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65627U -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65627U
CN202665627U CN 201220149762 CN201220149762U CN202665627U CN 202665627 U CN202665627 U CN 202665627U CN 201220149762 CN201220149762 CN 201220149762 CN 201220149762 U CN201220149762 U CN 201220149762U CN 202665627 U CN202665627 U CN 202665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drill bit
shaped
medical drill
inverted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497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雪峰
杨惠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1497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65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65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656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为前端成锥状的圆柱杆体,且沿圆柱杆体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通槽;第一部分为可滑动嵌合在第二部分的通槽中的杆状物,第一部分前端具有横截面为扇形且扇形半径逐渐增大的倒锥状结构,该倒锥状结构的弧形上表面设有碎齿状凸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合后其碎齿状凸起位于通槽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可以轻松的在胫骨隧道外口进行拆装,在第一部分的前端设置一个有碎齿状凸起的锥状结构,可以打磨骨隧道,并在进入胫骨隧道内后逆向建立一个标准的锥状骨槽,具有操作安全简单迅速和标准化等优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结合部有卡槽,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紧密结合,又可以防止在转动时发生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钻头,尤其涉及适用于膝关节手术的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背景技术
关节镜下重建后十字韧带是治疗后十字韧带损伤的有效疗法,主要采用胫骨隧道技术和胫骨嵌入技术,通过胫骨隧道技术在传统关节镜下行重建后十字韧带手术,移植物需绕过平台的后缘,并在后方会形成一个明显的锐角,称为“杀手角”,据相关文献报道该角可能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再加上移植物与隧道前壁反复摩擦会导致骨吸收和移植物的损伤,因此采用胫骨隧道技术实施关节镜下重建后十字韧带手术后不能获得恒定有效的临床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缺陷,临床上开始使用胫骨嵌入技术行重建后十字韧带手术,并进行了生物力学的研究,该技术提供了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且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使用胫骨嵌入技术可以获得相当高的成功率,但是该技术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1)广泛切开腘窝和后方关节囊,显露困难,而且会导致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和后方的松弛;(2)术中需要变换体位,操作不方便,手术的时间长。目前,少数学者已经开始进行全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避免了膝关节后方切开和术中的变换体位,具有与开放胫骨嵌入技术重建后十字韧带相当的术后关节稳定性,同时可以避免潜在的切开手术的风险,但还是存在有一定的缺点:在关节镜下制备胫骨后方骨槽的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器械装配困难、移植物与胫骨隧道不匹配,固定也不是很牢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钻头,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 安全,简单迅速,拆装方便的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第二部分(2)为前端成锥状的圆柱杆体,且沿圆柱杆体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通槽(3);第一部分(1)为可滑动嵌合在第二部分(2)的通槽(3)中的杆状物,第一部分(1)前端具有横截面为扇形且扇形半径逐渐增大的倒锥状结构(4),该倒锥状结构(4)的弧形上表面(13)设有碎齿状凸起(5),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结合后其碎齿状凸起(5)位于通槽(3)的上方。 
所述第一部分(1)的尾端沿垂直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8),第一部分(1)上的凹槽(8)与碎齿状凸起(5)位于第一部分(1)的同侧;在第二部分(2)上且与第一部分(1)相对应的嵌合位置开设有凹槽(12),使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嵌合后第一部分(1)上的凹槽(8)的底面与第二部分(2)上的凹槽(12)的底面在同一平面。 
所述通槽(3)为燕尾槽。 
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嵌合后形成柱状钻头(7)。 
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独特的拆分式钻头,可以轻松的在胫骨隧道外口进行拆装,在第一部分的前端设置一个有碎齿状凸起的锥状结构,可以打磨骨隧道,并在进入胫骨隧道内后逆向建立一个标准的锥状骨槽,具有操作安全简单迅速和标准化等优点,锥状的设计可以方便植入物骨块的嵌入和匹配,同时增加了移植物与隧道表面接触的面积,这样移植物的稳固性就比较好,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的结合部有卡槽,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紧密结合,又可以防止在转动时发生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部分外观示意图; 
图2是第二部分外观示意图; 
图3是第二部分右侧示意图; 
图4是第一部分左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通槽;4、倒锥状结构;5、碎齿状凸起;6、第一部分的下部;7、柱状钻头;8、凹槽;9、第一部分的主体;10、第二部分的主体;11、锥头;12、凹槽;13、弧形表面;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具有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第二部分2为前端成锥状的圆柱杆体,且沿圆柱杆体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通槽3;第一部分1为可滑动嵌合在第二部分2的通槽3中的杆状物,第一部分1前端具有横截面为扇形且扇形半径逐渐增大的倒锥状结构4,该倒锥状结构4的弧形上表面13设有碎齿状凸起5,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结合后其碎齿状凸起5位于通槽3的上方。 
所述第一部分1尾端沿垂直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8,第一部分1上的凹槽8与碎齿状凸起5位于第一部分1的同侧;在第二部分2上且与第一部分1相对应的嵌合位置开设有凹槽12,使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嵌合后第一部分1上 的凹槽8的底面与第二部分2上的凹槽12的底面在同一平面,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长度相同,其嵌合后形成柱状钻头7,第一部分1上的凹槽8和第二部分2上的凹槽12组合成凹槽14,在钻头接到手术设备(图未示)上时凹槽14与手术设备(图未示)上的凸起(图未示)形成卡合,这样可以防止在手术过程中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发生分离。 
