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74281U -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 Google Patents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74281U
CN202474281U CN2011205498392U CN201120549839U CN202474281U CN 202474281 U CN202474281 U CN 202474281U CN 2011205498392 U CN2011205498392 U CN 2011205498392U CN 201120549839 U CN201120549839 U CN 201120549839U CN 202474281 U CN202474281 U CN 202474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canned paragraph
base plate
section
switch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498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培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498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74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74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742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安装于具有一插口的一电连接插座,其中,该导电端子包含:一固定段、一转接部及一压触部,该转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于该压触部,该转接部与该固定段连接的一端呈现倒弧形,该压触部部分暴露于该插口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插座,其包含绝缘本体、金属壳体及多个上述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底板部、一外框部、多个间隔地设置于该底板部上的隔栏部及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隔栏部之间的抵靠部,该外框部上形成有一插口,相邻的隔栏部、抵靠部与该底板部界定出端子槽,该端子槽与该插口相连通,该底板部具有下表面。且转接部与抵靠部顶端间具有一间隙,且压触部另具有一平直段平行于底板部。

Description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且特别指一种导电端子不与基板接触的电连接插座。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之间的连结是藉由各种连接接口来完成,例如利用电连接器插座与电连接器插头的配合即可成为一种传输数据、电源的连接接口。一般而言,电连接器插座通常设置于电路板上,而电子装置上的电连接器插头可插置于电连接器插座中,以进行讯号传输等功能。
电连接器插座大多由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多个导电端子所组成,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金属壳体则包覆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在使用的状态下,电连接器插头插入金属壳体上所形成的插口,具有弹性的导电端子会产生弹性变形并提供一定的弹性力,使电连接器插头与导电端子接触而形成导通效果;当电连接器插头自插口拔出时,导电端子会因弹性力恢复至初始位置并回复原来的形状。换言之,导电端子在电连接器插头插入的过程中会受力而产生变形或移动,使得导电端子可能会与电路板产生非预期的接触现象,进而导致导电端子与电路板上的线路之间出现摩擦的问题,因而造成产品可靠度不佳,甚至损坏而无法使用。
因此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点及达成其它需求,实用新型的创作人经多年设计及实务经验提出改良方案,以符合产业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与印刷电路板产生接触的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适合大量生产的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小型化的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插座,其包含绝缘本体、金属壳体及多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一底板部、一外框部、多个间隔地设置于该底板部上的隔栏部及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该些隔栏部之间的抵靠部。外框部上形成有一插口,相邻的该些隔栏部、该些抵靠部与该底板部界定出端子槽。端子槽与该插口相连通,该底板部具有下表面。金属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则分别设置于该端子槽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包含嵌入于相邻的该些隔栏部的一固定段、一转接部及一压触部。转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于该压触部。该转接部与该固定段连接的一端呈现倒弧形,并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抵靠部。该压触部部分暴露于该插口。