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1478U -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1478U
CN202541478U CN 201220090095 CN201220090095U CN202541478U CN 202541478 U CN202541478 U CN 202541478U CN 201220090095 CN201220090095 CN 201220090095 CN 201220090095 U CN201220090095 U CN 201220090095U CN 202541478 U CN202541478 U CN 202541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leading section
groove
vehicle front
lower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900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华
王玉超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900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1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1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14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上方的上保护支架和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下方的下保护支架;所述上保护支架具有第一吸能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后端与车身连接,前端与第一吸能部连接;所述下保护支架具有第二吸能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后端与车身连接,前端与第二吸能部连接;当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所述装置中上保护支架和下保护支架配合能很好保护行人的腿部。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行人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事业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汽车的增多,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汽车行业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汽车前端下部设置保险杆增加汽车安全性能,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通过设置保险杆能够降低事故中行人的伤害,虽然保险杆能降低伤害,但是它不能很好保护行人的下腿,导致事故中行人的腿部造成严重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旨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保护好行人的腿部,避免造成严重伤害。
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上方的上保护支架和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下方的下保护支架;
所述上保护支架具有第一吸能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后端与车身连接,其前端与第一吸能部连接;
所述下保护支架具有第二吸能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后端与车身连接,其前端与第二吸能部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吸能部具有前端部和呈网状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连接于前端部和第一支撑部之间;
所述第二吸能部具有前端部和呈网状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连接于前端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二吸能部的前端部具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呈U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前端部、后端部、位于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多个加强筋以及位于多个加强筋之间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后端部的端面上设有多个连接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加强筋具有水平部和向上倾斜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连接于水平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前端部之间,所述水平部连接于倾斜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后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还包括镶嵌于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一凹槽中且横向连接相邻加强筋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第一凹槽分为第一前部凹槽和第一后部凹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每个凹槽中都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加强筋,所述辅助加强筋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凹槽的部分凹槽中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加强筋,未设置辅助加强筋的第一凹槽中设有挖空槽,所述辅助加强筋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前端部、后端部和连接于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加强部,所述后端部端面和侧面上都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中所述上支架上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吸能部一体成型,所述下支架上的第二支撑部与第二吸能部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当行人与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上保护支架首先与行人大腿部位发生接触,吸收大腿的碰撞能量,防止大腿直接撞击刚度较大的发动机罩、发罩锁扣等刚性部件,可以降低行人大腿与车辆相碰撞的部位受到的伤害;所述下保护支架施加一个反作用力给行人的小腿部位,从而使行人的小腿部位被铲起,行人倒向车辆,因此可以降低行人小腿与车辆相碰撞的部位造成的伤害,如脚踝、胫骨、腓骨等,从而保护行人的安全。此外,上保护支架和下保护支架同时作用可支撑住行人大腿和小腿,减少行人大腿和小腿沿车辆行驶方向向车辆后部运动的位移量,减少行人膝部的弯曲角。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的下保护支架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的上保护支架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的下保护支架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的上保护支架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实施例一包括: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上方的上保护支架和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下方的下保护支架;所述上保护支架具有第一吸能部7和第一支撑部8,所述第一支撑部8的后端与车身连接,前端与第一吸能部7连接;所述下保护支架具有第二吸能部1和第二支撑部2,所述第二支撑部后端与车身连接,前端与第二吸能部1连接。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前端和后端是按照汽车的车身到车尾方向而定,车身相对于车尾是前端;本实施例中上保护支架和下保护支架优选由合成树脂制造而成,上保护支架和下保护支架的横向宽度适当小于车的宽度;当行人与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上保护支架首先与行人大腿部位发生接触,吸收大腿的碰撞能量,防止大腿直接撞击刚度较大的发动机罩、发罩锁扣等刚性部件,可以降低行人大腿与车辆相碰撞的部位受到的伤害;所述下保护支架施加一个反作用力给行人的小腿部位,从而使行人的小腿部位被铲起,行人倒向车辆,因此可以降低行人小腿与车辆相碰撞的部位造成的伤害,如脚踝、胫骨、腓骨等,从而保护行人的安全。此外,上保护支架和下保护支架同时作用可支撑住行人大腿和小腿,减少行人大腿和小腿沿车辆行驶方向向车辆后部运动的位移量,减少行人膝部的弯曲角。
