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6150U -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06150U
CN202406150U CN2011204810508U CN201120481050U CN202406150U CN 202406150 U CN202406150 U CN 202406150U CN 2011204810508 U CN2011204810508 U CN 2011204810508U CN 201120481050 U CN201120481050 U CN 201120481050U CN 202406150 U CN202406150 U CN 202406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mobile phone
silica gel
sound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810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810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06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06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061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设置在用于密封麦克风的硅胶套上,在所述硅胶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麦克风的声音导槽;所述声音导槽通向位于手机正面的按键,用于声音从所述按键与手机按键孔之间的间隙,经由该声音导槽传导到麦克风上。由于采用了在套设麦克风的硅胶套上设置有通向按键的声音导槽,声音从位于手机正面上的按键与按键孔之间的间隙进入手机内部,并经由所述声音导槽传导到麦克风上,从而可取消在手机正面开设麦克风孔,保证了主面的完整性,避免影响了手机的外观,提高了手机的档次。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按键的手机等移动终端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接受音源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在壳料上开设一个直径为1mm左右的麦克风(MIC)孔,并在壳料与麦克风之间通过泡棉或者硅胶套密封灰尘。
有一些手机机型会将麦克风孔开设在手机主面侧边或者开设在手机主底的侧面,使得麦克风孔不易被发现,对手机外观的影响也较小。通常这类机型的手机都会采用导线连接麦克风元器件与手机主板,或者设计专门的导音通道。
但是,更多的情况下,麦克风元器件直接焊接在手机主板的正面,且在手机主面上又没有更多的空间用于设计专用导音通道,就只能在手机主面上开设麦克风孔,由此就破坏了主面的完整性,对手机外观影响较大。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可取消在手机正面开设麦克风孔,保证主面的完整性,避免影响手机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设置在带有按键的移动终端上,用于将声音传导到直接焊接在该移动终端主板正面的麦克风上;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面和按键;在所述主面的正面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按键孔中;其中:该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设置在用于密封所述麦克风的硅胶套上,在所述硅胶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麦克风的声音导槽;所述声音导槽通向所述按键或该移动终端的按键孔,用于声音从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孔之间的间隙经由该声音导槽传导到所述麦克风上。
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其中:所述硅胶套的顶面与所述主面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声音导槽设置在该硅胶套的顶面上。
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其中:所述声音导槽的宽度尺寸超过该声音导槽的深度尺寸。
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其中: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按键硅胶;所述键帽套在按键硅胶上;所述硅胶套与按键硅胶一体连接设置。
一种手机,包括主面、按键、主板和麦克风;所述按键设置在主面的正面;所述麦克风直接焊接在所述主板的正面;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面之下;在所述麦克风上套设有硅胶套;其中:在所述硅胶套上设置有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由于采用了在套设麦克风的硅胶套上设置有通向按键的声音导槽,声音从位于手机正面上的按键与按键孔之间的间隙进入手机内部,并经由所述声音导槽传导到麦克风上,从而可取消在手机正面开设麦克风孔,保证了主面的完整性,避免影响了手机的外观,提高了手机的档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手机的主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手机的按键组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手机的按键硅胶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手机(去掉手机外壳)的主板组件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手机的麦克风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设置在带有按键的手机等具有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上,用于将通话的声音传导到移动终端内部的麦克风上;以手机为例,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款手机的结构图,该手机包括主面110和按键的键帽130,在该主面110的正面设置有适配所述键帽130的按键孔120;所述按键孔120位于主面110的下部;所述键帽130设置在所述按键孔120中。
结合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手机的主面结构图,所述主面110正面按键孔120的孔径大于图1中所述键帽130的外径,装配后所述按键孔120的孔壁与所述键帽130的侧壁之间存在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声音传导结构也正是利用这个间隙将声音传导到手机主板的麦克风上。
在本实用新型麦克风声音传导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手机的按键组件结构图,该按键组件包括键帽130和按键硅胶150,所述键帽130套在该按键硅胶150上。
结合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手机的按键硅胶结构图,所述按键硅胶150包括用于密封麦克风的硅胶套151,该硅胶套151与所述按键硅胶150一体连接设置;在该硅胶套151上设置有一麦克风孔152;所述麦克风孔152孔口的边沿连通设置有声音导槽153,所述声音导槽通向所述按键组件的键帽130或者通向所述手机主面的按键孔,由此,声音从所述按键孔与按键之间的间隙进入手机内部,并经由该声音导槽153传导到麦克风上;具体的,所述声音导槽153可设置在所述硅胶套151的顶面。
此外,用于套设在麦克风上的硅胶套也可以不与所述按键硅胶一体连接设置,适用于没有按键硅胶的手机。
较好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声音导槽153的宽度尺寸可超过该声音导槽153的深度尺寸,以增大声音导槽153的横截面积,进一步提高声音的音量。
