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2376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23768U
CN202423768U CN2012200448550U CN201220044855U CN202423768U CN 202423768 U CN202423768 U CN 202423768U CN 2012200448550 U CN2012200448550 U CN 2012200448550U CN 201220044855 U CN201220044855 U CN 201220044855U CN 202423768 U CN202423768 U CN 202423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fixed
conduct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wel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48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忠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sen Precision Termi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sen Precision Termi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sen Precision Termi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sen Precision Termi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448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23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23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237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有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平板导电端子、弹臂导电端子及固定端子;该平板导电端子及弹臂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外露于绝缘本体上,而焊接部则外露于绝缘本体后端并焊接于电路板上,使其符合USB3.0的规格结构,而固定端子则设置于绝缘本体前端位置两侧,且固定端子则延伸有焊接部,使得焊接部外露于绝缘本体前端底部,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增加电连接器对接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得以增加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强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便捷应用需求的日趋明显,进而引起各厂商的持续关注,由于各厂商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及扩充电子产品的功能,因此各式电子产品除了朝向轻薄短小的外型发展外,其结构及传输速度也需不断的增加,借此提高使用者于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
由于电连接器是用于连接电子产品间或电子产品内各元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因此电连接器在电子产品上的重要性已经不用言语,如何将电连接器于制造时易于组装,降低组装成本,同时又能兼顾电连接器的功效,已成为各厂商间相继竞争之处。
于电子连接器中, USB连接器也有最大的突破,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列汇流排,是连接外部设备的一个串列汇流排标准,在电脑上使用广泛,是最通用的规格,其也可以用在机上盒和游戏机上,甚至许多工业仪器也是通过USB与电脑连接,USB不仅可提供周边设备的资料传输,还可供电,On-The-Go随插即用的特性更可使可携式设备直接交换数据。
USB从一开始是USB1.0规格,其传输速度为1.5Mb/s,而于1998年又推出了USB2.0规格,其传输速度则提升到12Mb/s,而此规格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而目前最新推出的USB3.0规格则更是将传输速度提升到5.0Gb/s,其是USB2.0规格的10倍以上,由于速度较以往提升许多,因此已经成为各厂商未来推广的产品。
因此,在USB3.0规格产品未来可期的情况下,如何使USB3.0产品达到简易制造的程度,更成为各厂商亟需克服的问题,更由于USB3.0的规格产品其所需的连接端子数量较多,因此如何增加USB3.0的电连接器焊接固定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时的焊接强度,也为目前亟需克服的问题之一。
另外,请参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87417号专利揭露的一种USB连接器,其包括:一基板,其上具有数个第一接触垫及数个第二接触垫外露于该基板;以及一连接器,其具有数个开槽及数个端子,其中数个端子的一端分别穿置于该数个开槽中且外露于该开槽,该数个端子的另一端则分别与该第二接触垫接触以形成一USB连接器。
再请参阅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412498号专利揭露一种USB连接器,其包含有:一连接器本体,其具有数个开槽、数个第一端子及数个第二端子,其中,每两开槽间具有一槽柱相间隔,该数个第一端子的一端分别置于该数个槽柱的下方且外露于该数个槽柱后再向前延伸,另一端则分别向下弯折后再向水平方向延伸,以形成一焊接端,该数个第二端子的一端分别穿置于该数个开槽中且外露于该开槽,另一端则分别向下弯折后再向水平方向延伸,以形成一焊接端;以及一基板,其上具有数个第一接触垫及数个第二接触垫,且该数个第一接触垫及数个第二接触垫呈交错配置,以分别供该数个第一端子及该数个第二端子耦接,以形成一USB连接器。
但上述的USB连接器的端子是仅通过后端的端子焊接部与电路板相互焊接固定,因此,其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时,由于本体前端与电路板间并无任何连接,恐会造成本体受到对接的插设力量而朝后翻转,导致USB连接器造成损坏,长期而言,其整体结构强度不足,长期使用时,亦恐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结构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创作人鉴于上述现有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固定端子延伸有焊接部,且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前端底部位置,使其得以增加绝缘本体焊接于电路板上焊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过固定端子的设置,得以提供接地功能,降低电连接器所产生的电磁干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有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平板导电端子、弹臂导电端子及固定端子;该平板导电端子及弹臂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外露于绝缘本体上,而焊接部则外露于绝缘本体后端并焊接于电路板上,使其符合USB3.0的规格结构,而固定端子则设置于绝缘本体前端位置两侧,且固定端子则延伸有焊接部,使得焊接部外露于绝缘本体前端底部,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增加电连接器对接的结构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端子通过两端的焊接部与电路板相互焊接固定,因此电路板与其焊接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可通过增设接地线路,使得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可提供接地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包含有:绝缘本体,设有数个导电端子容置槽;数个弹臂导电端子及平板导电端子,设置于导电端子容置槽中,其接触部外露于绝缘本体而焊接部则外露于绝缘本体后端;至少一个固定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内,且各固定端子的一端的焊接部则外露于绝缘本体的前端底部,供焊接于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