该转接部与该抵靠部顶端间具有一间隙,且该压触部另具有一平直段,该平直段平行于该底板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金属壳体具有两侧板及分别连接两侧板两端的两狭长板,该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向外弯折的侧翼部,该两狭长板之一具有至少一个弹片,该弹片弯折而部分设置于该插口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两狭长板的另一个设置有一加强肋,该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卡扣孔,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卡扣块,该至少一卡扣孔则与该至少一卡扣块相互卡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另具有一焊接段及一倒勾部,该焊接段由该固定段的另端延伸成型并裸露于该端子槽,该倒勾部设置于该固定段的两侧,并干涉地固定于相邻的该些隔栏部之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焊接段平行于一基板的表面,该焊接段与该压触部的该平直段在垂直于该基板的表面的方向上具有一高度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绝缘本体另具有至少一导引槽,该至少一导引槽贯穿该绝缘本体的该底板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安装于具有一插口的一电连接插座,其包含:一固定段、一转接部及一压触部,该转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于该压触部,该转接部与该固定段连接的一端呈现倒弧形,该压触部部分暴露于该插口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导电端子另具有一焊接段及一倒勾部,该焊接段由该固定段的另端延伸成型并裸露于该电连接插座,该倒勾部设置于该固定段的两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转接部包括依次连接于该固定段的一端的第一弯折段、一第一连接段以及一第二弯折段,该压触部包括依次连接于该第二弯折段的一第二连接段、一第三弯折段、一第三连接段以及一第四弯折段,该第二连接段连接于该转接部且平行于该焊接段。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焊接段与该平直段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高度差;该固定段与该第一连接段垂直于该焊接段,该第三弯折段的角度为一钝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不会与基板,如印刷电路板(PCB)上的线路接触的电连接器插座。在以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插座为一种应用于mini-SATA连接器的插座;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应用于LVDS(低电压差分信号)连接器或其它适合的电连接插座上。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较佳以SMT(Surface Mounted Tech.,表面黏着技术)焊接定位于印刷电路板(PCB)上。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以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方式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1包含绝缘本体11、金属壳体12及多个导电端子13。绝缘本体11中形成有多个端子槽116以容置导电端子13。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1具有一底板部111、一外框部112、多个间隔地设置于底板部111上的隔栏部113及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隔栏部113之间的抵靠部114。每一隔栏部113较佳分布于底板部111一侧并与外框部112表面齐平。抵靠部114从外框部122表面凹入,并连接每一隔栏部113。相邻的隔栏部113、抵靠部114与底板部111共同界定出多数端子槽116。
外框部112则围设于端子槽116外侧,以形成类似侧墙的结构。外框部112上可形成有一狭长形的插115,插115较佳地与端子槽116相互垂直,且彼此相连通,以让导电端子13一端能暴露于插115一侧。底板部111具有下表面1111,底板部111的下表面1111用于遮蔽导电端子13(如图3所示),以避免导电端子13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线路接触,以产生摩擦的问题。
再一方面,请配合图4,本实施例的端子槽116以导引槽118区分为第一区端子槽及第二区端子槽。如图所示,第一区端子槽的数量较佳为7个;第二区端子槽的数量则为6个。第一区端子槽的宽度(即相邻的隔栏部113之间的距离)较第二区端子槽为宽。当信号传输量越高(如高频传输)时,较宽的第一区端子槽具有较高的阻抗(Impedance)。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区端子槽的数量亦可相同、小于或大于第二区端子槽的数量,两者的宽度亦可相同,视需要而改变。
金属壳体12组装于绝缘本体11上,具体而言,金属壳体12套设于绝缘本体11的外周围,也就是套设于外框部112周缘。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壳体12较佳为一体冲压或锻造成形的封闭矩形壳体;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金属壳体12亦可为组装件,例如将条状的矩形壳体的两端扣接而成型。
如图1所示,金属壳体12具有两相对的侧板121及分别连接侧板121两端的两狭长板122,亦即,两侧板121与两狭长板122共同组成上述的封闭矩形壳体。另外,金属壳体12具有至少一向外弯折的侧翼部123,请复参考图2,侧翼部123可由侧板121或狭长板122的下缘向外弯折弯折延伸;而狭长板122上可具有弹片1221与加强肋1222,例如两狭长板122的其中之一的上缘向内、向下弯折形成三个所述的弹片1221(其数量不定),弹片1221部分延伸于插口115中,以推抵对接连接插头(图未示),使其朝向导电端子13而提供较佳的插接/定位力量;两狭长板122的另一个则成型有加强肋1222,以提高金属壳体12的结构强度。
此外,金属壳体12另具有数个卡扣孔124,上述卡扣孔124可形成于狭长板122上,以与绝缘本体11上相对应的卡扣块117相互卡合。本实施例中的卡扣块117较佳为凸出绝缘本体11/外框部112的表面的凸出物,形状不限。
每一导电端子13分别设置于端子槽116中。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端子13结构相似,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不同区端子槽的意义与目的在功能上有所差异。具体而言,设置于第一区端子槽的导电端子13可为讯号端子,目的为传递讯号;设置于第二区端子槽的导电端子13则为电源端子,目的为传导电源。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端子13亦可同时作为讯号传递的用途,视需求而改变。
请同时参考图5及图6所示,导电端子13至少包含一固定段131、一转接部132及一压触部133;转接部132一端连接于固定段131,转接部132的另一端则连接于压触部133。在本实施例中,转接部132与固定段131连接的一端呈现倒弧形(或称倒U状),且转接部132与该抵靠部114的顶端间具有一间隙G。当导电端子13由端子槽116组装于绝缘本体11时(较佳系由上往下组装),固定段131会嵌入相邻的隔栏部113,而所述的呈弧形的部分与抵靠部114的顶端形成所述的间隙G;压触部133具有一平行于该底板部1111的平直段1331,且压触部133部分暴露于插口115中。
