地面并固定,具体是摇动四个工字轮形手轮,四根钢绳轨道向地面落下至地面的固定钩,将钢绳轨道末端的吊钩勾在地面的固定钩上,此时钢绳轨道在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与槽钢底形成的封闭空间里,限制了钢绳轨道的漂移。
在轿厢牵引系统中,所说的驱动轮键连接在主轴上。A减速阻尼装置包括提高转速的变速器和负载轮,负载轮安装在该变速器的输出轴的轴承座上;负载轮的周边带轴向轮檐,负载轮还包括两个扇形的摩擦片的圆心重合相对放置安装在摩擦片座上,并由上下两个拉簧连接;摩擦片座的外轮廓正好填补在两个扇形的摩擦片之间形成的空间里,摩擦片座键连接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两个扇形的摩擦片外边缘与轮檐有间隙;变速器的输入轴键连接输入齿轮,输入齿轮与与主轴上的连接齿轮啮合。当主轴旋转速度即轿厢下降速度正常时,摩擦片座及两个摩擦片转速正常,两个摩擦片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两个摩擦片卡在摩擦片座上,此时负载轮在轴承座上保持静止;当主轴旋转速度即轿厢下降速度过快时,经过变速器后使摩擦片座提高转速,两个扇形的摩擦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拉簧的拉力移向轮檐,与轮檐摩擦,带动负载轮加入旋转,加大了系统的负载,限制了输出轴转速的上升,进而限制了主轴的转速持续上升,将转速降下来。
在轿厢牵引系统中,所说的每个轿厢顶上固定两对动滑轮的布局是,两对动滑轮呈十字形分布。可保证轿厢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
预先放下一个轿厢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非运行状态(即不使用时)是:两个轿厢同时静止在轿厢舱里;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状态是:两个轿厢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它们互为配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运行前需要先把其中一个A轿厢放到地面后,才能进入运行状态。预先放下轿厢的装置包括,在轿厢牵引系统中的储线轮的轴上健连接A齿轮,A齿轮与B减速阻尼装置(与A减速阻尼装置相同)中的变速器的输入齿轮啮合。
预先放下一个轿厢的装置还包括手动启动开关:两个轿厢各设一个手动启动开关,每个手动启动开关包括,在每个轿厢的顶部设置一个倒L形轿厢钩,在轿厢舱上铰接一个杠杆式J形轿厢舱钩,轿厢钩和轿厢舱钩二钩的钩形和位置对应,杠杆式推杆的阻力点铰接一个连杆,连杆的另一端接杠杆式J形轿厢舱钩的动力点。平时本实用新型不工作时,每个轿厢钩与轿厢舱钩二钩勾连,固定在轿厢舱里。
在四根钢绳轨道末端的吊钩勾在地面的固定钩上后,需要先将A轿厢放下,具体是首先向外推A轿厢的杠杆式推杆的动力点即杠杆式推杆的下端,杠杆式推杆的上端依次向里推连杆和轿厢舱钩的动力点即上端,轿厢舱钩向外移出,脱离轿厢钩。这时A轿厢在重力作用下,其两侧的工字轮形滑轮沿着槽形轨道向下滑动,当工字轮形滑轮脱离槽形轨道,引入器被槽钢的燕尾形卡住同,不随之继续下落。工字轮形滑轮继续沿着两根钢绳轨道时下滑直至地面。在A轿厢下落的整个过程,其储线轮旋转放线,储线轮轴上的A齿轮驱动B减速阻尼装置中的变速器的输入齿轮,B减速阻尼装置工作,防止A轿厢下降速度过快。设置手动启动开关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误操作,使轿厢随意下落。
当B轿厢装载了避难人员下行时,A轿厢上行。当A轿厢上行至槽形轨道的下端口时,留在槽形轨道的下端口的引入器将A轿厢两侧的工字形滑轮引入槽形轨道的槽里,A轿厢进入槽形轨道后其顶部顶着引入器继续上行到其轿厢舱。B轿厢运行亦然。
为实现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限速刹车装置,具体是,在轿厢牵引系统中的任一个定滑轮上设置一个转速表,所说的定滑轮及其轴二者键连接,定滑轮轴与轴承内套紧配合,轴承安装在支架上,转速表的驱动轴与定滑轮轴刚性连接,转速表盘上设定限速刻度和刹车刻度,限速刻度小于刹车刻度,在限速刻度上固定一个限速干簧管,在刹车刻度上固定一个刹车干簧管,转速表盘指针上带有磁铁;在主轴上安装一个大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因其制动力大,作为刹车制动器;在主轴上还安装一个小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因其制动力小,作为限速器;限速干簧管作为开关接到小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即限速器的控制电路里,刹车干簧管作为开关接到大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即刹车制动器的控制电路里。当主轴转速达到了设定的限速,转速表上带有磁铁的指针指向限速刻度时,限速干簧管动作,限速器失电后抱主轴,将主轴转速降下来。当系统出现异常,主轴转速未降反升时,指针指向刹车刻度,刹车干簧管动作,刹车制动器失电后动作,将主轴抱死,系统停车。
