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56915U - 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 Google Patents

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56915U
CN202656915U CN2010900012362U CN201090001236U CN202656915U CN 202656915 U CN202656915 U CN 202656915U CN 2010900012362 U CN2010900012362 U CN 2010900012362U CN 201090001236 U CN201090001236 U CN 201090001236U CN 202656915 U CN202656915 U CN 202656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anel
car body
compartment
described solar
truck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900012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安幸夫
桥爪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56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569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40Mobile PV generat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60Fixation means, e.g. faste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货车车辆具备:包含驾驶室的驾驶车辆、与驾驶车辆连结并具有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的车厢、以及设置于车厢体的太阳能电池板,该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被设定为25m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的重量被设定为6kg/m2以下。

Description

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利用由设置于车厢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电能来驱动空调装置、冷冻机等温度调整机构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在车厢中具有冷冻库的货车中,将太阳能电池板设于车厢,将由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电能利用于冷冻系统的工作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这样的货车车辆尚未普及。作为理由之一,可举出在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配件加装到现有的市场销售车辆的车厢时,需要考虑车辆的高度限制,到目前为止对于搭载到车厢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还未充分研究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06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对于现有的货车车辆的车厢也能够加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配件。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货车车辆按照如下方式构成。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货车车辆具备:
包含驾驶室的驾驶车辆、与驾驶车辆连结并具有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的车厢、以及设置于所述车厢体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货车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被设定为25m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的重量被设定为6kg/m2以下。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对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驾驶室的温度进行调整的温度调整机构,
在所述车厢体中从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温度调整机构供给电能。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冷却储藏库,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用于对所述冷却储藏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对所述驾驶室的室温进行调整的空调装置。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蓄积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的不足电力的蓄电池。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该蓄电池的容量(Wh)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Wp:峰瓦)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具备如下构成:在与车辆直行的状态下的所述车厢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多列元件列,各单元列被并联连接,所述元件列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沿着所述行进方向串联连接而成的。
另外,本发明的车厢按照如下方式构成。
在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中,车厢与货车车辆的驾驶车辆连结并具有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在所述车厢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被设定为25m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的重量被设定为6kg/m2以下。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从太阳能电池板对温度调整机构供给电能,其中,该温度调整机构被设置于所述货车车辆,对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驾驶室的温度进行调整。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冷却储藏库,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用于对所述冷却储藏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冷却机构供给电能。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对所述驾驶室的室温进行调整的空调装置,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空调装置供给电能。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蓄积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的不足电力的蓄电池。
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该蓄电池的容量(Wh)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Wp:峰瓦)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
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技术方案21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技术方案2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技术方案2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保护层的基材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技术方案2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具备如下构成:在与车辆直行的状态下的所述车厢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多列元件列,各单元列被并联连接,所述元件列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沿着所述行进方向串联连接而成的。
另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按照下述方式构成。
在技术方案25所述的发明中,太阳能电池板被设置于与货车车辆的驾驶车辆连结的车厢的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被设定为25m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的重量被设定为6kg/m2以下。
技术方案2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温度调整机构供给电能,其中,该温度调整机构被设置于所述货车车辆,对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驾驶室的温度进行调整。
技术方案2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冷却储藏库,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用于对所述冷却储藏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冷却机构供给电能。
技术方案2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对所述驾驶室的室温进行调整的空调装置,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空调装置供给电能。
技术方案29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根据技术方案1、13、25所述的发明,由于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设定为25mm以下,所以能够对现有的货车车辆的车厢,在高度有富余的范围内搭载太阳能电池板。
而且,通过设为25mm以下,能够不压缩车厢内的车室容量地搭载太阳能电池板。并且,行驶中的风阻小,不影响燃料效率。
另外,由于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面积的重量设定为6kg/m2以下,所以货车的重心不怎么向上部移动,不影响行驶稳定性。并且,货车的最大装载量不会大幅受损,且货车燃料效率的恶化也少。
这样,由于能够不对货车车辆的限制、行驶稳定性、装载量等造成大影响地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所以根据本发明,还能够对现有的货车车辆的车厢加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配件。
另外,由于能够不变更现有货车车辆的规格地应用本发明,所以对于今后生产的货车车辆也能够不变更制造工艺地容易地加以应用。
