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8804U - 电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8804U
CN204558804U CN201520304302.8U CN201520304302U CN204558804U CN 204558804 U CN204558804 U CN 204558804U CN 201520304302 U CN201520304302 U CN 201520304302U CN 204558804 U CN204558804 U CN 204558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fixed
sides
conduct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43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乐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043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8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8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88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导电端子、一第二绝缘本体、一第二导电端子、一第一接地片、一第二接地片、一中央接地片及一遮蔽壳体;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舌片,该中央接地片设置于该舌片内,而中央接地片的后端则延伸至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两侧;该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分别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上,且第一接地片及第二接地片分别组装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外缘;该遮蔽壳体将上述组件包覆,且其后方两侧则分别延伸有一可将中央接地片夹持接触的夹持部,据此达到接地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USB TYPE C的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以下简称USB)规格的电连接器结构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可谓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传输装置之一,由于USB电连接器的方便易用、尺寸小且成本合理,因此在各个工作场所都随处可见USB的踪迹。不论是家庭的核心娱乐装置如电视、个人的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平板装置或是办公室的工作用计算机、打印机,乃至于汽车的多媒体通讯娱乐系统,时常都依靠USB来完成数据传输的任务。
除了提供方便、快速而又可靠的数据传输外,USB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那就是通过多媒体电子装置接口的相互连接来进行电力传输,也就是所谓的充电。然而,目前的USB充电最高仍只能提供7.5瓦的电力,这样的供电规格虽然能符合手持式可携装置如手机或音乐媒体播放器(MP3)的充电需求,但通常耗时较长,且不能满足大尺寸并需消耗较大功率产品如屏幕显示器或笔记本电脑的供电。
为了更加普及USB在不同装置供电上的应用,并提供携带方便及更轻薄的多媒体电子产品,同时减少因USB插入方向或接线方向错误而发生无法传输的情况,全新的通用串行总线Type C便应运而生。USB国际制定标准协会(USB-IF)于日前宣布了这项名为USB Type C接口的标准规范,旨在通过高达100瓦的电力传输量,让各种装置均能通过单独一条USB线缆满足供电需求,使其具有装置充电时间缩短的优点,更能优化行动应用的便利性。
另外,USB Type C接口将支持各种设备的全新超薄设计,从手机、平板计算机、二合一产品、笔记本电脑到桌面计算机以及其他众多用途更具体的设备。
这项采用业界新标准的薄型接口可以传输数据、电力和视讯,将成为人们结合各种设备传输所需的唯一接口,由于传输数据量的同步大量增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相对应的电磁辐射,从而干扰其它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有鉴于此,业界普遍都会以接地方式来降低电磁干扰(EMI)的产生。
但是,USB Type C接口由于其导电端子数量较多,且体积也随着变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克服电磁干扰(EMI)的产生,将会是此产品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结构仍有许多缺陷,并非较佳的设计,因此急需改善。
本申请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结构所出现的各项缺点,对其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分别将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后再相互组装,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通过中央接地片与第一遮蔽壳体相互搭接,达到有效排除静电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导电端子、一第二绝缘本体、一第二导电端子、一第一接地片、一第二接地片、一中央接地片及一遮蔽壳体;
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舌片,该中央接地片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内的平板部及自平板部后端延伸并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接触部;
该中央接地片镶埋于该舌片内,且其前端外缘外露于舌片外,而后端的接触部则外露于该基部后端两侧;
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内;
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包括一通过镶埋成型于该第二绝缘本体内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卡扣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上;
该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形成有一固定部、自固定部两侧分别延伸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并通过固定部分别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内,使得该接触部及焊接部分别外露于该第一及第二绝缘本体外;
该第一接地片及第二接地片则分别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上;
该遮蔽壳体系将上述组件包覆;其后方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与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相互夹持接触。
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底部设有一容置槽,而第二绝缘本体可容置于该容置槽内,因此当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通过镶埋成型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上后,该第一及第二绝缘本体即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固定,据此得以达到本实用新型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遮蔽壳体的后方两侧则分别设置有一可将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夹持的夹持部,据此达到接地的效果。
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基部两侧朝底面方向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固定部间则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卡扣槽。
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的上、下两面则分别形成一端子容置槽,借以收容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
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基部的底面则凸出有可定位于电路板上的定位柱。
优选的,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则设有一贴合槽,该贴合槽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
优选的,该中央接地片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为一片状结构,该中央接地片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内的平板部及自平板部朝两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自平板部上连续弯折而成,使其略呈L型弯折,而该延伸部的侧缘则再弯折延伸有一接触部。
优选的,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当第一导电端子镶埋于第一绝缘本体内后,该接触部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内且外露于该舌片的上表面,该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一绝缘本体基部的后端。