作为对实施例一的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吸能部7具有前端部701和呈网状的第一缓冲部702,所述第一缓冲部702连接于前端部701和第一支撑部8之间。所述下保护支架上的第二吸能部1具有前端部101和呈网状的第二缓冲部102,所述第二缓冲部102连接于前端部10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所述第一缓冲部702的具体形状为两根合成塑料枝干交叉而成,近似字母X的形状,所述第二缓冲部102的具体形状为三根塑料枝干交叉而成,近似符号“*”的形状;第一吸能部7和第二吸能部1的前端整体上呈弓形,缓冲部用于在行人与车辆前端发生碰撞时,迅速吸收碰撞产生的力,减轻对行人的伤害。
作为对第二吸能部102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二吸能部前端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U形凹槽103,凹槽103用于在下保护支架安装于汽车前端保险杆下方时,凹槽103与保险杆蒙皮卡口提供安装空间。
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提出第二实施例,实施例一中已描述的在这里不再累赘,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撑部2具有前端部201、后端部202、位于前端部201和后端部202之间的多个加强筋3以及位于多个加强筋之间的多个第一凹槽4,所述后端部202的端面上设有多个连接孔6。
本实施例二中所述前端部201与第二缓冲部102连接,此处的连接优选为一体成型,这样更加牢固,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筋3与第一凹槽4相互间隔设置,既减轻整个下保护支架的重量同时也提高了下保护支架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支撑部2后端部202的端面上的连接孔6用于插接螺栓,方便与车身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孔6为6个。
作为对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下保护支架上的加强筋3具有水平部302和向上倾斜的倾斜部301,所述水平部302一端与后端部202连接,另一端与倾斜部301连接,倾斜部301连接于水平部302和第二支撑部2的前端部201之间,所述加强筋向上倾斜部设置与保险杆更好的吻合。
作为对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还包括镶嵌于第二支撑部2上的第一凹槽4中且横向连接相邻加强筋3的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将第一凹槽分为第一前部凹槽401和第一后部凹槽40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凹槽中还设有多个通孔403;加强板5将相邻加强筋连接起来增大第二支撑部2的支撑强度,第一凹槽设置的通孔403用于避免第一凹槽中积水,在下雨天能减轻下保护支架的重量。
作为对第一凹槽4的改进,于第一凹槽4的所有凹槽中设置至少一个辅助加强筋,辅助加强筋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辅助加强筋沿车的前后方向连接于第二支撑部的前端部201和后端部202之间,辅助加强筋又将第一凹槽分为多个小凹槽(未用图示出),通过文字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知,辅助加强筋增加支撑强度;对第一凹槽4改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在第一凹槽的部分凹槽中设置至少一个辅助加强筋,而未设置辅助加强筋的第一凹槽中设有挖空槽404,这样能减轻整个下保护支架的重量,本实施例中单个凹槽中设置的辅助加强筋为1个。
作为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前端部801、后端部802,前端部801与后端部802之间设有加强部,加强部具体为板状结构,能够增强撞击性能,所述后端部端面和侧面上都设有连接孔,具体为第一支撑部侧面连接孔为9,连接孔9用于供螺栓使用,方便与保险杆连接,后端部802的端面上设有6个连接孔11(如图4所示),该孔用于供螺栓通过与车身固定连接,这样增加稳固性,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8后端部左右两端设有限位卡扣10,限位卡扣10用于将支撑部紧固于汽车车身上。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与车辆前端只有保险杆的现有技术进行仿真碰撞试验对比,对比给行人造成的伤害以碰撞造成行人的小腿的胫骨加速度、膝部弯曲度和膝部剪切位移为指标,试验数据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A
上述试验数据表格中的数据是车辆以40公里行驶速度与行人发生碰撞得出,其中Y代表车辆的左右方向,其中Y0代表车辆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Y90代表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离中心点90mm的位置,依次类推,试验测出了行人与车辆在左右方向不同位置碰撞得到的值,上述碰撞中的法定安全指标为:小腿的胫骨加速度小于170g,膝部弯曲角小于19°,膝部剪切位移小于6mm,从表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前保险杠结构对小腿碰撞中,小腿伤害值中的小腿胫骨加速度和膝部弯曲角两项指标都超过了仿真分析的安全值,对小腿的保护效果不好;而本实用新型车辆前端腿部保护装置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全在安全范围内。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上方的上保护支架和安装于车辆前端保险杆下方的下保护支架;
所述上保护支架具有第一吸能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后端与车身连接,其前端与第一吸能部连接;
所述下保护支架具有第二吸能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后端与车身连接,其前端与第二吸能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部具有前端部和呈网状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连接于前端部和第一支撑部之间;