根据技术方案2、14、26所述的发明,由于能够不伴随着行驶稳定性、燃料效率的恶化、装载量的降低地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来驱动设置于货车车辆或者车厢的电器,所以可期待燃料削减以及CO2削减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3、15、27所述的发明,由于能够不伴随着行驶稳定性、燃料效率的恶化、装载量的降低地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来驱动冷却储藏库的冷却装置,所以可期待燃料削减以及CO2削减的效果。
目前,由于即使是带冷却储藏库的货车车辆,在发动机停止的过程中也不驱动冷却装置,所以在停车的过程中冷却储藏库的温度会上升。进行货物等送货业务的货车车辆一般由于行驶时间和停车时间程度相同,停车时间相当长,所以成为大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使在停车过程中也能够驱动冷却装置,所以该课题得以解决。
根据技术方案4、16、28所述的发明,由于能够不伴随着行驶稳定性、燃料效率的恶化、装载量的降低地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来驱动驾驶室的空调装置,所以可期待燃料削减以及CO2削减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来驱动冷却储藏库的冷却装置和驾驶室的空调装置双方。
根据技术方案5、17所述的发明,通过设置蓄电池,能够蓄积由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的不足电力。
根据技术方案6、18所述的发明,由于将该蓄电池的容量(Wh)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电力(Wp:峰瓦)之比设在0.1~10(Wh/Wp)的范围内,所以即使由于背阴、隧道等而短时间不能发电,也能够补充不足电力,从而可以稳定地驱动空调装置。如果增大比例,则可补充的时间会延长,即使在天气、日照临时变化时或夜间也能够稳定驱动。另外,由于该范围的蓄电池是数~数十kg,比较轻量,所以能够不大幅损害货车的最大装载量,且货车的燃料效率的恶化也少。
根据技术方案7、19、29所述的发明,由于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设为5W/kg以上,所以能够不对货车的行驶性能造成影响地长时间驱动。
根据技术方案8、20所述的发明,由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车厢体的外表面,所以能够针对已有的车厢体进行安装。
根据技术方案9、21所述的发明,由于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被固定于车厢体,所以能够可靠地固定。
根据技术方案10、22所述的发明,由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车厢体,所以安装作业简单。
根据技术方案11、23所述的发明,由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所以如果在工厂中预先制造成带太阳能电池的车厢板,则在更换作业中只要更换车厢体的板即可。
另外,由于高刚性的车厢板兼任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保护层(基材层),所以能够将因太阳能电池板设置而导致的厚度和重量的增加抑制到最小限度,并且太阳能电池板的强度也充分。
此外,在本方式中,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以及重量不包含车厢的板的厚度以及重量。
根据技术方案12、24所述的发明,由于日光通常会被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等遮住,所以背阴与向阳之间的分界线朝向车厢的行进方向的时间压倒性地多。因此,通过与行进方向正交地配置多列在行进方向串联连接的列,即使一部分的列背阴,输出也不会削减。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搭载太阳能电池的货车车辆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1B是用于对货车车辆的车厢体内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2A是表示货车车辆的其他方式(仅由专用的电动机进行驱动的方式)的图。
图2B是表示货车车辆的其他方式(利用冷冻机专用的发动机来驱动压缩器的方式)的图。
图2C是表示货车车辆的其他方式(车厢体内的收纳室中的一部分区域是冷冻库的方式)的图。
图3A是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一般构成的概略截面图。
图3B是将太阳能电池元件平板化后的1个单位板的俯视图。
图3C是中间的间隔(spacer)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4A是表示图3A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例的图。
图4B是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电连接例的电路图。
图4C是针对车厢的安装允许角度的说明图。
图4D是太阳能电池元件的连接是单片构造时的说明图。
图5A是表示使用保持器(retainer)将太阳能电池板永久固定在车厢体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5B是图5A的板端部的铆钉固定部的截面图。
图5C是图5A的板中间部的铆钉固定部的截面图。
图6A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可拆卸地螺栓固定于车厢体的安装例中的螺栓部分的截面图。
图6B是图6A的螺栓部分的正交方向的纵截面图。
图6C是安装部的俯视图。
图6D是不存在电缆的部分的螺栓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7A是能够进一步拆卸图6A的螺栓的安装例的截面图。
图7B是固定杆的局部俯视图。
图7C是能够逐个更换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板时的更换作业的示意性说明图。
图8A是表示将太阳能电池板永久固定于车厢体的其他例的俯视图。
图8B是图8A中的板端部的铆钉固定部的截面图。
图9A是利用双面胶带将太阳能电池板粘接到车厢体的固定例的俯视图。
图9B是利用双面胶带将太阳能电池板粘接到车厢体的固定例的截面图。
图10A是将车厢体的顶板作为基板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10B是将车厢体的顶板作为基板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形成作业的说明图。
图11A是利用了非晶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俯视图。
图11B是利用了非晶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搭载太阳能电池的货车车辆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12B是表示其他方式所涉及的搭载太阳能电池的货车车辆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13A是从上方观察图12A的货车车辆的车厢的图。
图13B是从后方观察图12A的货车车辆的车厢的图。
图13C是图12A的货车车辆的车厢体的将一部分切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由设置于车厢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电能,来驱动货车车辆或者设置于车厢的电器设备(电器部件)。作为其1个例子,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具备对驾驶室或者装载物收纳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温度进行调整的温度调整机构,并从太阳能电池板对温度调整机构供给电能的货车车辆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对搭载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下述货车车辆进行说明,其中,该货车车辆利用由设置于车厢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电能,来驱动对设置于车厢的冷却储藏库进行冷却的作为温度调整机构的冷却装置。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搭载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下述货车车辆进行说明,其中,该货车车辆利用由设置于车厢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电能,来驱动作为温度调整机构的驾驶室的空调装置。
(实施方式1)
图1A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1A中,1表示货车车辆整体,该货车车辆1具备:包含驾驶室的驾驶车辆10、车厢20以及作为温度调整机构的冷冻机30。这里,冷冻机30相当于冷却机构(冷却装置)。
在车厢20上,如图1B所示,设有具备对被冷冻的物品进行收纳的隔热构造的冷却储藏库(以下称为冷冻库)22、和收纳有构成冷冻机30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的热交换单元31的车厢体21。
热交换单元31在车厢体21上相对于冷冻库22靠驾驶车辆10侧与冷冻库22邻接设置,而且被设置在驾驶车辆10的上方。
并且,在车厢体21的外表面设有对冷冻机30供给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40。
另外,在车厢20上设有蓄积由太阳能电池板40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板40的不足电力的蓄电池50。
冷冻机30自身是公知的构造,具有对气化后的制冷剂进行加压的压缩器(压缩机)32、和使制冷剂凝缩的冷凝器(凝缩器)以及使制冷剂气化的蒸发塔(蒸发器),构成为使制冷剂通过配管而循环。这里,压缩器32被设置在驾驶车辆10的发动机室11。另外,冷凝器和蒸发塔被设置于热交换单元31。
作为压缩器32的动力源(驱动源),利用了货车车辆1的行驶用的发动机,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之外,还利用了电动机33。
电动机33被设置在驾驶车辆10的发动机室11,经由离合器与压缩器32连结。即,压缩器32经由离合器与电动机33连结,并且经由离合器与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连结。
而且,在热交换单元31中设有送风机,由蒸发塔热交换后的冷风被送风至冷冻库22内。
构成冷冻机30的这些电动机33以及设置于热交换单元31的送风机的电机被由太阳能电池板40发电产生的电能驱动。
太阳能电池板40经由电缆与控制装置60连接。控制装置60还与冷冻机30以及蓄电池50连接。
控制装置60被设置于驾驶车辆10或者车厢20,用于对冷冻机30进行驱动控制。另外,控制装置60为了驱动控制冷冻机30而进行动力源的切换控制。
控制装置60在通过分别控制发动机与压缩器32之间的离合器以及电动机33与压缩器32之间的离合器,利用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的驱动力来驱动冷冻机30的情况下,使发动机与压缩器32连结,而在利用电动机33的驱动力来驱动冷冻机30的情况下,使电动机33和压缩器32连结。
利用这样的构成,控制装置60通过驱动控制冷冻机30,能够在发动机驱动时,利用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的驱动力来驱动冷冻机30,而在发动机停止时,仅利用电动机33的驱动力来驱动冷冻机30。另外,在发动机驱动时,可以仅利用电动机33来驱动冷冻机30,也可以除了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之外,还辅助性地利用电动机33的驱动力。
被设置太阳能电池板40的车厢体21如所谓的厢式货箱(van-body)那样为长方体形状,顶板24为大致水平的平面形状。在该顶板24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40。
<可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详细说明>
太阳能电池板40是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串联和/或并列连接而构成为板的设备,如图3A所示,在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受光面侧(箭头方向)以及非受光面侧双方,任意地隔着密封材料层42、43而具备表面、背面侧的保护层44、45。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任意的部位设置气体阻挡层、吸气(getter)材料层等其他层。