在如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端子13更具有焊接段130及倒勾部1311,焊接段130与固定段131相连接。具体而言,焊接段130由固定段131的相对于转接部132的另一端所延伸成型。此外,倒勾部1311成型于固定段131的两侧边缘。当导电端子13由端子槽116往下组装于绝缘本体11时,固定段131的倒勾部1311会嵌入相邻的隔栏部113以干涉地固定于其中,且焊接段130裸露于端子槽116之外(即外框部112之外)。
在具体的结构中,转接部132包括依序连接于固定段131的一端的第一弯折段1321、第一连接段1322以及一第二弯折段1323,压触部133包括依序连接于第二弯折段1323的一平直段1331、一第三弯折段1332、一第二连接段1333以及一第四弯折段1334;而平直段1331实质平行于焊接段130,且焊接段130与平直段1331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高度差H。藉由焊接段130与平直段1331在高度上的差异,使导电端子13可封闭地被绝缘本体11的底板部111所遮挡(如图6),以避免导电端子13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线路接触而产生摩擦的问题。再者,为了达到较佳的插接效果,固定段131与第一连接段1322垂直于焊接段130,且第三弯折段1332的角度α为一钝角,以避免对接连接插头(图未示)的插入力量而压垮导电端子13的压触部133。
当导电端子13由端子槽116以由上往下的方式组装于绝缘本体11时,压触部133部分暴露于插口115中,金属壳体12的弹片1221部分向内弯折而延伸于插口115中,并与每一导电端子13的压触部133对应设置,弹片1221可在对接连接插头插入插口115时提供一推力,使对接连接插头可与导电端子13达到较佳的接触态样。另外,当对接连接插头插入插口115时,导电端子13会受力产生变形,而转接部132与该抵靠部114的顶端间的间隙G使得导电端子13的变形不会受到抵靠部114的影响,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可利用间隙G控制导电端子13的变形量。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电连接插座1较佳地以SMT方式焊接于印刷电路板(图未示)上,换言之,电连接插座1利用导电端子13的焊接端130及金属壳体12的侧翼部123焊接并定位于印刷电路板上,此时,由于焊接段130与平直段1331在垂直方向(即垂直于印刷电路板的表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差H与绝缘本体11的底板部111的配合,导电端子13的转接部132与压触部133被收容于端子槽116中,且无法与印刷电路板相接触。藉以避免对接连接插头在插接的过程中所导致的导电端子13与印刷电路板相互摩擦的问题;而焊接段130大致平行于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以利焊接。再者,绝缘本体11更具有导引槽118,导引槽118贯穿绝缘本体11的底板部111,其主要目的为防止对接插头误插(即防呆功能)及引导对接插头循一定方向插入插口115,避免对接插头将导电端子13压垮,而造成整个电连接插座1的损坏。
在此需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座1的组装方式,但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每一导电端子13较佳以由上而下的方式将其组装于绝缘本体11的端子槽116中,且仅有导电端子13的焊接段130向外裸露于绝缘本体11;接着,金属壳体12再同样以由上而下的方式组装于绝缘本体11的外周围,以完成金属壳体12定位于绝缘本体11的组装作业。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前被介绍和描述,可以预想的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够是在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同的修改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电连接插座    11   绝缘本体
111 底板部        1111 下表面
112  外框部        113       隔栏部
114  抵靠部        115       插口
116  端子槽        117       卡扣块
118  导引槽        12        金属壳体
121  侧板          122       狭长板
1221 弹片          1222      加强肋
123  侧翼部        124       卡扣孔
13   导电端子      130       焊接段
131  固定段        1311      倒勾部
132  转接部        1321      第一弯折段
1322 第一连接段    1323      第二弯折段
133  压触部        1331      平直段
1332 第三弯折段    1333      第二连接段
1334 第四弯折段    α        角度
H    高度差         G        间隙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插座包含: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底板部、一外框部、多个间隔地设置于该底板部上的隔栏部及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该些隔栏部之间的抵靠部,该外框部上形成有一插口,相邻的该些隔栏部、该些抵靠部与该底板部界定出多数端子槽,该端子槽与该插口相连通,该底板部具有一下表面;
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组装于该绝缘本体;以及
多个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该端子槽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包含嵌入相邻的该些隔栏部的一固定段、一转接部及一压触部,该转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于该压触部,该转接部与该固定段连接的一端呈现倒弧形,并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抵靠部,该压触部部分暴露于该插口,其中该转接部与该抵靠部顶端间具有一间隙,且该压触部另具有一平直段,该平直段平行于该底板部。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具有两侧板及分别连接两侧板两端的两狭长板,该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向外弯折的侧翼部,该两狭长板之一具有至少一个弹片,该弹片弯折而部分设置于该插口中。
