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0640U -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0U
CN202320640U CN2011205052381U CN201120505238U CN202320640U CN 202320640 U CN202320640 U CN 202320640U CN 2011205052381 U CN2011205052381 U CN 2011205052381U CN 201120505238 U CN201120505238 U CN 201120505238U CN 202320640 U CN202320640 U CN 202320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underbeam
axis
wheel structure
whee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052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5052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0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0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06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的功能,前双轮结构还有转向功能,后双轮结构的后桥构件使车体实现差速平稳转弯,电动机的安装方式巧妙,没有齿轮,前后固定器使得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不能前后移动。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和后双轮结构;前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车毂、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转向构件、刹车系统、前后固定器;后双轮结构包括后双轮结构车毂、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后桥构件、刹车系统、前后固定器。

Description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尤其是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的功能,前双轮结构还有转向功能, 后双轮结构包含后桥构件的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前后单轮自行车、摩托车可侧斜但稳定性、安全性差;一般的前双轮三轮车或后双轮三轮车,都没有侧斜的功能;可侧斜前双轮三轮车或可侧斜后双轮三轮车,都是由中轴、四连杆结构、平行侧斜双轮和固定管构成,没有同时具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的功能;从专利检索系统中查知CN200720191646.8“前三轮电动自行车”,车轮由两个并排的前轮和一个后轮组成,两个并排的前轮能侧斜但没有刹车和减震功能; CN200720035750.8“前双轮自行车”专利中,涉及一种前双轮自行车,前双轮能侧斜但没有刹车和减震功能;CN200710134190.6“前双轮可倾斜自行车”专利中,涉及一种前部为双轮的并在骑行时可倾斜平衡的前双轮可倾斜自行车,双轮没法固定在单根能四周旋转的立柱油缸上;ZL201020679704.3“可侧斜小车的双轮结构”涉及一种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功能,又能随时取消侧斜功能而稳固竖直的前双轮结构和后双轮结构,但是没有设计到动力结构的连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平行侧斜、刹车、减震的功能,且前双轮结构有转向功能, 后双轮结构还设计到后桥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包括前双轮结构和后双轮结构;前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车毂、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转向构件、刹车系统(3)、前后固定器;后双轮结构包括后双轮结构车毂、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后桥构件、刹车系统(3)、前后固定器。车身重量通过双轮结构中间部分的减震弹簧(12)减震,减少对车身的震动;在侧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带动四连杆结构侧向移动,使得双轮结构侧斜;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向构件带动车轮(45)转动,使车辆转向;在外力的作用下,刹车系统(3)使得车轮(45)停止转动;当双轮结构侧斜时,前后固定器的推拉杆使得双轮结构不能前后移动;电动机工作带动后双轮转动,转弯时通过后桥构件中的差速器(23)实现差速平稳转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侧斜产生向心力,使车体顺利转弯不易侧翻;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减少对车身的震动;后桥构件使车体实现差速平稳转弯; 电动机的安装方式巧妙,没有齿轮;前后固定器使得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不能前后移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前双轮结构车毂和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前双轮结构竖直时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前双轮结构侧斜时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前双轮结构转向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后双轮结构车毂和后桥构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后双轮结构竖直时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后双轮结构侧斜时后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前后固定器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前双轮结构车毂:大轴承(4)外套在前双轮轴承外环(6)内,大轴承(4)内套着前双轮轴承内环(5),前双轮轴承内环(5)固定在前双轮支撑杆(1),前双轮轴承外环(6)外侧向方固定在轮辐(33)上;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两端的轴在甲的孔内转动,乙的两端在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内,绕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中部的轴转动,这样甲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乙,同理前双轮轴承内环(5)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前双轮下梁(8)、转向杆(7)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转向连杆(9)、前双轮上梁(10)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前双轮支撑杆(1)、后双轮轴承内环(17)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差速器轴(22)。