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手机(去掉手机外壳)的主板组件结构图,麦克风141直接焊接在主板140的正面。将图5中的主板组件、图4所示的按键以及图2所示的主面等零部件组装到一起,可获得图6所示的手机。
如图6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手机的麦克风处结构剖视图,按键的键帽130组装在主面110上的按键孔120中,主板上的麦克风141位于主面110的下方。
结合图7所示,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局部A处放大图,按键硅胶中的硅胶套151套设在与所述主板140焊接的麦克风141上,所述硅胶套151的顶面与所述主面110的内壁相接触,以密封所述硅胶套151上的声音导槽153,形成连通至所述主面110与所述键帽130之间间隙的声音通道。
基于上述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手机,如图7所示,包括主面110、按键的键帽130、主板140、麦克风141和硅胶套151;所述按键的键帽130设置在所述主面110的正面;所述麦克风141直接焊接在所述主板140的正面;所述主板140位于主面110之下;所述硅胶套151套设在所述麦克风141之上;在该手机上设置有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与现有技术中带有麦克风孔的手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由于采用了在套设麦克风的硅胶套上设置有通向按键的声音导槽,声音从位于手机正面上的按键与按键孔之间的间隙进入手机内部,并经由所述声音导槽传导到麦克风上,从而可取消在手机正面开设麦克风孔,保证了主面的完整性,避免影响了手机的外观,提高了手机的档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例如,所述按键包括但不限于是多个按键的按键组件,甚至还可以是键盘等;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设置在用于密封麦克风的硅胶套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胶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麦克风的声音导槽;所述声音导槽通向位于手机正面的按键,用于声音从所述按键与该手机按键孔之间的间隙,经由所述声音导槽传导到麦克风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的顶面与所述主面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声音导槽设置在该硅胶套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导槽的宽度尺寸超过该声音导槽的深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按键硅胶;所述键帽套在按键硅胶上;所述硅胶套与按键硅胶一体连接设置。
5.一种手机,包括主面、按键、主板、麦克风及其硅胶套;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主面的正面;所述麦克风直接焊接在所述主板的正面;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面之下;所述硅胶套套设在所述麦克风之上;其特征在于:在该手机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CN2011204810508U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06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10508U CN202406150U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10508U CN202406150U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06150U true CN202406150U (zh) 2012-08-29

Family

ID=46703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8105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06150U (zh) 2011-11-28 2011-11-28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061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945A (zh) * 2016-09-07 2016-12-07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密封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9076274A (zh) * 2017-06-14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945A (zh) * 2016-09-07 2016-12-07 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密封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9076274A (zh) * 2017-06-14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2575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3002364B (zh) 扬声器连接器模块与手持式电子装置
CN110913048B (zh) 电子设备
CN107454216B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JPWO2007060730A1 (ja) 携帯端末
CN106998520A (zh) 扬声器组件及具有该扬声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KR20120055168A (ko) 송화부용 덕트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1225086B (zh) 电子设备
KR101469907B1 (ko) 무선 이어폰
CN204334667U (zh) 手机
CN202406150U (zh) 一种手机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结构
KR20140126603A (ko) 이어폰용 방수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078132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201891U (zh) 一种移动终端
AU743990B2 (en) A radio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7280666B2 (en) Moveable device component with acoustic porting
CN210246994U (zh) 一种无线话筒
CN114285926A (zh) 一种听筒出音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3990720U (zh) 音频结构及具有所述音频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9761075U (zh) 一种手机发声结构和移动设备
CN220402128U (zh) 电子设备
CN216700052U (zh)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KR100543617B1 (ko) 폴더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스피커구조
CN101453846A (zh) 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047429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이어폰잭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