太阳能电池元件41通常通过以至少一对电极41a、41b夹持发电层(光电变换层)41c而成。也可以在发电层41c与电极41a、41b之间夹设缓冲层。电极41a、41b构成为与取出电极连接,向外部取出所产生的电力。
发电层的种类没有限制,可以优选采用薄膜单晶硅、薄膜多晶硅、非晶硅、无机半导体材料、色素以及有机半导体材料等。它们由于发电效率相对较高、能够实现薄膜轻量化而优选。
利用薄膜多晶硅作为发电层的薄膜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元件是利用了间接光学迁移的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因此,在薄膜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元件中,优选设置在基板或者表面形成凸凹构造等充分封闭光的构造来增加光吸收。薄膜多晶硅可以利用CVD法等常用方法来成膜而形成在基板上。
在利用非晶硅作为发电层的非晶硅系太阳能电池元件中,结晶硅中的间接光学迁移由于构造紊乱而变成直接迁移,可见区域中的光学吸收系数大,具有即使是厚度为1μm程度的薄膜也能够充分吸收太阳光的优点。因此,如果使用非晶硅系太阳能电池元件作为太阳能电池元件,则能够实现更轻量的太阳能电池板。另外,由于非晶硅是非晶质材料,所以还具有耐变形的特性,可柔性化。
使用无机半导体材料(化合物半导体)作为发电层的化合物半导体系太阳能电池元件因发电效率高而优选。其中,优选采用含有S、Se、Te等硫族元素的硫族化合物系发电层,更优选I-III-VI2族半导体系(黄铜矿系)发电层,尤其是使用了Cu作为I族元素的Cu-III-VI2族半导体系发电层在理论上具有极高的光电变换效率而是优选的。其中,尤其优选CIS系半导体以及CIGS系半导体。CIS系半导体是指CuIn(Se1-ySy)2(0≤y≤1),CIGS系半导是指Cu(In1-xGax)(Se1-ySy)2(0<x<1,0≤y≤1)。
作为发电层,例如由氧化钛层以及电解质层等构成的色素敏化型发电层也因发电效率高而优选。
另外,也可以使用有机半导体材料作为发电层来形成有机太阳能电池元件。有机半导体材料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构成。p型半导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低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作为低分子系材料,例如可举出并四苯、并五苯、芘、富勒烯等稠合芳烃;α-六噻吩等包含4个以上噻吩环的低聚噻吩类;合计连结4个以上噻吩环、苯环、芴环、萘环、蒽环、噻唑环、噻二唑环、苯并噻唑环而得的物质;铜酞菁、锌酞菁、全氟酞菁铜等酞菁化合物;四苯并卟啉、其金属配合物等卟啉化合物以及其的金属盐等大环状化合物等。
作为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举出聚噻吩、聚芴、聚噻吩乙炔、聚乙炔、聚苯胺等共轭高分子;经烷基取代的低聚噻吩等的高分子半导体。
作为n型半导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富勒烯衍生物、羟基喹啉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稠环四羧酸二酰亚胺类、三联吡啶金属配合物、环庚三烯酚酮金属配合物、黄酮醇金属配合物、紫环酮(ペリノン)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苯并
Figure BDA0000153022640000131
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
Figure BDA0000153022640000132
二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醛连氮衍生物、联苯乙烯衍生物、吡嗪衍生物、菲咯啉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苯并喹啉衍生物、联吡啶衍生物、稠合多环芳香族的全氟化物、单层碳纳米管等。
电极可以采用1种或者2种以上具有导电性的任意材料而形成。例如可举出铂、金、银、铝、铬、镍、铜、钛、镁、钙、钡、钠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氧化铟、氧化锡等金属氧化物,或者其合金(ITO);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炔等导电性高分子;在所述导电性高分子中含有盐酸、硫酸、磺酸等酸、FeCl3等路易斯酸、碘等卤素原子、钠、钾等金属原子等掺杂剂而得的材料;将金属粒子、炭黑、富勒烯、碳纳米管等导电性粒子分散在聚合物粘合剂等基质中而成的导电性复合材料等。
优选电极使用适合捕集空穴以及电子的材料。适合捕集空穴的电极材料例如是Au、ITO等具有高的功函数的材料。另一方面,适合捕集电子的电极材料例如是如Al那样的具有低的功函数的材料。电极可以层叠2层以上,也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来改良特性(电特性、亲水特性等)。
电极的形成方法没有限制。例如,能够通过真空蒸镀、溅射法等干工艺来形成,也可以通过利用了导电性墨水等的湿工艺来形成。作为导电性墨水,可以使用任意的墨水,例如可以使用导电性高分子、金属粒子分散液等。
其中,为了使用于发电的光透过,优选至少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受光面侧的电极是透明的。不过,在电极的面积小于发电层的面积等即使电极不透明也不会对发电性能显著地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可以不必一定是透明的。作为透明的电极材料,例如可以举出ITO、铟锌氧化物(IZO)等氧化物、金属薄膜等。另外,此时光的透过率的具体范围没有限制,但当考虑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发电效率时,优选为80%以上。其中,光的透过率能够利用通常的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定。
在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受光面侧设有保护层(称为表面保护层)。出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密封与保护层的粘接的目的,也可以在太阳能电池元件与保护层之间设置密封材料层。但是,当在太阳能电池元件上设置保护层而不设置密封材料层时,保护层兼具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密封功能。
表面保护层通常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外表面,出于机械强度、耐侯性、耐划伤性、耐药品性、气体阻挡性等目的而形成。
具体的强度与密封材料层、背面保护层的强度均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但优选太阳能电池板整体具有良好的弯曲加工性,具有弯曲部分不会发生剥离那样的强度。
另外,从不妨碍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光吸收的观点出发,优选表面保护层透过可见光。例如,优选可见光(波长为360~830nm)的光的透过率是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
另外,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受光而发热的情况较多,所以优选表面保护层也具有耐热性,表面保护层的构成材料的融点通常为100℃以上,优选为120℃以上,而且,通常为350℃以下,优选为320℃以下。
表面保护层的材料可以考虑这些特性来加以选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AS(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氢化)环氧树脂、各种尼龙等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
其中,优选氟系树脂,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偏氟乙烯(PVDF)以及聚氟乙烯(PVF)等。
另外,表面保护层也可以由2种以上的材料形成。而且,表面保护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由2层以上构成的层叠体。
表面保护层的厚度没有特别规定,通常为10μm以上,优选为15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而且,通常为200μm以下,优选为180μm以下,更优选为150μm以下。具有通过使厚度变厚来提高机械强度的趋势,并具有通过使厚度变薄来提高柔软性的趋势。
但在表面保护层兼任密封材料层的情况下,表面保护层的厚度通常为100μm以上,优选为150μm以上,更优选为200μm以上,而且通常为3mm以下,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下。
密封材料层通常出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密封和保护层的粘接的目的而设置,还有助于机械强度、耐侯性、气体阻挡性等的提高。另外,优选至少受光面侧的密封材料层与表面保护层同样,采用透过可见光、耐热性高的材料。
密封材料层的材料可以考虑这些特性来加以选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聚烯烃系树脂,AS(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酸系树脂,(氢化)环氧树脂,各种尼龙等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
其中,优选采用乙烯系共聚物树脂,更优选举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或者由乙烯与其它烯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烯烃系树脂。例如,由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构成的树脂等。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组合物,通常为了提高耐候性而配合交联剂来构成交联结构,形成EVA树脂。作为交联剂,一般使用在100℃以上产生自由基的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举出2,5-二甲基己烷-2,5-二氢过氧物;2,5-二甲基-2,5-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3-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等。有机过氧化物的配合量是相对于EVA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1~5重量份。另外,也可以含有交联助剂。
可以出于提高粘接力的目的,在EVA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硅烷偶联剂,也可以出于提高稳定性的目的而含有对苯二酚等。
作为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通常可使用以适当的组成配合丙烯系聚合物和软质丙烯系共聚物而得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此外,密封材料层也可以由2种以上的材料形成。而且,密封材料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由2层以上构成的层叠体。
各密封材料层各自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在100μm以上,优选为150μm以上,更优选为200μm以上,而且,通常为3mm以下,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下。存在通过使厚度变厚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机械强度的趋势,并存在通过使厚度变薄来提高柔软性且提高可见光的透过率的趋势。
这些表面保护层和/或密封材料层可以利用压接预先形成为膜/片状的材料、使液状树脂涂覆/印刷成膜、液状树脂的浇铸成形等以往公知的方法来形成。
在非受光面侧设有保护层(称为背面保护层)。背面保护层由于也具有作为支承部件、基板的功能,所以优选在机械强度高、耐候性、耐热性、耐水性等优良的同时轻量,而且还优选能够跟着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部位的变形而变形。
