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81147U -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81147U
CN202381147U CN2011205428510U CN201120542851U CN202381147U CN 202381147 U CN202381147 U CN 202381147U CN 2011205428510 U CN2011205428510 U CN 2011205428510U CN 201120542851 U CN201120542851 U CN 201120542851U CN 202381147 U CN202381147 U CN 202381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sensor
liquid level
internal frame
frame body
function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428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一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428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81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81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811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包括有液位传感器主体及安装于该液位传感器主体上的电子管和输液管,该输液管的下端安装有过滤装置,且输液管与过滤装置的过滤腔连通;该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连通过滤腔的排气孔,该排气孔连接有排气管,该排气管延伸至液位传感器主体处;藉此,通过于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连通过滤腔的排气孔,利用该排气孔连接有排气管,使得积聚在过滤腔中的气体能够及时被排出,保证液体的正常过滤和输出,当本产品安装于尿素箱上时,可有效保证尿素溶液顺利地进行过滤和输出,使SCR系统正常运作,降低车辆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会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传感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柴油机以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废气排放在世界各地的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较高的氮氧化物排放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燃油(气)汽车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推动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Ⅲ排放法规,2010年1月1日实施国Ⅳ排放法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厂商不得不针对排放标准对发动机进行改进或研制。目前,实现国Ⅳ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有SCR(尿素选择性催还原处理)、EGR+DPF(尾气再循环+颗粒捕集器)、LNT(氮氧吸附器)、CRT(连续再生颗粒捕集器)等,其中以SCR催化还原技术占主导地位,国内的几家大型柴油机厂家也大多选择了这一技术路线,它是利用机内净化降低碳烟,然后利用SCR系统来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SCR系统的运作需要配合利用尿素箱以及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安装于尿素箱上并通过该液位传感器将尿素箱内的尿素溶液吸出输向SCR系统。为了使通过液位传感器吸出的尿素溶液纯净无杂质,保证SCR系统正常运作,通常于液位传感器上安装有过滤装置,利用该过滤装置将杂质过滤掉后再吸出。
当车辆启动时,利用液位传感器将尿素溶液吸起并输向SCR系统,当车辆停止运行,SCR系统停止工作,多余的尿素溶液从SCR系统回流至尿素箱中,使得空气随尿素溶液进入到液位传感器的过滤装置中。然而,现有之液位传感器一般不具备排气功能,当车辆再次启动吸尿素溶液时,尿素溶液存在气泡,并大量积聚在过滤装置中而无法排出,从而导致尿素溶液无法进行正常的过滤和输出,会使得SCR系统无法正常运作,导致车辆尾气污染空气,影响环境质量。
另外,上述液位传感器除了应用于尿素箱中还可以应用于油箱中,当上述液位传感器应用于油箱中时,气体会随油液进入到液位传感器的过滤装置中,从而使得液位传感器无法进行正常的吸油作业,从而导致车辆运行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液位传感器之过滤装置中气体无法排出而导致液体无法正常过滤和输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包括有液位传感器主体及安装于该液位传感器主体上的电子管和输液管,该输液管的下端安装有过滤装置,且输液管与过滤装置的过滤腔连通;该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连通过滤腔的排气孔,该排气孔连接有排气管,该排气管延伸至液位传感器主体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框架主体及设置于框架主体上的吸液孔、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该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之间保持有间隙而形成有前述过滤腔,该吸液孔连通该过滤腔和前述排气管之间,该内层滤网围构成一进液腔,该进液腔具有进液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有外框体和内框体,前述吸液孔、排气孔和外层滤网均设置于外框体上,该外框体上设置