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7328U - 电极串和用于触摸屏的面板 - Google Patents

电极串和用于触摸屏的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7328U
CN202677328U CN2011205384809U CN201120538480U CN202677328U CN 202677328 U CN202677328 U CN 202677328U CN 2011205384809 U CN2011205384809 U CN 2011205384809U CN 201120538480 U CN201120538480 U CN 201120538480U CN 202677328 U CN202677328 U CN 202677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anel according
side part
extension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384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蒂莫西·埃利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m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tm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mel Corp filed Critical Atmel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7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73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极串和用于触摸屏的面板。公开的是一种位置感测面板具有各自由串联连接的空心形状的重复图案形成的平行电极的阵列。本申请公开的用于触摸屏的面板包括至少一个衬底;多个第一电极,其沿第一方向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衬底上;多个第二电极,其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衬底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导电材料构成,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一者包括串联连接的空心形状的重复图案。

Description

电极串和用于触摸屏的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案涉及一种位置传感器,且更特定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触摸屏的面板。 
背景技术
位置传感器可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外部接口的区域内检测由手指或由例如手写笔等物件所做的触摸的存在及位置。在触敏显示器应用中,于一些情形下,位置传感器使得能够与显示在屏幕上的信息直接交互而非经由鼠标或触摸垫间接交互。位置传感器可附接到具有显示器的装置或经提供作为所述装置的一部分。具有显示器的装置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卫星导航装置、移动电话、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控制台、公共信息亭及销售点系统。位置传感器也已用作各种器具上的控制面板。 
存在若干种不同类型的位置传感器。实例包含(但不限于):电阻性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电容性触摸屏等。举例来说,电容性触摸屏可包含涂覆有呈特定图案的透明导体的绝缘体。当例如手指或手写笔等物件触摸屏幕的表面时,可存在电容的改变。可将此电容改变发送到控制器用于处理以确定所述触摸是在触摸屏上的何处发生的。 
举例来说,在互电容配置中,可使用形成于绝缘体的表面上的导电驱动电极或线及形成于绝缘体的表面上的导电感测电极或线的阵列来形成具有电容性感测通道或节点的触摸屏。可在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接近的地方形成通道。所述电极可形成于绝缘体的共同面上。所述电极可通过绝缘体分离以避免电接触。所述电极可形成于绝缘体的相对面上。感测电极可与驱动电极在其接近的地方电容性耦合。因此,在驱动电极上施加的脉冲或交变电压可在与所述驱动电极接近的感测电极上感应出电荷。所感应电荷的量可易受例如来自附近手指的接近的外部影响。当物件触摸屏幕的表面时,可测量屏幕上的每一感测节点上的所感应电荷以确定所述触摸的位置。 
感测及驱动电极通过感测及驱动连接线而连接到感测及驱动电子电路,所述感测及驱动连接线由导电轨道或线形成于绝缘体的与所述感测及驱动电极相同的表面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触摸屏面板。本申请公开的是一种位置感测面板具有各自由串联连接的空心形状的重复图案形成的平行电极的阵列。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触摸屏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衬底;多个第一电极,其沿第一方向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衬底上;多个第二电极,其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衬底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导电材料构成,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一者包括串联连接的空心形状的重复图案。 
在所述面板中,所述空心形状中的每一者包括菱形形状部分,所述菱形形状部分具有环绕间隙形成周界的四个侧部分,每一侧部分具有从每一侧部分向外延伸的伸出部分,且每一侧部分的宽度大于每一侧部分的厚度。 
在所述面板中,所述菱形形状为正方形。 
在所述面板中,所述伸出部分从所述侧部分的中点径向延伸。 
在所述面板中,所述伸出部分沿实质上垂直于所述侧部分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面板中,每一侧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的宽度。 
在所述面板中,每一伸出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的宽度。 
在所述面板中,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宽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宽度。 
在所述面板中,所述间隙覆盖比所述四个侧部分所覆盖的组合区域大的区域。 
在所述面板中,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在所述面板中,每一伸出部分的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在所述面板中,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厚度。 
