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80954U -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80954U
CN202580954U CN 201220182438 CN201220182438U CN202580954U CN 202580954 U CN202580954 U CN 202580954U CN 201220182438 CN201220182438 CN 201220182438 CN 201220182438 U CN201220182438 U CN 201220182438U CN 202580954 U CN202580954 U CN 202580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acklight
backboard
prismatic lens
enhancement film
brightness enhan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824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华
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Guiyang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Guiyang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Guiyang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824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80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80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809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液晶屏面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底部和背板侧部,所述背板底部内壁安装有所述光源,所述背板侧部端口支撑所述液晶屏面板,还包括沿所述光源至所述液晶屏面板的方向,依次安装的棱镜片、扩散片和增亮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调整膜片组合的排列方式,可以在不增加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的基础上,实现膜片组合光学雾度增加一倍的效果,从而遮蔽了现有背光模组中的灯影,提升背光模组的主观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背光模组的电视机。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具有该种背光模组的电视机。 
背景技术
现有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直下式背光模组,及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为了制造超薄电视机,常会出现因混光距离不足,导致主观上灯影的问题,造成主观效果不良。 
相关技术中,为解决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的主观灯影问题,通常采用增加混光距离的方式。但是,这样会使的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增加,不利于实现背光模组及电视机的超薄化设计。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为了保证良好的主观效果,使得混光距离较大,背光模组及电视机的厚度较大,电视机的外形不美观;如果减小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混光距离,又会导致主观灯影为题,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和主观效果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背光模组,实现在不增加背光模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雾度,解决灯影问题。 
有鉴于此,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液晶屏面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底部和背板侧部,所述背板底部内壁安装有所述光源,所述背板侧部端口支撑所述液晶屏面板,还包括沿所述光源至所述液晶屏面板的方向,依次安装的棱镜片、扩散片和增亮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棱镜片、扩散片和所述增亮膜依次叠放于所述背板侧部的端口,所述液晶屏面板将所述棱镜片、扩散片及所述增亮膜压紧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棱镜片的边缘与所述扩散片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扩散片的边缘与所述增亮膜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增亮膜的边缘与所述液晶屏面板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棱镜片的边缘与所述背板侧部端口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棱镜片、扩散片和所述增亮膜分别挂接于所述背板侧部端口。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膜片组合方式,将扩散片置于棱镜片和增亮膜之间,在不增加背光模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将背光模组的光学雾度明显提升,将主观灯影遮盖,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主观效果,提升电视机的品质和档次。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电视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视机,采用新型的背光模组,通过改变膜片组合方式,将扩散片置于棱镜片和增亮膜之间,在不增加背光模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将背光模组的光学雾度明显提升,将主观灯影遮盖,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主观效果,提升电视机的品质和档次,同时提高电视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各部件与附图标记问的对应关系如下: 
1背板  11背板底部  12背板侧部 
2光源  3液晶屏面板 4扩散片    5棱镜片 
6增亮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先结合附图说明一下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的直下式CCFL背光模组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为了将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常常会出现混光距离不够的情况,这样会导致主观灯影问题,造成背光模组主观效果不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直下式CCFL背光模组及LED背光模组的主观灯影问题,通常采用增加混光距离的方式。但是,这样做会使得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增大,不利于实现背光模组及电视机的超薄化设计。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膜片组合包括扩散片4、棱镜片5及增亮膜6,其中, 
扩散片4的主要作用是:将由光源2发出的有序的光线打散,形成无序的光线,从而达到主观画面亮度均匀的目的; 
棱镜片5的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方向的光线通过棱镜反射,使光束最终朝向同一个方向,实际上,是通过减小光束视角,以达到正视观看亮度增加的目的; 