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具有安装口,该安装口与前述进液口的朝向相同;前述进液腔和内层滤网均设置于内框体上,该内框体沿安装口插入容置腔中并与外框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腔的安装口设置于外框体的底部,该内框体由下往上插入该容置腔中,该进液腔的进液口设置于内框体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一起或者可拆式地连接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滤网环设于内层滤网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框体上向外凸伸出有用于顶住外层滤网使外层滤网与内层滤网之间保持有间隙的凸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框体上凸设有定位柱,该外框体上设置有与该定位柱配合对插定位的定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连通前述进液腔的通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安装于液位传感器主体上的加热管,该排气管通过弹簧或热缩膜与该加热管捆绑贴合一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连通过滤腔的排气孔,利用该排气孔连接有排气管,使得积聚在过滤腔中的气体能够及时被排出,保证液体的正常过滤和输出;当本产品安装于尿素箱上时,可有效保证尿素溶液顺利地进行过滤和输出,使SCR系统正常运作,降低车辆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会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当本产品安装于油箱时,可保证吸油作业正常进行,使得车辆运行稳定。
二、通过于定位柱上设置有通气孔,利用通气孔连通进液腔,使得当气体随液体进入进液腔时,该气体可顺利地向外排出,避免大量气体积聚在进液腔中,从而使得液体能够顺畅地进入进液腔中,可有效提高液体的过滤速度。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再一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另一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液位传感器主体                 101、吸液孔
102、过滤腔                        103、排气孔
104、进液腔                        105、进液口
106、定位柱                        107、定位孔
20、电子管                         30、输液管
40、过滤装置                       41、外层滤网
42、内层滤网                       43、外框体
431、容置腔                        432、安装口
433、第一顶板                      434、第一底板
435、第一支撑柱                    436、第一固定条
437、第二固定条                    438、工艺孔
439、固定齿                        44、内框体 
441、第二顶板                      442、第二底板
443、第二支撑柱                    444、第三固定条  
445、第四固定条                    446、凸筋
447、通孔                          50、排气管
60、加热管                         70、导热外壳
8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液位传感器主体10及安装于该液位传感器主体10上的电子管20和输液管30。
其中,该输液管30的下端安装有过滤装置40,该过滤装置40上设置有吸液孔101和过滤腔102,该吸液孔101连通过滤腔102,输液管30插入该吸液孔101中而与过滤腔102连通;以及,该过滤装置40上设置有连通过滤腔102的排气孔103,该排气孔103连接有排气管50,该排气管50延伸至液位传感器主体10处,以此可将积聚在过滤腔102中的气体及时排除,使得输液管30吸液更加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滤装置40为双层滤网结构,但不局限于双层滤网结构,亦可为单层滤网结构,不以为限。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40包括有框架主体及设置于该框架主体上的外层滤网41和内层滤网42,前述吸液孔101设置于框架主体上,该外层滤网41和内层滤网42之间保持有间隙而形成有前述过滤腔102;该内层滤网42围构成一进液腔104,该进液腔104具有进液口105。
在本实施例中,该框架主体包括有外框体43和内框体44;其中
前述吸液孔101、排气孔103和外层滤网41均设置于外框体43上,该外框体43上设置有容置腔431,该容置腔431具有一安装口432,该安装口432的朝向与前述进液口105的朝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口432设置于外框体43的底部,但不限于设置在外框体43的底部,也可以为其他位置,不以为限;该外层滤网41铺设于外框体43的前后侧面上,并且,该外框体43包括有第一顶板433、第一底板434及连接第一顶板433和第一底板434之间的两第一支撑柱435,该第一顶板433、第一底板434和两第一支撑柱435均与外层滤网41一体注塑成型连接;该第一顶板433的前侧面与第一底板434的前侧面之间以及第一顶板433的后侧面与第一底板434的后侧面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第一固定条436,该两第一支撑柱435的前侧面之间以及两第一支撑柱435的后侧面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第二固定条437,配合利用该第一固定条436和第二固定条437纵横交错连接使得外层滤网41很好地固定于外框体43上;另外,该第一顶板433和第一底板434均呈椭圆形,第一顶板433的前后侧面以及第一底板434的前后侧面上均至少设置有一工艺孔438,该外层滤网41露出该工艺孔438,该工艺孔438在外层滤网41与外框体43一体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形成,通过该工艺孔438可以很好地定位外层滤网41,使得外层滤网41很好地与外框体43注塑成型;以及,其中一第一支撑柱43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齿形状固定齿439,利用该固定齿439可很好地咬住外层滤网41。