用于触摸屏的面板的另一实例包括:衬底,其具有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多个第一电极,其沿第一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一面上;及多个第二电极,其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二面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导电材料构成,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一者包括串联连接的空心形状的重复图案。 
在该实例中,所述空心形状中的每一者包括菱形形状部分,所述菱形形状部分具有环绕间隙形成周界的四个侧部分,每一侧部分具有从每一侧部分向外延伸的伸出部分,且每一侧部分的宽度大于每一侧部分的厚度。 
在该实例中,每一伸出部分从所述相应侧部分的中点径向延伸。 
在该实例中,每一伸出部分沿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相应侧部分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例中,每一侧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的宽度。 
在该实例中,每一伸出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的宽度。 
在该实例中,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宽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宽度。 
在该实例中,所述间隙覆盖比所述四个侧部分所覆盖的组合区域大的区域。 
在该实例中,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在该实例中,每一伸出部分的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在该实例中,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厚度。 
在该实例中,所述菱形形状为正方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极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串中的每一电极包括串联连接的菱形形状部分的重复图案,所述菱形形状部分中的每一者具有四个拐角部分及环绕间隙形成周界的四个侧部分,每一侧部分具有从每一侧部分向外延伸的伸出部分,每一侧部分的宽度大于每一侧部分的厚度,所述电极经对准使得横穿菱形形状部分的每一重复图案的中心轴穿过两个相对对准的拐角部分,且所述侧部分中的每一者与所述中心轴成45度角对准。 
本申请的实例所论述的技术改进互电容驱动方法以及自电容驱动方法。 
附图说明
各图仅以实例方式而非限制方式描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案。在各图中,相似的参考编号指代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图1示意性地图解说明示范性触敏位置感测面板及显示器的横截面图; 
图2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驱动电极图案的平面图; 
图3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感测电极图案的平面图; 
图4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一起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图2的驱动电极图案与图3的感测电极图案的组合的平面图; 
图5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另一驱动电极图案的平面图; 
图6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一起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图5的驱动电极图案与图3的感测电极图案的组合的平面图; 
图7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另一驱动电极图案的平面图; 
图8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另一驱动电极图案的平面图; 
图9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另一感测电极图案的平面图; 
图10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一起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图8的驱动电极图案与图9的感测电极图案的组合的平面图; 
图11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另一驱动电极图案的详细平面图; 
图12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一起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图11的驱动电极图案与图9的感测电极图案的组合的详细平面图;且 
图13示意性地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敏位置感测面板中使用的另一驱动电极图案的详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以实例方式阐述众多特定细节。为了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模糊,已在相对高的层面上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那些方法、程序、组件及/或电路。 
现在详细参考附图中所图解说明且下文所论述的实例。 
图1图解说明上覆在显示器2上的示范性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在所图解说明的实例中,面板1包含具有两个相对面的绝缘衬底3。虽然触摸传感器可实施其它类型的触摸感测,但出于论述目的,图式展示可用来实施互电容型触敏面板的结构的实例。 
面板1包含提供于衬底3的相对面3a及3b上的若干个电极4(X)及若干个电极5(Y)。可在面3b上的电极4(X)可沿一个方向布置,且可在面3a上的电极5(Y)可沿不同于电极4(X)的方向的方向布置。在一些实例中,电极4(X)可沿垂直于电极5(Y)的方向的方向布置。可在衬底3的相对面3a及3b上提供其它导电轨道。这些其它导电轨道提供用于电极4(X)及5(Y)的驱动及感测连接线。图1中未展示这些其它导电轨道。粘合剂层6可在电极4(X)与覆盖板7之间。另一粘合剂层8可在电极5(Y)与覆盖板9之间。 
覆盖板7及粘合剂层6可囊封电极4(X)及形成于面3b上的其它导电轨道。覆盖板 9及粘合剂层8可囊封电极5(Y)及形成于面3a上的其它导电轨道。电极4(X)及5(Y)以及其它导电轨道的囊封可提供保护以免受物理及环境损坏。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导电轨道的若干部分可经暴露以为到外部驱动电路的连接提供连接点。 
在互电容实例中,电极4(X)可为提供于衬底3的面3b上的驱动电极,且电极5(Y)可为提供于相对面3a上的感测电极。电容性感测通道可由电极4(X)与5(Y)彼此紧密接近、通过衬底3分离的地方处及周围的局部区中的电容性耦合形成。 