刹车系统(3):由刹车卡钳和刹车盘组成,刹车盘固定连接在前双轮轴承外环(6)外,刹车卡钳安装在前双轮支撑杆(1)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刹车卡钳夹住刹车盘使得车轮(45)停止转动。
如图2所示,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前双轮上梁(10)和前双轮下梁(8)与两则的前双轮支撑杆(1)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相连接,形成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前双轮中轴(11)下面活动连接前双轮下梁(8)中间,上面活动连接前双轮上梁(10)中间;弹簧挡板(15)位于前双轮下梁(8)稍上方,焊接在前双轮中轴(11)上;减震弹簧(12)套在前双轮中轴(11)外,卡在弹簧挡板(15)上;前双轮上环(13)套在前双轮中轴(11)外,下部穿过前双轮上梁(10),下接减震弹簧(12),前双轮上环(13)固定与车前壁(16)上;前双轮下环(14)位于前双轮下梁(8)下面套在前双轮中轴(11)下部外,前双轮下环(14)固定与车前壁(16)上。车身重量通过前双轮上环(13)压在减震弹簧(12)上,车轮(45)在不平的道路行驶,产生的震动经过减震弹簧(12)减震,减少对车身的震动;通过前双轮上环(13)前双轮下环(14),车身可沿着前双轮中轴(11)作上下运动。 
如图3所示,在侧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带动四连杆结构侧向移动,使得前双轮结构侧斜,于是图2变成图3。
如图4所示,转向构件:转向连杆(9)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转向杆(7),转向杆(7)固定与前双轮支撑杆(1)上。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向连杆(9)通过连接转向杆(7),带动前双轮绕着前双轮轴承内环(5)内的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的两端的轴转动,使车辆转向。
如图5所示,后双轮结构车毂和后桥构件:大轴承(4)外固定在后双轮支撑杆(18)下部,大轴承(4)内套着后双轮轴承内环(17),后双轮轴承内环(17)外侧向方固定在轮辐(33)上;后双轮轴承内环(17)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2)连接差速器轴(22);后双轮前下梁(31)与后双轮后下梁(32)的两端各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18)的下端两处的连线通过后双轮轴承内环(17)的圆心;电动机(19)的空心转轴(20)是空心的,差速器轴(22)的一端穿过空心转轴(20),电动机(19)安装在差速器轴(22)外。后双轮结构刹车系统(3):由刹车卡钳和刹车盘组成,刹车系统(3)的刹车盘固定连接在后双轮轴承内环(17)的内侧方向,刹车卡钳安装在后双轮支撑杆(18);在外力的作用下,刹车卡钳夹住刹车盘使得车轮(45)停止转动。
如图6所示,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后双轮前下梁(31)通过电动机(19)外客两边的电动机前后下梁连接部分(21)与后双轮后下梁(32)平行相连;后双轮前下梁(31)与后双轮后下梁(32)的两端各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18)的下端的两边,后双轮上梁(30)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18)的上端的两边,形成后双轮结构四连杆。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中轴上部(26)下焊接于后中轴横梁(27)中部,后中轴横梁(27)、后中轴前下部(28)、后中轴后下部(29)三者形成倒U形,后双轮前下梁(31)中间与后中轴前下部(28)、后双轮后下梁(32)中间与后中轴后下部(29)活动连接,后双轮中轴上部(26)与后双轮上梁(30)活动连接;弹簧挡板(15)位于后双轮上梁(30)稍上方焊接在后双轮中轴上部(26)上,减震弹簧(12)套在后双轮中轴上部(26)外,卡在弹簧挡板(15)上;后双轮结构上环(24)固定在车后壁(44)上;后双轮结构下环(25)套在后中轴前下部(28)外,固定在车后壁(44)上。车身的重量通过后双轮结构上环(24)压在减震弹簧(12)上,车轮(45)在不平的道路行驶,产生的震动通过减震弹簧(12)减震,减少对车身的震动;通过后双轮结构上环(24)后双轮结构下环(25)车身只作上下移动。
如图7所示,把图5与图6结合就形成图7,电动机(19)工作时,空心转轴(20)绕差速器轴(22)转动,带动差速器(23)使后双轮转动,转弯时通过后桥构件中的差速器(23)实现差速平稳转弯;车身的重量通过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四连杆作用于后双轮上。
如图8所示,在侧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带动四连杆结构侧向移动,使得后双轮结构侧斜,于是图7变成图8。
如图9所示,前后固定器:滑槽内壁(41)安装在车侧壁(42)上,滑槽内壁(41)的四角分别各装有一个小轮子(39),滑板(38)的四角也分别各装有一个小轮子(39),滑板(38)的侧边沿着滑槽内壁(41)上的小轮子(39)滑动,滑槽外板(40)的侧边沿着滑板(38)上的小轮子(39)滑动;滑板(38)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阻止杆(36), 阻止杆(36)上有一长方形孔(37);前双轮上梁(10)、前双轮下梁(8) 或后双轮上梁(30) 、后双轮前下梁(31)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推拉杆(34),推拉杆(34)有两个卡部(35),两个卡部(35)之间的部分在长方形孔(37)内;当双轮结构侧斜时,前双轮上梁(10)、前双轮下梁(8)或后双轮上梁(30) 