增亮膜6的主要作用是:把一部分不可见光变成可见光,从而实现增亮的目的。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膜片组合的排列方式是:沿光源2至液晶屏面板3的方向,依次为扩散片4、棱镜片5及增亮膜6。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通过调整膜片组合的排列方式,可以在不增加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的基础上,实现膜片组合光学雾度增加一倍的效果,从而遮蔽了现有背光模组中的灯影,实现了不增大混光距离的前提下,提升背光模组的主观效果的目的。 
基于此发现,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2、液晶屏面板3和背板1,所述背板1包括背板底部11和背板侧部12,所述背板底部11内壁安装有所述光源2,所述背 板侧部12端口支撑所述液晶屏面板3,还包括沿所述光源2至所述液晶屏面板3的方向,依次安装的棱镜片5、扩散片4和增亮膜6。 
本实施例中,光源2采用的LED灯,LED灯具有光束收聚性好,便于背光模组中的动态控制,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主观效果,同时,LED灯光线亮度高,成本低,可以降低背光模组及电视机的整机成本。 
当然,还可以采用CCFL灯作为背光模组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棱镜片5、扩散片4及增亮膜6的组合,首先通过棱镜片5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聚光作用,然后再通过扩散片4将光束打散,形成无序的光线,最后通过增亮膜6,将无序光线中不可见光变成可见光,从而达到遮蔽灯影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棱镜片5,可以将各个方向的光线通过棱镜反射,使光束最终朝向同一个方向,实际上,是通过减小光束视角,以达到正视观看亮度增加的目的; 
扩散片4,可以将由光源2发出的有序的光线打散,形成无序的光线,从而达到主观画面亮度均匀的目的; 
增亮膜6,可以把一部分不可见光变成可见光,从而实现增亮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棱镜片5、扩散片4和所述增亮膜6依次叠放于所述背板侧部12的端口,所述液晶屏面板3将所述棱镜片5、扩散片4及所述增亮膜6压紧固定。 
由于液晶屏面板3会由前面框和背板夹紧固定,所以液晶屏面板3也可以将棱镜片5、扩散片4及增亮膜6压紧,保证膜片组合的安装牢固性,这样,还省去了各层光学膜片之间的连接件,节省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与所述扩散片4的边缘之间还可以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棱镜片5和扩散片4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两层膜片之间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棱镜片5的边缘开口,然后将棱镜片5挂在背板侧部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进一步,所述扩散片4的边缘与所述增亮膜6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扩散片4和增亮膜6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两层膜片之间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扩散片4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扩散片4的边缘开口,然后将扩散片4挂在背板侧部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进一步,所述增亮膜6的边缘与所述液晶屏面板3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增亮膜6和液晶屏面板3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增亮膜和液晶屏面板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增亮膜6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增亮膜6的边缘开口,然后将增亮膜6挂在背板侧部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进一步,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与所述背板侧部12端口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棱镜片5和背板侧部12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棱镜片5和背板侧部12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棱镜片5的边缘开口,然后将棱镜片5挂在背板侧部12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膜片组合方式,将扩散片置于棱镜片和增亮膜之间,在不增加背光模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将背光模组的光学雾度明显提升,将主观灯影遮盖,提高了背光模 组的主观效果,提升电视机的品质和档次。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的新型背光模组。 
新型背光模组中,包括光源2、液晶屏面板3和背板1,所述背板1包括背板底部11和背板侧部12,所述背板底部11内壁安装有所述光源2,所述背板侧部12端口支撑所述液晶屏面板3,还包括沿所述光源2至所述液晶屏面板3的方向,依次安装的棱镜片5、扩散片4和增亮膜6。 
本实施例中,光源2采用的LED灯,LED灯具有光束收聚性好,便于背光模组中的动态控制,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主观效果,同时,LED灯光线亮度高,成本低,可以降低背光模组及电视机的整机成本。 
当然,还可以采用CCFL灯作为背光模组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棱镜片5、扩散片4及增亮膜6的组合,首先通过棱镜片5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聚光作用,然后再通过扩散片4将光束打散,形成无序的光线,最后通过增亮膜6,将无序光线中不可见光变成可见光,从而达到遮蔽灯影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棱镜片5,可以将各个方向的光线通过棱镜反射,使光束最终朝向同一个方向,实际上,是通过减小光束视角,以达到正视观看亮度增加的目的; 
扩散片4,可以将由光源2发出的有序的光线打散,形成无序的光线,从而达到主观画面亮度均匀的目的; 
增亮膜6,可以把一部分不可见光变成可见光,从而实现增亮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棱镜片5、扩散片4和所述增亮膜6依次叠放于所述背板侧部12的端口,所述液晶屏面板3将所述棱镜片5、扩散片4及所述增亮膜6压紧固定。 
由于液晶屏面板3会由前面框和背板夹紧固定,所以液晶屏面板3也可以将棱镜片5、扩散片4及增亮膜6压紧,保证膜片组合的安装牢固性,这样,还省去了各层光学膜片之间的连接件,节省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与所述扩散片4的边缘之间还可以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棱镜片5和扩散片4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两层膜片之间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 