电极4(X)及5(Y)的集合中的一者或两者可由例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除电极4(X)及5(Y)以外还在衬底3上提供的其它导电轨道(例如驱动及感测连接线)也可由例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形成。适合金属包含铜、银、金、铝、锡及在导电布线中使用的其它金属。 
在一些实例中,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可叠加在显示器2上以实施触敏显示器装置。示范性显示器包含液晶显示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电泳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阴极射线显示器、OLED显示器等。将了解,从显示器发射的光可能够以最低吸收或阻碍穿过触摸位置感测面板。显示器2可邻近于衬底3而提供使得电极4(X)布置于显示器2与衬底3之间。可在显示器2与覆盖板7之间形成间隙。 
在一些实例中,可将感测电极图案化成窄线以允许从显示器发射并入射于感测电极层上的大部分光穿过窄金属线之间的电极层。窄线可不大于20微米宽。示范性范围可为1微米到5微米。较窄线已减小对于肉眼的可见性。通过由窄导电线形成电极4(X)或5(Y),位置感测面板可经形成使得有源区的不大于约10%被电极的金属线覆盖。有源区的较小覆盖率允许位置感测面板的较大透明度、减小电极对于人眼的可见性并减小可觉察暗化或其它显示器质量损失。示范性覆盖率可小于5%。 
在一些实例中,电极4(X)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且电极5(Y)可由窄导电金属线形成。在其它实例中,电极4(X)可由窄导电金属线形成,且电极5(Y)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在一些实例中,电极4(X)及5(Y)的集合两者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 
氧化铟锡(ITO)为可用来形成电极4(X)及5(Y)的任一个或两个集合的透明导电材料的实例。在其它实例中,可使用任何其它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其它无机及有机导电材料。无机或有机导电材料的实例包含氧化锑锡(ATO)、氧化锡、聚(乙烯二氧噻吩)(PEDOT)及其它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或金属纳米线浸渍材料等。可使用不透明金属导体,例如可为铜、银或其它导电材料的导电网格。 
在一个实例中,衬底3可为透明的。在其它实例中,覆盖板7及9可为透明的。在一些实例中,粘合剂层6及8可由光学透明粘合剂形成。 
在一些实例中,例如驱动及感测连接线的其它导电轨道也可以类似于电极层4(X) 及5(Y)的方式由透明导电材料或窄导电金属线形成。针对位于显示器2的可见区外部的其它导电轨道或其它导电轨道的若干部分,所述其它导电轨道的透光率无关紧要。在一些实例中,位于显示器2的可见区外部的其它导电轨道或其它导电轨道的若干部分可由导电材料(例如金属)的连续区形成。 
在一些实例中,导电接地平面可位于驱动电极层4(X)下面。在其它实例中,所述导电接地平面可为透明的。 
图2图解说明可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驱动电极4(X)的示范性驱动电极图案10。驱动电极图案10可由若干个间隔开的平行驱动电极11形成。在图2中将平行驱动电极11图解说明为水平延伸。每一驱动电极11可在中心轴12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图2展示两个平行驱动电极11的若干部分。每一驱动电极11可由通过窄导电连杆14串联连接的等同电极形状13的重复图案形成。窄导电连杆14可沿着驱动电极11的中心轴12布置。驱动电极图案10可延伸跨越位置感测面板1的整个感测区域。 
在图2中,构成驱动电极11的电极形状13中的每一者可为正方形,经布置使得所述正方形的对角线与驱动电极11的中心轴12对准。因此,构成驱动电极11的电极形状13的侧可与驱动电极11的中心轴12成45°角。 
图3图解说明可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感测电极5(Y)的示范性感测电极图案15的一区段。感测电极图案15可由间隔开的若干个平行感测电极16形成。感测电极16可如图3中所示垂直延伸。每一感测电极16可在中心轴17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图3展示两个感测电极16的若干部分。每一感测电极16可由通过导电连杆19串联连接的等同电极形状18的重复图案形成。导电连杆19可沿着感测电极16的中心轴17布置。感测电极图案15可延伸跨越位置感测面板1的整个感测区域。 
在图3中,构成感测电极的电极形状18中的每一者可为正方形,经布置使得所述正方形的对角线与感测电极16的中心轴17对准。因此,构成感测电极16的电极形状18的侧可与感测电极16的中心轴17成45°角。 
图4图解说明由可一起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的图2的驱动电极图案10与图3的感测电极图案15形成的组合电极图案20的一区段。 
在一些实例中,驱动电极11与感测电极16可布置在如图1中所图解说明的衬底3的相对面3a及3b上。在其它实例中,驱动电极11与感测电极16可布置在衬底的同一面上。如图4中所示,驱动电极11可沿垂直于感测电极16的布置方向的方向布置。组合电极图案20可延伸跨越位置感测面板1的整个感测区域。 
驱动电极11及感测电极16可经布置使得驱动电极11的电极形状13位于感测电极 16的电极形状18之间。 
驱动电极11的导电连杆14及感测电极16的导电连杆19可在布置于衬底3的相对面3a及3b上时彼此交越。当驱动电极11与感测电极16形成于衬底的同一表面上时,驱动电极导电连杆14与感测电极导电连杆19将彼此交越,但经分离以便不彼此电接触。 
图5图解说明可在图1的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驱动电极4(X)的示范性驱动电极图案21的一区段。驱动电极图案21可由若干个间隔开的平行驱动电极22形成。在图5中将平行驱动电极22图解说明为水平延伸。每一驱动电极22可在中心轴27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图5展示两个平行驱动电极22的若干部分。每一驱动电极22可由通过导电连杆24串联连接的电极形状23的重复图案形成。导电连杆24可沿着驱动电极22的中心轴27布置。在一些实例中,驱动电极图案21可延伸跨越位置感测面板1的整个感测区域。 
构成驱动电极22的电极形状23中的每一者可为空心正方形形状。电极形状23中的每一者可由四个侧部分23a到23d形成,所述四个侧部分环绕正方形形状的中心间隙26形成正方形环或周界25。电极形状23的外边缘可具有与中心间隙26的边缘相同的定向,使得四个侧部分23a到23d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宽度且四个侧部分23a到23d各自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宽度。 
电极形状23中的每一者可经布置使得电极形状23及中心间隙26中的每一者的对角线两者均与每一驱动电极22的中心轴27对准。因此,构成每一驱动电极22的电极形状23的内侧及外侧可与每一驱动电极22的中心轴27成45°角。 
图6图解说明由可一起在图1的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的图5的驱动电极图案21与图3的感测电极图案15形成的组合电极图案28的一区段。 