选层装置包括,主轴通过链条传动系统驱动丝杠,沿着丝杠的轴向设置若干行程开关,所有的行程开关并联接入刹车制动器的控制电路里;在丝杠上设置螺母,作为所有行程开关的撞块,螺母在丝杠上移动经过相邻两个行程开关的距离,对应轿厢经过相邻两个楼层的距离,行程开关的数量与楼层数相等,即一个行程开关对应一个楼层。通过按钮选定某层停梯,对应的行程开关接到信号,当撞块行至该行程开关并碰撞时,该行程开关动作,刹车制动器失电后动作,将主轴抱死,轿厢在选定层停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它提供了完整的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已通过了实践证明,且设置了多层防护措施,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静止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2中的左轿厢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部放大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5中C部放大图。
图9是图8的右视图。
图10是图9的仰视图。
图11是图2的E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1中的A减速阻尼装置25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F向视图。
图14是图5的G向视图。
图15是限速刹车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选层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轿厢舱移出机构,具体是:(参见图1-2)基座1的上面是轿厢舱框架2,轿厢舱框架间壁左右两个轿厢舱3,每个轿厢舱里设置一个轿厢5,轿厢舱下面设舱口6,成为轿厢的出入口;轿厢舱底部设置左、中、右三个纵向导轨7(与左右方向垂直),所有的纵向导轨之间刚性连接,在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与导轨对应的纵向滑轮组8,即一个纵向导轨放在一列纵向滑轮组上;参见图3-4,手柄9的转轴10键连接手柄减速机11的输入轴,手柄减速机的输出轴键连接第一链轮12的轴,手柄、手柄减速机和第一链轮均安装在手柄架13上,手柄架前端左右处各安装一个左链轮14和右链轮15,手柄架安装在基座上,左右链轮相同,且小于第一链轮;行走链条17的前端和后端固定在中间导轨上,行走链条的中间段依次与左链轮、第一链轮和右链轮啮合;基座固定在建筑物顶层平台的边缘。平时移动式轿厢舱放在基座上。需要救援时,手摇手柄,第一链轮驱动行走链条向外(向左)行走,导轨在滑轮组随之向外行走,移动式轿厢舱向外移出至两个舱口完全探出建筑物边缘,为放下轿厢做准备。救援结束,反向摇手柄,移动式轿厢舱向里移至基座上。
二、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轿厢上下运行时需要设置轨道。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应急救援设备,不属于常用设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可能为轿厢设置固定式刚性轨道,只能设置可卷起的软轨道,为防止该软轨道及轿厢在运行中产生漂移,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防止软轨道即钢绳轨道及轿厢漂移的装置,具体是:(参见图5-7)在每个轿厢舱的两侧各固定一个槽钢18,每个槽钢的下端呈燕尾形181,两个槽钢的槽相对作为槽形轨道,在每个轿厢的两侧每侧按上下固定三个工字轮形滑轮19,所有的工字轮形滑轮在槽钢的槽里行走,在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与槽钢底形成封闭的空间;在每个槽钢的两个槽壁的外侧各固定一个凸形轨道182,为副轨道;在每个槽钢的槽底的外侧各固定一个工字轮形手轮20,钢绳轨道21的始端固定并缠绕在工字轮形手轮上;在每根钢绳轨道上还设置了一个将工字轮形滑轮引入轨道的引入器22,参见图8-10,引入器包括,在凸字形的底板221的凸出部设置一个钢绳轨道穿孔222,在凸字形的底板的两端各有一个轴承座223,每个轴承座上安装一个工字轮224,该工字轮的轴向与凸出部同向,引入器位于最上面的工字轮形滑轮的上面,槽钢上的两个凸形轨道182分别进入两个工字轮的凹形里,即引入器骑在副轨道上;钢绳轨道从工字轮形手轮出来后先经过槽形轨道上端的定滑轮23后,再依次穿过引入器上的钢绳轨道穿孔、自上而下的三个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槽里,钢绳轨道的末端系吊钩211,吊钩与地面固定钩配合。当移出机构将轿厢舱移出至两个舱口完全探出建筑物边缘后,需要先放下四根钢绳轨道至地面并固定,具体是摇动四个工字轮形手轮,四根钢绳轨道向地面落下至地面的固定钩,将钢绳轨道末端的吊钩勾在地面的固定钩上,此时钢绳轨道在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与槽钢底形成的封闭空间里,限制了钢绳轨道的漂移。
