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3934U - 一种煤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3934U
CN202613934U CN 201220255237 CN201220255237U CN202613934U CN 202613934 U CN202613934 U CN 202613934U CN 201220255237 CN201220255237 CN 201220255237 CN 201220255237 U CN201220255237 U CN 201220255237U CN 202613934 U CN202613934 U CN 202613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rotating cylinder
drying device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552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山
刘玺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DOS ZHONGYU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DOS ZHONGY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DOS ZHONGY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DOS ZHONGY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552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3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3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39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干燥装置,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上的炉门和排烟口,炉体包括火室和烟道,火室通过烟道与排烟口相通,烟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转筒通过排烟口与炉体相通,转筒上设置有出料口,转筒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扬料板沿所述转筒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转筒上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排尘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转筒相连通;排尘口经第一引风机与火室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本干燥装置将滞留在干式除尘器内的粉尘回收利用作为火室的燃料,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使大气环境免于粉尘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煤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干燥装置,属于干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新开采的煤中含有很高的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大大降低煤的燃烧热值,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干燥处理。通常采用高温烟气对煤进行干燥处理所采用的设备一般为转筒烘干机,包括产生高温烟气的加热炉、进出物料的转筒和转筒驱动装置等,物料经过转筒内的同时,由加热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在转筒腔内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从而完成对物料的烘干过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32333Y公开了一种转筒卧式烘干机,包括鼓风机、高温沸腾炉、提升机、料仓、变频调速皮带机、下料管、转筒、扬料板、传动系统、除尘系统、引风机、卸料罩、下料器和皮带运输机;扬料板均匀分布在转筒的内壁上,在转筒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二次扬料打散器,用于与扬料板配合将物料分散均匀;除尘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和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
上述技术中,由高温沸腾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中对物料进行干燥后,经干燥的物料经卸料罩进入下料器,并通过皮带运输机及时运送出去;使用后的高温烟气经除尘系统除尘后直接排放到外界。在上述过程中,由除尘系统脱除下来的粉尘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除尘系统在该系统的出尘口进行收集,然后做废弃物进行处理,并没有使收集的粉尘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浪费了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使用后的高温烟气经除尘系统除尘后直接排放到外界,但由除尘系统脱除下来的粉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利用;进而提出一种可将脱除后的粉尘进行再利用的煤干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炉门和排烟口,所述炉体包括火室和烟道,所述火室通过所述烟道与所述排烟口相通,所述烟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转筒,所述转筒通过所述排烟口与所述炉体相通,所述转筒上设置有出料口;与所述转筒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排尘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转筒相连通;所述排尘口经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
所述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之间设置有储料罐。
所述储料罐通过给料机与所述火室相连接,所述给料机上设置有输送带,沿所述输送带的传动方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位于与所述炉门相接触的位置,用于向所述火室中添加燃料。
在所述烟道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所述第一挡火焰板的上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挡火焰板的下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沿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与第二挡火焰板之间具有适于烟气流通的通道;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具有交错区域。