优选的,该第一接地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该第一接地片两侧朝底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且可通过该固定部插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贴合槽两侧的固定插槽内,使得第一接地片得以容置于该贴合槽内。
优选的,该第二绝缘本体为一平板状矩形体,该第二绝缘本体两侧分别凸出延伸有一与第一绝缘本体容置槽两侧卡扣槽相对应的卡扣凸部,使其得以通过卡扣凸部与第一绝缘本体的卡扣槽相互卡扣固定,并容置于第一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下表面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
优选的,该第二导电端子其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当第二导电端子镶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后,该接触部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内且外露于该舌片的下表面,该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的后端。
优选的,该第二接地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该第二接地片两侧朝顶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且可通过该固定部插设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固定插槽内,使得第二接地片得以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上。
优选的,该遮蔽壳体的夹持部结构为一缺口,并于缺口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有一接触凸部,用以容置并夹持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另一角度局部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绝缘本体
11 基部
12 舌片
13 固定部
14 容置槽
15 卡扣槽
16 端子容置槽
17 定位柱
18 贴合槽
19 固定插槽
2 中央接地片
21 平板部
22 延伸部
23 接触部
3 第一导电端子
31 固定部
32 接触部
33 焊接部
4 第一接地片
41 固定部
5 第二绝缘本体
51 卡扣凸部
52 固定插槽
6 第二导电端子
61 固定部
62 接触部
63 焊接部
7 第二接地片
71 固定部
8 遮蔽壳体
81 夹持部
811 缺口
812 接触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1,该第一绝缘本体1包括一基部11及自基部11延伸的舌片12,该基部11两侧朝底面方向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13,固定部13间则形成一容置槽14,该容置槽14的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卡扣槽15,该舌片12的上、下两面则分别形成一端子容置槽16,而基部11的底面则凸出有可定位于电路板上的定位柱17,此外,该第一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则设有一贴合槽18,该贴合槽18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19;
一中央接地片2,该中央接地片2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为一片状结构,该中央接地片2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舌片12内的平板部21及自平板部21朝两侧方向分别延伸的延伸部22,于本实施例中,该延伸部22自平板部21上连续弯折而成,使其略呈L型弯折,而该延伸部22的侧缘则再弯折延伸有一接触部23;当中央接地片2通过镶埋成型的技术镶埋于第一绝缘本体1内时,该中央接地片2的平板部21则分别凸露于该舌片12外,使其得以供对接连接器夹持接触,而后端的接触部23则凸露于该绝缘本体1的基部11外缘;
一第一导电端子3,该第一导电端子3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1内的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31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32及焊接部33,当第一导电端子3镶埋于第一绝缘本体1内后,该接触部32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16内且外露于该舌片12的上表面,以供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该焊接部33则外露于第一绝缘本体1基部11的后端,以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
一第一接地片4,该第一接地片4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于此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地片4两侧朝底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41,且可通过该固定部41插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贴合槽18两侧的固定插槽19内,使得第一接地片4得以容置于该贴合槽18内;
一第二绝缘本体5,为一平板状矩形体,该第二绝缘本体5两侧分别凸出延伸有一与第一绝缘本体1容置槽14两侧卡扣槽15相对应的卡扣凸部51,使其得以通过卡扣凸部51与第一绝缘本体1的卡扣槽15相互卡扣固定,并容置于第一绝缘本体1的容置槽14内,此外,该第二绝缘本体5的下表面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52;
一第二导电端子6,该第二导电端子6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5内的固定部61,及自固定部61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62及焊接部63,当第二导电端子6镶埋于第二绝缘本体5内后,该接触部62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16内且外露于该舌片12的下表面,以供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该焊接部63则会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5的后端,以供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
一第二接地片7,该第二接地片7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于此实施例中,该第二接地片7两侧朝顶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71,且可通过该固定部71插设于该第二绝缘本体5的固定插槽52内,使得第二接地片7得以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5上;
一遮蔽壳体8,该遮蔽壳体8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收容上述组件,遮蔽壳体8两侧后端则分别形成有一夹持部81,具体而言,该夹持部81结构为一缺口811,并于缺口811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有一接触凸部812;当第一绝缘本体1及第二绝缘本体5相互组装后,容置于该遮蔽壳体8内,此时,中央接地片2后端的接触部23插设于该遮蔽壳体8的缺口811内,且与缺口811内的接触凸部812相互接触,达到排除静电的作用,提高产品于高速传输时的稳定性。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7所示,当上述组件开始进行组装时,将第一导电端子3及中央接地片2通过镶埋成型的技术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1内,此时第一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2外露于舌片12,焊接部33则外露于第一绝缘本体1的基部11后端,且中央接地片2的前端则凸出于舌片12两侧,后端的接触部23则凸出于第一绝缘本体1基部11后端两侧;该第二导电端子6也通过镶埋成型技术固定于第二绝缘本体5内,并通过第二绝缘本体5上的卡扣凸部51与第一绝缘本体1容置槽14两侧的卡扣槽15相互卡扣固定,使得第二绝缘本体5与第一绝缘本体1相互连接固定,此时第二导电端子6的接触部62则外露于舌片12下缘,焊接部63则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5的后端;而第一接地片4及第二接地片7则通过其固定部41、71分别插设于固定插槽19、52内,使得第一接地片4与第二接地片7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1及第二绝缘本体5上,最后再将上述组件套设于遮蔽壳体8内,此时中央接地片2两侧的接触部23则插设于遮蔽壳体8的缺口811内,并通过缺口811内的接触凸部812与中央接地片2的接触部23相互接触连接,据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组装后的产品规格为USB TYPE C的电连接器结构。
当本实用新型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后,由于USB TYPE C为传输流量较高的电连接器结构,因此其于高速传输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除了可以通过遮蔽壳体8吸收导出外,还可通过其中央接地片2接收后,通过中央接地片2两侧的接触部23与遮蔽壳体8的夹持部81相互电性连接,进而将静电排除,提高产品于高速传输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1.通过中央接地片与遮蔽壳体的相互搭接,达到中央接地片可将高速传输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吸收,并通过第一遮蔽壳体导出的目的。
