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3634U -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3634U
CN202323634U CN2011204488919U CN201120448891U CN202323634U CN 202323634 U CN202323634 U CN 202323634U CN 2011204488919 U CN2011204488919 U CN 2011204488919U CN 201120448891 U CN201120448891 U CN 201120448891U CN 202323634 U CN202323634 U CN 202323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itated reactor
top course
pitch
hopper
material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488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金全
冯西宁
张东省
韩森
徐希娟
伍石生
余鸣
余众
高巍
岳卫民
韩微微
杜伟
余莉
李娜
李青
屈盼盼
Original Assignee
余金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余金全 filed Critical 余金全
Priority to CN2011204488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3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3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36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目前我国公路铣刨料大部分充当石料与水泥混合使用,或者直接废弃,浪费了沥青,其主要原因是加工技术及设备不能配。本实用新型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沥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振动给料机、粗剥离机、第一传送带、细剥离机、第二传送带、分类机、料水分离器、若干个第三传送带,所述的沥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冷料传送带,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本实用新型确保沥青成份不变,回收再利用,效益可观,其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分解干净、复原包裹均匀、投产小、使用性好、一机多用冷、热料皆可,吃完拿净,不留废余,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高等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现已建设成比较完备的高速公路及地方道路网络,由于70%的高速公路都在新世纪初以后修建的,目前已经进入补修、翻修及大修阶段,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稳定,再加上国内公路原材料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有限等等,造成新建及养护成本不断升高,值得交通行业深思。
在公路施工及养护当中得到应用,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几项技术难题没有攻破,再加上生产设备跟不上,一直困扰着修路人对路面面层铣刨料的充分利用,因面料大家都知道:沥青来自进口,石料都是百里之处,某些地在千里之处运到施工现场,技术指标要求高,当地不一定有,无法可用替代材料或因替代材料价格高昂,如果加工工艺跟不上,只能使高价值的面层料不能得到保护和利用。
目前我国公路铣刨料大部分充当石料与水泥混合使用,或者直接废弃,浪费了沥青,其主要原因是加工技术及设备不能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保沥青成份不变,回收再利用,效益可观,其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分解干净、复原包裹均匀、投产小、使用性好、一机多用冷、热料皆可、不留废余、生产效率高的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沥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振动给料机、粗剥离机、第一传送带、细剥离机、第二传送带、分类机、料水分离器、若干个第三传送带,料水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沉淀池,粗剥离机中设置有高压喷水器,细剥离机中设置高压喷水器,分类机上设置有高压水喷淋器,分类机的每个分料箱出口均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的沥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冷料传送带,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混合料斗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控制传送装置,电子控制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入料口连接,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出料口分为热拌料出口和冷拌料出口,冷拌料出口与风冷却器连接,风冷却器与冷拌料传送带连接;分解除尘单元的若干个第三传送带分别与沥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的若干个料斗连接。
上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包括反应釜、导热油加油站、振动器,反应釜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隔热门,反应釜的一侧设置有带有冷拌料出料口、热拌料出料口,出料仓内设置有冷热拌料分离板,导热油加油站与设置在反应釜内壁的导热油管连接,反应釜内设置振动器,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
上述的第一传送带设置有除铁装置。
上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反应釜连接有矿粉罐、沥青罐。
上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带有移动轮的移动托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弥补了国内外废旧铣刨料的完全再利用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空白,打破了以往在铣刨料中掺入水泥只用在高速公路下面层的惯例,使进口沥青及高档石料真正得到得复利用的效果,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破解堆积占用土地,杜绝因废料造成水污染;本实用新型确保沥青成份不变,回收再利用,效益可观,其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分解干净、复原包裹均匀、投产小、使用性好、一机多用冷、热料皆可,吃完拿净,不留废余,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混合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沥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1、振动给料机2、粗剥离机3、第一传送带4、细剥离机5、第二传送带6、分类机7、料水分离器8、若干个第三传送带10,料水分离器8的下端设置沉淀池9,粗剥离机3中设置有高压喷水器,细剥离机5中设置高压喷水器,分类机7上设置有高压水喷淋器,分类机7将分解除尘后的铣刨料根据大小分为若干种,分类机7的每个分料箱出口均设置有第三传送带10;所述的沥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11、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冷料传送带17,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混合料斗11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如图4,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的一端与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入料口连接,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出料口分为热拌料出口26和冷拌料出口27,冷拌料出口27与风冷却器16连接,风冷却器16与冷拌料传送带17连接;分解除尘单元的若干个第三传送带10分别与沥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11的若干个料斗连接。