三、在轿厢牵引系统中,所说的驱动轮24键连接在主轴上。参见图11-13,A减速阻尼装置25包括提高转速的变速器26和负载轮27,负载轮安装在该变速器的输出轴261上的轴承263外套上;负载轮的周边带轴向轮檐271,负载轮还包括,两个扇形的摩擦片272的圆心重合相对放置安装在摩擦片座274上,并由上下两个拉簧273连接;摩擦片座的外轮廓正好填补在两个扇形的摩擦片之间形成的空间里,摩擦片座键连接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两个扇形的摩擦片外边缘与轮檐有间隙;变速器的输入轴262键连接输入齿轮28,输入齿轮与与主轴29上的连接齿轮30啮合。当主轴旋转速度即轿厢下降速度正常时,摩擦片座及两个摩擦片转速正常,两个摩擦片在拉簧拉力的作用下,两个摩擦片卡在摩擦片座上,此时负载轮在轴承座上保持静止;当主轴旋转速度即轿厢下降速度过快时,经过变速器后使摩擦片座提高转速,两个扇形的摩擦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拉簧的拉力移向轮檐,与轮檐摩擦,带动负载轮加入旋转,加大了系统的负载,限制了输出轴转速的上升,进而限制了主轴的转速持续上升,将转速降下来。
四、在轿厢牵引系统中,所说的每个轿厢顶上固定两对动滑轮的布局是,两对动滑轮4呈十字形分布(参见图14)。可保证轿厢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
五、预先放下一个轿厢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非运行状态(即不使用时)是:两个轿厢同时静止在轿厢舱里;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状态是:两个轿厢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它们互为配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运行前需要先把其中一个轿厢放到地面后,才能进入运行状态。
参见图11,预先放下一个轿厢的装置包括,在轿厢牵引系统中的储线轮31的轴上健连接A齿轮32,A齿轮与B减速阻尼装置33(与A减速阻尼装置相同)中的变速器的输入齿轮啮合。预先放下一个轿厢的装置还包括手动启动开关:两个轿厢各设一个手动启动开关,每个手动启动开关包括,在每个轿厢的顶部设置一个倒L形轿厢钩34,在轿厢舱上铰接一个杠杆式J形轿厢舱钩35,轿厢钩和轿厢舱钩二钩的钩形和位置对应,杠杆式推杆36的阻力点铰接一个连杆37,连杆的另一端接杠杆式J形轿厢舱钩的动力点。平时本实用新型不工作时,每个轿厢钩与轿厢舱钩二钩勾连,固定在轿厢舱里。
在四根钢绳轨道末端的吊钩勾在地面的固定钩上后,需要先将A轿厢放下,具体是首先向外推A轿厢的杠杆式推杆的动力点即杠杆式推杆的下端,杠杆式推杆的上端依次向里推连杆和轿厢舱钩的动力点即上端,轿厢舱钩向外移出,脱离轿厢钩。这时A轿厢在重力作用下,其两侧的工字轮形滑轮沿着槽形轨道向下滑动,当工字轮形滑轮脱离槽形轨道,引入器被槽钢的燕尾形卡住同,不随之继续下落。工字轮形滑轮继续沿着两根钢绳轨道时下滑直至地面。在A轿厢下落的整个过程,其储线轮旋转放线,储线轮轴上的A齿轮驱动B减速阻尼装置中的变速器的输入齿轮,B减速阻尼装置工作,防止A轿厢下降速度过快。设置手动启动开关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误操作,使轿厢随意下落。
当B轿厢装载了避难人员下行时,A轿厢上行。当A轿厢上行至槽形轨道的下端口时,留在槽形轨道的下端口的引入器将A轿厢两侧的工字形滑轮引入槽形轨道的槽里,A轿厢进入槽形轨道后其顶部顶着引入器继续上行到其轿厢舱。B轿厢运行亦然。
六、为实现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限速刹车装置,具体是,(参见图15)在轿厢牵引系统中的任一个定滑轮38上设置一个转速表39,所说的定滑轮和定滑轮轴40二者键连接,定滑轮轴与轴承41内套紧配合,轴承安装在支架上,转速表的驱动轴391与定滑轮轴刚性连接,转速表盘上设定限速刻度和刹车刻度,限速刻度小于刹车刻度,在限速刻度上固定一个限速干簧管42,在刹车刻度上固定一个刹车干簧管43,转速表盘指针44上带有磁铁;(参见图16)在主轴29上安装一个大型直流电磁制动器45,因其制动力大,作为刹车制动器;在主轴29上还安装一个小型直流电磁制动器46,因其制动力小,作为限速器;限速干簧管作为开关接到小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即限速器的控制电路里,刹车干簧管作为开关接到大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即刹车制动器的控制电路里。当主轴转速达到了设定的限速,转速表上带有磁铁的指针指向限速刻度时,限速干簧管动作,限速器失电后抱主轴,将主轴转速降下来。当系统出现异常,主轴转速未降反升时,指针指向刹车刻度,刹车干簧管动作,刹车制动器失电后动作,将主轴抱死,系统停车。