作为形成背面保护层的材料,例如可举出玻璃、蓝宝石、二氧化钛等无机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氢化)环氧树脂、尼龙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氟树脂膜、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纤维素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芳族聚酰胺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降冰片烯树脂等有机材料;纸、合成纸等纸材料;为了对不锈钢、钛、铝等金属赋予耐腐蚀性、绝缘性而对表面进行涂覆或者层压而得的材料等复合材料等。应予说明,后表面保护层的材料也可以以任意的组合和比例来并用2种以上。
太阳能电池板有可能与飞石、树枝等发生接触等,而且,从碰撞时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希望是难以破裂的。因此,作为基材层,优选是含有金属的复合材料、有机材料、纸材料等。
在轻量且具有可挠性这一方面,有机材料更为优选。并且,也可以使这些有机材料含有无机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有机纤维(芳族聚酰胺、聚酯、聚酰胺、高强度聚丙烯、聚对苯撑苯并双
Figure BDA0000153022640000171
唑等)、金属纤维(硼、钛、钢铁等)等纤维,来提高机械强度。通过该加强,能够得到更轻量且强韧的车辆用太阳能电池板。
背面保护层的形状没有限制,通常使用板状或者膜状的形状。另外,在使背面保护层成形为板状的情况下,背面保护层可以形成为平板状,也可以根据车辆的安装部分的形状来形成为具有弯曲、凹凸的形状。
另外,为了将太阳能电池板40安装在车厢上,可以根据需要对背面保护层设置安装部件。
背面保护层的尺寸没有限制,厚度通常在12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上。这样的厚度是从强度、操作性等观点出发而设置的。而且,通常为23mm以下,优选为20mm以下。这样的厚度是从轻量化、可挠性以及加工性等观点出发而设置的。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40的强度,也可以在板背面等上设置由金属等构成的框体(框架)。该情况下,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重量中包括框体的厚度、重量。
此外,也可以是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保护层兼任车厢体的板来构成车厢的一部分。另外,太阳能电池板也可以按照构成车厢体的一部分的方式与车厢的板粘接为一体。
下面,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具体的太阳能电池板40的构成。
如图3A所示,太阳能电池板40由使用多个多晶硅作为发电层的太阳能电池元件41、对连接太阳能电池元件41之间的导线46进行密封的密封材料层42、43、由ETFE树脂构成的表面保护层44、和由铝板构成的作为背面保护层的基板45构成,整体为3.8mm左右的厚度。密封材料层42由与太阳能电池元件41相接的氢化环氧树脂层以及与其相接而形成的EVA树脂层这2层构成。密封材料层43也同样。太阳能电池元件41自身如上述所述,不限于图示例,可以是各种构成。
在该例子中,如图3B所示,将以栅格状排列多个四边形的太阳能电池元件41、在图示例中排列为纵3列、横2列而成的单元作为一个单位板401,将根据设置面排列多个该单位板401而成的单元作为大板使用。在单位板401中,纵3列电串联连接,横2列构成为电独立。在单位板401之间,夹装有用于保持单位板401间的间隔的间隔物47。各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表背面为正极、负极,如图3C所示,电连接通过导线46来连接,导线46在间隔物47上进行连接。在单位板401的端部存在取出电极,能够与邻接的单位板401电连接。2列的元件例的电极端子构成为同极性。
在该例子中,如图4A所示,在车厢体21的左右的顶板24、24上,各2列地沿车厢体21的长边方向设置有多个单位板401。车厢20的长边方向与车辆直行状态下的车厢20的行进方向对应。
单位板401如图4B所示那样,被连接成各单位板401的2列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元件列成为串联连接。
单位板401自身也可以采用不经由导线46,而如图4D所示那样将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不同极性的表背面彼此直接局部重叠连接的单片构造。其中,单位板401的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数量、排列是任意的。
而且,沿着车厢20的长边方向串联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元件列在与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被配置多列,成为各元件列在两端被并联连接的构成。
通常认为,由于被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等遮蔽,所以背阴与向阳之间的分界线朝向车辆行进方向的时间较多。因此,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串联连接的方向是任意的,但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与行进方向正交地配置多列沿行进方向串联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元件列,即使一部分的列背阴,输出也不会减小,因此是优选的。
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元件列的排列不需要与车辆的直行状态下的行进方向完全平行,通常5~20度左右的角度是允许的。
另外,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40时,如图4C所示,从单位板401的前端顶点A向车厢的行进方向平行引出的直线与板后端顶点B之间的距离通常在5mm以下,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下。
另外,也可以对各单位板401设置旁路二极管。即使多个串联连接中的一部分板由于背阴等而无法发电,该板也不会成为障碍而对发电造成不良影响。
太阳能电池板4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8mm,优选其厚度在0.3mm~25mm的范围。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7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当为25mm以下时,行驶中的风阻小,不影响燃料效率。
另外,太阳能电池板41的单位面积的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9[kg/m2],优选为6[kg/m2]以下。如果重量为6[kg/m2]以下,则货车的重心不怎么向上部移动,不影响行驶稳定性。
例如汽车的最大稳定倾斜角一般需要为35度以上,值越大则行驶稳定性越高,在10吨车的车厢中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情况下,如果总重量约为100kg以下,则能够确保最大稳定倾斜角为45度,可以得到足够的行驶稳定性。其中,10吨车的车厢顶棚面积约为18m2,如果设置6kg/m2的太阳能电池板,则总重量约为100kg。
太阳能电池板41的单位面积的重量优选为5[kg/m2]以下,更优选为4[kg/m2]以下。另外,重量通常为0.3[kg/m2]以上,优选为0.5[kg/m2]以上,更优选为1.0[kg/m2]以上。
另外,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优选为5[W/kg]以上。能够不对货车的行驶性能造成影响地长时间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7.7[W/kg]。
优选为10[W/kg]以上,更优选为15[W/kg]以上。但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存在极限,通常为100[W/kg]以下,优选为70[W/kg]以下,更优选为50[W/kg]以下。由于效率4%相当于6.7W/kg,效率6%相当于10W/kg,效率10%相当于16.7W/kg,所以按照上述那样进行设定。
在该例子中,太阳能电池40的单位板为40枚,每枚的最大输出为23.6[Wp],整体输出为944[Wp]。
该蓄电池的容量(Wh)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Wp:峰瓦(wattpeak))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
优选为0.5(Wh/Wp)以上,更优选为1(Wh/Wp)以上,而且优选为8(Wh/Wp)以下,更优选6(Wh/Wp)以下。
下面,对太阳能电池板40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例1
图5A是将太阳能电池板40永久固定于顶板24的例子。
在该例子中,利用沿着车厢体2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保持器70来按压各单位板401的板列410的长边方向侧缘,并利用铆钉71将保持器70和各单位板401结合在一起。
如图5B、图5C所示那样,在保持器7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有凸部74,在宽度方向的左右侧缘设有按压肋。在凸部74与按压肋75、75之间设有间隙。在保持器70的凸部中设有铆钉孔72,铆钉孔72与铆钉71之间隔着密封材料73不透水地固定。在2列的情况下,保持器70成为将2列的单位板401的板列410的中间部分与左右两端部的3个部位固定的构成。
例2
图6A~图6D是将太阳能电池板40可更换地安装于顶板24的例子。
在该例子中,利用螺栓83、螺母84来将固定于各单位板401的安装板82固定到利用铆钉87固定了的固定杆81上。即,构成为在固定杆81上不能旋转地安装螺栓83的头部83a,螺栓83的螺丝轴83b从固定杆81向上方突出,使该螺栓83的螺丝轴83b插入固定于单位板401的安装板82的安装孔82a,通过螺母84被拧紧固定。而且,在固定杆81上,借助支承托架86固定有电缆420。
安装板82是沿着固定杆81延伸的截面弯曲成S字形状的薄板,具备:沿着固定杆81的侧面延伸的纵片部;从纵片部的上端向固定杆81的上面侧弯曲并延伸的螺栓固定片部;以及从纵片部的下端向与固定杆81相反侧弯曲并被固定于单位板401的板固定片部。
例3
在图7A~图7C中,能够将例2的螺栓83从固定杆81拆卸,在固定杆81上设有用于安装螺栓83的缺口81a。这样,能够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板401为单位进行更换。
如例2、例3所示那样,如果可以拆卸太阳能电池板,则如图7C所示,能够以单位板为单位进行更换,在作业性、成本方面是有利的。
在附图中没有具体记载安装方法,但作为如例2、例3所示那样固定成能够拆卸的构成,在与各单位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供导线通过的孔。
例4
在图8A、图8B中,成为例2、例3的单位板401借助安装板282和板按压杆287,被铆钉288一体地固定于车厢的顶板24的构成。在用铆钉288直接固定太阳能电池板自身这方面与例2、例3不同。该板按压杆287与固定杆81为大致相同高度,安装板282为平板构成。其他构成与例2同样,对于同一构成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以上的例1~例4是用铆钉、保持器、固定杆、螺栓、螺母等安装部件,通过机械结合将太阳能电池板40固定于车厢20的例子,但作为机械结合例,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能够利用公知的各种机械结合。
例5
图9A、图9B是利用双面胶带90将太阳能电池板40粘接固定于顶板24的例子。
作为粘接固定的方法,除了利用如双面胶带90那样的粘结带,还可以利用粘接剂来进行粘接。
例6
图10A、图10B是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保护层自身兼任车厢的顶板的构成。
即,对该太阳能电池板(图10A)而言,在太阳能电池元件41的表背面层叠有由EVA树脂、热可塑性聚烯烃树脂等构成的密封材料层42、43,通过将在表面设有ETFE等表面保护层44的单位板340粘接于车厢20的顶板24,能够利用顶板24作为太阳能电池(单位板340)的背面保护层。
如图10B所示,通过在预先开口形成了电极取出口24a的顶板24上,对位载置单位板340,并利用加热加压等进行粘接而将密封材料层43热熔接在顶板24上实现一体化,来形成该太阳能电池板。
此外,也可以取代车厢的顶板24而利用车厢侧面板、车厢后方侧面板等其他部分。
作为其方法,例如有利用粘接剂来粘接单位板340的方法;将单位板340的密封材料层43作为粘接层,通过加热压接来进行粘接的方法等。
