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9839U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Google Patents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49839U CN202549839U CN2012201027050U CN201220102705U CN202549839U CN 202549839 U CN202549839 U CN 202549839U CN 2012201027050 U CN2012201027050 U CN 2012201027050U CN 201220102705 U CN201220102705 U CN 201220102705U CN 202549839 U CN202549839 U CN 2025498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d
- light
- source
- luminescence chip
- emitting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LED发光芯片,由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电连接组成,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背面均直接固定在金属支架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由两片以上的新型LED发光芯片串联组成的LED灯。本实用新型的LED发光芯片在组装时,只需将LED点光源贴紧排列在散热的金属支架上,再进行电连接即可,其组装工艺简单,可大大提高LED发光芯片的组装效率。同时,通过改变LED发光芯片的散热方式,提高了LED发光芯片的散热性能,从而延长LED发光芯片的使用寿命。在相同的散热效果,比现有的使用贴片灯珠加铝基板的散热方式节省了50%导热铝型材,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由新型LED发光芯片组装的LED灯,其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更有利于LED灯的普及和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产品,特别涉及一种LED灯。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功耗小、使用寿命长、低成本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如LED日光灯、LED室内照明灯、LED显示屏、LED灯饰等等。随着国家对绿色光源的日益重视,LED产品的市场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散热问题,是所有LED光源产品都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现有的LED室内照明灯、日光灯等,一般是由几十颗单独封装好的LED点光源电连接组成。每一颗LED点光源都是在其背部设置有可以传热的铝基板,铝基板贴紧普通的导热性胶,然后进行封装。封装好的每一颗LED点光源的散热是通过导热性胶再与外界的热沉连接,经过多次多层传导把LED点光源使用时产生的大量热能缓慢的导出到热沉上。由此可见,现有的LED点光源通过上述的散热方式导致其散热性能不理想,从而影响由LED点光源组装的LED灯的使用寿命。而现在市场上LED日光灯、LED室内照明灯不仅存在着散热性能差的问题,还存在着组装工艺复杂的情况:现有的LED灯必须经过这样的组装工艺:将封装好的LED点光源逐颗逐颗贴在热沉上-过高温回流焊,将LED点光源焊接固定-逐颗LED点光源与电源连接,才能组装成成品。该组装工艺过程复杂,并增加了LED日光灯和LED室内照明灯的生产成本。因此,为了提高LED日光灯、LED室内照明灯的普及率和推广率,有必要对上述不足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LED发光芯 片,该LED发光芯片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由该LED发光芯片组装的LED灯,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更有利于LED灯的普及和推广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LED发光芯片,外部进行整体封装,其特征在于:由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电连接组成,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背面均直接固定在金属支架上。
通过上述方案,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直接固定在金属支架上再进行整体的外部封装(封装工艺采用现有的封装工艺),每个点光源的散热板均为整个金属支架,LED点光源使用时产生的大量热能可以直接通过金属支架快速导出,散热面积大,散热快。
更具体地说,所述金属支架是横截面呈“凸”形的条形金属支架,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背面均直接固定在条形金属支架的顶端平台上。金属支架“凸”形的设计:一方面在获得与“口”形支架相同的散热面积的基础上,节省金属材料,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可有效利用金属支架凸起的两侧作为LED点光源电连接的区域,一举两得。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条形金属支架顶端平台的两侧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通过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以实现与外部的电连接。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可以为任何导体制造的焊线平台或者是可以实现电连接的其他方式,方便LED点光源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是指分别固定在条形金属支架顶端平台的两侧平台上的导体条;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通过导体条以实现与外部的电连接。
所述导体条的顶端平面与条形金属支架顶端平台的平面为同一水平面。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两侧平台的空间放置导体条以增大散热的面积(导体同时也可传递热量);另一方面导体条可与条形金属支架形成规则的“口”形,方便整体的封装。
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中,每组LED点光源内所有的LED点光源并联;组之间串联。每组LED点光源内所有的LED点光源的连接方式可将电流均 分,分散到多个并联电路,减少单颗LED点光源的故障对整个光源的影响:即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同一组内的个别点光源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整个芯片的发光。
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中,每组LED点光源内的LED点光源数量相等。这样可使LED点光源组成的LED发光芯片的发光光线平均、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金属支架是指铝金属支架。铝金属的散热性能好,同时使用其作为金属支架可降低LED灯的生产成本。
一种由上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组装形成的LED灯,其特征在于:由两片以上的新型LED发光芯片串联组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如图4新型LED发光芯片内部电路原理图所示,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依次串联,每组LED点光源内所有的LED点光源并联电连接,电路电源设置在LED发光芯片的左边,通过LED发光芯片的电流方向是从左到右。由新型LED发光芯片组装形成的LED灯,则由两片以上的新型LED发光芯片依次串联组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如下的突出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在组装时,只需将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贴紧排列在散热的条形金属支架上,再引出导线后封装即可,其组装工艺简单,可大大提高LED发光芯片的组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改变了LED点光源的散热方式,提高了LED发光芯片的散热性能,从而延长LED发光芯片的使用寿命。
3、在达到相同的散热效果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方式比现有的使用贴片灯珠加铝基板的散热方式节省了50%导热铝型材,降低了LED发光芯片的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LED点光源的电连接方式可将电流均分,分散到多个并联电路,减少单颗LED点光源对整个光源的影响,同时可解决LED光源易死灯,光衰减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组装形成LED灯,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更有利于LED灯的普及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由三组、每组内三个LED点光源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组LED点光源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三组、每组内三个LED点光源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的内部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由N组、每组内N个LED点光源组成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的内部电路原理图;