、后双轮前下梁(31)的两端推拉杆(34)既在长方形孔(37)内小角度转动又作水平移动,同时通过阻止杆(36)带动滑板(38)上下移动,使得双轮结构不能前后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和后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前双轮结构包括前双轮结构车毂、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转向构件、刹车系统、前后固定器;后双轮结构包括后双轮结构车毂、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后桥构件、刹车系统、前后固定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前双轮结构车毂结构为大轴承外套在前双轮轴承外环内,大轴承内套着前双轮轴承内环,前双轮轴承内环固定在前双轮支撑杆,前双轮轴承外环外侧向方固定在轮辐上,前双轮轴承内环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连接前双轮下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前双轮结构中间部分结构为前双轮中轴下面活动连接前双轮下梁中间,上面活动连接前双轮上梁中间;弹簧挡板位于前双轮下梁稍上方,焊接在前双轮中轴上;减震弹簧套在前双轮中轴外,卡在弹簧挡板上;前双轮上环套在前双轮中轴外,下部穿过前双轮上梁,下接减震弹簧,前双轮上环固定与车前壁上;前双轮下环位于前双轮下梁下面套在前双轮中轴下部外,前双轮下环固定与车前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前双轮上梁和前双轮下梁与两则的前双轮支撑杆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相连接,形成前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后双轮结构车毂和后桥构件结构为大轴承外固定在后双轮支撑杆下部,大轴承内套着后双轮轴承内环,后双轮轴承内环外侧向方固定在轮辐上;后双轮轴承内环通过两个面内可同时转动构造连接差速器轴;后双轮前下梁与后双轮后下梁的两端各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18)的下端两处的连线通过后双轮轴承内环的圆心;电动机的空心转轴是空心的,差速器轴的一端穿过空心转轴,电动机安装在差速器轴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后双轮结构中间部分结构为后双轮结构中轴上部下焊接于后中轴横梁中部,后中轴横梁、后中轴前下部、后中轴后下部三者形成倒U形,后双轮前下梁中间与后中轴前下部、后双轮后下梁中间与后中轴后下部活动连接,后双轮中轴上部与后双轮上梁活动连接;弹簧挡板位于后双轮上梁稍上方焊接在后双轮中轴上部上,减震弹簧套在后双轮中轴上部外,卡在弹簧挡板上;后双轮结构上环固定在车后壁上;后双轮结构下环套在后中轴前下部外,固定在车后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后双轮前下梁(31)通过电动机(19)外客两边的电动机前后下梁连接部分(21)与后双轮后下梁(32)平行相连;后双轮前下梁与后双轮后下梁的两端各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的下端的两边,后双轮上梁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后双轮支撑杆的上端的两边,形成后双轮结构四连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刹车系统由刹车卡钳和刹车盘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其特征是:前后固定器结构为滑槽内壁安装在车侧壁上,滑槽内壁的四角分别各装有一个小轮子,滑板的四角也分别各装有一个小轮子,滑板的侧边沿着滑槽内壁上的小轮子滑动,滑槽外板的侧边沿着滑板上的小轮子滑动;滑板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阻止杆, 阻止杆上有一长方形孔;前双轮上梁、前双轮下梁或后双轮上梁、后双轮前下梁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推拉杆,推拉杆有两个卡部,两个卡部之间的部分在长方形孔内。
CN2011205052381U 2011-12-07 2011-12-07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0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052381U CN202320640U (zh) 2011-12-07 2011-12-07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052381U CN202320640U (zh) 2011-12-07 2011-12-07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0640U true CN202320640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052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0640U (zh) 2011-12-07 2011-12-07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0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10358A (en) Cycle car
US8662514B2 (en) Multi-person tricycle
CN103144715B (zh) 具有龙骨骨架的双轮自平衡巡逻车
CN102303667B (zh) 一种三轮车车架
CN203127051U (zh) 具有龙骨骨架的双轮自平衡巡逻车
CN102582757A (zh)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CN204871372U (zh) 双摆轴可复位摇摆式三轮摩托车
CN100453393C (zh) 一种微型三轮车及其车架
CN112061284A (zh) 一种摇摆三轮车
CN202320640U (zh) 新型可侧斜四轮车的双轮结构
US10053180B1 (en) Trike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s
CN201792952U (zh) 四轮电动助力车
CN213057355U (zh) 一种摇摆三轮车
CN203832648U (zh) 一种可双轮转向并前后向骑行的无链条自行车
CN103523132A (zh) 摆式脚踏倒三轮车
US20170021891A1 (en) Stressed fork motorcycle reverse trike conversion apparatus
CN203294232U (zh) 鞍乘型车辆的主支架
CN202847868U (zh) 自动侧倾单后轮驱动三轮车架
CN206871261U (zh) Diy百变童车
CN201907587U (zh) 可侧斜小车的双轮结构
CN2803894Y (zh) 三轮电动车车架
CN201140668Y (zh) 一种全封闭四轮摩托车
CN203064113U (zh) 新式三轮电动童车
CN105398524A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儿童自行车
CN213441907U (zh) 一种快速成型摩托车轮毂轮胎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7