七、选层装置包括(参见图16),主轴29通过链条传动系统47驱动丝杠48,沿着丝杠的轴向设置若干行程开关49,所有的行程开关并联接入刹车制动器的控制电路里;在丝杠上设置螺母50,作为所有行程开关的撞块,螺母在丝杠上移动经过相邻两个行程开关的距离,对应轿厢经过相邻两个楼层的距离,行程开关的数量与楼层数相等,即一个行程开关对应一个楼层。通过按钮选定某层停梯,对应的行程开关接到信号,当撞块行至该行程开关并碰撞时,该行程开关动作,刹车制动器失电后动作,将主轴抱死,轿厢在选定层停车。

Claims (1)

1.一种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个轿厢舱的两侧各固定一个槽钢,每个槽钢的下端呈燕尾形,两个槽钢的槽相对作为槽形轨道,在每个轿厢的两侧每侧按上下固定若干个工字轮形滑轮,所有的工字轮形滑轮在槽钢的槽里行走,在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与槽钢底形成封闭的空间;在每个槽钢的两个槽壁的外侧各固定一个凸形轨道,为副轨道;在每个槽钢的槽底的外侧各固定一个工字轮形手轮,钢绳轨道的始端固定并缠绕在工字轮形手轮上;在每根钢绳轨道上还设置了一个将工字轮形滑轮引入轨道的引入器,引入器包括,在凸字形的底板的凸出部设置一个钢绳轨道穿孔,在凸字形的底板的两端各有一个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上安装一个工字轮,该工字轮的轴向与凸出部同向,引入器位于最上面的工字轮形滑轮的上面,槽钢上的两个凸形轨道分别进入两个工字轮的凹形里,即引入器骑在副轨道上;钢绳轨道从工字轮形手轮出来后先经过槽形轨道上端的定滑轮后,再依次穿过引入器上的钢绳轨道穿孔、自上而下的若干工字轮形滑轮的凹形槽里,钢绳轨道的末端系吊钩,吊钩与地面固定钩配合。
CN 201220355983 2012-07-23 2012-07-23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87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5983 CN202687693U (zh) 2012-07-23 2012-07-23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5983 CN202687693U (zh) 2012-07-23 2012-07-23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7693U true CN202687693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4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5598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87693U (zh) 2012-07-23 2012-07-23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876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794A (zh) * 2015-01-29 2015-05-20 刘广天 压块式防止轿厢舱前倾装置
CN105417309A (zh) * 2015-12-22 2016-03-23 辽宁安民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层救援升降机自动收放软轨道系统
CN107161885A (zh) * 2017-07-19 2017-09-15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起重运输作业小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794A (zh) * 2015-01-29 2015-05-20 刘广天 压块式防止轿厢舱前倾装置
CN105417309A (zh) * 2015-12-22 2016-03-23 辽宁安民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层救援升降机自动收放软轨道系统