其中,1为LED发光芯片、2为金属支架、3为LED点光源、4为第一焊线区、5为第二焊线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以下以由三组、每组内三个LED点光源组成的LED发光芯片为例进行说明。
由三组、每组内三个LED点光源组成的新型LED发光芯片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不包括外部的封装结构),一组LED点光源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三组LED点光源3背面直接固定在条形金属支架2上。其中,条形金属支架2的横截面呈“凸”形,每组内的三个LED点光源3均匀排列、紧贴固定在条形金属支架2的顶端平台上。LED点光源3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灯具产品的出光需要设置。
如图2所示,条形金属支架2顶端平台的两侧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焊线区4和第二焊线区5;三组LED点光源3通过第一焊线区4和第二焊线区5以实现与外部的电连接。第一焊线区4和第二焊线区5可以由导体条形成,方便LED点光源3实现电连接。导体条形成的第一焊线区4和第二焊线区5的顶端平面与条形金属支架2顶端平台的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由三组、每组内三个LED点光源组成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的 内部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同一组LED点光源内的三个LED点光源相互并联,三组LED点光源依次串联,组成新型LED发光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LED灯则由两组以上的LED发光芯片串联之后再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即可组装形成。该LED发光芯片中的LED点光源的电连接方式可将电流均分,分散到多个并联电路,减少单颗LED点光源对整个光源的影响,从而可延长LED发光芯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可解决LED发光芯片易死灯,光衰减大的问题。
上述的LED发光芯片可推广至由N组、每组内N个LED点光源组成,其内部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LED发光芯片,外部进行整体封装,其特征在于:由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电连接组成,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背面均直接固定在金属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是横截面呈“凸”形的条形金属支架,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背面均直接固定在条形金属支架的顶端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金属支架顶端平台的两侧平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通过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以实现与外部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是指分别固定在条形金属支架顶端平台的两侧平台上的导体条;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通过导体条以实现与外部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条的顶端平面与条形金属支架顶端平台的平面为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中,每组LED点光源内所有的LED点光源并联;组之间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以上的LED点光源中,每组LED点光源内的LED点光源数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金属支架是指铝金属支架。
9.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组装形成的LED灯,其特征在于:由两片以上的新型LED发光芯片串联组成。
10.一种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LED发光芯片组装形成的LED灯,其特征在于:由两片以上的新型LED发光芯片串联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027050U CN202549839U (zh) | 2012-03-16 | 2012-03-16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027050U CN202549839U (zh) | 2012-03-16 | 2012-03-16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49839U true CN202549839U (zh) | 2012-11-21 |
Family
ID=4717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0270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9839U (zh) | 2012-03-16 | 2012-03-16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4983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9284A (zh) * | 2012-03-16 | 2012-07-11 | 广东科立盈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CN104779245A (zh) * | 2014-01-12 | 2015-07-15 | 广东天下行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连片式汽车阅读灯 |
-
2012
- 2012-03-16 CN CN2012201027050U patent/CN2025498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9284A (zh) * | 2012-03-16 | 2012-07-11 | 广东科立盈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CN104779245A (zh) * | 2014-01-12 | 2015-07-15 | 广东天下行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连片式汽车阅读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13883U (zh) | 大功率led模块封装结构 | |
CN202259395U (zh) | 一种led光源 | |
CN101958387A (zh) | 新型led光源模组封装结构 | |
CN202549839U (zh)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
CN203423214U (zh) |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发光二极管灯管 | |
CN202708919U (zh) | 一种塔状led汽车灯 | |
CN102569284B (zh) | 新型led发光芯片及其组装形成的led灯 | |
CN102364684B (zh) | 一种led模组及其制造工艺 | |
CN203743903U (zh) | 一种led灯具模块 | |
CN202003993U (zh) | 一种大功率led封装结构 | |
CN202678310U (zh) | 基于cob技术封装的大功率led集成阵列照明光源 | |
CN202927583U (zh) | 一种led灯具 | |
CN202302944U (zh) | Led面光源用cob封装灯条模块 | |
CN201758139U (zh) | 新型led光源模组封装结构 | |
CN203322806U (zh) | 一种线性发光的led光源模组 | |
CN201884982U (zh) | 新型led光源模组封装结构 | |
CN203812906U (zh) | 一种led芯片封装体 | |
CN203351593U (zh) | 一种led芯片组合 | |
CN208422957U (zh) | 一种集成式led多芯片三维封装光源 | |
CN201462504U (zh) |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 |
CN201206742Y (zh) | 发光二极管照明模块 | |
CN201887044U (zh) | Led光源模组封装结构 | |
CN203179880U (zh) | 一种led发光管 | |
CN205919161U (zh) | 采用高压无金线白光led芯片的去电源化光电模组 | |
CN204577460U (zh) | 采用多层氮化铝基板的led封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