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51466U - 线缆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51466U CN202651466U CN 201220320086 CN201220320086U CN202651466U CN 202651466 U CN202651466 U CN 202651466U CN 201220320086 CN201220320086 CN 201220320086 CN 201220320086 U CN201220320086 U CN 201220320086U CN 202651466 U CN202651466 U CN 2026514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insulating body
- cable connector
- connector structure
- accommodation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线缆连接器结构,包括一具有数个收容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的数个导电端子、具有数个导线且分别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的连接本体及插设于连接本体上的盖体,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其前端的接触部、固持于收容槽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延伸且外露的焊接部,该线缆容置于连接本体上,而线缆的导线则与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相互连接,使得连接本体得以与绝缘本体相互组装,而盖体则插设固定于连接本体,借此达到线缆与导电端子稳固连接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提高导线与导电端子的连接稳固性的线缆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SATA电连接器由于其高速传输速率而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随着各类连接器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连接器的小型化与生产的快速化。
在组装SATA电连接器组合中,导电端子与导线必定要相互焊接,由于导线的柔软性与收缩性,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能一次性准确地焊接,而且,由于分别焊接至导电端子的导线数量较多,每根导线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收缩程度不同,会造成焊接点排列不整齐,到导线受到向后的拉力时,某一根导线会脱落。
此外,由于目前现有的SATA电连接器组合属于高度较高的结构,并不适用于空间有限的电子产品。再者,现有的SATA电连接器组合是先完成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隔板及支架等元件组装,再进行线缆的焊接加工,当发生组装及焊接品质的问题时,将一并损失绝缘本体、数个导电端子、隔板、支架及线缆,因此,实有改良结构的必要。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SATA电连接器组合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SATA电连接器组合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及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线缆连接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导线及导电端子稳固连接,增加连接稳定性的线缆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可于连接本体后方容置及穿设,达到提供导线以不同方向穿出的线缆连接器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包括:
一个绝缘本体,其前端延伸有一个对接部,而该绝缘本体内形成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对接部上则设有数个收容槽,而该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个与该容置空间相互连通的一个线缆槽;
一个连接本体,插设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连接本体前端设有数个导电端子沟槽,后端则设有至少一个盖体容置槽,而该连接本体底部则设有能够供线缆容置的一个线缆容置槽,该线缆容置槽与该线缆槽对齐;
数个导电端子,各该导电端子具有用以插设固定于该连接本体的各该导电端子沟槽的一个固定部及自该固定部一侧延伸并能够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收容槽的一个接触部及自该固定部另一侧延伸的一个焊接部;
该连接本体的该线缆容置槽中容设有一条线缆,且该线缆包含有数条与该数个导电端子焊接部分别相互连接的导线;
至少一个盖体,插设固定于该连接本体的该盖体容置槽中。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该绝缘本体包含有一个基部及自该基部延伸的一个对接部,且该基部及该对接部内形成有该容置空间。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该绝缘本体的该对接部上形成有可供与一个对接电连接器相互连接的一个收容部,而该对接部的该收容部上则设有可供该数个导电端子容纳的该收容槽。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该绝缘本体的该基部的该容置空间外侧则设有至少一个本体凹部及至少一个本体凸部。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该连接本体的顶端及底端则设有与该绝缘本体的该本体凹部及该本体凸部相互对应的至少一个连接凸部及至少一个连接凹部,通过该连接凹部及连接凸部的设置,使该连接本体能够卡扣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各该导电端子的该接触部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且分别容设于各该收容槽内,而该焊接部则朝该连接本体的底部的该线缆容置槽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该盖体外侧延伸有至少一个卡扣部,通过该卡扣部的设置使该盖体能够插设于该连接本体上。
如上所述的线缆连接器,该连接本体后方另设有一个线缆容置部,通过该线缆容置部的设置,使线缆能够由该连接本体中央穿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包括一个具有数个收容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的数个导电端子、一条具有数个导线且分别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的连接本体及插设于连接本体上的盖体,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位于其前端的接触部、固持于收容槽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延伸且外露的焊接部,该线缆容置于连接本体的底部上,而线缆的导线则与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相互连接,使得连接本体得以与绝缘本体通过凹部及凸部的相互卡扣而可相互组装连接,使得连接本体可将导线及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本体内,而盖体则插设固定于连接本体的后端,通过盖体将连接本体后方盖合,借此达到线缆与导电端子稳固连接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本体后方设有一导线容置槽,当连接本体插设组装于绝缘本体后,通过导线容置槽的设置,使得导线得以自连接本体后方穿出,可改变导线的出线方向,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得以针对不同产品使用,大幅增加产品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线缆连接器相较,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连接本体与绝缘本体的组装连接,使得位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线缆得以稳固设置于绝缘本体上。
2.通过盖体的设置,使其得以轻易盖合于连接本体上,达到易于组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局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局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另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1基部 12对接部
13容置空间 14收容部 15收容槽
16本体凹部 17本体凸部 18线缆槽
2 连接本体 21导电端子沟槽 22线缆容置槽
23盖体容置槽 24连接凸部 25连接凹部
26线缆容置部 3导电端子 31固定部
32接触部 33焊接部 4 线缆
41导线 5盖体 51卡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立体局部组合及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包含有:
一绝缘本体1,该绝缘本体1包含有一基部11,该基部11整体为矩形结构,而基部11上则再向前延伸有一对接部12,使得基部11及对接部12为一渐缩阶梯状的矩形结构,该基部11及对接部12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3,其中,该对接部12上形成有一可供与对接电连接器相互连接的收容部14,且对接部12的收容部14上则设有可供数个导电端子收容的数个收容槽15,而绝缘本体1的基部11的容置空间13外侧则设有数个本体凹部16及本体凸部17,且于绝缘本体1侧边形成有一线缆槽18;
一连接本体2,该连接本体2其整体为一矩形结构,且其整体大小与绝缘本体1的基部11的容置空间13体积大小相当,使该连接本体2能够插设于该容置空间13内,而连接本体2前端设有数个导电端子沟槽21,而底部(图中未标示)则设有一可供线缆容置的线缆容置槽22,后端则设有数个盖体容置槽23,顶端(图中未标示)及底端(图中未标示)则设有与绝缘本体1的本体凹部16及本体凸部17相互对应的连接凸部24及连接凹部25,通过连接凹部25及连接凸部24的设置,使其得以卡扣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容置空间13内;
数个导电端子3,该导电端子3具有可插设固定于连接本体2的导电端子沟槽21的固定部31、自固定部31一侧延伸并可插设于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5的接触部32及自固定部31另一侧延伸的焊接部33,当导电端子3插设组装后,该接触部32位于绝缘本体1收容部14的收容槽15内,使其得以与对接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而焊接部33则朝连接本体2底部的线缆容置槽22方向延伸;
一线缆4,该线缆4包含有数个导线41,该线缆4容置于连接本体22底部的线缆容置槽22,而导线41则可与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3相互焊接固定,当连接本体2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后,该线缆4则自绝缘本体1侧边的线缆槽18穿出;
数个盖体5,该盖体5外侧延伸有数个卡扣部51,通过卡扣部51的设置使其得以插设于连接本体2上,使其得以将连接本体2盖合,并固定于绝缘本体1后侧,据此完成连接本体2及绝缘本体1组合的目的。
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结构的另一结构分解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其整体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其差别在于,该连接本体2后方中央另设有一线缆容置部26,通过中央的线缆容置部26的设置,使其提供连接本体2与绝缘本体1组装后,线缆4得以自连接本体2中央穿出,达到改变线缆4的出线方向,使其得以应用于不同的电子产品上,提高产品的应用范围及领域。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Claims (8)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包含有:
一个绝缘本体,其前端延伸有一个对接部,而该绝缘本体内形成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对接部上则设有数个收容槽,而该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个与该容置空间相互连通的一个线缆槽;
一个连接本体,插设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连接本体前端设有数个导电端子沟槽,后端则设有至少一个盖体容置槽,而该连接本体底部则设有能够供线缆容置的一个线缆容置槽,该线缆容置槽与该线缆槽对齐;
数个导电端子,各该导电端子具有用以插设固定于该连接本体的各该导电端子沟槽的一个固定部及自该固定部一侧延伸并能够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收容槽的一个接触部及自该固定部另一侧延伸的一个焊接部;
该连接本体的该线缆容置槽中容设有一条线缆,且该线缆包含有数条与该数个导电端子焊接部分别相互连接的导线;
至少一个盖体,插设固定于该连接本体的该盖体容置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含有一个基部及自该基部延伸的一个对接部,且该基部及该对接部内形成有该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对接部上形成有可供与一个对接电连接器相互连接的一个收容部,而该对接部的该收容部上则设有可供该数个导电端子容纳的该收容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基部的该容置空间外侧则设有至少一个本体凹部及至少一个本体凸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本体的顶端及底端则设有与该绝缘本体的该本体凹部及该本体凸部相互对应的至少一个连接凸部及至少一个连接凹部,通过该连接凹部及连接凸部的设置,使该连接本体能够卡扣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导电端子的该接触部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且分别容设于各该收容槽内,而该焊接部则朝该连接本体的底部的该线缆容置槽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外侧延伸有至少一个卡扣部,通过该卡扣部的设置使该盖体能够插设于该连接本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本体后方另设有一个线缆容置部,通过该线缆容置部的设置,使线缆能够由该连接本体中央穿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20086 CN202651466U (zh) | 2012-07-04 | 2012-07-04 | 线缆连接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20086 CN202651466U (zh) | 2012-07-04 | 2012-07-04 | 线缆连接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51466U true CN202651466U (zh) | 2013-01-02 |
Family
ID=4742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200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51466U (zh) | 2012-07-04 | 2012-07-04 | 线缆连接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514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5253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压缩机的电连接连接器 |
-
2012
- 2012-07-04 CN CN 201220320086 patent/CN2026514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5253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压缩机的电连接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21683U (zh) | 电源连接器组件 | |
CN201303084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2832479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103711U (zh) | 电连接器及移动设备 | |
CN20336756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259796U (zh) | 一种连接可靠的电源分配器 | |
CN202651466U (zh) | 线缆连接器结构 | |
CN202285295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757266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927758U (zh) | 转接器 | |
CN201113071Y (zh) | 复合式插座电连接器 | |
CN102751598B (zh) | Sata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3339331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3180090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组 | |
CN20227598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7030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13963U (zh) | 一种数据线及其端子结构 | |
CN204992094U (zh) | 微型插头电连接器 | |
CN105071086A (zh) | 一种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 |
CN204030036U (zh) | 一种线对板电连接器及其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 | |
CN20279742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282835U (zh) |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 |
CN203260966U (zh) | 母线连接装置 | |
CN202333267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19833797U (zh) | 一种智慧笔集中充电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