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1332U - 一种采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1332U
CN202511332U CN2012201175423U CN201220117542U CN202511332U CN 202511332 U CN202511332 U CN 202511332U CN 2012201175423 U CN2012201175423 U CN 2012201175423U CN 201220117542 U CN201220117542 U CN 201220117542U CN 202511332 U CN202511332 U CN 202511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ecium
flue gas
furnace chamber
wate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175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茂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TIANXIN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TIANXIN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TIANXIN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TIANXIN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175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1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1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13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暖炉,包括: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腔;设置在炉体与炉腔之间,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一水室;与第一水室连接的第二水室;设置在第二水室内的集热装置;集热装置具体由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和气体转向通道组成;一端与炉腔连接,另一端与集热装置内的进气管道连接的第一烟气传输管道;设置在炉体上,与炉腔连通的排烟装置;一端与集热装置的出气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排烟装置连接的第二烟气传输管道;设置在炉体上,与第一烟气传输管道连通的引风装置;设置在炉体上的第一进水口;设置在炉体上的第二进水口;设置在炉体上的出水口。实用新型采暖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效率低和大量热量损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采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采暖炉。
背景技术
家庭用燃煤采暖炉目前仍是北方农村家庭冬季取暖的最常用设施,现有民用采暖炉普遍存在热效率低的问题。现有家庭用燃煤采暖炉的结构一般为立式正烧炉,即燃料(煤)在炉腔中燃烧,而后加热炉腔周围水室中的水,水升温后通过水泵或外置高位水箱压力供给采暖设备进行取暖。这种方式,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中采用,然而,这种采暖方式热效率极低(大约为40%)左右,其排烟温度最低也要400℃以上,大量的热量随烟气排放掉,造成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暖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效率低和大量热量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暖炉,包括:
炉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用于放置燃烧料的炉腔;
设置在所述炉体与所述炉腔之间,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一水室;
与所述第一水室连接,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二水室;
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室内,用于收集热量的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具体由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和气体转向通道组成;
一端与所述炉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热装置内的所述进气管道连接,用于传送烟气的第一烟气传输管道;
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与所述炉腔连通,用于排出烟气的排烟装置;
一端与所述集热装置的所述出气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烟装置连接,用于传输烟气的第二烟气传输管道;
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与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连通,用于产生将烟气自炉腔中抽出的牵引风的引风装置;
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的第一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与外部供暖出水管道连接的第二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用于与外部供暖进水管道连接的出水口。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中,用于改变烟气流向的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腔内表面,用于保护炉腔的耐火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腔上,用于将外界空气送至炉腔的风管;所述风管具体为2~16个同时设置。
进一步,所述集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中,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三水室,所述第三水室与所述第二水室连通;设置在所述出气管道中,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四水室,所述第四水室与所述第二水室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与所述炉腔连接,用于调整开度控制进入炉腔空气量的风阀。与所述风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阀开度的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内,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五水室,所述第五水室与所述第一水室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五水室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水室中的水的温度的温控管;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上,用于与外部洗浴装置连接的出水接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集热装置配合多烟道和多水室的设计,加长了烟气在排出时的行程,使得其在排出过程中可以对水室中的水充分加热,使得夹在烟气中的热量充分被水室中的水吸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效率低和大量热量损失的问题。又通过设置所述风管,可以使所述炉腔中的燃料可以充分燃烧,使燃料得到更好的利用;通过所述风阀的设计,可以控制水室中水的温度,使室内温度不会因为水一直加热而不断上升;通过设置所述温控管和所述出水接头,使得所述第五水室的水可以放出进行洗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暖炉取暖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暖炉左视图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暖炉炊事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暖炉取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采暖炉,包括:
炉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用于放置燃烧料的炉腔2;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与所述炉腔2之间,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一水室3;
与所述第一水室3连接,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二水室4;