如图6中所示,驱动电极22及感测电极16可经布置使得驱动电极22的空心正方形电极形状23位于感测电极16的正方形电极形状18之间。 
可通过施加到每一驱动电极22的脉冲或交变驱动电压将信号传递到例如手指的触摸物件。传递到触摸物件的信号可由因驱动电极22与触摸物件之间的电容性耦合而在所述触摸物件上的所感应电荷产生。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物件(例如使用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手指)同时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时,因驱动电极22与在一个触摸位置处的触摸物件(例如使用者的一手指)之间的电容性耦合而传递到所述触摸物件的信号可传输到在另一触摸位置处的另一触摸物件(例如使用者的另一手指)且在接近另一触摸位置处的另一触摸物件的感测电极18中感应电荷。所述另一触摸位置处的感测电极18中的所感应电荷可使所述一个触摸位置的位置的确定困难或不准确,且甚至可妨碍所述 一个触摸位置处的触摸的识别。 
在一些实例中,如果一个触摸位置及另一触摸位置两者均在共同感测电极上或均接近共同感测电极,那么两个触摸位置处在此共同感测电极中的所感应电荷可在指向上相反使得其可趋向于彼此抵消。因此,一个触摸位置处在所述共同感测电极中感应的电荷可趋向于由另一触摸位置处在所述共同感测电极中感应的电荷抵消。因此,在此情况下,所述另一触摸具有趋向于抵消所述一个触摸的效应的反触摸性质。不同触摸的效应可相互干扰使得一个触摸以如上文所描述另一触摸抵消所述一个触摸的效应的相同方式来抵消所述另一触摸的效应。 
多个触摸之间的相互干扰的效应(此使所述触摸的位置的确定困难或不准确)在两个以上触摸物件的情况下可特别严重。举例来说,当使用者的四个不同手指在布置成矩形的四个间隔开的位置中同时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时,所述四个触摸位置由两对触摸位置构成,其中每一对的触摸位置两者在共同感测电极上或接近共同感测电极。 
当触摸位置感测面板为不接地的电子装置(举例来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部分时,可遇到多个触摸之间的相互干扰。 
构成驱动电极的空心驱动电极形状中的间隙可减小驱动电极与触摸物件之间的电容性耦合度及通过施加到每一驱动电极的脉冲或交变驱动电压而传递到触摸物件(例如手指)的信号的量值。 
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性耦合量可主要由构成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形状的外边缘相对于感测电极的边缘的位置确定。在电极形状中的间隙中电极材料的不存在可对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性耦合量具有甚小影响。因此,驱动电极形状中的间隙中电极材料的不存在可减小多个同时触摸之间的相互干扰的效应,而不会不能接受地减小每一触摸的电容性感测。 
电极形状的周界25的宽度可变化。使周界更窄可减小相互干扰。然而,使周界太窄可导致由电极形状串形成的驱动电极的电阻的增加。 
图7图解说明可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图1的驱动电极4(X)的示范性驱动电极图案29。驱动电极图案29可由在图7中图解说明为水平延伸的若干个间隔开的平行驱动电极30形成。每一驱动电极30可在中心轴31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图7展示两个平行驱动电极30的若干部分。每一驱动电极30可由通过窄导电连杆33串联连接的等同电极形状32的重复图案形成。窄导电连杆33可沿着驱动电极30的中心轴31布置。 
构成驱动电极30的电极形状32中的每一者可具有正方形形状且可包含环绕正方形 形状中心区段35延伸的正方形环形沟道34。电极形状32的边缘可具有与中心区段35及环形沟道34的边缘相同的定向,使得电极形状32具有:正方形形状周界33,其具有恒定宽度且由各自具有实质上相同宽度的四个侧部分33a到33d形成;及中心部分35,其与周界33电隔离。 
正方形电极形状32中的每一者可经布置使得电极形状32及中心部分35中的每一者的对角线两者均与中心轴31对准。因此,构成每一驱动电极30的电极形状32的外边缘及中心部分35的边缘可与中心轴31成45°角。 
驱动电极30类似于经修改以使中心间隙26被中心部分35部分地覆盖的驱动电极22。可使用驱动电极30来代替图6中所图解说明的组合电极图案28中的驱动电极22。 
构成驱动电极的驱动电极形状的电隔离部分可减小多个同时触摸之间的相互干扰的效应而不会不能接受地减小电极的电容性感测。驱动电极形状的电隔离部分可具有与先前所论述的驱动电极形状中的间隙相同的效应。 
在其中触摸位置感测面板上覆在显示器上以实施触敏显示器装置且驱动电极4(X)及感测电极5(Y)为透明或不透明的实例中,具有电隔离中心部分的驱动电极形状可提供比具有中心间隙的驱动电极形状更均匀的光学外观。 
电极形状的周界33的宽度可变化。 
图8图解说明可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驱动电极4(X)的示范性驱动电极图案36。驱动电极图案36可由若干个间隔开的平行驱动电极37形成。在图8中将平行驱动电极37图解说明为水平延伸。每一驱动电极37可在中心轴38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每一驱动电极37可由通过窄导电连杆40串联连接的等同电极形状39的重复图案形成。窄导电连杆40可沿着中心轴38布置。 
构成驱动电极37的电极形状39中的每一者可为具有突出部的实质上正方形形状。在一些实例中,电极形状39可由具有四个侧42a到42d的实质上正方形中心主体41形成。中心主体41可经布置使得中心主体41的对角线与驱动电极37的中心轴38对准。因此,中心主体41的侧42a到42d中的每一者可与驱动电极37的中心轴38成45°角。 
中心主体41的延伸远离中心轴38的顶点可经截头。因此,中心主体41的形状可为实质上正方形。 
中心主体41的四个侧42a到42d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相应伸出部分或突出部43a到43d。突出部43a到43d中的每一者可垂直于相应侧42a到42d而向外延伸。突出部43a到43d可经布置使得如果在中心主体41的相对侧42a到42d上突出部43a到43d与所述突出部从其突出的相应侧42a到42d的接触点之间画两条线,那么 所述线可在中心主体41的中心处相交。在其中每一侧42a到42d的由导电连杆40遮掩的部分的长度与所述侧42a到42d的已通过截头移除的部分的长度相同的一些布置中,突出部43a到43d可从侧42a到42d的中点突出。 
图9图解说明可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感测电极5(Y)的示范性感测电极图案44的一区段。感测电极图案44可由若干个间隔开的平行感测电极45形成。在图9中将感测电极45图解说明为垂直延伸。每一感测电极45可在中心轴46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图9展示三个平行感测电极45的若干部分。每一感测电极45可由通过导电连杆48串联连接的等同电极形状47的重复图案形成。导电连杆48可沿着感测电极45的中心轴46布置。 
构成感测电极45的电极形状47中的每一者可为十字形状且具有若干个突出部。电极形状47中的每一者可具有由沿着中心轴46延伸的条带形成的主体49。主体49可由从中心点52延伸的相等长度的两个主体部分49a及49b形成。电极形状47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从主体49中心点52处沿相反方向向外延伸的一对臂50a及50b。臂50a及50b可垂直于中心轴46而布置。 