该绝缘本体前端侧边位置设有固定开口,供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容置。
该绝缘本体由前端的定位部及自定位部上延伸的本体部所形成,该定位部是设置于本体部的前端并朝下延伸。
该本体部为平板状结构,且其上分别设有两排导电端子容置槽,分别供导电端子容置。
该弹臂导电端子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容置槽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该接触部外露于绝缘本体的本体部上,而焊接部则外露于绝缘本体外。
该平板导电端子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容置槽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其中该接触部为平板状结构,据此供对接连接器对接接触,而焊接部则延伸至绝缘本体外,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
该固定端子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分别外露于绝缘本体后端及前端底部。
该弹臂导电端子、平板导电端子及固定端子是通过镶埋成型技术固定于绝缘本体内。
该固定端子延伸有与平板导电端子及弹臂导电端子焊接部呈一排设置的焊接部。
该平板导电端子或弹臂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可为由一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焊接于该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插设时,由于绝缘本体前端两侧分别设有焊接部,因此当对接连接器自前方插设并对绝缘本体产生一朝后方的力量时,则可通过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加以焊接固定,据此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焊接强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端子通过两端的焊接部与电路板相互焊接固定,因此电路板与其焊接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可通过增设接地线路,使得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可提供接地功能。
又,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可仅自固定部上一侧延伸,特别是可仅延伸设有位于绝缘本体固定开口的焊接部,使其得以对绝缘本体前端产生的焊接固定效果,也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固定端子与绝缘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结构翻转后的示意图。
其中:
1绝缘本体                      11定位部                 12本体部
13导电端子容置槽        14固定开口             2弹臂导电端子
21固定部                        22接触部                 23焊接部
3平板导电端子              31固定部                 32接触部
33焊接部                        4固定端子               41固定部
42焊接部                        5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固定端子与绝缘本体的分解示意图及组合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含有:
绝缘本体1,为由绝缘材质所制成,该绝缘本体1由前端的定位部11及自定位部11上延伸的本体部12所形成,具体而言,该定位部11设置于本体部12的前端并朝下延伸,且延伸的长度为电路板的厚度,使其得以卡合定位于电路板周缘,该本体部12为平板状结构,且其上分别设有两排导电端子容置槽13,分别供导电端子容置,又绝缘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开口14,该固定开口14是贯穿于绝缘本体1上;
数个弹臂导电端子2,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容置槽13的固定部21及自固定部21两端延伸的接触部22及焊接部23,该接触部22外露于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2上,而焊接部23则外露于绝缘本体1外,上述的弹臂导电端子2接触部22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2上方并形成一间距,使得弹臂导电端子2接触部22产生一定的弹性,焊接部23则延伸至绝缘本体1外,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
数个平板导电端子3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容置槽13的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31两端延伸的接触部32及焊接部33,其中该接触部32为平板状结构,据此供对接连接器对接接触,而焊接部33则延伸至绝缘本体1外,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
数个固定端子4,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41,及自固定部41两侧延伸的焊接部42,该固定端子4是通过镶埋成型技术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其一端的焊接部42是位于绝缘本体1的固定开口14内,而另端的焊接部42则与平板导电端子3及弹臂导电端子2焊接部33、23呈一排设置。
上述的平板导电端子3及弹臂导电端子2的排列是符合USB3.0的传输规格结构,因此平板导电端子3及弹臂导电端子2的端子接触部32、22排列成两排,其中平板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2排布于前排,弹臂导电端子2的端子接触部22则排布于后排。
此外,上述无论是平板导电端子3或弹臂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33、23可为一表面粘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焊接于该电路板上,且平板导电端子3及弹臂导电端子2也可通过镶埋成型技术(Insert Molding)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焊接于电路板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上述结构制造完成时,平板导电端子3、弹臂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32、22及焊接部33、23外露于绝缘本体1上,且固定端子4两端的焊接部42也分别外露于绝缘本体1的固定开口14中及绝缘本体1外,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焊接部23、33、42是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后侧呈一排的排列设置及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两侧固定开口14设置,因此通过上述的焊接部得以焊接固定于电路板5上。