所述第二部分2的通槽3设在第二部分2的内部,形状为燕尾形,第一部分的下部6滑动嵌设在第二部分2的通槽3内,形状也是燕尾形,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紧密结合,又可以防止在转动时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也发生相对运动。 
在进行关节镜下重建后十字韧带的手术时,需要第一部分的主体9为半径3.5mm的圆柱的1/6,在沿轴线方向的15mm处半径逐渐增大至7mm形成一个横截面为扇形且扇形半径逐渐增大的倒锥状结构4,倒锥状结构4的弧形上表面13设有碎齿状凸起5,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打磨骨髓道。第二部分的主体10为半径3.5mm的圆柱的5/6,在沿轴线方向的15mm处半径逐渐减小形成一个锥头11,锥头11和倒锥状结构4的长度相等,锥头11的内部有卡槽3的延伸,倒锥状结构4是第一部分1沿轴线方向的延伸,所以锥状结构4与锥头11吻合的滑动嵌合,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组装后形成半径为3.5mm的柱状钻头7。 
使用时,先将钻头的第一部分1从胫骨隧道外口插入,倒锥状结构4穿出内口后,将第一部分1靠边,然后将柱状钻头7的第二部分2与第一部分1沿通槽3滑动嵌合,从胫骨隧道外口插入,完成柱状钻头7的装配,将组装完成的柱状钻头7的尾端通过凹槽14与手术设备上的凸起形成卡合,卡合好的柱状钻头7不容易脱落,也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相对运动,手术时,连接好的 柱状钻头7在进入胫骨隧道内后逆向建立一个标准的圆锥状骨槽,柱状钻头7完成工作后,首先取出柱状钻头7的第二部分2,再取出柱状钻头7的第一部分1,完成钻头的拆卸,再将移植物(图未示)通过胫骨隧道植入即可。 
所诉碎齿状凸起为多个间隔排列的凸起,该凸起在手术过程中起打磨骨髓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迅速,安全,标准化可重复性的优点。 

Claims (5)

1.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第二部分(2)为前端成锥状的圆柱杆体,且沿圆柱杆体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通槽(3);第一部分(1)为可滑动嵌合在第二部分(2)的通槽(3)中的杆状物,第一部分(1)前端具有横截面为扇形且扇形半径逐渐增大的倒锥状结构(4),该倒锥状结构(4)的弧形上表面(13)设有碎齿状凸起(5),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结合后其碎齿状凸起(5)位于通槽(3)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1)的尾端沿垂直轴线方向开设有凹槽(8),第一部分(1)上的凹槽(8)与碎齿状凸起(5)位于第一部分(1)的同侧;在第二部分(2)上且与第一部分(1)相对应的嵌合位置开设有凹槽(12),使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嵌合后第一部分(1)上的凹槽(8)的底面与第二部分(2)上的凹槽(12)的底面在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其特征在于:通槽(3)为燕尾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嵌合后形成柱状钻头(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医用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的长度相同。 
CN 201220149762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5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9762 CN202665627U (zh)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9762 CN202665627U (zh)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65627U true CN202665627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86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497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5627U (zh) 2012-04-10 2012-04-10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656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681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胫骨开槽器
CN107595356A (zh) * 2017-09-21 2018-0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刮除装置及刮除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681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关节镜下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胫骨开槽器
CN107595356A (zh) * 2017-09-21 2018-0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刮除装置及刮除方法
CN107595356B (zh) * 2017-09-21 2021-0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刮除装置及刮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0259B2 (ja) 直線状にペグ留めされるハイブリッド関節窩
CN204158475U (zh) 一种融合器及其夹持装置
CN107249478B (zh) 用于骨固定的矫形植入物
CN101627931B (zh) 一种人工颈椎复合关节
CN103079499B (zh) C1-c2植入物及其使用方法
JP2014512875A (ja) 骨に流体を注入するための、及び骨ねじを挿入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骨ねじ
JP6756895B2 (ja) 関節窩増大準備処理のためのリーマ及びガイド
CN103501723A (zh) 用于实施移植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6687054A (zh) 柔性骨钻孔器
CN203841856U (zh) 颈椎融合器
CN202665627U (zh) 一种新型医用钻头
CN104042365A (zh) 用于关节线接近的假体部件和方法
CN103230297B (zh) 髋臼锉
CN103598936A (zh) 一种组合式肿瘤型踝关节假体
CN104042362A (zh) 具有次级保持的假体部件
CN204158479U (zh) 一种骨螺钉及其延伸器
CN104146736A (zh) 骨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系统及其应用
CN102283700B (zh) 骨科外固定支架
CN102697533B (zh)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定位器
CN109820591A (zh) 一种基于骨盆微创手术的骨折复位导向固定器
CN204274612U (zh) 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
CN202505471U (zh) 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锁定钢板
CN104271055A (zh) 用于改善关节病症和疾病的方法和装置
CN216495880U (zh) 踝关节胫骨平台假体
WO2015200918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atomic acl reconstr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