还设置有湿式除尘器,在所述湿式除尘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干式除尘器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湿式除尘器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湿式除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设置有干燥机。
所述干燥机通过第二引风机与烟囱相连接。
在所述转筒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所述扬料板沿所述转筒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炉门和排烟口,所述炉体包括火室和烟道,所述火室通过所述烟道与所述排烟口相通,所述烟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转筒,所述转筒通过所述排烟口与所述炉体相通,所述转筒上设置有出料口;与所述转筒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排尘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转筒相连通;所述排尘口经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
待干燥的煤粉由加料口进入转筒,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转筒带动煤粉随之转动并与进入转筒中的高温烟气相混合,使煤粉与高温烟气混合得更均匀,煤粉被充分地干燥。干燥后的煤粉由出料口收集使用,含有粉尘的高温烟气由进气口进入干式除尘器中,除尘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滞留下的粉尘由排尘口排出,并在第一引风机的带动下进入相连通的火室作为燃料燃烧,从而使经除尘器脱除的粉尘得到了再利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除尘系统脱除下来的粉尘得不到利用,只能做废弃物处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第一引风机与所述火室之间设置有储料罐。由排尘口排出的粉尘来不及进入火室中燃烧时,可事先储存在储料罐中,待火室中需要燃料时,直接将储料罐中的粉尘作为燃料加进火室中燃烧。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储料罐通过给料机与所述火室相连接,所述给料机上设置有输送带,沿所述输送带的传动方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位于与所述炉门相接触的位置,用于向所述火室中添加燃料。通过在储料罐与炉门之间设置给料机,尤其是通过在给料机上设置输送带,可以方便地自动向火室中输送燃料,从而免去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不便和危险。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在所述烟道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所述第一挡火焰板的上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挡火焰板的下端与所述炉体的内壁相连接;沿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与第二挡火焰板之间具有适于烟气流通的通道;垂直于所述烟道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具有交错区域。这样燃料在火室中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用于对物料进行干燥,同时火室中的火焰被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隔挡住,不能进入转筒,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高温烟气极易将火室中的火焰携带入转筒中引燃物料,而引发产品损失和生产安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还设置有湿式除尘器,在所述湿式除尘器的顶部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干式除尘器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湿式除尘器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底部设置有排污口。经干式除尘器除尘后的气体中仍含有颗粒较小的粉尘,这部分粉尘排放到外界仍然会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需要进一步处理;通过湿式除尘器的水浴或喷淋作用使颗粒较小的粉尘与水接触、混合,之后一起由排污口排出收集,同时经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两次除尘的气体排出到外界。这样,通过进一步设置湿式除尘器能够更好地除去气体中颗粒较小的粉尘,使气体得到进一步净化,达到排放标准。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湿式除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设置有干燥机。除尘净化后的气体中仍含有大量的水分,由于工业中所使用的气体都有一定的含水量标准,因此这部分的净化气体不能直接回用于工业,通过干燥机脱除掉净化气体中的水分,所得到的干燥气体可直接回用于工业生产,节约了工业成本。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所述干燥机通过第二引风机与烟囱相连接。通过烟囱和第二引风机可以直接将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外界大气中。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在所述转筒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所述扬料板沿所述转筒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在转筒转动的过程中,扬料板将待干燥的煤粉扬起,并在拋落过程中与高温烟气均匀地混合,从而使煤粉能够被充分地干燥。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储料罐的煤干燥装置;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储料罐和给料机的煤干燥装置;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储料罐、给料机、第一挡火焰板和第二挡火焰板的煤干燥装置;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储料罐、给料机、第一挡火焰板、第二挡火焰板和湿式除尘器的煤干燥装置;
图6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储料罐、给料机、第一挡火焰板、第二挡火焰板、湿式除尘器和干燥机的煤干燥装置;
图7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储料罐、给料机、第一挡火焰板、第二挡火焰板、湿式除尘器、干燥机、第二引风机和烟囱的煤干燥装置;
图8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储料罐、给料机、第一挡火焰板、第二挡火焰板、湿式除尘器、干燥机、第二引风机、烟囱和扬料板的煤干燥装置;