参见图2、3,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包括反应釜12、导热油加油站15、振动器19,反应釜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隔热门22,反应釜12的一侧设置有带有冷拌料出料口27、热拌料出料口26的出料仓24,出料仓24内设置有冷热拌料分离板25,导热油加油站15与设置在反应釜12内壁的导热油管18连接,反应釜12内设置振动器19,反应釜1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
粗剥离机3主要将铣刨料打碎使用铣刨料初步分解,同时在粗剥离机中安装高压喷水器装置,降低机仓内温度也使铣刨料得到水浸从而得到沥青与大、小石料的混合料,
细剥离机5主要将混合料进行细分通过高压喷水器使混合料的水浸更加充分,通过机器高速运转,混合料在机仓内高速碰撞,加之两个水浸过程,沥青与石料之间缝隙越来越大,铣刨料分解的越来越细,从而得到铣刨料的分解细料与料水混合物。
粗剥离机3、细剥离机5设置高压喷水器不仅仅是降低机仓温度而且可以通过水浸将铣刨料中的泥土等杂质清除也可以通过水的渗透力将沥青与石料进行细的分解,从面达到将铣刨料中的沥青与石料分解的目的。
分类机7设置高压喷水器,利用水防止粉尘污染,主要是降低加工器内温度、除尘,加速废旧料的破解,促进裂缝浸入加锲之原理,保证分解成型,减少破坏。
上述的第一传送带4设置有除铁装置,用于去除铣刨料中的铁钉等金属杂物。
上述的除铁装置可以采用电磁铁或者磁滚筒。
上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反应釜12连接有矿粉罐13、沥青罐14。
上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反应釜12的底部设置有带有移动轮21的移动托盘20。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分解除尘:首先采用汽车将铣刨料导入进料斗1,通过震动给料机2将铣刨料输送到粗剥离机3,粗剥离机3上的高压喷水器对铣刨料进行喷雾和粗剥离,在通过第一传送带4输出到细剥离机5进行喷雾和细剥离,经过剥离加工的铣刨料通过第二传送带6输送到分类机7,通过分类机7的高压水喷淋器冲洗,并进行各种规格料的分类,将分类机7分类后的0-4.75㎜的铣刨料一部分下落到下部的料水分离器8进行过滤分解,使粉尘及泥土和其他杂质排入沉淀池9内,4.75mm以上的铣刨料通过第三传送带10将铣刨料分别输送到沥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
(2)还原裹复: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12内,通过传热方式经旋转或震动复原形成石料沥青预裹覆,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热拌料出口,经冷拌料出口的风冷却器16降温后,通过冷拌料传送带17输出制得的用于生产冷再生料;
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12内,在反应釜12内通过沥青罐14加入的新沥青,喷入反应釜12内,按配合比进行震动搅拌进而形成热拌料,温度控制在160℃-190℃,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冷拌料出口,制得的直接用于摊铺路面的物料通过热拌料出口输出。
西安公路研究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根据委托方要求,利用本实用新型还原再生的沥青路面铣刨料进行了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6.5.5 MS-3型级配中值,通过乳化沥青微表处的拌和时间、负荷轮碾压和湿轮磨耗性能检验确定了乳化沥青微表处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一、     乳化沥青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二、     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MS-3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1。
乳化沥青MS-3微表处混合料技术标准  表1
Figure 2011204488919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三、     路面材料
1、改性乳化沥青:委托单位提供。检验结果见表2         
 改性乳化沥青检测结果           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2、矿料:委托单位提供沥青路面废旧料加工而成的0-2.36 mm、0-4.75 mm、2.36-9.5mm,该矿料中含3~5%残留沥青。
四、     乳化沥青MS-3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
1、 矿料级配组成
将各种矿料逐档筛分开,然后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6.5.5中MS-3型级配中值掺配后进行后续试验。级配见表3。 
                      矿料级配                表3
2、    乳化沥青MS-3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可拌和时间试验 
可拌和试验是确定稀浆混合料具有充足的拌和时间,以便在施工中根据试验成果进行可控性摊铺,避免破乳速度过快,满足拌和时间大于规范要求的120s的外加水量为8%。试验条件为:温度25℃,湿度40%。试验结果见表4。
       可拌和时间试验   表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2)湿轮磨耗试验(WTAT)ISSA T100
混合料的湿轮磨耗试验(WTAT)测定试件在25℃水中浸泡1h后的抗磨耗能力。磨耗质量损失最大限值为540g/m2。湿轮磨耗试验确定沥青的最低用量,保证所需要的油石比,试验结果如表5所列。
混合料湿轮磨耗值     表5
(3)负荷车轮粘砂试验(LWT)ISSA TB109
《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要求粘附砂量不大于450(g/m2)。本项目负荷车轮试验结果见表6。
混合料负荷车轮粘附砂量   表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3、    油石比确定
本次试验所用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为54.7%,混合料试验所用油石比分别为3.556%、4.103%、4.650%。根据试验结果,油石比4.103%时混合料的全部满足规范要求。最终确定油石比为4.1%。施工中,乳化沥青用量应根据工程中实际蒸发残留物含量进行换算。
五、     结论
1、    微表处的矿料级配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6.5.5 MS-3型级配中值,乳化沥青最佳用量为7.5%;
2、    与采用新矿料的微表处配合比相比较,利用废旧料的微表处配合比的乳化沥青用量可减少2%~4%;