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电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两狭长板的另一个设置有一加强肋,该金属壳体具有至少一卡扣孔,该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卡扣块,该至少一卡扣孔则与该至少一卡扣块相互卡合。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导电端子另具有一焊接段及一倒勾部,该焊接段由该固定段的另端延伸成型并裸露于该端子槽,该倒勾部设置于该固定段的两侧,并干涉地固定于相邻的该些隔栏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电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焊接段平行于一基板的表面,该焊接段与该压触部的该平直段在垂直于该基板的表面的方向上具有一高度差。
6.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另具有至少一导引槽,该至少一导引槽贯穿该绝缘本体的该底板部。
7.一种导电端子,其安装于具有一插口的一电连接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包含:
一固定段、一转接部及一压触部,该转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固定段,另一端连接于该压触部,该转接部与该固定段连接的一端呈现倒弧形,该压触部部分暴露于该插口中。
8.如权利要求第7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另具有一焊接段及一倒勾部,该焊接段由该固定段的另端延伸成型并裸露于该电连接插座,该倒勾部设置于该固定段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第8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转接部包括依次连接于该固定段的一端的第一弯折段、一第一连接段以及一第二弯折段,该压触部包括依次连接于该第二弯折段的一第二连接段、一第三弯折段、一第三连接段以及一第四弯折段,该第二连接段连接于该转接部且平行于该焊接段。
10.如权利要求第9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焊接段与该平直段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高度差;该固定段与该第一连接段垂直于该焊接段,该第三弯折段的角度为一钝角。
CN2011205498392U 2011-12-26 2011-12-26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74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98392U CN202474281U (zh) 2011-12-26 2011-12-26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98392U CN202474281U (zh) 2011-12-26 2011-12-26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74281U true CN202474281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2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4983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74281U (zh) 2011-12-26 2011-12-26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742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229A (zh) * 2014-04-25 2015-11-04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低电压差动讯号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229A (zh) * 2014-04-25 2015-11-04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低电压差动讯号连接器
CN105024229B (zh) * 2014-04-25 2018-03-30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低电压差动讯号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0455B (zh) 电连接器
CN201266693Y (zh) 电连接器
CN200959404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100448114C (zh) 电连接器
CN102474046A (zh) 浮动连接器
CN201797097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8987967B (zh) 电连接器
CN103329361A (zh) 触头和带有触头的连接器
CN204179274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3208688A (zh) 电连接器
CN201194254Y (zh) 导电弹片
CN201549652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846Y (zh) 电连接器
CN107768870B (zh) 电连接器
CN202159800U (zh) 线缆插头连接器、板端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6997997B (zh) 电连接器
CN202474281U (zh)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连接插座
CN201766207U (zh) 电连接器插座
US20110237096A1 (en) Compression connector with sink board-mounting structure
CN201038364Y (zh) 电连接器
CN101312273A (zh) 电连接器插头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1087047A (zh) 电连接器
US779424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bridge
CN201440504U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758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