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插设时,由于绝缘本体1前端两侧分别设有焊接部42,因此当对接连接器自前方插设并对绝缘本体1产生一朝后方的力量时,则可通过固定端子4的焊接部42加以焊接固定,据此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5间的焊接强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端子4是通过两端的焊接部42与电路板5相互焊接固定,因此电路板5与其焊接部42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可通过增设接地线路,使得固定端子4的焊接部42可提供接地功能。
又,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端子4的焊接部42可仅自固定部41上一侧延伸,特别是可仅延伸设有位于绝缘本体1固定开口14的焊接部42,使其得以对绝缘本体1前端产生的焊接固定效果,也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其整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其差异在于,固定端子4是直接通过镶埋成型技术(Insert Molding)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且于绝缘本体1上并无设置固定开口,使得焊接部42分别外露于绝缘本体1后端及前端底部位置,前端底部的焊接部42则需将绝缘本体翻转后,方可看到。
只是需注意的是,本实施结构的固定端子4也可仅延伸有设置于绝缘本体1底部前端的焊接部42,使其得以对绝缘本体1前端产生的焊接固定效果,也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述。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绝缘本体,设有数个导电端子容置槽;
数个弹臂导电端子及平板导电端子,设置于导电端子容置槽中,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外露于绝缘本体而焊接部则外露于绝缘本体后端;
至少一个固定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内,且各固定端子的一端的供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外露于绝缘本体的前端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前端侧边位置设有供固定端子的焊接部容置的固定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由前端的定位部及自定位部上延伸的本体部所形成,该定位部是设置于本体部的前端并朝下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为平板状结构,且其上分别设有两排分别供导电端子容置的导电端子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臂导电端子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容置槽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该接触部外露于绝缘本体的本体部上,而焊接部则外露于绝缘本体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平板导电端子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容置槽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延伸的供对接连接器对接接触的接触部及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其中该接触部为平板状结构,而焊接部则延伸至绝缘本体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端子包含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分别外露于绝缘本体后端及前端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臂导电端子、平板导电端子及固定端子是通过镶埋成型技术固定于绝缘本体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端子延伸有与平板导电端子及弹臂导电端子焊接部呈一排设置的焊接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平板导电端子或弹臂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是采用表面粘着技术焊接于该电路板上。
CN2012200448550U 2012-02-13 2012-02-13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23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48550U CN202423768U (zh) 2012-02-13 2012-02-13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48550U CN202423768U (zh) 2012-02-13 2012-02-1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23768U true CN202423768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4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485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23768U (zh) 2012-02-13 2012-02-1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23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9654A (zh) * 2015-06-04 2015-10-1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9654A (zh) * 2015-06-04 2015-10-1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5863U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201623280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285973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136647B (zh) 高速传输连接器插头、插座及连接系统
CN2773936Y (zh) 电连接器
CN102185205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6848665A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5355364U (zh) 电连接器及其线缆组件
CN201754447U (zh) 微型电连接器
CN202423768U (zh) 电连接器
CN202025902U (zh) 改良式插座电连接器
CN102185213A (zh) 电连接器
CN203481470U (zh) 电连接器
CN201829689U (zh) 电连接器
CN202434783U (zh) 薄卡连接器
CN205944564U (zh) 电连接器
CN202025904U (zh) 组合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02550116U (zh) 电连接器及配置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路板结构
CN204597138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CN204558804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4885560U (zh) 防翘曲的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03085832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2474300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204376061U (zh) 一种可实现双面插接的usb母座连接器
CN204257861U (zh) 紧凑型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