3、        利用废旧料配制的微表处的路用性能完全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

Claims (5)

1.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沥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1)、振动给料机(2)、粗剥离机(3)、第一传送带(4)、细剥离机(5)、第二传送带(6)、分类机(7)、料水分离器(8)、若干个第三传送带(10),料水分离器(8)的下端设置沉淀池(9),粗剥离机(3)中设置有高压喷水器,细剥离机(5)中设置高压喷水器,分类机(7)上设置有高压水喷淋器,分类机(7)的每个分料箱出口均设置有第三传送带(10);所述的沥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11)、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冷料传送带(17),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混合料斗(11)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的一端与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入料口连接,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出料口分为热拌料出口(26)和冷拌料出口(27),冷拌料出口(27)与风冷却器(16)连接,风冷却器(16)与冷拌料传送带(17)连接;分解除尘单元的若干个第三传送带(10)分别与沥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11)的若干个料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包括反应釜(12)、导热油加油站(15)、振动器(19),反应釜(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隔热门(22),反应釜(12)的一侧设置有带有冷拌料出料口(27)、热拌料出料口(26),出料仓(24)内设置有冷热拌料分离板(25),导热油加油站(15)与设置在反应釜(12)内壁的导热油管(18)连接,反应釜(12)内设置振动器(19),反应釜(1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送带(4)设置有除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反应釜(12)连接有矿粉罐(13)、沥青罐(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反应釜(12)的底部设置有带有移动轮(21)的移动托盘(20)。
CN2011204488919U 2011-11-14 2011-11-14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3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88919U CN202323634U (zh) 2011-11-14 2011-11-14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88919U CN202323634U (zh) 2011-11-14 2011-11-14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3634U true CN202323634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4889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3634U (zh) 2011-11-14 2011-11-14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36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3947A (zh) * 2011-11-14 2012-02-29 余金全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
CN104452537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江苏云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的路用旧沥青混合料喂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3947A (zh) * 2011-11-14 2012-02-29 余金全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
CN104452537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江苏云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的路用旧沥青混合料喂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3947B (zh)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
CN106746820A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炉渣集料的生产工艺
CN108221560A (zh) 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CN107935487B (zh) 一种利用固废生产功能型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02199019A (zh) 一种砖混类建筑垃圾道路基层材料及其生产装置与生产方法
CN102493316A (zh) 厂拌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方法
CN102505601A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方法
CN109020430A (zh) 一种二灰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2760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及拌和方法
CN103264043B (zh) 建筑垃圾分拣机及其分类系统
CN202323634U (zh) 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
CN213625024U (zh) 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
CN205217099U (zh) 碎屑机制砂生产系统
KR101214383B1 (ko) 신재 아스콘과 재생 아스콘을 혼합하여 만들어지는 순환 아스콘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4078775U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CN103816978A (zh) 模块化制砂装备及其制砂方法
CN102359048B (zh) 废弃铣刨料的粉碎再用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209222047U (zh) 沥青拌合站振动拌和装置
CN202809430U (zh) 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
CN111302728A (zh) 一种采用工业废渣生产的路面砖及其生产方法
CN208526931U (zh) 一种建筑垃圾移动破碎站
CN110759613A (zh) 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工艺
CN202519566U (zh)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
CN203846370U (zh) 沥青再生系统
CN105839497A (zh) 一种冷再生分级分步拌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