所述第二吸能部具有前端部和呈网状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连接于前端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能部的前端部具有多个相互间隔且呈U形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前端部、后端部、位于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多个加强筋以及位于多个加强筋之间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后端部的端面上设有多个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具有水平部和向上倾斜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连接于水平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前端部之间,所述水平部连接于倾斜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后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镶嵌于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一凹槽中且横向连接相邻加强筋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第一凹槽分为第一前部凹槽和第一后部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每个凹槽中都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加强筋,所述辅助加强筋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部分凹槽中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加强筋,未设置辅助加强筋的第一凹槽中设有挖空槽,所述辅助加强筋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于第二支撑部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前端部、后端部和连接于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加强部,所述后端部端面和侧面上都设有连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上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一吸能部一体成型,所述下支架上的第二支撑部与第二吸能部一体成型。
CN 201220090095 2012-03-12 2012-03-12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1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90095 CN202541478U (zh) 2012-03-12 2012-03-12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90095 CN202541478U (zh) 2012-03-12 2012-03-12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1478U true CN202541478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2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9009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1478U (zh) 2012-03-12 2012-03-12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147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7381A (zh) * 2013-06-18 2013-09-11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CN106043206A (zh) * 2016-07-29 2016-10-2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刚度均衡的车外行人腿部保护结构
CN109131199A (zh) * 2018-08-03 2019-01-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下护板结构
CN109229039A (zh) * 2018-08-20 2019-01-18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CN11230463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保护aPLI腿动态标定装置、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7381A (zh) * 2013-06-18 2013-09-11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CN103287381B (zh) * 2013-06-18 2016-01-20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US9878687B2 (en) 2013-06-18 2018-01-30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Vehicle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CN106043206A (zh) * 2016-07-29 2016-10-2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刚度均衡的车外行人腿部保护结构
CN109131199A (zh) * 2018-08-03 2019-01-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下护板结构
CN109131199B (zh) * 2018-08-03 2021-01-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下护板结构
CN109229039A (zh) * 2018-08-20 2019-01-18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CN112304638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保护aPLI腿动态标定装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41478U (zh) 一种车辆前端行人腿部保护装置
EP2946989B1 (en) Car undercover
EP1564079A4 (en) BUMPER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KR101864809B1 (ko) 개량된 에너지 흡수 시스템
CN108569236B (zh) 自适应的、吸收能量的保险杠
US20140159423A1 (en) Frontal collision impact absorbing device for vehicle
EP2599689A2 (en) Motor vehicle front-face module comprising a flexible zone
CN202863353U (zh) 汽车防撞梁结构
KR101020558B1 (ko) 차량의 범퍼커버 결합형 스티프너
KR101467032B1 (ko) 에너지 흡수율을 향상시킨 복합 재료 범퍼 백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범퍼
EP2511160B1 (en) Front unit for a vehicle with shock absorbers and flexible belt
CN107444323A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汽车前保险杠
JP6444824B2 (ja) バンパアブソーバ
CN205168407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CN204527323U (zh) 一种车架
CN204937067U (zh) 一种有利于行人下腿部保护的汽车前保支撑结构
JP5169283B2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
CN104290696A (zh) 保险杠
CN203186285U (zh) 汽车行人小腿保护结构
CN106985776A (zh) 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CN206336246U (zh) 汽车吸能盒
CN203651943U (zh) 一种汽车前扰流板的加强板
CN205706553U (zh) 副保险杠及车体结构
CN103287290A (zh) 一种保护头部的机动车车辆座椅
CN213008006U (zh) 保险杠吸能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