[1]对利用粘接剂来粘接单位板340的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常用方法来制作由表面保护层44、表面密封材料层42、太阳能电池元件41、背面密封材料层43构成的单位板340。通过在背面密封材料层43侧的面形成例如由氟系树脂(例如PTFE、ETFE、PFA、PBDF、PVF等)构成的脱模层(未图示),能够在室温以下进行保管,在向车厢的顶板24的粘接时能够随时使用。相反侧的面也可以用脱模薄膜来加以覆盖。
在向顶板24粘接时,以背面密封材料层43侧为下,将单位板340排列在顶板24上,在进行了对位后,对顶板24的粘接位置涂覆粘接剂,并除去脱模层,进行加压粘接。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加热。通过在粘接后放置一定时间等,来使粘接稳定。作为粘接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粘接对象的种类等而使用以往公知的粘接剂。根据本例,大面积施工比较容易。
作为其他的例子,可以取代液状粘接剂的涂覆而夹着片材状的粘接剂,同样地进行加压粘接。除了大面积施工比较容易以外,还能够缩短工序循环周期。
作为又一个例子,可以在向顶板24粘接后形成表面保护层44。
[2]说明将单位板340的背面密封材料层43作为粘接层,通过加热压接来进行粘接的方法。
在制作单位板340时,使用热可塑性聚烯烃等热可塑性树脂作为背面密封材料层43,在使聚烯烃树脂片材与太阳能电池元件41接触后,进行加压加热来使片材软化熔接。随后在背面形成脱模层,能够在室温以下进行保管。
在向顶板24粘接时,以背面密封材料层43侧为下,将单位板340排列在顶板24上,在进行对位后,去除脱模层,进行加压加热,使背面保护层43软化而热熔接于顶板24,然后进行冷却,完成粘接。
根据本例,不使用专用的粘接剂、不需要粘接剂涂覆工序,能够简化粘接工序。
作为其他例,在制作单位板时,使用EVA树脂等交联性树脂作为背面密封材料层43,在使未交联的EVA树脂与太阳能电池元件41接触后,加压加热(例如140℃,12分钟)到EVA树脂的交联度为50~80%,当交联度变为目标值时停止加压加热,暂时停止交联促进。将其称为半交联单位板。随后在背面形成脱模层,能够以室温以下在暗处保管。
在向顶板24粘接时,以背面保护层侧为下,将半交联单位板排列在顶板24上,在进行对位后,去除脱模层,加压加热到例如在145℃下交联度为85%以上,并进行冷却,完成与顶板24的粘接。
根据本例,不利用专用的粘接剂、无需粘接剂涂覆工序,能够简化粘接工序。
作为其他例,可以在向顶板24粘接后形成表面保护层44。
将单位板的密封材料层作为粘接层并通过加热压接来进行粘接的方法在耐候性方面是优选的,特别优选是利用交联性树脂作为密封材料层来形成半交联单位板的类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太阳能电池板的板安装部作为车厢的顶板,但也可以将车厢侧面、车厢后方侧面等其他部分作为板安装部。
(太阳能电池板的其他方式)
图11是利用非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例子。
图11A是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板构成的概略立体图,图11B是板的俯视图。
在该方式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为2.3mm,重量约为5.7[kg/m2],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3[W/kg]。另外,蓄电池的容量(Wh)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Wp:峰瓦)之比是3(Wh/Wp),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Sp是驾驶室面积Sd的约4倍。
该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240的构成也成为在太阳能电池元件241的受光面侧(箭头方向)以及非受光面侧双方,隔着密封材料层(EVA)242、243,具备表面保护层244(ETFE)和由铁板构成的作为背面保护层的基板245的构成。
非晶硅是单片构造,不通过导线地使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直接接触而连接。
其连接方向如使用图4A等说明那样,是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了多列沿着货车车辆为直行状态的行进方向、即沿着车厢的长边方向串联连接的串联元件列的方向。
图2A~图2C是表示货车车辆的其他方式的图,图2A是表示不利用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的驱动力,而仅以专用的电机来驱动压缩器的构成的图,图2B是表示与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独立地设置冷冻机专用的发动机35来驱动压缩器的构成的图,图2C是表示车厢体21内的收纳室中的一部分区域是冷冻库22的构成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能够利用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的驱动力来进行驱动控制的压缩器32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即,压缩器也可以成为不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而仅以专用的电机来进行驱动那样的构成(图2A所示的电动压缩器34)。该专用的电动机被由发动机充电的电池驱动,辅助性地利用由太阳能电池板40发电产生的电力或由蓄电池50供给的电力。此外,也可以不将由太阳能电池板40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蓄积到蓄电池50中,而蓄积到由发动机充电的电池中。
另外,关于压缩器的驱动,也可以是不利用货车车辆1的行驶用的发动机的驱动力的方式(主发动机式),而应用如图2B所示那样,与货车车辆1的发动机独立地设置冷冻机专用的发动机35,利用冷冻机专用的发动机35的驱动力来驱动压缩器36的方式(副发动机式)。副发动机式相对于主发动机式,通常具有能够以固定能力来进行冷却的优点,主发动机式与副发动机式相比,在装载量(重量和容积两方)、燃料效率等方面具有优点。其中,在图2B中省略了蓄电池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厢体21内的全部区域都构成冷冻库22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如图2C所示,是车厢体21内的收纳室中的一部分区域构成冷冻库22的构成。该情况下,冷冻库22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优选的方式,冷冻库22被设置在车厢体21中的与热交换单元31接近(邻接)的区域(货车车辆1的前方区域),车厢体21中的其他区域成为收纳无需冷却的装载物的收纳室23。
其中,在本说明书中“冷冻车”是指在保冷车中装备了冷冻机的车辆的总称,是指以保持冷冻或者冷藏保管货物的状态来进行输送的货车车辆。因此,货车车辆1也可以是所谓的冷藏车。该情况下,设置于车厢20的冷冻库(冷却储藏库)22相当于对需要冷藏的物品进行收纳的隔热构造的冷藏库,冷冻机30相当于对冷藏库内进行冷却(保持低温)的冷却装置。
另外,作为车厢,也可以成为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了冷却储藏库的车厢体与车厢主体能够分离的构造。例如,对于在平体上堆载的集装箱,出于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了冷却储藏库的车厢体这一含义,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车厢体中。可以对该集装箱的顶板敷设太阳能电池板。在如集装箱那样车厢体可以分离的情况下,只要预先将来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缆的连接器与驾驶车辆侧的连接器连接即可。
(实施方式2)
以下,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货车车辆具备冷却机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具备对驾驶室的室温进行调整的空调装置(空调机构)的货车车辆。其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构成部分同样的构成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在图12A中,1表示货车车辆整体,该货车车辆1具备驾驶车辆10和车厢20,在车厢20中设置有具备收纳装载物的收纳室的车厢体21。在驾驶车辆10中,设有对驾驶室13内的室温进行调整的主空调装置130、和副空调装置131这两个空调装置,在车厢体21外表面设有对主空调装置130和副空调装置131供给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40。而且,在车厢20上设有蓄电池50,该蓄电池50蓄积由太阳能电池板40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板40的不足电力。
驾驶车辆10如图13A概略表示那样,在驾驶室13的前部设有驾驶席14和助手席15,在后方设有休息舱16。在该实施方式中,与驾驶席侧的主空调装置130独立地设有休息舱用的副空调装置131。如图12A所示,副空调装置131的室内机132安装在驾驶车辆10的后壁板,副空调装置131的室外机133安装在驾驶车辆10的棚顶与导风板17之间的空间。
副空调装置131自身是公知的构造,在室外机133中设有对气化后的制冷剂进行加压的未图示的压缩器和使制冷剂凝缩的冷凝器,在室内机132中设有使制冷剂气化的蒸发塔,虽未特别图示,但制冷剂通过配管而循环。在室内机132中设置有送风机,由蒸发塔热交换后的冷风或者暖风被向室内送风。构成空调装置131的室外机133的压缩器以及设于室内机132的送风用的电机等被由太阳能电池板40发电产生的电能驱动控制。
主空调装置130也是公知的构造,虽未特别图示,但与副空调装置131同样,具备对气化后的制冷剂进行加压的压缩器、和使制冷剂凝缩的冷凝器以及使制冷剂气化的蒸发塔,由蒸发塔从驾驶室的前部热交换后的冷风或者暖风被向室内送风。在发动机驱动的过程中,压缩器被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通过电磁离合器来切换与发动机的驱动轴的动力传达。可以按照在发动机停止时也进行驱动的方式通过离合器连结电机,也可以成为不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而由专用的电机驱动压缩器的构成。
被设置太阳能电池板40的车厢体21如图13B所示,是以顶面部中央的铰链部26为中心,左右的边厢(顶板以及车厢侧面)25、25向上下开闭的边厢体,在边厢25、25关闭的状态下如所谓的厢式货箱那样为长方体形状,各边厢25、25的顶板24、24成为大致水平的平面形状。在该边厢的顶板24、24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40。
太阳能电池板40经由电缆420与控制装置60连接。控制装置60还连接着副空调装置131的室内机132、室外机133以及蓄电池50。控制装置60被设置于驾驶车辆10或者车厢20,驱动控制空调装置131的室内机132以及室外机133。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设定成将副空调装置131的最大的消耗电力除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重量而得到的值的1.2倍以上。
这样,如果可以确保太阳能电池板40受到足够的日照,则能够以太阳能电池板40单独地实现副空调装置131的驱动。因此,即使在停止了发动机的泊车过程中也能够驱动副空调装置131。当然,还能够用于行驶时的副空调驱动。另外,无论是泊车中还是行驶中均能够使用太阳能电池板40的输出作为空调驱动的辅助电力。
与想要使在盛夏的炎热天气下泊车的货车的驾驶室13内的温度急速降低时的空调的消耗电力相比,在降低一定程度的温度后,总是维持该温度所用的副空调装置131的消耗电力(稳定状态的消耗电力)更少。如果能够发出比该稳定状态的消耗电力高的电量,则能够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发电能力,在相当程度的时间充分胜任副空调装置131的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货车车辆具备最大消耗电力大的主空调装置130和最大消耗电力小的副空调装置131这二台空调装置,能够对副空调装置131供给太阳能电池板40的发电能量。
在急速制冷、供暖时,仅驱动主空调装置130或者驱动主和副两方的空调装置130、131,在稳定状态下仅驱动副空调装置131。此时如果可以确保充分的日照,则能够以太阳能电池板40单独地实现副空调装置131的驱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只要能够对货车车辆加装附加类型的副空调装置131和太阳能电池板40即可,所以具有能够容易地用于现有货车车辆的优点。另外,只要将副空调装置131和太阳能电池板40直接连接即可,具有控制系统也简易的优点。