臂50a及50b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从臂50a或50b的相对侧向外且沿远离主体部分49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突出部51。在一些实例中,突出部51可布置为与所述突出部从其延伸的相应臂50a或50b成45°角。每一对突出部51可围绕所述对突出部从其延伸的相应臂50a或50b对称地布置。在其它实例中,突出部以其延伸的角可大于或小于45°。 
主体部分49a及49b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从主体部分49a或49b的相对侧向外且沿远离臂50a及50b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突出部53。突出部53中的每一者可布置为与所述突出部从其延伸的相应主体部分49a或49b成45°角。每一对突出部53可围绕所述对突出部从其延伸的相应主体部分49a或49b对称地布置。 
通道54可界定于邻近的突出部51与突出部53之间。 
图10图解说明由可一起在图1的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的图8的驱动电极图案36与图9的感测电极图案44形成的组合电极图案55。 
如图10中所示,图8的驱动电极37可沿垂直于布置图9的感测电极45所沿的方向的方向布置。 
在一些实例中,驱动电极37及感测电极45可经布置使得驱动电极37的电极形状39位于感测电极45的电极形状47之间。在其它实例中,驱动电极37及感测电极45可经布置使得驱动电极37的突出部43a到43d位于界定于感测电极47的突出部51与53之间的通道54中。 
驱动电极37的突出部43a到43d与感测电极47的突出部51及53的交错可增加驱动电极37与感测电极47之间的电容性耦合。此可改进信噪级且可允许更准确地确定触摸的位置。 
图11图解说明可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驱动电极4(X)的示范性驱动电极图案56。驱动电极图案56可由若干个间隔开的平行驱动电极57形成。在图11中将平行驱动电极57图解说明为水平延伸。每一驱动电极57可在中心轴58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图11展示三个平行驱动电极57的若干部分。每一驱动电极57可由通过导电连杆60串联连接的等同电极形状59的重复图案形成。导电连杆60可沿着驱动电极57的中心轴58布置。 
构成驱动电极57的电极形状59中的每一者可为具有突出部的空心实质上正方形形状。电极形状59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与图8中所图解说明的电极形状39相同的外部形状。在一些实例中,电极形状59具有实质上正方形中心间隙61。电极形状59中的每一者可由实质上正方形空心中心主体62形成。每一中心主体62可由四个侧部分62a到62d形成,所述四个侧部分环绕中心间隙61形成环或周界63。中心主体62的外边缘可具有与中心间隙61的边缘相同的定向,使得周界63具有恒定宽度,且四个侧部分62a到62d各自具有相同宽度。在其它实例中,中心间隙61覆盖比四个侧部分62a到62d所覆盖的组合区域大的区域。 
电极形状59中的每一者可经布置使得中心主体62及中心间隙61中的每一者的对角线两者均与中心轴58对准。因此,构成驱动电极57的每一电极形状59的四个侧部分62a到62d的内侧及外侧可与中心轴58成45°角。 
电极形状59的中心主体62及中心间隙61的延伸远离中心轴58的顶点可经截头。因此,中心主体62及中心间隙61的形状可为实质上正方形。 
中心主体62的四个侧部分62a到62d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相应伸出部分或突出部64a到64d。突出部64a到64d中的每一者可垂直于相应侧部分62a到62d而向外延伸。突出部64a到64d可经布置使得如果在中心主体62的相对侧上突出部64a到64d与所述突出部从其延伸的相应侧部分62a到62d的接触点之间画两条线,那么这些线可在中心主体62的中心处相交。在其中每一侧62a到62d的由导电连杆60遮掩的部分的长度与所述侧62a到62d的已通过截头移除的部分的长度实质上相同的一些实例中,突出部64a到64d可从侧部分62a到62d的中点突出。 
在一些实例中,每一侧部分62a到62d的宽度实质上等于每一突出部64a到64d的宽度。 
图12图解说明由可一起在图1的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的图11的驱动电极图案56及图9的感测电极图案44形成的组合电极图案66。 
驱动电极57可沿垂直于布置感测电极45所沿的方向的方向布置。如图12中所示,驱动电极57及感测电极45可经布置使得驱动电极57的电极形状59位于感测电极45的电极形状47之间。 
驱动电极57及感测电极45可经布置使得驱动电极57的突出部64a到64d位于界定于感测电极47的突出部51与53之间的通道54中。驱动电极57的突出部64a到64d与感测电极47的突出部51及53的交错可增加驱动电极57与感测电极47之间的电容性耦合。 
在图11的实例中,电极形状59的周界63的宽度可变化。在一些实例中,周界63的宽度可在范围0.2mm到0.5mm中。举例来说,周界63的宽度可为0.3mm。 
在一些实例中,电极形状59的突出部64a到64d的宽度可变化。在其它实例中,突出部76a到76d的宽度可与周界75的宽度相同。在一个实例中,突出部64a到64d的宽度可在范围0.2mm到0.5mm中。在另一实例中,突出部64a到64d的宽度可为0.3mm。 
图13图解说明可在触摸位置感测面板1中使用以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驱动电极4(X)的示范性驱动电极图案67的一区段。驱动电极图案67可由图解说明为水平延伸的若干个间隔开的平行驱动电极68形成。每一驱动电极68可在中心轴69的任一侧上对称地延伸。图13展示两个平行驱动电极68的若干部分。每一驱动电极68可由通过导电连杆71串联连接的等同电极形状70的重复图案形成。导电连杆71可沿着驱动电极68的中心轴69布置。 
电极形状70中的每一者可为具有突出部76a到76d的实质上正方形形状,具有环绕实质上正方形中心区段73延伸的实质上正方形环形沟道72。电极形状70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与图8中所图解说明的电极形状39及图11中所图解说明的电极形状59实质上相同的外部形状。电极形状70可由实质上正方形主体74形成。主体74的边缘可具有与中心区段73及环形沟道72的边缘相同的定向使得电极形状70具有:实质上正方形周界75,其具有恒定宽度且由各自具有相同宽度的四个侧部分75a到75d形成;及实质上正方形中心部分73,其通过实质上正方形环形沟道72而与实质上正方形周界75电隔离。 
电极形状70中的每一者可经布置使得实质上正方形主体74及实质上正方形中心部分73中的每一者的对角线两者均与中心轴69对准。因此,构成驱动电极30的实质上 正方形主体74的外边缘及实质上正方形中心部分73的边缘可与中心轴69成45°角。 
主体74及中心区段73的延伸远离中心轴69的顶点可经截头。因此,可将主体74及中心区段73的形状描述为实质上正方形。 
实质上正方形主体74的四个侧部分75a到75d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与径向向外延伸的相应伸出部分或突出部76a到76d。突出部76a到76d中的每一者可垂直于相应侧部分75a到75d而向外延伸。突出部76a到76d可经布置使得如果在主体74的相对侧上突出部76a到76d与所述突出部从其突出的相应侧部分75a到75d的接触点之间画两条线,那么这些线可在主体74的中心处相交。在其中每一侧部分75a到75d的由导电连杆71遮掩的部分的长度与所述侧部分75a到75d的通过截头移除的部分的长度实质上相同的一些布置中,突出部76a到76d可从侧部分75a到75d的中点突出。 