CN105417309B (zh) * 2015-12-22 2017-07-14 辽宁安民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层救援升降机自动收放软轨道系统
CN107161885A (zh) * 2017-07-19 2017-09-15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起重运输作业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6964B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
CN202687670U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预先放下一个轿厢的装置
CN104787647A (zh) 一种多轿厢独立驱动360度循环有轨超高层电梯装置
CN202687693U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防止轿厢漂移的装置
JP2017077967A (ja) 大型船舶と海洋プラント建造用超大型エレベーター
CN108622761A (zh) 一种电梯的防坠落保护装置
CN105107096A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乘客紧急疏散装置
CN205084243U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乘客紧急疏散装置
CN107311012A (zh) 可独立使用齿轮驱动多轿厢环行智能电梯
CN107892227B (zh) 一种防高速坠落的安全电梯
CN202785175U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减速阻尼装置
CN202687701U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限速刹车的装置
US20170240380A1 (en) Evacuation concept for elevator systems
CN102373821A (zh) 汽车曳引升降装置
CN105692400A (zh) 一种单柱悬臂式家庭电梯
CN202687677U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选层装置
CN202808126U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轿厢移出机构
CN202687697U (zh) 非缠绕式高层救援升降机的十字动滑轮系统
CN204728786U (zh) 一种升降横移停车设备的升降式自动栅栏装置
CN108217389A (zh) 双联电梯系统及其故障救援方法
CN205328400U (zh) 一种电梯和升降机坠落及人员坠井事故紧急救援系统
CN215537886U (zh) 一种救援系统
CN205998815U (zh) 一种背包式电梯轿厢
CN104030120B (zh) 井道式升降机构自救脱困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5892638U (zh)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8

Address after: 110164 Liaoning city of Shenyang province Shenbei New Area Huishan Street No. 123-5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ANM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Beiling Street in Huanggu District of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32 No. 49 provincial military hospital barracks supermarket two floor

Patentee before: Liu Guangt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6

Address after: 100013 Dongan Me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ONGGUO ANMIN EMERGEN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10164 No. 123-5 Huishan Street, Shenbei New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ANM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