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室4内,用于收集热量的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具体由进气管道5、出气管道6和气体转向通道20组成;
一端与所述炉腔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热装置内的所述进气管道5连接,用于传送烟气的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与所述炉腔2连通,用于排出烟气的排烟装置;
一端与所述集热装置的所述出气管道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烟装置连接,用于传输烟气的第二烟气传输管道8;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与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连通,用于产生将烟气自炉腔2中抽出的牵引风的引风装置9;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用于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的第一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用于与外部供暖出水管道连接的第二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用于与外部供暖进水管道连接的出水口。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将水源引入到所述第一水室3和第二水室4中;所述出水口与外部供暖进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水室3和所述第二水室4中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口进入到外部供暖进水管道,所述第二进水口与外部供暖出水管道连接,所述供暖出水管道排出的水经所述第二进水口返回到所述第一水室3和所述第二水室4,所述第一水室3和所述第二水室4与外部供暖管道形成水循环回路。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出水口的设置位置。
所述炉腔2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将加热用的燃料放入所述炉腔2中,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煤,既将煤放入所述炉腔2,在所述炉腔2和所述炉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室3,与所述第一水室3连接、同样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第二水室4,所述第二水室4内设置有所述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内设置有所述进气管道5、所述出气管道6和所述气体转向通道20,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一端与所述炉腔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道5连接,煤在所述炉腔2内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经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通过所述进气管道5进入,在流经所述进气管道5时对所述第二水室4内的水加热,烟气穿过所述进气管道5进入所述气体转向通道20,所述气体转向通道20使烟气改变前进的方向,然后进入所述出气管道6,在经过所述出气管道6时对所述第二水室4中的水加热;所述排烟装置21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所述第二烟气传输管道8一端与所述出气管道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烟装置21连接,烟气经所述出气管道6后进入所述排烟装置21,所述排烟装置21与外部烟囱连接,烟气最后经烟囱排出;所述引风装置9设置在炉体1上,并与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连接,因为所述排烟装置21与所述炉腔2连接,所以需通过所述引风装置9产生的牵引力将烟气吸入到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中,用于改变烟气流向的切换装置10。
如图2所示:所述切换装置10设置在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中,当需要通过所述采暖炉进行炊事时,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将所述切换装置10关闭,当所述切换装置10关闭后,所述引风装置9停止工作,此时烟气不会通过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所述集热装置、所述第二烟气传输管道8,而是直接通过所述排烟装置21后经烟囱排出。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腔2内表面,用于保护炉腔2的耐火装置11。
如图1所示:所述耐火装置11设置在所述炉腔2内表面,所述耐火装置11由耐火材料制造而成,通过所述耐火材料的设置,增强了所述炉腔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腔2上,用于将外界空气送至炉腔2的风管12;所述风管12具体为2~16个同时设置。
燃料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在所述炉腔2上设置有所述风管12,所述风管12穿过所述炉腔2侧壁,使所述炉腔2与外界连通,可将外界的空气送至所述炉腔2;且所述风管12可以是2~16个,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个,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煤在燃烧时,煤的下部、中部、上部都有烟气与之接触,使煤可以从各个方向同时燃烧,增加煤的使用率。
进一步,所述集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5中,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三水室13,所述第三水室13与所述第二水室4连通;设置在所述出气管道6中,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四水室14,所述第四水室14与所述第二水室4连通。
在所述进气管道5中设置有第三水室13,在所述充气管道中设置有第四水室14,所述第三水室13与所述第二水室4连通,所述第四水室14与所述第二水室4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烟气通过所述集热装置时,可以使烟气更好的降温,通过实验得知,自炉腔2排出的烟气的最低温度为400℃,在经过所述集热装置后,烟气的温度下降到150℃左右。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与所述炉腔2连接,用于调整开度控制进入炉腔2空气量的风阀15。与所述风阀15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阀15开度的控制装置16。
如图3所示:所述炉体1上还设置有所述风阀15,通过调整所述风阀15的开度来控制所述炉腔2中的空气量,当所述风阀15完全关闭时,所述炉腔2处于封火状态,煤的燃烧速度降低,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各水室中的水的温度会下降,通过手动将所述风阀15打开,使空气进入到所述炉腔2,使煤充分燃烧,对各水室中的水进行加热;在打开所述风阀15的同时要打开所述引风装置9,在关闭所述风阀15的同时要关闭所述引风装置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阀15和所述引风装置9的打开和关闭都是通过手动操作完成。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6与所述风阀15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6可以是单片机控制系统、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或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本实施例中使用PLC控制系统,所述控制装置16还与所述引风装置9连接;使用前对所述控制装置16预先设置好参数,当所述控制装置16检测到所述各水箱中水的温度低于预先设置值时,所述控制装置16控制所述风阀15打开,在控制所述风阀15打开的同时控制所述引风装置9运行,对各水室中的水进行加热,当检测到水室中水的温度升高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16控制所述风阀15闭合,阻断外部空气进入到所述炉腔2中,在使所述风阀15闭合的同时控制所述引风装置9停止运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阀15和所述引风装置9的打开和关闭都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16操作完成。