能够根据一天的标准的日照量变化模式,概略算出太阳能电池板40的发电产生的输出变化。根据研究,能够仅以太阳能电池板40进行从晴朗的夏日午前10点到午后2~3点左右、即4个小时以上的空调驱动。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能够胜任最热时间段的空调,所以燃料消耗量以及CO2的削减效果明显。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把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设定成将副空调装置131的最大消耗电力除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重量而得到的值的1.2倍以上,但优选为2.0倍以上,更优选为3.0倍以上。分别能够胜任从同一天午前9点到午后4点左右、从同一天午前8点午后5点左右的能量供给。而且,通常为20倍以下,优选为15倍以下,更优选为10倍以下。
其中,当对空调装置130、131进行供暖运转时,例如在行驶过程中利用发动机的排热来供暖运转,在停车过程中怠速,利用来自太阳能电池板40或者蓄电池的电能来驱动电动加热泵等,从而可以进行供暖运转。当然,在行驶中也可以利用电能。
另外,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优选为5[W/kg]以上。能够不对货车的行驶性能造成影响地长时间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7.7[W/kg]。
优选为10[W/kg]以上,更优选为15[W/kg]以上。但是,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存在极限,通常为100[W/kg]以下,优选为70[W/kg]以下,更优选为50[W/kg]以下。由于效率4%相当于6.7W/kg,效率6%相当于10W/kg,效率10%相当于16.7W/kg,所以如上述那样设定。
在该例子中,太阳能电池40的单位板是40枚,每枚的最大输出是23.6[Wp],整体输出是944[Wp]。
优选该蓄电池的容量(Wh)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Wp:峰瓦)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更优选为0.5(Wh/Wp)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Wh/Wp)以上,而且优选为8(Wh/Wp)以下,更优选为6(Wh/Wp)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该比设为3,能够以蓄电池对空调驱动约8小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Sp是驾驶室13的俯视面积Sd的约4倍,但优选为1~7倍以下。更优选为1.5倍以上。而且,5倍以下是更优选的。能够进行空调的驱动,并抑制太阳能电池板的重量,不对货车的行驶稳定性造成影响。而且,货车的最大装载量不会大幅受损,且货车的燃料效率的恶化也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备2台空调装置,能够对一个空调装置供给来自太阳能电池的电能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具备3台以上空调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只要对于其中的至少1空调装置能够供给来自太阳能电池的电能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与已有的空调装置独立地新设置了休息舱用的副空调装置的附加类型,但在如图12B所示,仅具备一个驾驶席侧的已有空调装置130的方式中,构成为利用来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力,对发动机室侧的压缩器以及室内机的送风电机等进行驱动。
压缩器能够通过电磁离合器切换来自发动机的驱动轴的动力传递、和来自独立设置的电机的动力传递。
在发动机室侧的压缩器被发动机的驱动力驱动的情况下,虽未特别图示,但只要成为通过离合器切换发动机侧的驱动力的传递,由独立的电机进行驱动的构成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不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而利用专用的电机来驱动压缩器的构成。或者,也可以成为能够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由交流发电机(发电机)发电,将得到的电能供给专用的电机的构成。
另外,也可以将空气调节器的送风口设置在寝室,对寝室的室温进行设定且控制,以便能够选择性地进行休息舱内的空调。
而且,把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设定成将空调装置130的最大消耗电力除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重量而得到的值的0.2倍以上。
该情况下,也能够仅以来自太阳能电池板40的发电能量,在相当程度的时间充分胜任空调装置130的驱动。
即,如果把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设定成将空调装置130的最大的消耗电力除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重量而得到的值的0.2倍以上,则在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40确保充分的日照的情况下,能够以太阳能电池板40单独实现空调装置130的稳定状态的驱动。
与想要使在盛夏的炎热天气下泊车的货车的驾驶室13内的温度急速降低时的空调的消耗电力相比,在降低一定程度温度后,总是维持该温度所用的空调装置130的消耗电力(稳定状态的消耗电力)更少。如果能够发出比稳定状态的消耗电力高的电能,则能够仅以来自太阳能电池板40的发电能量,在相当程度的时间充分胜任空调装置130的驱动。
即,如果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板40的发电能量供给空调装置130,则在可确保充分的日照的情况下,能够以太阳能电池板40单独实现空调装置130的稳定状态的驱动。由于该方式(方法)不使用副空调装置,所以在成本方面有利,尤其是向新车辆应用具有优点。
如上所述,如果把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设定成将空调装置130的最大的消耗电力除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重量而得到的值的0.2倍以上,则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对太阳能电池板40可以确保充分的日照的情况下,能够以太阳能电池板40单独实现空调装置130的稳定状态的驱动。能够仅以太阳能电池板来进行从晴朗的夏日午前10点到午后2~3时左右、即4个小时以上的空调驱动。由于以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来进行最热时间段的空调,所以燃料消耗量以及CO2的削减效果显著。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把太阳能电池板40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设为将空调装置130的最大消耗电力除以太阳能电池板40的重量而得到的值的0.2倍以上,但优选为0.35倍以上,更优选为0.5倍以上。分别能够提供从同一天午前9点到午后4点左右、从同一天午前8点到午后5点左右的能量。而且,通常为20倍以下,优选为15倍以下,更优选为10倍以下。
此外,也可以在急速制冷时等空调装置130的消耗电力大时,利用来自蓄电池的电能对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另外,也可以作为通过在货车的停车中以稳定状态持续地或者不连续地使空调装置130制冷运转,来防止驾驶室内温度变成高温的系统。由此,由于不需要急速制冷,所以可以使用最大消耗电力小的装置作为空调装置130。
对于车厢体,在图示例中以边厢类型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所谓的箱型的厢式货车,在堆积了槽车、集装箱的车厢等特种车辆中也能应用。关于槽车,毋容置疑需要满足安全基准,例如对于牛奶等非危险物的集装箱也能够应用。
另外,也可以是平体,可以蒙上车篷等顶棚并在其上进行安装,总而言之,只要是具备收纳装载物的收纳部的车厢体即可。
另外,作为车厢,也可以是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与车厢主体能够分离那样的构造。例如,对于在平体上装载的集装箱,出于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这一含义,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车厢体中。可以对该集装箱的顶板敷设太阳能电池板。在如集装箱那样车厢体可分离的情况下,只要使来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缆的连接器与驾驶车辆侧的连接器能够连接即可。
除此之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1...货车车辆;10...驾驶车辆;11...发动机室;13...驾驶室;16...休息舱;17...导风板;20...车厢;21...车厢体;22...冷冻库;23...收纳室;24...顶板;24a...电极取出口;25...边厢;26...铰链部;30...冷冻机;31...热交换单元;32...压缩器;33...电动机;40...太阳能电池板;41...太阳能电池元件;41a、41b...电极;41c...发电层;42、43...密封材料层;44...表面保护层;45...基板(基材层);46...导线;47...间隔物;50...蓄电池;60...控制装置;70...保持器;71...铆钉;72...铆钉孔;73...密封材料;74...凸部;75...肋;81...固定杆;81a...缺口;82...安装板;83...螺栓;83a...头部;83b...轴;84...螺母;86...支承托架;87...铆钉;282...安装板;287...板按压杆;288...铆钉;90...双面胶带;130...主空调装置;131...副空调装置;132...室内机;133...室外机;240...太阳能电池板;241...太阳能电池元件;244...表面保护层;245...基材层;340...单位板。

Claims (103)

1.一种货车车辆,具备:
包含驾驶室的驾驶车辆、与驾驶车辆连结并具有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的车厢、以及设置于所述车厢体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为25m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的重量为6kg/m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驾驶室的温度进行调整的温度调整机构,