2.该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分别通过镶埋成型技术与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射出成型后,两绝缘本体再相互组装,达到简化制作工艺的目的。
上列详细说明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自基部延伸的舌片;
一中央接地片,其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内的平板部及自平板部后端延伸并外露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接触部; 
一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内;
一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包括一通过镶埋成型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绝缘本体卡扣固定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基部上;
一第一接地片,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上;
一第二接地片,固定于第二绝缘本体上;
一遮蔽壳体,收容并包覆上述组件,其后方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与中央接地片的接触部相互夹持接触。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基部两侧朝底面方向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固定部间则形成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卡扣槽。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的上、下两面则分别形成一端子容置槽,借以收容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则设有一贴合槽,该贴合槽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央接地片由金属材质制成且为一片状结构,该中央接地片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舌片内的平板部及自平板部朝两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自平板部上连续弯折而成,使其略呈L型弯折,而该延伸部的侧缘则再弯折延伸有一接触部。
6.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当第一导电端子镶埋于第一绝缘本体内后,该接触部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内且外露于该舌片的上表面,该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一绝缘本体基部的后端。
7.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该第一接地片两侧朝底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且可通过该固定部插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贴合槽两侧的固定插槽内,使得第一接地片得以容置于该贴合槽内。
8.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为一平板状矩形体,该第二绝缘本体两侧分别凸出延伸有一与第一绝缘本体容置槽两侧卡扣槽相对应的卡扣凸部,使其得以通过卡扣凸部与第一绝缘本体的卡扣槽相互卡扣固定,并容置于第一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而该第二绝缘本体的下表面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固定插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端子其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两端分别延伸出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当第二导电端子镶埋于第二绝缘本体内后,该接触部容置于该端子容置槽内且外露于该舌片的下表面,该焊接部则外露于第二绝缘本体的后端。
10.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地片由金属材质所制成,且大致为一平板状结构,该第二接地片两侧朝顶部分别延伸有一固定部,且可通过该固定部插设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固定插槽内,使得第二接地片得以固定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上。
CN201520304302.8U 2015-05-13 2015-05-13 电连接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8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4302.8U CN204558804U (zh) 2015-05-13 2015-05-13 电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4302.8U CN204558804U (zh) 2015-05-13 2015-05-13 电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8804U true CN204558804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3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430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8804U (zh) 2015-05-13 2015-05-13 电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88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5866A (zh) * 2016-04-07 2017-10-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566743B2 (en) 2017-11-15 2020-02-18 Fuyu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Huaian)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middle shielding plate and an outer shielding shell with grounding legs held in place by the shielding plat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5866A (zh) * 2016-04-07 2017-10-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275866B (zh) * 2016-04-07 2019-12-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685153B (zh) * 2016-04-07 2020-02-1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US10566743B2 (en) 2017-11-15 2020-02-18 Fuyu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Huaian)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middle shielding plate and an outer shielding shell with grounding legs held in place by the shielding plat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674484U (zh) 电连接器
CN201204298Y (zh) 电连接器
CN204558804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515054U (zh) 板端电连接器
CN204577749U (zh) 电连接器
CN204597076U (zh) 电连接器
CN201868665U (zh) 电连接器
CN204088648U (zh)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CN204424494U (zh) 一种双向高速usb母座连接器
CN203415241U (zh) 存储模块、u盘组件及u盘
CN201774000U (zh) 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05141243U (zh) 电池连接器
CN203521839U (zh) Usb转接器
CN204538370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接地结构
CN203415733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CN204927626U (zh) 电连接器
CN101931152A (zh) 电连接器
CN205141186U (zh) 电连接器
CN201829782U (zh) 转接器
TWM505087U (zh) 電連接器結構
CN203631922U (zh) 改良型音频连接器
CN205429235U (zh) 电连接器
CN202662862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104821447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