前述进液腔104和内层滤网42均设置于内框体44上,该内框体44沿前述安装口432插入容置腔431中并与外框体4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进液腔104的进液口105设置于内框体44的底部,该内框体44由下往上插入该容置腔431中,该内框体44与外框体43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一起,但不局限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一起,它们亦可通过螺钉或其他卡扣的方式可拆式地连接一起,当它们可拆式连接一起时,可很方便地将内框体44拆下对内层滤网42进行清洗;该内层滤网42铺设于内框体44的前后侧面上,该内框体44包括有第二顶板441、第二底板442及连接第二顶板441和第二底板442之间的两第二支撑柱443,该第二顶板441、第二底板442和两第二支撑柱443均与内层滤网42一体注塑成型连接;该第二顶板441的前侧面与第二底板442的前侧面之间以及第二顶板441的后侧面与第二底板442的后侧面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第三固定条444,该两第二支撑柱443的前侧面之间以及两第二支撑柱443的后侧面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第四固定条445,配合利用该第三固定条444和第四固定条445纵横交错连接使得内层滤网42很好地固定于内框体44上;另外,该内框体44上向外凸伸出有凸筋446,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第三固定条444和第四固定条445上均向外凸伸出有多个凸筋446,该多个凸筋446间隔排布,凸筋446的数量不限,利用该多凸筋446顶住外层滤网41可使外层滤网41与内层滤网42之间保持有间隙。
以及,前述外层滤网41最好环设于内层滤网42外,以进一步增大液体的过滤面积,提高过滤速度;并且,为了便于清洗滤网,该外层滤网41和内层滤网42均采用尼龙PA66材质制成,以使得粘在滤网上的杂质容易掉下来,可反复清洗,使用寿命长。
为使内框体44安装于外框体43内不摆动,该内框体44上设置凸设有定位柱106,该定位柱106上设置有连通前述进液腔104的通气孔447,该通气孔447用于将进液腔104中的气体排出,以便液体顺利进入进液腔104中,加快液体过滤速度;该外框体43上设置有定位孔107,当内框体44安装于外框体43内时,该定位柱106与定位孔107配合对插,使得内框体44很好地定位安装于外框体43内。
另外,进一步包括有安装于前述液位传感器主体10上的加热管60,该加热管60呈U型,加热管60的下端安装有导热外壳70,该导热外壳70将前述过滤装置40包裹住,配合利用该加热管60和导热外壳70可有效防止油液结蜡或尿素溶液结晶;并且,前述排气管50通过弹簧80或热缩膜与该加热管60捆绑贴合一起,以此防止结蜡的油液或结晶的尿素溶液将排气管50堵塞住;另外,前述输液管30亦通过弹簧80或热缩膜与该加热管60捆绑贴合一起,以此防止结蜡的油液或结晶的尿素溶液将输液管30堵塞住。
组装时,首先,依次将加热管60、电子管20、输液管30和排气管50安装于液位传感器主体10上;接着,利用弹簧80将输液管30和排气管50分别捆绑贴合在加热管60对应的位置上;然后,将导热外壳70安装于加热管60的下端,并将过滤装置40安装到导热外壳70内,当过滤装置40安装到位时,该输液管30插入过滤装置40的吸液孔101中,该排气管50插入过滤装置40的排气孔103中,组装完毕。
使用时,可将本产品安装于尿素箱或燃油箱上,当将本产品安装于尿素箱上时,该尿素箱中的尿素溶液透过外层滤网41进入到过滤腔102中,或者先进入进液腔104,然后透过内层滤网42进入过滤腔102中,进入到过滤腔102中的尿素溶液经吸液孔101向外输出,当过滤腔102混有气体使,气体向上冒出,并依次经过排气孔103和排气管50向外排出,避免气体积聚在过滤腔102中阻碍尿素溶液的过滤以及输出;另一方面,当气体随尿素溶液进入进液腔104时,气体向上冒起并经通气孔447向外排出,避免气体积聚在进液腔104中阻碍尿液溶液进入过滤腔104中。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于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连通过滤腔的排气孔,利用该排气孔连接有排气管,使得积聚在过滤腔中的气体能够及时被排出,保证液体的正常过滤和输出;当本产品安装于尿素箱上时,可有效保证尿素溶液顺利地进行过滤和输出,使SCR系统正常运作,降低车辆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会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当本产品安装于油箱时,可保证吸油作业正常进行,使得车辆运行稳定。其次,通过于定位柱上设置有通气孔,利用通气孔连通进液腔,使得当气体随液体进入进液腔时,该气体可顺利地向外排出,避免大量气体积聚在进液腔中,从而使得液体能够顺畅地进入进液腔中,可有效提高液体的过滤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包括有液位传感器主体及安装于该液位传感器主体上的电子管和输液管,该输液管的下端安装有过滤装置,且输液管与过滤装置的过滤腔连通;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上设置有连通过滤腔的排气孔,该排气孔连接有排气管,该排气管延伸至液位传感器主体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框架主体及设置于框架主体上的吸液孔、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该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之间保持有间隙而形成有前述过滤腔,该吸液孔连通该过滤腔和前述排气管之间,该内层滤网围构成一进液腔,该进液腔具有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有外框体和内框体,前述吸液孔、排气孔和外层滤网均设置于外框体上,该外框体上设置有容置腔,该容置腔具有安装口,该安装口与前述进液口的朝向相同;前述进液腔和内