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温度调整机构供给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冷却储藏库,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用于对所述冷却储藏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对所述驾驶室的室温进行调整的空调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积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的不足电力的蓄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积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的不足电力的蓄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蓄电池的容量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其中,所述蓄电池的容量的单位为Wh,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的单位为Wp、即峰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蓄电池的容量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其中,所述蓄电池的容量的单位为Wh,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的单位为Wp、即峰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3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3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 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3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3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3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3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3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背面保护层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37.根据权利要求1~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具备如下构成:在与车辆直行的状态下的所述车厢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多列元件列,各单元列被并联连接,所述元件列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沿着所述行进方向串联连接而成的。
38.根据权利要求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或者35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是仅以专用的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冷却机构。
39.根据权利要求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或者35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是通过设置冷冻机专用的发动机来驱动压缩机的冷却机构。
40.根据权利要求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或者35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一部分的区域是冷冻库。
41.根据权利要求4、6、8、12、14、16、18、20、22、24、26、28、30、32、34或者36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空调装置,设置有对所述驾驶室内的室温进行调整的主空调装置、和副空调装置这两个空调装置。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主空调装置和所述副空调装置供给电能。
43.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永久固定于所述车厢的顶板。
44.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货车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车厢的顶板能够更换。
45.一种车厢,与货车车辆的驾驶车辆连结,并具有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在所述车厢体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为25m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的重量为6kg/m2以下。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从太阳能电池板对温度调整机构供给电能,该温度调整机构被设置于所述货车车辆,对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驾驶室的温度进行调整。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冷却储藏库,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用于对所述冷却储藏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冷却机构供给电能。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对所述驾驶室的室温进行调整的空调装置,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空调装置供给电能。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积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的不足电力的蓄电池。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积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剩余电力并且补充太阳能电池的不足电力的蓄电池。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该蓄电池的容量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其中,所述蓄电池的容量的单位为Wh,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的单位为Wp、即峰瓦。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该蓄电池的容量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之比在0.1~10Wh/Wp的范围内,其中,所述蓄电池的容量的单位为Wh,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输出的单位为Wp、即峰瓦。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54.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5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56.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57.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58.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59.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60.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61.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62.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与所述车厢体独立的构造被安装于所述车厢体的外表面。
63.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64.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65.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66.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67.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68.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安装部件以机械结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6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7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7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72.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7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7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粘接固定于所述车厢体。
7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保护层的基材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76.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保护层的基材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77.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保护层的基材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7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保护层的基材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79.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保护层的基材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8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除去了保护层的基材的构成与所述车厢体的板粘接成一体,构成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车厢板。
81.根据权利要求45~8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具备如下构成:在与车辆直行的状态下的所述车厢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多列元件列,各单元列被并联连接,所述元件列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沿着所述行进方向串联连接而成的。
82.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以及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是仅以专用的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冷却机构。
83.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以及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是通过设置冷冻机专用的发动机来驱动压缩机的冷却机构。
84.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3、55、57、59、61、63、65、67、69、71、73、75、77以及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一部分的区域是冷冻库。
85.根据权利要求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以及8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空调装置,设置有对所述驾驶室内的室温进行调整的主空调装置、和副空调装置这两个空调装置。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主空调装置和所述副空调装置供给电能。
87.根据权利要求57~6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永久固定于所述车厢的顶板。