驱动电极68可类似于图12的经修改以使中心间隙61被中心部分73部分地占据的驱动电极57。在一些实例中,可使用驱动电极68来替换图12中所图解说明的组合电极图案66中的驱动电极57。 
所图解说明的实例具有形成于衬底的两个相对面上的驱动电极及感测电极。在其它实例中,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可形成于衬底的同一表面上。在此些实例中,可使用导电交越元件来实施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的导电连杆的交叉。在其它实例中,驱动电极与感测电极可形成于不同衬底的相对面上。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电极可由导电金属形成。适合导电金属的实例包含铜及金。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电极可具有在范围10μm到50μm中的厚度。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电极可具有30μm的厚度。在其它实例中,导电线可通过将金属溅镀到衬底上且随后蚀刻所述金属来形成。在一些实例中,电极可由ITO形成。 
在一些实例中,衬底可由玻璃形成。在其它实例中,衬底可由绝缘聚合物形成。一种适合绝缘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在图1的所图解说明实例中,电极及连接线由覆盖板及粘合剂层囊封。在一些实例中,可省略一些或所有透明覆盖板及/或粘合剂层。 
尽管以上论述与互电容驱动方法有关,但可通过应用以上实例中所论述的技术来类似地改进自电容驱动方法。 
可对前文中所描述的实例做出各种修改,且可在众多应用中应用任何相关实例,本文中已描述所述应用中的一些应用。以上权利要求书打算主张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真实范围内的任何及所有应用、修改及变化。 

Claims (25)

1.一种用于触摸屏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衬底;
多个第一电极,其沿第一方向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衬底上;
多个第二电极,其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衬底上,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导电材料构成,且
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一者包括串联连接的空心形状的重复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形状中的每一者包括菱形形状部分,所述菱形形状部分具有环绕间隙形成周界的四个侧部分,
每一侧部分具有从每一侧部分向外延伸的伸出部分,且
每一侧部分的宽度大于每一侧部分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形状为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分从所述侧部分的中点径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分沿实质上垂直于所述侧部分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伸出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宽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覆盖比所述四个侧部分所覆盖的组合区域大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伸出部分的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厚度。
13.一种用于触摸屏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其具有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多个第一电极,其沿第一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一面上;及
多个第二电极,其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二面上,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及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由导电材料构成,且
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一者包括串联连接的空心形状的重复图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形状中的每一者包括菱形形状部分,所述菱形形状部分具有环绕间隙形成周界的四个侧部分,
每一侧部分具有从每一侧部分向外延伸的伸出部分,且
每一侧部分的宽度大于每一侧部分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伸出部分从所述相应侧部分的中点径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伸出部分沿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相应侧部分的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 的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伸出部分具有从0.2mm到0.5mm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宽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覆盖比所述四个侧部分所覆盖的组合区域大的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伸出部分的厚度为从10μm到50μm。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侧部分的所述厚度实质上等于每一伸出部分的所述厚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形状为正方形。
25.一种电极串,其特征在于:
所述串中的每一电极包括串联连接的菱形形状部分的重复图案,所述菱形形状部分中的每一者具有四个拐角部分及环绕间隙形成周界的四个侧部分,
每一侧部分具有从每一侧部分向外延伸的伸出部分,
每一侧部分的宽度大于每一侧部分的厚度,
所述电极经对准使得横穿菱形形状部分的每一重复图案的中心轴穿过两个相对对准的拐角部分,且
所述侧部分中的每一者与所述中心轴成45度角对准。 
CN2011205384809U 2011-03-08 2011-12-16 电极串和用于触摸屏的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732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43,032 2011-03-08
US13/043,032 US20120229414A1 (en) 2011-03-08 2011-03-08 Position sensing pane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7328U true CN202677328U (zh) 2013-01-16