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棱镜片5的边缘开口,然后将棱镜片5挂在背板侧部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进一步,所述扩散片4的边缘与所述增亮膜6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扩散片4和增亮膜6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两层膜片之间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扩散片4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扩散片4的边缘开口,然后将扩散片4挂在背板侧部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进一步,所述增亮膜6的边缘与所述液晶屏面板3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增亮膜6和液晶屏面板3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增亮膜和液晶屏面板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增亮膜6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增亮膜6的边缘开口,然后将增亮膜6挂在背板侧部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进一步,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与所述背板侧部12端口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强棱镜片5和背板侧部12之间的连接,保证其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发生偏离和脱落,保证电视机的整机稳定性,连接可以采用双面胶带或胶水。采用双面胶带可以保证牢固地连接强度,同时干净整洁,保证棱镜片5和背板侧部12的光洁度,以及背光模组和电视机的光整度;采用胶水粘贴,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操作方便,采用手工或机器均可顺利完成,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所述棱镜片5的边缘还可以挂接于背板侧部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棱镜片5的边缘 开口,然后将棱镜片5挂在背板侧部12的插舌上,这样不仅连接强度高,而且省去了胶水或胶带的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视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视机,采用新型的背光模组,通过改变膜片组合方式,将扩散片置于棱镜片和增亮膜之间,在不增加背光模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将背光模组的光学雾度明显提升,将主观灯影遮盖,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主观效果,提升电视机的品质和档次,同时提高电视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液晶屏面板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底部和背板侧部,所述背板底部内壁安装有所述光源,所述背板侧部端口支撑所述液晶屏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光源至所述液晶屏面板的方向,依次安装的棱镜片、扩散片和增亮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扩散片和所述增亮膜依次叠放于所述背板侧部的端口,所述液晶屏面板将所述棱镜片、扩散片及所述增亮膜压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的边缘与所述扩散片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的边缘与所述增亮膜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的边缘与所述液晶屏面板的边缘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的边缘与所述背板侧部端口之间通过双面胶带或胶水粘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扩散片和所述增亮膜分别挂接于所述背板侧部端口。
10.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 201220182438 2012-04-26 2012-04-26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0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2438 CN202580954U (zh) 2012-04-26 2012-04-26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2438 CN202580954U (zh) 2012-04-26 2012-04-26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80954U true CN202580954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5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8243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80954U (zh) 2012-04-26 2012-04-26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80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6726A (zh) * 2019-04-02 2020-10-13 鸿富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6726A (zh) * 2019-04-02 2020-10-13 鸿富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5667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4297999B (zh) 液晶模组和曲面显示装置
CN108881761B (zh) 一种背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3901654B (zh) 光学膜片组的安装结构
CN105842919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9856838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3025439U (zh) 液晶显示模块的封装结构
CN103345088B (zh) 直下式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5161532A1 (zh) 曲面双面液晶显示器
US929927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402061A (zh) 液晶模块拼接式背板及其拼接构造
US8579455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9946442U (zh) 一种通孔处设置缺口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408729B2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203068333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635810A (zh) 背光模组
EP2230441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580748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580954U (zh)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20558147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3337957U (zh) 直下式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3965759U (zh) 一种液晶模组装配结构
CN203054377U (zh) 防止面板漏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39183B (zh)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1788335U (zh) 大功率型led光源的直下式液晶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