88.根据权利要求57~6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车厢的顶板能够更换。
89.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被设置于与货车车辆的驾驶车辆连结的车厢的覆盖装载物收纳部的车厢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为25mm以下,并且单位面积的重量为 6kg/m2以下。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温度调整机构供给电能,该温度调整机构被设置于所述货车车辆,对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所述驾驶室的温度进行调整。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冷却储藏库,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用于对所述冷却储藏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冷却机构供给电能。
92.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调整机构是对所述驾驶室的室温进行调整的空调装置,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空调装置供给电能。
93.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94.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95.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96.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单位重量的最大输出q为5W/kg以上。
97.根据权利要求91或9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是仅以专用的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冷却机构。
98.根据权利要求91或9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是通过设置冷冻机专用的发动机来驱动压缩机的冷却机构。
99.根据权利要求91或9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物收纳部的一部分的区域是冷冻库。
100.根据权利要求92或9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空调装置,设置有对所述驾驶室内的室温进行调整的主空 调装置、和副空调装置这两个空调装置。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主空调装置和所述副空调装置供给电能。
102.根据权利要求89~9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被永久固定于所述车厢的顶板。
103.根据权利要求89~9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
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车厢的顶板能够更换。 
CN2010900012362U 2009-10-16 2010-10-15 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5691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9876 2009-10-16
JP2009-239876 2009-10-16
PCT/JP2010/068151 WO2011046198A1 (ja) 2009-10-16 2010-10-15 トラック車輌及び荷台並びに太陽電池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56915U true CN202656915U (zh) 2013-01-09

Family

ID=4387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90001236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56915U (zh) 2009-10-16 2010-10-15 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1046198A1 (zh)
CN (1) CN202656915U (zh)
WO (1) WO201104619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525A (zh) * 2014-09-17 2014-12-24 太仓京和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对驾驶室进行温度控制的冷冻冷藏车
CN105034823A (zh) * 2015-07-03 2015-11-11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太阳能冷藏车
CN114228624A (zh) * 2022-01-27 2022-03-25 德龙动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顶行李箱及工作方法
CN115447678A (zh) * 2022-09-28 2022-12-09 广州霸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集成化卡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3105472A1 (ja) * 2012-01-13 2015-05-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344942B2 (ja) * 2014-03-27 2018-06-20 三輪精機株式会社 キャブチルト装置
CN105035188A (zh) * 2015-08-31 2015-11-11 李宏江 晒不热的车厢和各种室厢
WO2020035578A1 (de) * 2018-08-17 2020-02-20 Keestrack N.V. Raupenmobile baumaschine
CN109177857A (zh) * 2018-11-14 2019-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链运输车
CN110228352B (zh) * 2019-06-14 2022-09-30 沛县迅驰专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厢体内部通风性能的厢式半挂车
WO2021156651A1 (en) 2020-02-05 2021-08-12 Machinery Plant „Astra“ Ab Photovoltaic electrical energy gener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road tanker for liquid or gas products method thereof
CN111845365A (zh) * 2020-06-30 2020-10-30 江苏爱派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6979B2 (ja) * 1992-09-25 2001-04-16 日産ディーゼル工業株式会社 ソーラ発電利用冷凍車の制御方法
JP2000085449A (ja) * 1998-09-09 2000-03-2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載用冷却装置
JP2001206046A (ja) * 2000-01-26 2001-07-31 Showa Alum Corp 車両用冷房又は暖房システム
JP2006200820A (ja) * 2005-01-20 2006-08-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光発電装置搭載冷凍車
US20090211621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Leblanc Kenneth Flexible Magnetically Attached Solar Electric Collecto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525A (zh) * 2014-09-17 2014-12-24 太仓京和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对驾驶室进行温度控制的冷冻冷藏车
CN105034823A (zh) * 2015-07-03 2015-11-11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太阳能冷藏车
CN114228624A (zh) * 2022-01-27 2022-03-25 德龙动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顶行李箱及工作方法
CN114228624B (zh) * 2022-01-27 2024-01-12 德龙动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顶行李箱及工作方法
CN115447678A (zh) * 2022-09-28 2022-12-09 广州霸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集成化卡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46198A1 (ja) 2013-03-07
WO2011046198A1 (ja) 201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6915U (zh) 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CN202669424U (zh) 货车车辆、车厢以及太阳能电池板
CN102666161B (zh) 卡车用空调控制装置以及卡车
JPWO2011078109A6 (ja) トラック車輌用の空調制御装置、トラック車輌、車輌、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US9882527B2 (en) De-icing solar panel
US20100236608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heater
CN102910107A (zh) 一种太阳能混合动力冷藏装置
US20140338730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heater
CN10718102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恒温装置
US20130076078A1 (en) Sunroof panel with solar charg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3246285U (zh) 一种汽车用制冷降温系统
CN202782846U (zh) 一种太阳能型蓄冷式冷藏车
CN201285784Y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蓄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01698387A (zh) 车用太阳能发电、隔热装置
US2023030095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aving slab
CN208134011U (zh) 一种车内温度调节装置及车辆
CN206364546U (zh) 一种充电桩
CN104527502A (zh) 一种电动型蓄冷式冷藏车
CN102201727A (zh) 一种电动汽车液冷电源模块
CN204526960U (zh) 一种电动型蓄冷式冷藏车
CN104104309B (zh) 太阳能汽车电源
JP3188001U (ja) トラック車輌及び荷台並びに太陽電池パネル
CN202371960U (zh) 一种车载太阳能冰箱
CN202782619U (zh)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汽车防晒罩
JP3188002U (ja) トラック車輌及び荷台並びに太陽電池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