Family

ID=4580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3848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7328U (zh) 2011-03-08 2011-12-16 电极串和用于触摸屏的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29414A1 (zh)
CN (1) CN202677328U (zh)
DE (1) DE202011052528U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3909A1 (zh) * 2013-03-26 2014-10-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111762A (zh) * 2013-04-15 2014-10-22 爱特梅尔公司 具有高密度大型特征设计的触摸传感器
CN104281293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
WO2015180356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结构、内嵌式触摸屏、显示装置及其扫描方法
CN106325644A (zh) * 2016-09-09 2017-0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容式触控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999B (zh) * 2011-10-06 2014-11-2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互容式觸控感應裝置及包含其之互容式觸控感應電子系統
US20130154996A1 (en) * 2011-12-16 2013-06-20 Matthew Trend Touch Sensor Including Mutual Capacitance Electrodes and Self-Capacitance Electrodes
US9634660B2 (en) * 2011-12-20 2017-04-25 Atmel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with reduced anti-touch effects
US20130181910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Esat Yilmaz Dual-Substrate-Sensor Stack
US9817523B2 (en) * 2012-02-09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for mitigating and/or exaggerating floating condition effects
TW201337695A (zh) * 2012-03-13 2013-09-16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位於觸控感測元件上的電極單元
TW201337694A (zh) * 2012-03-13 2013-09-16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位於觸控感測元件上的電極單元
CN103389838A (zh) * 2012-05-07 2013-11-1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极结构
KR101944503B1 (ko) * 2012-06-21 2019-04-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센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센싱 표시 패널
TWI460772B (zh) * 2012-06-29 2014-11-11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470518B (zh) * 2012-07-05 2015-01-2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互容式觸控面板及觸控系統
US20140015790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J Touch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control sensor
TWI474385B (zh) * 2012-07-16 2015-02-21 Chih Chung Lin 觸控單元
US9519383B2 (en) * 2012-08-06 2016-12-13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ITO pattern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 applications
CN104620211A (zh) * 2012-09-14 2015-05-13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触摸面板一体型的显示装置
KR102017155B1 (ko) * 2012-11-01 2019-09-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5968243B2 (ja) * 2013-02-07 2016-08-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40225859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Broadcom Corporatio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pattern
TWI521288B (zh) 2013-03-07 2016-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觸控單元陣列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KR20140112894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FR3005763B1 (fr) 2013-05-17 2016-10-14 Fogale Nanotech Dispositif et procede d'interface de commande capacitive adapte a la mise en œuvre d'electrodes de mesures fortement resistives
KR102107107B1 (ko) * 2013-07-25 2020-05-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335876B2 (en) * 2014-03-18 2016-05-10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Cross-shaped touchscreen pattern