通过提前对所述控制装置16进行时间设置,可以实现在到达设定好的时间后控制所述风阀15打开,所述引风装置9运转,既在严冬的早晨,可在前一天睡觉前对所述控制装置16进行时间的设置,加入煤以后,关闭所述风阀15,这样当到达第二天设定好的时间后,所述风阀15打开,所述引风装置9运转,使煤充分燃烧,对各水室中的水加热,可以保证第二天起床后有舒适的温度。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21内,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五水室17,所述第五水室17与所述第一水室3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五水室17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水室17中的水的温度的温控管18;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上,用于与外部洗浴装置连接的出水接头19。
如图1或图2所示:为了更充分的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在所述排烟装置中设置有第五水室17,使烟气通过所述排烟装置时将附带的热量被所述第五水室17中的水吸收,通过实验烟气在经过所述集热装置后,烟气中附带的热量已经由400℃,降低到200℃,再经过所述第五水室17后烟气中附带的热量已经降到了150℃。
传统的采暖炉由于水室中水的温度不可控,所以很难实现洗浴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水室17内设置有所述温控管18,所述出水接头19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21上,且所述出水接头19的一端穿过所述排烟装置21一侧,进入到所述第五水室17内,所述出水接头19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洗浴装置连接;通过所述温控管18控制所述第五水室17中水的温度,当温度调整到适合温度时,通过所述出水接头19将所述第五水箱中的水放出进行洗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用于放置燃烧料的炉腔(2);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与所述炉腔(2)之间,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一水室(3);
与所述第一水室(3)连接,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二水室(4);
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室(4)内,用于收集热量的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具体由进气管道(5)、出气管道(6)和气体转向通道(20)组成;
一端与所述炉腔(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热装置内的所述进气管道(5)连接,用于传送烟气的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与所述炉腔(2)连通,用于排出烟气的排烟装置(21);
一端与所述集热装置的所述出气管道(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烟装置(21)连接,用于传输烟气的第二烟气传输管道(8);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与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连通,用于产生将烟气自炉腔(2)中抽出的牵引风的引风装置(9);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用于与外部供水装置连接的第一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用于与外部供暖出水管道连接的第二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用于与外部供暖进水管道连接的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烟气传输管道(7)中,用于改变烟气流向的切换装置(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腔(2)内表面,用于保护炉腔(2)的耐火装置(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腔(2)上,用于将外界空气送至炉腔(2)的风管(12);所述风管(12)具体为2~16个同时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5)中,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三水室(13),所述第三水室(13)与所述第二水室(4)连通;设置在所述出气管道(6)中,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四水室(14),所述第四水室(14)与所述第二水室(4)连通。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1)上,与所述炉腔(2)连接,用于调整开度控制进入炉腔(2)空气量的风阀(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风阀(15)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阀(15)开度的控制装置(1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21)内,用于储备被加热水的第五水室(17),所述第五水室与所述第一水室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采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水室(17)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水室(17)中的水的温度的温控管(18);设置在所述排烟装置(21)上,用于与外部洗浴装置连接的出水接头(19)。
CN2012201175423U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采暖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1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75423U CN202511332U (zh)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采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75423U CN202511332U (zh)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采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1332U true CN202511332U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6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1754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1332U (zh) 2012-03-27 2012-03-27 一种采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13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7068A (zh) * 2012-03-27 2012-07-25 潍坊天信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7068A (zh) * 2012-03-27 2012-07-25 潍坊天信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采暖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81336U (zh) 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
CN104390459A (zh) 整体蜂窝蓄热式简式烧嘴对烧式燃气炉窑
CN202511332U (zh) 一种采暖炉
CN203298300U (zh) 热处理炉的天然气管道系统
CN202465781U (zh) 高效连续热镀锌生产线马弗管退火炉
CN204690079U (zh) 一种双蓄热式加热炉
CN207196916U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锅炉
CN204187821U (zh) 一种燃气锅炉
CN102607068A (zh) 一种采暖炉
CN104729079A (zh) 一种热风炉
CN202328498U (zh) 多燃气智能采暖炉
CN202419690U (zh) 一种工业炉窑优化燃烧控制装置
CN201764539U (zh) 新型环保节能煤炉
CN207280224U (zh) 一种全热风炉温自控蓄热式燃烧系统
CN203907991U (zh) 一种新型分体式多用途节能锅炉
CN109668181A (zh) 一种多功能燃油蒸汽节能灶
CN208983345U (zh) 一种天然气替代煤电加热节能热处理设备
CN204962871U (zh) 一种新型节能灶
CN107893860A (zh) 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
CN203718858U (zh) 余热回收利用炒炉
CN212051603U (zh) 一种热浸镀锌锅加热系统
CN214307091U (zh) 一种燃煤锅炉清洁燃烧装置
CN102331083A (zh) 养殖用节能热风炉
CN203298604U (zh) 一种燃气蓄热式铝合金坩埚炉
CN214172944U (zh) 一种用于耐火试验炉的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