层滤网均设置于内框体上,该内框体沿安装口插入容置腔中并与外框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安装口设置于外框体的底部,该内框体由下往上插入该容置腔中,该进液腔的进液口设置于内框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一起或者可拆式地连接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滤网环设于内层滤网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体上向外凸伸出有用于顶住外层滤网使外层滤网与内层滤网之间保持有间隙的凸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体上凸设有定位柱,该外框体上设置有与该定位柱配合对插定位的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连通前述进液腔的通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安装于液位传感器主体上的加热管,该排气管通过弹簧或热缩膜与该加热管捆绑贴合一起。
CN2011205428510U 2011-12-22 2011-12-22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81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28510U CN202381147U (zh) 2011-12-22 2011-12-22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28510U CN202381147U (zh) 2011-12-22 2011-12-22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81147U true CN202381147U (zh) 2012-08-15

Family

ID=46629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4285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81147U (zh) 2011-12-22 2011-12-22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811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702A (zh) * 2015-06-16 2015-09-30 湖南菲尔斯特传感器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管式尿素传感器固定底座
CN113607809A (zh) * 2021-07-28 2021-11-0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气泡干扰的车用尿素溶液品质检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9702A (zh) * 2015-06-16 2015-09-30 湖南菲尔斯特传感器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管式尿素传感器固定底座
CN113607809A (zh) * 2021-07-28 2021-11-0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气泡干扰的车用尿素溶液品质检测装置
CN113607809B (zh) * 2021-07-28 2024-04-1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气泡干扰的车用尿素溶液品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7283U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
CN102095476A (zh) 尿素箱液位传感器
CN1906391A (zh) 用于内燃机的废气控制设备
CN202381147U (zh) 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CN203321634U (zh) 具有片式载体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
CN201538231U (zh) 组合式尿素油箱
CN20968762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高效进气系统
CN104819034B (zh) 一种柴油机egr系统可重复利用脱硫颗粒过滤装置
CN210122930U (zh)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车辆
CN212177261U (zh) 一种国六柴油发动机紧耦合后处理器
CN209990526U (zh) 一种紧凑型u形筒式后处理平台
CN202382796U (zh) 液位传感器的双层滤网结构
CN208330572U (zh) 柴油机冷却egr排放处理系统
CN205936766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103758616B (zh) 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2468107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滤芯及使用这种滤芯的燃油滤清器
CN210570895U (zh) 一种带排气功能的液位传感器
CN206111300U (zh) 一种尿素溶液加注装置
CN212855064U (zh) 一种环保用废气过滤装置
CN215444258U (zh) 基于汽车用空气滤清器
CN201273236Y (zh) 汽车空气进气装置
CN203050857U (zh) 用于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的scr尿素罐
CN201420627Y (zh) 柴油机egr冷却器
CN209354224U (zh)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过滤处理装置
CN207554168U (zh) 一种排气后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