其中附图标记为:1-炉门,2-炉体,3-火室,4-烟道,5-排烟口,6-加料口,7-扬料板,8-转筒,9-出料口,10-壳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排尘口,14-第一引风机,15-储料罐,16-给料机,17-输送带,18-管道,19-气体进口,20-湿式除尘器,21-气体出口,22-排污口,23-干燥机,24-第二引风机,25-烟囱,26-第一挡火焰板,27-第二挡火焰板,28-转动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干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2和设置在所述炉体2上的炉门1和排烟口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炉门1设置在所述炉体2的一端,所述排烟口5设置在所述炉体2的另一端;所述炉体2包括火室3和烟道4,所述火室3通过所述烟道4与所述排烟口5相通,所述烟道4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口6上设置有可控制加料口6启闭的部件;转筒8,所述转筒8的一端通过所述排烟口5与所述炉体2相通,所述转筒8上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出料口9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所述转筒8的任意位置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9设置在所述转筒8远离所述炉体2的一端,所述出料口9上设置有可控制出料口9启闭的部件;与所述转筒8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28,所述转动驱动装置28为常见的控制所述转筒8转动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装置28设置在所述转筒8沿其轴线方向的中部;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10、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排尘口13,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转筒8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干式除尘器的进气口11与所述转筒8远离炉体2的一端相通,所述干式除尘器内还设置有风机和滤袋,在风机的作用下,含尘烟气由转筒8进入到干式除尘器中并经滤袋过滤除尘,过滤后的气体在风机的带动下由出气口12排出,过滤出的粉尘由排尘口13排出;所述排尘口13经第一引风机14与所述火室3相连通,用于将粉尘输送至所述火室3内作为燃料燃烧。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待干燥的煤粉由加料口6进入转筒8,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8,转筒8带动煤粉随之转动并与进入转筒8中的高温烟气相混合,使煤粉与高温烟气混合得更均匀,煤粉被充分地干燥。干燥后的煤粉由出料口9收集使用,含有粉尘的高温烟气由进气口11进入干式除尘器中,除尘后的气体由出气口12排出,滞留下的粉尘由排尘口13排出,并在第一引风机14的带动下进入相连通的火室3作为燃料燃烧,从而使经除尘器脱除的粉尘得到了再利用。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将未来得及燃烧的粉尘收集起来供后续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引风机14与所述火室3之间设置有储料罐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罐15与所述火室3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可控的开关。
在此基础上,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方便、安全地向火室3中添加燃料,如图3所示,所述储料罐15通过给料机16与所述火室3相连接,所述给料机16上设置有输送带17,沿所述输送带17的传动方向,所述输送带17的末端位于与所述炉门1相接触的位置,用于向所述火室3中添加燃料。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火室3中的火焰窜入转筒8中带来物料损耗和安全问题,在所述烟道4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火焰板26和第二挡火焰板27,所述第一挡火焰板26的上端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挡火焰板27的下端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相连接;沿所述烟道4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26与第二挡火焰板27之间具有适于烟气流通的通道;垂直于所述烟道4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26和第二挡火焰板27具有交错区域,如图4。
为了进一步减少所排出气体中的粉尘,在以上基础上,如图5所示还设置有湿式除尘器20,在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顶部设置有气体进口19,所述气体进口19通过管道18与所述干式除尘器的出气口12相连通,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出口21,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液体喷头,液体喷头所喷出的液体与进入湿式除尘器20内的烟气相接触、混合,最终使气体中的粉尘与液体形成混合物,由排污口22排出,达到了进一步除尘的目的。
在以上所述的煤干燥装置的基础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为了降低排出气体中的水含量,如图6所示,以达到工业使用的气体标准,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气体出口21连接设置有干燥机23,所述干燥机23为任何市售的可用于干燥气体的装置。
进一步地,为了将除尘后的气体及时排放到外界,所述干燥机23通过第二引风机24与烟囱25相连接,如图7。
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待干燥的煤料在转筒8中充分与高温烟气相混合,在所述转筒8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7,所述扬料板7沿所述转筒8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如图8。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待干燥的煤粉由加料口6进入转筒8,火室3内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转筒8,同时火室3内的火焰被第一挡火焰板26和第二挡火焰板27阻隔在火室3中,不会窜入转筒8内;转筒8带动煤粉随之转动,扬料板7将煤粉扬起、拋落使煤粉与转筒8内各处的高温烟气均能充分地接触、混合,使煤粉被更充分地干燥。干燥后的煤粉由出料口9收集使用,含有粉尘的高温烟气由进气口11进入干式除尘器中,除尘后的气体由出气口12排出,滞留下的粉尘由排尘口13排出。由出气口12排出的气体中仍含有颗粒较小的粉尘,这部分气体由气体进口19进入湿式除尘器20中,气体中的粉尘与湿式除尘器20中液体喷头喷出的水相接触、混合,形成的泥水混合物由排污口22排出,最终净化后的气体由气体出口21经干燥机23脱水后,在第二引风机24的作用下由烟囱25排放到外界;由干式除尘器的排尘口13排出的粉尘在第一引风机14的带动下进入与之相连通的储料罐15,储料罐15通过给料机16将粉尘等燃料添加进火室3内供燃烧,从而使经除尘器脱除的粉尘得到了回收利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煤干燥装置,包括,
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炉体(2)和设置在所述炉体(2)上的炉门(1)和排烟口(5),所述炉体(2)包括火室(3)和烟道(4),所述火室(3)通过所述烟道(4)与所述排烟口(5)相通,所述烟道(4)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6);
转筒(8),所述转筒(8)通过所述排烟口(5)与所述炉体(2)相通,所述转筒(8)上设置有出料口(9);
与所述转筒(8)连接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28);