KR101743329B1 (ko) * 2014-09-04 2017-06-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스크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FR3028061B1 (fr) * 2014-10-29 2016-12-30 Fogale Nanotech Dispositif capteur capacitif comprenant des electrodes ajourees
FR3032287B1 (fr) 2015-02-04 2018-03-09 Quickstep Technologies Llc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capacitif multicouches, et appareil comprenant le dispositif
CN105511683B (zh) * 2015-12-31 2019-03-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KR102651542B1 (ko) * 2016-06-17 2024-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지문 복합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KR102351618B1 (ko) 2017-08-28 2022-01-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0845902B2 (en) * 2018-03-30 2020-11-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sensor for display
KR20210145027A (ko) * 2020-05-22 2021-1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975B (zh) * 2009-07-09 2015-12-16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型互电容触摸屏及组合式超薄型触摸屏
US9836167B2 (en) * 2009-08-03 2017-12-05 Atmel Corporation Electrode layout for touch screen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3909A1 (zh) * 2013-03-26 2014-10-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111762A (zh) * 2013-04-15 2014-10-22 爱特梅尔公司 具有高密度大型特征设计的触摸传感器
CN104111762B (zh) * 2013-04-15 2017-07-11 爱特梅尔公司 具有高密度大型特征设计的触摸传感器
CN104281293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
CN104281293B (zh) * 2013-07-02 2017-07-18 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触控屏幕的电极结构
WO2015180356A1 (zh) * 2014-05-30 2015-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结构、内嵌式触摸屏、显示装置及其扫描方法
CN106325644A (zh) * 2016-09-09 2017-01-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容式触控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6325644B (zh) * 2016-09-09 2023-10-2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容式触控结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29414A1 (en) 2012-09-13
DE202011052528U1 (de) 2012-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7328U (zh) 电极串和用于触摸屏的面板
CN202748751U (zh) 触摸位置感测面板
US10936099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22955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for display device
CN104635981B (zh)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TWI585659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降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金屬導體可見度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CN105242814B (zh) 电容式触控结构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CN102253752B (zh) 触摸面板以及触摸显示面板
KR10169161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US20110304582A1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2446044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CN202711219U (zh) 改良的单层ito互电容触摸屏
TWI512698B (zh) 具有觸控螢幕之平面面板顯示裝置
WO2017004975A1 (zh) 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CN107025027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70085166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1058562A1 (en) Capacitive sensor for a digitizer system
CN10418210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150077133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123052A (zh) 电容触敏面板和使用电容触敏面板的移动终端
CN106201074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屏
CN109656409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902132A (zh) 一种电感式触摸屏、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20308B (zh) 一种彩膜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KR20150052682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