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包括壳体(10)、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排尘口(13),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转筒(8)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尘口(13)经第一引风机(14)与所述火室(3)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火室(3)内输送粉尘作为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机(14)与所述火室(3)之间设置有储料罐(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15)通过给料机(16)与所述火室(3)相连接,所述给料机(16)上设置有输送带(17),沿所述输送带(17)的传动方向,所述输送带(17)的末端位于与所述炉门(1)相接触的位置,用于向所述火室(3)中添加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道(4)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挡火焰板(26)和第二挡火焰板(27),所述第一挡火焰板(26)的上端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挡火焰板(27)的下端与所述炉体(2)的内壁相连接;沿所述烟道(4)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26)与第二挡火焰板(27)之间具有适于烟气流通的通道;垂直于所述烟道(4)的轴向,所述第一挡火焰板(26)和第二挡火焰板(27)具有交错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湿式除尘器(20),在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顶部设置有气体进口(19),所述气体进口(19)通过管道(18)与所述干式除尘器的出气口(12)相连通,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下部设置有气体出口(21),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气体出口(21)连接设置有干燥机(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23)通过第二引风机(24)与烟囱(2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筒(8)内壁上连接设置有扬料板(7),所述扬料板(7)沿所述转筒(8)的轴向呈螺旋形排列。
CN 201220255237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煤干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3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5237 CN202613934U (zh)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煤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5237 CN202613934U (zh)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煤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3934U true CN202613934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47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5523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3934U (zh)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煤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39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2131A (zh) * 2015-04-28 2015-07-22 徐州振丰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利用烧砖隧道窑余热进行洗煤厂煤泥烘干的装置
CN107166919A (zh) * 2017-07-07 2017-09-15 安庆泽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干燥的滚筒干燥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2131A (zh) * 2015-04-28 2015-07-22 徐州振丰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利用烧砖隧道窑余热进行洗煤厂煤泥烘干的装置
CN107166919A (zh) * 2017-07-07 2017-09-15 安庆泽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干燥的滚筒干燥机
CN107166919B (zh) * 2017-07-07 2019-05-10 新沂市中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干燥的滚筒干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2114B (zh) 一种有机吸附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
CN204620007U (zh) 一种有机吸附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
CN2893438Y (zh) 一种含盐有机废液焚烧系统
CN208124299U (zh) 生活垃圾气化焚烧系统
CN105465794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3288328B (zh) Pta活性污泥烘干、焚烧的方法及设备
CN202613934U (zh) 一种煤干燥装置
CN107606623B (zh) 一种小型垃圾气炭互补炭化燃烧炉
CN207035777U (zh) 一种带有干燥装置的燃料输送系统
CN109321263A (zh) 生物质固体燃气的制备工艺
CN205893035U (zh) 低热值污泥“三化”处理装置
CN102589271A (zh) 颗粒燃料燃烧器
CN108456540A (zh) 一种生物质多单元连续热裂解集成系统
CN206073082U (zh) 城市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01439507U (zh) 污泥净化处理装置
CN104567299A (zh) 一种回转烘干装置
CN104534478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09639028U (zh)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
CN204006066U (zh) 一种末精煤干燥系统粉尘处理装置
CN207958249U (zh) 一种装修垃圾与污泥的并联碳化处置系统
CN206935999U (zh) 一种危废循环处理系统
CN205245189U (zh) 污泥焚烧系统
CN205174379U (zh) 一种干化焚烧系统
CN202613918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烟气的煤烘干装置
CN207661783U (zh) 一种小型垃圾气炭互补炭化燃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